计算机专业如何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25 01:13:15

计算机专业如何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1)

北大信息学院屈婉玲教授介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一般有8大部分:概述或引言、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具体实现过程、测试、总结、致谢、参考文献。考生在撰写论文时要按照格式进行,注意检查细节。例如,引用资料要用脚注,关键词一般要有4-5个。北大法学院金锦萍老师介绍,自考法律专业毕业论文标题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如有必要可考虑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主旨。一般分层符号为一,(一),1,(1)。

用好资料不要抄袭

论文写作中,引用资料要注意得体及权威,还要注意不抄袭。法律专业毕业生小赵说,她的论文被导师认为引用资料不权威。后来,她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补充写作,最终得到导师肯定,答辩顺利通过。张主任表示,自考生走到申请毕业设计这一环节非常不易。毕业设计与答辩事关能否拿到学士学位,考生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抄袭。即便是与别人合作完成课题,自己的量要做足,要把自己参与的工作说清楚。

精心修改符合字数

屈老师介绍,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一般要达到3万字。其中,编程代码一般要求为2000-3000行,这个不是机器自动生成的代码,一定是自己写的原代码。考生完成工作量才是答辩的前提。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张认为,后期修改一定要控制字数,导师把关严,自己更要上心。自己所考专业要求论文字数是6000-10000字,她查找的资料比较多,初稿完成后竟写了1、3万字,导师修改2遍后,才定稿和答辩。中文专业毕业生小朱认为,论文后期一定要精心修改,看看段落结构是否完整,措词是否准确妥当,一定要消灭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作为中文专业毕业生,如果出现文字错误,会给答辩老师留下极不好的印象,甚至影响论文成绩。

了解程序心中有数

据了解,计算机专业答辩现场有专业老师组成的答辩小组,一般为5人左右,学生抽签分配答辩组。答辩现场要考生做介绍和演示。考生要提前准备幻灯片,一般不超过20张,为论文核心内容。考生结合幻灯片介绍论文。答辩小组老师会根据考生论文提出问题,考生要实事求是回答。最后答辩小组老师打分,求平均分给出考生论文成绩。大部分考生会达到优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小张说,答辩时分成了几个小组,自己参加的小组有2位导师,负责指导自己论文的导师并不在其中。开始是他进行论文阐述,后来2位导师问了自己3个问题,回答得还不错,顺利通过。法律专业毕业生小赵说,答辩时,现场有3位老师,先是自我介绍一下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3位老师提了3个问题,难度不大,自己答得不错,最后论文成绩为良。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034-01

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在各专业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操作已成为人们必需的基本技能。然而近几年,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生源却不断萎缩,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也不甚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发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上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

1、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生产需要脱节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专业教学实践的运用少,更多地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灌输给学生理论,这种重知识、轻方法、轻过程、轻能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但对单调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而且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缺乏与生活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不能随着生产技术的更新相同步,存在多年课程不变,新知识不能补充进来的现象。

2、课程体系雷同,缺乏个性特色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通常都是一些计算机的历史、构成配置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的内容,很少能根据中职学校学生自身的知识容量、素质水平、接受能力等特点因材施教,课程体系雷同,缺乏个性特色,许多学生上计算机课就是为了上网、打游戏,对该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则置之不理,毫无兴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3、考核方式单一,评价方法有缺陷

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除了统考外,其他的专业课如“组装与维护”、“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等,多数老师在教完了这门课程后也是以笔试为主,以技能测试为辅。这种重理论轻技能的评价方法当然导致“优秀生”走上工作岗位什么都不会,根本谈不上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发展。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想法

1、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计算机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计算机本身就充满着神奇和奥妙,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心理。也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如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等,使学生们在竞争中、在操作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教学内容的安排更趋科学性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握好课程开设及教学步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步骤,不要先安排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可先看一些简单的实例,例如一张课堂表,一张名片,一份广告宣传页,等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后,再增加必要的理论知识,如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内容,做到安排科学、层层深入,秩序渐进。

3、教学方法更突出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改变传统的单一“灌输式”和教师唱“独角戏”, 做到教与学的统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是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向导,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习目标容易迷失,更需要老师来引领。特别是,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老师,面对更新速度快的特殊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一些新的电脑知识,教师和学生是同时接受到的,因此,教师需要时刻关心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并及时更新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将知识以有效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其次,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垄断学生需要做的一切,应该让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创新去体验乐趣。这样可以将教学内容深化,也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的的自我学习能力。

4、教学思路的方向要更具实践性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生实践中具有操作能力。这显然??需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上。首先,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让学生加强课堂上的实践。学生在学习时往往觉得很简单,但是实践中却做不出来了,例如在学习Excel软件中的Sum求和公式时,讲课时学生都能理解,但动手练习时却连连出错。通过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对实践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计算机教学要加强社会实践。学生将来的目标要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要练硬学生的翅膀,必须让他们融入社会,在社会实践中百练成钢。这是中职学校学生有别于普高学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处事能力、交往能力、专业技能和素养,为他们走上顺利走上就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5、改变传统考核方式,突出技能操作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尝试,改革考试考核方法:1、开放测试考核。不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要求,考核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充分发挥。2、比赛式考核。例如在考核学生的打字速度时,可以举办一个打字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入规定的字数就算合格。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一个有广阔开拓空间的天地,只要结合中职学校的特点,不断探索,科学创新,这片天地定能绽放出美丽绚烂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吴 坷.职业高中计算机教育之我见.2007.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3)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148-01

当前随着中职院校招生竞争的激烈,各中职院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发展各专业,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其中计算机专业在专业建设、内容更新、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改变等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方式方法,因此特针对本校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进行以下分析。

1.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要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教育要突出实用性,要贴近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近年来,从社会反馈的就业信息看,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学生就不了业,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有关。大量的事实表明,要增强就业竞争力,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就促使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建设完整课程体系,创新新型教学手段

通过建设完整课程体系体现职业能力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首先应从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出发。近年我校引入先进的课程体系、专业的职业分析向导。对计算机人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对岗位所需技能、知识、成果等进行调研,从而形成的新型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

创建模拟的职业教育实训环境,运用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职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加强实用;还要面向学生,加强学生的上岗能力,使学生真正体验接受各方面的训练。

3.顶岗实习,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

在我校学生必须要完成除理论课程外,教学计划内统一安排的长达一年的专业实习。学生走进工作岗位,在真正的工作的环境中,企业有针对性地负责岗位技能学习和实训,同时学校根据企业、学生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由校内的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缺乏的专业知识进行加强学习,由校外实训基地对实习学生的心态、期间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以及就业观等社会问题进行优化指导,使学校的学员满足企业、公司的要求,为学生就业、企业招聘人才创造优越的条件。其次,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便民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与社会更加积极的接触,在实际岗位中将所学知识完美的运用于社会活动,积累经验,使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增强学生就业自信心。

4.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能力

在开展系统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了解社会。通过让学生参加简单的社会实践,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中职学校的学习,专业性虽然很强,但与社会实践仍有一定的差异。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才能够真正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将来才可能立足于社会。例如多带领学生参观各个销售电脑网点,让学生熟悉电脑内部的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职学生多数文化底子薄,自卑心理严重,但又渴望成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在实践中反思自我,提高自我。例如拿出一些电脑散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名字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对计算机有了初步了解。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就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将学校所学的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当学生把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的时候,知识就具有了价值,这也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所在。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4-01

目前,在我国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思想观念仍根深蒂固,导致愿意读职业中专的只是些成绩不太好或家境不好的学生。可是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师和高级技师占全部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不到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为此,总书记曾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四不唯”人才观。职业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太好、有的甚至学习态度也不怎么端正”已成事实,但如果我们采取更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习中获取成就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该如何学、学什么,这些孩子一样可以给我们惊喜。如果我们认真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是不会比本科生差到哪去的,虽然他们学历不高,但是企业需要他们这些能动手创造经济效益的技能型人才,他们更有可能受社会和企业欢迎。计算机专业是许多职业中专都开设了的“热门”专业,但是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就如何让这些孩子真正成才,成为我们每一个职教人追求的目标和应尽的义务。以下是我作为一名职业中专计算机教师十余年来的一些就如何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个人见解。

一、寓教于乐,合理安排教程,让学生从玩中掌握操作技能

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步的根本动力。

如果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就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平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寓教于乐,课堂上,大可不必太过严肃和拘谨,比如在练习键盘操作时,可以让学生玩打字游戏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学习“画图”程序的使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画一幅肖像画。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技能,又让学生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

我们平时的教学应该合理安排教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按照教材进度,教一些枯燥乏味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或计算机基础知识,可能会让这些觉得没兴趣,甚至心生畏惧。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如教学生上网冲浪、学习五笔字型打字、制作具有个性化的名片、玩打字游戏等。有了一定基础后再来介绍计算机的系统结构、信息表示和存储等知识,注意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把所有知识都掌握。学生有了兴趣主动去学绝对比他智商的高低要重要的多。开设的课程以实用型为主,勿求多而求精,让学生对几个实用软件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熟练地操作即可,有些较简单的东西只要了解就行。至于教学方法,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少讲一些空洞的理论,理论的东西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学习和提高。

二、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体验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的成就感

计算机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工作”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帮忙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打印精美的班级课程表、座位表,可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利用WORD进行复杂表格处理;进行考试成绩统计和分析,可能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计算、统计和分析功能。既让学生学到了实用技能,又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能够切实享受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三、创造机会,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去实践,可以解决学生中为什么“要我学”和以后该“怎么学”

职业中专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但大多数学生做事的热情相当不错。我们可以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到生产一线去实践(当然要尽可能专业对口)。比如把学完Photoshop平面图像处理课程后,利用休息日或假期把他们送到一些广告设计店或婚纱摄影店里去实践,让他们在那里去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使用Photoshop技能,并能够自我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离实际应用还有多少差距,明白为什么老师要“我”学这些知识,如果“我”是在这么一个岗位上,我能胜任么,回到学校我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会更高,效果也就会更好。

四、落实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普遍基础较簿弱,但也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既让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掌握和运用,也要做到让部分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有所拔高,掌握一些操作技巧和日常应用中的理论知识。平时上机实践中可以让底子好的学生指导底子更弱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提高和进步。

日常课堂教也要做好师生互动,做到既有老师的耐心讲解和悉心指导,又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教师上课应多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多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中的“分节”时,如果总一味地想给学生讲清楚“分节”有什么作用,可能最终会导致学生像是在云里雾里一样;如果通过演示操作给学生看,他们可能马上就能感受到“分节”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5)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How to Stimulate Learning Interest for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Chen Jingjing

(Xiamen Jimei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Xiamen 361022,China)

Abstract:To develop,and maintain interest in learning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s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lifelong learn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views for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Keywords:Computer professional;Interest in learning;Classroom teaching;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技校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虽然在开始对计算机学习很感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慢慢消失殆尽了,学习效率越来越低。那么,如何激发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材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选材,一是要有针对性,即选材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或者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来选择,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自身的能力;二是要有趣味性,即要选择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具备新颖性、趣味性的特点,以便使学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轻松地学习;三是要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有质疑的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留下充足的思考和自由发挥空间,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也互相制约。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做好,很可能影响其他环节,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教师要想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巧妙安排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好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在哪一个环节上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预计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教师假设的反应,怎样继续教学,如果不是,怎样与下一个环节相衔接,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备课时设计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便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实训实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传统机械地讲解的教学方式,采用提问式、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改革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增加教学的有效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要给学生配备必要的硬件条件,比如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操作学习,多做少听,突出实训实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逐渐熟悉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设备和基本工具,使理论学习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以致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而且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评结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评价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坚持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教与评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促进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过程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每一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而总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的总体性评价,教师要将两者相结合,不能只顾总结性评价,用期末成绩对学生做定性评价,还要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有没有创造性思维等,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其次,评价要有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应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发挥榜样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再次,多鼓励,少批评。技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是人们眼中的“差生”,学习信心较低,碰到一点挫折就会产生退缩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面对学生的一点进步,也要给予真诚的鼓励,哪怕学生回答错了,也要肯定其主动回答问题的勇气,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找到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课下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很多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展开,所以教师要在课下组织多种活动,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组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动机

第一,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学生的年纪不大,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各种知识技能比赛,如网站建设大赛、图片修改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让学生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以比赛来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掀起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的高潮,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包括程序设计员、平面设计师、网页设计师等,取得国家认可的技能资格证或职业上岗证,不仅为学生将来找工作奠定基础,而且让学生通过这些考试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努力学习。

第三,调整学生心态,培养成就动机。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入社会,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一无准备二不重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根本就没有把工作的事放在心上。所以,教师在平时就要进行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教育,让学生明白就业的严峻性,调整心态,认识到“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没有真才实学将很难找到工作,也就不能再社会立足。只有在校努力学习,才能在社会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意识,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进行有效地职业指导。技校学生毕业后就要走进企业的一线,开展基层工作。所以,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按照企业的需要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准确、有目的性,让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以便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计算机企业以及工作现场,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或者安排优秀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真正感受、了解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从而让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第二,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开展系列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比如组织往届学生回校给学生演讲、作报告,讲述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者是创业经历,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请企业中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做报告或讲座,讲述平时的工作内容、创意作品、工作方法以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等,使学生了解专业要求和发展动向,触动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综上所述,学习兴趣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要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6)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科学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日常生活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实际上还是逐渐增加的。根据中职学校的特点,教师如果要让计算机专业持续发展,就要在教学目标中适当定位。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学习情况构建教学体系。

计算机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多元化、全方位的培养。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加强技能训练,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在工作岗位上模拟工作学习效果,教学目标顺应社会对人才要求标准是重要原则。

二、教学方式符合社会性质要求

现阶段学校的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以前的僵化固定模式,教师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的是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打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课堂。

1.实践课堂。理论知识代表不了操作能力,根据中职学生在社会上的就职情况分析表明:对计算机技术的技能是获得岗位认可的重要判定标准。根据学生本身而言,只有枯燥的语言课堂是无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增加学生上机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从而避免走神。

2.提问课堂。问题的提出能够提高学生寻找答案的积极性,问题课堂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堂可以将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带动课堂气氛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提问课堂的建立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问题的设置要遵循实用性原则,设置问题立足于课堂、延伸到课下,充分激发学生的拓展性思维。

3.合作课堂。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特点进行分组学习方法,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力量加大知识量。合作是实现双赢的保证,良好的合作态度可以让学生体验“小社会”的乐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成员选出发言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种做法可以让教师通过发言同学的回答了解到各个同学的想法。

4.任务教学。中职学生需要课堂任务的引导进行整堂学习,学习任务的布置是教师控制课堂进程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实行时要注意任务的可行性和效果性,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一些,任务的布置要有趣。学生都有竞争的心态,教师要积极对学生想要表现的心理进行表扬、鼓励和引导。

三、迎合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知识建设

根据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要求信息显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笼统、无效学习。以往中职学校对所学知识的要求是多而不优、博而不精的,现在要将知识肢解化,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精准化。让学生成为初、中级的应用人才需要学校循序渐进地进行,面向基层教学,面向学生的就业需求情况,立足于实际开发未来就业前景。课程体系方面要改变以往按知识技术划分的模块,联系实际案例分析和综合实践教学,对不同计算机专业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软件课程进行删减和分类。由于计算机专业涉及面较广的特点,要更注重社会时效性和学生基本操作应用能力的锻炼,例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可以偏向于色彩、素描、书法等方面的练习,提高学生总体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实力,使其产生创作灵感。中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习内容很多,教师对内容的取舍和重点要合理划分。除去必修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的练习之外,还要增加“职业素养”课程,在校就培养学生正确的、进入社会时该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传授学生在社会中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态度应对日常工作生活,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工作者,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岗位上一直保持卓越的表现。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参与社会学习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单位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地方、学习范围都不应该设有局限性。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

1.发挥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使用多媒体工具提高自学兴趣。教师要淡化教师在课堂中是“最重要的人”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自学式”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捕捉敏锐度和重点知识的感应度,实现课堂自学能力的基础型培养。

2.创造学生课下自学的条件,利用学校设备资源充实课下学习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留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学校计算机房、自习室和图书馆等资源的利用是实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条件。中职学生学习自控力比较差,教师要在课下进行督导。

3.参与活动,提高自学热情。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关于课堂知识巩固的课下比赛,或者为学生提供校园比赛、社会性科技比赛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自主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比赛可以提前体验社会的竞争氛围,通过别人的作品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借鉴别人的优点。

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如何走向市场,最根本的方法是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改变原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教学。教师是最直接接触学生的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学生的培养要注意技能、知识和人格职业操守相结合的原则,适应社会的人才在市场中才有选择主动权,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工作,从而让中职计算机技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越走越远。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5-0000-01

How to become a qual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 teachers

Dong WanQuan

(Hebei xingtai industrial schools,Xingtai0540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ounds the computer teachers on how to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cultivate qualified .

Keywords:Textbook;School-based learning

计算机中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它是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的教育,更突出职业技术性、社会需求性和实践应用性。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专业老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飞快,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师没有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只有不断自己学习,积极参与研究;或向他人学习,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用新的观念来看待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习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向他人请教,也可以是通过阅读和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得,就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提高自身的一个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另外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与课堂教学相关,也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为重要。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的课堂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就有些类似于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形式。

二、对课程和教材的驾御

个别教师认为针对不同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就行了,却不知道真正应该调整的首先是教材。如果教材选不好,教学方法无论如何调整,教给学生的知识却是落后的内容,即使是学习好的学生走上社会没有实用性,也是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应对教材内容、深浅层次要进行深入研究,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

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能“照本宣科”。要尽可能“吃透”并“利用”现有的教材,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补充或重新开发教材。

“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解和熟悉,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教师才可以“利用”教材,才能去因材适教。在教学过程中在保持教材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综合起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照应,融合为新的主题,引导学生尽量解释和发掘教材背后的意义,或者以怀疑、批判的方式使原有的教材显露另外的意义。

社会在飞速发展,新内容总是不断出现,尤其计算机专业课程,新的知识及软件的版本不断出现,就要求教师考虑更新教材,用新的教材替换旧教材的内容;也可凭借自己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善于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相关的材料,大量提供补充材料。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这样既能够保证大部分同学学到了基本知识,又能够使部分学习好的同学扩大知识范围。

三、引领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讲解知识,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有效的学习。

学生是一个活的实体,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出“问题驱动法”的教法,上课时首先提出问题,先由学生用已有知识学着自己解决,遇到问题,教师引出新的知识点,用新知识点去帮学生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学生就会觉得新知识点有用,就会格外用心去学,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 也就是以任务来促进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去掌握熟练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8)

当前,“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计算机应用成为了这些现代科技的主要载体和工具,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能力的提高正成为一种社会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改进、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注重对人、对事、对物的教学过程就成了我们职业高中教师探索的一个焦点。

一、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特点

以培养“意志能力、竞争意识、抗挫能力、道德水平超出同龄人”为目标,培养品行过关、技术过硬、素质优良、一专多能的,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生产的,接受市场的筛选和检验的合格人才。针对毕业就业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和更新培训内容,围绕教学适应社会需要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想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应知道什么”,灵活运用教学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喜好和特长进行分类,并做好个别辅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相关计算机学科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职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定位

由于职高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文化知识基础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接受能力强、思维能力强、自尊心强的阶段,思维活跃。每个就读于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有一定的理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励学生自强不息,教育学生:“以后你们无论是什么岗位,受多大的苦,都不应该轻易放弃。只有学会坚持、再坚持,学习、再学习才能创造出自己事业的发展机会。也只有具备应付各种艰苦条件下生存的能力,才能可能把握机会,取得成就。”

三、计算机教学过程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活动才会得以启动运行,所以我们在准备教学之前,就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初步学习动机及分析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而选择一种最好的方式方法,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我们的课堂。

计算机创新是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发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为了培养他们能主动体验和发现专业知识和技能中的新方法,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促进自己的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当他们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了我们的设计和期望时,不应该强行把他们的思维纳入到我们的思维模式之中,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就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否定他们,而应注意引导,共同探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彼此都有道理的意见。这样做可以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树立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我们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他们与我们多交流,使他们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2、计算机学科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那么,我们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通俗易懂地阐述教学内容呢?

比喻法: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用此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讲得通谷易懂。比如,在讲到DOS命令CD..和CD\ 时,就可这样比喻,CD..实现的功能相当于从树尖慢慢退回到树丫,而当讲到CD\ 时,就可比喻成从树尖直接跳到树根,加上树的图形及一小个幽默动作,效果会更佳。这样一比喻,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演示法:老师先制作一些课件,将一些无法在教室上体现的知识展现出来,使学生很方便地看到屏幕上的各种信息。通过演示,学生马上就可以接受,一目了然。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先提出教学任务,才开始讲解新知识。比如,讲EXCEL制表时,由于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最熟悉的表格就是课表,所以,一上课,我就提出做课表这一任务,然后通过讲解及演示,一步一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这样,他们就容易接受了。又如,讲到制作网线时,我会先将做好的网线拿给他们看,让他们摸到、触觉到,然后才开始讲解和制作,效果会比那种先讲再实训好多了。

3、计算机上机教学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9)

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速度快、重在实际操作的应用型基础课,通过对我国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入手,研究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同时对计算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

1、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为:高数、离散、线性、概率、物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汇编、数据库等;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网页技术、高级编程、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网络研究方向,可选择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信息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对于一些主要课程,都可设置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有条件可以安排一年左右的时间进公司、企业实习锻炼。

2、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2.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它们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2.2课程建设的其它方面

对一门课程,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在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教学规章制度、实验室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才有可能把一门课程建设好。

2.3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探讨;

(1)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冲,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了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一是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由于专业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发展中的科学,我们还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小论文或总结报告,让他们时刻跟踪本课程的最新动态,为此,我们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考试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备课、答疑、阅卷,不仅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程基础。二是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强化:一个方面是规范实践内容,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大纲,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的培养,以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个方面是采取“实践一查漏一再实践”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在平常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相关课程精心设计了几组不同类型的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作为实习题。三是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3)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建立由系领导挂帅、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建设检查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听取校、系专家的听课意见,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5)构建“双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网络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是关系到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因素。我们的教师在基本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

计算机专业如何篇(10)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已经遍布了全球,在我国,对计算机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对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个重任,不仅要培养出有真才实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且要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或者说在比较饱和的人才供应期获取较好的就业率。归根结底,实质上就是职业院校能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现实状况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也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面临新的难题,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笔者简要地谈谈其中几个主要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过于盲目

我们知道,上个世纪末,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人才可谓是供不应求,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以及计算机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那一时期的市场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抓住机遇要有能力再创造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地区为了争夺生源,不考虑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等问题,盲目地设置计算机专业,形成了恶性竞争,这无疑是在将教学的宗旨抛诸脑后,不利于良好教学环境的形成。

(二)学习基础十分薄弱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下,扩大招生规模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系列的弊端。职业院校的准入门槛越来越低,只要想读书、能读书的学生都能进去,这就导致大部分就读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计算机专业虽然是一门技术性专业,但想要学好它也并不简单,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高中阶段的基础没有打牢,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计算机的学习质量。

(三)教材、设备更新慢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解读,因为我们的时代处于不断的改变之中。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更应该根据信息技术的变化推陈出新。然而据资料显示,计算机专业的教材的很多内容都已经使用多年,知识十分陈旧,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的需要。另外,部分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设备已经十分老旧,还在沿用最早的系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这些都是不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

(四)没有及时对准市场需求

坦白讲,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又好又快的就业。那么,首先要明确计算机专业就是要培养IT人才,为社会输送IT精英。但是往往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性的以最低要求来教育学生,而且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毕业之后的学生难免呈现畸形的状态,有的学生美其名曰计算机专业人才,实际上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归根结底,这是由于计算机教师没有及时调查市场动向,没有及时对准市场需求培养人才造成的,这就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大幅度下降。

二、促进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走向市场的对策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要想真正走向市场,就必须严密跟踪市场需求,科学调整专业配置,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

(一)合理设置专业,走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笔者认为,在计算机专业设置方面,职业院校要做到“三根据”,第一是根据国家政策,设置规定范围内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第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这里的学校实际情况包括师资情况、硬件设备情况等;第三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上缺少游戏设计与开发专业,那么就着重该方面的人才培养,如果社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呈现出饱和的状态,那么就对该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方向才是明确的,才能与社会需求同步,才能真正体现出灵活的办学特色。

(二)强化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从某种角度上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基础只是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并不能完全地影响他们的学习水平。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同时要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从而真正全面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计算机专业的投入力度

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在基本的硬件设施尚不完备的职业院校中,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及时地更新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的所学与最新的教育研究相匹配,这样才不至于培养出与社会需求不符的人才。

(四)树立营销意识,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实就像一个品牌一样,要想发展得好就需要把他们推销出去,把学生看做是商品,学校要树立营销意识,积极拓展各路渠道,为学生的就业寻找突破口。同时,要特别注意在分析市场需求的过程中,时刻反思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结束语

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职业院校不断地实践和创新,及时地定位市场需求,才能真正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使他们走向市场。

【参考文献】

[1]覃其兴.浅析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如何走向市场[J].经济师,2013(05):204-205.

[2]金红旭.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12.

上一篇: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下一篇: 团员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