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汇总十篇

时间:2022-01-26 10:21:56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1)

机械设备是现代工业运行、经济发展的重要硬件,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也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性作用。具体来说,机械设备的分类十分繁杂,应用范围可谓“五花八门”。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维修、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拓展使用范围,是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尤其在工业化进程风起云涌的今天,探究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的制度问题,无疑具备理论与现实的双重价值。

1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化诉求

前文已经提到,机械设备分类繁杂,可谓五花八门。但无论如何,机械设备都需要机械运转带动,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维护和保养。所以,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保养与维修质量的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机械设备本身的属性决定了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维系则需要精心的维修、维护和保养。很多大型的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由于体积庞大、零部件繁多、功能多样,所以维修、使用与保养也更加复杂;一些精密的机械设备如光学仪器、自动化仪表等,由于组织结构精细,因此维修和保养更需要耐心、细心。

总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需要按部就班的进行,需要“制度保障”,这也就是机械设备制度化的诉求所在。所谓的“制度”,就是针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的规章制度、相关条令等。有了完善、科学、有效的制度的保障,机械设备无论是日常的使用,还是平时的维护、维修,亦或是定期的保养,都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拓宽使用功效。简言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离不开“制度”,而制定的完善则是机械设备功能展现的基本要求。

2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健全和完善

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需要紧扣细节、完善内容、重视执行;制度的完善必须做到“有规可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对于违反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的人员、行为,必须从严处置。在实际工作中,建立健全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的制度,可以着重考虑如下思路。

首先,要逐步完善、健全“设备制度”,即以机械设备为中心的制度建设。这一点可以如此理解,机械设备的设备制度就是关于设备的保养、维修与实验的细致、规范与要求。如,机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凡执行操作证的设备,必须实行“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在多班作业时,必须有交接班制度。此外,机械设备参与生产和日常工作的时候,要制定生产组织设计方案,合理选用机械,从生产进度、生产工艺、工程量等方面做到合理装备,不要大机小用。要结合生产进度,利用生产间隙,安排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要避免失修失保和不修不保,应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状况,以便能随时投入使用。要定期、定量排查机械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其次,要逐步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开宗明义的说,任何好的制度、方案与举措,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执行。使用者和操作者乃至包括管理者,是机械设备制度的贯彻人,也是保障制度有效落实的执行人。逐步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其实就是机械设备管理的具体体现。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有效调度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与保养模块,形成制度化的执行力与“穿透力”。

如,通常情况下,大型机械设备(多人或多班组作业)必须委任司机机长,一般的机械设备要委任责任司机。这其实就集中体现了机械设备在使用、维修与保养过程中“人”的重要性。再如,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本机的情况,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查排除故障。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修保养人员要掌握专职岗位的各项技能,做到“术业有专攻”,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而基于此健全的制度则是保障机械设备运转的前提。

再者,机械设备制度完善要落实到位、紧抓细节,形成常态化的使用、维修与保养模式。好的制度方案设计,是机械设备制度完善的第一步,而关键点则在于对细节的落实和执行。比如,对机械设备日常保养的要求,可以制定如下制度:

①要定期清洗各种滤清器;

②及时、定期查看各处油面、水面和注油点,若有不足时,及时添加;

③定期清除油箱、火花塞等污垢;

④定期清除漏水、漏油、漏气、漏电现象;

⑤要随机调整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松紧度;

⑥定期、按时检查和调整各种离合器、制动器、安全保护装置和操纵机构等,保持灵敏有效……

总之,诸如上述的制度细节的设计,是保障机械设备正常使用、安全维修与合理保养的必要手段,也是机械设备管理的题中之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展望未来,针对不同类型与使用范围的机械设备,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制度与规章,应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更好的健全机械设备管理的细节制度,应该成为今后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景垒.浅谈如何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

[2]周正.加强机械维修保养提高设备管理水平[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2)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重要性;问题;措施

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为了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工作,就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

一、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类工程也引进了多种机械设备,尤其是大型高速旋转设备,旨在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操作人员的使用不当以及长时间的运转,维护保养不够及时,致使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对于机械设备来说,维修与保养格外重要。然而工程由于缺少熟练掌握设备性能的操作工和高技能的维检工,在维修与保养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问题,机械设备由于长时间的失保失养,零部件出现了一定的磨损,造成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只有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才能切实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因此,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非常重要。只有做好了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才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1、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意识问题。一些工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味地延长机械设备的保养时间,甚至有些工程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设备的保养,对机械设备的保养意识淡薄使得很多工程都是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才进行维修与保养,只要机械设备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维护检修。这样一来,很多机械设备都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其技术性能和使用寿命不断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都给工程的生产埋下了隐患。

2、责任制度落实的问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需要依托于责任制度,然而一些工程虽然有制度,但是责任制度却没有真正地落实下去,使得责任制度成为了空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效果。由于设备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负责检修的人员也不能做到随时检测,这样就会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进一步损耗。一些工程表面上的维修与保养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却没有安排专人落实,管理部门也缺少评定机械设备状态的人员和技术标准,这就造成了设备在维修时仅仅依靠主观臆断来决定相应的维修与保养方法,这样往往会造成维修与保养方法不符的情况,进而对机械设备造成更深层的损害。

3、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更加的多样化,新技术与新功能不断被应用到机械设备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产生了直接影响,只有保证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才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2]。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效果,为了缩短机械设备的维修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工程需要提高对维修人员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因机械设备问题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增加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措施

1、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是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基础,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满足生产需要,在日常检修工作中要做规范化、制度化。对于机械设备各零件的调整、清洗和维修都需要严格按照设备维修与保养规范进行,确保维护内容的统一。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需要制定不同的维护工艺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维护。在日常检查时,还需要根据不同设备,充分考虑不同的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的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确保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维修,避免更大的损失。

2、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和日常保养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因此,工程需要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厂内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与保养。对于相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工程需要安排设备保养细则,并将责任明确化,这样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可以有所依据,确保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规范化。工程需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设立维修与保养的机构,对厂内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机械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尽早发现、尽早解决,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人员需要在熟悉设备使用手册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情况,同时也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维修保养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维修保养人员能够从理论到实际进行全面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对优秀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激发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张,机械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愈加明显,然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常会因为操作不当或是长时间工作造成机械设备的损耗,进而降低生产效率,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做好工程中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3)

我国农机管理企业故障维修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机管理企业对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国家政策及农机企业年度计划的原因,必须要加强农机管理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对于我国农机管理企业在故障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水平不高,设备维修管理与审核人员专业水平不足,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采取一定措施来改良设备维修管理手段,加强我国农机管理企业故障维修管理的有效性,为我国整体行业的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分析我国乡镇农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2.1 我国农机管理企业的故障维修管理有效性低下。我国农机管理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属于故障维修管理的范畴,提高设备维修管理的手段需要落实到故障维修管理,通过发展设备维修管理的整体水平,来带动农机管理企业发展的有效性与公正性,但是现如今我国农机管理企业故障维修管理有效性低下,主要表现为对单位所有的故障维修不能充分掌握,对我国农机管理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主要源自于农机管理企业对设备故障维修管理的认识不足,对设备维修管理的具体实施不够全面,导致我国农机管理企业故障维修管理手段不足,管理有效性低。

2.2 我国农机管理企业对故障维修管理的认识不足。在我国农机管理企业中,通过对故障维修的了解与掌握,能够对农机管理企业的整体工作进行监督控制,但是由于维修人员对故障维修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对故障维修的管理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农机管理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对故障维修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帮助农机管理企业对自身情况做到充分的掌握,然而不足的故障维修管理导致对自身情况估计失误,造成对农机管理企业的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对故障维修管理的控制是农机管理企业发展工作的必要手段,需要得到农机管理企业的管理层及设备维修人员的重视。

3 探究加强我国新形势下乡镇农机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3.1 建立农机设备保养的制度。通常由农机企业的管理部门制定维修制度,对保养农机设备的年限以及规格进行规定,对维修队伍的建设有监督性的作用,对维修设备的标准也作出明确规定,保证了农机设备保养的有效性。并且在进行农机设备维修的过程中,制度是监督农机设备维护有效性的最有力措施。

3.2 加大对我国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的维修保养管理的力度。在我国农机保养管理企业实施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实施财务监督的手段,最大程度加强维修保养管理的有效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设备维修管理的手段,对于这类监督体系,必须要保证由专业性的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来进行,加强对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维修保养的控制,保证了农机保养管理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有效发展,还可以通过完善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的年度资产审核,来保证维修保养管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当然加强维修保养管理的最基本手段还是加强农机保养管理企业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聘用,设备维修管理人员是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的重要人员组成部分,完善招聘体系是加强维修保养管理的重要方式,需要得到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与关注。

3.3 完善农机保养管理企业对于维修保养管理的规章与制度。在进行具体的维修保养管理改革工作前,要注意对管理手段的制度建立与规章控制,才能从基础上实际加强设备维修管理的效果,因此对于农机保养管理企业而言,在进行实际手段完善之前,要加强对制度与规章的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完善维修保养管理的手段。在进行制度管理时,可以加强对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工作控制,说明对于工作人员工作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的奖惩制度进行管理,从基层完善农机保养管理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完善农机保养管理企业的经济结构,改革维修保养管理的手段,全面带动我国农机保养管理企业设备维修管理改革的进程。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4)

中图分类号:TP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86-01

卷烟机械设备的特点是结构复杂、灵敏度高、高速度、高度自动化、高质量,对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来说尤为必要。根据常见的设备重大故障因素分解图显示,卷烟设备的重大故障有56%是因缺乏保养的问题造成的,有38%是由于定期维修失误,6%是由于机械操作失误造成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公司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产值的17.6%,其中近60%的维修是因为设备缺乏保养,零部件早期磨损,寿命缩短而造成的,对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涉及面广,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卷烟机械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且是设备真正发挥和体现其使用价值的保障阶段。因此,大力推行卷烟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非常必要。

一、卷烟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

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卷烟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更有可能随时影响生产,甚至会波及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二、我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从1994年开始推行“强保养、零等候工程”,使柴油机可靠性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

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含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间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间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间为零。“强零工程”对于卷烟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

三、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卷烟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卷烟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这是所有的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生产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

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2.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卷烟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经济分析法和维护生产统计法等。

3.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卷烟生产的特点是任务重、时间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针对卷烟生产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要注意加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将技术保养上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在实际上作中对此要强制企业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总之,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管理的目的是把卷烟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维护好,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为卷烟生产提供最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5)

在经济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工程生产过程中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所以对设备操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型高速旋转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隐藏的故障,造成生产活动的中断,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样才能起到预防性的作用,保证高效的生产效率。长时间不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会造成零部件出现磨损,一旦在生产活动中发生故障,那么受到的损失将会更加严重。一些维护与保养的工人不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效果。只有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才能切实提高工程的生产效率,因此,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非常重要。只有做好了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才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现状

首先,当前的工程企业缺少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的意识,这种意识的缺失实际上体现了相关工作者并没有从长远的利益考虑问题,一味的要求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认为只要不出问题就没有关系,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后,机械设备的损害程度往往都是相当严重的,反而会对工程生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不具备维修与保养意识造成的,机械设备长时间处在一种不安全的生产状态中,实际上也就为生产活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其次,在生产活动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制度,责任制度的落实实际上是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基础,在工程生产过程中,即便有一些制度作为依托,但是却成为了表面功夫,并未真正的做到位。因此也就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的进行维护与保养。另外,设备操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所以不能在第一时间将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判定,有些问题也并不是在表面就能观察出来的,这也就为设备的保养与维修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检修人员没有做到定期进行检查,设备的损耗状况因此也就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并没有对维护与保养的制度加以严格的管理,甚至对于设备状态的评定标准也不统一,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影响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原因,也是当前的现状,要想解决上述的问题,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进行解决,以防止对机械设备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第三,受到机械设备维修人员个人能力的影响,当前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并不到位。因为在时展的环境下,机械设备的种类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并且这些设备都运用了新技术以及新功能,因此这就要求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掌握最新的维修技术,这样才能解决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在高标准严要求的趋势下,目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普遍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说设备的完好率以及利用率与操作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具有息息相关的联系,为了避免出现损坏,就必须要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加以重视,对他们的技术水平加以关注,当前很多设备的维修人员在技术水平方面参差不齐,所以才会影响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效果,由此造成工程生产的效率不高。纵观当前机械设备在维护与保养方面的现状可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其应用时间,为工程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 提高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措施

首先,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是设备维修与保养的基础,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满足生产需要,在日常检修工作中要做规范化、制度化。对于机械设备各零件的调整、清洗和维修都需要严格按照设备维修与保养规范进行,确保维护内容的统一。对于不同的机械设备,需要制定不同的维护工艺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维护。在日常检查时,还需要根据不同设备,充分考虑不同的工作条件,规定不同的维护时间并严格执行,确保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维修,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次,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和日常保养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工作情况,因此,工程需要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保养制度,坚持“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厂内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与保养。对于相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工程需要安排设备保养细则,并将责任明确化,这样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可以有所依据,确保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规范化。工程需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设立维修与保养的机构,对厂内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机械设备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尽早发现、尽早解决,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类矿产资源需求大大增加,但因浅层资源被不断开采和挖掘,地表资源已呈现出逐渐枯竭现象,为适应国家战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深部找矿已成为地勘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由于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不仅给地质工程及探矿、找矿等施工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深部找矿机械设备提供了施展功能的平台,如超深钻探机械的高效能、低能耗、耐用质优等特点,不但在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也是进行深部地热找水、找矿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为此,进一步加强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在施T过程中充分发挥效能,既是设备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又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长期抓好和抓实。

1.地质工程机械的运行特点

由于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一直受施工特点和施工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都带有突击性,例如,在突击性的施工生产中,常因设备运行时间过长或负荷量过大等,不仅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还因作业对象多为泥沙或岩粉等材质,造成设备或部件磨损严重和使用周期减少。在野外施T作业时,因地理和气候条件恶劣,不仅使工程机械运行不稳定,也经常出现效果差、使用效率下降和功率损失增大等问题。

2.加强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内容

加强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丁作,并不是简单的更换零部件或加注油等,而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稳定保持在理想的工作状态。由于地质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已在深部找矿工程机械设备中得到普遍应用,不仅使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也给企业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地质超深部找矿施工中,因地层结构复杂多变,又多在偏远山区或沙漠,野外作业环境及运行条件都非常差,不但给维修与保养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发生设备故障的几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好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配备专职保养人员,还需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机制,既要保证备件、油的合理储备,又要在保养及生产时间协调上进行合理的组识与安排。

3.明确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多年以来,企业已习惯于把维修与保养看成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制约了该项工作开展,也不能适应地质勘探超深化施工生产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地质超深部找矿时,钻具要钻至地下5000m以上的深度,有时还要达到l万米以上,如果设备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故障,因钻具不能尽快拔出,不仅会发生埋钻事故,还会给企业造成具大经济损失和贻误工期。因此,设备管理人员既要做好协调工作,又要监督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把故障控制当成首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强有力的组识形式、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先进的维修保养方法等,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由于企业一直执行的是原地矿部制定的计划性维修与保养制度,它采取的是按规定时间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与保养,虽然对保证设备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企业现代化及科技化的生产进程中,此模式已远不能适应设备维修保养的需要,应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与可靠。即,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用较少的投入资金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加强和搞好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前提下,既能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技术效能,又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1.建立合理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企业里一直存在着重用轻养、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认识不足、设备带病作业或零部件超限磨损,以及忽视必要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等问题,其结果不仅造成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明显增加,也极大增加了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工作量。因为重修轻改,造成设备精度降低。例如,对技术已经落后的设备只是一味的反复修理,而不采取必要的技术改造措施,不仅使维修成本无谓增加,也降低了设备精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虽然进口及新型国产设备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因维修力量相对薄弱,而造成设备效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例如,由于企业的故障检测技术比较落后,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判断与排除还停留在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不仅准确率较低,而且会经常无谓地增加维修时间。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既要制定出科学与合理的维修方案,又要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维修技能水平。

2.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制度

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合理及有步骤的技术技能培训,让参与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地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需求。由于近年来广泛采用“预防为主”的维修保养思路,以及通过采取预防性检测技术来科学地制定维修与保养周期等,既解决了“计划维修保养制”中出现的僵化的强制性修理问题,免了一直困扰地质勘探工程施工中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实施难的问题。将“计划保养制”与“预防检测制”进行互补后,根据生产进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及寻找出设备磨损规律,以确保修理周期能够按时进行。企业依据上述情况编制出切合实际和便于操作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培训计划,使学员能够准确地掌握所需维修与保养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台时、维修周期、修理时间等知识,保证地质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建立合理的培训及组织形式,不但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定,还应达到首先是为一线安全生产服务的目的。

三、实施维修保养应与经济、安全及节能环保并重

公司在开展地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不仅采取强制性维修与保养管理,还建立了加强经济管理的理念。因为,在地质机械设备有效寿命周期内,用最少的投入资金进行维修与保养,既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亟叠.篮篷标。例如,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购进的1台设备,虽然利用率较高,但由于保养工作到位和管理得当,设备运行状况仍然很好。实践证明,只有将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及节能性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设备经济管理最优化的目标。

1.实现安全及高效生产

地质工程机械受施工作业地点及运行条件影响,一般都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多为野外露天作业,受施工季节、地理与气候条件、施工突击性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而给维修与保养_丁作带来不便。如果因客观原因造成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甚至发生设备故障及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某企业在进行桥桩施工时,为了赶任务,而使设备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维修与保养,又因负荷过大和施工时间过长,造成连杆螺丝脱落、连杆击破注浆泵泵壳,不仅发生了设备损坏事故,员工身体也受到了严重伤害,给企业造成了几十万元经济损失。

2.应不断提高节能效果

提高地质设备的科技化水平,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竞争能力,还应解决好能耗问题。例如,2004年,地质队购置了1套国内某煤机厂生产的SPS一3000型地热水井钻机,其电机功率是180kW,为了节约施工用电,经与厂家协商,将动力装置改由2台90kW电机组成。钻进时只使用1台电机,提升钻具时再同时使用2台电机,一个工程下来可节约电费3~4万元。该地热水井钻机已使用7年多,既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电费,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气排放。

3.应重视经济管理工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7)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1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比如隧道的主要开挖设备凿岩台车、装载机和大型自卸车,德国一台1888年生产的设备,一直用到1988年因耗能高停用,整整使用了100年。而中铁十五局承建的宝成复线,只运转了3000多小时,不得不提前大修;从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维护保养不但保证了工程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更能减少大量的不必要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更有可能随时影响施工,甚至会波及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如战斗型架桥机,在关键工期实施突破时,故障停机一天就会少架5-7孔梁,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2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广西玉林柴油机厂从1994年开始推行“强保养、零等候工程”,使柴油机可靠性从实现3万公里无故障升到10万公里无故障里程指标考核。其工程的主体内容是:以“强保养”为核心,辐射修订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64种类别的设备完好标准和操作维护保养规程,指定了主要生产设备(含进口设备)的维修保养条例等管理制度;以“零等候”为核心,辐射设备修管人员为执行主题的软硬件增补与完善。“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其次,中铁十九局集团等单位亦在推行机械设备强制保养方而取得了较好的经验。

3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隧道施工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这是所有隧道施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3.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8)

引言

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设备的强制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工况恶劣的桥梁施工机械设备来说尤为必要。根据常见的施工设备重大故障因素分解图显示,施工机械的重大故障有56%是因失保失养的问题造成的,有38%是由于定期维修失误,6%是由于机械操作失误造成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个公司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17.6%,其中近60%的维修是因为失保失养,零部件早期磨损,寿命缩短而造成的,对于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涉及面广,设备的维护保养对于常年野外作业,工况恶劣的桥梁施工机械设备来说,一年机械维修费用占机械施工产值的比例更高。同时,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维修阶段占设备总寿命周期的绝大部分,且是设备真正发挥和体现其使用价值的保障阶段。因此,大力推行桥梁施工机械设备的强制保养非常必要,势在必行。

1 桥梁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经济效益

如期、高质量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而设备保养就是要按照机械设备本身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以降低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速度,预防故障的发生,从而保持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在目前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而现代化设备又是资金密集性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施工企业讲究经营效果,迫切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和生产率,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他非正常开支,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才能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从表面看企业要支付资金来维持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但从大局及长期利益看有以下几点:

1.1 维护保养技术要求简单,费用低,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对大型、进口等主要机械,必须强化必要的技术保养作业,以消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1.2 设备使用年限越短,可靠性越高,使用年限越长,可靠性越低。可靠性越低即机械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的有形磨损越严重,修复其所需费用也就越大。现代化机械设备是资金密集的装备,设备投资和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迫切要求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必经通过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来减少设备的有形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周期内的维修费用和其它非正常性开支。使得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同时达到:“节流、开源”的目的。否则设备就要进行大修或更换新设备,这样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影响了企业资源的经济收益,更有可能随时影响施工,甚至会波及到企业的声誉和信誉。

2 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首先,强保养、零等候工程制度,“零等候”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等候维修人员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备件时问为零,等候维修工具时问为零,等候维修资料时问为零。“强零工程”对于桥梁施工企业来说同样具有较高价值的借鉴作用。

3 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的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保养的现状以及施工企业的新特点、新情况,我国提出了机械设备强制保养制度。对于桥梁施工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效率,但如何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这是所有桥梁施工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笔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几条建议,希望能得到同行的指正。

3.1 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如忽视机械技术保养,只顾眼前,直到机械设备不能运转时才停用,则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早期磨损、寿命缩短,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甚至会危及安全生产。不按照规定保养设备,粗野的使用、愚昧的管理,这与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是背道而驰的。

3.2 要建立健全保养制度并合理确定维护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护、保养、检查(点检)制,执行“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定班保养、定期保养、巡回保养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会同机械操作上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各子系统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其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技术一经济分析法和维护作业统计法等。

3.3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是工程量大、任务重、投资高、工期紧且具有较强的季节性。桥梁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桥梁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突出“科学性、强制性、预见性”,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装配工艺和优化修复工艺。另外,要注意加和设备生产厂家的沟通联系,与生产厂家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防因关键设备维修而耽误工期。最后,将技术保养上作制度化、规范化。各类型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和保养手册”中都有明确的保养规定,在实际上作中对此要强制企业相关人员重视起来。

总之,实施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管理的目的是把桥梁施工机械设备强制保养维护好,保证机械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事故率和不必要的停工损失,为桥梁施工提供最好的前提条件。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9)

目前公司原有的设备管理体系、维修体制已经不适合当前公司快速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公司严重缺乏专业高级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管理的经济性没有引起重视,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应用较少,设备维修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手段不完善,设备的管理缺乏有效控制。为了适应企业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公司建立的管理体系,在保证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如何强化设备的基础管理,保证设备平稳、高效运行,增加高级专业设备管理人才和维修人才,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一、设备管理体系的完善是保障设备管理的基础

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设备既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设备管理是目前项目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建立一个全面、完善、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对于保障设备平稳、高效、安全的运转,克服设备巡检、保养、维修和运行等方面的盲目性、随意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针对公司各项目拥有设备特点,以体系管理的完善为契机,按照过程和专业相结合的原理,一对一地完善设备相关制度、记录等资料,使之更为严谨,并且可操作性较强。多年来,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以三率(完好率、利用率、事故率)为主,对提升管理水平作用不太。设备使用与维修单位之间成本指标联系不紧密,应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成本指标“联挂”(即单机核算),促使生产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管、用、修及配件和油料消耗等环节有机结合,形成最佳生产能力、最低成本消耗和最佳双赢的经济效益。对设备点巡检、保养、维修及运行四大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在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设备档案、台账管理和备件管理等,适时进行优化、修订和完善,通过动态管理来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设备维修制度的完善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原来的设备维修制度主要针对技术落后,维修简单的设备维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机械化程度和综合程度越来越强,另外由于公司严重缺乏设备维修人才,使得设备修理大多是被动修理,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影响了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满足要求大型设备建议采取设备点检、保养、维修制度,保障设备平稳运行。

(一)采用点检定修制度,划清职责界限

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大型设备现代化管理的方向,是全员参与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制度适用于大型投资项目,像我公司路赛项目、辽西北供水项目和即将进行的刚果金铜矿剥离项目。这些项目特点是采购大型设备数量多、价值高,自己公司没有技术力量对这些设备进行充分的检查维修,为了满足项目的施工要求,通过延长质保期,要求厂家增派专业技术人员驻扎现场进行设备维护,借助生产厂家的力量来保证这些大型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这种制度由设备生产方、项目维修方和项目管理方三者组成,主要内容是三方定期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关键点的检查维修。点检定修的最科学合理的优点是:分工较细,职责清晰。项目采用点检定修管理方法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点检定修管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明确各方职责,优化点检和检修管理流程,有效保证设备点检定修质量的提高,为设备隐患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可以培训公司的维修保养力量。

(二)采用诊断技术,实施预知维修

设备诊断技术是设备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过渡的重要

手段。

一些大型设备诊断技术采取是内、外结合的办法,一是通过与设备厂家进行沟通合作,定期邀请一些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测、诊断,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及以后的改进措施;二是通过自备的一些诊断仪器定期实施精密诊断,并进行预知性维修更换,将设备故障解决于萌芽之中,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能源无用功消耗。

(三)平时加强保养,降低故障率

设备维护保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维修率。一台设备就好比是一辆汽车,天天行驶在公路上,运行5000公里或1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三滤,机油等,即使技术再先进质量再好的设备,不进行定期保养,也会出现故障,甚至报废。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是非常重要的。我公司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维护保养计划和维护保养交接记录等制度。

1.维护保养规程。建立维护保养规程,使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有章可循,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对保养结果的检查及监督工作也大有帮助。

2.保养记录。根据设备的特点,制定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计划。按照不同的保养周期,及时做好保养工作,并形成记录,做到痕迹管理。

3.保养计划。制定保养计划,主要包括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计划,让设备保养人员的工作有方向,行动有指南,并按照计划要求逐一完成,减少设备故障发生。

4. 验收。在日常保养及周保养中,由各班组长进行结果验收,如发现保养不到位,将责令其返工,在达到要求之后,进行验收签字。在月保养、季度保养及年保养中,由设备管理员直接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三、降低维修成本是提高设备效益的途径

(一)强化设备前期管理是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

项目前期设备管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设备维修投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根据施工组织进行科学选型是设备前期管理的关键,设备选型时既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等因素,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设备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例如前期进行设备监造、操作人员培训和维修人员培训等前期投入就能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故障率,所以不能单纯追求在设备前期管理中降低成本,应该从设备寿命周期最经济这个角度看,前期的合理投入有利于降本增效。

(二)减少设备故障率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关键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努力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措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将传统设备管理的以“修”为主过渡到以“管”为主。运行管理要以创造最大效益为出发点,设备的维修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为此,设备修理制度要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降低维修周期,既节约了大笔的维修费,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停机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加强创新力度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推动设备管理不断进步的制胜法宝。

首先,创新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思想。现代化的设备管理重点在“管”而不在“修”,设备管理就是经营设备,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树立全员设备管理的观点,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为此,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管理思想。要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明确项目现阶段的设备管理指导方针。

其次,强化设备管理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一方面,从传统的事后维修到实行点检定修制度;从忽视质量管理到改进和强化设备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备件和检修质量的严格控制。另一方面,狠抓管理手段的创新。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设备维修及操作人员的学习培训。要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要在搞好设备实物形态管理的同时,加强设备的经济管理,特别是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实施,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降低维修费用。要完善计算机管理手段的推广应用,以POWER ON 等信息化工具带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设备技术创新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通过pc活动、小改小革等技术改造项目,提升设备装备水平,并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引进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定期培训,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能力

目前各层次设备管理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与公司的长远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我公司国内外项目多,人员需求大,操作人员缺乏并调换频繁,导致操作人员队伍稳定性非常差。尤其是大型工程机械操作人员,严重缺乏、不配套且年龄老化。雇佣临时工责任心差,技术素质差,安全隐患大,给机械设备的使用带来不良后果,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设备维修人员有些断档,修理技术、业务水平不够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学以致用。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多层次,可以引进来,邀请专家讲授先进管理模式;也可以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管管理经验。

一是通过和大型设备生产厂家沟通,挖掘和吸收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为公司采购的大型设备进行管理、维修和保养。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10)

随着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尖端、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被不断引进,在医院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仪器设备在医院总资产中的比重以及医疗仪器设备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医院总体经效益中的比重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在用医疗仪器设备的开机率和使用率,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医疗仪器设备科学化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1.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许多医院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设备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缺乏留意观察设备日常的运行状态,缺乏预先主动、充分地了解设备的性能,缺乏预防性维修的意识和方法。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可以减少维修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是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提高开机率的重要措施。

1.1维护保养是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有效手段

医院设备科医工科部门要做好计划,根据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有计划、有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性维护保养,每年1~2次对贵重设备进行大型检修。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检查设备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防尘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等,并要做好记录。

1.2 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在加快,医院对于设备的投入必然要求其缩短回报期,才能更好、更快地创造经济效益。因此这就要求购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正确处理好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改变以往只修不养或重修轻养的观念,注重预防性维修,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

1.3 做好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益

任何一家医院,其医疗仪器设备占全院固定资产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因此,给医院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医疗卫生诊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和诊疗工具,同时也是医院产生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我院28台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医疗仪器设备,经济、社会效益好的设备有12台。其中,年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设备有6台,如DR设备、螺旋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从对以上医疗仪器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情况来看,对于能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设备,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减少突发故障、无故停机等现象,提高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

2.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内容

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坚持预防为主,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的制定和落实,并结合科学的、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2.1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规程

建立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医疗仪器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医疗仪器设备质量控制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备件资料保管制度,值班制度,各级岗位责任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等。编制包括维护保养设备的种类、设备维护周期、维护保养的项目、具体操作方法、注意的事项等相关规程。

2.2 制定详细的、有秩序的维护与保养计划

根据计划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计划中应包括:具体时间安排、应维护保养的设备、应进行设备维护保养的人员等。具体内容包含:对设备的外部除尘、加油、紧固及内部清洁、局部检查等维护保养。对于定期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应对设备的主机部分或辅助部件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以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对于精密度要求高的设备应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工具等,以确保设备的精度,同时减少由于设备的误差造成的医疗纠纷。

2.3 做好维护与保养记录

设置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记录本,认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情况简述、更换配件情况等。通过查看记录可以了解使用科室对维修服务情况的满意度。根据维保情况记录表的内容,分析设备是由于主机故障还是辅助设备故障,追踪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动态掌握和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了解配件的更换情况和金额。

2.4 重视具体保养方法

建立和完善科室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网络 每个科室指定设备专管人员,承担科室的设备维修保养,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全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档案,记忆仪器保养及维修的内容和次数,档案到机。对光学仪器的光通道要做防尘、除污及除霉点;对电子线路板除尘;对碳刷电机部分除碳粉;光电检测部分除尘、除污;机械和传动部分清除锈迹污物和润滑上油;另外还要检查接地线是否接地良好等。通过维护保养,把一些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2.5 维修保养和日常考核挂钩

奖勤罚懒 如一台设备,开机率、使用率极低,则维修费用必然就少,若是闲置设备则维修费用一般为零;而同样的,一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CT,尽管可能维修费用很高,但前者产生效益极低甚至于不产生效益,而后者为医院带来可观的效益,当然应该罚前者、奖后者,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将日常设备的考核和维修费用挂钩,才可能正确评估维修费用的增长情况。

3.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趋势

3.1 维护与保养的社会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电子集成化的程度越来越多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各种高端的、先进的进口设备在医院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加上现在的医疗仪器设备厂家对设备的维修技术和维修资料进行垄断,使得医院难以靠本单位的维修力量做好技术支持,因此今后的趋势要求医院要逐步、充分地利用社会及当前市场上的技术力量,利用国内外生产厂家及公司的售后服务做好维修保障工作,在医疗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中引入社会化服务力量,提高设备维护保养效率。

3.2 与科室的成本效益挂钩

将设备的维修费用与科室成本核算挂钩,促使使用科室不仅重视设备平时的维护保养,还要求对设备的操作规范、熟练,减少因医疗仪器设备突发故障需大型维修更换配件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等。

3.3 利用计算机技术,动态跟踪设备的运行情况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于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过程。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设定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参数。根据技术参数的变化,维护保养人员可以动态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分析技术参数的变化与设备故障的关系,预先了解设备的故障情况,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

4.讨论

正确处理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改变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为主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要求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树立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的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做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对大型贵重设备定期进行检修,使医疗仪器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第一,维护与保养是提高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开机率和使用率的有效手段。第二,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仪器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第三,注重维护保养制度、规程的制定和落实,实现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第四,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护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时,要做到操作规范、科学、熟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疗仪器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仪器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

上一篇: 医学生社会实践总结 下一篇: 计算机专业如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