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大数据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08 11:05:23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

篇(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相关网络管理控制与技术,确保在一个网络环境中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及可用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逻辑安全与物理安全两个方面,其中,逻辑安全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用性,防止没有经过授权对数据进行随意篡改或破坏的行为;物理安全包括相关设备与设施在受到物理保护的条件下保护设备上的数据免于丢失、破坏。

2.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目前,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与利用水平也显著提升,办公、社交、生活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在丰富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其存在的安全问题也不得不让人们警醒,经过笔者梳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病毒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感染力越来越强的新病毒,它们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由于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复制性,能够感染其他程序和软件,因此,一旦计算机中了病毒,其所运行的每一步都将是危险的,都会存在让病毒也随之运行并产生破坏行为,然后应用程序被破坏,机密数据被盗用或被破坏,甚至让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2)人为操作失误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人们进行计算机相关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可能会引起计算机的安全漏洞,或者泄露了某些重要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被不发分子所利用,便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网络黑客攻击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黑客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具有更隐蔽、破坏性更强的特点。由于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黑客通过非正常手段窃取到某一重要数据时,一旦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非法行为时便会引起巨大的波及。同时,在海量的数据中,难以及时识别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言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4)网络管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网络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很多使用计算机的个人乃至企业、政府部门并没有对网络安全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事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受到各种威胁,最终导致大量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五是,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所导致的安全问题。理论上而言,一切计算机网络系统都存在某些漏洞。同时,在用户使用各类程序、硬件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也会形成一些网络系统漏洞。二者相比,后者的破坏性常常是巨大的,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给用户造成计算机系统漏洞,进而窃取用户信息,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1.加强病毒治理及防范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与数量与日俱增,对其进行治理与防范是较为困难的。在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治理与防范时,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防范,这种防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治理,可以通过加强计算机防火墙部署来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将那些不稳定的、危险的网络因素隔离在外,进而实现对网络环境的安全保护。同时,计算机使用者树立正确的病毒防范意识,在计算机日常使用中,能够定期利用杀毒软件对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杀毒,并更新病毒样本库,进而确保对计算机网络的扫描能及时识别计算机病毒并进行及时的处理。

2.加强黑客防范工作。

隐藏在大数据背后的网络黑客一旦实施其不法行为,常常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应当积极整合大数据的海量信息优势,建立科学的网络黑客防范攻击的模型,以此来提升识别网络黑客的反应速度。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内外网的割离、加强防火墙配置,能够有效降低黑客攻击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大力推广数字认证技术,加强对访问数据的有效控制,并合理认证,有效避免非法目的用户的非法访问,进而提升对网络安全的有效保护。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使用计算机的个人及机构,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熟悉大数据的特征与性能的基础上采取安全的管理措施,时常关注网络安全管理,从技术上给予网络安全保障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来实现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目的。对于机构而言,需要从宏观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建立动态的、有序的、系统的管理规章,依托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一个更加高级的智慧平台来加强网络安全的防范,进而确保网络安全。对于个人而言,需要从主观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行,在进行计算机操作中,要养成规范化的、文明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习惯,尤其是对于一些钓鱼网站、非法链接,要从主观上认识到其危害,并做自我做起,将网络安全问题尽可能消灭,不传播有安全隐患的信息或链接。

篇(2)

中图分类号:TP3-4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所以又称为计算机数学[1]。离散数学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离散数学的学习,不但可以掌握离散结构的描述工具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而且可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将来参与创新性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离散数学课程所传授的思想、方法与工具,广泛地体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诸领域,从科学计算到数据处理,从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到计算机硬件及体系结构,从人工智能到知识系统与工程,无不与离散数学密切相关。由于计算机本身是一个离散结构,它只能处理离散的或离散化了的对象及对象关系,因此,无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本身,还是与计算机应用密切相关的现代科学的其它研究领域,都面临着如何对离散结构进行数学建模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考虑如何将已建立的离散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应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程统考的实行,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对离散数学的教学投入开始缩减,减少课时,降低难度,避重就轻;学生也无法认识与理解离散数学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致使离散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在计算机专业越来越边缘化。实际上,离散数学在各学科领域,特别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人工智能、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软件工程等必不可少的先行课程[2]。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数学基础的离散数学,对其它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有很强的知识辐射作用。本文致力于从一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内容中还原离散数学知识,从而体现离散数学核心内容在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中的辐射作用。通过对离散数学辐射作用的介绍,让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重新认识到离散数学对计算机专业系统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本科生学习离散数学的兴趣,重视自己数学理论基础的巩固和形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1 离散数学辐射体系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不是一门纯数学课程,而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离散数学是应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相关专业对数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广义的离散数学主题包括集合论、数理逻辑、关系理论、图论、代数结构、数论、信息论、组合数学等,甚至包含拓扑学、运筹学的内容。有些高校将除拓扑学、运筹学等内容外的主题分为三门课程,即集合论与图论、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数理逻辑。本文谈到的离散数学内容只涉及到数理逻辑、关系理论、集合论、图论以及代数结构。

离散数学课程与后续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的影响极其深远,在很多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中都会涉及到离散数学知识。无论计算机软件系列专业基础课程,还是计算机硬件相关基础课程,例如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本文选择这六门计算机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来阐述离散数学在专业系统知识中的辐射作用,如图1所示的离散数学辐射体系。

在图1中,编译原理的课程内容中就可以还原出全部的离散数学知识结构;数据库的课程内容则可还原出离散数学内容中的关系理论、代数结构、集合论与图论等内容;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路中都有离散数学知识辐射的印迹。

2 离散数学辐射作用

2.1 编译原理中的离散数学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3],旨在介绍编译器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课程内容除了形式文法、有穷自动机等编译原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外,其它内容基本上围绕处理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应该具有的各功能模块展开,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离散数学的数理逻辑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逻辑推理,由前提事实出发,采用相应的逻辑恒等式、永真蕴涵式、推理规则、推理方法等进行不停的推导演绎,最终得到想要的结论,这是一个严格的演绎分析过程。在编译原理中,与这一演绎分析过程相对应的则是语法自上而下分析方法,即从形式文法的开始符号(前提)出发,利用文法规则产生式(永真蕴涵式),采用相应的推理方法(最左或最右推导),最终得到想要的句型或句子(结论)。在推理证明中还有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那就是从要求证的最终结论出发,依次为其找到相应的逻辑恒等式、永真蕴涵式、推理规则等作为最终结论或中间结论的依据,即从结论出发追本溯源到前提事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归纳逻辑。在编译原理的语法分析中,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则是归纳过程的代表,即从要得到的句型或句子出发,利用文法产生式规则和推理方法,进行不停的归约,一直到开始符号或失败至,这是一直明显的归纳逻辑推理过程,对应最右推导。

在离散数学的关系理论中,等价关系尤为重要。而在编译原理中,处处有等价原理辐射的痕迹,例如形式文法等价、有穷自动机等价、中间代码表示形式等价等。在编译原理的内容中,有关等价的部分还包括正规文法与正则表达式的等价性、正则表达式与有穷自动机的等价性、正规文法与有穷自动机的等价性。实际上,有穷自动机等价是进行非确定有穷自动机确定化、确定有穷自动机化简的理论基础。

编译原理的很多内容中都使用了形式化技术,最典型的就是状态图刻画有穷自动机、语法树表示语法分析过程,当然在LL(1)文法FIRST集与FOLLOW集计算、算符优先文法的优先函数关系图以及基本块有向图中都体现了离散数学的集合论与图论。在编译原理全部内容中都贯穿了符号串运算,符号串与其上的运算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代数系统。

2.2 数据库中的离散数学

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数据库技术作为数据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的发展[4]。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的关系模型就经典地体现了离散数学中的关系理论,尤其是关系模型中的参照完整性。数据库概念模型描述中使用的实体-联系模型(图)更是生动地呈现了实体型之间的关系。在离散数学中,函数是一类特殊关系,而关系数据理论中的函数依赖则描述了关系模式属性(集)之间的语义关联。数据库中的查询处理与优化的理论基础则是离散数学中等价原理,查询被处理或优化前后在功能和语义上必须满足等价关系。

与关系模型紧密相连的则是关系代数,这是一类典型的代数系统。关系数据结构是其运算对象,关系操作则是定义在关系上的具体运算,如选择、投影、连接、除等,这些运算都满足封闭性,关系操作的输入与输出则都是表示关系数据的集合,因此集合运算中的并、交、差、笛卡尔积等也是关系操作的一部分。关系数据模型中常用的SQL语言则是关系代数的一种具体实现,即一种具体的代数系统。

数据库理论中被集合论与图论辐射到的内容包括:(1)一个关系数据库是关系模式(二维表)的集合;(2)一个关系模式(二维表)就是一个实体集,表中每一个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体元素;(3)在概念世界中描述实体型以及实体型间关系的实体-联系图;(4)关系查询处理与优化中的查询树。

2.3 其它课程中的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5],也是计算机存储与组织数据的方式。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因而,数据结构课程中很多具体的数据结构都是集合,如队列、栈、线性表等。数据结构除描述集合中数据元素的特性外,还要刻画集合中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一个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结构课程内容中的树、二叉树以及图等结构则是离散数学图论内容的延续,基于图结构的各种算法,如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关键路径等,在离散数学和数据结构中都有不同深度的描述。

操作系统课程中的进程状态图为典型的图论内容;操作系统在对进程等对象进行管理时,很多内容涉及到对象间关系,如死锁中进程间时序上的先后关系;操作系统中很多算法都使用到了集合概念,如死锁的解锁算法等。离散数学的核心内容辐射到了操作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中。

软件工程最终的产物是软件系统,既然是软件系统,在进行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时,不可避免要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有自顶而下和自底而上两类分析方法,自顶而下对应数理逻辑中的演绎逻辑,而自底而上则表示数理逻辑中的归纳逻辑。软件工程内容中同图论有关的包括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模块间关系表示、软件测试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方面的基础课,在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组成单元“逻辑门”等以离散数学中的命题逻辑为基础;计算机处理器的结构形式化等都离不开集合论与图论的参与。实际上,在让学生认知软件与硬件的功能等价性时,则充分体现了软硬件的逻辑等价原理。

3 结论

针对离散数学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越来越边缘化的问题,本文以编译原理、数据库、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为例,论述了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综合知识体系中的辐射作用,从而体现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傅彦,顾小丰,王庆先等.离散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耿素云,屈婉玲,王捍贫.离散数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等.编译原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篇(3)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国家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篇(4)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11-04

1 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辅助教育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教学的方法、内容、策略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使整个教育系统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形成了它自己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教育技术中既异常活跃又有广阔前途的发展方向[1]。目前,计算机辅助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都没有正确的认识,有很多都走上了两个极端,即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导致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甚至阻碍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以2001—2010年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应用现状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力求教育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能有清晰的认识,促使教师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学生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2 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在教育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通过预先建立的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和样本取样,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10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内容分析(2001—2010),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了解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与发展,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确定样本 内容抽样即是选取进行分析的样本。内容分析抽样首先要决定总体,在确定总体时,必须注意总体的完整性(即要包含所有相关的资料)和特殊性(即指要选择与研究假设相关的资料)。本研究根据选题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取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知识总库”,并以“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为关键词检索项,检索截至2012年2月13日已收录在该知识总库的、经筛选后的有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1393篇,将其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所选样本均为馆藏在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的期刊与论文。为了能清晰地了解到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发展,将所选样本1393篇论文的总数量与研究主题统计如表1所示。

主题内容分析的类目建构 分析类目既决定了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的目的,是内容分析的关键环节[2]。一般而言,类目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本文的类目是采用后面那种方法构建的。根据教育技术的94定义,结合计算机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将样本论文分成以下几个主题元素: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媒体技术、CBE网络、教师教育、应用评价及其他。各主题所包含具体子范畴如表2所示。

研究主题内容分析的信度 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的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3]。一致性高可信度就高,反之可信度则低。因此,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内容分析的结果。只有经过信度分析阶段,才能使内容分析的结果可靠,使可信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根据研究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主题分类”(表2),主类目包括理论基础、学习过程、CBE网络、应用评价、教师教育、其他等六类主题,每一主题又细分为不同的子类目,本研究的分析单元为“篇”。在研究中,选择两名评判员对样本进行评判。经分析,评判文章篇数为1393篇,其中两人完全同意的篇数为1260。

数据统计与结论得出 对评判数据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将所得的评判结果在Excel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中进行分析,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 研究结果分析

主题模块总体分析

1)自1958年IBM成功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教学系统至今,计算机辅助教育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发达国家,计算机辅助教育越来越完善。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育技术开始传入我国,虽然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起步较晚,但计算机在我国教育中发展速度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教育进行研究,并从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发展,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数量发展较为平稳,详见图1。

2)图2的统计结果显示,样本中论文的研究主题模块分布较集中。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所谓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评判记录和信度分析两部分),可以发现学习过程的研究占了总数的32.09%,占研究样本总数的1/3;其次是应用评价研究,所占比例为24.62%;而其他五大主题模块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其中理论基础的研究占了总数的18.74%,媒体技术占9.83%,CBE网络占2.87%,教师教育占2.08%,其他占9.76%。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选题的整体偏向。研究主题日趋多样化,即使为同一主题,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视角。部分主题一直以来都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焦点(如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而有些则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逐渐被挖掘出来。从统计数据中分析,学习过程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重点,说明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步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理论基础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和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三大领域。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它既可以应用于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又可以应用于改进教育与教学的管理。它的目标是在教育中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4]。

理论基础主题主要是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即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资源等。据统计(图2),理论基础研究论文并不少,总数占所有样本论文的18.74%。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一直都重视理论基础的研究,了解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现状,并研究其发展的趋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CBE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断地发展,其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

学习过程主题模块分析 从历年论文的数量上看,学习过程主题研究数量一直以来都居首位,每一年中该主题论文数量在当年所有论文数量中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图2),总数额占所有样本论文的32.09%。因此,研究者对学习过程主题的关注居多,并且向来都是一个重点。通过内容分析的量化统计可以发现,课件设计与制作和学科应用所占比例较大,二者总和超过了学习过程主题总量的2/3,而且课件设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焦点,课件设计的优劣是影响计算机辅助教育在学科中的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媒体技术主题模块分析 媒体技术的研究包括媒体技术的开发(即教学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和媒体技术的应用两部分。如图2所示,媒体技术所占的比例不大,只有9.8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促使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如多媒体技术、智能化多媒体技术、P2P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成为大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

网络主题模块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育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远程教育、校园网和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三部分。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尤其是软件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网络技术解决教育问题,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育。现在,很多教育场所都逐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完成教学,而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中对CBE网络的研究甚少。

教师教育主题模块分析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由主体逐步变成主导,教师成了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但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不能缺少教师。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对教师的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应该改变习惯的思维方法,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对教师教育的研究比较少,只占样本论文总数额的2.08%(见图2)。研究发现,有许多教师误以为计算机完全可以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取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相反,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起组织和辅导的作用。

应用评价主题模块分析 应用评价主题的研究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另一重点,该主题论文数量在所取样本论文数量中所占比例为24.62%(见图2)。应用评价主题主要是分析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计算机辅助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学习伙伴的作用、助手与工具的作用,它的目标是运用现代科技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成本最低、教学环境最佳、教学活动模式最合适),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计算机更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然而,计算机辅助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不少缺点。

4 结果与思考

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与分析来看,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大多是研究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实际应用,只有部分是对CBE的相关理论的研究。但计算机辅助教育合理有效运用的基础更多地取决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对理论知识的不够重视也会影响研究者对辅助教育的理论造诣,应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

2)缺少对某些领域中的重难点课题的研究,对难研究的课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一些课题由于受研究条件、难度和研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使研究人员望而却步,没能进行深入研究。其实计算机辅助教育领域有许多值得研究者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如课件的开发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以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等。对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本身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还能促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促使教育者更好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但因各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一直以来都较少人去深入开展研究。

3)研究主题与研究领域逐渐走向多元化。随着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研究主题与领域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应用于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

4)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上,如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P2P网络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目前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现在,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多涉及相关技术的应用研究,促使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越趋完善,满足教育领域的更高要求。

5 结论

综上关于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分析,可以预测,今后“学习过程”将依旧是我国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个研究主题也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对“应用评价”的研究力度也会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大;而“理论基础”的研究将会保持平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不断地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领域也会越来越广,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会增多,对教育的要求更严格,所以今后计算机辅助教育论文的研究也将加大对技术应用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研究将逐渐转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另外,可以预见的是,对“学”的技术的研究将日益超过对“教”的技术的研究,成为另一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李航.综述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若干问题[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3):77-81.

[2]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6):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6)12-0-02

0 引 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和累积,互联网大数据正在实时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社会发展。2012年 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大数据研发计划”,旨在提高和改进人们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收集、储存、保留、管理、分析和共享海量数据所需要的核心技术。2014年大数据高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纷纷建立大数据研究院、大数据实验室等,提供大数据专业服务,一批大数据专业分析公司应运而生。我国的开放、共享和智能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同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大数据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密切相关,因此适时调整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更好的适应大数据发展要求。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大数据及云计算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职业道德素养高,具备云平台的管理能力和网络软件开发能力,能够从事网络工程设计实施、网络高级管理维护、网络开发、云平台组建及管理以及大数据存储、计算及分析等岗位的高级技能型人才[1]。

1 大数据与云计算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大数据[2,3]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主要具有4V特征[2],即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种类繁多(Variety)、流动速度快(Velocity)、价值密度低(Value)。

从技术角度上看,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计算机处理,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大数据分布式处理平台就是Hadoop,Hadoop是由Apache基金会所开发的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布式存储、分析和处理的云计算平台,已经在网络大数据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例如Yahoo使用4 000个节点的Hadoop集群来支持广告系统和Web搜索的研究;Facebook使用1 000个节点的集群运行Hadoop,存储日志数据,支持其上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百度用Hadoop处理每周200 TB的数据,进行搜索日志分析和网页数据挖掘工作;淘宝的Hadoop系统用于存储并处理电子商务交易的相关数据。

2 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1 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类课程大多围绕计算机网络工程和计算机网络开发两条主线,主要课程包括网络基础、路由器及交换机配置与管理、Windows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以及动态网站开发相关技术等。这些课程内容传统,课程内容严重同质化,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和就业机会。

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紧跟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步伐,不断进行专业课程的创新性研究,重视实践类课程和教材的研发,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以期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

2.2 研究思路

计算机网络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课程体系比较成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教学。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2.2.1 有针对性的进一步优化传统的专业职业技能课程

传统的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已经比较成熟,经过了实践的考验,也已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尽管如此,还要有针对性的进一步优化,使得课程体系的理实比达到更优,提升课程教学实施的效果。

2.2.2 采用增加模式,补充完善课程体系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研发新的职业技能课程,充实现有的课程体系。大数据和云计算紧密相联,因此要增加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在研发课程的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和课时,着重开发实践教学案例和内容,明显区别于本科课程教学设置。

2.2.3 课程体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网络技术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基础。因此计算机网络传统课程也是新研发课程的基础。新研发课程既是传统课程的有效实践,又是对传统课程的有效扩展和提升。

2.3 具体内容

由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是基于网络的技术,因此,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先决条件。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具体方案主要包括强化现有课程体系,增加基础理论课程、完善知识体系,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岗位能力三个部分。

2.3.1 强化现有课程体系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强化现有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网络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网络开发能力。现有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了相关能力。熟悉ISO/OSI互联网模型,并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如TCP/IP、ARP、OSPF、SSL、DNS、DHCP及HTTP等。能够配置管理Windows和Linux服务器,熟悉使用常见的网络命令,具备远程网络控制学习能力。掌握程序设计语言Java,具备Windows和Linux下的程序开发能力,包括编写shell程序。能够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具备组建局域网的能力。熟悉信息安全、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攻防技术。

2.3.2 增加基础理论课程,完善知识体系

针对人才需求,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理论课程,完善知识体系。虽然大数据、云计算等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实践技能,但基础理论仍非常重要,主要包括熟悉大数据的基础概念和常见技术架构;熟悉云计算原理和架构,并了解虚拟化技术如KVM;熟悉分布式系统和分布式计算原理;了解大数据、云计算的最新应用。

2.3.3 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岗位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课程比例应超过理论课程。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等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岗位能力。主要包括主流云平台管理软件的使用,如华为FusionSphere、VMWARE等;分布式系统管理、分布式并行计算以及Map/Reduce编程;Hadoop集群、HBase分布式数据库的构建与管理;Hadoop、HBase等案例实践与应用。

通过以上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掌握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原理,具备云平台的管理能力,并能基于Hadoop等云计算平台实现大数据程序,对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2.4 Hadoop课程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增加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大数据、云计算相关课程,最终采用Hadoop云计算平台相关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通过理论教学,使得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原理及Hadoop架构。通过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掌握Hadoop集群的配置与管理,并且能够基于Hadoop实现大数据程序设计,使得学生具备基本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因此Hadoop课程是核心课程。

2.4.1 Hadoop原理

Hadoop是把大数据集分发到计算集群中各个节点上共同处理以实现大数据的快速处理。用户无需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就可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Hadoop最核心的设计是HDFS文件系统和MapReduce编程模型。HDFS为海量数据提供存储,而MapReduce则为海量数据提供了计算。如图1所示,Hadoop运行的基本过程如下[4,5]:

(1)客户端可以将文件上传至HDFS文件系统,NameNode则会根据文件大小和Block大小配置将文件的物理属性分成若干个Block文件块,并分布式存储至DataNode数据节点,同时将块存储信息保存至NameNode节点,以方便文件进行资源管理。

(2)文件上传完成后,客户端提交具体Job任务至Hadoop集群,各DataNode节点根据任务要求可以读取相应的文件Split,并完成Map和Reduce计算任务,将结果作为输出文件传输至HDFS文件系统。

(3)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JobTracker、TaskTracker及ResourceManager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和资源消耗信息等。

2.4.2 Hadoop教学平台配置与部署

Hadoop教学平台需配置、部署一些部件。基于现有实验室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网络服务器系统采用Linux Ubuntu,构建Hadoop集群网络。基于Cloudera Hadoop开源框架实现Hadoop教学平台。

2.4.3 Hadoop分布式文件存储及大数据处理实现

Hadoop分布式文件存储及大数据处理实现包括:HDFS文件系统的使用;HBase的使用;MapReducer程序实现;大数据案例分析与实现。

3 结 语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在优化计算机网络专业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课程,并以Hadoop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紧跟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步伐,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伟艇,夏栋梁.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云计算课程群知识体系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167-169.

[2]陶雪娇,胡晓峰,刘洋.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S1):142-146.

[3]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1):146-169.

[4]王铮.基于Hadoop的分布式系统研究与应用[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陈吉荣,乐嘉锦.基于Hadoop生态系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35(10):25-35.

[6]曾文英,吴积军,曾文权,等.基于云计算的IT课程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17):40-44.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73-03

一、背景

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新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在建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以及丰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师认识不统一,以及学生水平差异而造成的分层或分类教学等问题。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显著的不同。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因此,2013年我校组织了的新生计算机基础分层考试,从考试结果中准确掌握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现状,据此设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规划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分层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重要结论。

二、题目设置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

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

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三、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四、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五、小结

对计算机分层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和分类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的掌握比对计算机及基础软件操作的掌握更加欠缺;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

参考文献:

[1]姜茸.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及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2007,29(s2).

篇(7)

据统计,我国计算机技术领域2000年共41167篇,2005年增加到72979篇,增加了31812篇,增长幅度达77.27%。其中,2001年较2000年增加了4949篇,增长幅度为12.02%;2002~2003年,的增长量分别为16958篇及22793篇,年增长率均达到36%以上;2004年,的数量较2003年增加了20904篇,数量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有所减慢,只达到24.34%;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突然大幅度下降,较2004年减少33792篇,下降幅度达到31.68%。总体上看,从2000~2004年,我国的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数量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是波浪式发展的态势,2005年,数量及增长速度都出现下降,但较2000年仍增长了77.27%。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情况见表1。

2计算机技术论文产出结构分析

2.1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

从2000~2005年,计算机技术各领域数量占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的比重每年虽然都有变化,但总的分布格局未被打破。计算机的应用所占比重一直居于每年的主导地位,除2003年占39.19%外,其它几年均在40%以上;计算机软件年所占比重在27%左右,居第二位;计算机硬件年所占比重在22%左右,略低于计算机软件,居第三位;计算机技术理论在整个计算机技术领域所占比重最小,年所占比重在7%左右,居四个领域的最后一位。从各领域的权重发展变化状况分析,计算机的应用呈上下波动,总体下降的局面;计算机软件总体发展平衡,略有降低;计算机硬件呈缓步上升的势头;计算机技术理论作为计算机发展的基础,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计算机技术各领域论文产出权重的年度变化见表2。

2.2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数量的年度变化

2000~2005年,从计算机各领域的数量及增长率来年看,计算机技术理论呈现正负相间的增长格局,年增长率于2002年达到高峰,为76.18%,2005年比2004年下降了27.64%,为6年间的降幅最大值,但总体来说,2000~200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2818篇增加到6407篇,增加了3589篇,增长率达到127.36%;计算机软件从2001~2004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02~2003年增长速度较快,年增长率为38.00%、34.38%,而2005年则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27.9%;计算机硬件论文的发表从2001年至2004年呈现持续的大幅增长,其中2001~2003年连续3年增长率均在45%左右,但2005年数量大幅下降,较2004年减少了10640篇,降幅达到计算机技术各领域年下降幅度的最大值39.85%;计算机的应用年度情况与计算机软件论文年度变化情况相类似,于2001年始增长,2003-2004年出现较快的增长,年增长率为30%左右,2005年也同样地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为29.83%。计算机技术论文各领域产出的年度变化情况见表3。

3结语

3.1计算机技术领域总体发展速度较快,而且正在步入转型期

2005年是现代计算机发明60周年,也是个人电脑发明30周年。可以不夸张地讲,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网络,推动了整个世界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今天世界的繁荣。计算机是新技术革命的一支主力,也是推动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活跃因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学科之一。但是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进入一个从技术到设备的转型期,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这并不妨碍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战略产业。

根据对同时段数量统计,2000~2005年间,中国计算机技术领域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低于中国工业技术领域22.0%的增长率。但2000~2004年间,计算机技术领域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3%,高于工业技术领域22.0%的增长率。2005年,计算机技术论文的发表出现负增长,但仍占工业技术领域的11.34%,表明计算机技术已在2000~2004年间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2005年,与全球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样出现拐点和发展颈瓶(见表4)。

3.2计算机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研究的重点

计算机的应用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领域,涉及广泛,包括科学计算(或称为数值计算)、过程检测与控制、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及电子商务等。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工业技术领域深入到社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国际互联网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能够以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相互传输信息,遨游广阔的世界,它极大地推动全球范围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生存在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世界中。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少数专家掌握的技术变成了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活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2000~2005年,我国计算机的应用数量从19441增加到30118篇,6年间增长了144.3%,论文数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为41.23%,远高于计算机技术其他领域的比重(计算机理论所占比重为7.78%、计算机软件占27.45%、计算机硬件占23.54%)。从以上数据可知,计算机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中最受重视的领域,已成为计算机技术中最具开拓价值及产业化的领域(见表5)。

3.3计算机硬件发展迅速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技术的物质体现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电脑(PC机)、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其中PC机包括台式PC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和工作站等。我国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重点在硬件制造业上,约占计算机产业总产出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几大信息工程相继实施,对我国计算机硬件工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如联想、方正等。我国的计算机硬件研究也在产业发展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0年至2005年,我国计算机硬件数量从7212增加到16060篇,6年间增长了122.7%,年平均增长率在计算机技术所有领域中最快,为23.32%,高于计算机技术其他领域的比重(计算机理论年平均增长率为23.24%、计算机软件为14.64%、计算机硬件为11.98%,见表6)。从以上数据可知,计算机硬件研究在计算机技术中发展最快,也是产业化最迅速发展的领域。

篇(8)

引言: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是基于计算机原有的功能基础之上,融入了一些统计学理论,使人们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众多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信息中抓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数据。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引领了社会各个领域内的数据量潮流,人们要想在无限的数据中采集有用信息,就必须深入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研究。

一、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开发流程

1.1明确数据挖掘目的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开发具体的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需要明确数据挖掘目的,进而选择对应数据库。因为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的数据挖掘目标需要依靠不同的挖掘技术数据算法,如果目的不明很容易造成最终开发结果的偏差[1]。

1.2数据选择和预处理

明确数据挖掘目标、数据库后还要对所持有的数据进行选择和预处理,数据选择是要将数据中的部分信息纳入数据挖掘研究范围内,预处理是将这些数据中的错误信息进行删除和修正,确保列下有用信息。

1.3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过程中要有两个步骤,其一是根据挖掘目标确定接下来要利用的开发技术和采用的算法,其二是在确定了挖掘技术和数据算法后构建出数学模型,以此来推动挖掘技术的开发。

1.4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的最大作用就是对开发出的数据挖掘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对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成果进行检测和验证。如果数据挖掘结果不能够达到数据挖掘开发目的要求,就要及时进行修正,如果数据开发结果符合数据开发目的要求,那么就可以将其投入到实践应用之中[2]。

二、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开发

1、可视化技术开发。要想得到有效的信息,就需要从计算机系统中获得的信息入手,但是当前的网络信息中存在不少的隐性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就要依靠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采用计算机挖掘技术可以有效的抓取隐性信息的某些特征,当利用散点图的方式将这些隐性信息表现出来。所以可视化技术是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开发项目中的一个重点。

2、联机分析处理。网络是复杂的,其中的网络信息和数据更是十分的庞杂,要想快速、准确的抓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需要依靠联机分析出不同地域和时段的多维数据,联机分析处理方式需要依靠用户的配合。在处理多维数据时,需要所有计算机用户自行的使用或者筛选出分析算法,利用这些分析算法对数据做处理,这样对探索数据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决策树。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中需要对决策树进行规则化建立,决策树是一项重要的开发项目,因为决策树的作用是发挥预测和分类的功能,对所处理的数据信息进行具体的预测和分类。目前开发的决策树算法已经有很多种,主要有SLIQ、SPRINT、ID3、C4.5等,SLIQ算法具备连续性属性,还可以对数据做出具体的分类,SPRINT算法与SLIQ算法有同样的功能属性,并且这两种算法可以通过大型训练集对决策时做出归纳[3]。

4、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在开发之中借助了医学神经系统的研究结果,将人体神经元研究脉络通过技术处理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神经的研究,并且经过一系列的深入探索,目前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计算机中研发出的神经网络是安全输入、输出和处理单元三种类型进行规划的,这三个层面代表了计算机神经网络系统,当前的开发结果中显示,可以利用计算机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调整、计算和整理。

5、遗传算法。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中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在自然学科中,生物基因可以通过遗传中的不同变化促进后代的自我优化,利用这种思想理论,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中也可以通过对不同模型进行组合、演变来创新开发出新的数据算法。

结束语: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属于当前社会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数据挖掘技术已经被各个领域广泛的应用,并且其功能得到验证,极大的促进了社会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升,相信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将会得到更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和开发,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篇(9)

1.1 计算机知识储备量不足

目前,各高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仍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主要会用到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PPT,Internet文献数据库,以及文献管理软件等。虽然各高校一般都开设有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介绍MicrosoftWindows、Office软件、Internet的使用,但所授内容还不能满足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的需要。在毕业论文写作时,毕业生往往感到Word文档的编排非常的麻烦,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也给指导老师增添了不少指导负担。同样,Excel、PowerPoint、Internet的使用也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还有部分软件知识在已有课程中完全没有涉及,如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等。

1.2 计算机硬件设施不足

计算机资源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撰写。学生可利用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有三种:自有计算机,学校计算机,网吧计算机。对自有计算机而言,虽有调查表明大学生电脑的拥有率已达到50%左右,但对于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电脑拥有率依然很低。对学校计算机而言,虽然各学校都建立有计算机房,但相比于庞大的学生群体,学校计算机依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而且学校计算机主要用于教学使用,学生的使用有时间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不得不求助于网吧,而网吧一般不安装OFFICE办公软件,更不会安装如AutoCAD这种专业软件,也无法访问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与此同时,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比较集中,往往在一两个月内完成,特别是临近答辩的几天里,几千毕业生需要计算机修订论文,计算机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常遇到没有计算机可以使用的情况。

1.3 计算机使用缺乏指导

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时,缺乏足够的指导。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大而教师数量增加缓慢,导致师生比偏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几千名学生的教学工作,往往由十多名教师来完成,师生比甚至高达1:250,很难说学生可以充分得到教师的指导在毕业论文进行阶段,也同样遇到师生比过高的问题,经常遇到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十几名学生的现象,教师指导任务重,很难保证指导质量。

2.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计算机应用需求

2.1 WORD大型文档编排

毕业论文是一种较长的文档,编排难度相对较大般而言,毕业论文字数要求5000字以上,页数一般在10页以上,编排的版式几乎与出版社正规出版的书籍类似。这对于平时很少利用Word软件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重新学习Word的编排技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论文排版上的各种问题。

目前,文档编排软件很多,但一般采用Mi-crosoftWord完成.对于Word排版问题,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页面设置;②文字格式的设置;③样式的应用;④分节的设置;⑤页眉页脚的设置;⑥图表的绘制;⑦公式的录入;⑧自动生成目录。

2.2 Excel表、图与统计分析

对于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会涉及插入图表,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除文科类论文较少涉及图表知识外,理工科、农科、医学等学科的大部分毕业论文,都会涉及图表的制作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图表的制作很是陌生,甚至不知道标准的图表要求是什么,因而做出来的图表不仅不美观,而且也不符合要求。Excel还具有统计分析功能,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准确可靠,但不少同学不知道Excel具有统计学功能,更不会使用。他们往往采用手算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分析,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出错。

图表与统计分析,不仅可以采用Excel,也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软件,如Origin制图、Sigmaplot制图、SAS统计分析、SPSS统计分析等,但以Excel更为方便。对于Execl图表与统计,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Excel表格的制作(特别是三线表的制作);②Excel图表的制作;③Excel函数与公式;④Excel统计分析工具。除此之外,也可以介绍Origin、Sigmaplot、SAS、SPSS等软件的使用。

文档演示毕业论文答辩时,_般采用PPT展示其研究课题。答辩过程主要包含两部分,学生陈述和老师提问。学生的自主陈述过程,不仅需要其精彩的陈述,更需要映衬陈述的多媒体展示。目前,大多数学生往往直接将论文内容粘贴到PPT当中,却不知如何精简和美化,结果导致PPT臃肿,条理不清晰,没有层次感。导致这一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缺乏PPT制作的技巧。

对于PPT的制作,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整体结构设计;②页面布局设计;③色彩搭配设计;④演讲内容提炼;⑤媒体元素设置;⑥动态效果设置;⑦播放策略。

2.4 INTERNET文献检索

Internet是获取科技信息非常方便的渠道。毕业论文的实践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他人研究成果的继续。因而在研究之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文献资料主要分为两种资料: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大部分的研究成果是以期刊论文、会议报告、学位论文等形式最先展示出来的,而这部分资料目前基本都被相关数据库所收录,存储在数据服务器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阅到所需要的资料。

对于Internet文献检索,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主要中文期刊数据库;②主要英文期刊数据库;③其它类型数据库(如:电子图书、电子报纸、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④检索策略;⑤检索技巧。

2.5 ENDNOTE文献管理

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根据撰写需要,要对参考文献进行插入、移动、删除等各种管理操作。本科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在20篇左右,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可达100篇以上,对于如此多的文献,如果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错。通过专业的文献管理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对参考文献进行处理。文献管理类软件有多种,如:医学文献王、风^-express、Endnote、Referencemanager、Notefirst等。不同软件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推荐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当然像Notefrst这种推出时间较短的国内免费软件,也有不错的口碑。

以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为例,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参考文献格式标准;②创建End-note图书馆;③文献信息录入;④Word中使用文献格式模板设置;⑥高级应用。

3.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指导

3.1 加强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

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引入相关计算机教育内容。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要将Office办公软件引入到课程中,并要达到一定的应用水准。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中,可以引入Excel和SAS等软件知识。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可以引入Internet的使用,数据库查询和Endnote软件等知识。在其它专业课程中,凡涉及到计算机内容的,也要尽可能进行上机训练,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3.2 加强计算机专业知识讲座

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毕业论文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知识。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因此,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相关知识,并立即加以应用。除了现场的讲座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网上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随时查询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

3.3 加强计算机硬件建设

加大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利用效率。根据学校人数和计算机使用的实际情况,合理投入资金进行计算机房的建设,增加计算机的台套数。其次,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适当延长计算机房的使用时间,提高计算机房的利用效率,减少计算机的非学习性占用。

3.4 加强指导老师的指导职责

制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考核体系,强化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督促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次,学校层次要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全面工作,同时要对计算机应用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统_的要求,学院则有必要对学校的规定做出具体的安排和实施办法。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52-02

随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日益复杂,信息化发展日益加快,以手工审计为代表的传统审计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审计越来越快地向以计算机审计为代表的新的审计方式转变。为了满足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的需要,已有不少学者编写了用于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的教材,但其内容体系大相径庭,对计算机审计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课程教学的需要。本文选取了五本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对其内容体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审计课程内容体系的规范做些探讨。

一、计算机审计的含义

(一)部分学者的观点

我国计算机审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最初有学者将其称为“电算化审计”,现在已比较多的称“计算机审计”。而对于“计算机审计”,目前尚无结论性的定义,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列举如下:

1.电算化审计人员用手工的或者电算化的审计方法、技术和程序对电算化或手工信息系统所进行的审计。(肖泽忠,1 990)

2.在计算机环境下,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接受财产所有者的授权或委托而对财产经营管理人员承担和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审查并提出报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张立民,1 994)

3.电算化审计包括了下列两个方面的内容:(1)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即把电算化信息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2)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审计人员完成一部分审计工作,即计算机作为审计工具。(袁树民,1996)

4.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刘汝焯,2004)

5.计算机审计包括以下三种含义:(1)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这种计算机审计实际上是传统财务审计的延伸:(2)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审计,其内容包括进行审计项目管理、建立审计数据库、审计测试和审计验证i(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苏运法、袁小勇、王海洪,2005)

6.计算机审计泛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应用程序或软件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相关业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实施的审计。一般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或电算化审计等。(邱银河、木南,2006)

7.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陈伟、张金城,2008)

(二)计算机审计的概念

以上列举的几种观点,是在不同时期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有的是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角度进行界定,有的则是从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和辅助审计两个角度进行界定。纵观计算机审计理论和实务的现状及未来学科体系的发展,应当将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两个概念加以区分。

计算机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或ERP系统的工作环境、系统开发、数据处理、系统运行以及内部控制等环节进行的监督,旨在保证信息系统数据真实、安全的审计活动。而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工具,借助计算机及专业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实施的审计。

二、目前计算机审计课程教材的内容及其评析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张金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术。全书共十四章,16开本,342页,分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的基本知识;第二部分论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及其审计方法;第三部分系统地论述了系统开发、应用程序、数据文件、联机信息系统、终端机作业、数据库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计算机犯罪的控制与审计方法和技术;第四部分论述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本教材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的原理和审计对象及审计过程,内容比较全面,理论较深,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参考价值。但如果作为教材,则缺乏应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

(二)《计算机审计》,主编:苏运法,袁小勇,王海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本书共十二章,1 6开本,218页。全书主要论述了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技术与工具,计算机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及审计评价、计算机审计证据的获取与收集,审计证据的评价,审计疑点查证,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的形成。还介绍了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和中岳审计软件学习指南。

本教材虽然名为“计算机审计”,但是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相关知识,应该叫“计算机辅助审计”更为恰当。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刘汝焯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6月出1版

本教材为国家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系列教材之一,共十六章,大1 6开本,305页。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数据审计的内容,包括:审前调查,数据采集、清理、转换、验证、分析,审计现场网络构建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控制,一般控制的审计,应用控制的审计,对应用软件的审计,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审计。

本教材两部分内容各占一半的篇幅,第一部分实际就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第二部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审计。第一部分通过实例,详细的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方法;第二部分按模块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

(四)《计算机审计实务操作》,主编:邱银河,木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本书共八章,大16开本,347页。全书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审前调查、数据采集、整理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案例为主介绍7Excel在审计中的关键应用和数据库编程在审计中的应用;还介绍了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审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用审计软件完成一个审计项目的完整过程:最后简要介绍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有关知识。全书还附有光盘。

本书通过很多案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用方法,是一本比较全面而且实用的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教材,但名称叫

“计算机审计实务操作”,有失偏颇。

(五)《计算机辅助审计原理及应用》,陈伟,张金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本书共七章,大16开本,216页。全面反映了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然后介绍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所需的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国内外常见的审计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重点分析面向数据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关键步骤:审计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预处理,审计数据分析;最后,介绍了面向数据的联网审计。

本教材定位比较清晰,专门介绍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原理及方法,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并附有案例讲解,可以作为计算机辅助审计课程的教材。

从以上五种教材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计算机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计算机审计的认识趋于统一和明确,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也有了比较清晰的划分。

三、规范计算机审计课程内容的建议

(一)计算机审计应包括的内容

1.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时,整个审计工作的基础仍然是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主要是审查内部控制制度与措施是否建立、是否完善、是否被一贯地执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按其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组织、操作、安全、开发等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一般控制以规章制度、采用网络安全软件和程序控制的形式体现。应用控制是指为保证数据的准确与完整,适用于各种具体会计处理的特殊控制,一般将其概括为输入控制、处理控制和输出控制等,主要以程序的形式发挥作用。

2.系统数据文件审计。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实质性测试的对象就是数据文件。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在磁性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帐页上。数据文件审计包括对打印输出的数据文件的审计和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文件的审计。前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同手工系统的凭证、帐簿、报表等的审计内容与方法相同。对于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数据文件,则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查。数据文件审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查数据文件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二是审查数据文件内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3.系统开发过程的审计。系统开发过程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系统文档进行的审核与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及结果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相关法规政策、开发规程以及形成的文件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等方面的审计,达到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效率性、可维护性,内部控制的适当性,运行结果的正确性、完整性及提高系统的可审性的目的。

4.系统应用程序的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就是会计软件,会计软件程序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整体水平的高低。会计信息系统是否执行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处理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等,都体现在应用程序中。因此,应用程序的审计是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计算机审计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实践证明,程序是差错与舞弊最容易发生的地方,只有对应用程序进行审计,才能对系统的正确性、可靠性等做出公正的评价。应用程序审计的内窑主要包括:审查程序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程序的合法性,对数据处理和控制的及时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程序的纠错能力和容错能力。

(二)计算机审计教材的内容体系

1.计算机审计概述。主要介绍计算机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审计的概念,计算机审计的方法与步骤,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2.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包括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概述,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风险,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实例。

3.会计信息系统开发审计。包括系统开发审计的目标,系统开发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4.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审计。包括应用程序审计的内容,应用程序审计的方法,应用程序审计实例。

5.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审计。包括数据审计概述,数据审计的准备工作,数据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数据审计案例。

6.计算机信息系统舞弊的控制和审计。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舞弊概述,计算机信息系统舞弊的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舞弊的审计。

7.网络审计。包括网络审计概述,网络审计与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审计和网站审计。

8.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趋势。包括未来的审计环境,审计决策支持与审计专家系统。

(三)建议规范计算机审计课程的内容

1.进一步明确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概念,由权威的学术机构对计算机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给出比较明确的界定,以利于大家的进一步研究引用;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编著者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应当对教材内容做出比较明确的定位,面向本科阶段使用的教材叫计算机审计为宜,侧重于审计对象,使学生掌握如何对计算机系统开展审计工作而面向高职和中职阶段使用的教材应叫计算机辅助审计,侧重于审计手段,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这一先进工具来开展审计工作。同时学校在课程开设上也应当明确化,使学生在学习时也能比较清楚。

参考文献:

[1]肖泽忠.计算机审计[H].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张立民.电算化系统控制与审计[H].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张金城.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刘汝焯等.计算机审计技术和方法[H].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苏运法,袁小勇,王海洪,计算机审计[H].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邱银河,术南.计算机审计实务操作[H].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上一篇: 党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下一篇: 文学英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