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9 12:19:53

创造教育论文

创造教育论文篇(1)

一、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观念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数学审美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审美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功能的综合.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必定既是善于严格思维,又善于不严格思维的人.这实质是说在数学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既包含非逻辑思维,也含有逻辑思维,且非逻辑思维占据优势,是逻辑思维主导下的非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和作用,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

数学王子高斯认为:发现和创新比命题论证更为重要,因为一旦抓到真理之后,补行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许多数学家总结发现真理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大胆猜想,严格论证”.这就说明数学真理的发现取决于非逻辑思维,而真理的论证则取决于逻辑思维.如当代数学家纳尔逊1983年指出:“与一般n维空间不同,在四维空间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微分结构.”四维空间的这一奇妙性质,立刻轰动整个数学界,没有很好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作出这样的判断是难以设想的.再如非欧几何学的建立,完全是人们追求简单美的结果,这说明有美感才会有数学创造.

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数学教育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的严重弊病,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纽带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的观念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语言可促进思维,深化思维,思维又可创造语言.

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1<|z|≤2”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应用题,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的观念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促进或阻滞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意志能促进数学创造,甚至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而不良的态度和习惯则会阻碍和干扰数学学习和创造.许多人有较好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条件,但没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从培养人才来看,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才会产生高的创造效应.

可喜的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用纪律、分数、名次、向家长告状等简单方式来代替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育工作,甚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不注重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不注意自身的师表作用,这都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自信心和顽强意志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作风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观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老师贪多求全,一味讲解,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知识僵化,依赖性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的,严重阻碍创造思维的发展.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引导者,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活动,教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造民主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启迪,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本世纪末30年代后期法国出现的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就是由一批年轻人经常集会,在一起探讨各方面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取得的数学成就硕果累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再创造,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

五、确立数学应用的观念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观念.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也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仆人,不管怎么说,其意义都是说明数学应用于一切科学,数学的创造都是其物质性的,它来自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为生产和生活实际服务.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数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大众,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是以概念和数学基本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以及例习题的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以其高度抽象、高度严谨的枯燥形式出现,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与当今世界有些发达国家的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相差甚远.学生在课堂完成纯数学的学习,没有一点实践环节,毕业后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当今社会无处不用到数学,计算机知识、概率统计、线性规划、系统分析等等现代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数学教材必须改革,要重视应用,拓宽知识面,突出“数学建模”,引入“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要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

创造教育论文篇(2)

二、创造性教育的特点与目的

美术教学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审美教育,较为侧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美术课程中创造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创造及对艺术的欣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不被传统的框架所束缚,进而更好地放开自己的思想,最终得到更好的发展。创造性教育除了会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还能启发学生用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

三、创造性教育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知识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充实其美术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其综合水平。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作品及作者的相关信息,加深学生对其认识与了解;另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建立班级讨论群,让学生能够在课后进行交流与分享,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及兴趣爱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进而启迪学生的思维。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找准自己与学生的位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创造性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个人的体验及情感的变化给予重视,要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其在对美术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兴趣。

创造教育论文篇(3)

纵观我国的现实状况,“到底创造性能不能教?”在相当多的中国教育工作者中,很少有人想过是否要打上问号,而他们所要问的问题不是“能不能教”而是“怎么教”。举三个例子:(1)1995年1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提出“训练创造性思维”之后,我国有较多有关训练创造性思维的书籍问世。(2)黄全愈先生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提到了一个素材:美国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琳达·叶格1994年到云南昆明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交流,不少中国教师请教她:“在美国学校里,是怎样教孩子创造性的?”这位美国老师感到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3)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创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近些年一些省市在申报职称的条件中,增加了一个条件:必须参加地方组织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考试。这就是说,在许多中国教育者的认识中,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创造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这种训练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通过考试来作出评价。

《现代汉语词典》给“教”这个概念下的定义基本是准确的,即教就是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问题是创造性能不能看作是一种技能?如果是一种技能,创造性就应该能教!实际上,把创造性看作是一种技能,恰恰是许多中国教育工作者认为创造性可以教的根本原因。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创造性是不是一种技能?我们以绘画为例来作分析。中国孩子大多四五岁被送到绘画班学习,要不了多久,孩子的绘画技巧就会很快提高,老师画什么,孩子也基本上能惟妙惟肖地画下来,外国专家一看,对中国孩子画画老练成熟、技巧高超大为惊叹。上面讲到的琳达老师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她出了一个题目为“快乐的节日”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模仿墙上的一幅画在画圣诞树,于是,她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她吃惊的是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竟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就是无从下笔。在中国,对孩子绘画,大人多是用“像不像”来评价,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就只会“拷贝”,“模仿”别人的东西,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孩子的绘画过程仅仅是一个由眼晴到手的过程,即眼里只有画,心里没有画,这样在他心中就很难创造出一幅画来。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别人,否则就无所适从。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就像中国老师教孩子绘画一样,但创造性是无法被教出来的。

二、创造性只能培养

黄全愈先生认为,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那创造性又如何培养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给孩子一块肥沃的土壤

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它包含了许多非智力因素,而人的许多非智力因素是只能培养而不能教的,好比种子一样,需要的是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中小学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目前,我国学校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采取的是“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两个阶段互相脱离的战略,其结果是导致硕士研究生毕业搞科研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初等教育是很棒的,现在的问题是高级阶段的研究没做好,要加强的是高级阶段的研究工作的创造性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同意创造性不能教,只能培养的观点的话,既然要培养,就要从小开始,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但要有内在成长的连续性,还要有外在的培养环境的持续性。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今天,那些上不完的兴趣特长班、做不完的作业、应付不过来的考试,使孩子们看起来是如此压抑,他们几乎没有多少东西是自发的,学校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缺乏欢乐,孩子们被期望的就是变得不像孩子。一位美国幼儿的老师参观了中国的一所优秀幼儿园后不无感慨地说:“过分严密的管理,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不是一所学前学校。孩子们的活动太被动、太克制、太驯服,过分强调纪律次序和行为规范,以致不惜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而我们中国老师却认为,严格的管理、纪律秩序和控制是学前学校的教学法和孩子社会化的精髓所在,并引以自豪。

事实上,创造性的培养对于自由空间的开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长期把“教育”等同于“知识训练”,孩子在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知识训练”的负担太重,为了获得高分,死记硬背大量的东西、做大量的题目,这些都使学生没有喘息的机会,哪有自由空间呢?又怎么谈得上创造性的培养呢?

3、给孩子一份恰当的评价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把“听话”、“守规矩”和“文静”作为儿童的美德,而把“好提问或好提不同意见”、“好动”和“顽皮”作为评价坏儿童的标准。在这种意识的强化和熏陶下,儿童都被修剪成一棵棵“冬青树”,看上去整整齐齐、文文静静。试想,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创造性又怎么能够被培养出来呢?

同样,我们今天的高考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观念出现了一个误区,即把学生“偏科”看得太可怕了,把学生的“全科”看得太可爱了。把素质教育下的高考改革理解为:学生的知识越全面,素质就越高。其实,虽然一个人的素质与他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一个人素质的高低绝不等于知识的多寡,除了知识以外,一个人的素质更多的体现于他的人格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等等。“偏科”并不可怕,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能够表现出对某一门学科的偏爱和侧重,表明他较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特长所在并着重在这方面发展,这是他日后能够有所作为的重要条件,关键是我们的高考改革不要将这部分学生排斥在大学门外,我们的社会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更为合理。

4、给学生一个启发的课堂

所谓启发的课堂,就是创造性教学:它是将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把创造性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种教学方法,就教师本身来讲是鼓励教师因时制宜,变化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的表现,以增进创造才能的发展。如上海实验小学推出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它根据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活动的比例,分为五个子模式:讲授——接受式;示范——模仿式;指导——自学式;提问——讨论式;引导——探究式。这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探索。

创造教育论文篇(4)

创新是人类真知的全部来源。事实上,“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Hoyle)指出:“今日不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国家,则明日将沦为落后国家而羞愧。”

人类自觉关注自身的创造行为,如果从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1870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算起,也只有10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大体沿着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强调创造性才能中思维品质的重要性。(2)深入进行创造性才能培养的实验研究。(3)注重研究吉尔福特强调的与创造性才能密切相关的人格品质、教育、动机、环境等因素。

对于音乐创造力的研究,最先开始于国外的各种音乐教学法实践中,随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把培养音乐创造力列入到本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大纲中并进行了具体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倡导人人都能进行音乐创造的教学思想。(2)通过唱歌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创造。(3)强调学生即兴演奏和即兴表演能力的培养。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处于对国外教学法的学习和优秀课例的借鉴上,在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验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工作。

近30年来在世界上出现了“促进创造性教育”的热潮,9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标准》音乐课程中将即兴与作曲纳入计划,在强调其教育价值的同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近些年来,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普通学校教育将音乐创作的学习纳入学校音乐课程,各国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战略的时候,都把培养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作为首要的任务。《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内容,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创造技艺、创造活动等课程。日本把培养孩子们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他们认为,在未来社会中,生存能力的核心是创造能力。我国在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别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音乐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探求音乐创造力的内涵和发生机制为主线,有益于开发人的创作潜能。以音乐创造力的教学实验为手段;以音乐创造力评估和测量的数据为标准;以发散性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点,对音乐创造力的构成、发展、培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实验,对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及相关因素做量的分析,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一些音乐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音乐创造力的培养。但这些研究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中,且主要集中在音乐教学过程和音乐教学课例的创新研究上,对音乐创造力的内涵、音乐创造性思维的机制、音乐创造力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音乐创造力的测量和评估标准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实验。音乐的本质,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艺术活动。无论是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中,都需要音乐创造力的参与,没有音乐创造力就没有音乐才能的发展。

事实上,从诸多的音乐家的创作过程来看,他们都是在大量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上,创作出经典之作。研究表明,创造力更多地表现为心智活动的倾向和特点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丰富经验。人的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青少年时代,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又如何起到一种健康的引导,更高层次地挖掘潜能呢?创造力思维高度发展的人一定是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表现出用词的流畅性、联系的流畅性、表达的流畅性、观念的流畅性等特点,总是能在既成常规的模式中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独特的思维,并具有独特思维特性的人,其思维涉及面比一般人更广,范围更大,思维更加新奇独特

“创造性这一特质是具有不寻常的思维方式,能够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关系,对于各种观点和事物能够想出新颖别致的用途。”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做到自身基础素养的全面提高,在掌握系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随时关注时下新的音乐元素的思想,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始终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应当认识到音乐中的创造力多属于个体的心理品质问题,音乐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中创新精神的保持。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增长创造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度宽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喜爱上音乐课,教师应探索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培养。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从基础阶段的模仿开始,不断积累创作经验,循序渐进,充分激发联想、想象的能力,努力把情感体验化为音乐体验。

第二,对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视。

巴赫幼年时抄写大量的乐谱。贝多芬刻苦地学习和声进行法则、对位协作技术等作曲技法。马友友16岁时在朱莉亚音乐学院成绩名列前茅,就在他即将毕业之际,却突然要退学,进入哈佛学起人文学来。他说:“我突然感到,要拉好琴,或者说要真正地理解和表现音乐,总感觉还需要掌握些别的什么。我已在罗斯先生那里获得系统的演奏训练,与其为一张文凭再在那里呆两年,还不如去学点别的。”在哈佛四年一边拉琴,一边上课的学习中,马友友获得了他终生受益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开阔的眼界,理解了体会音乐内涵的重要性。重视音乐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以及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音乐创造力。那么,知识基点的提高,创造力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第三,时刻保持对学生的鼓励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众所周知,在教育工作中“褒奖”与“批评”相比,有时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一句赞美,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能极大地激发潜能,为创造提供自由的、宽松的发展空间。

创造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无疑,音乐教育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音乐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突破点,必然为音乐教学工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为音乐教学插上一对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刘沛译.音乐教育理论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2]曹理,何工.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创造教育论文篇(5)

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如何发掘每一个孩子蕴藏着的无限的潜在创造力而使他们成为创造之人呢?作为教师应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小学思品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一、"抓纲务本",按时代要求,扣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之一在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小学思品课是让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本学科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着重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较之以传统的思品教育来说,"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注重能力"这本身就突出了思品课教学既重视知识积累,强调知识结构,还体现了其强调培养能力、强调教师要重视据大纲要求,扣教材本身,从思品教育的整体性、阶段性等多角度全面统一考虑教学目标,从而在思品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毕》要重视启发学生从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动物们在山羊老师处学习的不同态度及结果的故事中懂得今天的事今做的道理,从而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中段《什么是勇敢》要透过文字、结合图画的理解,教会学生分析懂得勇敢与逞强的区别,激励学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学习。高段《给小燕的回信》则应让学生在古今中外众多感人至深的尊师故事中去体验,激感的共鸣,从而深切体会到老师的崇高而伟大,他们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制订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五爱"的思想情感和小主人的责任感得以激发,学生乐于学习这门课程,体现了学生变机械接受、机械模仿式的学习为接受与发现有机统一的创造性的学习。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一堂课总离不开开课、行课、结束三大环节。结合思品课明理、激情、导行的要求,我通常在思品课中安排新课引入、学文明理、指导行为、总结谈话四大环节。在教学中又注意了在课堂教学环节设置中激情激趣,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水到渠成,指导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具体地说,即是:A:以景入情,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配乐、角色朗读、质疑、谜语、儿歌、启发谈话等生动的形式,达到"课伊始,趣即生的效果。例如《讲信用》一课中,我在开始设置了一请故事大王来讲故事的情节,学生情绪高涨。可急转直下,故事大王失约未来,师生一阵失望。就在这一起一伏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已初步感知到了不讲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快,为后面的学习铺下了感情基础。B: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思品课本身感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情感内化,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总是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如扣进行分析,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对于李芳错误这一部分,我紧紧抓住其心情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了他犯错误的思想基础,紧接着扣住李芳的内心活动要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李芳的内心情感及思想活动,最后泻染李芳承认错误后受到大家的赞扬的情景。学生边分析、边体会,最终发出了"承认错误是一件了不起的光彩的事"的结论,真可谓水到渠成,至今还今学生记忆犹新。C:以情导行,深化情感。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处,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视。因此,我总是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包括想和做练习)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在不隐瞒错误》教学中,学生对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有一定认识后,我考虑补充了如何对待同学错误的练习,同样把它设置在文中李芳同的班上,利用前面铺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全面掌握了怎样才能做到不隐瞒错误这一正确观点。D:表达激励,结束全文。对全文的总结既是一堂完整好课的需要,更是思品课学生道德观念确认的需要。"化龙点睛"的结束语不仅能深化学生的认识,而且能因势利导,表达教师的激励、期待和良好祝愿,它同时是指导行为的有效方式。在《讲信用》一文结束时,我回扣开题,让学生再资助分析故事大王的错误,概述巩固了观点,提出希望。我的结束是这样的:师:老师希望你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做讲信用的好孩子,长大成为言而有信的好公民,好吗?生:好!师:你们答应老师就该怎样做?生:讲信用!(指:课题板书)师:好!老师相信你们。三言二语,言简意咳,既是希望,更是对学生的鼓励和信任。"激励是创造的灵魂",这样的课堂结束语才具有其深层次的力度。2、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创造性思维的大家庭中,发散思维可谓是天之骄子,因为人们大部创造性设想都是通过发散思维得到的。在思品教学中,注意"抓纲务本",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文内、文外的联想分析,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点。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在处理教材"李芳回到家里,心情乱极了"一节时,教师提出了"请同学们帮李芳分析一下,此时她可能面临着哪几种选择,后果怎样?"一石激直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这为后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确的选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为学生提供"创造大舞台"。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进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基于这样的考虑,结合我校中高段学生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导行这一环节作为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的形式出现,一改过去教师把持课堂为学生积极参与组织课堂。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特别是讨论会中的"创造天地栏目",学生自由地通过朗诵、表演、讨论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证明,这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真可谓一举多得,在思品课创造教育的实施上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在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这一小小的实验课题是在学校"培养创造志趣和能力为特色的小学教育整改实验"成果大树上结出的一朵小花,实验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愿为这朵小花越开越艳而辛勤耕耘.

创造教育论文篇(6)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浙江省海盐县石泉小学 董玉良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并在这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说起创新教育,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只是抽象的思维品质和具体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广泛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禁锢于“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但深入一下,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首先是让学生有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才会有创造力;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着潜在的创造力(陶行之语),只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只要获得精神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充分地迸发出来。 语文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作为母语,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是其它科目进行创造的基础。同时,语文是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是最能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学科。它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不变的理论公式,它的范畴几乎和生活一样宽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要教师将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让给学生,将能激发创造力的机会抓给学生,将实践创造力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产生,跟教师的课堂教学原则密切相关。语文教育是最能最易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所以教师更应确立平等、民主、宽容的课堂教学原则。师生间只有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宽松的气氛中,具有了安全的归属感,充分地展开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 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在课堂上,有许多教师往往处于好心,总是在无意识中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感情。他们怕学生不懂不会,理解不深,于是多讲、再讲、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的思维结果灌输、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失去的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创造力的大好良机。就像动物园里关得太久的动物,失去的不但是往日的威风,更多的是求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去获得。 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是侵占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在课堂上,不但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民主气氛,相互宽容的理解态度,反而以“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存在着。学《丑小鸭》,学生只能理解为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学《赵州桥》学生只能理解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学生只会写老师、爸妈,老师总是春蚕或蜡烛,爸妈总是送我上医院;写《家乡巨变》学生总是爷爷奶奶先诉苦,然后是我们思甜,或者道路变宽了,房子变大了等等;写景,只能是校园新貌或我家的小院;写物,只能是物的特点和我的喜爱;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 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在失去了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后,哪里还有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里还有半点创造力的自由?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许多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不愿意讲,不愿意说,即使讲也是讲老师要他讲的话,讲老师爱听的话,但在课外却能滔滔如流有声有色;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假话整篇,但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真心相见……这说明了什么?是他们不愿说、不愿写自己的话,真心的话?还是教师不给他们机会?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有了机会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语文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纵横的机会。 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机会,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也应拥有这样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迷信各种试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这首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不仅要真情相对,更要真心相待。因为只有教师真诚、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自由创造的原野。 学生创造力的产生就必须给学生以思想自由。首要是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人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我经常给学生说:“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人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暇;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要听从,却不能盲从。决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这篇课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唯独有一个学生说他不喜欢,他还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尽管他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当绝大多数人说“是”时,他敢于说“不”,而且是对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说“不”——作为教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赞赏他不迷信不盲从的勇气!我当即表扬了他这种勇气,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给学生以思想自由,其次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 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燃烧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教师可以说《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以“回答她的只是红领巾的一角!”结尾,是多么的“含蓄”而“巧妙”;学生也有权利说:“这太做作,读起来别扭!”教师可以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机智勇敢,而唐僧人妖不分,真假不辨;学生也有权利说:“唐僧不这样做,这不是唐僧了,他又没有火眼金睛;再说如果真的是人,那岂不真的枉杀无辜了吗?”少年的眸子往往比大人的目光更明澈,没有太多世故的心灵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多次听着学生评论名家名篇时的“惊人之语”,我常常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给学生以精神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力可言!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商榷,可以与大师对话;可以评论经典,也可以改写名篇;可以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老鼠……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被解放的精神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月亮哭了,泪水化作了星星。”“云,是出走的孩子;雨,是天公公的眼泪,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能相信这是成绩平平的学生写的吗?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讲要如何如何写,只是让他们自由想象,于是,属于他们年龄的文句便流出了他们的心灵。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首要目的。

创造教育论文篇(7)

一、非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观念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数学审美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审美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法国数学家彭加勒认为,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功能的综合.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就必定既是善于严格思维,又善于不严格思维的人.这实质是说在数学创造发明的过程中,既包含非逻辑思维,也含有逻辑思维,且非逻辑思维占据优势,是逻辑思维主导下的非逻辑思维,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和作用,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数学的创造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造大门的钥匙.

数学王子高斯认为:发现和创新比命题论证更为重要,因为一旦抓到真理之后,补行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许多数学家总结发现真理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大胆猜想,严格论证”.这就说明数学真理的发现取决于非逻辑思维,而真理的论证则取决于逻辑思维.如当代数学家纳尔逊1983年指出:“与一般n维空间不同,在四维空间中至少存在两种不同的微分结构.”四维空间的这一奇妙性质,立刻轰动整个数学界,没有很好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作出这样的判断是难以设想的.再如非欧几何学的建立,完全是人们追求简单美的结果,这说明有美感才会有数学创造.

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创新结果,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造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数学教育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的严重弊病,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审美的桥梁纽带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造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造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语言能力培养

的观念数学语言是科学语言,它的符号与图形都是用来表示数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是认识量与空间形式及其关系的有力工具.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语言可促进思维,深化思维,思维又可创造语言.

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如数的发展产生了复数语言,而复数语言的发展又产生了复变函数论这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数学学科.数学语言所表达的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过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1<|z|≤2”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应用题,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的观念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促进或阻滞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意志能促进数学创造,甚至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而不良的态度和习惯则会阻碍和干扰数学学习和创造.许多人有较好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条件,但没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从培养人才来看,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才会产生高的创造效应.

可喜的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用纪律、分数、名次、向家长告状等简单方式来代替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育工作,甚至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不注重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不注意自身的师表作用,这都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自信心和顽强意志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作风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创造教育的目的.

四、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观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老师贪多求全,一味讲解,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知识僵化,依赖性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的,严重阻碍创造思维的发展.

要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引导者,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活动,教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造民主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启迪,这样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本世纪末30年代后期法国出现的著名的“布尔巴基”学派,就是由一批年轻人经常集会,在一起探讨各方面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取得的数学成就硕果累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再创造,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培养数学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

五、确立数学应用的观念

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观念.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皇后,也有人说数学是科学的仆人,不管怎么说,其意义都是说明数学应用于一切科学,数学的创造都是其物质性的,它来自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为生产和生活实际服务.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数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大众,联系实际,注重数学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我们数学教育是以概念和数学基本原理(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以及例习题的纯形式数学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以其高度抽象、高度严谨的枯燥形式出现,与实际应用脱离较远,与当今世界有些发达国家的注重实际、联系生活的数学教育相差甚远.学生在课堂完成纯数学的学习,没有一点实践环节,毕业后应用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当今社会无处不用到数学,计算机知识、概率统计、线性规划、系统分析等等现代数学知识在经济建设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数学教材必须改革,要重视应用,拓宽知识面,突出“数学建模”,引入“问题解决”.数学教学要加强实践环节,要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一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建立模型,解决问题.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有助于学生灵活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形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

创造教育论文篇(8)

1、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渗透,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专业教育,它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学生,涵盖了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和文学等多种艺术门类,是一门加强学生综合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创造力的的艺术课程。具体而言,公共艺术教育主要从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的课程学习和实践,兼顾了理论、赏析和技巧等多个层次,体现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而且对于未来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公共艺术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境,存在着: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艺术实践空间较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只有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运用其创造性,挖掘其教学本质,变革期教学内容和方式,找到两者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2、新媒体技术发挥自身优势的必然结果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化、多元化的新媒体教学平台的发展更是成为必然趋势,其作为新动力、新引擎影响着公共艺术未来发展之路。大力推进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既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凸显新媒体技术优势,应对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深化其教学本质认识,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新媒体技术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具体应用优势体现在:首先,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多固定在教室,受时空限制较多,而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拓宽了教育场地的范围,延伸了教学范围,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艺术培养,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学生自主教育的融合发展;其次,新媒体的出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切身的感受艺术魅力,拉近学生与艺术本身的距离感,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变革思路

1、加快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

公共艺术教育最早源于广义的艺术教育,随着人们对于该学科教学本质的深化认识逐渐衍变成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关注的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然而,就目前我国公共技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其课程体系还不健全,需要重新审视,以提高教学效果:首选,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要更新传统的观念,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该课程的开设有其重要的审美艺术教育作用,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除了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之外,也要注重艺术教育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在课程类别选择上坚持多层次、多元化的原则,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

2、促进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加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知识的获取、艺术素养的培养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实践,而鉴于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选,新媒体是在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智能终端设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具有重要影响,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现代艺术发展潮流,跟进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其次,新媒体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和氛围,艺术教育强调的是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借助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能够为学生搭建、创设更好的艺术情境,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策略

1、利用新媒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公共艺术教育的关键在让学生切身的去体验和感受艺术魅力,以此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这都必须以良好的艺术氛围为前提。而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艺术教育情境,改变了以往单调、范围的理论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观看精美的、生动的艺术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真实的感受艺术效果,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据此促进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了其创造性思维。

2、利用新媒体,创新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开始转向远程教育、在线教育模式,教师通过网络上传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实现艺术课件的学习、下载和沟通交流。在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引入新媒体技术,拓展了艺术教育模式,使其呈现多样化发展,使得学生自主学生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e-mail、BBS、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进行在线学习,实时接受艺术教育,进行艺术交流,由此改变了单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新发展。

创造教育论文篇(9)

二、声乐的听觉思维

歌唱的形象思维是以听觉表象为思维材料的,歌唱者依靠大量积累的声乐知识和经验,在大脑中形成正确的声音形象。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说过:“歌唱一首新曲子,首先,要看谱子,在心里唱,在没张嘴之前,自己的耳朵已经听到了,哪儿该怎样用嗓儿,哪儿该怎样处理,都要在这时基本解决掉。”听觉表象是歌唱形象思维的基础。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对自我声音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依靠综合传导听觉途径来获得的。听觉能力的培养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培养学生对优美声音的“倾听”能力,诱发学生对优美声音的想象与追求,去感悟演唱时高低声区的统一、音色的统一、字音处理的统一,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歌唱声音的最佳位置。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控制演唱技能,并通过听觉仔细倾听作品的音乐语言。歌唱者只有通过客观听觉感知的获得并形成正确的声音观念后,才能在歌唱过程中通过自己主观听觉的心理感受,歌唱出客观听觉心理感受的声音效果,才能运用发声技巧歌唱出正确而优美的声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歌唱中的情感思维

声乐演唱不仅是有音调的声波运动,而且是通过情感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为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生命的活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情感想象也是不可缺少的。任何创造性想象都包含有情感因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体会,在内心深处引起强烈的共鸣。音乐家贺绿汀说过:“好的音乐之所以能感动人,也就因为它有真实的情感。”门德尔松也曾说过“……只有歌曲才能告诉人们同一的东西,唤起同样的感情……”⑧学生在声乐演唱中,首先要对声乐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有丰富的想象,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来传情达意,感染观众。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无曲,此所谓无情之曲……虽腔极板正,喉舌齿牙极清,终是第二第三等词曲,非登峰造极之技也。”⑨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如唱《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中“……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时,必需想象出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穷苦人在雪中缺衣少食的惨凉景象,感情悲愤,歌声如泣如诉,歌者应自己先感动,然后才能感动观众。因此情的想象对声乐演唱尤为重要,对学生情的培养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手段。有了“情”的想象,可使思维主体沉浸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唱腔,付出的情感越多,思维过程中创造成分也会越多。

四、歌唱中的直觉思维

在创造思维过程中,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直觉是没有通过认真思考而获得的对某个问题突然的领悟能力,它类似于灵感又不等于灵感。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首先是从直觉发现光学中的运动的,而音乐又是产生这种直觉的推动力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行为家阿洛在《综合左右脑的管理才能》中说:“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能统观全局,根据一些支离破碎,互不连贯的资料,以大胆的猜侧,跳跃式的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从这段记述中,直觉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略见一斑。音乐是产生直觉思维的推动力。其实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直觉思维,任何一首曲子各有千秋,是作曲家对某一音乐主体的直觉得到了最美的发展。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直觉思维是歌唱者突然对歌唱的某个问题的领悟能力或未经认真分析对某个问题提出的合理设想。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常会有直觉思维,长期不解的问题突然有了新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思考与探索发展直觉思维,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美国学者阿洛认为,有些人身上这种神秘的直觉思维会变成一种先知能力。日本现明大王中松一郎,平均每年有63项发明,被称为尚健在人间的“爱迪生”。沈建军在《音乐与科学》一书说,中松一郎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请音乐声波来为自己发明创造做功。他把寓所的一间房子四壁涂黑,减少视觉信息干扰,房间内安装许多良好的音乐设备,他每天在这个房间里思考三个小时,一边思考,一边听音乐,优美的音乐刺激了他右脑的思维活动,同时左脑也为右脑的创造思维活动输入了解决问题的编码,在音乐的驱动下,达到直觉的结论。

科学发展到今天,信息社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哪个国家能培养出独立思考、有创造能力的人,哪个国家就能立于世界之林。“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是苏联而不是美国,这一事实令一直以来自视高人一等的美国上下为之震惊、羞愧,国人把矛头指向教育界,认为美国的科技水平不逊色于苏联,但是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的普及和教育不如苏联,最后把问题的症结归于:艺术教育的落后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克林顿政府在1994提出《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⑩因此作为声乐教育者,要充分利用音乐能开发右脑这一有利条件,认真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使学生认识到:作为最古老的声乐艺术在开发人右脑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其他任何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声乐不只是娱乐、愉悦,更重要的是人类思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认识、掌握和改造世界的创造力。

注释:

①教育部人事司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②程建平.音乐与创造性思维.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③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④沈建军.音乐与科学.中华音乐文化教育基金会发行,第235页.

⑤曹理,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⑥同⑤第54页.

⑦喻宜萱.喻宜萱声乐艺术.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⑧刘智强.世界音乐家名言录.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页.

创造教育论文篇(10)

二、自主化、系统化抓实四类培训

1.职业资格培训,依法执行。对所有“三项岗位”员工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年均培训员工突破三千人次,其中矿长资格证培训、矿长安全资格证培训、矿长安全资格证年审,特殊工种培训、复训,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复训,一般岗位职工培训全部圆满完成了培训计划,保证了持证上岗。

2.建设“1+1”培训基地,加速技能转化,打造锐意进取的合作团队。新桥煤矿高标准建设了“1+1”培训基地,即实操培训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实操培训占地面积约1300m2,2011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有采煤工作面实操室、掘进工作面实操室等6个实操培训场馆,高仿真井下生产现场,配备了专兼职培训教师,融入现代化、信息化、可视化培训教材,精选煤矿主体专业知识点,员工可随时现场演练。在拓展训练基地,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方式,通过专门设计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团队和个人经历考验,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新桥煤矿提出了“1+1”员工素质提升培训模式---即拓展+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具体做法为分专业开办“1+1”培训班,每期5天,前3天为拓展训练,后2天为实操培训,每期参加30人,培训结束评选出五名“学习之星”并给予每人500元奖励。这种培训方式,充分融合了两类培训的优点,激励了学员全身心参加培训,促使学员思想和技能双提高。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4期“1+1”培训班,培训学员108人。为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实操能力,该矿不仅开展了大量的岗位技能培训,还开展了大量的实用性实操技能培训,创新推行“3+1”实操培训科目,将自救器的使用、灭火器的使用、现场急救、应急演练四项基本实操能力作为实操培训项目。“3+1”实操培训科目均采用体验式培训,让每个参加培训的学员亲身感受,先参加三个小项目的培训,最后利用实操基地集体参加应急演练,考核他们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让学员起到记忆犹新的目的。为充分发挥实操基地作用,提高实操基地的使用率,鼓励区队自主开展多形式的实操培训,按照小型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三化”培训方式,结合本单位需要开展实操培训。也许早上还在工作岗位检修机电设备,下午就会到实操基地进行实操培训,做到“岗闲人不闲”。各单位为提高职工对某台设备的操作能力或传授故障排除方法等,都可以利用业余或“岗闲”时间以班组或师傅为单位开展小范围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实操基地全天为职工开放,随到随学,全心全意了职工服务。

3.技术比武,全员培训硕果累累。新桥煤矿高度重视拔尖技能人才培养,积极组织岗位技术能手参加国家、省、集团公司组织的各类技术比武,促进员工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共有13名员工通过技术比武获得了人生出彩机会,顺利留转给企业合同工,实现了体面、有尊严的劳动。

三、打造三支人才队伍,培育矿井安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对标排序,力促青年职工竞相“起飞”。2012年,新桥煤矿创新实施技术、管理双通道专业技术人才对标排序“起飞”工程,把大专及以上学历、副科级以下所有人员全部纳入对标考核范围,依据自我评定、专业技能、工作业绩、面试四项考核内容,按考核权重分大专和本科两个序列每季度对标排序,前15名授予“起飞工程带头人”荣誉称号,一次性奖励3000-1000元不等,在矿选用人才时优先晋升。2013年累计开展3次,280余人次参与,35人次被授予起飞工程带头人。王智玉、董陆海等一批80后青年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中层管理、技术主管岗位。

上一篇: 国家宪法日学习材料 下一篇: 幼儿园中班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