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6 21:19:38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篇(1)

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的过程。交流与交融是相互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包含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学西传”)两个方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主要是从近代17世纪开始的。在17世纪以前,中西方文化各自独立的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发展来看,经历了17世纪“好奇”、18世纪“赞美”和19世纪“不屑”的过程。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则经历了17世纪“礼遇”、18世纪“淡漠”和19世纪“震惊”的过程。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经历了启蒙时期: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进入;探索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苏联文化影响;曲折时期:封闭与半封闭、中断与悬搁;开放时期:复苏与传播、冲突与重构、借鉴与创新。而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文明西传:如道德文化、科举文化、文学艺术等;思想西进:如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中国禅宗等;方法论西渐:如整体思维、古代兵法、阴阳思想等过程。

中西文化篇(2)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人类的政治经济活动呈现出“无国界”特征,国际间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使得警务工作者们有了更多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引起全球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也趋向高科技、智能化和国际化,这些情形都给我们的警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我们警务英语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了解英美国家地域特点、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消除文化障碍,避免交流上的障碍,有效提高警务工作者的语言应用能力,使警务英语培训工作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让警员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工作环境。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折射。一种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1]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说该语言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不参照这些广泛的语境便难以正确理解该语言。”[2]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学习语言就必须要注重了解文化的差异。为了能更好地与外国人交流,避免一些语用失误现象,警务英语培训中应融入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真正培养警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笔者就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环境、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习俗文化、宗教文化、非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差异逐一进行阐述。

1. 言语交际环境的文化差异

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交际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中西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果的肯定或否定用“Yes”或者“No”。

1.2亲属称谓

西方国家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如:“grandparents,uncle,aunt”是通称。汉语重视配偶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性别区分,则出现称谓的差异,如“外公、爷爷、叔叔、舅舅、姑妈、姨妈、堂兄、表妹”等不同称谓。

1.3考虑问题的主体

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您有什么事吗?” 。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

1.4问候用语

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 ”“您吃了吗?”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How are you?”或是谈论天气等其它事件,“ It's a lovely day.”

1.5面对恭维

中国人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一般都是推辞,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如:“ 饭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多包涵!” 西方人不会过分谦虚,对恭维和夸奖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这是西方人自强自信的信念所决定的,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他们往往会将中国人的谦虚、推辞的表现看作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

1.6电话用语

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讲话用语没有多少差异,“喂,您好。麻烦您让××接电话。”而西方人打电话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的名称,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Hello,52164768,this is Jim.”。

1.7接受礼物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在确信客人走后,才打开礼物,在接受礼物时连声说:“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下不为例啊。”“让您破费了。”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1.8称呼用语

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会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而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在日常交际中为了表示礼貌和亲热程度,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 “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1.9体贴他人

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比如,中国人为了表示真诚的关心,会建议患上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而美国人对此不理解,会误认为自己好像已经病入膏肓了。因此,这种情形下,只要回答:“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1.10请客吃饭

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并谦虚说到:“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认为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西方人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

2. 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言语形式来表达。中国处于东半球,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而英国处于西半球,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汉语中常用“西风”来表示“凄凉、萧萧”,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就表现那种秋风萧萧的凄凉场景;而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那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中曾有这样的千古佳句“O, wind,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若是冬天已来临,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又表明“西风” 会给英伦三岛带来春天,故而有“西风报春”之说。又如,莎士比亚在赞美他的爱人时说:“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句话中并不是说他的爱人热情如火,如夏日骄阳。由于英国海洋性气候,夏季温暖,气候宜人,莎翁以此作比,是为了表现他的爱人柔美温婉。[3]

另外,由于英国是个岛国,它以捕鱼和航海业为主。因此,众多英语词汇均与海洋、捕鱼、航海等有着关联。如:all at sea不知所措;the sea has fish for everyone机会人人有,全靠自己抓;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see how the land lies观察形势;know the ropes懂得诀窍。而对中国这个内陆国而言,古代居民多以土地为生。所以,和徒弟有关的词比较多,如“土皇帝”、“土豪”等。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会用短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表示,而汉语则翻译为“挥土如金”。

3. 历史传统的差异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使得他们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行为准则,以现实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己要“克己复礼、不喜形色”,处世要“不偏不倚、公正和谐”。一些俗语和民谚中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的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传个人主义至上,强调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追崇独立、自主、自强、自立。比如说, individualism一词在英语中强调的是个人独立意识、个人自由与权利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而中文则认为是“个人主义”。 landlord(地主)、capitalist(资本家)等词在英语中往往有积极的涵义,但对中国人而言,这类词有着强烈的贬义。

4. 习俗文化的差异

习俗文化差异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当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形成的文化。以颜色为例,中西文化对它的理解和应用方式都存在差异。如“Mr. Green is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the pink again.”(格林先生是个很忠诚可信之人。那天他脸上颇显病色。近来他总感闷闷不乐。当我见到他时,他处于忧郁之中。我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由此看来,white表示忠诚;green表示病态;blue表示郁闷;in a brown表示处于沉思、忧郁之中;pink则表健康。[4]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新婚之时,新人要披红戴彩,满堂处处粘贴大红喜字。这表示婚姻幸福美满。在西方,人们却视红色为愤怒、权势的标志,同时暗示存在某种危险。中国在行葬之时会披麻戴孝,全身皆白,以示悲哀;在西方的婚礼上,往往看到新娘身穿白色婚纱,以表示纯洁、圣洁。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国家里,同一种颜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以动物为例,同样能看出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如:like a key in a lion hide 狐假虎威;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头蛇尾。中国人视老虎为百兽之一,而英国则将lion视为国家的象征,是勇猛、权威的象征。在英、美国家,人们特别喜欢狗,所以常从词中体现出对狗的忠爱之情。

中西文化篇(3)

中图分类号:G0

中西方在美术,建筑艺术设计和现代产品设计的各种领域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境界。归其根本是中西方两个社会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本质上来讲,东方思维属于“形象思维”,而西方人属于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强调了对事物描述或想象过程中的逻辑性。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设计方向的差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创造了无数世界第一,并且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透过显现看本质,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看似一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是建立在高污染、高能耗、低劳动力成本的基础之上的,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己的工业设计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尽头,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不能及时的应对各个品牌产品的竞争。而工业设计,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命脉,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产业升级,摆脱代加工的低成本、高依赖的现状,真生使自己的品牌以利于全球竞争之中。而要振兴我国的工业设计,重要途径就是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但在中国,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前景却不容乐观。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当大的一部分到各学校去做教师了,真正进企业的很少,即使进了企业,大多数也不到一线工作。9O年代末的时候,人们开始觉察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毕业生进企业的也就多了起来 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工业产品设计不多,企业的产品还是以模仿抄袭为主而在西方由于工业革命的爆发,欧洲较早全面进入了工业社会.艺术设计的理念深入人心,设计成为一种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中。在中国,很少有哪个院校工业设计专业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与西方工业设计中体现的 以自然为本和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去甚远,而缺少文化底蕴又少有人文关怀支撑的产品设计最终在国际市场上难以立足。而在当今社会中,中国工业设计在形象思维的引导下应该走一条多元化,更具有逻辑性的道路,从而走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2、审美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则与西方人大不相同。西方会关注美是什么,对美的理解是偏重分析的逻辑思维,特别注重思维的认识作用,将美学概念化、逻辑化、形式化的理智型思辨思维。比如毕达哥拉斯就曾经说过:艺术的美体现在合理的理想数量的关系,因此美的本质是数量比例的和谐,而和谐产生于差异的对立。并且西方强调从个性的特殊性中认识到共性的普遍性,在对规律的认识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以理性为主,认为感性为辅。这些与中国的审美是恰恰相反地,中国人偏重于直觉的感悟,重视人的情感的因素。认为美学是以实现理想人格为目的的实践美学,它是在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中追求某种智慧。而且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既是不可认识的,万物又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似乎既不可能又无必要。所以中国人在审美过程中,“重经验而不重理论,重情感而不重逻辑。基于此意识形态的认识,中国人的在艺术的表现上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重节制、重理念、重含蓄性,审美的愉悦还得通过想象、顿悟才能达到理念的。如“诗言志”三个字便是最精炼的说明。

3、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4、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能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有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时间久了,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

当然中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着很多相同的方面,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很多文化差异正在逐步减,有的已经趋于融合。对于先进的文化我们当然欣然接受,我们还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源于生活,尽管艺术是对于真实的模仿,对于人间真理的表现,但是文化艺术同样是超越了历史的真实,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总之,由于各自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两种文化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对于外来文化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弘扬祖国的人文文化。

中西文化篇(4)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和大写两种。

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数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在科学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语言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泛化,抒情达意,增强语势,是虚数。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我们只要读读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知道诸如“五行八卦”、“两仪生四象”、“阴阳六爻”、“人道六制”、“七夕”、“七日来复”、“八方维纲”、“金钢”、“九阳”、“九州”、“十干”、“十恶”、“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这些含有神秘色彩的数字。英语中也有一些这类词语,比如有"HolyTrinity","theThreeFates","FivepointsofCalvin","SevenagainstThebes","theNine","bakersdozen"等,另外西方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185)。由于受民族心理、、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

在中国,三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在汉语里,3被写成三,其意义是,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即融天、地、人为一体,寓意天地人的关系。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三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三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三和五非常近似,所以,有时候不仅仅是个数字概念,里面包含了很多古朴的东方哲理。在中国,古制已有所谓“五门三朝”的说法,故宫的建筑也符合这种布局。从过去的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一直到太和门,正好是“五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正好是“三朝”。这三和五,也有他们的文化内涵。“三”指天、地、人;“五”指金、木、水、火、土。古代中国人把这八种物质看作世界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此,三和五这两个数字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运用得也比较广泛。数字“三”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三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中国有“事不过三”之说,而西方也有不能连续用一根火柴为三个人点烟的禁忌。

中国数字文化三五之道,有三就应该有五。《易系辞》中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地之数各有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意思是说,三才(天地人)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数字变化的规律,一切事物都脱离不了三五之道。但五常与三结合而用,如,三皇五帝、三令五申、三五成群、三纲五常、三下五除

二、三年五载等。中国古诗词中这种三五连用也很常见,如,“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所以,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深的哲学思想。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认为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一种说法是,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所以主凶。数字四在中国由于谐音“死”,而被视为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电话号码、车牌号码尾数有四的就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谐音“要死”),“54”(谐音“我死”)。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字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四”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195)。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在使用电话号码或汽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这几组数字,农历初

六、十

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七”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圣玛丽亚有七喜、七悲,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七”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193)。另外,佛教和伊斯兰教也很尊崇数字“七”。据说,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面壁七天而成了正果。佛教认为,万事由地、水、火、风、空、识、根七种本原生成;佛寺由七种厅堂组成;人死后要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等等。伊斯兰教认为,创造世界用了六天,在第七天休息;阿拉伯人说,天有七重,地有七层,一周有七天,因此,他们常用数字“七”表示数量或次数之多。由于世界三大教派尊崇数字“七”,所以,人们发现它被广泛用来表述各种事物,人有七情、面有七窍;彩虹有七色;音乐有七个音符;西方童话中有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说法(平章起,1993)。这些足以说明,数字“七”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七”情有独钟。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的变化,勤劳致富成了人们共同的愿望,“恭喜发财”成了新春佳节亲朋好友之间的常用贺词。南方经济发达的粤语区的“八”与“发”谐音,广东人特别喜欢数字“八”,以求生财有道,发财致富。现在对“八”的爱好已风靡全国,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对“八”可以说是特别偏爱,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电话号码中喜欢有八,汽车牌照号码最好有八,有的商店取名“518”(“我要发”的谐音),公司企业等单位开业把含有“八”的日期选作黄道吉日,开业典礼的时间也要定为8点18分(“发一发”的谐音)。(包惠南,2001:196)。可见数字“八”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示数量的数字,同时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共同愿望,蕴含着一定时期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九”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素文》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九为数之极,又称“天数”。人们用“九霄云外”表示极高之意;“九洲方园”表示极广之意;“九泉之下”表示极深之意;“数九寒开”表示极冷之意。因为“九”与“久”谐音,由此演化出“神圣”之意,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他们常借用“九”字来象征他们的统治地久天长,万世不变。这一点在中国帝王的宫殿建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故宫的建筑中用得最多的是“九”,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奇数),它代表天,而皇帝自称是天的儿子(天子),所以它也代表了皇帝。又因为《易经》里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里说:卦象“九五”的位置,飞龙就会在天上,伟大的人物就会出现在人间,所以“九五”又象征皇位。比如天安门的建筑,城楼是9间,门有5座,午门也一样;保和殿、乾清宫等东西长9间,南北宽5间。这都叫“九五之尊”。另外故宫内的台阶都是9或9的倍数;门板上的门钉横竖都是9行;就连故宫房屋的总数,也是9999间。(宋柏年、施宝义,1999:162)。除此之外,天坛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点。圆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同时,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如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为18块,到第九环为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第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至大。另一原因是,我国古代把单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看作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这种设计,却反映出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才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晨

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探讨它们跟神话思维的内在联系,进而了解人类原始思维的产生和演进的普遍规律。数字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平洪,张国杨.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中西文化篇(5)

可是我想我们现在应该是能够知道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所了解,我们的生活是为了追求梦想而梦想却并不等于金钱和地位。我们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找一个工作而养加糊口。

我们想要在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中西文化篇(6)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1.改变思考方式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思维方式不同,说话、意识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应对方的思想与行事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重视整体与集团意识,因而在说话办事时,会把集体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们有着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一定不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强加给对方,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交流就不会顺利进行。比如,在中西方跨文化谈判中,中国人喜欢在开始就将整体的思想总结出来,在这之后再慢慢地进行细节的讨论,中国人习惯于在整体之下一点一点地进行细节的论述。而西方人的思维却与之不同,他们在谈判开始时就会对细节进行讨论,在谈判的最后他们才会将结论表现出来,并认为只有一步一步地将细节规划好,结论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后,我们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就应学会改变思考方式,去适应对方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解决十分有效。

2.对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学习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各种各样冲突的威胁。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间的礼仪、观念与为人处事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学习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注意中西方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的不同,而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电影、电视、书籍等。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交流开放的世界,西方文化也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对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掌握就不是难事。比如,在一些欧美的电视与电影中,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说话方式、问候方式与思维逻辑模式等;又如,在一些书籍里,我们也能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只要稍加注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是十分容易的。此外,时常关注一些国际的时局动态,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很有好处。西方国家的重大改革、社会福利政策以及西方国家的战争关注等,都会让我们不同程度地了解西方,对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中西文化篇(7)

茶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代表。而咖啡,则与西方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咖啡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与西方文化息息相关的热情、自由、开放的精神。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两大饮品。茶的清香沁人心脾,喝茶时清新淡雅的意境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亦是令人如痴如醉,让人在忘我的境界里回味无穷。茶和咖啡的起源、传播、饮用方式,文化内涵等方面更能折射出中西两种文化的演变和差异。 一、起源与发展 1.茶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我国古代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在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曾经作为贡品。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流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2.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似乎没有神农氏这样的人,在其起源地,也找不到什么相关的文字记载,所以,有关咖啡的起源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它最早的历史记载要追溯到公元850年的波斯,回教圣典《古兰经》上说,在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之前睡着了,天使哲布勒伊米(伊斯兰教传达启示的四大天使之一)用一杯咖啡把他唤醒,咖啡的力量如此强劲,以致于他一口气就把40个人打落马下。最普遍且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是始于埃塞俄比亚的“Caffa”地区有关一位牧羊人的故事。传说有一位牧羊人,在他放牧时,偶然发现他的羊异常兴奋、活蹦乱跳。仔细观察,原来羊的行为可笑怪异,是因为它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于是,他试着采了些这种红果回去煮熬,没想到居然是满屋飘香,喝下所熬成的汁液以后,更是大脑兴奋,神清气爽。从此,这种红果实就被作为一种提神醒脑的饮料,并颇受好评。在古时候,阿拉伯人最先把咖啡豆晒干之后熬煮,将其汁液当作胃药来喝,认为其有着助消化的功能。后来才发现咖啡还可以提神醒脑,同时由于回教严禁教徒饮酒,因而就用咖啡取代酒精饮料,以此作为提神醒脑的饮料来时常饮用。15世纪以后,去圣地麦加朝圣的回教徒将咖啡陆续带回居住地,使咖啡逐渐流传到埃及、叙利亚、伊朗和土耳其等国。 “咖啡进入欧陆当归于土耳其当时的奥斯曼帝国,由于嗜饮咖啡的奥斯曼大军西征欧陆且在当地驻扎数年之久,在大军最后撤离时,留下了包括咖啡豆在内的大批补给品,维也纳和巴黎的人们得以凭着这些咖啡豆,和由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烹制经验,而发展出欧洲的咖啡文化。战争原是攻占和毁灭,却意外地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乃至融合,这可是统治者们所始料未及的了。”[1](P38)在欧洲,咖啡文化逐渐成熟。在17世纪中叶,威尼斯商人将咖啡首次带入欧洲。之后,咖啡开始在欧洲传播。当时,法国国王克雷门八世曾说:“虽然是恶魔的饮料,却是美味可口。此种饮料只让异教徒独占了,殊是可惜”。所以便同意基督徒也可以饮用咖啡。到1683年,首家咖啡屋在欧洲威尼斯落户。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最为著名。在英国有无数的咖啡屋,因为咖啡在社交场所中,绅士们对其颇为欢迎。咖啡文化同样也深深的影响着巴黎的市民。咖啡店在街角也是层出不穷。数不尽的咖啡沙龙内,新的哲学、文学与艺术皆因此而出现,在此期间,也诞生了无数的思想家与哲学家,如巴尔札克,卢棱等等。伏尔泰宣称他一天喝40杯咖啡,传言巴尔扎克写《人间喜剧》时喝了5万杯。不久以后,在意大利,浓缩咖啡ESPRESSO出现,这引起了咖啡饮用方式的变化。1668年,咖啡走进美洲,它作为一种潮流饮品风靡南美洲。荷兰人对外殖民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咖啡在1884年传入台湾,首次进入中国。 二、传播与交流 咖啡进入中国与茶叶传到欧洲,均被视为传播文明的大事。到目前为止,咖啡虽然还没有在中国完全普及,但茶叶却早已成为西方人享受生活,映出品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茶叶与咖啡在早期都是从民间流行而逐渐进入贵族生活,所以均带有等级色彩。 1.“东茶西渐” 茶叶传到西方,是16世纪以后的事情。现今可以查到的关于茶的最早记载,见日塞缪尔日记,文中记到:“我喝了一杯以前从未喝过的茶。”这一天是1660年9月25日,茶叶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传入欧洲的。不过,欧洲并不是直接从中国接受了茶叶,而是间接地通过印度,有些是通过非洲。在16世纪前后,肯尼亚的茶叶已十分普及,茶叶的颜色与种类也已多种多样,它们通过丝绸之路用由驼和帆船运往西方。一开始,由于茶叶供求失衡,其价格颇为昂贵,普通老百姓喝不起茶,茶仅仅作为贵族、豪门、世家养生及用于社交礼仪方面等的奢华品。在当时,人们认为,喝茶是一种身份的炫耀,是一种品味的提升,彼此争奇,以此炫富。出于此,茶很快风靡整个上层社会。饮茶之风随着人们追求口腹享受、喝茶的精神需求等欲望的增长,几乎发展到狂热的程度,很多贵妇,痴迷于饮茶,整日都沉浸在饮茶的社交礼仪活动当中,甚至抛家弃业。18世纪初,一部喜剧《茶迷贵妇人》,就生动演绎出当时的饮茶风尚。[2](P114)#p#分页标题#e# 英国引进茶叶是在17世纪中叶,英国政府及其在亚洲地区建立的殖民、贸易机构东印度公司,意识到茶叶贸易可以为他们带来丰厚利润,因此为之建立了严苛的进口税体系。茶叶带给英国人的是健康和财富,却带给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英国人于19世纪中叶,尝试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罗伊•莫克塞姆所著《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中这样写道“在20世纪初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英国的公司控制了世界的茶叶贸易,这些维多利亚产业所产生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回到这个小岛国中。”书中还写道“在茶叶几乎全部从中国进口的1851年,英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不到两镑;而到了1901年,受到从英帝国的各殖民地进口的廉价茶叶影响,英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超过6镑”。饮茶大众化后,不但以茶为生的商业性茶室、茶座应运而生,同时家庭中也兴起饮早茶、午茶、晚茶的风气。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从迎客、敬茶、寒暄至辞别,都有一套严谨的礼节,既寓有东方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3](P93) 2.咖啡舶来 咖啡是什么时候、怎样传入中国的,有不同的说法,比较普遍的一种是:1884年,我国咖啡最早引种于台湾,1908年华侨自马来西亚带回大粒种、中粒种种在海南岛。目前,主要栽培区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4](P158)有专家做了详细的考证:从字面意思上看,《康熙字典》既无“咖”字,也无“啡”字,当然也没有“咖啡”一词。由此可推测,清初时,国人还尚未接触到咖啡。清中叶中国有没有咖啡,目前尚未定论。最初Coffee的汉译名必定不统一,例如“嗑肥”等。当然,也有将其译为其它词汇的可能性。不过,如今正式汉语名称“咖啡”应是出于日语的“珈琲”。据专家考证,最早的“咖啡”一词大概出现于民国初年的《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15年),意思是:“咖啡,西洋饮料,如我国之茶,英文Coffee”。在此之后,《辞源》(20世纪30年代出版)也收入了“咖啡”一词,并且将此词解释得既准确又详尽。由此可见“咖啡”一词在民国时代就被收录进入了汉语词汇库并固定下来。[5](P78) 根据所查资料可知,鸦片战争前,洋人在广州(当时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已经开始自己煮、饮自己所带的咖啡。“外洋有葡萄酒……又有黑酒,番鬼饭后饮之,云此酒可消食也”。根据《广东通志》中记载的“黑酒”、“番鬼”、“饭后饮”、“可消食”等词来判断,此处的“黑酒”,指的就应该是咖啡。在同治年间,有少数中国人开始接触到咖啡。在上海的美国传教会于此时出版了《造洋饭书》一书,该书是为了培训做洋饭的中国厨师,解决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吃喝问题而编写的。Coffee在此书中被音译成“磕肥”一词。书中具体讲述了咖啡的制作、烧煮等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外国人培训做西餐煮咖啡的人大多是被其雇佣的中国人,因工作上的需要,他们偶尔也会品尝一口咖啡。外国人在中国喝咖啡吃西餐时,也会时常邀请一些中国熟人一起用西餐、品咖啡。这些都可表明,有些中国人在同治年间已经品尝过咖啡。到了民国,咖啡馆或大饭店酒店宾馆所附的咖啡厅在各大城市普遍出现。大约在清末,中国开始出现经营性的咖啡馆。据清末民初之人徐珂叙述:“饮咖啡:欧美有咖啡店,略似我国之茶馆。天津上海亦有之,华人所仿设者也。兼售糖果以佐饮”。他在书中收录了很多清人的笔记,由此可以推断他所谈及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清末。但是这本书比《中华大字典》出版略迟些,所以很难解释“咖啡”一词是在哪本书中最早使用。但是,《中华大字典》是最早印成铅字的。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卷》咖啡条等都涉及到了中国是何时何地开始栽种咖啡,还包括其种植以及咖啡是如何传播的。还提及到,在1884年咖啡被引种到台湾,1908年又被引种到海南,以后又相继进入云南、广西、福建等地。1926至1936年,台湾省日本殖民当局,鼓励种植咖啡目的就是为了排挤蔗、米等之类的作物。可以肯定,咖啡栽培与生产在中国的民国前夕及民国时代就有了。在解放后,咖啡的种植开始慢慢发展起来。[6](P176)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喝咖啡和咖啡馆在中国慢慢成为一种潮流,正如歌曲中“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所描述那样。现如今,中国不断的扩大咖啡的种植面积与咖啡消费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令世界所瞩目。在咖啡文化的逐渐成长发展的历程中,咖啡早已改变原有状态,正式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工作与生活,开始成为都市潮人新的消费时尚,点缀着新的都市浪漫。 三、茶文化和咖啡文化的不同 1.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中国茶文化源于历史幽远的华夏文化,它博大精深,蕴含了历史、美学、哲学、伦理学等,在民众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无论是产茶区还是非产茶区,茶文化的创造与传承都经久不衰。茶文化内容包括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千姿百态的茶类和茶具、饮茶习俗和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文化的久远,源于它内涵的厚重。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他们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则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儒释道合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功利与娱乐的统一。茶文化是道家学说中天、地、人合一。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理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只有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其中体现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与生活中相互协助、相互包容、共同奋进的精神。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中国的文人墨客喜欢以品茶赋诗来表达其心与自然相融、淡薄名利、心回自然的理想境界。坡在《汲江剪茶》中,道“活水还需活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再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有了文人们的参与,茶开始逐渐有了它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中国茶文化是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一个文化体系,它将以更加深邃的思想,深刻的内涵影响着人们,影响着世界。#p#分页标题#e# 2.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 与含蓄,淡雅,经过岁月锤炼的东方茶文化相比,西方咖啡文化的特点总的说来是热情奔放、洋溢浪漫、自由理性、方便快捷。咖啡文化是一种优雅韵味,浪漫情调,和享受生活的惬意感。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意大利的热情、法国的浪漫、德国的考究、美国的快捷等。众所周知,西方文明源于古代的中东、希腊和罗马,宗教和世俗的意识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任何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7](P304)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所做的事情没有了原本的新鲜感,那么干脆就就另换一种,重新冒险,重新品味。这就像咖啡被冲泡过一次之后,就基本失去了它原有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既然如此,那就丢弃掉再换新的开始煮,重新感受,重新体验。 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渐渐渗透到我们双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茶和咖啡两种不同的饮品分别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不同的精神特性。中国的茶文化讲究中庸,而西方的咖啡文化则强调理性:茶文化认为天、地、人合一而咖啡文化则认为天人二分;茶文化有禅宗之悟道而咖啡文化则有基督之精神。随着中西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不同的文化交流也显得日益活跃,遍布西方城市的茶馆和中国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咖啡屋正很好的见证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并由此推进东西方文化全方位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中西文化篇(8)

2.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鬼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是祭祀文化,古人的祭祀主要是对自然万物之神的祭祀和对已逝先祖的祭祀,所以对祖先之鬼的祭祀和对自然之神的祭祀一样都是敬重肃穆的,他们相信已逝的祖先能够在冥冥之中保佑着自己生活的安宁,有着消病除灾的无形力量。这种对于无形神秘力量的敬畏,使得人们对于鬼节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文化巨人唐君毅先生曾经说过:“吾人之祭父母、圣贤、天地,皆非因自觉自己有罪,以之为赎罪之仪式。亦非因自觉有苦痛,求其废除。吾人之祭,唯在使吾人之精神,超越吾人之自我,以伸展通达于祖宗、圣贤、天地,而别无所求者。”[3]所以中国人对于“敬鬼”的思想观念是和对祖先的信仰和孝道的道德源头分不开的。人们对于“鬼”是有所忌讳的,更不习惯和“鬼”开玩笑、“扮鬼”、“闹鬼”。而在西方万圣节的来历里头,“鬼”的出现是要来找活人当替身以求再生的,人们对于鬼的态度是要“驱鬼”、“吓鬼”,据说万圣夜是一年当中最“闹鬼”的时候,中世纪时人们就穿上可怕怪物造型的服饰,带上鬼怪的面具来驱赶黑暗当中的妖魔鬼怪。后来现代的人们更加上了喜剧和狂欢的元素,想着在万圣夜的舞会上要扮演什么样的可怕鬼怪,有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成“鬼屋”的样子,墙壁和窗户上贴着纸糊的巫婆、怪物、精灵等,屋里播放着“鬼音乐”,即使是念过六旬的老太太,可能也会恶搞一把,变成“幽灵”什么的。在现在的西方人眼里这个节日已经被演化成借鬼神使得人们轻松搞笑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让孩子们开心,邻里之间也通过这种方式互相走动,热闹一下。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祭祖文化里是不能相容的。

3.教育理念的差异。中西方在大人们对待孩子在鬼节的活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国外孩子在过万圣节时,会进行一些装扮,有些装扮成吸血鬼之类比较恐怖的形象,但是家长似乎也不会阻止,甚至还出谋划策地帮助孩子们设计和装饰。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赛谁的奇装异服更古灵精怪,谁设计的万圣节的图画更有创意等等。但在中国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接触过于恐怖的玩具,在鬼节这段时间,有些家长告诫孩子不准乱跑,小心遇上不该遇到的东西,晚上更是早早地关门闭户,谈论“鬼”都是很忌讳的,更不要说扮成他们的样子走在大街上了。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中西方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宗族观念思想和权势地位等级理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子女不能对父母有大不敬,对待宗族先辈的态度自然也是尊重肃穆的,开不得半点玩笑。这种等级和孝道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延续和渲染着世代子嗣,使他们不能“离经叛道”,挑衅长辈的尊严,更不许有任何“忤逆”和“背叛”。现代社会虽然使旧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长幼有序,长辈在上的思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孩子还是要礼让、尊重长辈,即使长辈有错,也要讲求方法和话语的委婉,不能毫无顾忌地争辩,更不可斥责。另外中国人高度地重视宗族和家庭,很多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在鬼节的祭祖、扫墓、烧纸钱等都是多以各家各户的方式进行,本族和本家的观念比较重,祭祀自己家族已故的亲人,希望庇佑自己家族的后代安宁福康,也希望自己的先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总体来看,中国人的家文化相对比较重一些。比起中国,西方的孩子接受到的家族地位等级理念相对较轻,西方人讲求人人平等,尤其在现代社会,孩子和父母在地位上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对孩子的教育讲求自由、平等、民主,孩子可以有跟父母不同的主见和看法,也可以提出问题和父母辩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总体来说,西方人对家庭的观念也没有中国人那么浓烈,现代西方的文明基础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文化,几千年前就是街头辩论,选举,很多事物都是围绕社会化展开的,[4]他们更多地把孩子看成是社会的人,希望孩子多参加社会的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如何看待“洋节日”

中国人随着与世界的接轨,很多“洋节日”已经进入了国门,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管是“圣诞节”、“感念节”还是“情人节”、“万圣节”等很多商家、机构、年轻人都搞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不但体验到了洋节的乐趣,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节日没有孰好孰坏,中西方的节日都是人类文明悠远文化底蕴的体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文化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下来的关于这个国家人们文化背景、思维理念、多方面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的体现,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文化体系相对应的,因此不能盲目崇拜、盲目利用,比如把万圣节强行移植到中国人以祭祀为主题的文化体系中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来生和往世都是两个比较严肃谨忌的话题,谈到“鬼”也太容易用玩笑、嘻哈的情感去接受。一些商家制作过于恐怖、血腥的销售活动也仅能限于对于成年人、年轻人的刺激,而不太适合使儿童、老人参与。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把“洋节日”好的方面应用到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之中去,比如使用活泼可爱的方式举办万圣节派对,告诉孩子们万圣节的来历和发展,营造快乐的气氛,使孩子们不怕鬼,不怕精怪,鼓励他们习惯并亲近未知的神秘事物,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派对举办成社会化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给彼此的交流和互动创造条件。

中西文化篇(9)

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的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较大影响。例如,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所以人们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情。而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的颜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下面我们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描述。

1.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它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等;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红极一时”,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指女子美艳的容颜为“红颜”等。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red revenge血腥复仇,red battle血战;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red alert空袭报警;它还象征着放荡、,如a 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

2.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一个基本禁忌词,它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如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称带给男人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它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费力”、“白干”等;它还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作“白面书生”等。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white wedding新娘穿白礼服的婚礼;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它也象征幸运、吉利,如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sb's life某人生活中的吉日之一;它还有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white market合法市场。

3.黑色

古代黑色为天玄,在中国文化里既有沉重的神秘之感,又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它又表示犯罪、违法,如称干盗匪行径叫“走黑道”,称杀人劫货、干不法勾当的客店叫做“黑店”,违禁的货物交易叫“黑市”,用贪赃受贿等非法手段得来的钱叫“黑钱”等。

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它象征邪恶、犯罪,如black guard恶棍、流氓,black mail敲榨、勒索;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black sheep败家子;它还象征沮丧、愤怒,如T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淡。

4.其他颜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它代表权势、威严,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而现在流行与“性”有关的“黄色”观念,有一种说法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现象。比如用黄色油墨印刷低级趣味的漫画以争取销路的刊物为“黄色刊物”,以夸大、渲染的手法报道色情、仇杀的新闻称为“黄色新闻”。西方文化中的黄(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太(Judas)所穿衣服的颜色,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yellow press黄色报刊)外,主要表示卑鄙、胆怯,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livered胆小的。

绿色在中国传统中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义侠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野恶是邪恶,旧时也指“绿林”为占山为王、拦路抢劫的盗匪。绿色还象征低贱,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上无光,叫给丈夫戴“绿帽子”。西方文化中的绿色(green)象征意义跟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阿思海姆说:“绿色唤起自然的爽快的想法。”它不仅象征着青春、活力,而且表示新鲜如keep the memory green永远不忘,a green wound新伤口;它也表示幼稚、没有经验,如a green hand生手;它也象征妒忌,如a green eye妒嫉的眼睛。

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pink)又叫桃花色。唐诗中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脸色白中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粉红色(桃色)可以象征女性,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青年男子把心爱的女子称为“红颜知已”。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华、极致,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东西或人,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它又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

总之,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讲,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些神秘,多了些理性,能够使语言更生动、有趣、幽默、亲切。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篇(10)

在文化语言学课上,老师讲到了数字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说“七”这个数字,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数字,为什么呢?在古代传说中,明明有关于牛郎和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见的故事,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七”也应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才对。我对英语很感兴趣,自然就想到英语中是否也会有相应的说法,发现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看重“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对数字的喜好,以及人们赋予数字的内涵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于是我对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数字作为词汇中的一部分内容必然承载着文化的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初始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使用数字的名族的不同,在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的数字虚化了,并且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

1.数字的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就意识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一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产生了“数”的概念。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够用时,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上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才出现了书写的记数和相应的记数系统。因此,从词源上看,数字最初的意涵就是数目的标记。中国和西方的数字在起源上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以记数的。

西方人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并改进,随后传入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十四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加速了“阿拉伯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和应用,并最终被全欧洲人使用。而中国数字,即汉字数字的起源始于甲骨文。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筹算记数,并逐渐演化下来,形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后来随着古人认识的深入和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字单位不断增加,后又有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等等。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十三世纪时传入中国,但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中国人广泛采用。现在中国的记数系统被承认和采用这两种记载方式,但是阿拉伯数字在计算方面的优势使得它的运用性更加广泛,更易被科学界和广大群众所接受,大有取代汉字数字的趋势或者说在“使用认同感”上不断占据上风的趋势。

2.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2.1数字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观。

华夏文化自古崇信阴阳二元说,《易经・系辞上》讲:“易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审美心态中,就是认为偶数是吉利的。由于对偶数的偏爱,再加上原始宗教和道教都尊崇偶数,便形成了汉民族崇尚偶数的习俗,汉语中偶数及其倍数几乎都含褒义,预示吉兆。而西方国家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六”是一个和谐的数字。常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六路又称六合,即前、后、左、右、上、下,或者天地四方,即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庄子・齐物论》中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当时似乎就已经有了可能存在四维空间或多维空间的问题。中国人对“六”情有独钟,把它看做吉祥的数字,俗语“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印证。我国古代有“六经”;诗经中有“六艺”;周代兵书现存有六圈,称为“六韬”;明代有“六子全书”;古代农牧社会以“六畜”、“六谷”为本;周代政区分为“六乡”,官制设“六府”、“六官”。美国前总统里根离任前在贝莱尔市买了幢别墅,当获悉别墅门牌号码是666号时大惊失色,因为三个连写的“6”在《圣经》里是个可怕的“野兽数字”,是魔鬼的代号。这使得里根想起了肯尼迪总统是在11月22日被刺身亡的,这几个数字之和正好是6,那天又是星期五,而在英语里“Friday”恰好由六个数字组成,凶手又是在六层楼上向肯尼迪开枪的,这三项“6”组合在一起正好是666。由于这些原因,迷信的里根不惜动用总统权力为新别墅更改门牌号。

2.2数字文化与神话宗教。

出于恐惧和迷信,古人把原本不具有任何超自然力量的数字神秘化了,像迷信宗教神魔一样崇拜或畏惧。不同或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可以成为或神圣、完美、幸福,或罪孽、丑恶、不幸的象征。数字禁忌,各种文化都有,古今中外相通,虽是迷信,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里就涉及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关于“七”这个数字的文化内涵。

虽然“七”在中国文化中有“七日来复”、“正月初七为人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说。但是“七”在汉语中是人民常常忌讳的数字。这一是与中国人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二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因此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汉语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都带有贬义,如: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等;在西方国家,人们看重“七”,认为它是吉祥的,因为上帝在七天之内完成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壮举,圣母玛利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主祷文分为七部分,等等。英语带有“seven”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等。

2.3 数字文化与谐音、谐义。

由于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因此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

数字文化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很常见。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死”谐音,中国人大都不愿意要“174”和“154”为尾数的车牌或电话号码,因为这些数字听起来像“要气死/要妻死”和“要我死”。而由于“八”在汉语中与“发”谐音,“六”与“路”谐音,因此很多商人喜欢“888(发发发)、168(一路发)、918(就要发)”这些数字。数字的谐义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以“八”为例,由于该数字在汉字中写为“捌”,有“别”在内,因此许慎《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与分别有关的意义,这种离别之忌依然保留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之中。美国更有一个以“88”为名的小城,8月8日是该城的法定假日。“8”在英国也是吉祥数字,最难得的是,1988年8月8日下午8时18分,安德鲁王子的妻子生下一女婴,英王子在一个世纪之中只有这一次集中了这么多“8”的时候喜得千金,成为举国美谈。

2.4 数字文化与虚指。

在众多的英汉数字习语中,数字并不只是局限于计数,数量的虚拟,在习语中已失去数字的计数意义,而转化为表现时间、空间、物状和心态的形容词,时间之久暂、时空之广狭、物状之大小、心态之忧乐,有时用数量来形容,比起一般的程度定语和状语,更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用“三分钟热度”来比喻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的短暂热情,用not in a hundred year来表示“决不,永不”的意思。

英汉数字习语中虚指“多”、“少”或“程度的高、低”等,往往借助于夸张或比喻的手法给人以较为深刻的印象或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但由于英汉满足文化的差异,英汉习语中所喜用的具体数字并不完全相同,且英语习语中数词这种虚指的情况要比汉语少。汉语习语中的数字虚指多借助于一至十,以及百、千、万等数字。例如:用“九回肠”表示心中的愁闷、痛苦到了极点,用“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等等。英语中的数字虚指则多借助于较大数目的数字,如“hundred”等所构成的数字短语或将其用作复数,“hundreds of”,等等。例如: a hundred and one(许许多多,数以百计),not hundred miles away(近在咫尺,本习语常用于说话人不愿意说出准确位置),a thousand to one(千对一,几乎绝对的),a chance in a million(非常侥幸),a million to one(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等等。

3.结语

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在东西方的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了解东西方的数字文化观,对于学习东西方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如果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了解东西方数字文化观的差异,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以致产生严重后果。数字文化中不少数字都与文化禁忌、宗教禁忌、社交禁忌有关,所以应该重视数字文化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有助于不触犯对方禁忌,恰当得体、成功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2]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下一篇: 护士岗位能手事迹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