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2-04-20 05:31:34

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篇(1)

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医的生存危机无疑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不过与此同时,在新的现代文明体系之下,作为一种专业之学的医学,其地位相较传统时期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伴随着日渐深重的中国民族危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民族主义情绪也变得更加强烈。当时的诸多士人,特别是医界人士,不甘心自身被废黜及中国文化的衰微,他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力量和资源来发展中医,彰显自身的特性和优越性,以破解中医的生存危机,在科学化、专业化和国学化脉络中,努力实现中医现代化,构建现代中医知识体系。本文希望对这一历史性的过程做一梳理,分析现代中医生成之道,为反省和思考中医的发展找到可资利用的学术和思想资源。

科学化:中医的内核革命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欲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现代性的国家,延续了甲午战后知识精英对科学的重视,伴随新文化运动对科学的提倡,科学主义盛行一时。1930年代,为了促进近代西方科学在中国的普及,一些人士更发起了“中国科学化运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医的理论与治疗方法因无法用西方科学解释,受到改革派的攻击,要求废止中医。1929年,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通过废止旧医案,虽最后因中医界和社会舆论的反对而未能执行,但使中医界认识到改革中医的迫切性,中医界希望将中医纳入现代科学体系,与西医享有同等权利。因此,在1930年代,中医为摆脱因“不合于科学”而受到的歧视,提出了“中医科学化”的主张。

何为“中医科学化”?1931年,朱松对此定义道:“用科学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旧有的医与药,使中医中药成为一系统的科学。”[2]当时中医科学化的代表人物陆渊雷对科学化的途径和目的做了更明确的阐发:

国医所以欲科学化,并非逐潮流,趋时髦也。国医有实效,而科学是实理,天下无不合实理之实效……今用科学以研求其实效,解释其已知者,进而发明其未知者。然后不信国医者可以信,不知国医者可以知;然后国医之特长,可以公布于世界医学界,而世界医学界可以得此而有长足之进步。[3]

显然,他们希望将中医放在现代科学的脉络中,用科学来改造中医,让其不仅具有显著疗效,还有科学的道理,以免被人视为“巫术”、“玄学”而遭受攻击甚至取缔。尽管对于是否应该科学化以及如何科学化,当时的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民国以降,中医科学化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经过一代代中医学人的努力,中医的基本理论或者说内核,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中国医学知识体系无疑是在传统阴阳五行的思想中发展起来的,宋元以来,在日渐儒学化的背景中,发展出了五运六气学说,成为当时医学理论的根本。这样的思想认知,显然与现代科学I格不入,因而饱受诟病。为此,中医界的人士大都希望通过改良洗刷中医背负的“不科学”的“原罪”,但如何改良,则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以陆渊雷为首的中医改革派,主张全面引入西医理论,以符合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替代原有中医理论,也即所谓的“用中国药物治疗疾病,而用科学原理研究其方法学理。”[4]但废止原有中医理论,无异于釜底抽薪,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故而遭到颇为强烈的反对,认为陆渊雷的主张与西医界的“废医存药”无太大区别。但固守传统显然没有出路,故而又有人尝试用现代科学知识解释阴阳五行学说,如袁复初用物理知识解释阴阳:

欲使中医科学学,第一问题即是阴为何物,阳为何物。惜乎海内外之研究中医者至今尚未能言之也。凡物皆由分子集合而成,分子成于原子,原子则由电子环绕电核而成。阴之为物即电核也,故电波与吸引力皆谓之阴。阳之为物即电子也,故磁波与辐射线皆谓之阳。[5]

这样的解释似乎是科学了,但显然经不起推敲,难以获得普遍认同。傅斯年谈到关于中医对六气的科学解释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过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把戏,“先把六气的名称写在上边,再混合些似了解似不了解的近代医学名词注在下边,更把桂枝汤、茯苓汤等等《汤头歌诀》加在底下。这个三段组织,全是不相衔接的。”[6]

在面对废止中医理论无望,而西医界又以阴阳五行等理论为靶子攻击中医的情况下,中医界转而主张,阴阳五行这些难以用科学解释的理论,其实与中医理论并不等同。如杨则民认为,阴阳五行与中医并非相始终。阴阳五行进入中医理论主要是在西汉,此前的中医理论是没有阴阳五行学说的。[7]叶古红继而提出,“宋元以前未被阴阳五行附会学说锢蔽之时,一药之加减、一药之宜忌,皆有一定之法度”。[8]虽然两人对于阴阳五行何时进入中医成为基本理论有所分歧,但都主张,中医理论并非仅是阴阳五行,如果抛弃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在效验上未必输给西医。这显然是一种在无法科学阐发阴阳五行,理论上左右支绌的窘境下做出了权宜之计,虽然可以暂时躲避了人们对中医不科学的攻击,但却仍未说明中医真正的基础理论是什么,其科学性又在哪里?但不管怎样,原本被医学人士奉为圭臬的阴阳五行甚或五运六气,在科学化的思潮冲击下,渐渐失去了人气,甚至沦为被集中批评的对象,到抗战后,几乎不再有人为五运六气等学说辩护了。[9]

因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失势”而引发的中医基础理论的空白,直到上个世纪后半叶才被逐渐填补。建国初期,卫生行政部门把“中医科学化”作为正式的口号提出。并兴办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进修学习西医。这一做法受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在消灭中医。1954年政府调整中医政策,提出西医向中医学习,将中西医融合,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形成一种全新的医学。在政府的倡导下,中医教学中被大量安排西医课程,中医科学化的进程加快。同时,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知识开始全面渗入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之中,具有现代科学性的“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理论的构建,比较系统地解决了民国时期中医现代化中留下缺乏科学基础理论的缺陷。

建国后,政府政策名为鼓励中医发展,实为推动中医科学化。当时巴甫洛夫学说及辩证唯物主义盛行。中医界为了使中医理论区别于西医,适应时展,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辨证论治”的主张,“5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中医政策开始确立和贯彻,当时一批著名的中医学家,借用此前并不被重视的‘辨证论(施)治’,作为对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点的表述而大力提倡和宣传,从此这一术语才逐渐盛行开来”。[10]“整体观”也在此背景下被提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提出,等于中医可以自圆其说地向现代社会表明,中医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科学的。这一认识被不断强化,通过编写教科书等办法,逐渐成为现代人有关中医的常识。

现代中医的科学化是个非常全面系统的工程,除基本理论外,对诸多具体的医疗认识,现代中医也努力引入现代科学知识而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比如,关于中医的“腐熟水谷”,西医东渐之前,中医主流认识认为是由中焦来完成“腐熟水谷”的任务,如《医学纲目》卷一《阴阳脏腑部》中,“中焦在胃脘,主腐熟水谷”,[11]即腐熟水谷的部位虽然在胃,但这一功能却是由中焦来担任和完成的,古人的本意是认为中焦产生的火使得胃里的水谷腐熟。但@显然不符合现代的认识,所以现代中医就科学地解释道:“根据西医学研究结果,饮食物进入胃之后,胃一边不停地蠕动,一边分泌大量胃液,胃液之中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可将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分解,使其转化为食糜,以便于小肠吸收,实际上便是中医学中胃的‘腐熟’过程。”[12] 即是胃来完成“腐熟水谷”的任务。[13]这样一来,中医的三焦、腐熟等概念便有了科学的依据,依据这些认知来治疗,具有疗效,并不是偶尔的,而是有科学根据的。

专业化:中医组织与教育的现代化

何为专业化?一般认为,专业化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能授予其成员以成员资格的职业团体的发展过程。[14]即要满足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组织,以及拥有授予成员资格的权力。近代以降,面对整体的社会大变局以及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医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主动适应新形势,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做了一系列不懈的努力。

近代以前,中国的医学虽然没有根本的生存危机,但医生和医学在整体社会上的地位较低,乃是不争的事实。传统时期,国家基本缺乏专门的医疗卫生方面的职能部门,官府对医生的教育、入职和执业,也基本没有相应的制度上的规定。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医生的执业,几乎全由社会道德和市场机制来管理和调节。[15]随着近代现代国家机制的建立,国家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部门,各种西式的医疗执业和教育机构也相继成立,医学作为一种专业,医生作为专业人士,其地位也显著提高。特别是民国以后,为了建立国际社会眼中合格的现代化国家,积极参照日本和西方的模式,依靠具有专业化性质的西医建立公共卫生与医疗制度。[16]而传统的中医,“病家习于请医生品评先前医生留下的脉案,因而形成医家相互讥嘲诋毁的文化。”[17]传统中医间相互讥诋,往往自外于专业体制之外。因此,一些熟悉现代西医专业伦理的中医,主动适应新形势,建议中医学习西医的医学伦理,建立同僚权威,产生了要建立专业中医团体的想法。为此,中医界开始学习西医的专业制度与价值,一方面是为了发展中医自身,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中医进入国家的政治领域。

其一,追求组织的专业化。中西医论争之后,为了改变传统中医之间相互诋毁、影响发展,以及西医在卫生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中医仿照西医组成各种医学团体,成立如上海中医学会、中华医药联合会、神州医药总会等,以扩大政治影响力,促进中医界团结。

国民政府于1930年5月通过《西医条例》,但对于中医团体的合法性规定却迟迟没有出台。为此,中医界要求仿照《西医条例》,获得与西医平等的地位。最终在1936年,法规含糊不清的《中医条例》公布。但《条例》终于肯定了中医的合法权益,确保了中医的生存地位。通过《条例》有关资格认定标准、中医师法律责任与义务等条款,加强了对中医的规范化管理,整合了中医队伍,提升了中医地位。[18]

其二,中医界寻求中医学科的专业化。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教育系统未列中医。1913年,神州医药总会等团体组织了全国19省市响应的“医药救亡请愿团”去北平请愿,要求政府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允许中医办校等。但教育部对这次请愿的批示,认为“中医学目前之现状不符合有教学大纲、教材统一、教学内容系统而有条理,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等西方教育模式的一般要求。”[19]不能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但对中医办学也没有明令禁止。中医界为争取加入教育系统,仿照西医学科体系创设中医学校。[20]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药专门学校、上海中国医学院等,其教学课程设置与西医学校相差无几。同时中医界也开始了编辑材、统一课程、统一学制的工作。1928年和1929年,中医界两次集会讨论材,最后由全国医药团体总会负责收集新教材分发各校参考,而后再集中修改,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教材。赵洪钧认为,“1928年及1929年两次教材编辑会议标志着近代中医教育已经成熟。完全依靠民间的努力,联合了全国的中医学校,在统一中医教育方面迈了一大步。”[21]此外,中医界还创立中医报刊,如以上海中医学会出版的《中医杂志》,中华医学会创办的《中华医学杂志》,上海神州医药总会创办的《神州医药学报》等等,对中医学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4年,焦易堂在《敬告全国医药界同仁书》中,积极呼吁设立中医院:“设立医院,以收改良之效果。盖有医院然后对于病症实际,乃有统计可考,如诊察、治疗、处方、用药,皆可以每日实际之经验而为综合详确之比较,无论理论实际均能有莫大之功效。”[22]随后一大批中医院相继设立,如上海广益中医院、博济医院等,广东的广东中医院、广东光汉中医院等。

经过中医界人士的不懈努力,“请责成教育部明令制定中医教学规程编入教育学制系统以便兴办学校而符法令案”,最终在1937年的五届三中全会中获得通过,虽然因随后爆发的全面抗战而未能付诸实施,[23]但显然已在理论和法律上都实现了中医教育的专业化。诚如雷祥麟所言,虽然距离西方社会学家所定义的专业化体制还相距甚远,“但无论如何,它已经明确地走上了以专业团体(无论它是多么地松散)为基础的方向了。”[24]而到了1949年以后,在国家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之下,中医在专业化方面,几乎已与西医无甚差异了。

国学化:在“国医”的建构中追寻生存和自我

在西方医学进入中国之前,本无中医概念,中医概念的出现,是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医学传教士入华而出现的,到19世纪末,“中医”逐渐成为普遍使用的与“西医”相对应的概念,到清末民初,已成为社会流行的规范化概念。[25]20世纪20?30年代,又出现了以“国医”取代“中医”的现象。

国医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词汇,至少在唐代即已出现,在近代之前,主要是指在禁中当值的医生,或者是对医术高超医生的尊称。[26]192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使得国内的民族主义高涨,民众民族身份认同不断加强,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家至上”的观念使当时中国社会出现了“国”字的风靡一时的现象,几乎无论何物“只要加上了一个国字,就立刻一登龙门,身价十倍的样子”。[27]“国学”、“国术”“国语”、“国剧”等名词相继出现。中医由于在当时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一些中医也敏锐地抓住这一机会,开始为“国医”附加民族主义意义,建构新的“国医”来取代中医,以此为中医寻找合法性和保存的必要性。

意为中医的国医的概念在1920年代的报刊中已开始出现,在一些维护中医的言论中,他们不断提及“国粹”、“国学”,将鄙弃中医引申为鄙弃“国粹”,努力保护中医地位。到1930年代,随着中央国医馆的设立和“国医节”的创设,国医逐渐成为中医普遍的替代性概念。[28] “国医”概念的推广,无疑是希望借民族主义、保全民族和国家利益之名来维护中医地位和利益。如章启民的《现代国医之关键》认为,国医的宗旨在治国救民,发扬国医即是发扬国粹,根本救国,“国医之兴衰,即国药之兴衰,国药之兴衰,则影响全国经济之余裕与不足,不足,则险象环生,国本危矣”,发扬国医,则可使炎黄子孙不受帝国主义之压迫。[29]中医药团体则更是希望借助民国正统来回应西医对中医的打压:

国粹不保,何以立国?国产不兴,何以利民?民众之需要信仰不和,何以施政?先总理之革命,民族主义以防文化之侵略,民生主义以防经济之侵略,民权主义以防帝国主义之侵略。凡所以为国计民生计者,无所不至,独吾中医药界,同为党治下之国民,而不得享三民主义之保障,言之痛心。[30]

建构新“国医”概念,高举民族主义乃至三民主义大旗,是中医为了求生存之道而采取的策略,但在反对中医的人的眼里则难免生出讥讽之情,如在设立国医馆后,当时有人讥评道:

取巧迎合国人底爱国心理,自称为国产,更诩为国粹,籍标榜国产国粹,扩大宣传,以施麻醉国人的诡智。国人不察,瞢然受愚,以为物产有国货,技艺有国术,文学有国学国文,比附类推,居然承认国医为吾国现今时代落伍底医师固有称谓。近且虽保存国粹,愈唱愈高,当局接受少数要人的请求,竟有设立国医馆的计议了。[31]

尽管如此,在民族主义情绪十分强烈的氛围中,这样的策略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32]中医人士和文化保守主义力量成功地让“废止中医案”胎死腹中,中医逃过了像日本明治时期的汉医那样被废止的命运。虽然生存危机暂时得以缓解,但医界的精英人士十分清楚,民族主义的论述和话语尽管可以用来宣传和论战,但并不能取代中医自身的建设和发展。这就使得他们在建O和发展中医时,必然会采取如下策略:一方面,尽可能汇入现代科学知识,使中医的论述符合现代之理;另一方面,保持中医传统特色,并尽可能地使其在与西医的对比中显示自己的优势。1949年以后,中医界对中医两大特色“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成功构建,正是这一努力的集中体现。

“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与“整体观”,虽然在近代以前的医学中不是全无踪影,但很少有人论及,更无人会将其视为医学的根本特色和理论。但1949年以后,受“大力发展中医药”政策的驱动,一批医界精英在“科学化”和“国学化”双重理念的指引下构建了这两大理论,[33]不仅填补了中医核心理论的空缺,还构建一个与西医不同的中医形象,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与优越性。

余论:在中医知识史的梳理中思考未来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然清楚地看到,如今的中医早已不是所谓的传统,与近代以前的医学相比,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般变革,对此,当代著名医史学家廖育群曾有过精当的概述:

西方医学传入之后,中医学内部所发生的革命,是最彻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医接受了近代科学有关人体形态、解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否定了自身体系中的错误学说。在这场革命中,中医接受了西医的病名,而将自己原来的病名,如气虚、血虚、痰湿、气郁等,改称为“证”,强调中医的特色在于“辨证施治”。[34]

如上所述,借助民族话语和“国医”建构,晚清以来,一代代的医界精英沿着科学化、专业化和国学化的道路,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中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和学科体系中唯一仍然活着的“传统”学科。这一“传统”学科,虽然仍有传统色彩,但内在其实已是“现代”的。诚如廖育群所言,当下中医并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现代化问题,因为它已经“现代化”了。[35]就此而言,中医界先贤时彦的种种努力,成就堪称伟大。

然而在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西方学者蒋熙德(Volker Scheid)通过对孟河医派医学理论和实践近代演变的考察,敏锐地意识到:

当医生们决心为中医争取平等地位而展开斗争的同时,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伴随着现代化而产生的对国医地位的各种设想和原则。其结果不仅仅是机构的重置,还包括认识论和传承、重要发展目标和医生定义的重置。这是一个至今还未结束的进程,是朝两个不同方向但不一定对抗的目标前进的运动:将中医和科学结合起来,在世界上维护中医的重要性。[36]

显而易见,要想在科学化和国学化、实现现代化和保持独特传统之间找到适切的平衡,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稍有不周,就会让自己陷入“非驴非马”尴尬境地。近代以来,虽然成功构建了颇为完备的现代中医知识体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细究起来,这一成就多少是表面化的,现代中医理论和具体诊疗之间存在诸多内在紧张甚至根本性的矛盾冲突,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中医从业者切身体会,并纷纷发出了“回归中医”和“回到经典”呼吁。然而,经典不是万能的,在一个“现代”无孔不入的现实社会中,如何回归,是个极其困难的议题。好在现代学术的研究业已表明,现代科学的形成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非是绝对而唯一正确的。这一认识无疑为中医未来可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作用带来了理论上的曙光,让中医学者可以从科学化的泥潭里暂时抽身,立足中医自身的发展脉络思考未来。就像张其成所呼吁的:

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去设法求证自己是否科学,不是去用线性科学的方法寻找自己的物质基础,与西医争短长,而是要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考虑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然后怎样发扬这个优势。[37]

如果能将立足中医自身发展的思考建立在充分吸收现代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将这样的思考视为“回归中医”,或许不失为一条有可能推动中医不断取得发展的合理路径。

揆诸现实,中医的未来发展之路可能未必令人乐观,但不管怎样,立足历史、回到中医,对于中医未来的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仅将医学视为一种科学和专业,而是看做专业知识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体;只要通过历史的梳理,破除现代中医知识体系不证自明的正当性,而将其视为历史过程中的一环;只要我们深入系统地去梳理一代代中医学人在构建中医理论和中医历史过程所做的加法和减法,并将此当作反思和发展现代中医的思想资源,未来的中医研究一定会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注释:

[1] 俞樾:《俞楼杂纂》卷45《废医论》,光绪十五年刻本。

[2] 朱松:《中医科学化是什么?》,载《医界春秋》1931年第66期。

[3] 陆渊雷:《生理补正・绪言》,载张如青、黄瑛主编:《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病理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4] 《本刊征稿启事》,载《中医新生命》1934年第1期。

[5] 王慎轩:《中医新论汇编》,国医书社1932年版,第17页。

[6] 傅斯年:《再论所谓国医》,载《独立评论》1934年第115号。

[7] 杨则民:《中医变迁之史的鸟瞰》,载《国医公报》1933年第1卷第8期。

[8] 叶古红:《整理中医学刍议》,载《医药评论》1934年第6卷第1期。

[9] [23] [21]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第152、148页。

[10] 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11] 楼英:《医学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12] 贺娟、翟双庆:《胃主受纳腐熟》,载《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993页。

[13] 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14] 拜纳姆等编:《科学史词典》,宋子良等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544页。

[15] 参阅祝平一:《药医不死病 佛渡有缘人:明清时期的医药市场、医药知识和医病关系》,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0年6月;《宋明之际的医史与“儒医”》,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6年9月;余新忠:《“良t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16] 皮国立:《所谓“国医”的内涵――略论中国医学之近代转型与再造》,载《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7] [24] 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与有信仰的病人──中西医论争与医病关系在民国时期的转变》,载《生命与医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2、485页。

[18] 文庠:《移植与超越:民国中医医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9] [20] 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22] 焦易堂:《敬告全国医药界同仁书》,载《国医公报》1934年第1期。

[25] 参阅郝先中:《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6?7页。

[26] [28] 参阅米丁一:《知识建构与权力博弈:以近代“国医”概念演变为中心的探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2015年。

[27] 《何炳松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29] 章启民:《现代国医之关键》,载《南京市国医公会杂志》1932年第8期。

[30] 《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第三日之闭幕情形・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闭幕宣言》,载《医界春秋》民国18年4月第34期,第44页。

[31] 心粹:《对于设立国医馆的怀疑与希望》,载《社会医报》1931年第136期。

[32] 参阅李晓涛:《以“民族主义”阐释中医药――民国中医界的话语选择(1912?1937)》,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3] 关于这两大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具体内容,可参阅张效霞:《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青岛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9、218-282页。

化学专业篇(2)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的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2.化学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

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

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

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2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1年出版的初中阶段《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基础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课程改革时代。自2001年起的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当中力度最大的一次。新课程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方法、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的培养。新课程同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新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说,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基础化学教育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广大化学教师而言具有明显的挑战性。

2.3我国化学教学硬件资源匮乏,化学教师学历参差不起、起点低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科,其任务是分析物质的机构,研究物质的性质,从而利用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化学教学与研究必须要有足够的硬件支持。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化学实验药品药剂等这些最基本的化学教学研究的“生存资料”,很多中学很难完全保证。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接触到实验,实践的机会完全没有了;化学教师通过实验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的可能也没有了。至于化学教学的其他辅助工具,比如计算机、投影仪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许多的学校根本没有,甚至于许多化学教师不知晓,更不能应用这些工具。这对化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化学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化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相关联的知识。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有一定的学历基础,同时化学教师要受过全面的教师教育,掌握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然而,很多中学化学教师的队伍中,在学历上,有中专的、大专的、大学本科的,有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有的根本没有受过任何的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起点低。有很多的化学教师甚至是转行过来教化学的,这其中有的以前是教数学的、教语文的,有的甚至以前不是教书的!在这里,我们的教育专门机构的管理体系松散,管理漏洞多,监管力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为许多的非化学教育人员进入化学教师的队伍提供了可能。

2.4化学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式落后

我国当前的化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阶段。许多的化学教师总以为一切只是为了学生的化学考试成绩,学生考试的分数高了就意味着化学教学的成功,化学教育的主管机构也就依照这样的教学评价标准给了这样的教学结果以高分!这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严重缪解,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另外,化学教师资源的配置严重匮乏。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许多的中学以为“化学是副课,要为语数外让道”,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一个化学教师往往带三四个班级,甚至是五六个班级,化学教师也“顺其自然”地把化学当成“副课”了。在教学方式上,只注重理论讲授而不重视实验教学;只注重知识识记而忽视应用知识能力;重视教而忽视学;重知识掌握而忽视道德情感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化学教学的内容仍然停留在做题讲题、再做题再讲题的阶段,实施题海战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完全以讲授灌输为主,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草图,一个劲地讲,根本不进行动手实验教学!

2.5化学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识不够

作为基础自然学科,化学教学是教与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过程。许多的化学教师头脑中似乎没有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对化学前沿知识、化学边缘知识不甚了解,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自觉继续学习的压力。对于化学教学研究领域,许多化学教师还是一片空白,只在意“教”,而“忘记”了教学研究,这是提升化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所忌讳的。在这里,教育专门机构在对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存在政策衔接不够,措施不到位。

3.面向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师专业化应如何发展

广大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主体力量,教师素质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新课程为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也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从各个层面进行全面提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顺应时代的要求。

3.1在思想上,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良好的教师观念始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应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上彻底祛除应试教育的各种不良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喜爱,对新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清楚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化学教师面对迎面扑来的新课程浪潮,不退却,充满改革的热情和勇气去迎接挑战。化学教师要做到“教育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引导并帮助学生学习化学,让化学学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自然学科的优势,对每个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实践能力、道德观念、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化学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学习、化学科学研究、化学教学研究等,做一个化学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实践着、反思者。

3.2化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学历层次

专业素养是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立足之本。新课程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以及化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加之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积极钻研,努力从高的观点、用新的方法去解释中学化学问题,身体力行地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化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的“专家教师”。化学教师必须掌握大学化学专业所涉及的经典化学知识,并对化学前沿知识和化学边缘科学知识有比较熟悉的了解。化学教师还应当掌握教学和化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心理学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化学教师必备的化学叫学技能。能结合人们最关心的健康、环境、资源、水源及食物等焦点问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解决未来生活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及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化学问题。必须接受过必要的关于教育教学的专门教育,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的、合格的学历标准。

3.3化学教学技能与策略

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一般教学知识、教法知识,充分了解学生及其特点,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及学习风格等,充分熟悉教育环境、教育目的、教与价值等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探究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是提出化学教学问题、为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和为学生检验化学知识以提供化学事实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因此要十分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做到化学实验的生活化、探究化、绿色化、现代化、人性化。

必须在理解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基本原则之上,,淡化教师主体化,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化,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务之急,努力提高驾驭现代化学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努力改善化学教学策略,实现自主学习、愉快学习的教学策略,关注差异性,主动建构为基础的精简教学策略。

3.4注重从道德、习惯层面进行教学;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做到终身学习,主动探究

科学素养是新课程事实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科学的追求,对化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从化学与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化学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理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要积极提升自觉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到教与学并重,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经验,构建新模式。

3.5把握新课程本质,加强同行交流

要在专家引领过程中更直接地把握新课程的本质。专家引领主要指教师与专家共同研讨新课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在专家启发下将自己的感受或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继而形成观念。但是,化学新课程涉及的问题很多,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涌现的,具有“动态”的特征,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专业自信心,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再生”能力。同行交流是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合作。教师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对华学课程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至今共同切磋、分享经验、吸取教训,彼此互相支持,能少走弯路,有助于教师共同成长。同行交流伴随着教师的自我反思,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3.6构建良好的管理体制,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有力保证。“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合格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化学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健全的机制。首先,应该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化学教师专业化的第一关,保证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标准化、正规化。其次,努力改善化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机制,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不断改善化学教师的专业教育,努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地位,从而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强调化学教师的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至终身教育,注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再次,对于化学教育的硬件配置,要尽可能绝对保证,要保持化学教师师资的平衡,促进化学教学和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另外,调整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化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包括五个方面:普通科学文化知识、化学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化学教育技能、化学教育实践。

学校应加强化学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化学课程资源,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化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高质量的化学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化学学科的专家,而且是化学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对化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化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王磊主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宋心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与建议》,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化学专业篇(3)

药用分析化学是关于分析方法和化学信息理论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在高职药学专业中,是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新药开发、药品质量的综合控制、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等,都要运用到分析化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1]。通过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精确细致的科学实验能力,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药用分析化学同专业课程药物分析密切相关[2],为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教学方法和内容应以服务于专业课程而进行适当调整。

一药用分析化学目前的教学实情

药用分析化学课程,在高职药学专业中,一般设在第三个学期,是在学生了解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很多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列为公共课,由公共课部或基础课部的老师进行授课。由于公共课的老师和专业老师分属不同系部,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学环节难免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感觉非常吃力。专业课老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对于涉及到分析化学的一些知识,以为学生已学过,常是一言带过。其实,学生却是一头雾水,稀里糊涂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便会大幅降低,专业课的教学也会陷入极其被动的尴尬局面。因此,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与专业任课老师应时常沟通,了解专业课对基础课的知识需求,有目的地调整教学重点,与专业课进行有效地衔接。笔者以我校药学专业为例,谈谈药用分析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粗浅建议。

二药用分析化学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紧扣药学专业,主次分明,适当补充对于药物分析,由于生产力技术水平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版本的《中国药典》在滴定分析方法的内容上还是占有较大的比例[3]。因此,在药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向学生解释药物分析检测中化学分析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作为经典的分析方法,应加强其理论和实验教学。容量分析法中,在滴定方式的选取方面,返滴定法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较多,比如,溴量法测定五号位基团带不饱和键的巴比妥类药物,阿司匹林水解后通过返滴定测定其含量,剩余碱量法测定氯贝丁醑,间接碘量法测定异烟肼等。因此,在滴定分析中应注重加强对返滴定法的理论教学,同时适量增加采用返滴定法的相关实验。对于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因为大多数学生对非水滴定很难理解,所以讲解这个内容体系时,教师应将无机化学中的酸碱质子理论,预先给学生补上,同时多穿插实例进行授课,让学生重新对酸和碱的概念有新的认识。此外,对于溶剂,也要让学生多了解,可在授课时进行一些有机溶剂的实验,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通过这些知识的铺垫,为学生理解非水溶液滴定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药物分析中,学生在使用非水容量法检测有机碱盐、有机酸盐及有机酸碱金属盐类等药物的含量时,就会对该知识点顺利地掌握。从分析方法的发展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分析法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工业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药物分析中也不例外。在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多组分含量分析中,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不需要分离杂质便可进行测定,操作过程简化,在药物检测中应用较多,如药物的杂质检查、复方制剂的含量测定等。但是,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章节中无此项知识点,考虑到专业课需要,可以补充这种方法的理论和分析案例,使学生对该法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药物分析课程打下基础。药用分析化学课程对单组分测定介绍了三种方法,即吸光系数法、工作曲线法和标准对照法。在中国药典中,标准对照法收载较多,在授课时应强化该法的教学,尽量结合一些药物分析的相关实例配合进行讲解。从1985年起,在药典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从无到有,其收载数量和检测类别逐版快速增长。它预期将用于未来的药典色谱,特别是HPLC将成为药物含量分析方法的主流分析。因此,对于药用分析化学的教学,其重点应放在色谱法体系,包括经典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其它在药典中收载的色谱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理论,增加色谱实验,为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专业课中关联概念的异同,宜强调提示药用分析化学与专业课程中有很多的相关概念,其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容易混淆。因此,在分析化学的教学中应寻找这类概念,并在授课中向学生进行强调,下面列举几个这方面的实例。实例一,区分检测分析结果表示的差异。在药用分析化学中,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以百分含量表示居多。在药物分析中,原料药的含量结果大多以百分含量表示,但药物制剂的含量表示,常采用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规格为含盐酸曲马多0.1g,称为标示量,中国药典规定含盐酸曲马多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4]。假如检测结果在药典规定的标示量限度范围内,则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含量符合药典规定。实例二,区分浓度的差异。在药物分析中,碘标准溶液或溴标准溶液假设为0.1032mol/L,学生通过分析化学的学习,通常认为它们的浓度是事实上,药物分析中的含义是“I”或“Br”的含量为0.1032mol/L,也就是说,含I2或Br2是0.0516mol/L。实例三,区分溶液浓度表示上的差异。在药用分析化学中,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采用物质的量浓度(mol/L),但在药物分析中,标准溶液的浓度基本采用滴定度(mg/ml)进行表示。滴定度常使分析结果的计算简易化,可在分析化学中,多数老师只是简单带过,主要是学生认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为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任课教师应加强滴定度概念的讲解与习题演练,确保学生在药物分析中能熟练应用滴定度进行计算。以上这些溶液区别在教学中应向学生阐明,讲解清楚,以免混淆,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使用。上述例子表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某些概念和应用上存在一些差异,这就要求基础课的老师要善于去发现,并在授课时向学生重点强调,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和学会运用。

(三)理论与实训相互融合,培养专业技能药用分析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提倡培养综合专业技能。在省高职高专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题库中,其中《药学》分册[5],技能抽考项目达到15个,可见分析化学在药学专业中所占的份量。按照这些项目,我们将一些药物的分析检测有机地融入进去,根据专业技能抽考的评价与考核标准进行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的实验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心中树立“量”的概念,让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在药物分析检测方面的运用。

三结束语

药用分析化学的任课老师应主动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专业课对分析化学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差异点的辨析,确保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并为之有效服务。同时,根据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可接受性,将药用分析化学和专业课有关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以知识链接的形式该专业及发展方向。在教学方式上,针对化学知识杂而多,教学学时偏少的特点,教学应侧重于与药学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上,对其精讲多练,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夯实专业基础。而对于专业课程应用很少的化学知识点,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培养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拓展需求,以了解为主。此外,药用分析化学教师,在授课的适当时机,穿插对学生进行STS教育,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与社会[6]。教师利用分析化学在社会生活、药学中的应用进行有关知识的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前沿,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作者:李华生 王文渊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文秀,董顺福,董树国,等.打好药用分析化学基础促进药学专业课程学习[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52.

[2]邱承晓.薛全振.王海燕.等.化学课要切实为药学专业课打好基础[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60-61.

[3]李华生,王文渊.高职药学专业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6,43(16):249-250.

化学专业篇(4)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具有相应的在大学教学实际教学能力。这是专业化最基本的能力。(2)具有教学设计的独创性,能有效地组织大学课堂教学。+-(3)能在大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总结和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大学教师职业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树立大学教师专业化的新理念,关注大学教师教育信念、专业精神的培养。大学教师专业化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要让教师及整个社会认识到大学教师是种专门的职业,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改变社会对教师职业具有一定替代性或是准专业化等模糊看法,要认识到大学教师是个专门职业,大学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作为教师专业化理论内涵的组成之一,大学教师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大学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形成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教育信念在大学教师专业结构中位于较高层次,它统摄大学教师专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因此,应该对大学教师进行信念和信仰教育。要自始至终把教师作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来看待,强调教师自我生命活力的体验和专业满足感,增强对教师专业内在的、执着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将情感内化,形成稳定的个人品质和正确的教育信仰。

(二)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训练,突出大学教师专业化的特色。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训练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教师的知识应该是双重性的,应是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统一。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大学教师要求既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该通晓教育科学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大学教学技能,避免只会专业知识不会教授知识的情况发生。据说在一所高校,校长聘用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博士来任教。这博士在授课过程中,不太注意教学方法,学生给他提了些建议,后来校长找他谈话时,他还说:这些学生是什么水平?难道我堂堂一名牌博士还教不了他们?在很多大学,教师都是只顾自己搞科学研究和忽视大学教学能力培养的,加上很多大学在招聘教师时把学历作为唯一条件,这就导致很多大学老师有很渊博的知识却没法传授给学生。虽也有些教育学知识在现实中却不会运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大学教师应该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的训练,加强自己的大学从教能力,实现学科专业水平与教育专业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建立大学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严格的大学教师资格评定制度。大学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建立严格的大学教师教育资格认定制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大学教师教育机构认定制度》、《大学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大学教师业务评定制度》等,并在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大学教师教育资格认定机构来研究和制定大学教师资格标准,负责对高校教师进行资格认定。大学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要坚持高标准,通过全面考核,成绩合格,具备大学教师资格,有教大学的能力,具有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才能加入到大学队伍中来。因此,要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师范院校和各高校本身不仅要重视新教师培养,还要高度重视大学教师的职后培训。要根据大学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不同要求,全程规划和总体设计职前培养、新教师岗前培训和职后培训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使其前后连贯,相互沟通,有机衔接,实现大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四)培养大学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专业自主性。自主学习又称自律性学习,是相对于他律性而言的。其基本含义是学习者对学习的进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自主学习是大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条件。柏拉图说过:“凡是自动的才是动的初始。”真正优秀的大学教师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意识,能反思、能调整、有灵性、能适应,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转识成智的能力。独立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对大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大力提倡培植大学教师成长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广大教师能不断地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21世纪的大学教师除了掌握自己学科的内容和必要的教育技能技巧外,还必须有一种"扩展的专业特性"。包括:有对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的质疑和探讨,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有研究自己教学的信念和技能;有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质疑和检验的意向;有准备接受其他的教师来观察他的教学并就此直接或间接地与他进行坦率而真诚的讨论。另外大学教师必须树立科学创新意识,要不断进行反思,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是提高大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省,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严肃的批评和及时的纠正。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新旧教育思想观念的冲突下,及时地进行自我剖析、开展自我批评,是消除各种消极影响和自觉净化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2]王志林,沈琪芳.论教师自我教育意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刘珊慧,周国平.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化学专业篇(5)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毕业生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据统计,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上海。

毕业生首选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

(来源:文章屋网 )

化学专业篇(6)

2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高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分析化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动画、多媒体等。鼓励学生充分利用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查找学习资料,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将教材中枯燥的理论、抽象的问题转换为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动画、视频等,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立体化,使枯燥的理论理解起来更形象、更直观,既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既可弥补传统的教材、挂图及实物模型携带不方便的不足,又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液相色谱法时,通过播放Flas演示,学生既可明了色谱仪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又可以清楚观察到液相色谱分析过程的产生,再结合教师的适当的讲解,必然加深学生对该法分离机制的理解。

3综合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大多数高校普及使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激发学习兴趣,但传统的板书仍然有着现代教学媒体无法完全替代的优势。例如在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可跟着教师的书写记笔记,板书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时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并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PBL)的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讲授与讨论,在线答疑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专业篇(7)

目前教师在道德研究方面由职业道德阶段向专业道德阶段过度,这是教育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专业化进程的过程中,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则可以认为该职业的专业化没有成功。当一种职业达到其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即这类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修养达到专业化水平,广大群众应该对其进行高度认可,否则这个职业的专业化水平将名不副实。然而,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影响,现阶段的中国式教育对教师专业道德的理解有失偏薄,从而导致在建设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真正得到的效果不明显。现阶段,中国式教育的专业道德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 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内容不明确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在理论中,对教师的专业化道德要求都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以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而纵观国内教师,多数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道德没有充分了解,或许这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他们会以最佳的状态来履行自己的职业道德,但深层次来讲,这类老师对职业道德的了解模棱两可,很容易在实施过程中失去自控能力与监督能力。换言之,自己的行为与专业道德规范相矛盾。教师的专业道德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因为具有了专业的知识,才致使职业道德向专业化发展。现今的教师道德不再如过往一样(如热爱祖国、热爱党等),而是基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去履行专业的道德行为。尚若教师没有掌握专业的知识,光是空口白话,那么专业道德能否实现将会是一个模糊的答案。教师的专业道德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专业知识是专业道德践行的前提。因此,对于教师师德的培养,应该重点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掌握能力。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其对从业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自发的在潜意识中对专业道德全面践行。教师的专业道德问题不能表于形式,只是纸上谈兵的平面概念。在专业化道德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专业道德问题,因此专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必须依据于实际,根据不同阶段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而现阶段高校在师德培训及师德教育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内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较少,特别是在教师教育时间方面对教学的指导意义的研究相当匮乏。因此,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教师道德的深入研究迫在眉睫,将教师的专业道德融入到教师的专业教学活动中,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专业化问题的解决将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呈现多元化

在调查中显示,很多老师基于各种压力,尤其是道德压力方面,对工作状况的影响非常大。绝大部分小学教师在专业道德发展过程都处于被动的强迫性的道德规范中。因此,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要求是多么的高。对于教师师德问题的重视,应该成为小学教学中重点控制的问题之一,只有充分重视师德管理,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为我国教育的长久发展提供必要的师资力量。

“多元化”在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中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注重人性化,小学教师专业道德亦是如此,在教学专业化道德方面,除了对学生的考虑给予充分重视外,对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提出也显而易见。在汶川大地震后,对于遇到地震而只顾自己安全的范跑跑,在网络投票中,高达百分之三十的网友认为此举行为可以理解,这是一个人在遇到危难时的本能;有百分之十的网友也认为小学老师在遇到危难时,有选择舍己为人还是进行自我救助的权利;但是还是有一半的人认为,在遇到危难时,由于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殊性,应当在那个时刻舍己。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不再单一。除了那些走形式的口号,小学教师道德的评价中多了几分人性。

3 小学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一般而言,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只有职业的特殊性质,还具有专业发展的规律。无论是整体教师的专业道德还是教师个体的专业道德培训,都需要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只有充分掌握发展规律,才能在现实的日常工作中任由教师专业道德自我修复与完善。

初出茅庐的小学教师,其专业道德还处于初期阶段,也就是体验期。无论是对教师职业业务的认知还是在职业意识上的认知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他们往往不能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有效控制。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也做的不到位。但在这个阶段里,这类教师对专业道德都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但如果在初期阶段没有解决专业道德的问题,随着就业时间的慢慢推移,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将会越来越小。

经验型小学教师处于职业道德发展的过渡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认同感很高,且相对稳定。在这个时期,教师的这种状态有利于实现内部道德规范的整合,即教师可以从潜意识中对道德进行自律。换言之,此时的小学教师,正在对职业专业道德进行重新认知。与此同时,对于师德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骨干小学教师的专业道德处于稳定期。这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职业专业道德的理解已经达到一种新的层次。对专业化职业道德已不再局限于学习,而是信仰。此时,教师的专业化职业道德价值性将会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同时,这类教师在对职业道德的了解基础对所属的专业进一步学习。教师会思索现有的教师专业道德有什么不足之处,哪些方面需要改变,这也是教师专业化道德发展的前提。

根据上述研究不难发现,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教学质量对教师的道德水平以及需求是不同的。在专业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道德教育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拟定建设的要点从而制定出不同的方案。教师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建设因以教师本身为基础,充分遵循教师专业道德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而对身处不同阶段的老师应制定不同的方法来对其进行勉励,从而加强教师道德规范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顾明远.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走向[j].求是,2008(7).

化学专业篇(8)

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社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模式上,遵循“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减少理论分析,体现有机化学在医学和药学领域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可以说“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生命”。通过有机化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药物结构与药效的相关关系,为今后进行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检测、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1.把握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

有机化学是整体性、联系性非常强的学科。内容编排由浅入深,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前面的知识内容讲解要慢、细、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便后面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中心问题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的问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深刻理解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特征包括物理的和化学性质。有机化学课程中不同官能团的性质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烯烃与氯化氢加成反应是卤代烃的制备反应,有意穿插反应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整体感。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职医学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医学课程才是他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不重视有机化学的学习,在开课的第一天就要向学生讲明有机化学的重要性,首先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大的化工厂,每时每刻有成千上万个化学反应在发生,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的科学,所以要学习有机化学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其次另外要结合身边的化学物质学习有机化学,如双酚A、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保鲜膜等,让学生感觉有机化学并不是纸上谈兵,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另外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有机化学与医学相关内容的联系。如讲解羧酸的成脂、成盐、成酰胺反应时,可以补充有机药物化学修饰的内容,如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药青霉素G,是一种不溶于水的药物,如果在皮下注射时,一方面不易吸收,另一方面会疼痛难忍。将其修饰成盐后,注射时不仅可以减少疼痛而且有利于药物吸收。最后,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有机化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教师很难在64个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整合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非常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选择性的精炼教学内容,适当压缩高中已学过的内容,将重点放在新接触的反应类型上,同时将可以将有机化学的前沿动态融入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有机化学的活力和生机。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感觉教学效果还比较理想。3.1迁移教学法迁移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一方面对有机化学留下整体感,另一方面对于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有助于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和学习后面新的知识。比如可以将不饱和烃所学诱导效应内容迁移至卤代烃,由于卤素的电负性较碳元素比较大,所以碳卤键容易断开,并且卤素带负电,碳带正点。同理可以迁移到醇类、醛酮类和羧酸类等。3.2对比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对新旧知识内容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及相互联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而且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另外还可以调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的知识,避免知识的混淆,加强记忆。例如可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在通式、结构、命名、性质方面列表对比,另外在学习环烷烃时与烷烃进行对比,醛酮的加成与烯烃的加成进行比等等。3.3演示教学法演示法是一种以直观感为主的教学方法。利用分子模型进行演示可以形象地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和价键特征,为学生展示从微观的宏观、从平面到立体的直观印象,便于学生接受,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讲解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结构时,可以用粉笔模拟结构的微观形态及价键特征,烷烃的空间构象用粉笔拼接分子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和构型异构体的理解。3.4归纳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分散知识的归纳整理,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快速抓住重点内容,掌握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避免死记硬背。教学过程中每类物质都要按照通式、结构、命名、性质进行总结,同时还可以专题总结,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另外还可以以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为主线归纳总结。3.5练习法有机化学知识繁多、复杂,只有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为了加快学生对知识掌握每章必需附带一定的练习题。

参考文献:

[1]刘玉梅,黎江,廖珍.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海峡药学,2015(05)257-258.

[2]谷小珂,邱净英.提高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卫生职业教育,201432卷14期,52-52.

[3]朱晓彤,张荣丽等.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之孔见,卫生职业教育,2014,32卷03期44-45

[4]朱志博.提高医学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初探.基础医学教育,2014年03期169-171.

[5]田树革,孙芸,马红梅.多种教学方法中药化学课程中应用.新疆中医学,2014年32卷06期,53-55.

化学专业篇(9)

关键词:专业化;学前教育;特质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对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说,则需要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求进行不断总结,对中职教育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找出中职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用以指导中职教育的工作实践。

一、学前教育的教学特质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教育教学能力主要指的是教师以自身的优良素质为基础,在执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达成的预期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能力包含课程开发能力、组织活动能力、教材分析能力以及语文表达能力等。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具有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与专业相关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对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持续追踪,将自身所积累的中职教学工作实践与新理论、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要尽量做到准确、熟练地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能够对教学工作长期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的反思,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前教育的学术特质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训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中职院校来说,需要提升教学工作占整体工作的比重。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要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有效的衡量。在学术自由方面,学校要给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充分的学术保障,使教师能够在各种领域保持一定的学科优势,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为学科领域的专家。这就需要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科研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运用新的科研成果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工作水平。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还应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与知识体系,积极参与校内所举办的各项科研工作,主动参与校级、省级以及部级的重点课题。中职院校可以开办的科研活动主要包含教育科研培训、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理论培训等。另外,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相关的科研工作需要严格建立在专业特性的基础上。学前专业教师要长期关注教育领域的改革动态,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找出中职教学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各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投入科研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我国整体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观察与分析,深入到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线,从提高社会服务价值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套与区域内幼儿教学需求相适应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必要情况下,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可以直接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利用教W实践经验对研究成果进行改良和优化,将经过优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中职院校内部的教学工作中。

三、学前教育的实践特质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学生为了能够与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要求相适应,一定要在毕业之前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多为学生创造教学实践环境,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各项实践操作进行有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无论在实践课程上还是在理论课程上,都需要对课程的特点与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对幼儿教育实践的操作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既要能够承担专业教学工作,也要能够承担学前幼儿教学工作。

四、教师的人格特质

教师的人格特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调查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为坚韧、耐心、客观、心胸宽广、自信、真诚、有理想、有责任心的特点,这些人格特征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自身的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进行不断优化,在完善自身性格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形成爱心、开朗、乐群、活泼等性格特质,在承担幼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体验到幼儿教学工作给自身带来的快乐。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前专业教师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明健,谢笑容.高等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困境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5(29).

化学专业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677(2016)011-0211-03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或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1],它无处不在,其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始终,被称为“中心科学”[2]。面向非化学专业理工本科生开设的《大学化学》,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化学工作者,而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从高中化学到大学化学,研究方法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采用的数学方法也由相对简单到比较复杂,从简单的数学运算到微积分的运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化学问题的核心内容,避免迷失在细枝末节,这对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本文将分别针对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师的角色、实验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和考核机制进行探讨,结合高校一线教师的授课经验,浅谈几点思考和感受。

1教学内容的甄选

1.1绪论

万事开头难,学生在上一门新的课程时,往往充满好奇与渴望。因此,能否将学生的热忱自然的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化学的魅力,绪论课尤为重要。大学化学绪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愉快的接受大学化学,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对自己专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一方面,大学化学作为公共基础课,应该尽量与学生的具体专业相结合。比如,20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有机的结合了化学和物理,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地质等学科渗透,解决了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并开辟了环境保护、地震预报、海洋开发、农业开发、生命起源、地球深部和球外空间等领域的研究。笔者面对是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海洋油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融入与上述专业相关的知识,尤其是化学在其中的应用。例如,在热力学基础章节中介绍低碳能源可燃冰;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讲解中介绍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及其在油气运输的应用。另一方面,化学与社会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密切相关。教师在首次课贴合实际讲一些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让学生觉得化学有用、有趣,听得懂、学得会,自然就会产生兴趣。当今社会,化学信息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且难辨真伪,一定的大学化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去伪存真,理性分析。另外,可以向学生列出有关化学与生活相关的书单,丰富学生的课余阅读。比如《人体中的化学》,《五光十色的化学》,《化学-点石成金从这里开始》,《消费者化学》,《身边的化学》,《化学与健康》,《化学合成的逻辑学》,《摄影化学》,《化学魔术》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化学于你我仿若空气,无处不在。

1.2化学史的介绍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化学史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适当引入化学史的知识和化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的生动、实用。正如山冈望在《化学史传》所言“了解一项重大发现的意义及其正在起着的作用,当然是一项既重要而又愉快的事情。然而还有比这更为重要和愉快的,那就是要了解那项重大发现是怎样成功的,发现者做了怎样的努力,是在什么样的计划之下取得的,并在什么动机下制订出这样计划的……我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即通过学习化学发展史的过程,才能体验到其中蕴藏着的真正科学兴趣,才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从而才能够开拓出正确的科学道路[3]。”我国化学家傅鹰也曾说过“化学给人知识,化学史给人智慧。”知识是短暂的,是易被忘却的;而智慧却可以长期的影响我们的言行举止。避免造成学生只是简单记住了某些知识,而不能形成相关能力。Stinner[4]提出了六种有效的将化学史融入化学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分别是:冲突、对话、戏剧、缩略图、案例研究和专题叙述。其中,冲突是指不同理论之间的异同,比如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和酸碱质子理论的比较。对话可以是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某化学事件的影响,比如讲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简单介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法国物理学家查理,法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盖-吕萨克,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的生平,趣事和贡献。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的坎坷,另一方面能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把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1.3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与逻辑性

在定义、定理的讲解过程中适当插入化学趣事。比如讲酸碱指示剂的时候介绍其最初因波义耳看到紫罗兰花瓣溅上酸沫变红而被发现的例子,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工作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情感态度。还要注意概念定律与前沿知识、社会热点的结合。依据自己的科研实际,将大学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原理、方法与材料合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紧密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学过程注意知识点前后贯通与对比总结。例如类比阿仑尼乌斯方程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式、化学反应等压方程积分式和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定积分式的异同等;使学生养成在知识上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科学习惯。与中学不同,大学化学不再限定教科书,一般用参考书。让学生尽早意识到两者的不同,以批判的态度辩证的学习与思考,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主动性。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比如从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到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过程,强调由理想到实际的变化思路。总之,教师要明确教学对象和目的,合理进行课程安排。精选并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2教师的角色

作为教学活动管理者的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一方面,大学化学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所在专业的老师交流和沟通,了解其学科对化学知识的要求,在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另一方面,大化教师要学习了解一些学生所在专业的基本知识,从而领悟化学与之的内在关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要广泛涉猎化学史知识,了解化学中的趣事,避免使用一成不变的课件进行惯性教学,积极引入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定期更新课件。教师团队要注重交流。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学期中,积极参与团队讨论、教学会议,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与国内外的同行交流学习。可以通过录音、录像,同行听课等手段,找出问题、改进不足。充分考虑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逐步形成能与教学水融、相得益彰的教学风格。作为管理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平等、互助、互长的师生关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教育目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泛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科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性传授阶段,而应该突出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揭开伪科学的面纱,能够批判谬论,追求真理。

3实验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化学是什么?化学工作者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常常把化学的英文单词(chemistry)拆开来讲:chemistry(化学就是动手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发展,正是依赖人们的不断实验,从而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因此,在非化学专业的大学化学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必然需要学生参与到大学化学实验这一领域。实验教学是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单项式教学向双向式教学转变的很好媒介。比如普通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到普通蒸馏仪器的安装,常量法和微量法沸点的测定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沸点的影响因素,如实记录实验室的大气压;引导学生思考蒸馏与微量法测沸点具体操作的差异,比如温度计橡皮塞的状态。蒸馏过程要使液体气化后再冷凝,需要形成密闭系统,因此套温度计的橡皮塞要塞紧蒸馏头;而微量法测沸点要测量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强时的温度,因此要在套温度计的橡皮塞上开槽后再插入提勒管,以使两者压强相等。另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沸程、沸点、毛细管现象等概念的理解。总之,学生亲自动手,能够加深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实验能够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其独立观察、分析能力,再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最终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这是培养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大学化学作为面向非化学专业的课程,大班授课普遍存在[5]。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设置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兴趣,引入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助教讨论课等模式。习题课和讨论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交流和讨论为主。鼓励学生参与讲座,探索性实验和小课题研究等第二课堂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快乐和愉悦,以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积极引入启发式教学。在讲授时故意引入错误观点,树立对立面,引发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与兴趣,增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印象。比如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的写法。对配平的化学反应负极半反应,因其发生氧化反应,故意写成还原型物质失电子被氧化的形式。这样,书写能斯特方程就极易写反正负号。启发学生思考原因,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的学习。对于授课媒介,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要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放一张有趣的图片,播一段科普短片,或者打开一个动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讨论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经不同膨胀途径的体积功的变化,通过动画描述恒温可逆过程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进而推广至压缩过程的讲解。注重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通过网络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借助化学教育资源和软件,包括课程材料,在线课程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加强课外交流。鼓励学生进行泛在学习,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可取得的科技工具学习,培养学生的乐趣。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例如积极与辅导员沟通,以获取学生综合情况。对于贪玩、偷懒的学生及时教育、激励。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是培养自己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更是学好专业课和进行研究的基础。择选较为优秀的同学进行某一专题的报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邀请兴趣高、爱动手的学生参观及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组,通过科技创新等环节,使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途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质,也促使学生在大学化学的课堂学习中思考、分辨和吸收。

5考核机制

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大学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应该据此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而不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考评依据。对于闭卷的期末考试,除了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比如通过单位分析,数量级估算,极端情况和特例讨论等,进行定性思考或定量计算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交课程论文,尤其是关于大学化学和本专业的关系论文。这样既可以考核学生对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其体会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提交作业,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环节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尽量完善考核机制,使考核机制多元化,能真正切实的监督、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绩效。

上一篇: 教师经验交流 下一篇: 实训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