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改革与战略杂志 省级期刊

Reformation & Strategy

  • 45-1006/C 国内刊号
  • 1002-736X 国际刊号
  • 1.0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改革与战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改革与战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理论、数字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

改革与战略 201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方略的理论解析12-17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质上就是以人的本质为中心的思想,而人的本质中包含了劳动、社会关系总和、需要三个层次系统,正是人的本质的这三个层次系统的相互作用为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充分发挥人的各本质力量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要发挥人的劳动本质、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和人的需要本质,构建人民群众共商共建共享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捍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人民的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保障机制构建18-24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共享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保障机制是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时代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从人民视角来看,共享发展还面临一些困境,如发展内容难以满足人民需要、共享共建主体联动不够有力、经济增长与利益共享存在落差、共享发展相关制度不完善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机制要以人民需求为准则丰富共享发展内容,建构共享发展的多元主体联动机制,完善共享发展的利益调节机制,优化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中国经济40年对外开放的动力变迁及其经验启示25-31

摘要:40年的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这是成就中国经济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中国经济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高度开放的历程中所经历的动力变迁进行历史梳理,提出了中国经济开放从最初的政策驱动一市场生成型开放,历经制度驱动一市场拓展型开放,演变至治理驱动一市场深化型开放。在动力变迁分析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突出政府与市场有机互动、渐进式开放与增量式改革相机配合以及有效利用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具有关键意义。

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时代价值与深化路径32-36

摘要:我国的商事制度改革已历经数年,原先被简单看作是一种管理体制的旧有商事制度正在发生变革。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事制度改革亟待深化与完善。其具有不言而喻的时代价值,肩负着进一步厘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艰巨任务。并且,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审批事项的精简不仅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也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基于此,应尽可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将商事制度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运用“大数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行商事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可以预见,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必定会使我国市场实现活力、动力与约束力的自然融合,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形态理论视阈下马克思的财富观37-41

摘要:马克思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历史阶段,而这三大历史阶段又都有着由自身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财富观。前资本主义社会有着以人为目的的“崇高”财富观,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物化、异化的财富观,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则会生成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财富观。而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渡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则应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财富观。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新经济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创新研究42-47

摘要:新时代微信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诸多优势:使用用户多,分布类群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传播性和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同时新经济时代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诸如造假成本低,搜寻成本大;商品质量无监管;虚假的点赞和转发营销等。为此,应在运作策略、设计策略、客户服务策略等方面着力创新,使得商家自身由传统营销的低效率、高投入,转变为微信营销的低投入、高产出。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研究48-55

摘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动力支撑。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阐述新发展理念与产业精准扶贫的契合度,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策略主要体现在:创新产业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及结构协调发展,推进绿色生态产业精准扶贫,构建开放发展的产业精准扶贫格局,倡导产业精准扶贫成果共享。

改革与战略杂志金融财税研究
去杠杆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56-61

摘要:运用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2017年的数据分析去杠杆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杠杆化会降低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减少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总额和净利润,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调低杠杆率水平并不是商业银行去杠杆化进程的关键点,商业银行应该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密切关注监管要求变化的基础上,加速自身转型升级,改变通过高杠杆获得高收益的盈利模式。

改革与战略杂志农业与农村发展
新时期农地确权政策效应实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62-67

摘要:当前我国农地确权已经进入颁证收尾阶段,但是颁证并不意味着农村的结束,仍需要对过往问题及确权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审视,诸如农地确权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农村女性利益未受关注;承包地确权中的精准性有待提高、辅助体系建设落后,制约政策目标达成;现有法律法规抑制土地流转,削弱确权功效。为此,在顶层设计上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理念,做好辅助性保障;多管齐下,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建立后期反馈、促进机制,推动土地流转;构建农地产权交易体系,推进金融创新以体现确权收益;完善法律法规,破除确权红利释放的法律障碍。

农副产品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分析68-70

摘要:我国东部地区农副产品流通的市场规模、经营状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建设的差异,东中西部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明显,呈现出东高、中塌、西低的发展态势。农副产品流通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农副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生活水平等差异,都是导致我国农副产品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呈现出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在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应加强互利合作。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地流转政策的设置逻辑解析71-76

摘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了农地流转的现实样态及其形成逻辑,并引入多源流理论阐释农地流转政策的议程设置过程。研究发现,在农地流转政策的议程设置中,焦点事件促使农地流转问题得以显化,政治精英相互博弈形成政策方案,党政力量主导政策选择偏好,政治精英推动政策议程的发展走向。研究结果表明,多源流理论是解释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的新视角,但其解读过程还需从拓宽焦点事件的信息来源、丰富社会公众的参与渠道、引导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以及重视政治精英的推动作用四个维度来进行优化.以提高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透明化和科学性。

改革与战略杂志区域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初探77-81

摘要: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时间脉络,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后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化湾区合作共赢,发挥湾区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其在全国改革及创新的引领作用,创新湾区国际化模式等;并提出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之下,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提高国际经贸功能、推动空港航运物流联动、助推金融效应叠加等发展对策。

改革与战略杂志产业对策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场域冲突和重构82-88

摘要:文化产业国际化具有“观念性”、“经济性”和“共享性”三重属性。跨国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促进国际间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软联通”,也能促进国际间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经济上的“硬联通”。根据场域理论,文化产业国际化不仅仅牵涉到产业空间布局,各主客体间还存在网络结构和关系互动。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面临诸多场域性的冲突和竞争,如何实现各要素的协同,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重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经济场域、文化场域和社会场域,具体包括建立包容开放和文化互信的思想体系、以创新为基础的竞争力提升模型及要素丰富的资本结构等。

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梯度问题的实证研究89-94

摘要:产业转移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从而使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形成新的区位均衡的过程。然而,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如期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反而面临一些梯度陷阱。通过计算珠江-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梯度系数,系统论证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梯度问题,探寻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在承接珠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并对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95-99

摘要: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革与战略杂志中国城镇化研究
慢城及其全球实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100-105

摘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慢城起源于意大利的慢餐运动,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是西方国家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慢城倡导快与慢的平衡,主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调保持传统文化和城市个性。随着国际慢城联盟的建立和对慢城的推广,其范围和影响日益扩大,逐步从欧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慢城运动。慢城是一种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有相通之处,近20年的全球性慢城实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改革与战略杂志国际贸易
中国对纳米比亚旅游酒店投资的机遇、环境及挑战分析106-110

摘要:纳米比亚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旅游业发展较快,旅游酒店业存在一定的投资发展机遇。但该国酒店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设施陈旧、管理服务水平欠缺、当地投资能力有限等问题已经凸显。通过对影响该国旅游酒店投资的环境进行分析发现,纳米比亚社会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稳定、旅游资源丰富、社会人文环境和谐、交通设施完备,总体投资环境状况良好,但也要注意防范法律、宗教习俗、经验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方能取得有效的投资回报。中国“走进”纳米比亚投资其酒店业,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与机遇,是双方互利互惠的一项重要举措。

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提升的对策111-115

摘要: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这一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商务模式,并对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再造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中的市场虚拟化、流程网络化、主体智慧化和方式信息化等方面的影响,指出电子商务从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产品标准化三个方面改变企业竞争优势。结合我国出口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对我国出口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提出加强出口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水平、注重企业信用建设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