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战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改革与战略杂志 省级期刊

Reformation & Strategy

  • 45-1006/C 国内刊号
  • 1002-736X 国际刊号
  • 1.0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改革与战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学术期刊。改革与战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经济理论、数字经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区域经济

改革与战略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与战略杂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1-3

摘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能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指导而不是西方经济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不能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是要围绕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体系结构以及该生产关系如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来展开。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要偏向搞经济运行、竞争层面的研究,也不要导向应用经济学,而是要根据《资本论》的思想脉络及其提供的基本路径、基本方法去做。

改革与战略杂志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现实意义与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途径4-7

摘要: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最高形式,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阶级和时代。该思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目标、衡量标尺和方法论的指导。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该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应遵循体现该思想的一些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重要原则来实现经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改革与战略杂志经济与制度研究
创新驱动: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与保障12-15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

基于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贵州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16-18

摘要:以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导,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贵州省为例,从循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视角提出贵州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评估机制;依托政府,全面推行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加快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

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19-22

摘要:环境问题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在生态现代化视域下,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应寻求发展、环境、公平的有机统一,注重从科技、经济、文化、政治等多维协调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从生产端和消费端“双管齐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推动农业生产地方化,以有助于解决区域农业发展失衡问题。

释放和共享生态红利的制度举措23-25

摘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释放和共享生态红利,是新时期我国推进“六大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文章通过分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举措,认为我国应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合理调整空间格局、倡导低碳社会五大途径,并辅以市场制度和政府制度做重要保障,持续释放和共享绿色发展下的生态红利。

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6-29

摘要:文章在分析经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目前,农业特有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的城市化偏向造成农民和市民经济收入落差,农村发展中的自我污染和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恶化了农民生存环境,公共政策的城市偏向和农村传统文化流失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文章最后为促进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治理农村环境、重建农村生态,改善农民生活、提高生存质量等政策建议。

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完善建议30-32

摘要:文章认为,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确定机制、建立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差价体系、规范收购贷款与利息管理、不断完善粮食的销售渠道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设计;通过理顺政策各方执行主体的关系、建立粮食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进收购资金供给的多元化、健全执行政策的协调机制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执行效果;通过确保粮食生产、推广粮食收益保险制度、扩大粮食种植主产区的粮食补贴范围并加大补贴力度、加快粮食市场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配套措施。

我国创业政策体系的多维思考与改革策略33-35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创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新引擎。在新时期,我国创业政策体系要充分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文章在五大发展理念框架下,基于价值创造、平衡驱动、企业家经济三维层面分析我国创业政策的执行情况与存在矛盾,提出了基于价值创造维度、平衡驱动维度、企业家经济维度的创业政策体系改革创新策略。

改革与战略杂志战略与管理
“一带一路”下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策略研究36-39

摘要:“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也是与亚欧非大陆国家加强国际合作的重大创新。文章分析了“一带一路”下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中巴深化合作在大国因素制约、自贸谈判进程、安全环境等方面所面对的挑战。文章最后从深化合作机制、加强大国沟通、推进自贸进程、营造和平空间等方面提出深化中巴合作的对策。

“十三五”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多重约束及改革方向40-42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文章认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增长有四大发展方向:一是优化驱动模式,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创新道路;二是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专业化道路;三是普惠人民群众,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均等化道路;四是改善生态环境,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绿色发展道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43-45

摘要: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经济比例过高、物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忽视服务内容与质量提升、开放创新理念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该从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总费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供给结构、创新服务内容与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提高物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等方面,推进我国物流业发展。

能源革命视域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能源价格对策46-48

摘要: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单位产值能耗过高、能源对外依赖度过高、能源消费结构失衡、能源产业产能过剩是我国能源利用及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构建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改善现有能源消费总体结构、化解传统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能源发展价格策略的制定要建立复合式能源定价机制、合理发挥行政干预在能源定价中的作用、加强新能源产业价格保护和加大新能源价格补贴力度。

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产业合作共商共建治理探索49-52

摘要:文章阐明中巴经济走廊文化产业合作的意义,指出其目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配套设施不完善、主力军薄弱、积极性不强等现实困境,根据走廊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文章最后提出应以政策沟通为前提、以特色文化互鉴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外交化贸易为布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发展方向的建设路径。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对策研究——非工程性措施视角53-55

摘要: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导致各种各样的水问题,困扰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海绵城市是化解城市水危机的有效手段,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对城市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度依赖工程性措施,对非工程性措施的研究和应用不够。文章在厘清海绵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概括发达国家和地区海绵城市相关理念,分析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非工程性措施的视角,提出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

改革与战略杂志金融财税研究
财政支出结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56-60

摘要:探讨中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充分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总体上均呈现不断缩小之势,但城镇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总差异整体上仍较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仍较大,但地区内差距较小;城镇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小。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财政交通运输支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倒“U”型现象。

虚拟货币超额供给对物理世界通货膨胀的影响61-64

摘要:虚拟货币不仅有效降低了商品的交易费用,而且使货币支付不再受时空约束,但也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目前,我国官方禁止虚拟货币和法币的双向兑换,但互联网上大量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存在使网络虚拟货币的双向兑换得以实现,这种兑换实现后将会对现实世界的通货膨胀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虚拟货币的过度发行与现实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对抑制通货膨胀、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制定等具有重大意义。

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机制研究65-68

摘要: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品种的增加,同时体现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入篮”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也会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化责任,加剧国内金融不稳定性和影响国内人民币的定价。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机制表现在:实现货币篮子的比例重构;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扩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