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文化在多媒体语境中的应用

时间:2022-11-24 14:48:28

摘要:今进入短视频信息化传播的时代,城市景观文化的传播既符合短视频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有力补 充。

景观文化在多媒体语境中的应用

1基本概念

1.1景观文化的概念

“景观”这个词本是属于视觉上的美学概念,但如今景观的意义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扩展为时间、空间和各类物质的综合体,不仅仅局限于视觉美学的范围,也包含各地域、各民族不同文化创造的与众不同的景观特色,具备了很强的文化性,甚至包含了大量的不同学科的交叉知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景观的文化性研究更深入地探讨了景观的精神内涵以及地域文化本质。景观文化已经成为人、地域、精神理念、物质生产方式、社会生活习惯的综合体。在时间上,同一地域,由于不同时空、不同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口流动,产生了景观在时空上的不同特性。21世纪,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关于景观的历史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景观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观文化是人、物质、文化的综合体,景观代表了某一特定时空中人的社会生活特色、物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及浓郁的地域文化价值。景观文化的概念已经是物质形式与精神内涵和时空的集合。景观文化包含6个特点:地域性、时空性、人文性、可视性、传承性和功能性。

1.2多媒体语境

多媒体语境是随着社会和网络媒体发展的产物。人们将更多的关注力从纸质媒体转向了网络媒体。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出现,有数据表示,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手机、电脑等网络媒体上。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成为了多媒体语境的特点。手机已经由通讯工具转变为了现在的社交工具以及信息获取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现代文化的数字技术发展带动了网络化发展、虚拟化发展、大众注意力方向的凝聚,从而形成了多媒体语境的以下特点:瞬时性、社会参与性、传播性、娱乐性等综合功能。多媒体语境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现实社会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最重要的平台。传统的媒体方式,如果要把信息进行全球化传播,这个过程相对比较困难。而在多媒体语境方式下,要将文化、知识传播到全球,已经变得比较便捷。因此,多媒体语境的发展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景观文化的传播中必须利用好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语境的方式,将景观文化及城市特色进行广泛传播。

2盘龙城的景观文化

2.1盘龙城遗址介绍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在1954年被发现后,一直处于考古发掘及保护的过程之中。1988年,国务院将盘龙城遗址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遗址属于夏商时期,是中国第一个直接的同时期有文字记载的王朝。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青铜文化遗址,是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中心,也是长江流域已知遗址的景观布局内容最为丰富的。从1954年至今,在挖掘过程中所出土的文物证实了商文化在长江流域的传播与存在。从盘龙城遗址中挖掘出3座大型宫殿建筑,给现代人展示了中国古代前朝后寝的宫殿格局。盘龙城遗址是中国优秀文化历史遗存之一,也是武汉市的城市文化之根,其景观借鉴及传播的意义非常重大。

2.2盘龙城遗址景观特点

武汉盘龙城遗址是夏商时期文化证明的重要遗址,是二里头、二里冈文化向南扩张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形成的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在盘龙城遗址挖掘过程中,发现商代城池、大体量建筑与墓葬等遗存。盘龙城遗址群是由多个岗上文化堆积组成,从形态上观察,与华中地区同时期的大型遗址有明显区别。研究盘龙城聚落的布局与景观特色,对探讨研究中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从遗址的建筑特点、墓葬的布局、街道脉络、出土文物的文化探究,初步认识到盘龙城遗址在商朝不同时期的布局变迁,并探索出盘龙城遗址当时不同功能分区及城市景观规划,并对盘龙城宫殿与城池布局结构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从景观方面来说,盘龙城城垣大体呈方形,长宽约为260m×290m,城垣规模不大,但布局清晰。这一发现是根据城墙夯土中发现的陶片推断,从盘龙城遗址的三期遗存发现夯筑台基、柱础、础石和灰坑等遗迹。遗址北面、东南面及西南面下方包含有大量层叠式景观建筑。大型城垣建筑的发现以及年代变迁遗址留存的发掘,确定了商代城市景观布局的变化。

2.3盘龙城遗址的景观风貌

盘龙城之初,并未出现城垣、城壕以及宫殿,而主要是小型房址、灰坑、窑址以及墓葬等,此时以自然形态景观为主,未形成中心城市的景观,根据考古《盘龙城》报告认为,宫基址、城垣与城壕景观基本在第4阶段出现,盘龙城与同时期中原地区发掘的其它城市景观类似。到了第6期阶段盘龙城的宫殿基址也已废弃,因为在此区域的文化堆积较少,城壕被淤平。盘龙城遗址大体量建筑在杨家湾出现,根据发掘出来的数据资料得知原先商代盘龙城低水位的地形地貌景观。随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演变,才形成了现代高水位河、湖环绕的地貌形态现状。盘龙城周边湖泊众多,土壤肥沃,适合稻田农耕。在古代,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在盘龙城西南面,径河两岸分布有马头潭遗址、凤凰岭遗址、余家咀遗址、钥匙墩遗址、圣家墩遗址、北塞湖遗址、龙王台遗址等聚落遗址,天然的自然资源造就了盘龙城的独特自然景观。随着盘龙城遗址的考古深入、周边气候的考古研究,发现商代武汉地区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适宜人类居住,也适合于稻田劳作及狩猎活动。如放鹰台遗址的面积非常大,说明当时人们与自然相处良好。根据后期盘龙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武汉盘龙城地区古聚落遗址中曾遭受多次本地雨水、长江、汉水等洪水侵蚀,给当地的人们生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当洪水消去后,沼泽湿地随处形成,进而形成了盘龙城独特的地理景观特色。盘龙城遗址,商代夏季多雨水,导致洪水频发。因此,宫基址、城垣与城壕景观均建筑于盘龙城丘陵地带向南延伸至长江边。盘龙城众多的湖泊、沼泽湿地,以及受气候影响形成的层叠式建筑群落,形成了盘龙城独有的景观文化。

3城市景观文化在多媒体语境下的表现形式

3.1城市景观文化的物质形态要素

城市景观文化传承了历史文脉,并传达出城市内居民的人文文化,以及城市场地所承载城市意象,不同的城市格局与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现代景观能够沉淀悠久的地理人文传统。通过历史人文街区景观的建设与传播发展策略,对推动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城市历史景观文化的概念融入到原有物理层面对景观的五要素之中,即: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及历史文化。从物质形态层面将景观的概念提升到了人文精神层面,使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认知、评价能够赋予一定的心理感受,并使城市景观环境具有一定的意义。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有历史人文的注入,使得景观这个词会越发的灿烂多彩。

3.2城市景观文化实景化表现

城市景观文化实景化表现的核心,是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化的内涵进行物质层面的实景化建设。不仅仅需要建造工艺技术,还需要深入地了解当地城市的历史特殊性,以及所在地的历史人文风貌。目前,城市中的不少景观建筑,一味地模仿其他景观流行元素设计,仅仅展现出景观的表象美,失去了当地城市的自身特色。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地域都具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城市的景观应该有其独特的地域精神文化内涵与现代景观的审美相结合,设计与建造富有深层次精神需求与现代审美习惯相结合的景观文化,使得城市景观成为所在地独特的文化印记。城市景观文化实景化表现具备物质的物理性特点,实景化的城市景观能让人随时看到、触摸到、感受到景观给人带来的独特空间感受,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城市景观文化实景化表现还具备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性。实景化景观的搭建是文化传播的基础,人们在景观中反复地体会与体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代入感与文化记忆性。

3.3城市景观文化的数字化表现

当下已进入短视频数字信息化的时代,从传统的纸质时代到数字化图文时代。景观文化的数字化是指在短视频内广泛传播文化内容、文化图片、文化影像等。这种数字化景观文化主要是虚拟的、活泼的、个性化且具备大众影响力的,是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与传播城市文化最广泛且有效的方式。数字化城市历史景观文化,不仅是传播的重要手段,其自身也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景观文化。城市景观文化的数字化表现,有多种方式提炼出独有的历史文化景观符号。如盘龙城遗址的青铜装饰纹样具有早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特色,可以应用于道路、墙壁及各类景观装饰或建筑结构中。盘龙城青铜装饰纹样再通过符号化、数字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城市历史景观文化具备独特性,这种特殊性是不少短视频创作者的素材来源。这些创作者将城市历史景观文化变相地进行了数字化加工,对景观文化的传播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22年第23期现代园艺生态绿化4实景化、数字化相辅相成城市历史景观文化的实景化、数字化形态,是景观精神文化的设定与传承,是地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是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盘龙城遗址景观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实景化、数字化。这是传统景观理念的发展体现,也是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的传播手段,更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既丰富了景观学理论,又对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琦,汪坤,祝遵凌.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云南双江南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0-43+53.

[2]刘文欣.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表现手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唐云.文创产业推动下的台湾传统历史街区再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

[4]薛霞.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作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1,41(16):135-137.

作者:张龙 胡晶 林蕾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上一篇: 新媒体营销特征与策略创新性研... 下一篇: 耕地非粮化的矛盾及对策分析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