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

时间:2022-06-29 03:48:52

摘要: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极其重要,一定要按照我国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有效的完成质量检测工作,满足工程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保证建筑物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施工企业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

1阳光采购过程,严把合同签订关

采购合同的签订可以明确施工所用产品的要求,约束采供双方的责权利,规避双方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所以,施工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前应依法签订各类物资的采购合同。1)做到货比三家,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采购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时必须采取招标或从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对来源广泛的批量产品,采购员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择几家进行比价格、比运距、比服务等,真正做到“阳光采购、货比三家”,把质优价廉的产品用于工程中,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成本。2)依法签订合同,加强合同签订前的评审工作。确定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方后,应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与供应方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签订前应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采购合同进行评审,重点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计量单位、技术质量指标、包装、交付期、质量问题的处理、售后服务的有关条款进行评审,防止因个人行为对企业造成工程质量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评审人员对合同评审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应与供应方沟通予以协商确定,经主管领导确认同意后,依法签订采购合同。

2规范见证取样,严把进场验收关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是材料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很多项目因为施工工期紧、质量意识差,经常将刚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经验收或复试就直接用于工程上,往往会给工程质量埋下很大的隐患,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企业应严把材料验收关,保证进场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准确、资料齐全、手续清楚。1)根据采购合同,严格进场验收工作。采购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到货后,项目部应向建设、监理单位提出材料进场检验申请,严格按照验收规定进行验收,及时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验收主要对产品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包装情况、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方面进行验收。对某些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有特殊质量要求,可由采购部门派人到供应商货源处,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设备、技术力量、检验过程及供货能力等进行验证,非常用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共同验证,并做好记录,以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和供货要求。2)规范见证取样,做好材料复试检测。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试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或无质量证明文件缺项、数据不清、实物与质量证明资料不符的材料、超出保质期或规格型号混存不明的材料,应按照国家的取样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取样时应会同建设、监理方的有资格人员进行现场取样,取样的方法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所取样品应由当事人现场共同封存,共同见证及时送往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检验,保证所使用的材料与抽检材料的一致性与真实性。3)严格报验程序,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施工。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经自检初验和复试检测合格后,应按规定向建设、监理方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报验表、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以及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等,并一同提交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相关人员签署意见并签名确认。未经验收或复试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对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进行标识、退场、隔离。

3合理分类贮存,严把现场管理关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的现场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一些经进场时检验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因贮存场所的不合适和管理上的不到位而影响到产品的变质、失效或损坏。因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产品标识、状态标识和防护标识的混乱或模糊而引起的材料混淆和误用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导致工程实体的质量无法保证。所以,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的现场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1)合理规划现场,做好现场的库存管理。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应加强现场的存放管理,要按照施工平面图合理、整齐堆放,对需库房存放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设库房储存,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类物品应设专库储存。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容易损坏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要做好防护;有保质期要求的材料,要定期检查,以防过期。2)重视材料标识,防止施工过程中混淆、误用。为了避免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损失、变质、混淆、误用,对现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进行标识。标识必须清晰易辨,不得涂改、损坏,应具有可追溯性。标识应标明其名称、规格、产地、日期、批号、抽检状态、生产批(炉)号等。3)做好记录控制,加强可追溯性管理。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管理应从采购计划、市场调研、供方评价、合同签订、进场验收、复试检测、库房保管、使用部位等方面均做好相应的记录,保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可追溯性。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短的建筑产品。只要施工企业对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管理上严把以上四关,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有了保障的基础,再把影响建筑质量的其他四个因素即“人、机械、方法和环境”做好,我们就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作者:武兴宇 单位:山西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建筑材料质量管理论文

1建筑材料质量的试验方法

1.1确定检测项目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施工过程中,人们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种类也不断的增多,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需要各种类型的建筑材料,根据建筑材料自身的不同性能,可以将建筑材料主要分为建筑功能材料、墙体材料和结构材料。在建筑材料未被订购之前,需要根据有关的质量规范,严格要求建筑材料的质量,并且需要检测和试验施工质量,所以为了使建筑材料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总体要求,且能够与施工标准相符合,必须依照相关的标准规范对于所有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1.2取样试验

由于建筑材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所以不可能对每一个材料都进行检测,只能对于同一类材料进行取样试验,为了保证材料数量方面的问题,应该使用科学的措施来进行材料取样,并且按照严格标准进行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为了对试验的整体准确性不造成影响,在取样时必须选择最好的样品,而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材料,需要随机选择不同的部位,并且按照规定抽取一定数量的材料样品,取样的方法、数量以及部位一定要依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同时,在进行材料的取样试验时,其数量、方法以及部位都不能出现任何程度的偏差。

1.3环境的影响

许多因素都能够对建筑材料的性质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所以为了让试验的结果能够更加科学和准确,建筑材料测试的环境问题和养护条件都有着明确规定,相关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例如,在进行防水材料的试验时,拉伸试验的室内温度必须控制在23℃上下,避免环境温度对其性能的过度影响,对于同一母体内的弹性体改性的防水卷材选取样品,然后制作成几组作为抗拉力试验的样本,从结果上就能够发现,这个试验从一定程度上能够清晰的反映出不同的温度湿度对于取样试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4试验误差

在工程的检测试验时,人为原因经常会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误差的现象发生,这和检测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检测经验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防止试验结果产生误差或者与相关规定不相符合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进行试验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误差,这种情况基本上都发生在钢筋试验中,试验中需要把钢筋拉到断裂的时候,才能够获得准确的结果,但是有些试验人员只是把钢筋拉长到劲缩的状态后就停止了试验,这样就与准确的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偏差。

1.5数据处理

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在其试验结果的数据取舍方面也不同,为了有效的避免材料在检测结果中出现较大程度的离散性,并且直接导致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存在巨大的差异,相关人员在试验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试验结果的数值经常会高于或者低于期望的结果,相同材料的实验数据也会出现相差悬殊的情况,不同材料样品的取舍方式都有着一定的标准,所以一定不能把简单相加得到的结果作为数据的最终结果,需要认真对待整个试验的各个环节,查明真实原因,最大程度的降低误差。

2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

2.1进场前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所需的相关材料进场前,一定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标准严格把关,仔细阅读和理解与工程相关的设计图纸、施工文件以及工程材料文件,了解工程所需材料的不同型号、强度等级以及规格要求,这样在购买材料的时候,才能保证及时供货以及材料质量。在进场前控制好材料的质量,不仅能够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还能更好的控制住项目的成本。

2.2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与施工相关的材料进场的时候,有关人员一定要认真的做好检查工作。不仅要确认好材料的品种、型号以及规格等各种信息,还要将其与施工材料做详细的对比,判断二者是否符合。对于已经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配件以及构件等应该查看好编号、日期以及质量证书等,一定要有质量合格证,如果发现材料的标注不够清晰,需要进行重新检测或者直接要求相关厂商退货。

2.3进场后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在进入工程现场前,已经做好了提前的测试工作,检测合格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为了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和质量追踪,需要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放置的所有材料进行专门管理,不同的材料在放置时一定不要混在一起,应该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不同的堆放,工程材料的型号、品种、以及规格编号等必须与工程的要求保持一致,不能将与工程无关的物品存放在施工现场。

3结语

总之,工程材料的质量问题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极其重要,一定要按照我国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各个环节,有效的完成质量检测工作,满足工程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保证建筑物内的人身财产安全,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徐彦奇夏秀高单位:河南省舞阳县建安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措施探讨

[摘 要]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关系到建筑质量及成本,在众多的建设项目当中,建筑材料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筑材料的管理控制方面必须加强改善,有效保证建设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关键词]材料管理;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水平已达到国际生产水平。而建筑材料把控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未解决,虽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里边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由于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因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而产生安全事故或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对建设项目来说是重大经济及名誉的损失。以下就建筑材料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

一、国内外有关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研究的状况

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国外起步较早,工程人员普遍有严格把控质量的意识,在管理体系上都有了完善的发展。英法美德等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管控体系,例如,美国建立起一套由“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保险制约、行业咨询”等四部分构成的管控体系。

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于发达国家,发展相对不够完善,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支撑,如,北邮张亚娜认为,“建筑材料的管控主要是由施工单位实施,并配合政府监督机构,共同完成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控制”;重庆大学蔡大雄教授则认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应以人为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得以对材料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但是,不管是欧美经验,还是国内学者的论点,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价值,我们应该根据在施工过程的实际问题集体分析,不能不加甄别的照搬国外经验。

二、建筑材料的管理控制问题的分析

对于建筑材料的应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材料本身的问题,(2)管理体系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将问题分析明了,我们将分类阐述问题的原因。

(1)材料本身的问题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材料本身的质量是影响工程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成产实践中,建筑材料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一方面,水泥的包装不达标,装袋水泥重量偏差大,造成水泥损耗,标号降低;另一方面,水泥的质量不过关,研磨细度不够,实验强度和凝结时间不合格,生产批次不对照。此外水泥的生产技术也是影响水泥质量的一个因素,如立窑方式生产的水泥质量就会不稳定。

2.钢筋材料腐蚀严重,导致抗拉、屈服度、伸长率等指标不达标;出厂的钢材本身就不合格,对于进口材料不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用于建筑工程。

3.其他材料如白灰含杂质较多,研磨细度等不合格,碎石、中沙等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建筑材料管理体系的问题

1.工程施工单位的采购环节没有计划,工程建设中管理混乱,部门不统一,多层领导,造成信息不流畅,加上采购回来得材料没有分类堆放,对于像钢筋水泥等容易腐蚀的材料,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造成原材料的性能减弱。

2.大多施工单位没有质检部门,对于材料的检测不到位,致使原本已经不合格的材料继续充作优质的材料使用,对建筑工程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或者即使有检测部门,但在检测方法上单一,检测结果不准确。另外,各地检测仪器标准不统一,容易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

3.工程人员的素质差别大。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这就导致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两极分化严重,容易造成沟通、对工程的理解障碍,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4.施工单位制度的缺失,缺少监管机制,导致在采购、招标过程中不透明,容易进行暗香操作,加之我国监管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等等,都会导致不能在采购源头把控建筑材料质量。

三、建筑材料管理控制的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在前人的经验智商总结出来的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遵循了科学的原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做好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也是有迹可循的,一般遵循如下原则:严格材料质量控制程序,严格贯彻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在管理过程中,可引入质量控制方法,如PDCA方法,即计划、执行、检查、行动,也可以运用事前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等“三控”法对建筑材料施工管理和质量进行控制。

四、对于建筑材料管理控制问题采取的措施

针对上述生产过程的问题以及质量管控遵循的原则和管理方法,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分阶段和分层次的管控办法,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单位的工作制度,建立相应的管控机制。例如健全单位的质量检测部门、健全单位的监督机制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阶段管理。

第一阶段:采购阶段,或是事前控制。虽然市场上建筑材料存在的型号、标准、品牌众多,但是,在应在采购前实时调研,采购符合自身需要的、合格的建筑材料。在招标的过程中,透明化,充分考察每家投标企业。如审查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手续是否齐全,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往材料的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分,并根据自己的要求对厂家的生产的材料进行检测,以选取合适的厂家为供应商。此外也要加强对招标过程的监督,防止徇私舞弊。

第二阶段:施工管理阶段,或现场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办事,对入库的建筑材料再一次进行抽检,合格后才能入库。在材料的存放管理上,应该跟据材料性质、标号的不同,分类存放,避免混用;对容易腐蚀、潮湿的材料应当设专门的库房放置。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规范发放制度,实行“先进新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避免较早入库的材料过期,同时原料的领用需要相关领导签字,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要掌握施工进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材料的配套供应计划,以避免原料短缺时,赶工期而减少材料的用量。

第三阶段:施工尾声的“售后”服务阶段,或事后控制。在保证前期质量的前提下,在施工收尾阶段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并对工程、建筑材料再一次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的效果。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避免对人员造成财产甚至生命的损失。

(2)针对从业员的素质两极化,一方面,施工单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提高对建筑材料的认识,以达到提高材料质量管控的效果,另一方面,普及法律法规,培养合同方面的人才,致使在采购中不被生产不合格的不法厂商所蒙蔽。

(3)国家层面上进可能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建立起责任追究制,一旦发生问题,对材料供应单位和招标施工单位追究到底,避免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或者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以保证材料供应者和施工者都尽到责任。此外,对统一检测标准,并对不合格的材料或施工单位黑名单,以规范建筑行业,促其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不仅是关系建筑的安全性,也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来看,建筑材料的质量影响了建筑业的投资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只有认真分析在实际建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灵活运用,建立自己先进的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整个项目的质量,才能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油田工程建设由于受油气资源地域分布的影响,具有工作地域分散、建设条件艰苦、时间要求紧的特点,给工程材料管理乃至质量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工程数量多、施工条件差、工程类别复杂是油田工程建设的突出特点,为了对建材质量把好关,必须要采取完善的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工程建筑;材料;管理

1、建立严密的材料检验控制体系

建立包括材料供应单位、施工单位、施工管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设计单位、预结算管理单位和委托实验室在内的材料检验腔制体系,通过明确各方职责,保证管理体系的严密。

各单位在材料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见下表:

按照各类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投资的影响程度,把油田建设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分为A、B、C三类,并根据各类建材特点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分别制定管理措施,做好材料管理。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其质量检验程度分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三种。

(1)免检就是免去质量检验过程。

(2)抽检就是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通过抽样检验,可判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

(3)全检验。凡对进口的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部位的材料,以及贵重的材料,应进行全部检验,以确保材料和工程质量。当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虽已通过鉴定、试验,但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又是初次进行施工时必须作为重点严加控制。

2、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采取措施控制建材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监控建材质量,确保建材质量水平。

(1)实施施工单位进料前申请制度,加强对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的控制进行事前控制,做到未雨绸缪,可以在工程管理中争取主动,对工程质量管理是相当有利的。在施工准备阶段要重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组织设计作为重要的施工技术文件,是指导施工的关键文件,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日寸,要重视对建筑材料管理措施的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检查。

①对于在施工合同中规定由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施工单位在开始采购前必须向施工管理单位申报,这适用于一般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砖、砂子、石子等;对于重要或新型的建筑材料,如新型装饰材料、铝合金材料等,施工单位要提供样品,经过施工管理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鉴定;对于需要进一步检验才能确定质量等级的,由委托的实验室进行检测以确定质量。经过施工管理单位认可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材料采购,签订采购合同。

②某些材料,诸如瓷砖、釉面砖等建筑装饰材料,由于不同批次间会不可避免地存在色差,为了保证美观,在订货时要在考虑施工损耗和日后使用因素后一次定足。

③由于除却砂、石等天然建筑材料外,钢材、铝合金型材、水泥、玻璃等大量建材是由供货厂家制造形成,因此选择供货质量稳定、履约能力强、信誉高、价格有竞争力的供货单位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投资非常重要,招标采购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方式。

④在确定供货厂家后,还必须对供货厂家提供的质量文件内容、文件格式、份数做出明确要求,以能表明供货完全能达到合同要求为控制标准,同时这些文件还将在以后成为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把好材料进场检验关

把好材料进场检验关,把不合格材料拒之门外,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运送到现场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构配件,施工单位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首先对材料进行自检,并填写《建材自检结果纪录》,自检合格后,必须向建设管理单位提交《建材进场检验报审表》,同时要附有建材的技术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经过施工管理单位现场检验合格后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进场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入场,对已经卸车堆放的,施工单位必须作出明显标记,在规定的时间内清出场地,否则按使用不合格材料进行处罚。

近年来随着装饰工程档次要求的提高,进口花岗岩等进口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这些建材,要同国家商检部门一起进行,以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通过商检部门的协助有效进行索赔。

认真检查施工单位拟进行建筑材料存放的地点。许多施工单位,甚至少数建设单位都十分注重对建材进场的检验,而在进场检验合格后都认为万事大吉,忽视了对建材存放条件的控制,造成许多建材失效报废,经济损失巨大,一些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新型建材更要注意妥善保存。

(3)重视材料的使用前检验

进场检验合格的建筑材料能否在投入工程建设时仍然合格,这似乎是一个很可笑的问题,然而正是由于大家的漠视,在实际施工中造成了许多惨痛的教训。

因此在材料真正用到工程上之前,对其进行质量确认是必不可少的,当然,由于材料已通过入场检验,此时材料检查取样数量可相对减少,一般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抽查复核,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的方法,要符合《建筑材料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

(4)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检验

某些建筑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又会组合成新的建筑材料,例如水泥、石子、砂子和水又形成新的建筑材料一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砂浆等材料的控制措施也必须严密和完善。例如,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是在施工中注意按照配合比施工,在施工现场主要通过坍落度指标来控制其质量,而要更准确地判断其质量,就要制作试块交由实验室进行检测,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按规范GBJ8l的要求进行,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由施工单位取样人员取样,建设单位见证人员现场见证。取样后,见证人员必须对试样作特定标记,满28天后交实验室检测以确定混凝土质量等级。

对于已通过质量检验的钢筋,在施工中还要对接头进行取样送检,根据钢筋焊接的形式,区别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等分别进行有见证人员监督的取样,由取样人员和见证人员进行封样后送实验室检测。

(5)建材质量的跟踪与反馈

工程竣工验收、保修期满后,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单位的基本任务已完成,现实中施工管理单位的工作往往也就此止步,这是不够的。在工程保修期满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进行走访,并向用户发放工程信息反馈卡,重点突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反馈,通过主动走访和信息反馈,对建材的抗老化性能、耐久性和再利用价值有准确的评价,同时又为建材的选择核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6)建筑材料质量资料的档案管理

对于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要建立完善的档案,包括厂家建筑材料生产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等质量证明资料、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申请单、施工单位出具的《建材自检结果纪录》、建设单位出具的《建筑材料入场质量核验证明》、由建设单位或实验室出具的各种实验报告(包括钢筋等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化学成分试验、材料级配试验、试块试验报告等)、以及各种合格证等资料,通过对建材档案的分析、研究,既可以准确掌握建材质量状况和对本工程的影响,又可以通过对资料的长期积累和研究获得建筑材料性能指标对于工程建设投资、质量和进度指标的影响度参数,建立起工程材料和工程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指标的关系模型,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7)采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

目前,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和监督,主要还是靠观察外观和看材料试验资料来进行的,这是很不够的。因为,建成的结构情况怎么样,几乎没有人去过问。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结构混凝土强度和其标养试块的抗压强度是有差异的,标养试块的抗压试验仅仅是对混凝土材料配比的一种确认。因此应做到不断地、定量地、非破损地确认工程质量。所以施工现场应大量地采用非破损检查技术手段,来定量地确认工程质量。

建筑材料质量管理探讨:建筑材料检测站的质量管理流程解析

摘要: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控制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极为重要。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目的在于为建筑工程提供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以便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和长期使用的耐久性。本文对建筑材料检测站的质量管理流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监测站;质量管理;流程

引言

一、建筑材料检测站的质量监督

1、概念

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检测报告满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责任主体的工作流程、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有异议的检测记录进行分析、校准。也可由委托方或以委托方的名义实施质量监督。质量监督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在站长的授权下开展的。

2、对象

建筑材料检测站内部质量监督的对象主要是检测人员,包括在培员工、签约人员和其他的技术人员。

3、目的

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站检测人员具有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满足规定要求,这种能力包括初始能力、持续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过程中的弊病,最终目的是确保检测站的检测报告满足规定要求。即满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认证机构要求、检测站管理要求等。

4、监督的有效性评价

监督的有效性评价包括:检测报告的合格率、用户满意率是否提高;监督员是否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前期发现的不合格项,在近期监督中是否出现;检测流程运作是否正常;检测规章、制度、纪律是否贯彻到底等。

5、规划

根据建筑材料检测站的性质、检测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只要能满足工作需要即可。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置不同的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员一般占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数量的10%。明确质量监督职责、监督工作流程和要求,编制相关监督计划,监督计划应包括监督的方式、项目、频次、要求等。根据检测站要求应制订年度监督计划、季度监督计划或月监督计划。根据监督计划编制相关程序性文件和监督记录表,对监督内容进行监督;设置对检测活动进行评价。监督员按计划实施监督,并详细记录活动的内容;对发现的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项目,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及时处理和反馈;对监督结果加以收集、汇总、分析、报告,并作为检测人员业绩存档。

二、建筑材料检测站的质量管理流程

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公正、准确、快捷、专业、优质。公正:检测站抵制一切影响检测工作质量的行政干预和其他人为或经济不良因素,推广展出维护检测工作管理公正性。准确:检测站建立并运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拥有评价产品质量优劣所需要的技术手段,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专业:基于国家和行业的规范与标准、集国家资质认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于一体,遵守实验室工作准则要求,确保试验、检测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优质:敬业热情开展检测业务,提供祥细委托方案,积极跟进检测情况,信守服务承诺,及时出具检测报告。

(2)质量目标。①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社会经济损失。②以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完善的检测手段和熟练的检测技术为基础,对影响检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创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检测站,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供可靠的依据,真实客观地评价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水平,确保检测质量。③本站控制下列内部质量指标:a报告重大差错率1%以下,一般差错率为5%以下;b报告及时率95%以上;c有效申诉每年在5件以内。④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应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进行评审。

2、管理要求

(1)组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2)管理体系:对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提出总体性要求及管理体系文件的总要求。

(3)文件控制: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均能得到和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检测的分包:对分包检测进行控制,确认分包方的能力能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保证分包检测的质量。

(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为了检测、检验的数据准确可靠,应对检测、检验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进行有效的控制。

(6)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对客户的要求、检测的标书、合同(协议)进行评审,确保合同条款内容清楚,质量要求合理,评价本站有足够的能力、资源,满足合同的要求,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

(7)申诉和投诉:受理客户的申诉和投诉是提高本信誉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站开展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的依据之一。本站以优质服务于客户为宗旨,热情欢迎并鼓励员工搜集对本站的服务质量的申诉,并以此为动力,推动和改进管理体系,以满足客户的更高的要求。

(8)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对检测工作的任何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程序文件要求或客户同意的要求的活动进行控制。

(9)纠正措施: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偏离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方针和程序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项目再次发生。

(10)预防措施:为了防止不符合的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确定不符合的潜在原因和所需的改进。

(11)改进:通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的使用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2)记录:证明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或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达到复现检测过程。

(13)内部审核:验证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14)管理评审:根据预定的日程,定期对管理体系和检测、检验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3、技术要求

(1)人员:为保证所开展检测工作的方法科学、行为公正、数据准确和客户满意,对人员的能力、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等素质要求做出规定,并进行培训和评价培训措施的有效性,以满足规定的要求。

(2)设施和环境条件:为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所应具备必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并进行有效的监控,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满足规定要求。

(3)检测方法:为了对检测及检测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规范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设备和标准物质: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正确配备所要求的仪器设备,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5)量值溯源:为使用于检测及对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必须经过检定/校准,并保证量值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或国际基准;当无法送检时,或实验室备有所需的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而校验程序不需要实验室人员能力及经验外的专业技能时,采用自校验(编制作业指导书)。

(6)抽样: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公正,对抽样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7)检测物品的处置:检测试验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必须对检试验物品的接收、标识、流转、贮存、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8)检测结果质量的控制:对检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

(9)结果报告:为了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报告——我们的“产品”,本站严格按检测方法标准中的要求,确保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规范性、可靠性、公正性,符合上级主管部门及认证准则的管理规定,并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全部信息。

结束语

建筑材料检测站实施优质的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流程是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站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是确保检测报告合格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建筑材料检测站管理水平和社会信誉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表现。

上一篇: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下一篇: 餐饮成本控制论文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