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地理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3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自然地理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区域经济规划、旅游地理、遥感与GIS应用、新书介绍、会议通知、网络资源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
  • 国际刊号:0375-5444
  • 国内刊号:11-1856/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09
  • 创刊时间:193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4.72
  • 综合影响因子:4.29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地理学报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人口与政治地理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的重要国策,对人的城镇(市)化的科学评价是正确认识城镇化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基础。目前城—乡二元分析框架下的以城镇化率和城镇(或区域)城镇化质量为主的评价方法,难以反映城镇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乡村人口的城镇化发展也被忽略。本文提出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概念,建立了衡量人口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对1995、2000、2005、2010和2012年全国及各省市的城镇人口、乡村人口及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尽管城镇人口的城镇化速度显著快于乡村人口,但城镇化并非城镇人口独有的社会过程。2城乡两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在省域尺度上正逐步形成差异明显的空间格局。3北京、上海、浙江等少数省市乡村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已经超越部分内地省市城镇人口的城镇化质量。建议更新对城镇化的认识和评价标准,探索在城镇化发达的地区调整城—乡二元体制的新途径,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194-204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多边效应机制分析

摘要:区际人口迁移不仅与迁出地和目的地的要素特征以及距离有关,而且还受到周边迁移流的影响。基于网络自相关理论,利用"六普"省际人口迁移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在重力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迁移流之间可能存在的几种空间依赖形式,构建中国省际迁移流的空间OD模型,初步揭示区域经济社会等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并就区域要素变化对整个省际人口迁移系统产生的"连锁反应"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迁移流之间存在显著的网络自相关效应。目的地和迁出地的自相关效应皆为正,导致迁入和迁出流的空间效仿行为;迁出地和目的地周边则出现负的自相关效应,导致迁移流的空间竞争行为;2区域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网络空间关系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多边溢出效应导致迁移流在空间上集聚。其中,距离衰减效应位居各要素之首,其溢出效应进一步加剧距离的摩擦作用;对目的地而言,区域工资水平和迁移存量超过GDP的影响并产生正的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对迁出地而言,人口规模和迁移存量产生正的溢出效应,推动周边地区人口外迁;3区域要素变化潜在地对整个省际人口迁移系统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震荡中心及其周边区域的迁移流波动较大。江苏省GDP增长5%的模拟结果表明,江苏迁往全国其他省份的人口数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而其他省份入迁人口均有所增加。相对而言,江苏周边省份的迁入或迁出流受到的波动较大,偏远省份波及较小,这是传统的重力模型所无法解释的。
205-216
地理学报杂志区域与产业发展

长三角地区网络腹地划分的关联测度方法比较

摘要:从城市关联网络的视角,以企业分支数据为基础,以长三角地区16个核心城市的区市县单元为研究对象,将两种网络腹地的划分方法——网络关联度法和相对关联度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网络关联度法更能体现区域网络的主要格局,有利于把握区域内主要空间单元的网络联系,但是却会忽略绝对值较小,相对值较大的网络联系;而相对关联度法则可以更为深入的揭示行政区经济和跨行政区联系的特征,特别适用于分析总关联度较低单元(郊区、县、县级市)的网络腹地。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既能够体现流动空间中的跨区域网络联系,也能兼顾网络腹地的地域性。实证分析的结论丰富了对于网络腹地的认识,即存在绝对联系较强(弱)、相对联系较弱(强)的网络格局,并提供了描述和分析"中心—腹地"关系的新视角和新途径。
236-250

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初探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来源。以中国装备制造产业为例,基于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2012年间的合作发明专利数据,借助SPSS、UCINET、Arc GIS等定量分析工具,对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网络的创新主体结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创新合作的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民营企业、高校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创新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创新源泉;市域空间合作成为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最重要的空间单元,国家空间是欠发达地区城市产学研创新合作的主要空间载体;理工科高校等科技资源的空间集聚态势是导致创新网络层级特征的主要因子,科技资源富集的行政中心如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发达城市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地、创新源泉和创新合作对象。
251-264
地理学报杂志交通地理

高速交通网络时空结构的阶段性演进及理论模型——以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为例

摘要:高速交通网络作为地区社会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塑造的显著力量,具有关键指征作用。在江苏省内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2004年1月-2012年12月连续时空尺度上的三维动态OD数据支撑下,引入非负张量分解的时空分析方法,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阶段性演进特征和时空结构分析基础上,尝试提炼其理论模型。结论如下:1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时间结构具有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分别为2004年1月-2005年4月、2005年5月-2008年6月和2008年7月-2012年12月,对应的空间结构由倒"T"字型向倒"下"字型,再向倒"不"字型演变。2阶段性演进是整体演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尺度上表现为趋势的分段而在小尺度上则为波动结构变化,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现正处于网络提升充实阶段。3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归纳演绎了一个由路网离散分布—局部网络建构—区域初步连通—区域发育成网—网络提升充实—网络一体化的6阶段理论模型。
281-292

蓄意攻击下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变化

摘要:为探究近年来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的变化趋势,提出了研究网络脆弱性变化度的分析思路和量化方法。基于2004和2014年两个年度的世界主要集装箱班轮公司航线分布数据,将相关港口按节点度大小排序后以1%~10%的比例逐步删除,选择删除前后的网络平均度、网络聚类系数、网络孤立节点比例、网络平均距离和网络效率等特征值的变化率作为量化指标;提出了网络压力测试方法,由此求出各特征值对网络脆弱性的影响权重及贡献值,进而得到了在设定攻击规模内集装箱海运网络脆弱性变化的量化值。研究结果表明:在蓄意攻击下,近10年的全球集装箱海运网络的脆弱性呈变差趋势;当攻击规模为整体网络的10%以内时,网络脆弱性的变差幅度约为6.1%。研究成果对于深化港口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分析思路和方法对其他领域的网络脆弱性变化趋势研究也可提供借鉴。
293-303
地理学报杂志旅游地理

广州市高星级酒店地方与无地方的建构及协商

摘要: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人文地理学中"地方"理论已经渗透到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无地方(Placelessness)"伴随着地方感的虚无与空间不真实性的发展而产生,并成为了地方研究的另一个视角。以广州市高星级酒店为案例地,采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在回顾地方和无地方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对现代城市高星级酒店的空间感知和地方情感,分析了地方与无地方在酒店空间中互动的复杂关系。结果指出:1城市高星级酒店既有因现代技术、行业标准、区位以及资本扩张等原因而呈现的无地方特点,也有因社会功能、品牌特色、"借景"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等原因而呈现的地方特质,城市高星级酒店具有地方与无地方的双重特性;2酒店消费者在"他者空间"与"我者空间"中挣扎,对城市高星级酒店有着地方感与无地方感等多元、矛盾的地方情感;3城市高星级酒店是一个无地方与地方动态转化的易变空间,其转化机制取决于消费者与酒店空间的互动频次、酒店产品的稳定程度、以及消费者的主观想象与意义赋予等。本研究是对西方语境下地方理论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对"无地方"研究的一种尝试;为转型期中国目前"千城一面"、空间同质化等社会现象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分析框架。
322-337

跨地方饮食品牌重塑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摘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基于原产地形象、在地消费文化、品牌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度、购买意愿等6个概念的理论模型,以广州哈根达斯为例,探讨文化地理因素如何作用于哈根达斯在中国的跨地方品牌重塑。研究发现:1哈根达斯借助品牌重塑已在中国广泛确立其高档冰激凌品牌定位,实现了品牌升级,价格成为品牌升级的表征;2原产地形象、在地消费文化均显著正向影响品牌知名度及感知质量,进一步对品牌忠诚度及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3哈根达斯的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不显著,感知质量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4不同于购买频率低的消费者,购买频率高的消费者的感知质量不再受原产地形象和在地消费文化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推进跨地方饮食文化生产理论的发展,也是对品牌重塑理论的补充,将促进饮食地理领域的国际对话。
338-351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信息

首届两岸四地青年地理学者学术沙龙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

摘要:为促进两岸四地青年地理学者的学术交流,搭建青年地理学者研讨学术前沿问题的平台,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承办,
F0002-F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