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气候变化
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MIS对比研究的新进展867-884

摘要:近年来,随着多种可对冰川地形进行直接定年的测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取得了新进展,较为突出的是获得了大量与地貌地层关系相符的年代学资料、建立了冰川演化若干典型范例以及进一步确立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中国第四纪冰川演化序列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Marine Oxygen Isotope Stage,MIS)比较经历了2000年、2002年两次立案与改进。笔者基于近年来新测得的年代学数据、已建立的冰川演化序列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冰川发育的耦合关系等新的研究资料,提出了中国冰期与海洋氧同位素阶段比较的2011年改进方案,包括近百万年冰川变化的15个特征时段及其对应的时间与中国冰期名称等信息。

近50年西藏冷暖冬的气候变化特征885-894

摘要: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参照单站、区域暖冬等级标准,确定了单站和区域冷冬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61-2010年西藏18个站冷、暖冬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西藏各地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升幅为0.29~1.04oC/10a,以班戈最大;尤其是近20年升温更强烈,达0.73~2.36oC/10a。西藏区域暖冬指数表现为显著的上升趋势,线性趋势为16.0%/10a,明显高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区域。各站暖冬频率为32%~52%,强暖冬事件频率为6%~26%;区域暖冬共出现了21次(年),其中强暖冬事件10次(年),主要出现在21世纪初;2006年和2009年是50年中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暖冬。各站冷冬频率为18%~40%,强冷冬事件频率为2%~20%;区域冷冬站数约以每10年12%的速率减少。区域冷冬共发生了16次(年),以20世纪60年代居多,其中区域强冷冬事件出现了8次(年),1962年是近50年中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冷冬,1968年和1983年次之。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扩张特征及其气候意义895-904

摘要:分析冰湖扩张特征和扩张方式及其气候意义,有利于认识冰川—冰湖—气候三者的变化关系和冰湖溃决灾害危险性程度。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ASTER影像等数据,分析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海拔高度冰湖变化的特征及冰湖—母冰川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关系,探讨其气候效应。结果显示:(1)存在冰湖的面积增大是冰湖面积扩张的主要贡献者,占总面积净增量的67%,新增湖的面积占总面积净增量的33%;(2)不同高度带冰湖面积多呈扩张态势,净增面积在5000~5300m出现峰值,指示气候变化的垂直差异性;(3)在2000s母冰川—冰湖距离为0的冰湖,数量占扩张冰湖总数的19%,而其冰湖面积增量却占了总面积增量的60%,为冰湖扩张的主体,反映出冰湖与母冰川关系越紧密,气候效应越强烈,冰湖面积增加越显著。

1960-2009年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905-916

摘要:以横断山区20个气象站1960-2009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应用1998年FAO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在ArcGIS环境下通过样条插值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时空分异,并对影响潜在蒸发量变化的气象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年潜在蒸发量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呈波动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减小趋势更加明显,2000-2009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17mma-1,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中部、南部都呈减少趋势,倾向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小。从季节来看,秋季和冬季潜在蒸发量呈增加趋势,春季和夏季呈减小趋势,春季减小趋势大于夏季,秋季增加趋势大于冬季。气温上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降低是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导因素,风速和日照时数的下降导致春季和夏季潜在蒸发量减小,气温上升导致秋季和冬季潜在蒸发量增加。

基于Modis地表温度的横断山区气温估算及其时空规律分析917-927

摘要:横断山区气象观测站稀少且多分布在河谷之中,气温资料极度匮乏,严重影响山区地理与生态研究。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热红外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可以用来推测山区气温。本文通过对横断山区2001年-2007年间64个气象台站的多年月平均气温数据(Ta)与Modis地表温度多年月平均值(Ts)进行了时序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Ts与Ta具有非常好的线性相关关系,89%的台站的决定系数高于0.5;95%的台站的标准误差都低于3oC,84.4%的台站标准误差低于2.5oC;12个月份的Ts与Ta的决定系数R2在0.63~0.90之间,标准误差在2.22~3.05oC之间。(2)研究区内月均气温的变化范围在-2.25~15.64oC之间;生长季(5-9月份)的月均气温变化范围为:10.44~15.64oC。(3)等温线的海拔高度自山体向内部逐渐升高,与山体效应的增温效应相吻合;0oC等温线自10月份从海拔4700±500m左右逐渐降低,至1月份降至最低点,约在3500±500m左右,此后,逐渐回升,至次年5月份再次达到4700±500m左右,也就是说横断山区5200m以下的广大山区全年至少有6~12个月的气温在0oC以上。研究表明:可以利用Modis月均地表温度结合地面观测台站的数据较精确的估算山区月均气温。

东北三省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928-939

摘要:选取1998-2010年期间的SPOT/VGT NDVI逐旬时间序列数据、物候观测数据和气候数据,利用函数拟合方法、GIS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不同耕地物候期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关系。首先,基于拟合数据提取了耕地物候期特征(包括生长季开始期、峰值期、结束期与生长季长度等),验证结果显示与不同作物的观测物候期存在明显对应关系,能较好地反映作物物候期特征的宏观时空分异。其次,分析了1991-2009年期间区内主要农业热量资源(≥10oC初日,初霜日,温度生长期天数和≥10oC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重点分析了1998-2009年期间耕地物候期特征对热量资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生长季开始期与≥10oC初日在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东部和吉林省中东部的正相关系显著(P〈0.01);生长季长度与温度生长期天数亦在上述区域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然而,生长季结束期与初霜日的相关关系整体上较不明显;此外,生长季长度与≥10oC积温的相关关系存在两种相反的情形,在松嫩平原西北部、三江平原、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中部的负相关关系显著(P〈0.05),而黑龙江省中南部和三江平原部分区域,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55(P〈0.05),分别反映了作物生长发育周期的缩短态势和中早熟作物被中晚熟作物替代的趋势。

地理学报杂志土壤与水文
东北黑土区主要黑土土种的容许土壤流失量940-952

摘要:容许土壤流失量(T值)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定量标准,目前以专家经验确定为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以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黑土区为研究区,实地调查区内21个黑土土种典型剖面的厚度,采集分层土壤样品测定理化性质后,利用修订的生产力指数模型计算了21个土种的T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1个土种的T值变化于68~358t/km2×a,平均141t/km2×a。按亚类T值为白浆化黑土(漂白滞水湿润均腐土)106t/km2×a,黑土(简育湿润均腐土)129t/km2×a,草甸黑土(斑纹简育湿润均腐土)为184t/km2×a。土壤厚度和土壤侵蚀脆弱性指数是影响T值的主要因素,它们与T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和0.605。草甸黑土厚度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土壤亚类,脆弱性指数与黑土接近,其T值较黑土T值大42.6%。白浆化黑土厚度较黑土厚度大22.1%,但T值却比黑土T值小21.7%,因为白浆化黑土有明显的障碍层存在。因此确定不同土种或亚类的T值,更能反映土壤剖面特性,对于指导水土流失治理更具实际意义。

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沙特性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953-960

摘要:选取已连续25年大规模水电开发的澜沧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河流水沙特性受影响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回归还原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借鉴"边际效益"原理,结合基于河流水沙自然变幅确立的指标评价标准,建立了各指标受影响程度定量评价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方法与模型,综合定量评价了澜沧江水沙特性的受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澜沧江水电开发以来(1986-2007年),河流水沙特性总体受影响程度等级为很小的年数占72.7%,为较小的年数占18.2%,为一般的年数占9.1%,输沙受影响程度远大于径流;水沙特性受影响的变化过程呈"U"形,其主要原因是在漫湾水电站运行与大朝山水电站建设并存期,库区拦沙作用与电站施工增沙作用使输沙趋于平衡。本研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借鉴,为评估水电开发对澜沧江水沙特性影响提供新的依据。

地理学报杂志土地利用
基于不透水表面指数的城市地表覆被格局特征——以深圳市为例961-971

摘要:以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为基础,利用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地表覆被格局变化时,面临两大难题,即①混合像元影响分类的精度存在不确定性,直接影响格局分析结论的可靠性;②景观格局指数,难以有效分析城市内部局部地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变化特征。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文以不透水表面组分表征城市的主体景观,运用地统计学及剖面线方法分析深圳市地表覆被格局的空间分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5年,深圳地表覆被空间格局经历了分散—单中心聚集—多中心分散—多中心聚集的演变过程,在经历了东西—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南北方向的发展过程后,景观整体的自相关程度高,空间梯度差异小。1990年的不透水表面组分比2005年低20%~40%,并且早期局地变化波动较大,后期变化波动明显减小。在局地空间演变上,老城区变化小,新城区及工业区变化大,城市不透水表面的局地空间差异性显著缩小。②城市不透水表面具有显著的梯度特征,在空间上主要呈现连续渐变的特点,因而在格局分析方法上,地统计学与剖面线方法可以同时从整体和局地两个层次对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有效刻画。

多智能体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972-984

摘要: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引导可持续土地利用的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从整体考量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数量、空间、时间三维特征的角度,定义了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多智能体系统及其决策行为规则,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RLUOA(Regional Land Use Optimization Allocation)模型,并以中部地区典型城市——长沙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将规划时间段内多目标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规模的数量结构合理配置到不同的空间单元,实现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空间布局、效益的协同优化,构建整体上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生态环境友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并明显提高区域整体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从而能够为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参考借鉴。

基于聚落地名记录的过去300年吉林省土地开垦过程985-993

摘要:聚落作为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新开垦区的聚落建立与农业土地开垦相辅相成,聚落格局演变可反映出土地开垦的过程。聚落地名,记录人类移居到新开垦区域时的直观状况,对于认识土地开发过程和恢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地名志资料,将聚落地名依据不同的土地开垦类型进行划分,提出了土地开垦—聚落地名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辨识出土地开垦—聚落类型,即官垦聚落和民垦聚落,其中民垦聚落又可分为自发移民聚落和政府招垦聚落,并得到各类型聚落近300年来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为认识吉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提供依据,也为利用聚落地名进行土地开垦格局重建提供尝试。

地理学报杂志GIS应用
澜沧江及周边流域TRMM 3B43数据精度检验994-1004

摘要:在地形复杂的澜沧江及周边流域,利用相关系数法、散点斜率法,以研究区内35个国家基准与基本站观测数据为"真值"对1998-2009年之间月尺度的TRMM 3B43降水数据精度进行检验,采用泰森多边形法、K-Means聚类法分析了高程与坡度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借助主成分法比较了高程与坡度对TRMM 3B43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整体上,月尺度的TRMM 3B43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就个体而言,研究区上游与下游地区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在波密,以及中游的贡山、德钦、德钦及香格里拉等地区精度较低;高程对TRMM 3B43数据精度的影响小于坡度,在空间上呈现出较复杂的变化趋势,自托托河—勐腊随着海拔的降低,数据精度出现高值—低值—高值的变化规律;坡度对TRMM 3B43数据精度有较大影响,坡度越大,数据精度越低。

地理学报杂志书评
《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评介1005-1005

摘要:中国干旱区是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之一,面积约21.5×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2%。这片土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在中国干旱区人类开发和应用当地自然资源和能源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之前还没有一本系统综合研究总结中国干旱区形成、演化以及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特别是山—盆耦合关系的著作。由陈曦研究员主编的《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一书2010年6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地理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赢得众多好评。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评述1006-1006

摘要:作为脱胎于中国沿革地理学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范围有很大拓展,学科体系渐趋完备,学科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目前,相当一部分具有历史学专业或者地理学专业的高校开设有中国历史地理课程。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信息
2010年度美国《期刊引证报告》(JCR)的中国地理期刊数据1007-1007

摘要:2011年6月28日,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公布了2010年度的期刊引证报告(JCR),该报告共收录全球期刊8005种。其中包括中国大陆期刊131种。

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在温州举行1008-1008

摘要:中国第五届红树林学术会议于20011年6月23-26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红树林学组执委会主办,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温州海洋研究院)承办,浙江省植物学会协办。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红树林分布省区市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教育、科研和管理部门的学者共计1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地理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湿地科学与管理》等科技期刊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地理学报》征稿简则F0002-F0002

摘要:《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