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07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气候环境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质量的影响1123-1131

摘要:通过对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次生林、果园和坡耕地等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25.6%~51.2%.而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45.1%~74.8%.比底层土壤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0~60cm)下降了52.2%~84.2%.轻组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从13.3%降到3.0%~10.7%.比土壤总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更为敏感。天然林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损失巨大的原因主要与凋落物归还数量及质量.水土流失和经营措施对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的扰动引起土壤有机质加速分解等因素有关。坡耕地人为干扰最严重.土壤有机碳下降幅度最大。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与区域降水和地貌条件有关。因此,保护山区脆弱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和植被恢复,合理营造人工林,减少耕作,对山区土壤碳吸存、减缓大气CO2浓度升高和气候变化以及促进山区可持续开发的生态服务功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经验模态分解下中国气温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1132-1141

摘要: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中国700多个站(1951-2001年)月平均气温进行了分析.提取气温变化趋势项,作空间分型,并计算各站气温变化率,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数据处理平台.以1km×1km分辨率的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得到了中国平均气温空间分型和变化率精细化分布图。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变化率多在0.4℃/10a以上.西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气温变化率较小.气温变化率为负值区零星状散落在西南等地区。同时.1881-2001年中国9个区域的气温资料分析表明,近百年来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以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新疆区是持续上升,西南区呈下降型;华中区呈倒”V”型变化.西藏区趋势不明显。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PDSI数据1142-1152

摘要:利用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全球数据库,提取覆盖中国西北地区的56个PDSI栅格点数据,对1953-2003年间各个季节均值和年均值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REOF空间分区结果发现西北地区各个季节均值和年均值表现出较为一致的主要空间异常型.依据PDSI年均值数据可以将中国西北地区划分为5个空间型:北疆型、南疆型、高原北部型、蒙古西部型以及西北东部型。其中北疆型、南疆型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西部.高原北部型、蒙古西部型位于西北中部.西北东部型位于西北东部。各个空间型特征点的PDSI序列及二项式拟合对比发现西北东部、西部存在完全相反的于湿变化:西北西部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逐渐变湿的趋势;西北东部主要受亚洲季风的影响,有逐渐变于的倾向,特别是夏秋季.西北地区东南部变干的趋势更加明显。西北地区受西风带、亚洲季风以及青藏高原的影响明显.在全球变暖的情景下,不同区域的干湿状况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地理学报杂志地表过程
青海苏干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模式与大气粉尘记录1153-1164

摘要:位于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具有年纹层的苏干湖是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内陆封闭湖泊,其表层沉积物粒度具有多组分峰态分布特征,Weibull函数的拟合结果发现,其粒度分布全部具有4个基本组分:超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1μm上下;细粒组分,众数粒径在5~10μm;粗粒组分,众数粒径在50~100μm;砂组分,众数粒径在500μm左右。粒度主峰出现在细粒组分或者粗粒组分。直接来自大气粉尘的冬季湖泊冰面样品及当地尘暴样品的Weibull函数粒度拟合也显现出了相似的分布模式,冰面样品的粒度主峰位于众数粒径在15~20μm的细粒组分,砂组分(众数粒径452.9μm)的出现指示出砂粒在冬半年沿冰面而进入湖泊中心。尘暴降尘样品在尘暴季节(5月份)和非尘暴季节(11月份)的粒度分布普遍具有3个组分,缺少砂组分,强沙尘暴事件样品则由4个组分组成,粒度主峰均位于众数粒径在100-200μm的粗粒组分。结果显示,苏干湖湖泊沉积能够较好记录当地大气粉尘,砂组分与湖泊周边干旱地表经历的近地面强沙尘活动有关.粗粒组分记录了区域性的尘暴事件,细粒组分主要反映流域径流状况.超细粒组分代表干旱区的大气背景粉尘和气溶胶。研究表明,苏干湖内陆湖泊沉积客观记录了区域大气粉尘和尘暴事件.具有重建干旱区大气粉尘变化历史的潜在优势。

东北漫岗黑土区切沟侵蚀发育特征1165-1173

摘要: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空间尺度认识的加深,发育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切沟愈来愈受到重视。切沟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土壤侵蚀模型尚未包括切沟侵蚀部分。本研究利用高精度差分GPS.在对东北典型漫岗黑土区切沟监测的基础上.借助GIS平台生成DEM.通过DEM的叠加分析.探讨了沟内蚀积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北切沟侵蚀的概念模型.认为冬春季冻融侵蚀产生沟内堆积一雨季径流产生侵蚀的过程可能是该区切沟发育的一种重要模式。

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与元素迁移特征1174-1184

摘要:对镇江下蜀土剖面的化学风化强度及元素迁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与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晚第三纪红粘土以及安徽宣城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堆积剖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镇江下蜀土剖面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化学风化,明显强于洛川黄土以及古土壤.显著弱于宣城风成红土.而与西峰晚第三纪红粘土非常接近。下蜀土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与其他风成堆积剖面风化强度的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控制.气候条件通过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对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环境起重要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在化学风化过程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制约作用。(2)镇江下蜀土剖面风化过程中,绝大部分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表现为迁移淋失,仅Fe和Ti轻微富集,元素的活动性由强至弱依次为:P〉Na〉Ca〉Mg〉K〉Fe^2+〉Si〉Mn〉Al〉Ti〉Fe^3+;常量元素的迁移特征揭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已经完成初级阶段的去Ca、Na过程,并初步进入到去K风化的中级阶段;微量元素除Sr、Ga迁移淋失外,Th、Ba、Cu、Zn、Co、Ni、Cr、V等均表现出富集特征,这可能与下蜀土风化成壤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粘粒、有机质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有关。(3)元素迁移在剖面中的变化特征揭示,在0.24Ma之前的中更新世早、中期,该区气候较为暖湿,兼有干湿交替的特征;中更新世晚期气候偏干凉,风化淋溶最弱;至晚更新世早期则又出现一段明显暖湿的成壤时期.形成下蜀土剖面中的S1古土壤层。总之,中更新世以来本区气候整体上向干凉的方向发展。

长江干流江苏段44年来河道冲淤变化的时空特征1185-1193

摘要:通常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导致下游河道的淤积,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引起的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将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然而.长江下游河道是如何对海平面上升和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做出响应的,至今还没有直接的确凿的证据。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对长江干流江苏段(约330km)5个时期1:25000~1:60000的河道地形图进行了数字化.建立了1959、1970、1985、1992和2003年河道数字地形图,对河道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江苏段在1985年前后发生过明显的河道冲淤转换:由1959-1985年之间的平均淤积状态转变为1985-2003年之间的平均冲刷状态。主要原因是1985年以后该河段的上游来沙量的减少。1959-1985年之间长江干流江苏段河道的淤积过程,存在着由上游向下游推进的“顺流堆积”现象。1985-2003年之间,下段冲刷速率大于中段和上段。

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输沙量垂向分布实验研究1194-1203

摘要:在非均匀沙床面上,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输沙量垂向分布,是非均匀风沙运动研究的重点。研究首先通过风洞实验,收集了风洞中垂线垂向输沙量分布沙样,然后对集沙沙样进行了沙粒粒度分析实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了不同粒径组沙粒的输沙量垂向分布规律,基于稳定平衡风沙跃移运动模型和本文实验结果,最后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粒径组沙粒输沙量垂向分布.与沙粒起跳速度和角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非均匀风沙流中,粗粒径组沙粒垂向输沙量上部符合指数递减分布但近床面区偏离指数分布,呈现为偏大型分布.粗粒径组对应的沙粒起跳速度和角度分布均为指数函数;细粒径组沙粒垂向输沙量在整个高度上均符合指数递减规律.细粒径组沙粒对应的起跳速度分布为指数函数,起跳角度分布为高斯函数。沙粒的平均起跳速度,在0.4u*~2.2u*之间变化,随着气流风速(u*)和沙粒粒径的增加而减小。

地理学报杂志土地利用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204-1214

摘要:以3个时相的卫星遥感图像TM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神经网络分类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1987-2003年间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数据.由此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指数、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和重要度指数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指数模型.定量分析该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①建设用地和水体的面积均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耕地呈现持续下降态势;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态势。②在1987-2003年间,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都主要转向耕地。在1987-1994年间,水体主要向林地转移;耕地主要转向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林地主要转向耕地。在1994-2003年间.水体的转移比例很小;耕地主要转向未利用地和林地;林地主要转向水体。③在1987-2003年间.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很大,并且其土地利用正处于一个衰退期。④在1987-1994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别是:未利用地与耕地、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在1994-2003年间,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别是:耕地转化为未利用地、耕地转化为林地、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河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1215-1222

摘要:从流域尺度,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1954年以来6个时段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洪河保护区及其所在浓江河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和景观连通度进行计算。系统研究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保护区湿地景观的影响。结果显示:①浓江河流域大规模土地利用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均耕地面积增长速度为101km^2/a;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导致流域湿地景观多样性降低.同时也间接影响了洪河保护区湿地景观多样性;③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景观连通度降低严重割断了景观之间原有的物质交换和功能维持关系,是导致保护区湿地景观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④恢复保护区周围一定面积的湿地,维持良好的景观连通度是实现保护区自然保护效益的方法之一。

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1223-1231

摘要:在区域尺度上以城市化过程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活动对景观功能的稳定和景观结构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影响。选择北京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RS与GIS技术,对1989年、1996年、2005年三期LANDSAT 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城市扩展造成了生态绿地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降低及景观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景观流运行受距离、障碍等因素影响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结合景观组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研究了北京西北地区景观结构紧密性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最后提出本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北京地区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和参考价值。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活动
2007环境遥感学术年会在大连召开1232-1232

摘要:2007环境遥感学术年会于2007年8月17-20日在大连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单位主办,大连海事大学、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承办。来自全国的26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年会以“自然灾害遥感”为主题开展研讨,通过研讨和交流,探讨优化空间信息监测技术的方案,加强快速、精确监测自然灾害信息的能力,提高为政府减灾、救灾服务的水平。

热烈祝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百年华诞F0002-F0002

摘要: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07年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史地专科和成立于1958年的中科院华东分院福建地理所。学院现有在学博士、硕士生324人,本科生1013人。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在泰宁召开F0003-F0003

摘要:“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泰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07年9月1日至4日在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召开。来自全国地质地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地质公园管理机构的近3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72篇。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三明市政府、福建省国土资源厅主办,福建泰宁县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