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地理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 11-1856/P 国内刊号
  • 0375-5444 国际刊号
  • 4.7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34年创刊,目前已被Pж(AJ) 文摘杂志(俄)、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地理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综述、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土地利用与地表过程、学术信息

地理学报 200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地理学报杂志水资源安全
从国际治湖经验探讨太湖富营养化的治理899-906

摘要: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影响湖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应该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普遍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从国际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经验看,有效地控制面源和点源污染仍然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前提:颁布严格的保护水资源的法律,确保饮用水安全是重中之重;应建立全流域统一的水资源保护合作机制,特别是注重把流域综合管理的思想引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制定长期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计划,细化具体的阶段治理目标。坚持湖泊治理的方向,不能放弃太湖的治理。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907-916

摘要:根据《我国饮水安全与北方缺水地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战略研究》及《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中的调查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体分布特征及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按照中部、东部和西部划分,饮水不安全人口在数量上中部多东部少。中部为1.4亿人,东部为0.7亿人;在饮水不安全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上,西部多东部少,西部为40%,东部为27%。饮用高氟、苦咸水、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以及水量缺乏等不同类型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分布特点各不相同,高氟水主要在华北地区,在天津饮用高氟水人口占不安全人口的70%;饮用污染地表水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青海西藏以东大部分区域。进一步分析讨论了不同饮水安全问题(高氟、高砷、污染水、水量缺乏等)的成因及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严格防治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雨水集蓄利用以及制定应急机制和预案等一系列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饮水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近20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917-924

摘要: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到我国1986-2005年发生的152起饮用水污染事故,从事故的特点、原因和危害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时间上看,1995-2005年是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高发期,集中了87.5%的事故;从区域上看,华东地区是事故高发区,共44起。污染类型以生物污染为主,占69.1%,远远高于化学污染的比例。从事故发生地点看,接近一半的事故发生在居民区,其次是学校。供水环节中,以水源污染为主。占56.6%。生活污染是导致饮用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占65.1%,其次是工业污染。水源污染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饮用水污染事故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饮水,甚至引发水性疾病的暴发流行或污染物中毒。为实现我国饮用水安全,提出了预防和处理饮用水污染事故的相应防治对策。

地理学报杂志青藏高原气候
西藏地温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925-934

摘要:利用1971-2005年西藏10个站的0.8m、1.6m和3.2m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35年西藏年、季平均地温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和异常年份。结果表明:0.8m年平均地温在西藏东部的林芝、昌都呈现为下降趋势,其他各站以0.19~0.81℃/10a的速率升高;有5个站的1.6m年平均地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20~0.60℃/10a;3.2m年平均地温6个站均表现为升高趋势,为0.13~0.52℃/10a,以拉萨升温率最大。在0.8m处,①大部分站点季平均地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西藏西部、南部以夏季升幅最大,特别是狮泉河达1.61℃/10a;北部以冬季增温最突出。东部地区四分之三的季平均地温呈降温趋势。②大部分站点年平均地温呈逐年代升高趋势,而昌都表现为逐年代降低趋势。③狮泉河春、夏季平均地温分别在1996年和1983年发生了气候突变;拉萨和日喀则年、季平均地温发生的气候突变是从一个相对偏冷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暖期,前者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者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林芝1993年夏、秋季出现的气候突变是从一个相对偏暖期跃变为一个相对偏冷期。④西藏西部年、季平均地温以异常偏高年份居多,且发生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前5年;南部年、季平均地温均为异常偏高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部年、季平均地温异常偏高年均出现在21世纪前5年,异常偏低年份以20世纪80年代居多;东部年平均地温以异常偏低年为主。青藏铁路沿线西藏境内测站最大冻土深度以-4.5~25.4cm/10a的速率呈显著减小趋势,安多减幅最大。

青藏铁路沿线1966—2004年冻结与融化指数的变化趋势935-945

摘要:利用日气温观测值计算了青藏铁路沿线7个主要气象站1966-2004年的年冻结与融化指数,分析了这些指数的统计与分布特征,并应用两种趋势检验方法: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法和简单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这些台站年冻结与融化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平均冻结指数大致分布在95~2300℃·日之间,多年平均融化指数大致在630~3250℃·日之间。7个站点的冻结指数均呈减少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布在-16.6~-59.1℃·日/10a之间;融化指数均呈增加趋势,其线性倾向率分布在19.8~45.6℃·日/10a之间。MK趋势检验的结果显示,除格尔木表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外,其他站点都呈现了0.05水平下的显著减少趋势;年融化指数除格尔木和沱沱河表现出弱增加趋势外,其他5个台站都显示出了0.05水平下的显著增加趋势。简单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趋势结果与MK趋势检验结果相一致。

近44年来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946-958

摘要:利用1961-2004年青藏高原97个站点的夏季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累积距平、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年降水量比较少的地区,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比例较高,夏季降水与全年降水的相关性也较强;夏季降水相对变率最大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的最干旱地区,最小的地区是三江源区:夏季降水趋势增加和减少的站点分别为54个和43个,通过较显著检验的站点占总数的18.6%;在2000m以下的站点中,海拔和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相关度达0.604(显著性0.01);1961-1983年和1984-2004年两个时间段相比,除了3000~3500m海拔范围外,其余海拔范围夏季降水气候倾向率都表现为增加;夏季降水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场:高原东南部类型场、高原东北部类型场和三江源类型场,高原东南部类型场和高原东北部类型场表现出南北变化相反的降水特点,分界线大致沿着35°N线;在90%的置信概率下,三种类型场分别表现出5.33年、21.33年和2.17年的潜在周期:4500m以上海拔范围的站点夏季降水周期通过很显著检验(α=0.01),站点海拔和降水周期存在-0.626的高相关度;在三江源地区,3500m以上的站点夏季降水周期随海拔升高而减小,3500m以下的夏季降水周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

1971—2004年青藏高原总云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959-969

摘要:利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75个地面气象台站的云量日均值资料,采用正交经验函数(EOF)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高原地区1971—2004年总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总云量分布呈自东南向西北减少的态势,且年与四季总云量变化都存在显著下降趋势。进而,研究了高原总云量变化与其他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其中,(1)高原总云量与日照时数、日较差之间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本文从云的辐射效应出发,解释了存在这种负相关关系的原因;(2)青藏高原总云量与相对湿度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受地形因素、不同云型和云水路径等因素共同影响.高原总云量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却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高原总云量与气溶胶和臭氧等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指出:青藏高原总云量减少趋势可能与高原大气气溶胶特别是吸收性气溶胶的增加以及臭氧的损耗有关。

地理学报杂志环境化学
塔里木河下游间歇性输水对土壤水化学的影响970-980

摘要:根据塔里木河下游2000-2006年11次间歇性输水影响下沿输水河道两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变化的资料,结合有关输水的基本资料和土壤盐分含量变化的适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各相关因子,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规律,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变化与距离输水河道的远近、地下水埋深、河道径流量以及土壤盐分含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地下水埋深在5m及5m以下时,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水质较好。而埋深在5m时的水位条件能够满足该区域建群种植物的生存,为输水条件下的理想水位;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的阶段性特点和土壤剖面盐分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说明,在当前输水模式下配合面上输水将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恢复。

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及分布981-991

摘要:通过分析长江口外海域不同区域有机碳和氮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了底部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氮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二者对长江口外海域底部沉积物中有机物来源的指示意义。运用质量混合模型,计算了长江输入的陆源有机物的贡献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TOC和TN的分布和东海陆架的环流体系有着密切关系,与环流的分布相对应,如果大致沿31°N和123°E作为分界线,整个研究区的TOC和TN的分布可划分为4个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的区域。TOC、TN、δ^13C和δ^15N分别与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呈线性相关关系,因此,粒度效应是控制长江口外海域沉积物中有机物分布和稳定同位素碳、氮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区内的C/N比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有机物的来源信息,但δ^15N表现出了与C/N和δ^13℃不同的区域分布和变化特征。陆源有机物来源比重较高的区域与长江口外海域赤潮突发频率最高的地区相对应。长江口附近沉积物中的陆源有机物来源最高,超过了50%,且等值线呈舌状向东北方向凸出,表明了长江冲淡水的影响。陆源颗粒态有机物沉海底后,要不断经历早期成岩作用和生物作用,因此在在相同地点,陆源有机物对沉积物中有机物的贡献,要明显小于对悬浮颗粒态有机物的贡献。

我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992-1001

摘要:运用海盐示踪法、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两处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海螺沟1号冰川和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主要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两冰川区除Na^+是海洋源外,其他离子主要是非海洋源;Cl^-、NO3^-、SO4^2-、K^+、Ca^2+、Mg^2+非海洋源所占的比重,在海螺沟1号冰川依次为52%、99%、100%、98%、99.9%、83%,白水1号冰川依次为68%、99%、100%、98%、99%、59%;分析认为,海螺沟1号冰川离子的非海洋源主要是大气环流远源物质和高原面物质输入,而白水1号冰川除上述来源外,冰川区近源物质输入对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两冰川区各离子具体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阴、阳离子来源的共源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冰川区内局地环境的差异,比如岩性、山谷风系统、地形地貌等;(2)两冰川区离子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海螺沟1号冰川离子淋溶作用较强;(3)不同离子的来源方式、沉降方式、自身化学特征以及沉积后过程不同所致。

雅鲁藏布江径流水文规律及水体同位素组成1002-1007

摘要:由雅鲁藏布江各站径流量数据和水体的同位素数据,分析了径流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大气降水的同位素效应。该区干流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分布呈从下游到上游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6-10月)。流域内大部分雨水和河水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均落在全球大气降水线δD=8δ^18O+10的右上方,显示出强烈蒸发的特征。水体同位素组成区域大陆性效应和高度效应明显,这种分布特征与来自孟加拉湾、怒江方向降水云汽的运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气候条件有关。

地理学报杂志学术信息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1008-1008

摘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于7月28日-30日在西安举行。本次会议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协办。年会的主题是“推动资源科学创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来自全国各地140多个科研院所、高校和管理部门的5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480余篇。这是历次年会规模最大、分会场设置和学术报告人数最多的一次学术盛会。

《生物地理学》出版F0002-F0002

摘要:由陈克龙主编,、刘峰贵、王峰、马永贵、陈宗颜等编写的《生物地理学》于2005年10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以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合作编写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的有关专业学者对全书提供了宝贵资料和修改意见。

《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出版F0002-F0002

摘要:为了促进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和科技交流,气象出版社组织有关专家,历时5年,完成了《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的编写工作。此书经多位专家审阅,10余次修改书稿,终于在2007年7月出版面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秀骥院士为《英汉汉英大气科学词汇》作序,并向广大读者热情推荐此书。

《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