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友杂志社
分享到:

编辑之友杂志

《编辑之友》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前沿探索、热点透视、专题剖析、品牌解读、名家访谈、出版论坛、策划营销、期刊探索等。
  •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3-6687
  • 国内刊号:14-1066/G2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64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4
  • 综合影响因子:0.93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编辑之友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编辑之友杂志卷首语

心灵约会:期刊生命力、亲和力所在

摘要:我童稚时就爱翻阅期刊中的有趣画面,现年逾八旬,仍读刊不断。所以乐与期刊为友,天长日久,是因为每读到自己心爱的期刊并与它融合到一起后,都沉浸于其中智慧洋溢、景色万千的神奇世界里,耽于其境界,汲取其价值,鉴赏其文图,咂摸其情趣,
1-1
编辑之友杂志专题

2015年出版产业十大关键词解读

摘要:2015年的中国出版业,有稳定,有惊喜,也有波折。全民阅读迎来十年总结,指导推广工作继续进行;“IP剧”带动知识产权保护热潮,出版业维权困难中前行;数字阅读势不可挡,唯有跨界融合才是出路;诚品苏州店落成,民营书店寒冬是否已过;童书出版持续走高,发展路径从出版转向服务;出版集团抢滩文创产业,资本资源齐发力;在线教育技术屡有突破,多方力量联合显生机;高质量主题出版继续热门,斩获佳绩;美国书展中国主宾,收获与反思并存。文章从这十个方面解析了2015年中国出版的变化。
5-9

2015年中国期刊现象观察

摘要:2015年,我国期刊发展平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就科技学术期刊问题联合发文,读者传媒集团上市,时尚类期刊走入低谷,优秀学术期刊被大量假冒。
15-18

对话2015传播学研究:网络社会的建构及其可能

摘要:文章聚焦网络社会的建构逻辑,与三位学者展开思想对话。作者认为,网络社会正在从“空间的生产”转向“时间的生产”,以时间-交往逻辑取代空间实践逻辑;网络社会共同体比专业知识共同体有更大的知识价值,而文明共同体的普世知识启蒙,则比一切知识议题都更具反思性;“宏观理性的人”可超越个体化的理性,但面对观念市场的理论可能,仍应保持审慎和批评。
19-22
编辑之友杂志书业

“美丽中国”理念下的“美丽出版”内涵、背景及理论基础分析

摘要:“美丽出版”是从“美丽中国”概念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代表着出版业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有着特殊内涵。它意味着出版物对美丽灵魂的培养塑造,意味着出版业与美丽自然的和谐共存,意味着出版业对社会环境的“美丽”建设,包括出版物内容的深层次开发、出版物生产环节对生态效益的重视、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合理引导三项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理论、超越增长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配理论、生态服务与限制性理论构成了这一理念的理论基础。
23-26

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生态位的再确定

摘要:媒介融合让传统的出版企业与新媒体实现了跨界融合,致使其新的出版生态位与原有的生态位不符,出现了出版生态位的错位。文章分析了媒介融合下出版企业生态位重叠、变化的原因,提出从环境、用户需求、产业链、自身发展四个方面入手,重新对出版企业的生态位进行再确定,以解决出版生态位的错位问题。
27-30

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融合的内涵、风险及应对

摘要: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融合是出版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需要,也是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核心主题之一。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诠释了跨地区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但同时跨地区融合存在资源要素流动呈现负向性、区位选择失衡形成创新孤岛、跨域协作僵化导致管理矛盾频现等风险,需依托产业资源增量流动、区位梯级规划、协作管理创新等举措予以应对,以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发展步入融合2.0时代。
31-34
编辑之友杂志传媒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35年回顾与思考

摘要:1980年至2015年,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富,量、质并进的35年。文章以时问为纵坐标,以发展规律为横坐标,对这35年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出总结性回顾,重点讨论有重大创新和发展的八个方面,即:节目题材与舆论监督、报道与评论深度、评论时效、评论员制、多元互动、节目形态、大数据变革、节目主持人。这八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全貌。
35-43

评论员介入与电视新闻话语的流变

摘要: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起步至今,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日趋成熟,评论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比重越来越大,电视新闻评论员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在电视新闻节目这一话语场中,电视新闻评论员已成为一个深刻的影响因素,考察其从缺席到出现、从成熟到专业化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介入与否、如何介入、以何种立场介入,有助于廓清我们对电视新闻评论员所担当角色的认知,也有助于我们观察电视新闻话语的流变。
44-48

互联网思维下“渠道权力”问题研究——论突发事件报道动员中传统媒体的角色

摘要:互联网技术颠覆了传统媒体运行规则的途径,一般意义上的“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受到严重挑战。尤其在某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在报道动员的进程中,传统媒体渠道失灵的危机愈加凸显。面对这种危机,传统媒体所要做的就是规范行业边界、明确分工,以内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推进渠道创新,构建场景与关系,减弱传播渠道中的噪音,在渠道权力的博弈中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49-53

论网络新闻的后现代性

摘要:在网络时代,网络与新闻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新闻形态,即网络新闻。网络的后现代特征使得网络新闻也体现出后现代性的各种属性。其中,网络新闻的本质属性体现出反本质主义的后现代属性;网络新闻的创作方式体现出反主体主义的后现代属性;网络新闻的价值追求体现出消费主义的后现代属性。
54-57

网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发展空间探析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评论的繁荣给传统的报纸评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评论除了占据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优势之外,其文本呈现的特点也让传统媒体略显尴尬。在新媒体时代报纸评论如何应对网络媒体和网络评论的冲击,并且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舆论引导力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58-61

弹幕:狂欢时代的伦理反思

摘要:弹幕作为一种新的媒介体验方式,在超现实外壳的庇护下蕴藏着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的虚无主义,让现代社会中理性的道德原则瞬间崩塌。技术的迷思引发了审美异化、颠覆传统、破坏网络生态等一系列行为,新媒体时代下对这一新型网际空间的伦理反思刻不容缓。
62-64
编辑之友杂志数字

拓展“关联”:新闻网站专业性重塑

摘要:在新媒体平台上,作为新闻内容主要载体之一的新闻网站,正在从数据、用户、平台三个角度加强新闻信息之间、信息与人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关联性。这一方面反映了在社交化、移动化及大数据的背景下,新闻生产与传播正在逐渐开始与相关的技术要素、社会要素、资源要素进行关联与整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重塑与提升新闻网站的专业性。
65-69

数据新闻在微博平台中的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短短几年,数据新闻已成为业界和学界研究的热门领域。热门的同时,却少有研究从定量角度关注其传播效果。文章探索性地横向比较了数据新闻与非数据类新闻在微博上的转发、评论、点赞数量,发现其传播效果不仅没有优于非数据类新闻,反而在多项指标上有所不及。文章认为受众群体小、平台不适合、选题局限性大和制作质量较差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认为,虽然目前数据新闻传播效果不理想,但它是新闻科学化的一种尝试,能够为新闻行业带来新的报道方式,提高新闻行业的从业门槛以及培养受众的科学思维。
70-74
编辑之友杂志学研

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

摘要:编辑理论比我们想象的有力量得多,它必然涉及编辑实践,这是编辑理论注定的命运,因为理论要依靠并向往实践。彼此之间的自然调适、配置、选择是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互汲与互渗的具体反映。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的互汲与互渗发生在它们之间合理的边缘位置。
75-78

编辑主体价值观对出版文化的影响

摘要:一切出版活动都围绕着“意义”和“价值”展开,它们是出版这一文化活动的两端,共同支撑起出版文化。出版文化作为依附于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由处于出版核心的编辑主体创造的。这说明编辑主体价值观与出版文化息息相关,宏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方向,中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生态,微观上影响出版文化的内涵。
79-83
编辑之友杂志史料

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新闻历史书写

摘要: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一个历史书写的黄金时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书写也进入了一个勃兴时期,产生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从价值取向看,这些研究采用进化论作为预设进行书写。进化论的新闻历史书写,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同时也为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想象所宰制。它不仅锚定了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的历史想象,同时也规范了新闻历史的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新的价值取向、叙述框架和书写方式反过来叉形塑了中国近代新闻史学知识。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