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转正工作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2 15:36:15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1)

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一个多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教师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编辑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一多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练习,刚开始是做家长频道的粘贴工作,后来做资讯频道中的评论,现在做教师频道,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岗位让我去锻炼,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编辑部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一个

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教师工作,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自到xxx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编辑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xxx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编辑部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前辈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采写完成具体的教育新闻作品。主编每次安排的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2、基本学会photoshop的应用和网页制作;

3、熟练掌握教育新闻与社会新闻采写的区别,熟练掌握教育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4、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教师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2)

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一多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练习,刚开始是做家长频道的粘贴工作,后来做资讯频道中的评论,现在做教师频道,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岗位让我去锻炼,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编辑部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教师工作,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自到xxx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编辑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xxx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编辑部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前辈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采写完成具体的教育新闻作品。主编每次安排的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2、基本学会photoshop的应用和网页制作;

3、熟练掌握教育新闻与社会新闻采写的区别,熟练掌握教育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4、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教师频道的研发;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3、 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3)

在a老师与b老师的直接领导与指导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新疆《三维作业》的组稿及相关工作。在此工作中,我不断适应,并磨合着,逐渐了解并熟悉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及相关项目。我向同事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工作经验(比如对每套书印张的控制),并始终相信团队的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希望这火越烧越高,照亮的不光是大家、公司,不有自己!

做了这么多年的语文编辑工作,总觉得我每天都生活在一群孩子中间,他们渴求知识、真理的目光,总也挥之不去。于是,良心、责任又促使我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我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当然谁都愿意多挣钱,只是做我们这一行,“责任”二字尤为重要。所以我一贯的宗旨就是:诚心待人,用心做事。不管在哪里,做什么,我都是这样要求,并力求这样做的。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4)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5)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6)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 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 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7)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8)

以吾辈浅薄之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群鱼吃单鱼的时代,是一个做产品不如做服务的时代,是一个做服务不如做生态的时代,是一个高度分工、协同、竞合的年代。在此背景下,出版与编辑将呈现一些大变革。

单兵作战向集成作战转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运作模式正在或即将被颠覆,传统互联网也概莫能外。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仍有大量出版社顽固坚持几十年前的个体户式的考核和管理模式,而且只考核经济指标,或者虽有编辑部或编辑室(分社、事业部)等形式上的团队建制但每个编辑仍是散兵游勇,甚至分社之间、编辑之间业务重叠、自相残杀、恶性竞争。而要实现单兵作战向集成作战转变,靠编辑个人觉悟几乎无用,这是一个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是一项一把手工程。

对于传统出版业态,出版行业曾经给出了一个编辑部门的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的人员配比,客观地讲,这样的人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出版业出版项目运行的需要,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出版社现行的人才结构既非古典也非现代。但也有积极革新的,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机构在人才优化配置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协同作业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社自行研发的ERP系统已经基本实现远程在线编辑、排版、审稿、校对,并与OA无缝连接。

无论传统出版社向数字出版转型是否真的缺乏互联网基因,有条件的出版社都可以甚至亟须投资或并购IT公司和文化公司以借船出海。要想获得新生,必须自我革命,重新进行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帮助个体实现梦想,盘活人才资本才能保证持续发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要怀抱梦想(梦想不用交税),万一实现了呢?为人才提供梦想舞台是企业的责任,为年青人提供指引是老出版人的责任!

近十来年,出版产能的爆炸式释放再加之互联网免费浪潮的冲击,出版业特别是传统出版业已经从蓝海进入红海。出版社和编辑已经不能再靠数量和规模竞争,而必须以质取胜、以智取胜。2010年以后,出版业大步迈入项目管理时代,出版一本书或一套丛书是一个项目,搞一个O2O的活动是一个项目,策划或营销某个专案也是一个项目。民营出版公司中磨铁文化公司是转型最早的策划公司之一,总编辑不叫总编改叫策划总监,编辑成了产品经理,发行被营销取代,变的不仅仅是称谓而是体制。有些出版公司已经在向新型创业公司学习,正在从经营“事(物)”向经营“人”转变和融合,形成了企业的“联合创业委员会”“发改委”“创客(梦想)实验室”等组织,实现了从雇佣向合作的转变、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以先进的价值理念和模式自动生发并疯狂创造。

如果没有这样的变革,编辑和发行对图书销售不利还会相互推诿;如果没有这样的变革,编辑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将难以打造,众包、众筹等新式武器都无法放手去玩;如果没有这样的变革,出版家和编辑将无法融入时代并不断成长。可喜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等机构在分社公司化和编辑经理化方面已经取得很多成功经验。

码洋考核向用户考核转变

出版业流行一句话,好编辑以书为证。但很多出版公司实际盛行另一句话,好编辑用码洋说话。按理来说,出版社改制成企业以后,更注重品牌和长远发展,但实际考核上却过于看重短期经济效益,当然这与机制有关也与一些出版经理人的素质境界和价值取向有关。一些传统出版社一直在追求短期的现金流,而互联网公司却在从源头打劫你的用户,你卖产品是做一锤子的买卖,人家黏住用户是要赚消费者一辈子的钱。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可以建平台,可以开发微信、APP或客户端,可以搞O2O模式,更可以直接收购民营互联网出版公司。出版社想今天能活着,就向编辑要码洋;要想明天还活着或活得更好,请向编辑要用户量。粉丝哪里来?万能的淘宝买来的多是僵尸粉。烧钱搞活动也未必能黏住用户。老编辑不得不虚心向后生学习吸粉大法和互联网思维及新的商业模式。

此外,纸质出版向复合出版转变、线性生产向按需订制转变也是必然趋势。不久前,以O2O模式成功众筹并用二维码复合出版的《风口》等畅销书就是实证。

责任担当

时势造英雄,或者说英雄造时势。当人人高喊大众创业,国有出版社才刚刚改制;当国有出版社启动互联网+工程,无数民营互联网出版公司已经上市;当国有出版社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徘徊之际,大量的民营公司还希望直接获得刊号、书号资源。这是一个比团队、比气场、比格局、比价值观、比生态圈的年代,吾辈以为,这个时代编辑需要五种担当。

与时俱进让薪火相传

出版强则文化强,文化强则国强。科教兴国,责任在于教师、在于科学家,也在于出版、在于编辑。作者和编辑是文化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哪怕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哪怕出版真的免费,编辑都是不能缺位的。你可以在网络上搞怪,但你绝不可以故意教唆小朋友写错别字;你可以玩自拍、晒照片,但你绝不可以散布色情;你可以评论他人,但你绝不可以造谣。互联网是历史潮流,无法阻挡,但大浪之中泥沙俱下,精华与毒瘤同在,谁来分拣金子、砂子和烂泥?图书出版不景气,编辑必定失业吗?

其实,换到互联网出版这个主战场编辑将大有作为。当然,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审纸版书的传统图书编辑不是全部都愿意转型网络出版,因为他们对图文加工、视频处理、网站更新、专题制作、项目运营等心生恐惧,好不容易奔到编辑、编审又要重新归零,不愿放下架子向小辈请教。然而,数字出版正在或即将成为主流,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不干,你的竞争对手会干;你不转型,你的竞争对手会转型。借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一句话,他杀革命淘汰,自杀革命重生!图书编辑不仅要主动向数字出版转型,而且要快速转型,引领民营出版和网络出版一同转型,共生、共存、共赢!笔者认识一位大咖聂苇,她曾经是某中央大报的知名记者、编辑,如今转到腾讯公司做新媒体总监,出版行业经常请她为国有出版机构转型培训,这是个人和社会共赢的一个实例。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平台再加上好的机制,一定会大放光彩。

出版社的文化就是出版家的个性,新的出版产业生态和出版事业平台由大家共同创建,老编辑与新编辑、出版人与社会人、领袖与大众,平等共生、互为贵人,甚至互为师友!唯其如此,才能墨香不断,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跌宕中坚守文化价值

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情都很难一帆风顺。在当下不免有些浮躁和功利的风气下,有多少编辑可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我们对逃离出版圈的名人,不是羡慕嫉妒恨就是说三道四。其实,生活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很多人,瓦无一片、居无定所,披星戴月跨省上下班,我们要求每一个人安贫乐道确实太苛刻了。但是,就像医生救死扶伤、教师教书育人、律师维护正义一样,总要有那么一些编辑,不论艰难困顿,至死不渝,坚守职责。一些做传统图书的编辑对数字出版编辑羡慕不已,但数字出版编辑也有一肚子苦水,职称评不上去,收入与“硅谷”(中关村)不接轨,工作压力大多还要背负“烧钱”之名。谁都不容易,相互多一点正能量吧!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就会有回报,就怕半途而废,你再多挖一下就能看到钻石放光。想做一个成功的人,你需要口袋很富有;想做一个伟大的人,你需要脑袋很富有。因为,金银财宝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有文化和思想可以流芳百世。未必每个编辑都能像韬奋先生一样名垂青史,但我们必须忠于我们的职业和事业,专注做好一项事业,将智慧聚焦在自己有感觉的一个点上爆发,你就是NO1!“少壮不努力,老大当编辑,出书穷三代,压力比山大”,尽管QQ群里有这样的调侃,但仍然挡不住无数博士投奔出版编辑这个行当。为什么?大家就好这口!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写书、编书、读书给人的最大福报!

革故鼎新激流中勇进

我们提出,出版面临大变革。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你不变革,民营公司特别是民营互联网公司在加速变革。你认为发展要找市长,结果市场不认,市长最后也不认;人家发展靠市场,市场认可了市长也不得不认。所谓改革,所谓连续创业,就是自我革命。就是拿刀的要学会开炮,领导和英雄要退后服务好团队,团队要服务好用户,一个企业要真正服务社会,对社会价值最大化。改革需要成本,不改革则会丢本。改革是免于流血的革命。选拔新骨干则意味着一批老人退后,开辟新业务则意味着试错与担责。静静停在避风港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但那决不是我们造航母的目的,互联网风起云涌就是要让我们远航。只要我们用心就会发现,越有成就的企业越有危机感,改革越超前;越落后的企业越不敢改革、越改不起,最后越来越落后。几年前,海尔的总裁张瑞敏一个人直接管理几十家公司就够扁平化了,现在的海尔已经在搞工业4.0和创客平台,全员创客化,依据用户需求组成N个大小不等创客团队,利用信息平台创客与团队内外直接交互。小米公司的研发空间更是仿佛回到了生产队,几个事业部近千名员工同在一间办公室工作,一个副总可以线上线下与所有人直接交互。

乐于奉献甘为他人梯

编辑就是为他人做嫁衣,不仅是为作者做嫁衣,也为同事或同行做嫁衣。编辑的价值不在于愿不愿为他人做嫁衣而是为他人做的嫁衣是否有价值。这跟教师的价值是一样的,不在于自己多么有成就,而是培养了多少有成就的学生。现代出版越来越多以项目和团队出现,在一个具体项目中,总会有分工,总会有相对的主角和配角,互联网时代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心胸和格局,把自己最擅长的贡献出来以成就他人、成就团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帮他人就是帮自己。团队进步了,队友进步了,你一定进步。团队强,你会更有力量。你默默将众人托起,众人一定会把你托起。如果谁也不愿当别人的梯子,很可能谁也上不去。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9)

总结三个月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学习伴随着收获。在主任悉心的培养下,我从最基本的一些校对工作做起,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到现在已经能够比较独立承担一些项目。其中主要完成的项目有:《高中单词速成》(第一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三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二级)初稿一校、《XX年江苏夏令营牛津英语专用教材》基础班初稿二校、《中考听力突破》(第二版)成书校对及监听、《中考听力突破》(第三版)再版编辑、《初中英语听力突破》(七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初中英语听力突破》(八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转正申请书《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可以说,这三个月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编辑转正工作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刘杲先生长期从事出版管理与领导工作,一直致力于编辑理论研究与编辑学学科建设,作为中国,编辑学会的创始人,实为中国编辑学的拓荒者和引路人;已出版的《刘果出版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刘杲出版论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和《出版笔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及与宋木文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图书大辞典》(湖北出版社,1997年)、与石峰先生共同主编的《新中国出版五十年纪事》(新华出版社,1999年),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从刘杲先生对编辑学、出版学理论的不懈构建可以见出一个基本路径与明显特点,那就是始终强调、坚持和夯实编辑学基础理论,认为编辑学、出版学研究中“理论问题是根本问题”,“需要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概括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同时对新事物敏感热情,张开双臂拥抱,密切关注社会变化的新形势对编辑出版活动的影响,认为“编辑学、出版学是应用科学,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实际的变化和操作的需求,与时俱进。”并不断跟踪学科前沿问题,让生生不息、丰富多样的编辑实践活动为编辑学注入动力和活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有力构建,形成编辑学的基本理论形态。这是刘杲先生编辑思想的一条主线。基于此,笔者细读文本,从文本出发,考察刘杲先生在不同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话语及其意义,顺乎其逻辑思路,对其编辑思想作一简要论析。

一、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形成了对编辑学的系统认识

1 关于作为编辑活动产品的出版物的特质

笔者以为,刘杲先生对编辑学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在其对出版物双重属性的论述,即从编辑出版活动的产品特质出发展开立论,形成不断跨越的思维路径与辐射状的开放体系。早在1984年,刘杲先生就指出:“图书出版不仅包括精神生产,而且包括物质生产”,以后他对图书及其生产的双重属性的认识逐步细化和深化。他在1992年说:“出版物有两重性:就其内容而言,它是精神产品;就其载体而言,它是物质产品。作为精神产品,要求实现影响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效益。作为物质产品,具有商品属性,要求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商品交换,取得经济效益。出版物的两重性互相依存,而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情况……在出版工作中常常表现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在1993年说:“图书是商品,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出版社要注意改善经营管理”,但“不能搞精神产品商品化”。到1997年则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图书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图书是商品,又不同于一般商品。图书出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出版规律的要求。图书出版,无论是其中的精神生产还是物质生产,都要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原则。”刘杲先生关于出版物及其生产基本特征的论述,在其理论系统中具有基点性意义,由此引申出作为编辑产品的出版物的精神产品性质及其功能、物质产品性质及其与其他商品的区别、物质产品性质与精神产品性质的结合度等问题,编辑活动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商业取向、精神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传播积累的规律与市场运作特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等问题,出版单位的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出版市场的培育与规范等问题,都涉及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一些核心范畴与根本原理。刘杲先生2009年在谈到改革开放30年来出版业观念的转变时,就专列了“出版物的观念转变”,即“确认了出版物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其实,出版单位的观念转变、出版市场的观念转变、出版队伍的观念转变、版权保护的观念转变等,都与对出版物双重属性的确认有关。

中国编辑活动源远流长,但“编辑无学”旷日持久,中国的编辑学研究起步晚,与丰富多彩的编辑实践活动极不相适应,因而究竟怎样界定编辑劳动的性质,是关系到对于编辑主体、编辑职业等如何进行社会定位的重要问题。对此,刘杲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出版活动的展开看,“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决定内容,进而决定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从编辑工作自身看,“编辑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协调。而从编辑活动与出版活动两者的功能关系看,“编辑活动的范围远远超越出版活动”,“编辑活动不限于出版活动”。从编辑劳动的性质审视,“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得以传播和积累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政策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并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劳动仍然是编辑劳动。编辑的功能和编辑的责任,也就是编辑的本质,并没有变。”编辑工作的“四性”和创造性本质,贯穿在刘杲先生编辑学理论构建的始终,并以此为脉络引发出对诸多问题的思考:其一,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与编辑规范的关系。“编辑工作中的创新,本质上是出版改革的行为。编辑创新与编辑规范的关系,其实是出版改革与出版规律的关系。”“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是出版规律的反映。坚持出版改革,要符合出版规律,从而也要符合编辑工作规范化的要求。”这就从一个新的层面对编辑规范问题进行了分析,确认了编辑创新与编辑规范的相容性,对于开展编辑创新和维护编辑规范具有导向意义。其二,编辑工作“四性”对于编辑主体是一种内在规约,对于编辑价值取向与职业精神等提出了新的要求。1996年,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中,刘果先生就编辑学研究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由出版事业的体制转轨和发展转型而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从“四性”论证了编辑工作的精神生产特性,要求编辑工作要对市场经济采取分析的态度,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既要开拓创新,又要严格把关;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技术等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出版资源等。其三,编辑劳动的个体性特征更加需要职业精神的自觉。刘杲先生认为,“编辑工作是艰苦的细致的创造性劳动,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取个人劳动的方式。因此编辑的职业道德的自觉和自律有着特殊的意义。编辑职业道德的主要内涵是,在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基础上的‘为人作嫁’。”正因为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个人化

的特征,可以在遵循编辑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因而必须具有职业道德修炼的自觉性。其四,“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刘杲先生正是从提高出版物质量,多出精品,奉献传世之作的高度强调编辑工作创造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从传世之作对于人类文化的意义来确证编辑劳动的价值,因此编辑工作的各环节必须在协调优化中实现这一目标。其五,编辑劳动的特性决定了编辑学的独立性。编辑出版活动的特殊性与出版物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提高民族素质中的特殊作用,对编辑出版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特殊要求,其人才不是新闻、大众传播的专业教育能够培养的,“新闻学、传播学代替不了编辑出版学。它们要分别研究本行业活动的规律,培养本行业需要的人才,研究本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应该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编辑出版学科,争取发展为国际上认同的学科。

编辑规律贯穿于编辑活动过程始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构建编辑学的核心内容。刘杲先生对此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论析和具体的阐释。其一,编辑规律不止一个,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编辑基本规律,“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人员以传播文化为目的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这一认识形成了编辑学的核心脉络,是刘杲先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其二,通过界定核心范畴明确了其具体内涵。刘杲先生对其中的“传播”、“作品”、“选择”、“加工”、“编辑人员”进行了阐释,细化其意义所指和应遵循的原则等,凸显其蕴涵的编辑学特质,说明了其“主导作用”之“主导”和作为“基本规律”之“基本”。比如,编辑选择强调优选和创新,大力支持文化创新,其中审读是编辑选择,策划也是编辑选择,“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选择的结果”。编辑加工增加作品的价值,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其三,不管是选择还是加工,均“代表的是国家、是人民、是读者”,而且“要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交叉、比较和反复”,以克服个人认识的局限性,集中群体的智慧,显示出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刘杲先生探讨的编辑规律实际上是对编辑劳动形态及其复杂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四,编辑活动要尊重编辑规律,编辑规律的积极作用有赖于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编辑规律对编辑人员提出了要求,必须认识和利用编辑基本规律,自觉按编辑规律办事,尤其是总编辑作为编辑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五,编辑基本规律客观存在,反复出现于编辑活动之中,而且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特别是随着技术手段的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内在规定性是稳定的、不变的。其六,对编辑规律的抽象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编辑基本规律存在于各种文化传播活动所包含的编辑活动之中,影响全局和贯穿始终,决定编辑活动的基本性质,并且制约其他的编辑规律,具有普遍性,为普通编辑学提供了理论参照和思维路径。

编辑活动是人的活动,出版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竞争。刘杲先生长期在出版管理部门工作,始终对编辑人才给以充分的关注。其一,编辑人才应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其能够投身编辑活动的前提。编辑学识的高低“跟他联系的作者和组织的书稿的层次成正比”,编辑素质决定出版物质量。因而,编辑一要成为编辑专家。二要学有专长而又知识广博,三要通过相关的编辑活动使自己逐步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运作和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并紧随学科发展调整知识结构,“不一定是学者,但是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争取成为学者型的编辑”。编辑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相对于传统编辑工作来讲,新形势要求编辑具有相应的素养,一是技术知识,二是市场意识。总之,复合型编辑人才是形势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刘杲先生认为,复合型编辑人才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编辑出版内在规律。其二,切实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刘杲先生在其1997年到2005年先后三易其稿的《浅议社会主义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文章中对这一问题作了系统分析,认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就是把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跟编辑职业特征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具体化”,并从如何对待编辑职业、图书质量、文化建设、市场竞争等“十二个如何对待”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全面分析,编辑人员必须长期努力,将编辑职业道德的养成变为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与行动。其三,形成发现、培养和使用编辑人才的有效机制。刘杲先生认为,与出版改革相适应,编辑人才的培养也要走改革这条必由之路,比如以提高图书质量为中心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度,有关编辑的奖惩、人事、工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以新的机制实行人才竞争。其四,重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高等教育。刘杲先生早在1986年就提出编辑学人才培养及其业务素养的问题,并就其学制安排、课程设置等作了探讨,还涉及编辑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此后,他一直对此予以关注。他从出版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当前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科研水平的提升等客观需要和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已有的基础、取得的显著成就等现实可能出发,多次积极呼吁设立编辑出版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将其列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编辑出版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其五,重视社长、总编辑等领军人才在编辑出版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总编辑类似总工程师、总导演”,“在一个出版社的出书上起着主导作用、关键作用”,通过“抓方针、抓思想”,“抓规划”、“抓书稿的终审”、“抓队伍”、“抓两个效益的关系”、“抓对某些品种的控制”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并在政治方向、学术素养、业务能力、道德修养等各方面“成为全体编辑人员的表率”。对社长、总编辑在统领全局和开展全方位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刘杲先生一直予以重视和强调,这体现于他多次在社长、总编辑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是收在其《出版笔记》中的长文《谈谈新形势下的总编辑工作》(后在《科技与出版》2008年第6-8期连续刊发,题为《总编辑工作条件与素质》、《总编辑要抓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总编辑要积极探讨新形势提出的新课题》)对此作了全面深入的论析,形成刘杲先生关于总编辑职务的系统认识,对于理顺出版社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出版物质量等具有指导意义。

5 关于文化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由出版物的双重属性所决定,编辑活动中文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永恒存在,尽管出版的公共产品性质在一定的社会需要与文化环境、制度安排下是必需的、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改变出版物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对此,刘杲先生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和逐步深化的研究,可以说,对编辑出

版活动中文化性与商业性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渗入其编辑出版思想的一个关键点。自1984年提出经济规律在图书出版中的作用至今,刘杲先生一直抓住出版物双重属性这个纽结,对出版活动中文化与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公益性与经营性、文化理想与商业智慧、出版家与出版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思索和辩证分析,并致力于寻找其内在规律。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多次探讨市场经济和编辑工作的关系,并就市场经济对编辑工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作了专门分析,呼吁不能在经济利益面前削弱以致放弃编辑工作的要求及职责,更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指出“编辑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出版规律”。在经济效益和精神文化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还是取决于编辑自身的价值观,那就必须“努力把精神文明和市场运作结合起来。充分关注市场,但是决不一切以市场为转移。讲究经营之道,但是决不做唯利是图的商人。重视经济效益,但是决不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但是对滚滚而来的市场洪流,在编辑出版活动的实际操作中,编辑难免在商业性与文化性之间摇摆,难于抉择甚至见利忘义,加之有些人在理论上存在模糊认识,对此,刘杲先生将自己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集中起来,在《中国编辑》2003年第6期发表了题为《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的重要文章,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为编辑出版活动有效实现文化价值取向和商业价值取向的协调和平衡提供了理论指导,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成果,而且用对话的方式表达,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为业界和理论界普遍认同,广泛引用,成为编辑出版活动中的一条通用规则与原理。2008年刘杲先生仍在强调“文化是出版的灵魂”,“出版活动必须积极面向市场、高度重视市场,但是决不能一切以市场为转移。”2010年他也指出,“出版业不能没有利润。利润很重要。但是,利润不是出版的最终目的。出版的最终目的是多出好书,是建设文化”,延展和深化了其正确处理出版活动中文化性与商业性关系的思想。编辑工作的最高追求是出版传世之作,就是传承和构建文化,这一高度凝练的编辑理念,正表征了刘杲先生高度的文化自觉,由此可以引发出对编辑出版活动中诸多问题的思考。比如市场与读者的关系,人们通常讲读者就是市场,其实怎样对待读者,就是怎样处理文化与商业的关系,对此刘杲先生提出了明确的看法。首先,他认为,“只有全心全意‘为一般读者着想’,才会在编辑工作中有无穷的动力,才会千方百计去满足读者的需要,才会努力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读者,才会对书稿的编辑加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读者及其需要是编辑活动的动力和目标,就意味着市场活力,但必须在满足读者正当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读者,认为“不能把适合读者需要变成迎合读者低级趣味”,而是要既适合读者需要又引导和提高读者,“即使对低层次的读者,也有一个按他们的接受能力引导和提高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不能为了赚钱而迎合读者的不正当需求,失去文化品位,出版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产品。

以上五个方面,是刘杲先生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区域,形成了明晰的思维链条和理论纽结。此外,他还对编辑学中的其他问题(比如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编辑史在编辑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深化研究等)进行了诸多论析,并将之融入其编辑学理论体系之中,形成了系统的认识,本文在此不一一展开。

二、关注社会变化的新形势,不断为编辑学发展注入动力

刘杲先生一直关注出版体制改革、出版规模数量与出版质量效益等,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接点上构建编辑学理论形态。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最为关注的核心是两个因素,正如他在2002年9月谈到“市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出版”时所指出的,新形势主要有两条:一是经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我国正在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技术,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正在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建设。

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刘呆先生均以敏锐的眼光把握和分析编辑出版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刘杲先生就认为要用改革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出版工作,早在1984年就提出经济规律在图书出版中起着重要作用。1986年则进一步提出,“出版工作包括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方面”,精神生产的内容是文化,应当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物质生产就应当重视市场,发挥经济规律对发展出版事业的促进作用,在内容健康、符合党的出版方针的前提下,“要做生意,生意做得越活越好,越大越好。”因为“图书是商品,出版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尊重图书从生产到流通所遵循的经济规律,不能不考虑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各个出版社来说,就是“要由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性,就是要重视和发挥经济规律对发展出版事业的促进作用”,“要重视图书市场,要参与图书市场竞争”,从而提高出版社的竞争能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社会重要的转折点,也使出版业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之出版单位包括期刊社和出版社就逐步走向改制和转型。刘杲先生指出,“出版工作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必然发生变化,编辑工作也是如此。看不到这个变化是不行的,比如编辑工作要加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为了开发市场和开展竞争而大力提高图书质量”,必须从图书自身的属性出发,遵循出版经济的规律,“培育和规范图书市场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以面向未来的眼光预测“在出版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并提出了需要考虑的10个问题。中国出版业应该建立大规模的出版企业集团,真正地“造大船”。他还多次谈到如何正确对待外国资本进入、如何摆正多种经济成分各自的位置和处理好彼此关系等直接对中国出版业有着重要影响的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变化,编辑出版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各种新的冲击不可回避,使编辑活动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现象,特别明显的是带来了编辑主体价值观念的极大变化,编辑角色出现了新的特点,编辑活动对市场的适应性要求被强化,文化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势必引导编辑主体更加关注市场、学习经营、学会管理,时刻把握市场的导向和市场信息,不仅重视图书商品的文化价值,也要重视其商业价值,在如何更好地赢利赚钱上做足文章,因而“编辑工作如何准确对待市场,包括如何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就是新的课题”。因为这样一种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容易带来出版市场观念的畸形膨胀和编辑活动的急功近

利等现象,对编辑主体及其活动的价值权衡标准等提出了新的问题,导致放松出版物文化价值管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从而引发了对编辑出版活动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的思考。正如刘杲先生所指出的,“不讲精神文明,出版就失去方向;不讲商品经济,出版社就很难生存和发展。”如果归结到一句话,就是“出版:文化是目的,经济是手段”。这一命题言简意赅,切中要旨,遑论经济环境的变化,只要信守责任、道义和良知,编辑主体的价值取向就不会偏移,其对作品的决策就会在“判断作品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飞速发展的出版技术和媒介条件更新了编辑主体的行为方式。在人类编辑活动史上,每一次科技创新特别是与编辑、出版活动相关联的技术进步,都会极大地改进编辑活动方式,更新其实践途径,推动编辑行为向前发展。因而,“当前的编辑学研究需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加强编辑学理论建设;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当前编辑出版实践的新变化、新动态,特别是关注数字出版对编辑活动提出的新要求和高要求。”早在1984年,刘杲先生就提出,“尖端科学技术的普遍推广,将使编辑、印刷、发行的技术手段、工作方式直到事业结构完全改观。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将使作为传播和存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的出版事业的地位升到新的高度。”1986年时刘杲先生就提倡新华书店应用电子计算机,并预期今后“整个出版事业都要用计算机管理”。事实正是如此,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走向“光与电”的世纪,在信息化与数字化浪潮来临的今天,飞速发展的科技已全方位地、空前地对编辑主体发生影响,提供了极为便利快捷的技术支撑,史无前例地改变着编辑主体的行为方式,“编辑工作不能继续停留在一张桌子一支笔的传统作业方式。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编辑工作自动化,这是普遍的发展方向。编辑工作自动化,编辑加工和排版都极为方便,远远胜过手工……有利于大大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而“要在图书的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各个环节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特别是高校出版社要发挥技术优势,在“把电子计算机技术用于出版上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从而进一步开发小版资源,促进多种媒体的互相转换,提高出版社集约经营水平。这“将是今后提高编辑工作效率和提高图书质量的必由之路。更何况多媒体的电子出版物的兴起,将导致出版事业的划时代的变化”。出版部门理应以积极的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新生事物,顺应这一新的趋势,“应当预见和欢迎这个令人鼓舞的前景。”而从其深层的影响力看,新技术给编辑出版业带来了许多新机会,从时间、速度、效率等方面增强了行业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提高了经营水平,优化了管理效能,拓展了传播空间。基于这样的优势,“出版业要满腔热情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像鼓帆的劲风,把我们出版业的航船推向新世纪。”刘杲先生还指出,迎接新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传统的印刷出版物尽快用新技术武装起来,新兴的电子出版物方兴未艾,势不可挡。特别是网络出版、电子图书、按需印刷、手机报、跨媒体出版等新的出版形式,都为编辑活动带来了新的内容,数字化与网络这一新兴阅读媒介与阅读方式已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新潮流,改变了民众的阅读方式和中国出版业的结构。1999年他在《对新世纪中国出版的想象》一文指出,“未来的中国出版将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化出版业”,并对数字化、网络化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出版的物质载体与传播手段等进行了分析。网络编辑较之传统的编辑活动,其讯息的数量和流动速度激增,在编辑对象、编辑手段、内容选择、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产品结构和赢利途径等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初,电子媒介、数字化生存与数字技术、网络传播与出版等经历了从人们较为关注到形成趋势、产生影响的过程,到21世纪初,则真正具有规模化的产业特征与业态特质,成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一种趋势与大潮,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刘杲先生在1999年对中国出版业改革和发展20年进行了论析,认为其巨大成就表现在八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出版业积极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印刷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图书发行管理应用电子计算机日益普及,图书向电子出版物转换日渐增多,并就大力发展出版业的生产力,实现出版业的现代化提出了要求,指出除了作者、译者、编辑人员等出版业精神生产的生产力外,包括物质载体、传播手段等的物质生产力必须努力推广采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图书编辑、资料检索、市场分析、内部管理等;加强对因特网的利用,企业集团应当在建立网络和利用因特网上起带头作用,出版环节、印刷环节、发行环节都应当朝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努力迎接网上出版的新时代。这样就需要培养适应现代出版技术的新型人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的观念,并且掌握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利用因特网的操作技术,懂得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的转换,并且关注网上出版的前景。”同时,刘杲先生也看到了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认为“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传播优秀文化的巨大能力,也有扩散腐朽文化的严重弊端”,给出版者带来了新的责任,就是为网民受众选择和提供优秀文化。对此,刘杲先生建议重视网络上的文化建设,设立对应的主管部门,并敏锐地提出了六条具体的建议。这些都是面对新的技术环境,编辑学应该予以关注和回答的课题。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编辑工具、编辑手段现代化程度的大大提高,在现代出版产业与技术环境下,编辑活动领域不断拓展,编辑流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编辑六艺”有了新的内涵,编辑主体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其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编辑活动功能有了新的表现和特征,并注入了新的内容,而且推动编辑主体在编辑理念、编辑思路和编辑内容、编辑过程等方面不断变革与进步。值得思考的是,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对编辑主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与更新,是否会改变编辑活动的功能与本质呢?

对此,刘杲先生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变的是编辑活动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手段,不变的是编辑的职业功能和社会责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变,信息传播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突飞猛进,是变,但是,编辑要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的职业功能并没有变,编辑要促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也没有变,反而要求更高、更严,这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尤其需要坚持和弘扬高尚的编辑精神。”“市场经济和电脑技术都会对编辑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或者使原先不大突出的某些环节突出出来,或者给编辑工作增加新的内容。这就是编辑工作的创新。”但不能也不会改变编辑工作规律。可见,编辑把关、选择、优化、创造等内在本质方面的共

同规制与普遍规律是永恒的、不变的,并且在具体编辑活动的发展中得以彰显,编辑活动延伸到新媒体或依托于新技术,都将保持自己的基本属性。“不论环境怎么变化,编辑工作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编辑工作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更不会改变。既要看到某些局部的变化,又要看到决定编辑工作本质的主导的部分没有改变。”可以说,不同媒介环境下的编辑活动与编辑行为,均实现了媒介形式、编辑技术与传播内容的高度融合,找到了媒介内容与媒介形式的结合点,并不断吸收新媒介的先进技术和优势功能,以一种更新的方式与形态表现出来,产生出不同的编辑产品,但它仍然依附于传播内容的质态,是由编辑主体主导的,媒介形式和编辑技术的改进甚至革命性变革不会改变其一般规律。比如,在数字出版中,“编辑活动远远超出了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的范围,编辑活动深度介入了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服务的构建过程。这就是说,数字出版不是不需要编辑活动,而是需要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更高的编辑活动;数字出版不是不需要编辑,而是需要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更高的编辑。”并且,“高新技术不会容忍粗枝大叶和粗制滥造”,不仅需要编辑工作规范化,而且基本要求会更细致更严密。再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编辑工作仍然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分析图书信息、优化选题、改善经营、宣传推广图书等,“所有这些都要首先从编辑工作做起”。因此说,新的经济环境与科技条件下编辑行为方式的“变”与编辑活动本质特征的“不变”,是编辑学原理的一种辩证视角。

三、不断超越的思维品质与编辑学理论构建彰显方法论意义

编辑学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具有中国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正如刘杲先生所说的,“是一门新兴学科”。关于编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学科定位等,存在着不同看法。对此,刘杲先生紧密结合我国编辑学学科发展的现实,结合丰富多样的编辑活动实践和编辑运动规律,阐述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其一,编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是为了建立编辑学”,“以最终构建普通编辑学的学科体系为目标”,“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其二,关于学科定位。刘杲先生认为,编辑学属于应用科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不是一门基础理论,也不仅仅限于应用技术。“编辑学来自对编辑实践经验的概括,又用于指导编辑的实践活动。”“应当有自己的概念、范畴、命题、定理和体系,应当具有完备的现代科学形态。”但事实上“离建立现代科学形态的编辑学体系还有很长的路程”,有“相当的距离,仍需继续努力。”这一定位阐明了编辑学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意义,将编辑学与生生不息的编辑活动相联,也形成了编辑学研究的基本走向,那就是密切关注现实,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发展。同时,编辑学研究与编辑实践及出版的发展还不相适应,应该不断加强。在此基础上,刘杲先生进一步指出,“编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属于文化传播学。”这就更加明确地从其内涵上对编辑学进行了规约,从文化传播的层面来审视和构建编辑学。正因为如此,刘杲先生提倡组织攻关或者吸引更多的人把注意力相对集中到重点课题上来,推动形成编辑学理论框架,并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律和变革的关系、放开和收拢的关系等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为编辑学发展注入了现实的活力。其三,“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不局限于编辑活动本身,还包括编辑与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的关系,因而必须从编辑活动的内部研究扩展到外部研究,在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的联动推进中深化编辑学研究。其四,关于内容板块。刘杲先生认为,普通编辑学包括编辑史、编辑理论、编辑应用(实务)三个部分,在编辑学学科建设中互相依存、互相推动,应积极推动理论界形成关于编辑学内容系统的统一认识。其五,关于未来发展。编辑学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能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产业更加需要编辑能力创新,信息时代编辑的客观需求也是相同的,编辑学无疑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刘杲先生预期“中国编辑学的基本成熟可能在21世纪中叶”:建立为人们认可的编辑学理论体系,产生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形成编辑学研究和编辑活动、编辑教学紧密结合的良好机制。因此,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与文化语境下,就必须使编辑学研究继续保持充沛的活力,“进一步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加强对编辑活动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比如编辑活动的价值取向、编辑活动与营销活动、编辑人员的中介地位、网络编辑的理论与实务、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关系,从而“使整个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更加结合实际、更加联系群众、更加富有生气、更加具有吸引力”,显示编辑学研究的时代特色。这种过程论的视野对编辑学具有独到的研究取向。

随着出版业的产业转型、出版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时代的来临和文化消费环境下读者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出版日益融入世界传媒的洪流之中,编辑活动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为编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编辑活动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编辑学研究必须密切关注编辑出版活动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关注媒介形式的新变化、编辑劳动的新特点,关注读者的新需求、市场的新走势,关注社会文化的新环境、出版技术的新发展,必须始终联系编辑实际,在编辑学理论和编辑实践活动的交接点上探寻其方法论的路径。刘杲先生曾经对编辑学研究提出过设问,并作了自我回答:“普通编辑学及分支编辑学研究,是先设计一个普通编辑学,再演绎到分支编辑学;还是各个分支编辑学都成熟了,然后再归纳为普通编辑学?恐怕难于区分先后,应该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就整体而言,刘杲先生从致力于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到密切关注编辑学前沿问题,特别是新的经济环境和出版技术对于编辑活动的影响,为编辑学研究和编辑学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那就是从具体到一般。或者“从一种特殊的编辑劳动入手……在分门别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概括,形成普通编辑学。采取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方法,可能比较顺当”。或者,从一种分媒体编辑学入手,逐步扩展和延伸,比如“从图书编辑学入手,扩展到其他媒体的编辑学,进一步构建普通编辑学”。总而言之,编辑学研究要注重联系编辑活动实际,深入到分媒体编辑活动的本质,从个性中概括共性。刘杲先生指出,“我们的编辑学研究越是深入编辑工作的实际,越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就越有利于把我们对编辑工作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我们的编辑学研究越是对具有特殊性质的编辑工作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越是把握事物的个性,就越有利于概括多种编辑活动的共性。这是认识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认识论。”编辑学研究可以贯

彻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从形形、多种多样的各种媒介的编辑实践活动中概括、抽象出编辑活动基本原理。“建立编辑学,需要对古今中外大量的编辑活动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加以概括。”从根本上讲,就是“编辑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又用于指导编辑实践活动的开拓创新。因此,编辑学研究应当十分重视编辑实践的具体经验和编辑实践的理论需求”。因此,要有的放矢地解决编辑活动实践的问题,要研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形成完整的认识。可以在对不同媒介编辑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形成普通编辑学,同时,既要总结和概括编辑实践的历史经验,又要面对编辑活动现实,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承包、策划编辑等问题予以理论回答,并加强对编辑人才培养的研究。“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的方法。”这种研究编辑学的方法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意义指向清晰,最终就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编辑学原理,有利于“发扬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学以致用的学风,同时也要避免片面强调实用而忽视理论的偏向”。

刘杲先生的理论思维和语言表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风清纯。观点的表达提纲挈领,理论的阐述言简意赅,很多是原理性的概述和纲要性的阐释,便于接受、记忆和传播、运用。很多精彩篇章从其文题就可以见出其浓缩性,具有信息的密集度和意义空间的延展性,为现代信息与文化语境下编辑学研究提供了启迪。

当然,编辑学研究及编辑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经过长期努力,持之以恒为之奋斗。“建立和完善普通编辑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因为编辑学的学科建设时间不长,还因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编辑活动变化很大。在这个过程中,多方探索,彼此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编辑学研究必须不断创新和超越。“编辑学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一刻也离不开编辑学的理论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刘杲先生强调了两点:一是开展理论争鸣,在争论中不断求同存异,逐步形成共识。“争论是认识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它推动认识的深化”,必须重视编辑学研究中不同意见的争鸣,对于编辑学问题的不同观点,应该彼此包容,切忌定于一尊。一方面,正常的争论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可以发展成为不同的学派,也可以在研究进程当中彼此互相启发、吸收、补充,共同前进。另一方面,“编辑学理论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学术研究的争论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追求真理的必由之路。”二是编辑学理论创新必须紧密结合编辑活动实际。“编辑学理论创新需要联系实际……古今中外的编辑实践和编辑研究成果,多种学科、多种媒体的编辑活动,编辑历史的深入发掘,编辑规律的深入探讨和重新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编辑活动的新情况,信息时代编辑活动的新变化,所有这些,既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也是编辑学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而正是在这样的思维层面,刘杲先生的编辑学研究路径给了我们方法论启示,具有学科构建的意义。

注释:

[1]刘杲,出版笔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杲,刘杲出版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3]刘杲,刘杲出版论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4]刘杲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促进发展,中国编辑,2009(1):12-13

[5]刘杲,我的出版观,中国编辑,2008(4):28-29

[6]刘杲,文化是出版的灵魂,出版史料。2008(3):5-6

[7]刘杲,一张别开生面的名片,出版史料,2010(4):73-75

上一篇: 稳定招商工作总结 下一篇: 环保班会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