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年终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6-01 22:00:57

编辑年终总结

编辑年终总结篇(1)

期:___________

xx年报社编辑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即将过去,总结一年来自己的各项工作,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严格遵守晚报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团队中的一分子。

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一年的时间里,自己能够严格遵守报社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按要求上下班,按时打卡,以确保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副刊部的人员和具体工作经过几次调整,更突出了这个部门的团队性,为此自己做事前,总是时时想到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并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能为这个集体增光为荣。

二、认真、及时地完成连载、开卷、专栏版面的编辑工作。

自进入城市晚报,我一直负责连载版面的编辑工作,连载版面除法定假日外,每天都要做版。从组稿、选稿、报选题、编稿到具体的版面编辑工作,我都能够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所选稿件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

开卷版面是很受读者的读书版面,每周一期,有新书推介、书评、书人剪影等栏目,是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我知道这对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过往的知识要补充,还有许多新的知识需要学习,为此我一方面多读书来充实自己,同时也经常阅读其他一些报刊杂志上的“读书”版面,使自己不足的信息及时得到补充。

此外,我还负责每周一期的专栏版面的编辑工作,专栏版面的约稿一直是难度很大的工作,有时为了寻找作者和有关名家,往往要打许多电话,发好多次邮件,才能组到适用于版面的稿子。每个作者都是一部书,在认真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我从结识的作者那里学到了更多宝贵的知识。

三、积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提供采访线索。

副刊部的名家访谈栏目开办以来,提升了报纸的文化品位,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可有时却苦于找不到更好的采访线索,所以我利用平时与专栏作者、出版社联系工作的机会,联系到著名作家,为名家访谈的采访提供线索。

编辑年终总结篇(2)

转眼间从2009年11月17日进入公司至今已经将近三个月之余,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渐渐成为了上班一族,慢慢的也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过程中所带来的压力与快乐。

来公司工作两个多月之中,学会了不少东西,既有工作上关于编辑的知识,也学到了其它方面的知识,比如房产、网络等知识。在这期间也曾有过压力,也曾对自己失去过信心,但日子长了,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与周围的同事也都慢慢地熟悉了起来。压在心中的石头与初出茅庐的担忧也随之渐渐减轻,感觉工作起来心情也愉快得多了,偶尔的困难也会很快得到帮助与解决。

由于今年刚刚毕业刚走出校园,所以工作经验十分欠缺,并且限于所学专业跟编辑、房地产相差甚远,所以我在实践中不断地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也碰了不少的壁,但相应地也得到了不少的磨砺机会,这些机会对我这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都是实际而有效的,是受益匪浅的。经过两个多月的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过程,时至今日工作状态也已经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正规。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压力也随之而来。在工作中难免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

工作总结

由于对编辑这个职业有一定的向往,对写写画画之类的文字工作相对兴趣较高,以及我个人认为房地产对今后生活帮助很大,所以经过好几个月一心要选择一个令心仪的工作的徘徊,于11月17日毅然加入了xx网这个大家庭。刚开始工作由于自己不太善于言辞,往往都是同事帮助我发现并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及困惑,这也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在其他地方未得到过的温暖。正如以前的一个同事跟我说过一句话:进入房地产行业你会对其他一切行业失去兴趣,所以现在渐渐地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来到公司后,首先打开的就是房产网站并去快速的浏览相关地产资讯,和查看一些报刊、杂志的电子版,做到及时有效地掌握楼盘最新的优惠信息、业内声音、政府动态等。

两个月的工作期间,我主要从事于新房系统的更新工作以及小伟看房的撰写,偶尔还会写些软文。由于前期对系统的不熟悉,往往会花费很长一段时间去熟悉软件及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新房系统的更新,主要包括新房的添加跟资料的补充更新。相对来说新房的添加就需要多动手去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出去采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我对问题的分析、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而小伟看房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人际交往能力、对问题分析的深入能力以及思考能力,软文撰写加强了我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叙述能力。期间自己也曾经尝试过做专题,不过由于能力有限加之动手操作能力差,所以在网页美化排版方面尚有欠缺,今后自己要多接触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在工作了期间,自己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要多多出去采集信息

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不过对于房产知识、信息来说,我比较赞同多出去跑跑的。不过在这之前要有一定的基础或者对项目有一定的了解,之前刚进公司就是因为对这些基本信息欠缺,导致到了售楼部后往往自己询问过三五个问题之后就无话可说得尴尬局面。之后自己为了弥补这种情景的再次出现,业余时间就经常去了解些房产知识的基本信息以及上网去搜集下网友所比较关注在意的东西,实践证明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以后的踩盘工作中我能很快的进入角色并与之沟通、详谈。并且经过多次踩盘、小伟看房的写作,我对房产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终于结束了那段一无所知的历史。同时另一方面也锻炼了我个人交流沟通能力,让自己今后与人交流更顺畅自然起来。

二、要经常关注新闻资讯,每天浏览

最近一段经常听到有反应网站信息更新不够及时以及信息不全的声音,这对于编辑来说无益是一个很大的讽刺。所以今后的日子里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最新楼盘信息跟业界动态,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及时有用的信息更好的做到为广大网友服务。

展望未来,2012年工作计划

当然,在努力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同时,自己在两个月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自身素质跟修养尚缺。

虽然在学校里学过的知识也包括各个种类,工作中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在实际动手操作起来还是会难免出现一些可笑的差错。同时,也能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欠缺,文章撰写还不够深入,分析还不够彻底。今后在日常工作方面要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做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强化自我工作意识,注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冷静办理各项事务,力求周全、准确、适度,避免疏漏和差错,保持了良好高效率的工作状态。自己性格沟通方面的多少有些问题。

具体到细节,新房系统要进一步的完善更新,做到有楼盘出现时能第一时间更新新房系统。小伟看房更深入、实际,切切实实做到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全面专业的看待问题。加强软文的深度、力度问题。争取新的一年又新的突破!

同时也希望未来几年以内,能够独当一面,更好的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小小建议

首先是规章制度要更细致的明确化;对于以后新加入的同事

编辑年终总结篇(3)

通过各位同事的指导下完成了江东区块FLASH及PPT制作;网站方面:临安房产信息网页面制作,浙江樱花集团页面制作,下沙新城网页面制作以及公司网站的页面设计。俗话说:只有经历才能成长。世界没有完美的事情,每个人都有缺点,一旦遇到工作比较多的时候,容易急噪、粗心。我在平时遇到设计上的问题及时与同事沟通,向他们请教,与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跟客户沟通时积极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不断根据客户的要求修改自己的设计作品。

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的专业技能和发展会得到提升,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弥补这些不足,努力提高我的技能,完善我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经过四年网络专业学习及两年左右的工作经历,我对网站的策划有一定了解,以下是我对网站规划提出的建议:

(1)建好一个网站不是给自己人看的,而是用来宣传企业,传播企业文化或者来盈利的,所以网站的走向应该是围绕客户的需求来实施的。首先要确定网站的终端客户群,以终端的需求来定位网站的方向!

(2)网站的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确定以后的路途的,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其他网站运营模式,这样会丧失网站自身的优势与特色,要切合实际的根据目前的状况来规划,慢慢的摸索,尝试在尝试,从而才能把小路铺成大道。

编辑年终总结篇(4)

作为一名记者,采访和撰写文章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每次采访前,我都通过各种渠道,对采访的对象先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采访结束后,我也会尽快将稿件撰写完毕,以求详尽精辟。

在这一年中,我还采访到了××××××*等业内人士。同时还有针对性地采访过××××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了普洱茶在国外的状况,以及各国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另外我还接触和采访了不少对普洱茶市场有见解的茶叶爱好者和经营者,以求通过不同的渠道,对普洱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接触和体验,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到完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写作方面的突破

在文章的撰写上,从过去主攻“特别策划”、“人物”、“玩家私房”这一类栏目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和撰写“双月综述”、“独家关注”等,在领导的培养下,我接触了更多的写作方法,适应了不同的写作方式,在这方面有了突破。

二、经营方面的突破

为杂志社共同完成了14.8万元的广告额收入,为杂志社创收,也是我在记者工作之余的突破。

三、收获:

首先是开阔了眼界,在杂志社这个平台上,找到了自己适合的定位和角色。

借在*、普洱、*、*等地出差的机会,我真切的体会到记者工作的优点,就是能亲自体验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活动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学习、了解、报道普洱茶的同时,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周边的行业,促使自己独立的、全方位的、站在全行业的高度去思索普洱茶的过去和未来,去思索杂志的发展前景。也感受了时展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编辑年终总结篇(5)

总的来说,这学期的工作我很满意。继承了以往部长们做得好的方面,弥补了一些以往不足之处,但也仍有需改进之处。对于这期做得好的,新闻及时上传,部门内部和谐融洽,增加了部门内交流的机会,这些我们以后应该继续保持。对于做得不够好的,系报创新不够,部门内活动过少,下期应努力改善。

对于编辑部的弟弟妹妹们,他们表现很好,做事很积极,态度很端正,有什么事都争着去做,虽然也有懈怠的时候,但他们还是认识到该怎么做,现在他们都进步了很多。看着他们就像是看到了去年的我,那时我和他们一样。我们每次开会都都不像是在开会,更像是几个好朋友在一起开心地聊天,我们不仅教他们咋样写新闻,也教他们怎么为人处事,我们之间没有部长和干事之分,有的只是兄弟姐妹。

编辑年终总结篇(6)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审讀是按照出版要求和有关规定,对作者提出的选题或者写出的稿件进行通讀审查,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写作的质量,对稿件的取合提出意见和建议。审讀活动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的始终,是保证图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加强和改进总编辑的审讀工作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保证正确出版方向的重要手段

出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出版审讀工作是要通过对书稿或成书的审核、阅讀,来检验书稿或出版物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当今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出版业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是,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社会现象怎样纷纭复杂,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是第一位的。所以,对总编辑来说,审讀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2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重要保障

有针对性地对出版物进行重点检查、专题检查、定期检查、抽样检查等,是对出版物内容质量审查和评判的工作,是保证内容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出版单位由于出书范围扩大、选题急骤增多、工作超负荷运转,造成了图书质量大滑坡的现象。其中根源之一就是审讀工作流于形式。初审不看稿,简单地在审稿单上写上“内容没有问题,建议发稿”;复审只看一下初审意见就写上“同意初审意见”;终审就签上“同意发稿”。还有的出版单位“三审”制度不健全,编辑人员草率审稿,或干脆不看稿,等到工厂排版送来校样,直接就交由校对代替编辑审稿。正是以上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即审讀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现今一些出版单位的图书质量严重下降。

3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是做好总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为出版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总编辑在出版社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下,负责出版导向,落实出版制度、保证出版物内容质量、培养编辑队伍等工作,在业务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具有重要作用。审讀工作有助于总编辑从总体上了解出版物的内容,掌握出版动态,分析研究出版工作中新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出版工作的监督和宏观指导。同时,审讀工作还可帮助出版单位总结经验,提高出版物质量,扶持、推广好经验、好方法,对提高出版单位的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着重把握三个环节

书稿审讀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其中每一环节又涉及很多问题。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总编辑的审讀工作通常包括“形式上核对资料”“内容上审查把关”“总体上提出审讀意见”三个环节,需要着重把握。

1 形式上核对资料

这是总编辑开展审讀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全部审讀工作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低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核对资料就是核对书稿中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和期刊论文等是否准确,特别是要核对参考文献和引文资料是否全面,防止抄袭、剽窃现象。

核对资料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有:(1)是否存在经典著作的引用。若存在,核查时必须根据最可靠的和最新的版本核对。(2)参考文献和引文格式是否规范。这要参照国家的相关标准严格把关,使参考文献准确无误。(3)资料文献是否陈旧或信息不新。参考文献提倡著录权威的、高水平的、前沿性的和最新的文献。(4)书稿内容是否系统、一致。一章一节的结构,从该章该节来看是合理的,但在更广的范围内以至全稿来看,却未必完全合理。总编辑尤其需要加以审查。(5)文字修辞是否准确。适宜的句子结构要根据书稿的不同性质,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比如,中级以上的讀物可以适当包含一些较长的句子,初级讀物应以较短的句型为宜。(6)分段是否适宜。总编辑要从整章整节的内容、从上下文来考虑分段,力求每个层次段落内涵的“厚度”大体相当。

2 内容上审查把关

一般来说,总编辑在审讀内容时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政治立场问题。不管是人文社科类图书还是科技类图书都会出现政治性问题,必须慎重。这项工作不是简单地看其是否引用或引用多少马克思主义著作或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的语句,而应当看其叙述的内容是否符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是民族宗教问题。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宗教问题也比较突出。在我们的出版物中,决不允许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和宣扬“”的内容。审讀时要特别注意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风俗习惯的描述,一句话、一幅图都不能放过,以免伤害民族感情,产生民族纠纷,影响民族团结。

三是国家安全与保密问题。任何图书不能涉及有危害国家安全和泄露国家机密的内容,应该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新疆有着漫长的陆地边防线,周边与十几个国家接壤。因此总编辑在审讀中要特别注意,凡涉及领土权属、历史遗留问题,要格外谨慎、严格把关,不能授人以柄。

四是出版格调品位问题。图书是特殊的精神产品,应对人的精神健康负责。不能涉及有格调低下、宣传封建迷信、暴力色情的内容,以及其他一些腐朽的、颓废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等内容。

3 总体上提出审讀意见

只有在认真审讀、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对书稿做出全面的评价,撰写出客观翔实的审讀报告。撰写审讀报告要努力做到客观、科学、公正、公平,避免要么一律肯定、大唱赞歌,要么抓住书稿一点缺点大做文章,全盘否定,更不能随便以审讀者个人的观点、个人好恶为标准来作定论。这都不是客观的态度。审讀报告不能流于形式,要避免使用“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材料翔实”之类的空洞而没有任何针对性的评语。

加强和改进审讀工作需要健全保障体系

审讀工作程序的规范,是出版社审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出版单位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编辑有责任依据审讀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出版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审讀工作的保障体系。

1 各负其责,把书稿“三审制度”落到实处

审讀书稿由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初审,副总编复审,总编辑终审,同时要加强印前审定。例如,新疆音像电子出版社和新疆美术出版社先后三次组织起草《关于规范选题申报材料和出版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严格贯彻实施,确保了出版物质量,真正做到“不以数量求繁荣,要以质量促发展”,确保了出版业务流程各环节畅通有序。

2 制定计划,实行年度审讀工作计划制度

总编辑可于年初制定并公布审讀工作计划;月末汇总质检结果,分析审讀质量状况与图书质量状况,找出存在的主要审讀质量问题与图书质量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审讀工作须注意的问题及相应措施,布置下月度审讀工作;年终提交并公布年度审讀工作报告,盘点全年审讀工作,检查落实年度审讀工作计划的情况,发现图书质检的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表彰先进,批评后进,为制定下一年度质检工作计划的全面安排,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定期通报,查找审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总编辑可在社内实行公示通报制度,包括平时的质检通报与审讀工作通报。在社内办公系统通报严重或重大的审讀问题,或公布一个时期的审讀书目及审讀结果,介绍整体质量状况,指出主要质量问题。对少数质量问题突出的图书,专项审讀报告,全面深入地分析其存在的错误。凡认定不合格的图书或发现的严重质量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并通知责任编辑、责任部门。

编辑年终总结篇(7)

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笔者曾于1996年撰文,就三审制在出版社的实行情况及如何改进三审制作过分析[1]。时隔10年,三审制实行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 三审制实行的现状调查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1950年以来,又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多次反复强调:“必须加强出版社的‘三审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进一步指出:“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并对初、复、终三个审稿环节,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制度层面来说,这些规定体现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出版社,编辑工作制度规定和编辑工作实际操作“两张皮”的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编辑“三审制”疏于管理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图书质量,编辑“三审制”成了图书质量管理的软肋。笔者最近对数家出版社的编辑审稿情况作了个随机抽样调查,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以大致了解现阶段编辑审稿的现状:初审对书稿仔细浏览一遍的编辑占50%左右,而且其中多数是审稿与加工一起完成的,对书稿只是大致翻翻或干脆不看书稿的编辑各占25%左右;复审只有少数人浏览过稿子,大多数都是签个名了事;至于终审,可想而知,仅从一般出版社的发稿量来看,即使有“三头六臂”,终审者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情况表明,出版社三审制实行的情况和编辑审稿工作与数年前相比,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按理说,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有其产生的科学基础,是应当坚持的,何以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形呢?对此,不少同行和专家也曾撰文作过详细、全面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出书数量与编辑人手不成比例,编辑难以重负;出书节奏加快,质量意识淡化;管理制度松散,审稿意识淡薄;审稿资质认定不严,难以把好质量关;甚至有的出版社在与民营工作室的合作出版中,违反规定,擅自将本该由出版社编辑完成的书稿“三审”工作,“发包”给非出版单位的人员去做,并让没有发稿资质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使编辑“三审制”处于放任状态,并导致图书质量问题,等等。

二、 落实“三审制”的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三审制”实行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如何才能将“三审制”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三审制”的规定及实行现状,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1.加强编辑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目前的图书质量滑坡,无论从出版实践还是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进行的图书质量检查情况来看,主要是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滑坡,更进一步来说,主要是编校质量滑坡。而在编校质量问题中,表现最突出的、出错频率最高的则是一些常识性错误、错别字、病句等。而从目前的编辑人员文化水平来看,本科毕业的占多数,博士、硕士也不乏其人;从编辑人员的职称结构来看,多数编辑人员具有中级以上的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编辑人员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样的文化素质和职称结构,连一些常识性问题和基本的字、词、句都不懂或不知道而频频出错,除个别编辑专业知识欠缺或文字修养较差外,恐怕主要还是缺乏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有编辑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质量观念增强了,审(编)质量才会有可靠保证,这也是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所在。转贴于

2.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编辑初审报告的质量

“三审制”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出版管理制度,也是每个出版社必须认真坚持的制度,目前的关键在于一要根据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自我完善,二要对照制度严格执行。在强调责任编辑对图书质量负全责的情况下,初、复、终审要按分工、有侧重地各负其责,并突出其“学术属性”、“权力属性”和“责任属性”,并把提高编辑初审报告的质量作为加强编辑“三审制”、提高图书质量的突破口,举办图书优秀初审报告评选,从中评出一批图书优秀初审报告,并对这些优秀初审报告的责任编辑进行表彰和奖励,努力发挥其示范效应,调动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选题优化工作,适度控制出书规模

强调出版社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和适度控制出书规模肯定是必要的,但如果出版管理部门一味要求出版社大幅削减出书品种,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现实,也不一定可行。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但没有适度的规模,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可观的效益。但出书数量不切实际地盲目增加,必然会带来编辑工作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编辑质量滑坡。因此,在目前编辑人员编制既定的情况下,出版社要选准作者,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切实保证来稿质量。只有数量相对合理了,来稿质量提高了,工作负荷才会适度,编辑人员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搞好审(编)质量。

4.成立社内审读机构或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外编(审)队伍

在目前编辑人手缺乏的情况下,规模大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建立专门的审读室,全面负责书稿的审稿工作,或将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工,由文字编辑组成编辑、审稿队伍;规模小的出版社可以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或退休人员建立社外编辑、审稿队伍;等等。这样做,一则可以节省人员编制和经费,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专业书稿的编(审)质量。

5.分清责任,奖优罚劣

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对在编辑工作中责任感强,编辑质量高的,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出现质量事故的,要根据事故轻重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相应地予以罚款、处分,甚至缓聘或解聘。

编辑年终总结篇(8)

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笔者曾于1996年撰文,就三审制在出版社的实行情况及如何改进三审制作过分析[1]。时隔10年,三审制实行的现状又如何呢?

一、三审制实行的现状调查

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从1950年以来,又在1980年、1988年和1994年,多次反复强调:“必须加强出版社的‘三审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1997年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进一步指出:“稿件交来后,要切实做好初审、复审和终审工作。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在三审过程中,始终要注意政治性和政策性问题,同时切实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问题。”并对初、复、终三个审稿环节,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制度层面来说,这些规定体现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规律,具有可操作性。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出版社,编辑工作制度规定和编辑工作实际操作“两张皮”的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编辑“三审制”疏于管理等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图书编辑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图书质量,编辑“三审制”成了图书质量管理的软肋。笔者最近对数家出版社的编辑审稿情况作了个随机抽样调查,虽是管中窥豹,但也可以大致了解现阶段编辑审稿的现状:初审对书稿仔细浏览一遍的编辑占50%左右,而且其中多数是审稿与加工一起完成的,对书稿只是大致翻翻或干脆不看书稿的编辑各占25%左右;复审只有少数人浏览过稿子,大多数都是签个名了事;至于终审,可想而知,仅从一般出版社的发稿量来看,即使有“三头六臂”,终审者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上情况表明,出版社三审制实行的情况和编辑审稿工作与数年前相比,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按理说,三审制是国家规定实行的出版社内部审稿制度,也有其产生的科学基础,是应当坚持的,何以会出现上述这些情形呢?对此,不少同行和专家也曾撰文作过详细、全面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出书数量与编辑人手不成比例,编辑难以重负;出书节奏加快,质量意识淡化;管理制度松散,审稿意识淡薄;审稿资质认定不严,难以把好质量关;甚至有的出版社在与民营工作室的合作出版中,违反规定,擅自将本该由出版社编辑完成的书稿“三审”工作,“发包”给非出版单位的人员去做,并让没有发稿资质的人员担任责任编辑,使编辑“三审制”处于放任状态,并导致图书质量问题,等等。

二、落实“三审制”的措施建议

针对上述“三审制”实行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如何才能将“三审制”落到实处呢?笔者结合“三审制”的规定及实行现状,谈几点粗浅的意见。

1.加强编辑人员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目前的图书质量滑坡,无论从出版实践还是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进行的图书质量检查情况来看,主要是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滑坡,更进一步来说,主要是编校质量滑坡。而在编校质量问题中,表现最突出的、出错频率最高的则是一些常识性错误、错别字、病句等。而从目前的编辑人员文化水平来看,本科毕业的占多数,博士、硕士也不乏其人;从编辑人员的职称结构来看,多数编辑人员具有中级以上的职称,副高以上职称的编辑人员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样的文化素质和职称结构,连一些常识性问题和基本的字、词、句都不懂或不知道而频频出错,除个别编辑专业知识欠缺或文字修养较差外,恐怕主要还是缺乏质量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有编辑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质量观念增强了,审(编)质量才会有可靠保证,这也是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审制”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规定的出版管理制度,也是每个出版社必须认真坚持的制度,目前的关键在于一要根据出版社的实际情况,自我完善,二要对照制度严格执行。在强调责任编辑对图书质量负全责的情况下,初、复、终审要按分工、有侧重地各负其责,并突出其“学术属性”、“权力属性”和“责任属性”,并把提高编辑初审报告的质量作为加强编辑“三审制”、提高图书质量的突破口,举办图书优秀初审报告评选,从中评出一批图书优秀初审报告,并对这些优秀初审报告的责任编辑进行表彰和奖励,努力发挥其示范效应,调动广大编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加强选题优化工作,适度控制出书规模

强调出版社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和适度控制出书规模肯定是必要的,但如果出版管理部门一味要求出版社大幅削减出书品种,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现实,也不一定可行。毕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但没有适度的规模,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可观的效益。但出书数量不切实际地盲目增加,必然会带来编辑工作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编辑质量滑坡。因此,在目前编辑人员编制既定的情况下,出版社要选准作者,加强选题优化工作,切实保证来稿质量。只有数量相对合理了,来稿质量提高了,工作负荷才会适度,编辑人员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搞好审(编)质量。

4.成立社内审读机构或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外编(审)队伍

在目前编辑人手缺乏的情况下,规模大的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建立专门的审读室,全面负责书稿的审稿工作,或将策划编辑与文字编辑分工,由文字编辑组成编辑、审稿队伍;规模小的出版社可以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或退休人员建立社外编辑、审稿队伍;等等。这样做,一则可以节省人员编制和经费,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专业书稿的编(审)质量。

5.分清责任,奖优罚劣

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再好的制度也会流于形式。对在编辑工作中责任感强,编辑质量高的,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出现质量事故的,要根据事故轻重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相应地予以罚款、处分,甚至缓聘或解聘。

编辑年终总结篇(9)

张恨水是一位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先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新闻编辑、副刊编辑、总编辑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他在中国现代报刊史,尤其是副刊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纵观张恨水先生的一生,他首先是报人,其次才是作家,他的报刊编辑工作对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既然如此,研究张恨水就不能只着眼于他的作家角色和身份,也应该着眼于他的报人角色和身份。[1]本文拟从目前对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状况,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思路及意义等方面作一探讨。 一、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现状 目前,国内有关张恨水研究多是从文学角度对其小说创作进行的研究,如对其小说性质的研究、对其小说文学价值的研究、对其小说具体文本的研究,等等,而从报人视角对张恨水进行研究的并不多。最早注意到张恨水报人角色的是与他有过密切交往的同时期的报人———张友鸾,如张友鸾的《老大哥张恨水》、《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等,都涉及了一些关于张恨水报刊编辑活动的片断回忆,这些回忆无疑均是记载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惜的是,张友鸾先生所关注的是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影响,其落脚点是对张恨水小说创作的研究,而并没有将对报人张恨水的认识生发、整合成一种系统的理论表述。1993年汪青松先生发表文章,对其办报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读者至上意识和爱国精神进行了论述;1998年张涛甫先生发表文章对张恨水的报人角色给予了关注;1999年胡正强先生撰文从报刊编辑角度对张恨水的编辑活动及其思想进行了论述;2006年余望、袁丰雪对张恨水报纸副刊编辑方面的艺术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和归纳。2006年刘少文的《大众媒体打造的神话———论张恨水的报人生活与报纸化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试图从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小说创作影响的角度来研究张恨水的小说文本,但全书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对张恨水小说文本的研究。近年又有刘琼、宋玮等年轻作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以上研究均为今后报人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和完整,体现不出张恨水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的整体性。如,缺乏对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活动的梳理,缺乏对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精神实质的挖掘和系统阐述,等等,这是很可惜的。而恰恰是这种可惜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与阐释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报人张恨水研究的内容 (一)对张恨水报刊编辑实践活动的梳理和探索 张恨水自1918年到安徽芜湖《皖江日报》做编辑,正式步入报人生涯开始,先后从事报刊工作30余年,直到1948年才辞去北平《新民报》所有职务,与报刊工作彻底告别。在数十年的报刊编辑工作中,他前后在许多家报社供过职,担任过校对、通讯员、记者、编辑、特约撰稿人、总编辑、主笔、经理和社长等职务,还亲自出资创办过报纸———《南京人报》。在所有的编辑工作中,他干的最长久的是主编副刊。他编过的副刊有北京《世界晚报》之“夜光”,《世界日报》之“明珠”,上海《立报》之“花果山”,《南京人报》之“南华经”,重庆《新民报》之“战鼓”,北平《新民报》之“北海”。[2]由此可见,张恨水的报人生涯之长久正像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之长久,张恨水编辑的副刊之繁多正像他创作的小说之繁多。基于以上情况,研究报人张恨水首先需要对其报人生活的轨迹进行梳理和探寻,最好是将张恨水的报人生涯分作不同时期进行研究。比如,通过对张恨水报人生活轨迹的梳理和探寻,将其报人生涯分作以下几个时期进行研究:(1)1918年1月至1919年秋——初涉报界(《皖江日报》)时期;(2)1919年秋至1930年2月——最繁忙的新闻苦力时期;(3)1935年9月至1937年12月——上海报界和创办《南京人报》时期;(4)1938年1月至1948年秋——《新民报》时期。 (二)对张恨水报刊编辑思想的分析和发掘 张恨水编辑生涯30余年,所编报纸无数,所编副刊更是突出,他采、编、写、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是个全能报人。在30余年的编辑实践中,他不仅积累了不少的办报经验,而且还形成了独到的编辑风格和深刻的编辑思想。这些不仅体现在他所编辑的副刊中,也散见在他发表的杂文和散文中,因此,研究其编辑思想及理念不仅要研究他编辑过的报纸,更要研究他的杂文和散文,还要研究他的家人和朋友写的有关他的回忆性资料。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其编辑思想和理念进行探析:一是他的读者至上意识,二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他的办报从平民出发、为平民代言,而且客观公正、不说谎的宗旨,四是他的编辑素质观。这几点应是对张恨水新闻、副刊编辑思想研究的核心。其中读者至上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为民代言是张恨水从事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30多年始终坚持的准则,而最后一点是张恨水从事报业工作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对未来青年编辑的希望。 (三)从张恨水编辑实践、编辑思想、编辑精神中得到的启示 研究张恨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张恨水,所以从张恨水其人、其事,发掘其思想、其情怀、其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感悟,为今后报刊编辑工作汲取力量和营养,是对报人张恨水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报人张恨水研究的思路 张恨水一生编辑生涯漫长,编辑副刊无数,然而,除了在《写作生涯回忆》中提到过片段的新闻工作与报纸副刊工作之外,他从没有对自己的新闻工作以及副刊编辑工作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可以说,他的编辑思想和理念点点滴滴地渗透在他所编辑的报纸副刊和他的散文、随笔之中;而他的编辑风格和艺术则具体体现在那些他亲手编辑过的饱经风霜而又饱汗水和心血的报纸上。因此,研究报人张恨水没有现成的资料,更没有来自于他本人的关于报人生活方面的现成材料可资参考,只能是从他本人、家人、朋友的回忆性材料还有他编辑过的报纸中去寻找“蛛丝马迹”。为此,笔者以为,研究张恨水应遵循以下理路:#p#分页标题#e# (一)通过阅读、分析有关的原始文献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所谓原始文献首先就是指那些张恨水编辑过的或与其生活发生过密切联系的老报纸,如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世界日报》、30年代的上海《新闻报》、40年代的北平《新民报》等满载历史沧桑的老报纸,从中可以了解张恨水当年的办报情况和新闻工作。也许,打开那些尘封的旧报纸,我们会一下子豁然开朗;也许,用今天的眼光去反观那些陈年的报纸,我们会从中窥见一些当年张恨水办报的“秘诀”;也许,从那些旧报纸上,我们还能够一睹张恨水所编副刊的风采,领略其所编报纸的风格与魅力。其次就是那些张恨水本人和其家人、朋友撰写的具有珍贵史料价值的回忆资料,如《写作生涯回忆》(张恨水)、《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张明明)、《我的父亲张恨水》(张伍),《张恨水家谱》等。阅读、分析、发掘这些张恨水本人和家人、朋友写的回忆性文章能够让我们从中探寻报人张恨水的生活足迹。 (二)通过阅读、欣赏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来看其创作与编辑工作的相互影响 毕竟张恨水兼具报人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研究报人张恨水不能忘记作家张恨水,更不能忘记张恨水是以小说出名的作家,其新闻工作和副刊编辑工作与其小说创作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因此,研究报人张恨水离不开研究作家张恨水。读其小说,是为了从中关照其创作生活所受到的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的影响,也是为了关照其新闻和副刊编辑工作又是怎样借助于小说来提高影响的。 (三)查阅当下有关前人研究张恨水副刊编辑与新闻工作方面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以便从中获取对报人张恨水研究的第二手材料 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参照,报人张恨水研究也不例外。尽管报人张恨水研究较之作家张恨水研究起步晚、成果少,但毕竟由于张恨水的名气和其对我国报纸副刊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及其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并没有忘记对他在报刊编辑方面的关注,如他的友人张友鸾、左笑鸿等,如汪青松、张涛甫等,再如胡正强、余望等,都对其编辑工作进行过探寻和研究。无论如何,对前人做过的研究我们都不能忽视,今后的研究必须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 (四)由对大量原始文献和间接资料的爬疏、归纳、整理,到对其编辑思想和编辑理念的深刻发掘、探讨、升华,完成对报人张恨水的理性阐述 在对大量原始文献和间接资料阅读、分析、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探寻出报人张恨水的生活轨迹及其副刊编辑工作的足迹,并在进一步探析、解读、发掘、总结张恨水的办报经验和编辑理念的基础上系统、理性地阐述他的编辑思想,最终让一个有血有肉、有编辑实践和编辑理论、有编辑理念和编辑风格的报人张恨水站在读者面前。 四、报人张恨水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从报人视角下探析、研究张恨水其人其事和其思想及情怀,能够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他那高尚的编辑道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学习他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形成的卓越的编辑思想。这些对于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析、研究、挖掘这笔精神财富不仅能够充实编辑学理论,而且也能为研究中国现代编辑史上其他众多编辑人物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实际应用价值 从报刊编辑视角下探析、研究张恨水30余年的编辑实践活动,不仅能够给今天的报刊编辑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办报经验,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者如何既提高报刊的社会效益又提高报刊的经济效益有所启发,而且能够为作家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开辟新视角、拓展新空间,从而进一步推进张恨水研究的总体发展。 五、报人张恨水研究的发展趋势 目前来讲,相对于张恨水的文学研究而言,张恨水报人角色和身份及其报刊编辑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却冷清许多;相对于张恨水文学研究资料的汗牛充栋,张恨水报刊编辑方面的研究资料却少得可怜;相对于张恨水文学研究的人数众多,张恨水报刊编辑方面研究的人数却寥寥无几。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有关报人视角下的张恨水研究都有待于加强和深入。而随着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发展,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交叉研究已经成为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报人视角出发关注张恨水、解读张恨水、研究张恨水将是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而且从报人视角研究张恨水还有可能会找到一把正确合理解读张恨水小说文本的钥匙,即从报人视角研究张恨水能够为作家视角的张恨水研究开辟新视角、拓展新空间。为此,预计有关报人张恨水的研究将会有较好的前景,而且预计近几年会取得一定进展,在这种研究趋势和境况之下,报人张恨水研究专著的出现更是读者的期待。

编辑年终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ince 1990s, China's book publishing has developed greatly. The variety of books published has increased 370000 in 2011 from 100000 in 1994, but the employee didn't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sh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 editing quality of books, it is necessary to re-divide the work between employee ,restructure publishing process and make use of social source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in book-publishing.

Key words book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divis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cialization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广泛用于写作和图书出版制作,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迅速发展,图书品种数从1994年的10万种,2004年的21万种,2009年突破30万种,到2011年已达到37万种。①而这是在从业人员并没有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实现的。“现在的编辑发稿压力不断增大,十年前一个编辑一年的发稿量可能只有几万字,而现在一个编辑的发稿量至少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②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是“责任编辑一年用的书号远远超出5种,多达20~30种,工作量多达1000万~2000万字!如此大的工作量,按照‘三审三校’制的要求来运作,编辑校对人员不吃饭、不睡觉也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进行改变,图书质量可想而知。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对解决图书生产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种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张要从“调整出版专业分工,由出版单位和出版管理部门共同确定出版范围……优化结构,控制品种数量,提高质量,增进效益”③,“积极开展组织制度创新,引导和推进图书编辑环节合理的社会化分工;提升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扭转广种薄收的增长方式,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图书的经济效益;加强生产流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强化责任编辑的质量责任;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④等。这些对于出版工作起到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作用,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下面准备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图书编校再分工以及编校流程重组的看法,求教于业内先进,集思广益,共同做好图书的编校工作。

1 编校的再分工

1.1 编校为什么要再分工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分工细化,就像现在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只有专科医生没有全科医生,这样的分工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我们一些出版社仍然沿用传统的小生产方式,编辑什么都管,诸如策划选题、选择作者、组织稿件、审稿、加工、发稿、看校样、制定宣传营销计划等印前工作和协调处理校对、整体设计、印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落实宣传营销计划、参与发行、争取最大的发行量和最好的效益等编后工作都要过问,这显然是与现代化出版工作不相适应的。为了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许多出版社进行了一些改革,常见的是将编辑分为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这种分工对出版社提高工作效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策划编辑片面追求眼前利益,一门心思地追求选题数量,忽视选题质量,把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全部交给加工编辑和校对。”⑤“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工作界限划分不清,来稿未经策划编辑审查就发给加工编辑加工,结果由于稿件存在重大缺陷或没有达到最初编辑策划的要求未能及时发现,造成返工,浪费资源;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责任界限不清,出现图书质量问题后互相推诿,无人领责;加工编辑与策划编辑缺少交流,得不到策划编辑的及时指导,策划思想不能在编辑加工中得到准确的贯彻和体现,等等。”⑥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对工作造成影响,因此,编校工作存在再分工的必要,以便分工更细化,责任更明确。

1.2 编校再分工的可行性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计算机打印原稿的大量出现,对图书的出版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计算机打印原稿相对于手写稿,排版人员造成的录入错误大大减少,漏字、漏段几乎没有了,校样与原稿高度一致,原有的校异同工作基本上没有了,因此,电子稿的校对工作相对于手写稿是减少了的。这种减少为编校再分工从工作内容上提供了可能。刘哲双在对新技术条件下编校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后认为:“校对功能的定位取决于其在编辑流程中的位置:当校对位置前移至文字加工部分时,其编辑功能(校是非)占主导地位;当校对位置后移至文字的复制核对部分时,其制作功能(校异同)占主导地位。根据校对位移说,我们可将新技术出版条件下的校对重新定位为:校对是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技术时代,通读整理是编辑加工环节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工序。体现在其功能上,则是校是非及各项技术整理。承担这一工序的校对,应定位于校对编辑……取消责任校对,设立校对编辑,校对编辑对责任编辑加工过的盘稿进行后续加工,其侧重点在文字质量上,因此,被赋予文字加工职责,其职责大于责任校对。功能提升后的校对编辑,主要对编校质量中的文字质量负责。”⑦这就指出了编校再分工的一种具体方法。“而执业资格方面,从2002年职称评聘改为以考代评,开始了首届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校对和编辑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为同一套题,评聘标准也是完全一致,因此,获得同级资格证的编辑、校对人员无疑已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登记注册工作,明确了符合资格的编辑和校对人员必须进行注册,编辑和校对要求具备的条件也是一样的,当递交了所有资料经评审后,符合资格的校对人员也是和责任编辑手持相同的‘责任编辑注册证’。事实上,在2009年的首次注册中,出版社的大部分人员都获得了该证。基于以上原因,校对和编辑的起点已经相差不大。”⑧这说明,在现阶段从能力上或者说从职业资格上已具备编校再分工的可能。

1.3 国外编校分工的一些做法

柳明在《编校过程对图书质量的影响:对中美图书出版编校流程的比较分析》一文中对美国图书出版的编校流程做了详细的介绍。美国式的编辑校对过程有如下特点:一是专业分工精细,职责分明,光是编辑就有组稿编辑、责任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和统稿编辑等五种之多。二是编辑工作做得非常充分,它的编辑工作程序实际上被分成了三个程序。责任编辑对书稿首先进行审读,提出看法,并向作者提出修改意见后才开始正式的内容和文字编辑工作,而且不只是责编本人,还要请好几位编辑分别在内容、文字等方面进行审读,这样三个环节下来,至少有五六遍的详细审读过程。三是校对环节简洁高效。首先,美国出版公司的做法是特别强调编辑审稿环节,而校对的分量相对较轻,几个人同时校对,基本上一遍即过。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美国式的出版程序中的编辑环节对于图书质量起到了全面保障的作用,图书质量的真正提高主要靠编辑的精加工,而不是过分依赖校对环节。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的是,要充分强化编辑过程, 充分发挥编辑在编校环节中的核心作用,如此,才能从内容、文字、规范性等各个方面真正提高出版物的编校质量。⑨

1.4 适合国情的编校再分工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介绍,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对编辑工作进行再分工,形成由策划编辑、内容编辑、文字编辑组成的编辑体系,细化编辑分工,加强编辑环节分量。因为编辑在审稿时如果需要兼顾内容、文字和技术性问题,就往往会顾此失彼,几乎很难在编辑审稿这个环节上把这几方面的问题全部处理好。策划编辑、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分别进行,各司其职,是把握好书稿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策划编辑,其职责在原以策划组稿为主的基础上,基于以上介绍的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增加了初审稿件的职责,并对图书的内容质量负责。内容编辑类似于大家熟悉的加工编辑,但其职责与原来有所不同,以对书稿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加工为主。文字编辑由原来的责任校对转变而来,主要负责书稿的语言文字质量。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对图书的编校质量负责。以上三人中选一协调能力强的作为责任编辑,负责各工作环节的协调。

由于编辑加工更加细化,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等方面的问题全部都在这一环节中处理完了,剩下的校对工作应该是相对简单而少量单纯的“校异同”或个别拾遗补缺的工作,这就为将校对工作社会化创造了条件。因为,现阶段的编校市场是不成熟不规范的,没有能力独立做好图书的审稿和编辑加工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我们强化社内编辑环节后,将相对简单的工作社会化,就不会对图书质量造成影响。

2 编校流程重组

上面我们对编校进行了再分工。既然分工变化了,原有的出版流程必然要重组。“三审三校”制度是我国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制度,即使在现有人力严重缺乏的条件下我们也还是要坚持。但坚持不等于墨守成规,我们可以在保证原有工作实质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优化,进行重组,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管理和监督。

编校再分工和重组后的流程是:

策划编辑初审复审内容编辑加工文字编辑加工终审一校(作者同时看稿)机校(含文字加工编辑处理问题)内容编辑通读

2.1 初审与复审

策划编辑审稿的优势是明显的。首先,通过审稿,可以了解稿件达到了自己的要求没有,结构是否合理,有哪些不足和需要修改之处,这是其他人难以替代的。因为这个选题是自己策划的,有什么设想和要求,自己最清楚。其次,策划编辑会高度重视原稿的质量,这是关系图书市场前景的大事,而对于利润通算的策划编辑来说,谁也不会把质量低劣的书稿出版了堆在仓库里来增加自己的成本,这种判断作用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这也促使其必须认真履行初审的职责。

复审一般由编辑室主任担任,这类人员具有丰富的出版工作经验,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更高的高度对策划编辑初审的书稿提出自己的意见。在此,要求复审人员认真检查初审的质量,杜绝走过场似的初审,为保证书稿能达到要求进入编辑加工环节负起把关人的责任。

一般来说,普通书稿经过这两个环节的把关认可,就可以进入编辑加工环节了。

2.2 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

编辑加工分为内容加工与文字加工两个环节,既可以顺序进行,也可以根据出书周期同时进行。

内容编辑对书稿从专业内容的角度进行加工,重点在原理的阐述、公式的推导、图形以及表格数据的正误判断等方面。这与原来的编辑加工要关注图书所有的细节相比,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对象更专一,因此能够对书稿内容进行更细致的加工。

文字编辑完全从语言文字规范的角度对书稿进行加工,使书稿达到出版的要求。文字加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出版物差错(语言文字错误、版面格式错误和思想内容错误)中,语言文字错误是最主要的错误,占各类错误的89.8%。⑩可见,这部分工作的分量是很重的。这事实上对从校对转为文字编辑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内容编辑和文字编辑在各自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存在相互补台的问题――内容编辑改正语言文字错误,文字编辑发现书稿内容问题。因为,内容编辑与文字编辑是要对图书的编校责任负责的。

2.3 终审

终审没有像原来那样放在复审后面,而是放在编辑加工后面,原因有二。其一,终审只是对书稿中的重大原则问题进行把关,一般的书稿这方面的问题不多,此环节后移,问题不大。其二,终审人员一般是出版社的总编或者有相当资历的人员,对编辑加工后的书稿进行终审,可以顺带检查一下书稿的加工质量,以杜绝编辑加工画字号的现象。这样的终审,比原来在复审后编辑加工前或者许多出版社类似签字式的终审更有效。

书稿经过“两审两编一终审”编辑加工告一段落了。可以看出,重组后的流程是加重了编辑环节的分量的,目的是为校对工作能够真正社会化创造条件。

应该说,经过以上流程的审稿和编辑加工,书稿的加工质量比原来传统流程的质量要高,存在的问题会大大减少,对这样的书稿,校对工作的分量比原来大大减轻,完全可以交给新到岗人员或外校进行一校。同时可发给作者一份清样请作者再读一遍。

一校完的校样连同作者看的清样经编辑处理改样后,用黑马软件二校,可以将一些固定词语搭配方面的问题解决,其效果比人工校对好。加工编辑将黑马软件标红的部分处理后,交内容编辑通读,作最后的把关。

以上多个校对主体的工作能够将作者对原稿错误的识别优势,内容编辑对原稿疏漏、排录和校对失误的识别优势,文字编辑在语言文字辨识上的敏感优势,校对人员在微观处理方面的精细优势和计算机校对软件不受情绪、精力影响的稳定优势综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校对效果。

3 结语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由于编辑分工的细化,编辑加工工作比以前更充分,所有的内容、文字、技术性问题在审稿和编辑加工后已完成,校对工作剩下的是相对简单的“校异同”和少量的拾遗补缺工作,这样的工作完全可以社会化。这样的流程设计,在社内人力使用方面,由于减少了一校和二校人员,分别由外校和机校代替,同传统的流程相比,人力资源的节省效果还是很显著的。特别是新的流程,每个人的分工更具体,职责更明确,下一环节会对上一环节进行监督,这对保证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效果是明显的。虽然编校流程只是整个出版流程中间环节的一部分,只能解决图书出版中的部分问题,但解决的是图书最关键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问题,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想从出版大国发展成出版强国,还是需要从各方面下工夫,要明确出版分工,优化选题结构,合理设计生产环节,加强生产流程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社会质量监督体系。只有形成一个优质高效的体系,我国的出版业才能真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释

① 新闻出版总署.2005至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http://gapp. /govpublic/80.shtml

② 张卓冉.图书编校质量浅谈[J].中国出版,2011(12上).

③ 王於良.当前编校质量问题把脉与救治[J].中国编辑,2009(5).

④ 冯志杰,马文晓.解决图书质量问题的宏观策略[J].编辑之友,2006(1).

⑤ 袁勤勇.策划编辑与图书质量[J].科技与出版,2011(10).

⑥ 司毅兵.科技图书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工作流程浅析[J].科技与出版,2007(11):43-45.

⑦ 刘哲双.新技术条件下校对做什么?[A].《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国编辑研究(2003)[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 科级干部转正总结 下一篇: 大学生活委员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