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岗位工作计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2-02-14 11:02:30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1)

调查研究对选题策划的成功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竞争激烈、品种繁多的图书市场上,要想吸引读者眼球,占有一席之地,编辑首先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工夫,掌握市场动态和读者需求,寻找图书市场的空白点和潜在的选题。

首先,在图书市场中调研。图书市场容量貌似巨大,但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和价值取向的读者,其对图书的需求和购买意愿也是不同的,因此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一定要进行市场细分,才能进而确定图书的目标读者。

为了掌握建筑施工类图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动态,笔者先后在上海书城及多家建筑书店进行了图书市场调研。通过调研,了解到建筑施工类图书的读者群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施工技术人员,二是大中专院校师生。由于建筑施工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建筑施工类图书的受众主要是施工技术人员尤其是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人员来说,针对各自岗位的指导性图书是他们最需要的。同时,对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而言,他们工作热情高、求知欲望强,需要适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岗位指导性图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岗位,以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策划一套岗位指导系列丛书。在调研中还了解到,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蓬勃发展,众多科技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涉足建筑施工类图书市场,甚至与建筑专业毫无关系的出版社也开始抢占建筑施工类图书市场,导致同类书充斥市场,让读者在选择购买时无所适从。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寻找市场空白点,创造性地挖掘新的选题,成为选题策划需要考虑的重点。调研过程中,笔者对图书市场上同类书的特点及市场占有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认为虽然同类书已有多种,但仍然还有空白点有待深入发掘。

然后,在读者群中调研。目标读者基本确定以后,就要对其需求状况、职业特点、阅读习惯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明确读者定位。

带着经过图书市场调研之后萌生的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关键岗位,以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为读者对象策划一套岗位指导系列丛书的初步想法,笔者又深入到施工一线进行了读者群调研。读者群调研采用走访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召开由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参加的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听取施工技术人员们对笔者策划这套岗位指导系列丛书的意见和建议。施工技术人员尤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施工技术人员对笔者策划这套丛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建言献策。通过调研,了解到一线的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施工现场,在现场遇到技术问题,往往需要回到办公室查阅资料才能解决,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而言,他们在由毕业生到工程师的成长过渡阶段,经常会在施工现场遇到需要及时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帮助他们尽陕进入岗位角色,及时解决在施工现场遇到的问题,在走向合格乃至优秀工程师的道路上快速成长,笔者将这套丛书的读者定位明确为施工技术人员尤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并将丛书名定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必备口袋丛书》(以下简称“《口袋丛书》”)。

明确了读者定位,还要有切合读者需求的选题构思。选题构思是编辑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后对选题总体框架的思考。笔者在图书市场调研和读者群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明确的选题构思:1.内容上不求全面,从施工技术人员尤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确实急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人手,由浅入深,但求适用性、针对性,普及性强。2.采用小开本(84开),设计为口袋书的形式,且紧凑排版以尽量压缩成书厚度,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及时解决问题。3.精选6种最需要用书、最有可能购书的岗位,并直接以岗位名称命名分册,分别为《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造价员》。4.严格控制图书篇幅,合理定价。图书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图书定价的高低直接影响读者的购买意愿。因此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应分析了解读者可能接受的图书定价,然后由定价反推篇幅,控制成本。通过对同类书的篇幅与定价、读者的购买力以及生产成本的调查分析,将这套丛书各分册的字数控制在40万字以内,定价控制在30元以内。

二、作者选择

有了准确的读者定位和明确的选题构思,还要有优秀的作者来创作。同样的读者定位和选题构思,作者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图书质量的高低,对选题最终能否成功关系重大。―般来说,对专业出版而言,作者在该领域内是否权威,决定了图书在市场中的号召力强弱。但编辑在选择作者时不能盲目追求权威,虽然作者的名气对图书发行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但图书最终得到读者的认可还是要靠准确的定位和适用的内容。因此,编辑在进行作者选择时遵循最合适而非最有名的原则。只有合适的作者,才能充分把握选题的实质内涵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创作出适合读者购买心理和阅读习惯的书稿。

基于上述原则,为保证《口袋丛书》的内容适合目标读者――施工技术人员尤其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要求作者具备以下几项基本条件:1.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相关岗位工作经验。2.要有丰富的相关岗位培训经验,熟悉和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状况、职业特点、阅读习惯。3.要有较高的文字水平和写作能力,最好有编写过同类书的经验。

明确了作者要求,接下来便是遴选合适的作者。结合明确的作者要求,笔者最终选定的作者是具有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培训经验并有同类书编写经验的某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和某建筑大学的高级工程师、教授。

三、装帧设计

装帧是图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装帧好坏,是否与图书主题衔接,是否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直接影响着读者对图书的购买意愿。因此,装帧设计在选题策划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类图书品种层出不穷的今天,装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装帧设计包括版式设计和封面设计,是图书内容的艺术体现,是图书个性的表象特征,也是图书气质和品位的展示。有人曾这样描述图书的装帧

要素,意象语言,是切合身份的市场亮相;开本语言,是破除常规的立体展现;文字语言,是简洁明了的导购视点;色彩语言,是视觉冲击的个眭张扬;材料语言,是理性选择的亲密触感;工艺语言,是精心物化的品质检验。装帧设计是一门艺术,美术编辑在进行装帧设计时充分挖掘自己的艺术创作潜力,力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但图书出版后是给读者看的,因此装帧设计除了与图书主题衔接以外,还必须符台读者定位,符合读者的审美要求,以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口袋丛书》的装帧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定位,版式设计开本恰当,结构合理,层次清楚,编排紧凑,图、表、公式与正文衔接妥当,既很好地表达了图书内容,方便目标读者携带、阅读,又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容量,降低了图书成本及定价;封面设计构图简洁,色彩明快,以岗位名称命名的分册书名用特大字号居中布局,醒目易识别,同时利用封底空白位置列出各分册信息,便以读者了解、选购《口袋丛书》的其他分册。

四、营销推广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是指对资料或文稿按一定要求进行策划、整理、加工。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和出版行业的发展,新时期的编辑工作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营销推广就是一个重要的新内涵。图书的营销推广是市场营销学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营销推广中的读者定位。

首先,编辑在开始策划选题时就应该对图书市场和读者群进行充分的调研,以便找准读者定位,进而找准图书的市场定位,考虑图书的内容、形式、篇幅、定价、销售渠道及宣传手段等营销推广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策划时对读者和市场的定位就是图书营销推广的开端。编辑可以适当地介入作者的创作过程,引导作者在创作中切合读者的需求。笔者策划《口袋丛书》时在听取读者对图书内容、形式的意见和建议之后,为每个分册编写了初步提纲,然后召开编委会会议与作者

反馈信息,推荐精品商讨并确定三级目录和编写深度,让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把握好读者定位。此外,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审读样章,结合目标读者的实际需求就编写深度提出修改建议,辅助作者时刻准确把握准确读者定位。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2)

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的素质,而编辑的素质来至于编辑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而目前高校期刊编辑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因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高校编辑部留不住高级人才,无形之中对期刊的办刊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编辑部处于老龄化趋势,缺少新生力量,平均编辑年龄都在40岁左右,35岁以下的青年编辑少之又少。编辑部内部缺少活力和创造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人觉得整天死气沉沉,从现有编辑身上无法体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

(二)学历分布不合理

和高校其他系列相比,目前高校编辑学历普遍偏低,据调查统计分析,各高校编辑部的编辑学历分布基本属于大专50%,本科44%,硕士5%,博士1%,高层次人才没人愿意来编辑部工作。

(三)受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各高校编辑部基本都被划分为服务范畴,在大部分领导的意识里认为编辑部就是个安置富余人员的地方,其他部门没人要的人员都可以放置在编辑部上班,其结果造就了编辑部人员结构混杂,人浮于事的现状长期存在,导致编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四)岗位设置存在不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实行岗位制,各编辑部岗位设置基本都在划分类别中属于教学、科研以外的其他系列,在个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编辑人员的岗位待遇比教师、管理等系列低一个等级待遇,编辑部没有高级岗位设置,很多编辑因为岗位设置问题导致无法晋升职称,导致编辑人员工作缺少积极性。

目前大部分编辑在自己的岗位上没有明确的年度工作目标,如组织约选优秀稿件的数量、论文审稿周期、编校差错率、刊载论文被国际、国内权威二次文献摘引或者转载的数量等等,没有切实可行的年度业绩量化方案,所以编辑工作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被动进行,无法出现质的飞跃,从而无法使期刊上一个台阶。

目前高校编辑部各个方面存在的种种现象对编辑人员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大部分编辑人员对目前的岗位设置和待遇感到不满意,待遇低下,使编辑人员无心专注于本职工作,在一定程度对期刊的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更别说办出优秀期刊、精品期刊了。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性措施。

(一)重视期刊的作用、加强领导意识

高校杂志社首先要意识到期刊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只看到期刊的经济效益而看不到期刊的社会效益,期刊作为科技知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播的载体,在科技知识传播与推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杂志社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政策措施上向期刊适当的做以倾斜,加大对期刊的扶持力度,给期刊提供一个能良好循环的运行支点,使期刊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岗位设置合理化

对于期刊的岗位设置,建议应和教学、科研同等待遇,而不是处于低人一等的状况,增加编辑部高级岗位设置数量,这样,各编辑部编辑人员才能提高工作热情,而不是觉得干这个工作没前途,编辑部目前没有相应的高级岗位设置,编辑职称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既不利于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热情,也不利于期刊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期刊杂志社应在期刊岗位设置这块进行适度调整,使其岗位设置合理化,高级、中级、初级岗位设置比例达到3:6:1的结构。

(三)针对期刊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级编辑人才

对于各高校期刊编辑现状,提高编辑人员待遇,使编辑人员觉得做这个工作有前途,参照学校教学、科研系列的状况,针对编辑部现状,对于编辑部各不同岗位和教学、科研系列实行同等待遇,并对期刊的办刊情况进行不同的奖励措施,把期刊获得的相应奖励与科研成果进行相应的同等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学历的人才来编辑部工作,才能使编辑部人员结构年轻化、学历合理化。只有留住了高学历、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才能使期刊办刊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才能出现更多的优秀期刊、精品期刊。

(四)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编辑;胜任力模型;人力资源管理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最先提出了胜任力这一概念,认为胜任力是能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性特征。McClelland认为胜任力要素是那些与工作或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特征或者动机等。胜任力模型是胜任特征的集合,是某个岗位或职业的绩效优胜者为了成功而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所使用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组合。科技期刊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人才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适应时代的需要,构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胜任力模型非常必要。近期关于编辑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于洪飞[1]指出科技期刊的编辑能力是由显性和隐性能力所构成,显性能力由专业知识水平、编辑知识容量和编辑职业资质所构成; 隐性能力由基础层次、职业层次和事业层次3 个级别的编辑能力构成。罗立新[2]构建了出版社编辑人员胜任力模型,选取思维能力、主动性、成就导向、客户导向、创新能力、关注细节,坚韧性,作为构建出版社编辑人员的核心胜任力。李俊辉等[3]指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核心胜任力可分为创新能力、成就导向、服务导向、主动性、坚韧性和关注细节。徐维东等[4]指出图书编辑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经验;价值观、态度与习惯;人际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内驱力;人格特质。本文在参考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科技期刊编辑胜任力模型的构建过程,以求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科技期刊社编辑人员的胜任力模型。

一、 成立开发小组

专家小组由直接管理者(社长、主任、主编)、资深专家、职称较高的编辑组成,必要时聘请心理学专家共同参与。依据问卷调查、访谈、头脑风暴等多种手段集中开发、评审与确认胜任力模型。

针对每一项胜任力特征,组建开发小组。小组至少应包括在4名主持或参与本胜任力研究相关的BEI的人,小组的核心任务就是集中对特定的胜任力特征进行研究与梳理。开发小组的工作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进行。每位开发人员对照胜任力词典关于特定胜任力有解释,通过对绩优人员以及绩效一般人员的BEI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并确定相关的胜任力内容。

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由开发小组共同研究,采用统一的语言(包括用词、语式、语气等)完成胜任力的概念化。接下来,采取统计分析等方式,对初步归纳的所有胜任力要项进行论证与筛选,确认胜任力项目是否能将绩优人员与一般人员区分开来。同时汇总访谈资料,进一步精炼胜任力要项及其礼义与分类。最后,初步形成科技期刊编辑的胜任力模型框架。

二、 岗位分类划分

根据科技期刊社出版计划进度安排和现有的编辑人员对岗位进行划分,由专家小组讨论划分岗位类别。即由开发小组依据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的要求和以往对编辑进行考核的情况,将编辑人员划分为普通和优秀两大类,并确定这两类的绩效区分标准。

三、 确定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是指能够鉴别优秀编辑人员的指标或者规定,明确绩优标准,就是要制订一些客观明确的标准与准则,用来确定与衡量什么样的绩效是优秀的,什么样的绩效是一般的,从而为科技编辑岗位所需胜任力的研究提供依据。编辑岗位绩效标准一般采用分析目前类似工作状况的方式和专家小组讨论来确定。通过工作分析明确编辑岗位的工作任务、性质、工作职权和职责以及任职资格要求等信息,以此提炼出鉴别绩效优秀的编辑人员与绩效一般的编辑人员的标准。而专家小组讨论则是通由社长、主任、主编、优秀编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组成专家小组,对编辑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绩效标准以及期望编辑表现出来的胜任能力展开讨论,最终形成科技期刊编辑的绩效标准。对科技期刊编辑而言,所刊发文章的被引率、被摘率、被转率可做为绩效标准之一。

四、 选取分析样本

根据绩优标准和上一年度考核结果,甄选科技期刊编辑的胜任力模型研究样本: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编辑人员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编辑人员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编辑人员。其中绩优人员3~6各,一般人员2~3名。由开发小组采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对这些编辑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提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胜任力因子。

五、 获取胜任力模型数据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4)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5)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6)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xx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xx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xx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xx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xx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xx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xx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7)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1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2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3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8)

作为我区农业战线上广大科研、教学和生产的科技成果交流重要园地和载体,《新疆农业科学》是联系我区农业科技战线作者、读者、审稿者、编者的桥梁和纽带。编辑部现有专职编辑6人,其中女职工4人,占职工总数的67%;高级职称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女职工2人,占比例为67%;党员3名,其中女性2名。一年365天,编辑们长年在节假日加班加点,默默奉献,认真地履行着“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岗位职责。

2013年全体编辑同仁利用创建“巾帼文明岗”为契机,工作有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激发女编辑创先争优的积极性,注重发挥女编辑特有的细心、仔细、耐性、亲和力和包容心,在编辑岗位上如孺子牛般孜孜不倦地辛勤付出,各项工作取得骄人的成绩,年度总编辑字数5000余万字,校对1.5亿字, 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度先后获得各种奖励20余项,为我院科技进步和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充分肯定。

1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争创一流

编辑部申报“巾帼文明岗”时就明确了一个主旨,就是以创建“巾帼文明岗”为抓手,强化规范管理,优化能力素质,促进岗位建功,树立良好形象。这一创建主旨受到我所领导的高度肯定和重视。我所把创建活动纳入所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定期指导和检查,书记负责、工会主席分管,重新梳理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编辑部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使得创建工作有效、有序、有力的开展,全力打造细心、耐心、热心的特色“巾帼文明岗”展示窗口。

为创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明确争创计划和目标,建有细化的创建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管理和岗位责任制度以及编辑规范的达标要求。

2 立足创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岗位成才和岗位建功

2.1 年度《新疆农业科学》在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岗以来编辑部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农业综合类第24名,较上年度提升9位,在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榜排名中列省级农业科学类之首。在中国知网中累计全文下载近323287次,被引频次15061。 以“出精品、创名牌”为主题,不断推动期刊出版数字化、传播网络化工作,实现中国知网和万方两个数据库的优先数字出版。

刊登的科技论文近800篇,刊登论文通讯作者为正高级职称的接近85%,近92%的论文为部级、省部级研究项目产出的。在本刊2013年获自治区科协期刊资助项目,据本刊不完全统计,2013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的项目在本刊300余篇,这些项目取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达55.87亿元,取得发明专利22项,获得知识产权27项。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面积1398.28万亩,带动农户100万人?次,农民增收过数亿元。 例如:获得201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新疆棉花持续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在本刊出版专刊三本,共计160余篇文章。

2013年编辑部在院管项目近50个项目的中期评估中获第一名。编辑部成功申报了国家和自治区软科学项目“科协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新疆科协所属学会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这些都拓展了编辑部的业务和能力水平。

2.2 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2.1 积极牵头组织和参加自治区科协“百会万人下基层”科技系列服务活动

2011年6月3~5日和2012年6月19~22日,举办了主题为“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吐鲁番科技行和“服务‘三农’,感受科技创新”塔城科技行;2013年6月20~21日“关注气候与环境、服务农业与牧业”昌吉科技行。2011年5月20日、2012年5月19日、2013年5月20~22日分别参加了“发展现代农业,倡导食品安全”安宁渠科技行和“科技走基层,服务为民生”博州行及哈密行科技活动。

活动共累计发放科普读物2万余册,受众达2万人次,受到了基层各族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2.2.2 出版新疆“三农”新书架丛书10本

为集中展示农业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编辑部紧密结合新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紧跟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和国内外农业形势,编辑部编印了《新疆棉花“三字经”》13本新疆“三农”新书架科普丛书和科研专著,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免费赠送全疆地州、县、市、乡镇和兵团各团场。

2.3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塑造期刊“桥梁”和“纽带”新形象,营造服务新环境

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先后完善了《编辑部主编、副主编岗位职责》、《编辑岗位职责》、《审稿专家职责》等规章制度及相关规定,把相关制度上墙,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公布投诉电话,同时与作者、编者、审稿者以电话、电子邮件、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各种方式,接受社会与群众的评议和监督,规范全体编辑部人员的服务行为。我们确立专人负责完善创建活动档案,将创建规划、领导机构、活动资料、考核细则、工作业绩等分类建档,统一管理,定期完善。

2.3.1 坚持不懈地做好各层次的业务培训

编辑部每年派出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培训人数达13人?次,其中国外1次,内地3次,对出版法律法规、数字出版、期刊经营与管理等内容进行了学习与交流。包括总署举办的“主编岗位培训班”、自治区出版局举办的“编辑人员业务培训班”、“期刊数字出版”培训班、外专局项目赴澳大利亚参加“棉花特异种质资源”项目培训,经过培训大家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此外还参加了首届新疆农科院MBA培训课程,提高了管理干部业务技能。

编辑部女编辑近70%,管理上从点滴入手,培养日常文明行为,积极开展岗位考核,女领导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编辑部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在激烈竞争的科技期刊出版行业中,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岗员在2013年在考核中获院级优秀和中国高校民族类科技期刊优秀主编奖。论文《新疆科技期刊创新办刊模式的思路》获第二届新疆农科院青年论文评比优秀论文。

2013年编辑部在国家编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

2.3.2 不断加强与兄弟科技期刊编辑部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创建以来编辑部多次派人员到内地参加学术会议,2013年参加数字出版工作研讨会(宁夏银川市)、第十一届(2013)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贵州贵阳市)、2013年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浙江杭州市)、第17次年会暨2013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奖颁奖大会(湖南长沙市),与多家编辑部或研究会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互通互助,对提高办刊质量与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定期参加年会以外编辑部也会根据办刊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内地先进编辑部的经验和作法,改进或解决自身问题,加快提高办刊质量的步伐。例如:为了传播和交流需要,编辑部通过电话与电子邮件与国际检索数据库专家保持联系,并不断改,近5年来新进国外数据库(含分文摘)73个,为更好地传播科研成果与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2.3.3 引进新生力量,优化人员结构

引进两位研究生程平、何婧,为编辑部增添了新鲜血液,编辑部多次派他们参加区内科协和院内各种业务会议,均很好完成了室主任交办的任务。例如2012年编辑部派何婧去北京中国科学院培训学习数字化学习班,获得合格证书,2012年又派她去参加新疆农科院英语学习班培训获结业证书。2013年派程平参加数字出版工作研讨会。

2.4 突出创建重点,促进岗位建功

2.4.1 强化政治把关意识,认真履行出版职责

编辑部是农科院对外宣传和交流的窗口,肩负着对内对外科研成果交流的重任,虽然办的是学术期刊,但我们严把政治关,刊物从未出现违规行为。2013年岗员们认真学习有关群众路线教育精神和“四风”建设学习,积极参加院所的各项维稳活动和任务。大家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普遍增强了。

我们还不断加强通过“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我们加强了编辑人员职业操守教育,将职业道德声明挂在《新疆农业科学》网页上,接受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监督,规范服务用语,实施热情周到服务,对作者、读者的要求不推脱,不懈怠,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服务周到。

2.4.2 促进民族团结,积极发挥巾帼在民族和谐中的作用

多年来,编辑部的汉族、维族编辑们同舟共济,相互扶持,克难攻艰,从创刊到现在,两种文版编辑始终互相帮助,刊前刊后审读,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枯燥的编辑、校对、翻译工作中度过自己的编辑生涯,当民文编辑遇到新名词,汉族编辑总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难。在团结协作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民族团结也是生产力,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条件。编辑部获得新疆农科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两位同志获得先进个人。

2.4.3 拓展创建活动内涵,擦亮文明服务窗口

我们还以“巾帼文明岗”创建为平台,注重将“巾帼文明岗”创建与我部“文明窗口”建设和我所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以来,统筹安排,齐抓共促,拓展了创建活动的内涵。我们组织了“科协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研讨会,举办了“百会万人下基层‘关注气候与环境,服务农业与牧业’昌吉科技行”,认真执行我所各项工作安排。同时,充分发挥岗员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编辑部服务工作想办法、提建议、出点子,增强了全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力提升了服务水平。年度面向区内外回复各类电子邮件2万余封,做到了“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2.4.4 树立身边典型,营造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

“甘为他人作嫁衣”是我们的服务精神,向老编辑学习,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宣传身边优秀人员的典型事迹,交流他们的先进事迹,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着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积极参加自治区组织部和宣传部组织的“自治区优秀人才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

3 丰富创建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创建活力

为丰富创建活动内容,编辑部针对“巾帼文明岗”特点,以女工组织为龙头,组织和参加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累计30余人?次。参加“全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协作组第五次会议”文艺表演,演绎了极具特色民族舞蹈,得到来自全国与会代表们的阵阵掌声,通过精彩的舞蹈展现了农科人高昂的精神风貌,为内地同行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疆歌舞之乡的美名。在“重阳节”为老人献爱心,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爱老敬老传统美德。2013年6月20日与昌吉六工镇农民举行了“百会万人下基层”文艺表演,2013年6月28日参加了新疆农科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学三史,讲团结,跟党走”知识竞赛及文艺表演。

参加2012年新疆农科院第九套广播操比赛获二等奖。新疆农科院拔河、跳大绳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等。参加自治区直属机关趣味运动会获丰收喜悦杯第8名。这些活动舒缓了职工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使职工保持了良好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通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敬业、爱岗、文明、求实、创新、协作”的团队精神,推动了编辑部的健康发展。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of“Training,Field Work and Entrepreneurship”Trin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Shaozhi Li Wenli

(Jilin Engineering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 Changchun,130052)

[Abstract] Face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false concep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lack of systemic the limi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tent, the lack of reasonable design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the limit of entre 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college training rooms,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with“double type”, qualification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colleg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system,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actice and field work as a“trinity”will to be designed. Completing the course training, operating the project field work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to develop the students’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ship,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better.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Training mode

创业教育受到教育界普遍性重视[1],它不仅能够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创业素质与能力。专门的创业基地或者企业无疑是理想的实训场所,但大部分高校校内实训室主要承载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功能,存在校外创业基地少、基地可容纳学生数量有限等问题,创业教育场地有限、创业教育不系统问题比较明显,有限的创业实训教育资源严重制约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以高校内部实训室为依托,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资源,通盘整合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构建以实训室为依托的高校“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

1 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误区及不足

1.1 观念误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才需要加强创业教育

部分高校将创业教育看作解决就业压力的暂时性措施。这种短视的^点和行为,必然导致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创业教育不仅仅能够缓解学生就业压力,还能通过实训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将创业素质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的能力[2]。

1.2 创业教育实训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缺乏合理设计和创新

高校创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突出,创业教学实训内容沿袭过去“舶来品”做法,没有结合中国市场条件和发展要求进行本土化改造,没有将创业实训课程与专业课程统一到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创业训练模块与专业知识完全割裂。高校创业教育实训方法没能结合创业发展不同阶段特点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训教学方法显得陈旧单一。

1.3 创业教育实训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实践训练需要

高校创业实训一般在创业基地,或者在实训室内通过创业软件进行模拟训练,学生多,创业基地资源有限,训练科目单一,训练强度、频次明显不够,训练系统性不强;创业软件更新滞后,软件中设定情景与真实市场情况差异较大,对学生创业指导性不强。创业指导教师缺乏市场实战经验,“学院派”教师居多。

2 构建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

2.1 培养目标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将创业教育实训与专业教学实践有效融合,培养具备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的“双能型”学生。以编辑出版学专业为例,通过构建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模式,培养能够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和信息时代大众文化传播多元化的趋势,具有分析和解决新媒体时代出版运营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能力,能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新媒体制作与传播等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行业从事内容编创与制作、跨媒体出版运营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原则

第一,目标导向原则。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结合创业理论的学习及实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基本素质和能力。第二,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相融合原则。创业教育实训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几门创业课程或几次创业培训,它需要学生将专业知识在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中转化为岗位能力,将专业知识及创业知识有效融合,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第三,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原则。在教学资源有限前提下,整合各专业教师团队、课程、实训基地等,以校内实训室为依托,以培养“双能型”学生为目标,完成专业课实训、经营性项目中的顶岗实习以及创业实训“三位一体”的教育实训工作。

2.3 构建思路

如图1所示,按照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有效融合的原则,首先对原有按照专业需求设置的教学内容以创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模块化整合,不同专业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模块。编辑出版专业按照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提高为目标设置课程,一般包括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等内容;创业方面的课程很少,多半以培训形式或企业行业专家讲座的形式设置。为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及创业能力,按照创业需求及创业流程倒推设置课程模块,将原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划分为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从创业训练视角看,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外,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市场需求,找寻创业项目,即在市场中找到痛点问题及创业机会。这一模块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发现并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运用编辑出版媒介技术,针对目标受众(或潜在消费者),开发出产品(出版物),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适当扩大产品线、扩展产品宽度,塑造出版物的品牌形象。这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的能力。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是以出版发行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管理及运营进行研究,主要培养学生对编辑出版机构的管理能力及对出版物的精准营销能力。

其次,对模块化的课程群按照工作流程将专业知识进行任务化分解,按照工作系统化原则,分为不同的情景,在不同情景中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创业知识安排及课程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按照媒介不同可以分为纸媒图书出版情景、电子媒介图书出版情景等;按照编辑出版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大众传播编辑出版情景、自媒体编辑出版情景等。

最后,以学校的实训室为依托,按照创业情景或创业项目,先是对创业项目中的关键点进行强化训练。当学生对创业全局总体掌控后,在学校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下,在实训室内成立模拟性质的经营性组织,聘请学生参与经营及顶岗实习。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下,对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做到在实训中实战、在实战中实训,在实战中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在实训中解决经营中的问题,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完成创业准备、创业开发及创业实训的创业教育训练全过程,构建出专业课实训、顶岗实习和创业教育实训“三位一体”教育实训模式。

2.4 运作流程

将专业课实训、学生实习及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到一套训练计划体系中,依托校内实训室,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及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创业实训教育模式。以编辑出版专业为例,该模式的运作方式如下。

2.4.1 制定全整合式实训计划

以培养“双能型”学生目标为指引,将核心专业课、对创业指导性强的专业课、创业理论课中需要训练的内容整合到一套实训计划内,核心工作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与训练科目的融合。编辑出版专业按照专业知识、创业内容将创业实训内容整合为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媒体技术及媒体应用模块、出版社管理与运营模块及相关实训项目,并制定综合性实训教学计划。

2.4.2 以实训室为依托的实践过程

首先,定项目,组团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依据市场需求,在学生学习中不断论证将要在实训室经营的项目,然后根据项目需要组织团队。指导教师、聘请行业专家对各个团队制定的项目商业计划书进行审核并帮助学生完善。

其次,单点强化,准备实战。结合商业计划书中的关键点及实战经营中的薄弱环节,在实训室中进行单科目强化训练。如以团队为单位,成立印务工作室,引进设备,再现印务工作真实场景。单点训练科目包括出版物市场调查、出版物设计制作、校对、出版物营销等,以强化技能,应对市场需求。

第三,专家指导,市场化经营。在实训室内,限定时间,分组进行,面对市场进行实战经营。经营时,学校根据项目前期准备情况,经过专家审核,给予一定贷款支持。团队需要完成组织人员、构建组织框架、明确责权,进一步确定销售及服务的产品内容、寻找采购渠道、制定营销策略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校内外老师组建指导团队,全程跟踪指导。如成立数字出版工作室,引进技术软件及相关项目。在市场化经营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指导团队进行商议,并调整经营思路及解决办法。

最后,考核业绩,接受指导。按照协议,在实训室结束经营后,经营团队需要返还学校贷款。团队对经营过程及账目进行整理,以答辩形式向指导团队汇报经营成果,并要求每位成员结合专业知识、创业知识及经营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实训报告上交到学院。指导团队审核成绩,并对创业全程出现的问题给予反馈、指导。

3 “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实施保障

制度保障。在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理念指导下,学校在做顶层设计时,应给予分院在资源调配、校企合作、人员安排等方面的自,把专业实训、创业教育实训和顶岗实习作为“三位一体”来考虑设计[3]。学校针对创业实训搭建平台,出台扶持制度及评价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创业实训模式的实施,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积极性,高质量完成创新实训教育工作。

师资保障。创新教育要求指导教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由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政府职能人员等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形成稳定的兼职师资力量。校内专职教师的实践性要通过去企业挂职锻炼、接受培训、去企业顶岗工作等方式得到提升。

组织保障。分院成立专门部门,分管“实训+顶岗实习+创业”三位一体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实训室建设工作要规范化、制度化,尤其是保证实训室运行的资金要落到实处,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实训室的设备作为保障实训效果的重要条件,要保证其先进性、实用性。

编辑岗位工作计划篇(10)

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对于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岗位,由于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同,就产生了关键或主要的能力要求,主要职业能力是支撑这个岗位任务完成所必需的关键能力,缺了这种能力就无法完成这个任务,或无法胜任这个岗位。在图书出版行业中,图书策划编辑主要是对市场中的图书需求、消费者导向等进行分析,制订图书出版上市的基本计划。图书策划编辑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具有项目经理的相关责任,将图书作品作为企业的“特色产品”,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细节控制等,借助不同的营销方式促进图书销售,这对图书策划编辑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

一、图书策划编辑的主要职业能力

(一)策划能力

首先,图书策划编辑要对市场需求有敏感性,能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题策划,通过市场调研(包括走访、问卷等)进行验证,验证选题的可行性;其次,根据选题的匹配性进行作者的遴选,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合适的作者是图书生产的关键要素,只有作者选对了,才会有生产好图书的可能;再次,要进行图书产品整体的设计,包括体例、内容、配图的选择,版式设计、封面设计的沟通,用纸、包装的选择,从成本投入到预期产出,这些工作都需要图书策划编辑进行整体的安排和统筹;最后,要同时启动运营推广工作,包括渠道的选择、营销物料的准备、市场活动的设计、宣传文案的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图书策划编辑的策划能力就体现在这些具体的工作中,只有具备过硬的策划能力,才能做出好的图书、畅销的图书[1]。

(二)编校能力

编校是编辑校对的简称,编校能力是图书编辑的基本功,是这个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殊能力要求。作为图书策划编辑,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编校能力,尽管根据工作的要求不同,不少出版单位又分为文案编辑、图书策划编辑、营销编辑等,但对于图书策划编辑来讲,编校能力无疑是其主要职业能力之一[2]。图书的好坏,说到底内容是关键。作为图书策划编辑,要把握好内容,做好“把关人”,应当有意识地对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调整和筛选,力求能够借助图书信息宣传先进的社会思想,起到引导民众的作用。编校能力是做好“把关人”的关键,首先,图书策划编辑必须时刻牢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什么样的书能出,什么样的书不能出,要有清醒的意识,头上要有“红线”;其次,图书策划编辑在收稿过程中,要进行预审,对于存疑的问题要和作者沟通后逐一解决;最后,通过体例修改、内容选取为书稿“锦上添花”。

(三)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指的是在图书出版发行阶段能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和方式,使项目资源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性价比的建设效果。其中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把控项目活动的进展。对于图书生产,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项目,这就要求图书策划编辑要按照项目管理的要求开展工作,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完成图书从选题立项到产品生产,从图书推广到货款回笼全过程、全周期的管理工作[3]。在图书出版这个项目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能够按照计划的时间推进各项出版工作,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有处理意外情况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突发事件,要有预案,尽量降低不可控风险;最后,对于整个出版过程,结束后要进行复盘,总结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为开展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

二、图书策划编辑现状

(一)数字化转型不力

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步入数字媒体时代,这对于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图书出版行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需要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完善自身的能力水平,将传统的人工工作形式转化为数字化工作模式,实现新时期的提升和转变。但是,就图书策划编辑工作的现状而言,其工作的数字化趋势与市场之间的协调性较差,未能有效迎接行业发展的转变。一些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理念认为,数字化工作模式便是将传统的人工工作形式转变成电子版,这种想法是十分局限和片面的[4]。随着网络、手机、手提电脑等设备的出现,图书出版行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人们在阅读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承载信息的载体也从纸质版读物变成了数字版页面。一些在传统出版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编辑甚至会在数字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受到冲击,感到应对困难,这种现象极易导致出版策划工作出现人才断层,使图书出版行业中具有现代化工作理念的人才严重缺失。

(二)工作理念亟待更新

近年来,我国对图书出版行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为了在其转型阶段发挥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但是,在现如今的发展过程中,图书出版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等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现代化指导思想,未能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导致其在新时期的转型过程尤为艰难。图书策划编辑是图书出版行业与外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其工作理念和工作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出版行业的成长。图书策划编辑一旦在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理论和精神指导,在工作中便会过于局限,难以做到统筹兼顾,出现与时代脱轨的不良现象。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甚至会对其经济收益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即便是当下图书出版行业的成长趋势出现了变化,传统的工作理念仍旧制约着其建设的整体步伐。企业中不乏一些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图书策划编辑,认为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方式已经在过去的时间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便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毫无保留地继续使用。但是,这种思想是落后且局限的[5]。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现阶段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避免多年来的固有工作理念影响其新时代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制约了图书出版行业的整体进程。图书策划编辑应紧紧抓住时展的脉搏,借助崭新的思想观念丰富自身工作内容,确保呈现给众多读者新颖、优质的内容。新时代的图书策划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时代意识和逻辑能力,既能够结合传统的出版发行行业工作方式,又能够结合当下的新型需求,在工作中将两种理念合二为一,在新时期利用先进的思维逻辑,使出版发行行业得到新的成长和变化[5]。

(三)工作目标不够清晰

“降本增效”已经成为各个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目标,图书出版行业受到电子图书的影响,纸质读物市场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需要在新时期改变自身的经营方式,适当剔除传统运作方式带来的弊端和问题,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现代化的运营与管理形式,明确自身工作目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的工作内容,避免出现盲目工作、目标不清晰的消极现象[6]。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整理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在图书策划编辑工作阶段应制订科学、详细的工作目标和计划,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图书策划编辑是否能够有效完成工作内容、承担工作责任,与自身确定的工作目标、自己长时间积累的工作经验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开展目标导向型的工作形式可有效助力图书策划编辑的成长。现阶段,众多出版社的图书策划编辑都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承担复杂、繁重的工作内容[7],短时间内未必能够对工作项目了然于胸,经常出现在工作发现问题之后进行“亡羊补牢”的措施,众多问题在处理和审核阶段被一度搁置,图书策划编辑每天忙于处理细节问题,导致其在常规工作中难以展现自身的优势与强项。

三、图书策划编辑主要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多搭平台,为图书策划编辑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

出版单位作为智力生产的组织,要充分认清智力生产的规律,认识智力生产的主观性、偶发性的特点,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助力图书策划编辑灵感迸发,有更多更好的想法。同时,要有容错的制度保障,图书策划编辑生产的图书有可能和预想的有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棍子打死”,打击图书策划编辑的积极性,要有容错的制度保障,要鼓励图书策划编辑认真查找问题,找到失误的真正原因,从失误中提炼经验,总结提高,为下一个选题策划项目积累操盘经验。

(二)多学多练,在思悟并进中锤炼职业能力

图书策划编辑在锤炼职业能力中,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实践经验,学习同行做法,从模仿、看齐中学习图书策划的经验和技巧;另一方面要在学中练,要去亲身实践,从具体工作中找思路、找办法,通过实战获得能力的提高[8]。同时,图书策划编辑要对所策划的领域持续关注,只有持续关注才能保持编辑的敏锐嗅觉,进行相关资源的积累。只有保持这种精神,才能更好地挖掘选题,找到相关的作者或“准作者”,在和作者、“准作者”们长期的互动沟通中,找到自己的选题来源和作者队伍。

(三)内外驱动,为图书策划编辑成长助力

第一,出版社要完善现有的编辑培养制度。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是图书策划编辑的成长重点,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接受入职培训、在职培训等,并且需要图书策划编辑能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借助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资讯,选择最佳的学习形式,在工作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提升自己[9]。需要企业进一步重视图书策划编辑的入职培训工作,使其在培训中清楚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职责等,激发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积极性,在后续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效果。第二,图书出版行业需要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机制。借助导师制度、线下活动交流沙龙等方式,使行业内部的信息得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各个出版行业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建立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交互平台,避免图书策划编辑的能力受到限制。借助多样化的学习和交流活动能够建立健全编辑的专业能力,促使其建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观念,促进行业内部的良性循环[10]。第三,图书出版行业应构建良性的竞争环境,理想的竞争效果能够进一步推动图书策划编辑能力的提升。现阶段,不同形式的企业、单位都具有自身的激励制度,出版社在培养图书策划编辑职业能力的同时,还需为能力培养和教育工作打上一针“强心剂”,促使其能够在长时间工作中主动积累、积极学习,以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开展工作。在此期间,出版社需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图书策划编辑能够在企业内部各司其职,并借助表扬、激励、奖金、福利等形式对其加以激励,确保图书策划编辑能够积极认真、勤勤恳恳地开展工作,并为了后续的奖励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

(四)自主驱动,实现图书策划编辑全面成长

图书策划编辑是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引导者、计划制订者。图书策划编辑的工作水平、职业素养都直接影响出版企业的工作能力、项目完成水平。图书策划编辑应积极学习当下的行业知识,做到与时俱进、自我充电。鉴于此,为了提升图书出版行业机构的发展速度,推进图书出版行业的成长进程,需要进一步增强图书策划编辑的自主驱动意识,使其能够在工作阶段转变传统的被动局面,树立自我提升、自我成长的意识。图书策划编辑在工作中需要将自身的成长与行业建设、企业发展之间相协调,避免出现工作短板,力求在工作中实现理想的效果,在保障自身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为行业树立端正的工作理念、良性的工作氛围。图书策划编辑需在工作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力求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意识,在工作中完成企业和时代交给自己的任务,将自身成长与图书出版行业成长相适应,实现个人、企业、行业的均衡进步。

四、结语

目前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图书策划编辑工作面对着灵活多变的市场,其工作能力也凸显出一些短板,如工作中数字化的转型趋势较为缓慢、工作理念与工作意识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目标并不清楚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图书策划编辑需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加紧优化自身不足,着重发扬优点和长处,力求在新时期、新环境中实现自身能力的飞跃,促进图书出版行业再创新高。

参考文献:

[1]忻煜,张海涛.论融媒体编辑如何转变策划意识[J].农电管理,2021(10):41-42.

[2]张雅婷.浅谈新时代出版社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J].才智,2021(27):139-141.

[3]杨飞飞.图书图书策划编辑能力内涵及提升路径[J].中国报业,2021(17):124-125.

[4]李永梅.新媒体编辑策划能力提升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5):206-208.

[5]廖粮粮.融媒时代期刊编辑提升三大能力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3):198-200.

[6]谢晓绚.图书策划编辑职业能力及成长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09):213-215.

[7]李军.面向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教材图书策划编辑必备能力探讨[J].中国培训,2020(09):28-29.

[8]刘伟,王祎,许莉,等.海洋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能力提升路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政府.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C].中国海洋学会,三亚市政府:中国海洋学会,2019:4.

上一篇: 教师实习期工作 下一篇: 会计学导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