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2-09-11 07:01:30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1)

本刊认为,新闻出版总署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动向和一个概念。

一个动向是,新闻出版总署加快了对非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的报刊的转制实施,未整合进入新闻出版集团的“报刊编辑部”已不准再游离于大型报刊公司之外。

一个概念是,“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已有了明确成份。

根据新闻出版署的前述指向,“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的成份是:

一、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二、从事报刊出版活动;

三、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四、未加入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五、非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已有1251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

据统计,2010年全国出版报纸1939种,出版期刊9884种;报纸总印数500.2亿份,期刊总印数35.4亿册。从整个报刊发展趋向看,细分性深度化的报道评论是纸质报刊区别于其它媒介和赢取“资深”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个报刊来看,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势资源,从而创新性地解放出最大的新闻出版生产力,已是经营性新闻机构作为新闻信息市场供给者角色的最好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政府自2009年始的报刊发行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底,已有1251家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单位,39家报业集团实行编辑和经营两分开,大众消费和学术类期刊集群开始出现,大中型报刊骨干企业正在形成。

新闻出版总署要求,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必须按照中央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与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相结合,与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相结合,与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现代传媒业转型相结合,与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相结合。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报刊生产力,破解报刊业“小、散、滥”的结构性弊端,实现报刊业转型和升级,推动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报刊出版传播能力。

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具体实施的做法是:

——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

——对于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

——对于不适用上述改革办法的报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节严重的报刊编辑部予以撤销。对停办和撤销的报刊编辑部,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报刊出版许可证。

——此外,对于极少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主管主办单位、有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专职采编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转为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报刊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报刊出版企业。

——鼓励和支持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鼓励和支持以党报党刊的子报子刊、实力雄厚的行业性报刊出版企业为龙头对报刊编辑部进行整合,形成大型综合性或专业性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新闻出版总署指出,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是报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要根据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的实际和特点,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实施改革:

——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体制。现有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均并入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其中具备建立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多种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科研部门和高等学校,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对所主管的科技期刊和学术期刊编辑部实行整体转企改制,组建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且不能转为期刊出版企业的学报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以相同相近的专业和学科为基础,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2)

《北京青年报》编辑部这一组织模式的特征,形式上表现为严格的编采分离,编辑、记者分属两个不同的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职责分离,避免了工作的交叉;内在机制上表现为确立了编辑的业务主导地位,突出了“版面质量”这一价值判断核心。其经验和体会对于我们研究编采业务管理问题,特别是进一步加深对编采分离机制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准确判断自身资源状况及生产力水平,是思考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前提 

管理学认为,越是现代化的大生产,对分工和协作的要求也就越复杂。同样,新闻传播方式越现代化,对传播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要求就越高。然而,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块版,从采到编,有的甚至连画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一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体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是责任清楚,但时展到今天,这种体制的弊端就充分暴露出来了。因此,基于对市场和自身能力的判断,传统的编采合一或者说部版合一的组织结构,已经很难适应一张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都市日报的生产需要。其弊端不仅仅在于编辑“把关人”的作用不突出、记者不能集中精力写稿和认真供稿、滋生关系稿等业务操作层面的问题,更深层的危机还在于,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已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对大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充分调动。

    《北京青年报》改制后编辑部半年来的运行状况,已经初步验证了组织结构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这种联系,彻底的编采分离充分调动了《北京青年报》现有报道资源潜力的发挥。 

新体制使《北京青年报》新闻产品的生产实现了向现代工业化方式的过渡,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一种现代工业化的雏形,并且具有多重质量监控关卡。新闻初步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 

日常报道中,新的机制改变了记者与版面间的对应从属关系,为记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报道能力提供了空间。改制以来,许多记者表现出了良好的工作热情,积极向多个版组发稿,稿件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型采访活动的组织上,新的机制使人员的调动更加顺畅,为形成合力完成集团式报道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以三峡导流明渠截流报道和环保试验报道为例,新的机制打破了以往报社以部门为单位各自为战的封闭模式,以国内版组为主导,在短时间内调动了特稿部、记者部、经济新闻部、美编室等多个部门的人员参与报道,充分发挥了报社现有采编资源的整体合力。 

二、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是确定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基础 

就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过程而言,最基本的两个岗位就是编辑与记者。因此,只有对编辑记者的岗位职责作出清晰的界定,组织结构的确定才有了对象和基础。同时,这种分工的明确也正是编采分离机制的突出特征之一。 

《北京青年报》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对编辑、记者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 

编辑是办报人,是报纸编辑方针的执行人,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稿件,不得在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编辑岗位按职责又分为主编(各版组的负责人)、执行主编(版组内特定版面的负责人)、编辑(版组内特定版面的具体操作者)。 

记者是撰稿人,是新闻事实的发现者、开掘者、记录者,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专栏作者也是记者,是报纸副刊的撰稿人,表达事实,也表达思想,同样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专栏作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岗位按职责又分主任记者、记者两个层次。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对稿件质量负责。这一描述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三项 :一是从制度上确立了编辑业务在报社整体采编业务流程中的主导地位;二是对编辑工作的专业化细分;三是对编辑、记者业务交叉的严格禁止。 

在编采分离机制中确立编辑的主导地位,是对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闻单位重记者、轻编辑机制的一种修正。传统的重采轻编结构不利于报纸贯彻总体的编辑思想,容易使记者形成“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惰性。即便有的记者同时兼任编辑,可以将自己采写稿件与编辑版面两方面的工作统一起来,也容易造成自己给自己把关的弊端。总之,无论是记者“主导”编辑,还是编辑、记者编采合一,都很难对记者构成必要的压力制约,最终难以保证报纸版面质量的提升。报纸的新闻产品要接受读者市场的选择,编辑和记者都要对新闻产品的质量负责。 

根据《北京青年报》改版方案提出的思路,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记者采集新闻信息,将信息加工成初级新闻产品,他主要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负责,编辑则要对新闻信息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帮助记者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使其新闻效应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通过合理的版面语言,使该新闻或新闻组合在报纸版面整体结构中体现出更深层的价值。同时,编辑在汇总和分析新闻信息的基础上,还要挖掘和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点,参与设计出可操作的策划方案,由总编(或值班副总编)总体组织,编辑负责实施,记者具体行动。这个时候,编辑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范畴,不再沉溺于对稿件的选择、校改、加工等一般性事务,他贡献的主要是他的思想、智慧及组织能力,他的意图、思想、智慧已提前融入到记者的采访活动中去了,记者采写的稿件已成为编辑的思想和记者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共同载体。编辑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策划、指挥、组织、设计等功能上来,在编辑思想的统一指挥下,记者写稿便有所适从,有的放矢,稿件的“含金量”将大大增加。编辑“上承”总编辑,“下启”记者,理所当然成为编采机制中的主导力量。 

西方国家在编采机制上进行过长期的探索,编采分离、编辑主导已经属于常识性的建制。至今仍被美国新闻界尊为“美国最伟大的编辑”、1904年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的范·安达有句名言:“孤陋寡闻的人是不配当编辑的,这样的人无法指导记者到合适的地方去发现和采访新闻。”与中国报纸不同的是,美国报社的记者在数量上要比编辑多得多,而占少数的编辑则对于报纸版面拥有绝对的权力。编辑通常的工作职责是确定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写稿、编辑记者的稿件、确定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记者的职责也十分明确: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和范围发现新闻线索,随时向编辑报告;根据编辑的分派或认可采写新闻 ;继续在一线追踪所报道事件的新进展及相关新闻,防止漏报新闻等。 

三、促进编辑记者之间的协调,确保采编业务流程的顺畅,是探讨编辑部组织结构设置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采编业务管理工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以最为高效的结构来促进编辑记者岗位人员的协调。 

从这个意义上讲,编采分离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式的绝对分离,而只能是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基础上的相对分离,或者说,分离不是目的,在分离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创造出最佳的新闻产品才是目的。“编采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编采结合”,讲的就是这种境界。编采分离机制使编辑与记者两种角色截然分开,又通过编辑指导记者将两种角色有机结合,通过编辑与记者的“对立统一”进行新闻的采集、制造和报道,使新闻有多个关口的过滤,使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并通过竞争、筛选、考评、奖罚等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看起来是采编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建立起了对报纸质量的一个新的认定和管理模式。 

《北京青年报》此次改制中通过确立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了编辑记者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形成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新体制在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上,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了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

    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便不能再等稿,而必须随时了解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 ;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时效。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报道水平不断提高。 

四、组织结构的确定只是采编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需要与考评体系、工作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统筹并进 

组织结构的调整是编采分离机制的中心内容,但却不是惟一内容。为了确保编采分离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明晰岗位职责、确保编采协调的同时,还必须对采编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完善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编采分离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监控和考评体系,进而改革建立新的分配体制。可以说,强调工作的整体推进,也是《北京青年报》此次编采分离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仅对《北京青年报》的做法做一简要的介绍:  

采编流程管理 :报社严格了执行主编每日与记者定期沟通的制度,多数记者也树立了及时向编辑汇报选题、沟通稿件写作的意识,编采双方将小型策划引入快速及常态,很好地促进了报道时效以及深度、广度的提高;建立了各版组与相关采访部门的每周选题研讨会制度,确保了编辑对于新闻线索的有效把握,为有重点地处理重要选题提供了可能 ;在每日出版流程中增设了13 :00的要闻通报会,确保了要闻版组与其他版组间选题的尽早沟通,扩大了要闻版报道内容的选择面,同时在与各版组的交流中进一步校准了选题操作的方向和目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大社”)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建社五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办社理念,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高校文科教材,在读者中、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对于人大社较为完善的品牌链条来说,较高的出版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多年来,人大社始终秉承质量是品牌生命的信念,通过搭建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为出版社实施品牌战略保驾护航。

一、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搭建完备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人大社领导队伍历来重视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形成这样的共识——出版物的质量应该是综合质量,既包括出版物的政治质量、内容质量,也包括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装质量。因此,抓质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需要有制度、有措施,人人参与、重在防范、确保落实,才能保证推出高质量的出版物,打造出版精品。

1.制度优先,于法有据

在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方面,人大社重点强调两点:一是力求规范,所有规章制度都要于法有据,都要与国家的有关规定接轨;二是结合出版社实际情况,力求实效,不搞花架子。规章制度不在烦琐,而在便于理解和执行。比如,目前国家对出版物质量只规定了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情况。人大社为鼓励员工实现更高的质量目标,又将合格产品细化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质量等级:合格标准与国家规定相同,而优、良标准则定得更高,社内依此也对达标者予以不同的奖励。

人大社依据新闻出版总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图书质量管理的意见》等相关重要的规范性文件,结合本社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并严格执行。主要有:《编辑加工基本规范》《书稿三审制规定》《书稿校对质量管理办法》《关于各分社设立质量管理员的规定》《关于编外审读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关于出版物质量管理的规定》《关于封面、扉页和版权页各项责任的规定》《关于核红样检查项目的规定》《付印样通读检查制度》《成品书质量检查制度》《关于装帧设计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关于图书印装质量检查项目的规定》《关于实施图书印装质量动态监控办法的规定》,等等。近年来,为了适应出版社改革发展的需要,人大社及时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修订和完善。比如,2006年又制定了《图书印装质量评价表》,建立了一套图书印装质量评价体系,对图书印装质量进行更加严格、全面、公正的检查。2011年12月,为保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出版物质量,人大社又专门制定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重点图书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2.细化分工,明确责任

规章制度要落到实处,最终都要靠明确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人大社就成立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作为出版社实施质量管理的决策机构和领导机构,组长由总编辑兼任,常务副组长由副社长(副总编)兼任,成员包括了总编室、质管部、出版部的相关负责人。领导小组对全社质量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主要职责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政策法规,制定本社的质量管理方针、政策和质量目标;抓好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基础的质量教育工作;领导、组织、协调和检查本社各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决定本社图书质量评优工作及奖励办法;对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作出决定。

在“领导小组”之下,各部门对图书质量有着明确的分工和责任:

第一,质量管理部是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有出版社日常性质量监督的职责,对所有出版环节的质量管理进行监控。质管部目前有资深编辑五人,管理着三十多人的外审专家队伍,负责对重点图书付印样进行通读检查,对成书编校质量进行重点抽查,对所有图书印装质量进行普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作出奖惩评定。

第二,每个出版分社(中心)设立一至两名质量管理员,负责分社(中心)内部的具体质量管理工作,检查本部门图书付印样;所在分社部门负责人和责任编辑对稿件的政治质量、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负主要责任。

第三,出版部负责人和各责任印制员对图书排版、印刷、装订质量负主要责任。出版部设置专职质量管理员,直接负责对纸张和出版物的制作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第四,美编室负责人和责任美编对装帧设计质量负主要责任。

3.奖惩分明,有力监控

人大出版社各项规章制度均明确规定了各分社、部门、环节、岗位的质量管理责任,一般都有相应的奖罚办法。出版物的质量与分社以及编辑个人年底的考核结果直接挂钩,与年终效益工资直接挂钩。对合作厂家的质量奖罚规定主要通过签订厂社协议的方式加以约定。每年年底,出版社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出版社合作厂家评估小组都要对各厂家的印装质量情况进行评比和评估,并两年颁发一次图书印制优秀奖和优良奖;对于印制质量较差的企业视情节予以一定的惩罚,直至终止合作关系。

二、强化流程管理,全面提升出版质量

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和精品。品牌优先、精品战略、质量第一的理念在人大社已经深入人心。人大社通过对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和印装质量各个环节的层层把关,对出版质量形成了全过程的立体化管理。

1.严把选题、组稿关,确保出版物的政治质量、内容质量

政治质量是出版物的灵魂,也是出版社的生命。人大社在出版物政治质量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一点既是员工的共识,也是出版社的铁律。出版社严格实行选题报批制度,严格执行重大选题备案送审制度。如近年推出的《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著)、《改革、探索与发展》(李铁映著)、《传》(特里尔著)等社会影响极大的图书都严格履行了重大选题备案程序。

在强化政治质量的前提下,出版社对出版物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人大社所有出版物在正式列入选题计划之前至少要经过三关:第一关是策划编辑的选题立项报告,要重点论证说明选题的政治质量和内容质量;第二关是出版分社论证,各分社必须组织相关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对选题和作品的内容质量进行严格审查,重大项目须采取组织专题会议或匿名评审的方式确定其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第三关是出版社选题审批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所有上报选题进行审查批准。

正是由于严格执行一般选题报批、重大选题备案送审、三级选题论证等制度,多年来人大社在出版物的政治质量和内容质量方面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为出版社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严把审稿关,确保出版物的编校质量

人大出版社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以此作为保证编校质量的根本基础。出版社总编室负责对三审流程进行监控,重点审核三审人员的资质与三审报告的完整性,并对稿件付印样和三审报告进行分类存档。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大社发展十分迅速,2011年出版新书近2?000种,文字总量达到7.3亿多字。在这样的发展规模下,由总编、副总编三人对书稿进行逐一终审几乎没有可能。为了实现快速发展与保障出版质量的协调统一,人大社在落实制度的具体做法上作了一些改革变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总编辑委托终审的制度——由总编领导的编辑委员会在各分社部门内依据专业技术职称、编校经验、技能、业绩等指标的综合考评情况,聘任最优秀的编辑担任该部门的终审编辑,并颁发委托终审聘书。这些社聘的终审编辑能够对书稿进行全面审读,根据初、复审意见,对稿件的内容作出整体评价,这样就大大加强了原有的终审功能,把终审制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重点选题或个别终审人员有疑问的书稿,总编、副总编再增加一个审次,严格把关。同时,定期聘请专家对终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并对终审人员进行必不可少的动态管理。

人大出版社对担任责任编辑的初审编辑向来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员工除了须通过总署统一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外,还必须接受由社编辑委员会主持进行的业绩情况考评,考评合格由人力资源部备案,方可正式担任责任编辑。

3.严把生产关,确保出版物的印装质量

在继续强化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的同时,出版物的印装质量也被放到突出的重要地位。出版部对印装质量负全责,实践中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印前核片。出版物在付印胶片送达印刷厂之前,出版部有关人员须对胶片进行核查,严把付印前的最后一道关,一方面检查核改是否完全准确,另一方面检查胶片质量是否合格,检查出片环节是否发生错误。

二是印装工序。印装过程中要求各合作厂家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操作。每道工序上下监督,下一道工序对上一道工序发生的质量问题有责任监督和纠正,否则将受到连带处罚。为充分保证读者利益,出版社不惜增加成本,要求重点图书、70克胶版纸以上图书或较厚图书必须锁线胶订。

三是材料采购。人大社历来对材料采购十分重视,专门成立生产领导小组进行监督管理。生产所用大宗纸张和装帧材料都须经领导小组批准,分社社长、策划编辑认可,由出版部对其性价比和生产厂家认真分析比较后确定。主要纸张材料要用知名品牌。对油墨、版材、胶订用胶、覆膜等材料的质量也都有明确要求。

四是样书送检。这是图书印装质量监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人大社要求,凡一本书批量装订之前,必须先装35册样书送社出版部、质管部、分社和相关领导的手中,经各方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成批装订。

五是入库抽查。评价图书印装质量的好坏,仅凭几本样书是不够的,大批入库书的质量状况,才能真正说明问题。出版部每月都要到书库对当月入库的所有图书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以质量简报的形式每月通报给各印装厂。对于检查质量达到优质品级的,工价结算时上浮一档;检查质量不合格的,工价结算时下调一档,以此引导厂家重视质量、健全制度、整改问题。

在不断健全社内印装质量管理机构的同时,人大社也将管理的触角伸进合作厂家。从2003年开始要求各主要合作印装厂必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员,对人大社出版物在出厂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竭力防止印装质量不合格的出版物流入市场。

三、提升编辑素质和编校技能,打造高质量的编辑队伍

制度再好,流程再规范,也要落实到人。多年来,人大出版社在编辑招聘、培养和培训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编辑招聘方面,由于人大社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出版社,自2003年开始,招聘要求新入社编辑必须为国内相关学科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且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目前,人大社编辑队伍中有硕士156人、博士16人、在职博士7人,硕士学历以上的编辑占到了编辑队伍的80%以上。

在编辑培养方面,每个新编辑一入社都会由所在部门的终审编辑作为“师傅”指导看稿,直到被编辑委员会授予责编资格后方可独立工作。同时,出版社每年都要举办新编辑入职培训活动,安排社领导、社内资深编审和总编室、质管部、出版部等部门负责人授课,讲社史、讲法规、讲经验、讲案例,还邀请优秀编辑谈亲身体会,使新编辑从一开始就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和观念。

人大社鼓励并引导编辑不断充电学习,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编校技能。社内设员工培训课堂,举办编校技能大赛,组织相关编辑参加、总署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并鼓励编辑“回炉”高校在职深造学习。其中,员工课堂除安排资深编辑对特定问题进行讲解外,还邀请、总署、兄弟出版社的领导来社解读政策、传授经验。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4)

省级新闻出版部门要真正做好本行政区内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组建或者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和完善省级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将管理人员、教学场地、教学人员、教学设施和教学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建立编辑继续教育定期轮训制度。出版单位要将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建立健全编辑继续教育机制,根据省级新闻出版部门的统一部署制定本单位编辑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保障编辑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并将编辑考核、晋升与继续教育挂钩,营造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编辑要打破“学历教育一锤定音,继续教育无足轻重”,“没有继续教育也能胜任工作”的思想和观念,要从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构建的角度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据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的测算,近十年人类知识总量已达到每三年翻一番,到2020年甚至每73天翻一番的速度。面对知识增长的裂变,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编辑生存发展的必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编辑每年必须给自己安排出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积极主动参加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才能事半功倍地干好本职工作。

1.2选择科学的培训内容,选用多种培训形式

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是提高编辑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除了编辑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在当前出版环境下,编辑所在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数字出版知识也是编辑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编辑人员的工作年限、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工作岗位不同,对继续教育的期待和要求必然相差甚远,因此,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必须科学合理地制定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大纲,组织编写继续教育教材,让继续教育发挥应有功效。首先,培训大纲对课程的设置要完整、优化,力争做到分门别类,因人施教。可以将编辑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必修课,学科专业知识、数字出版知识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教学模块,编辑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模块。其次,继续教育教材既要保证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有层次性和时效性,将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数字出版前沿问题作为继续教育的主题,而不是对老问题或者基本知识点作重复讲解和阐释,要让编辑的每一次学习都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最后,采用多种形式拓宽继续教育渠道,既鼓励编辑人员通过在职进修、从事学术研究、参加学术活动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慕课、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广远程教育培训,将国家和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培训班的内容通过网络向全国、全省出版系统开放,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编辑人员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参与培训活动。

1.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

要达到继续教育的预期效果,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严格进行管理、监督和审核必不可少。由于受机构、人员的限制,加上编辑人员众多、继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很难对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时做出准确认定,因此,编辑继续教育要落到实处,出版单位的配合和参与非常重要。首先,要改革继续教育评价体制,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应下放权力,增加出版单位的考核权重,让出版单位负责本单位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初审工作,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和认定。其次,对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内容以及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集中面授内容的考核,除考察学时外,还应该考察成绩,编辑只有通过笔试或者面试,方能正常结业。最后,除了培训班集中学习,编辑公开、参加学术会议、专业讲座、学历教育、在线学习都可以折算成学时,累计为编辑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具体折算标准由出版单位制定,并报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5)

编校质量问题一直是出版活动难以根治的顽症,“无错不成书”成了编校质量问题的真实写照。编校活动是编校主体对编校客体的矛盾运动过程,如何保证和提高编校质量,出版业界、学界和出版实践工作者一直都在努力寻找答案。

细细考察编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涉及编校质量的主体,包括编辑、校对人员,以及出版社和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质量监管人员;客观原因则是因编校环境、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尽管编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复杂,但根本原因在编校主体,而编校主体主要来自出版社。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社是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是能否解决编校质量问题的根本所在。当前出版业正处于转企改制深入推进阶段,出版社如何抓住改革契机,建立有效的编校质量保障机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一种适合新形势发展需要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既是产品质量的规范化要求,也是出版业科学管理、技术改进、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目标管理与编校质量控制的契合点

首先,目标管理强调责任主体明确。当前编校质量问题由于编校主体的职责不明确而导致:编校责任主体单一,即往往揽在责任编辑一人身上;分工不明确,即文字编辑与校对之间、各校次主体之间分工模糊,没有明确分工界限。引入目标管理后,可把编校质量控制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目标,其中前期目标与后期目标都是实现中期目标的有力保障。同时,这些分目标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如前期目标是策划编辑负责制,中期目标是责任编辑负责制(文字编辑负责制),而后期目标则是质检人员负责制。

其次,目标管理强调“人”的能动性,是“一种以行动来争取成果的思考方式”,而行动的主体在于“人”。从计划的制定到执行,再到成果的考核,目标管理无不强调人的能动作用。编校活动遵循主体作用于客体、客体又反作用主体的运动规律。解决编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正是取决于主体,即人的能动性。这表明编校讹误并不是不能全部改正的,同样也说明“无错不成书”现象主要源于主观原因,即编校主体。市场经济时代下,出版物质量受到利益机制的严重冲击。为了降低出版成本、增加出版利润,减少校次者有之,降低编辑加工标准者有之,让三审制流于形式者有之。更有甚者,以合作出版为名,只管收取“管理费”,放弃出版社编辑、印刷、发行等权力。改变这些现象都需要从“人”的因素人手。

最后,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的协同性。目标管理需要“沟通”,这实为一种双向的沟通,一方面由上而下,另一方面又由下而上,使整个组织的工作构成一个团队。编校质量控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涉及其中的编校主体没有密切合作、有效引导、共同努力,那么编校质量也无法得到有力保障。此外,随着出版社出版规模扩大,图书品种增多,编校任务越来越繁重,且随着读者市场的细分,所编所校的出版产品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更需要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二、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设计

编校质量控制引入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编校质量各环节的职责分工,调动编校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从而改善编校主体的人际关系。此编校质量控制模式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目标明确。根据目标管理方法,编校质量控制的总目标为:所出出版产品全部合格。这体现了出版社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以“对读者、对社会提供有效、积极、高质量的服务”为自身使命。为了有效实现总目标,根据编校质量控制的主体不同以及客体的区别,对总目标进行了分解,即分解为三个分目标:先是在前期控制(选题策划与组稿)阶段使稿件达到齐、清、定要求;然后在中期控制(三审、编辑加工、三校)阶段,使出片之前的稿件留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最后在后期(质检)阶段进行把关,使所出出版产品全部合格,即实现总目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三个分控制目标之间也存在层级之分,即前期控制与后期控制主要是为中期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职责分明。编校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策划中心、编校中心和质检中心,各中心又有不同的质量控制主体。此模式可使其职责明确,即在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控制阶段制定明确的目标,在各阶段目标(分目标)的导向下,采取责任制,即前期控制由策划中心负责,中期控制由编校中心负责,而后期控制则由质检中心负责。各中心都有其中心负责人把关,各中心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能。如策划中心人员由策划编辑组成,其岗位职能是策划有效选题,根据选题进行组稿,并使稿件达到齐、清、定要求,保证所组稿件没有思想政治问题,讲求科学性、准确性。编校中心人员则由审稿人、文字编辑、校对人员等组成,在审稿环节对稿件的思想政治性、科学性进行最后把关,杜绝不合格稿件进入编辑加工环节;当稿件进入编辑加工环节,文字编辑要对稿件的知识性错误负责,而校对对语言、文字、格式、版面的错、漏、重、多及前后、里外不一致现象负责。质检中心起到把关作用。

三是各部门相互联系。目标管理避免了“分而不合”现象,使精细的分工整合起来,以免支离破碎,分崩离析。因而,基于目标管理制度的编校模式设计突出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联系的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应每个分目标的三个中心其实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并不是分散或对立的职能部门。实际情况是,策划中心的目标实现情况会影响到编校中心,而编校中心的目标实现情况同样会影响到质检中心,质检中心没有把好质量关则影响到总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各中心的目标,三个中心间有反馈功能,即质检中心对编校中心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并把结果反馈给编校中心,而编校中心在审稿环节对策划中心的稿件情况实行监督与考核,并进行结果反馈。

三、编校质量控制模式应用的经验之谈

重视图书出版质量是强社的传统,出版社在图书编校质量方面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积累了不少的编校质量管理的经验。

许多出版社在建社初期,都实行传统的编校模式,责任编辑审、编、校全面负责,责任校对配合编辑的编校。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出版社实行改革,分列为审稿室与策划室,将编辑的编校职能与策划组稿职能单独区分开来并加以明细化。进入21世纪,一些出版社再次实行改革,组建了大编辑部。在大编辑部里分设校对室与编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了大编辑部制存在的编校职能与策划组稿职能相冲突的问题,于是逐步进行了小幅度的调整,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编校质量控制体系。具体而言,考察这些成功出版社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其措施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严格的编校质量观

观念指导行动,树立正确的编校质量观,是保证和提高编校质量的前提条件。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出版新形势,出版社对于出版利润的考虑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导致对编校质量问题的部分忽视。有人认为,编校质量对于图书产品的销售无关痛痒,“无错不成书”。只要是能为出版社带来巨大效益的图书,就是好书。与此相适应,利润至上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出版企业的主导观念,一切以是否创造经济价值为判断图书产品优劣的标准,编校质量价值观正在逐步弱化。

但在真正有实力的出版社,编校质量价值观一直存在于所有编校人员的心中。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出版社领导对编校质量的管理不仅没有丝毫放松,反而越来越重视。这几年,由于国家出版政策的调整,民营书业与出版社的合作出版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与少数出版社对合作出版图书光“审”不“编”不同,许多出版社与民营书业的合作,从来都是要求编校必须由社方承担。“宁肯少赚钱,也要保证质量”,这是出版社领导在回应质疑意见时掷地有声的回答。这种观念已经或正在为所有出版社人员所接受。正是由于出版社全社员工都形成了严格的编校质量观,才保证了出版社的图书产品编校质量能达到有关标准。也正是这种统一的思想认识,为实施编校质量管理的其他措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制定编校质量控制目标

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即目标就是编校主体努力的方向。因此,制定编校质量控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步骤,这涉及制定什么和怎么制定两个问题。制定什么,即编校质量控制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是什么。对于此,许多出版社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相关规定,结合社里的实际情况,提出“所有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总目标,以及前期控制目标、中期控制目标和后期控制目标。其间,通过涉及编校质量控制的上级与下级共同协商订制,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在反复多次协商以后,让总目标与分目标成为大家的共识。

当然,一个时期,在事关分目标的具体制定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在编校中心环节分目标为“留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讨论就引起了不同的声音。一些人认为现在的出版物如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仔细检查,基本上很难做到“留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这样,出版社制定这样一个明显“过高”的目标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行?因为分目标制定以后,社里还有相应的奖罚制度做保障。于是,对于分目标的讨论演变为工作的评价问题,双方唇枪舌剑、颇为激烈。最后,持肯定意见的人士认为,“留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是国家规定,出版社不可能以与国家标准相左的标准来作为自己的标准。

3 制定相关的保障制度

目标制定后,相关的保障制度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出版社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针对图书质量保障颁布的规定,如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和三校一读制度、选题论证制度、样书检查制度、出版社业务人员质证上岗制度等,制定了适合自身的相关规定。另外,还根据这些保障制度的内容,对编校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职责权限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及操作程序。

4 设置编校质量控制职能部门

设置编校质量控制职能部门的依据是编校质量控制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由于对编校质量认识上的偏差,出版社对此设置的职能部门区别很大,如有的出版社只有编辑加工室,而没有校对室;有的出版社则没有专业的编校部门,其编校工作只由责任编辑负责到底。随着编校工作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编校分工是必然之势。基于此,为了保证和提高编校质量而设置专职控制职能部门成为必要。

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要求至少设置三个职能部门,即策划中心、编校中心和质检中心。其中编校中心只负责书稿的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这三个环节,是保证编校质量的主要职能部门,而对编校质量的控制只是策划中心和质检中心的部分职能。这三个部门把编校质量管理职能和活动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而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许多出版社在设置编校质量控制职能部门方面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现正在酝酿部门管理改革。实际上,策划中心、编校中心与质检中心三足鼎立的模式也是新时期出版发展趋势的结果。原先图书产品较少,策划与编校合一,质检也由社领导在终校时代为履行。现在图书产品的增加非常明显,加上产品竞争显著加强、策划的专业分工,质检由社领导代做的方法也不再可行。从部门的控制来看,编校质量控制职能部门由编辑部与总编室构成,由于改制的需要,出版社也正在考虑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的新的部门架构。

5 加强编校队伍建设

基于目标管理的编校质量控制模式,编校主体处于中心位置,对实现编校质量控制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加强编校队伍建设,可以为编校质量提供人才保障。许多出版社一向重视编校队伍的建设,近几年来更是加大了力度,强化了措施。

另外,加强编校队伍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是配备足够的专业校对人员。周奇先生曾在《图书编校质量的保障》一文中建议,编校人员的配备比例应确定为5:1。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种编校力量的配备,应当能为出版社的编校质量提供真实有力的保障。

6 引进辅助编校的新技术手段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出 版事业的宏观布局及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加快发展我国的出版产业、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的国家战略的导向下,大学出版社被推上了既有路线图又有时间表的改制轨道。随着 出版社转企改制的逐步实施[1],高校科技期刊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一,也 必将面临市场化的激烈竞争。虽然目前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改革尚未形成具 体的方案,但高校科技期刊走向市场,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如何面对即将面临的激烈的市 场竞争,是摆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人员面前的紧迫问题。科技期刊市场化,人才是关键。现 就高校科技期刊的人才战略与队伍建设,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 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队伍的现状

高校科技期刊是我国三大科技期刊群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无论数量还是 质量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对外交流及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近10多年来,高校科技期刊人逐渐更新办刊理念,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刊优势 ,期刊编辑出版质量、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3] 。但是,我国高校 科技期刊的发展很不平衡,期刊的竞争能力普遍不强,没有自己的特点,专业化程度低,同 质化现象严重,办刊水平不高。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 上指出的,“学报目前总体上还是‘全、散、弱、小’状态”,“主动进取精神不够,改革 意识不强”,“办刊理念、办刊模式和办刊方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

上述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也从一个侧面客观反映了高校科技期刊出版队伍存在的 不足和问题。

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少经营性管理人才。虽然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基本上实现了 高学历、知识化、专业化,总体科研学术水平较高,但由于期刊编辑部普遍规模较小,不能 形成合理的人员梯队结构,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等严重失衡,尤其缺少懂 现代传媒手段和技术,懂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编辑人员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亟待加强。由于高校科技期刊行政上隶属于高校机 关部门,编辑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机关人员基本一致,期刊的出版经费往往由学校事业费拨款 ,因此在客观上造成了编辑人员缺乏市场意识。期刊编辑往往靠经验办刊,坐等来稿,因此 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创新和进取意识。

三是缺少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高校对期刊的管理往往停留在行政干预上,对编辑部的 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激励机制,编辑部在高校中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编辑人员 学习、成才的机会不多,编辑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时,由于 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任命中普遍重视“高学历”,客观上造成了编辑人员放下自己的本职 工作,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影响 了编辑队伍的稳定性,影响了编辑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从战略的高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科技期刊办得好与差,关键在人才。科技期刊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 ,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战斗力强的编辑队伍。我国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进 一步加快和深化,必将会引起出版业各类专门人才的争夺战,出版业各类人才的需求必将会 快速加剧。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的认识,因为它关系着科技期刊 的生死存亡。

期刊编辑部作为一个功能健全的组织,承担着期刊出版以及围绕期刊开展多元化经营等 一系列活动。在其中的各个环节,需要有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专业的专门人才,那种 “唯学历”、“重学历、轻能力”的人才观显然是不能适应目前科技期刊的市场化进程和时 代步伐的。因此,应从编辑人员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调配、优 化组合,激活每位编辑的创造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培养经营性的“领军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部主任的专业水平及业务管理能力决定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办 刊质量以及期刊的发展前景。编辑部主任不仅要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还要有强硬的管 理手段和刚正的人格魅力,在管理的过程中擅用友谊和信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 4]。一个优秀的编辑部主任,不但要善于平衡各种关系,以身作则,激发编辑人员的积 极性、创造性,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带动编辑人员,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大潮中捕捉适合本期刊发展的商机,为期刊的生存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

编辑部主任要有超前的思维与观念,不但要踏实抓好“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更要把 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以“出版”带动“经营”,以“经营”促进“出版”,围绕期刊 的品牌建设,作好与期刊品牌相关的多元化经营[4],不断提高期刊的竞争力,使 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期刊编辑部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出版与经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多个成员共同来完成 ,这些成员就是一个团队。期刊编辑部应加强团队精神的建设,将编辑成员的个人目标与团 队目标统一起来,激发每个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为实现团队总目标而努力[5] 。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成员对团队产生归属感,使编辑成员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从而增强编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科技期刊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逐步实施,编辑队伍将 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编辑成员也会得到锻炼并逐渐成长。因此,编辑队 伍的建设应按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有利于编辑人才 成长的人才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培养人才、管理人才;二是在企业内部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 的奖励、激励机制和氛围,让出版产业链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才尽快脱颖而出[6] 。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战斗力较强的编辑团队。

参考文献

[1] 于国华.我对出版社转制的思考.科技与出版,2009(9):45.

[2] 谭金蓉.论培育高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 11):254257.

[3] 颜帅,郑进宝,佟建国,等.论高校科技期刊的6种属性.编辑学报,2009,21(2): 9798.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7)

[分类号]D923.49

伴随信息传媒影响力的愈发强大,编辑工作已由传统纸质媒介领域逐步延伸至数字音像、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终端等各类平台,成为一种全方位媒体信息构建活动。这既可谓编辑工作发展之难得契机,亦可谓其面临之严峻挑战,毕竟领域不断深化往往同时伴生着诸多负面因素。而在现代法治国家,法律乃捍卫公民正当权益、维持社会秩序最强有力的武器,可我国迄今专门规范编辑工作的法律规范仍尚付阙如。故此,编辑工作专门立法便具有了现实价值,我们理当凭借法律的力量来促进日后中国编辑文化事业的更加良性发展。

1 编辑工作专门立法的现实价值

1.1 编辑工作专门立法能够有效维护编辑正当权益

众所周知,编辑工作乃高创造性智力劳动。无论文章顺利发表还是广电节目成功制作均离不开幕后编辑之辛勤耕耘,它们展示了编辑在选题、组稿、写作、审核等各环节的厚实功底。且随信息传媒影响力的高涨,编辑工作又进一步向网络、手机信息服务等全新平台扩展,其劳动愈发加重。而有劳动有付出,就必然存在编辑署名权、获得报酬和奖励权等相应正当权益。但是,因编辑创造性劳动较作者创作作品付出的智力劳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处于附属地位,故国家往往更强调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利益,编辑正当权益则有意无意受到忽略。迄今我国法规除20世纪80年代出台略显陈旧的《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主要涉及编辑权益外,真正体现时代特色、较系统全面的法律保护规范极其鲜见。我们虽不能苛求编辑分享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知识产权,但起码的编辑署名权、获得报酬和奖励权等正当权益理应受到国家法律明确保护,否则长期下来必严重挫伤编辑队伍工作积极性,对日后工作开展造成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故倘若我们能就编辑工作专门立法,制定出明确详尽的法律条款,编辑正当权益显然可得到有效维护。

1.2 编辑工作专门立法能进一步真正捍卫作者合法权益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规中,作者合法权益在我国已获得了较完备的保护。但由于信息传媒力量的发展及编辑工作特殊性,这些法律保护往往难以真正有效发挥自身功用。譬如因当前媒体竞争过于残酷,部分网络媒体、手机资讯平台和个别纸质书刊的编辑为求轰动效应抢占先机,经常来不及征询作者同意便根据需要对原文着手进行改造。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3条虽明确规定编辑仅能在进行不涉及具体内容的文字性修改时无需征得作者同意,但界定究竟何属“不涉及具体内容”的文字性修改并非一单纯著作权保护问题,它还带有更多编辑工作专业色彩,而后者立法我们又普遍缺失。这样,即便作者想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难以为继,久而久之,轻则伤及作者保护作品完整权,令作者啼笑皆非;重则因文意南辕北辙造成内容严重虚假,而普通受众又不明就里将其归咎于作者,使作者名誉权大受其害。故而,若我们能进行编辑工作专门立法对这些内容予以明确规定,自然可进一步真正捍卫作者合法权益。

1.3 编辑工作专门立法能更有效维持正常编辑工作秩序

正常编辑工作秩序是在诚信、公正等社会主流价值评判标准下形成的编辑活动稳定状态,它对推动编辑工作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当前信息传媒力量的迅猛发展虽带来不少积极效应,但同时也一定程度损害到正常编辑工作秩序。如因媒体竞争的白热化,为求高利润,不少“导向不正确、格调低下、内容低俗”的庸俗出版物和大量假冒国内外知名作者名义出版的伪书屡见不鲜。这类不良现象的出现既损害作者和广大读者合法权益,更严重败坏正常编辑工作秩序。毕竟庸俗出版物和伪书之涌现,很大程度源于我们选题、组稿、审核等方面编辑工作把关不严,进而令原有良善、诚信不欺的正常编辑工作秩序被严重破坏。尽管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与《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内也有部分条文可对其加以规制,但因它们大多乃基于著作权、出版等视角出发,鲜有专门从编辑工作角度实施系统调整的,难免显得力不从心。故此,若我们进行专门编辑工作立法由编辑活动视角开展规划,定能更有效地维持正常编辑工作秩序。

2 我国编辑工作专门立法的具体设计构想

由前可知,编辑工作专门立法具备较大现实价值。它既能有效维护编辑正当权益、进一步真正捍卫作者合法权益,又可更有效维持正常编辑工作秩序,兼之法律保护乃现代文明社会最可靠的保障力量,故我们理应在日后立法工作中根据实践需要及时进行相关编辑法律规范之规划建构。当然,考虑到立法成本高昂及法律现实运作的复杂性,我们不妨先效仿现行《出版管理条例》的做法出台一部《编辑工作管理条例》,由国务院凭行政法规形式颁行,待将来时机成熟后再升格为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具备较高权威性之法律。但总的说来,不论以何种形态出现,这类编辑工作专门立法的具体结构设计均可从总则、编辑权利义务、作者在编辑工作中的权利义务、编辑工作流程、奖励与法律责任五方面条款着手,如图1所示:

2.1 总则条款

总则乃每一部法规总领全纲、通观全局的核心部分,为了能开宗明义地体现出编辑法规制定具体宗旨切实起到协调、统率整部法规之作用,我们理应像其他法律规范那样为其设立总则条款。譬如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总则部分共八条,涵盖了制定理由、适用范围、对作品的界定、除外规定和著作权管理机关五方面基本内容,从整体上对著作权保护发挥了宏观指引作用;现行《出版管理条例》总则条款也囊括了设立原因、适用范围、对出版的界定、基本指导原则和出版活动管理机关五方面基本要素,有效指导了整套出版环节的宏观运作。尽管编辑工作既与著作权保护截然不同,也有别于普通意义上的出版活动,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亦可在总则部分参照上述法条设计,包含六方面主干内容:①编辑法规制定缘由;②适用范围;③对“编辑”这一概念的明确界定;④基本指导原则;⑤除外规定;⑥具体主管机关(如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从而使法律规范尽量趋于完善,能较圆满地在宏观上实现对编辑、作者权益和正常编辑工作秩序保护之初衷。

由于编辑是编辑工作环境下最重要的主体及核心组成部分,在许多发达国家媒体运作中已实行了“编辑中心制”,故我们进行专门立法理当将编辑的权利义务条款视作其具体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首先在权利方面,我们须就获取编辑资格的条件和其应享有的各

项具体权利如编辑署名权、获得报酬和晋升权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切实保障编辑权利:①在获取编辑资格的条件上,我们可就编辑任职学历做出硬性规定,还可酌情以法条形式推广开展编辑任职资格考试试点,使编辑任职法定化,进而维护其合法权利;②在应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上,如对编辑署名权、获得报酬权等而言,在不伤害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利益前提下,我们可确立起相应的责任编辑著作权概念体系,令编辑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得到法律明确保护,不再任人侵害。对编辑晋升权等而言,我们可视具体情况将现行《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吸纳到本法规中来,并适当赋予时代特色,从而使编辑正常晋升获得更全面妥善保护。

在义务方面,我们应明确规定编辑的义务,强调编辑不得从事各类损害作者合法权益、伤及正常编辑工作秩序的活动。在该方面条款设计中,我们可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框架下充分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规的相应规定,就编辑具体义务做出符合我国本土国情的法条规划设计。譬如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精神进一步强调编辑工作不得侵害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之著作权,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强化编辑工作尤其是科技刊物编辑工作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督促编辑工作不得损害他人名誉、泄露隐私等。此外,我们在设计义务条款时还应充分借鉴西方传媒大国成功经验。如美国用来判定编辑出版物是否属违禁物品的“米勒准则"33便大可拿来援用,使编辑义务更加明确化。

尽管目前有学者认为作者权利义务基本已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内得到明确体现,我们实无需就其在编辑出版类法规中再做过多规定。但由前述不难发现,信息传媒影响力日益加大,编辑工作也充满自身特殊性,现有著作权保护法规未必能绝对发挥应然功效。故此,我们理应对作者在编辑工作中的权利义务从编辑活动视角做出具体详尽规划。首先在权利方面,我们可由编辑专业角度进行特殊规划。譬如就作者的保护作品完整权而言,由编辑专业视域着眼,我们可明确规定保护作品完整权应包括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无论将自由诗改古体诗、散文变换成报告文学等形式上的改头换面;或是作品主旨、主要观点、逻辑规律同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语境发生较大偏离等内容上之背道而驰,在未获作者首肯情况下均应视作对作者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侵害行为。这样便有效弥补了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从单一著作权视角难发挥实际功用之缺憾,真正捍卫作者合法权益。

在义务方面,鉴于编辑工作特殊性,我们必须从编辑视角对作者在编辑工作中应履行的主要义务如署名规范、适当引用、尊重编辑辛勤劳动、不得一稿多发等进行特殊规划,从而有效防止其滥用自身权利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譬如就署名规范而论,我们可根据编辑活动要求,参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国家标准GB/T7713-1987和美国杂志编辑协会(ASME)的协会章程,对其进行严格定性,要求署名者必须是全面了解作品内容、真正参与到作品创作并能对作品发表后产生的社会效应负责之人员(含各类法人与非法人组织)。

具体编辑工作是一项极富技术含量的事务,也是编辑活动得以实现的中间环节。如此一来,可能损害编辑正当权益、作者合法权益和正常编辑工作秩序的各种情形同样亦主要源自这一中间过程。故而,我们理当在编辑工作专门立法内对具体编辑工作流程做出明确规定。一方面就传统编辑工作领域中的选题、组稿、写作、审核、修改整理、美术设计、排版等各大环节详尽列出宏观和微观要求;另一方面则针对网络媒体、手机资讯平台等新兴编辑领域,就其更具迅时性、无纸化特征的采稿、发稿、审核等虚拟编辑工作环节做出富有时效、数字化色彩之专门设置,令各类编辑工作事务均真正达到全面有法可循。为此,我们可酌情将现行《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中涉及编辑工作流程的主要制度纳入本部分条款内去,并适当借鉴美国1919年“申克诉合众国”司法判例中对期刊选题导向、①记者收集新闻优先权的规定,完成具体编辑工作流程条款的较圆满设计,从编辑视角形成对其的有效法律制约。

2.5 奖励与法律责任条款

法律乃一全面多质多维的有机系统结合体,为能使我们对编辑、作者权利义务和具体编辑工作流程的法条规定得到更好贯彻实施,我们还应设置一系列奖励与法律责任条款以起到相应推动促进作用。首先在奖励方面,我们可效仿现行《出版管理条例》的做法,在本部分内容中硬性规定国家须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评判标准的各类健康上进作品之编辑工作给予肯定,对有助于发展、繁荣我国编辑事业的单位和个人应由各级政府视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其次在法律责任上,我们必须明确规定侵害编辑正当权益、作者合法权益和损害正常编辑工作秩序等情形应承担的具体法律后果。迄今不少西方国家对此均设置有较健全的法律责任条款,如美国基于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因素考虑,甚至在2001年出台的《爱国者法》(Patriot Act)中明文规定本国科学协会期刊编辑修改来自古巴、伊朗、利比亚等国的文章都有可能遭致较严厉的法律制裁,故我们完全可适当借鉴他们之成功经验。不过鉴于违反编辑法规大多乃民事侵权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故我们在法律责任设置上一般宜以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仅需就个别情节特别严重者(如危及国家安全、影响相当巨大等)给予刑事制裁。譬如对违反编辑法规相关规定,编辑庸俗刊物、伪书等损害正常编辑工作秩序的行为,我们一般可令其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和警告、记过等行政责任,仅在给社会造成极严重影响情况下方才追究其刑事责任。

3 结语

这是个信息传媒力量迅猛发展,编辑工作领域不断深化的全媒时代,专门进行编辑工作立法具有较大现实价值理当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通过详尽的法条规划设置,我国编辑文化事业也必能在法律保护下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在这个意义上,法构成一种文化活动,并在社会的意义上同艺术、思想或经济生产组织一样具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先蓉近五年我国出版法研究综述,出版科学,2006(6):17-24

[2]焦向荣,“编辑法――编辑中心制”的法权提升,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11

[3]段桂鉴,出版法,[2010-07-02],www1.省略/kns50/XSeareh ospx?KeyWord=%E5%87%BA%E7%89%88%E6%B3%95,

[4]阮晓勇从出版自由谈《出版法》的构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34-36

[5]Lagoutte S. The cartoon controversy in context : Analyzing the deci-sion not to prosecute under danish law. Brookly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2008 (379) : 3-14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8)

协作是保证地方版高质量出版,良性发展的基础。这里所说的协作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包括记者站与记者之间的协作,编辑部编辑之间的协作。这个层面是地方版的根本所在,把什么样的稿件和版面提供给读者,这是第一环节。记者站是地方版稿件的主要提供者,记者站站长管理着报社派到当地的若干名记者,是总策划人。他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的情况,确定工作方针和采访方向,并据此给记者进行分工,进行新闻策划等工作。所以,站长是记者站与记者之间协作的主导者,这一协作搞得好不好主要在于站长、编辑之间的协作,包括版面的分工,版式的统一,彼此之间协作等等,记者部采取的是在部门主任的领导下,以一名编辑为主导,负责整个编辑环节的具体事务。

第二层面的协作为编采环节的协作。地方新闻版与其他新闻版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稿件来源相对固定于几个记者,二是由于是周刊,多数稿件都是事先策划。这样的情况下,编采间的协作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采取的是主导编辑与记者站站长作为编采之间的主协调人,编采间的运作问题均通过二者进行协调,协调内容包括新闻策划、版面的设置调整等,采取的形式包括出版前的新闻策划、出版后的意见反馈等等。

第三个层面的协作是记者部领导与记者站之间,与编辑之间的协作。这主要体现在编采环节对领导意见的贯彻,领导对编采环节提出的问题的解决两方面。

以上三个层次的协作贯穿于地方版日常运作的始终,是保证正常出版的基础,如何才能做好?我们采取的主要办法是以制度管人,先后制定了《大众日报地方版采编流程》、《大众日报编辑岗位职责》等规章,从日常策划、采访、审核流程,到学习、协调、例会均做到有章可循。同时,为了给采编人员创造发挥才能的平台,济南站还实行了新老记者的一对一帮扶制度,青岛站实施了老记者轮流带班策划制度等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个人能动性的制度。制度的威力在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为的影响,保证一个客观的运作程序。这个做法在现实工作中经受住了考验,几次某环节的负责人因事不在的情况下,地方版实现了高质量的出版。同时,采编各个环节的负责人的大局意识、无私精神也在协作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尤其进入九十年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都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中国媒体的现状是,媒体定位既是,又是信息产业。新闻媒介的功能大为拓展,从单一的宣传教育,增加到传播信息、舆论监督、提供服务和娱乐。新闻报道的信息量增大,报道方式从简单的动态消息发展到解释性报道,为读者、为社会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媒体种类从较为单一的日报走向多元,报纸有日报、晚报、信息报、行业报、都市报;广播从综合到专业,增加了信息台、娱乐台、交通台;电视从无线到有线,增加了教育台,增加了多套节目;网站从无到有,迅速崛起,并很快从综合网站发展到专业网站,从门户走向垂直。媒体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从政府财政拨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媒体结构从粗放到集约,大媒介逐步吞并小媒介,集团化趋势方兴未艾;媒介从相对的自由竞争逐步升级,走向垄断竞争,并面临着国际间的媒体竞争。

所有这一切都先于机制改革在新闻领域里展开。事实上,当新闻改革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新闻领域的诸多矛盾也就越来越醒目地暴露出来。症状集中表现在新闻产品的质量问题上,比如报纸版面、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条线痕迹明显,生产性、工作性报道过多,各报、各台面孔相似乃至雷同等等。如果不从机制、人员方面入手来解决这些矛盾,矛盾恐怕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尖锐。为此,我们需要在机制方面找原因,看看记者中心制对产品质量到底有些什么样的影响,以利于解决矛盾。

首先,记者中心制限制编辑思想的形成和实施。记者中心制事实上形成记者高于编辑的现状。新闻报道权、甚至发稿主动权几乎都掌握在记者手中,编辑无法形成自己的编辑思想,对版面、节目的总体策划、设计不够,难以形成风格。这些年强调“新闻策划”,即强调新闻报道的深度开发,但有些策划不是编辑根据版面特点进行的,而是记者根据自己掌握的条线情况进行的。尽管不乏优秀之作,但有相当部分内容与版面要求、读者要求相去甚远。由于缺乏编辑思想,新闻报道中新闻性较差,新闻编排杂乱、零碎、相似或雷同的报道较多等问题都一一浮现出来。

其次,记者中心制给新闻报道方式改革带来难度。记者中心制中,记者来稿基本上决定了编辑的版面,这就给改革目前不合乎要求的报道方式造成了难度。尤其进入九十年代末,网络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媒体中崛起,它集文字、图像甚至声音于一体,时效性极强,并采取链接式报道方式,把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忠实地记录下来,使读者通过链接可以看到完整的新闻报道。比如9月份发生的常德杀人抢劫大案,新浪网的相关报道就有200多篇。而传统媒体的报道方式却既受传统新闻思想的影响,又受传统采编方式惯性的制约,无暇也无意对新闻的意义进行阐释,即对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前景和影响不作细致的展现,只是习惯性地采用动态新闻的方式进行报道。由于记者缺乏对版面的了解,编辑又无权指挥记者进行追踪采访,导致新闻报道往往草草了事。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口味了。只有重视编辑的功能,才能积极地解决传统报道方式面临的困境。

再次,记者中心制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遏制有偿新闻。有偿新闻主要表现为新闻与金钱的交易。记者中心制中,记者对内控制着事实上的发稿权,对外控制着媒体与报道对象的联系。现行机制对记者权限并不加以约束(除法律、道德之外)。如果个别记者成了某生产条线的“代言人”,“以稿谋私”的现象一旦发生,有偿新闻也就顺理成章地上了版面。这种行为影响新闻质量不说,还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编辑中心制实行编辑控制记者,而编辑不直接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则可以从机制上对有偿新闻有所遏止。

最后,记者中心制中生产关系不和谐,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记者中心制建立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形成的生产关系已与现在整个大环境不相适应,即在新闻采访、利益分配、信息交换等全过程中建立了一套较为固定且滞后的人与人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已落后于时代,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地说,由于内部分工不合理,导致编辑、记者的发展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形成了不畅的部门关系,使编辑部的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不能达到最大化,甚至出现“集体磨洋工”现象。在新闻媒体中,效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工作量,即指发稿数量和质量,采编人员协同作战、快速应变所具有的能力,以及获取受众认同的程度等。人员满意度则指记者和编辑通过工作获得的满足感,包括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获得精神愉悦的程度等。实际情况是,记者工作主要实行“计件制”,对数量的要求超过对质量的要求,并且受到的关注程度要大得多,在“名”与“利”两方面均优于编辑;编辑工作则较难评判,功劳也常被忽视,获得的满足感要大大少于记者。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新闻质量,使新闻产品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只有根据时代的变化,切实调整生产关系,才能适合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编辑中心制和记者中心制的不同

那么,什么是记者中心制?什么是编辑中心制?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

首先,记者中心制和编辑中心制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在新闻领域的深层反映。

记者中心制是五十年代学习苏联新闻采编制度的结果。它以政府部门的机构设置为参照,在媒体内部设立了庞大的记者部。记者部下辖条线记者群,负责报道各条战线的工作和生产情况。记者不仅人数众多,在媒体中占绝对优势,而且是“第一线”人员,处于中心位置,为版面提供各条线的新闻;而编辑则主要负责编辑版面,按照条线的重要程度安排新闻稿件的顺序。在实际操作中,记者的作用大于编辑。一方面记者来稿决定着新闻来源,记者如果不提供稿件,编辑就束手无策;另一方面,记者的稿件又决定着新闻产品――版面、节目的内容甚至风格。编辑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新闻稿件文字加工,做标题,划版样,而不能策划报道、组织稿件。换句话说,编辑对记者选择新闻、判断新闻价值、采访的深度和广度无从把握。所以,记者稿件基本上是以“原装”状态出现在版面上。俗称“大记者部,小编辑部”就说明了这种采编机制的实质。

而编辑中心制则是国际上媒体通用的运作方式。这种采编机制的特点是,尽管记者在数量上占多数,但编辑却拥有很大的权力。编辑不是“等米下锅”,而是“找米下锅”,可以直接分派记者的采访任务,派遣记者补充采访,甚至分配记者的奖金。国外的编辑中心制中,只有少数编辑具有这种特殊地位,有资格被称为Editor。还有一些编辑仅仅作为编辑中的“技术员”,不具有安排版面、调遣记者的权力,而仅仅进行文字加工、做标题等,他们被称为Copyeditor。总之,编辑的功能就是直接规划、掌管版面,围绕版面组织记者采访。这种机制的好处在于,编辑与记者共同参与新闻策划,在一定的编辑思想指导下,组织记者实施各种报道计划;如果稿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还要组织记者进行补充采访,直到稿件合乎要求。这种采编机制是针对报纸版面和读者口味而设定的,建立在新闻规律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

其次,记者中心制与编辑中心制具有不同的着眼点,记者中心制常常着眼于被采访对象,编辑中心制则着眼于读者;换句话说,记者中心制以稿件为中心,编辑中心制则以版面为中心;或者说,记者着眼于局部,编辑着眼于全局。

记者中心制把着眼点放在记者对各项工作和生产的宣传上,其实质就是强调被采访对象,即满足被采访对象的要求。有些稿件很可能是某个单位的日常事务、具体工作的报道,并不带有普遍性,但由于记者具有主导倾向,稿件仍然被编辑采用。这种机制下,记者提供的主要是自己所联络行业的新闻或生产信息,而对条线以外领域的新闻重视不够。它的版面特点是,行业性、工作性较强;版面的编辑思想不突出,内容较为零碎、散乱;读者兴趣体现得不够,社会性、趣味性、时效性较弱。

编辑中心制的着眼点则在于版面,在于强调版面的编辑思想与读者兴趣的结合。其实质是强调读者群体,在内容上满足读者兴趣;在编排上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种方式,以获得高额发行和广告。比如,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是一份商业与财经报纸,行业性很强。但它的一版却经常刊登具有社会共同兴趣的新闻作品,并摈弃传统新闻的五个W原则,采用解释性报道的形式吸引读者。他们投入的编辑力量很大,《华尔街日报》的200个新闻部门中需要600多编辑专门改写记者的稿件,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由此可以看出,在编辑中心制中,记者必须服从编辑思想,编辑则必须服从版面,服从读者需要。编辑是报纸产品的直接出品人,处于新闻信息、版面和读者的交汇点,完全可以担当一个重要的枢纽,建立一套符合媒体特点、行之有效的人员组织制度。

最后,记者中心制与编辑中心制具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在记者中心制中,记者与编辑的关系基本上是平行、分散的,交融性不强;在编辑中心制中,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垂直、互动的,两者共处于一个系统,共同参与新闻策划,担负报道任务。

记者中心制的组织类型是协商式,即记者、编辑两大部门基本上是平行建立的,两大系统较为封闭,各有不同的系统目标。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反馈程度较弱,不容易真正形成合力,形成团队协作。

编辑中心制则是参与式组织类型,即采用编辑领导记者的架构,使编辑、记者共处于一个系统。具体地说,编辑负责版面,下辖为版面采写稿件的记者,编辑与记者的信息交流是多渠道、互动的;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反馈很容易到编辑那儿,形成新的意见。从人力资源学角度看,这种机制可以保证编辑和记者的力量不致相互销蚀、形成壁垒、产生惰性,从而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目前,建立编辑中心制是改革措施,也是一种趋势。那么,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编辑中心制呢?

依据国外通用的编辑中心制的内涵,结合国内已经实行的某些新机制的具体情况,我们作一粗略设计,以期抛砖引玉。

我们所说的编辑中心制,就是在科学地设计报纸全部版面基础上,构建以版面主编为骨干、主编下辖具体版面责任编辑、编辑再统辖记者这样一种编辑部体制。它以编辑系统为轴线,加大版面中编辑成分的含量,突出版面的统筹安排和深层思考,以求最大程度地适应宣传需要和读者要求。

具体说来,就是在编辑部门按需要设立若干主编,大致相当于兼管采访和编辑两项业务的部主任,让主编统管内容相近的几个版面。例如,有的主编可以管三四个经济新闻版;有的主编则可能只管一个版面。具体版面则由主编聘用责任编辑负责组稿、文字编辑等工作;责任编辑之下是围绕版面进行采访的记者,他们与主编、责任编辑形成直接的信息链,共同商量报道重点,并尽快地执行报道计划。

我们认为所要建立的主编制应该有以下特点:

首先,选拔合格的主编,形成对相近版面的统领格局,实现强势的新闻宣传和丰富的新闻信息传播,突出版面的独特风格。

所谓主编制,就是撤消传统的记者部,打乱按政府和企业划分行业条线的采编机制,根据报纸全部版面的科学安排,选取板块状结构,整合编辑部门。最主要的就是选拔主编。主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部主任,两者的指导思想、工作职责均有所不同。主编应该是新闻尖子人才,不仅熟悉采访业务,更要熟悉编辑业务。对报纸的编辑方针烂熟于心,对分管版面了如指掌,对版面涉及的领域和行业非常在行,尤其要善于宏观思维和组织领导。主编由总编辑直接任命并领导,他可以由总编辑授权,对下辖版面的责任编辑以及相关版面的记者进行任免聘用。主编上对总编辑负责,下对版面负责,把编辑与记者协调统一于一个部门之内,使之产生互动效应。

编辑部应该是一个富有层次的编辑系统。这个编辑系统的内在构成是这样的:

第一层次:总编辑、副总编辑,处于编辑系统的领导核心地位,接受党委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新闻工作中得以贯彻;对重大的新闻报道具有决定权,确立报纸的指导思想,办报方针;直接领导各主编,协调人事及业务活动,负责处理整个编辑部事务。根据主编制的特点,报社副总编辑似乎不宜多设,不宜像过去那样各人分管一摊。

第二层次:主编。如上所说,设立统管编辑和采访业务的主编,分管多个内容与风格相近的版面或一个相对独立的版面,一手抓编辑,一手抓采访,是编辑部的“中坚”层次。

第三层次:版面责任编辑,负责具体版面编辑业务,下辖记者。

另外,设立几种相对独立、不直接负责编辑版面的编辑,如评论编辑、摄影编辑、美术编辑等;设立专业性的改稿编辑,他们无发稿权,专门负责修改文字,制作标题。

最后,建立为版面服务的记者系统,培养高级记者、名记者。

记者通常是处于编辑之下,为版面服务的。他们发现新闻,及时向编辑通报,并根据编辑的意见采写新闻。他们有义务分管自己片内的新闻,不致漏报。根据版面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新闻追踪,及时报道新闻事件的纵深发展。经过多年磨练,这些大部分由年轻人从事的记者行业将出现一批名记者、高级记者,他们有的可以晋升编辑,或者主编;有的可以开辟个人专栏,不受或者较少受编辑制约,因而在读者中具有更直接的、更大的影响。

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方方面面,难点很多。

首先,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宏观体制改革。

这些年,改革开放使人们对新闻宣传、信息传播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是我们进行机制改革的内在原因。但是,我们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仍然面临着很深的矛盾,这些都使我们的新闻体制改革包括采编机制改革困难重重。

不久前,中组部、人事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启动,正在朝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将与党政机关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的趋向发展。这一切为我们建立编辑中心制带来了契机。

实际上,建立编辑中心制就是建立符合新闻媒体特点的组织人事制度。通过实现编辑中心制,转变对媒体工作人员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实现新闻单位内部用人机制向专业人才、优秀人才倾斜;通过建立编辑中心制,辅以聘用制、灵活的激励机制,深化新闻媒体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采编机制改革受制于多样因素,既需要条件成熟,也需要创新勇气。

现行机制下,新闻媒体等同于党政机关,有些新闻工作者也习惯于把自己看作国家干部。从思想深处看,“官本位”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很深,并关系到新闻采访作风和新闻报道。一旦进行机制改革,可能会有一批人难以转弯,甚至影响工作。

建立编辑中心制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旧有观念,尤其是官本位思想,大胆探索适合新闻传播规律的采编人员机制,调节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

长期实行的记者中心制已经奠定了编辑、记者的职责权力、活动范围和利益分配关系的固有基础。建立编辑中心制,则须完全打破其原有的内在规则,调整其原有的框架结构,这对现有机制必然带来极大冲击。

最深层的波动,源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建立新机制,利益受到最大冲击的应当是记者,记者将更多地受到编辑的制约。其次受到较大冲击的是部分中高层领导,他们有些人可能不再担任业务领导。相反,编辑的利益则得到了巩固,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带头人。如何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调整,即保护什么样的利益最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认为“两利相较选其重”,应尽可能满足整体利益,满足事业发展的利益。只有事业发展了,才有个人利益、群体利益的满足。

最后,建立编辑中心制涉及建立新型编辑队伍。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篇(10)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1一、量化目标

(1)网站访问量

(2)网站排名

(3)关键词搜索引擎排名

(4)微信粉丝量

(5)活动次数,参加人数:平均每月3次,全年达到36次,人数视具体活动内容而定。主要是以aa制为主的短期娱乐、运动、休闲活动。

(6)电话咨询量、网络咨询量

二、实现方法

(一)主要工作内容

(二)具体实施

1、关键词优化:

1.1实施方法:

1.1.1确定主推关键词:汽车用品、车友俱乐部、第一、道路救援、拖车救援、轮胎、轮毂、汽车保险、车证代办、汽车保养、汽车维修、海南自驾游、国际自驾游。

1.1.2根据主推关键词,对网站各频道页进行标题、关键词、描述的优化。

1.1.3进行关键词和长尾词的推广,推广办法详细参看“2、推广”。

1.2管控措施:

1.2.1做好《关键词排名跟踪表》,每月进行检查,根据跟踪表情况进行分析,调整长尾词和推广方法。

2、推广

2.1实施方法:

2.1.1登陆各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diyifanwen.com注册网络实名、企业实名、行业实名等方法大范围的传播企业信息。

2.1.2除了主推关键词,根据不同平台,灵活设置长尾词,在各大门户网站,进行软文推广。

2.1.3开通新浪、网易、搜狐、天涯、豆瓣等重要博客空间,结合关键词和公司产品服务,宣传博文。

这些地方外链权重较高,建设稳定后资源相对稳定,培养推广资源,建设外链,提升公司官网的权重。

2.1.4每人注册至少10个邮箱,用于在各大社区论坛上注册id,结合论坛特点参与回帖讨论,巧妙关键词外链。

2.1.5通过在各种知识搜索引擎、贴吧、圈子、小组等,注册多个id专业性问题,再回答问题,提升点击率,在解答专业问题的同时,巧妙加入将公司官网信息。

主要以这些站点为主:百度知道、搜狗问问、新浪爱问、天涯问答、百度百科、搜搜百科、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百度文库、搜狐圈子、搜狐汽车问答。

2.1.6制作带有公司水印、文、电话和客服qq的图片、视频、word、pdf电子书,到优酷、土豆、百度文库、第一,做好标题、标签和关键词,扩大公司信息和文化推广。

2.1.7维护已经开通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及开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与其它一些微博平台,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为主,结合微信平台,增加粉丝量,培养互动粉丝。

2.2管控措施:

2.2.1做好《收集【分类、微博、空间,论坛】》表中的各类网站注册和资料填写。

2.2.2根据《推广跟踪记录表》,详细做好各数据登记记录。

2.2.3每月做一份《月度网站流量分析报告》,以检查推广效果与网站当前状况。

2.2.4做好《注册用户跟踪表》,分析网站注册用户的数量变化趋势,细分用户群体与消费习惯,分析注册用户的来源渠道,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加以利用。

2.3需要支持:

2.3.1技术部对网站进行架构优化、代码简化。

2.3.2网站产品套餐其他形式的产品足够丰富和有吸引力。

3、网络地图登记:

3.1实施方法:

对百度、搜搜、搜狗、360地图均进行虎拜加盟店、连锁店地址标注,

联系方式登记为客服部diyifanwen.com号码。一月份完成。

3.2管控措施:

提交信息后实时跟踪结果,并在通过审核后,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防止被网友修改。

4、微信活动:

4.1实施方法:

4.1.1每周一次互动活动,每月一次线上线下活动。

如遇到公司其他重要活动,则以重要活动代替。

4.1.2二月份进行微信认证。

三月份完成微信二次开发方案,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

4.2管控措施:

4.2.1《微信互动活动跟踪表》。

4.2.2《虎拜车友俱乐部微博微信管理办法》

4.3需要支持:

4.3.1二次开放需要技术部深入摸索。

4.3.2网站产品有足够的诱惑力,或者有一定的促销机制。

4.3.3有完善的线上线下会员机制。

5、车友活动:

5.1实施方法:

5.1.1制动全年活动计划,根据不同类别的活动,比如拔河比赛、篮球赛、足球赛、圣诞年会、聚餐、k歌、观影、旅游、踏青等,车友熟悉到一定程度后组建相应的团队,比如“篮球队”、“羽毛球队”“足球队”

“钓鱼团队”“徒步队”等。

5.1.2结合会员服务部组织的自驾游活动,以及其他门店活动,灵活进行调整。

5.1.3大概在8月份左右举办“虎拜车友文化节”。

5.2管控措施:

5.2.1《虎拜车友活动计划表》,制定活动类型,和按时间排序的全年度计划。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百度认证:

6.1实施方法:

6.1.1根据网站的内容建设程度和功能完善程度,考虑对网站进行百度官方认证。

6.1.2认证的方式有三种:实名认证(600元/年);

实地认证(5600/年);官网认证(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即可申请)。

6.2管控措施

6.2.1跟踪后台数据,观察实名认证和实地认证的效果,带来多少流量,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认证。

7、微信群建设

7.1实施方法:

7.1.1制定《微信群管理办法》,确定微信群的使用规则。

7.1.2充分利用车友活动、q群和其他渠道的车友资源,根据情况不断建立起微信群。

用于每月3次小活动的根据地,结合车友周末活动和其他优惠活动,管理微信群。

7.2管控措施:

7.2.1《微信群管理办法》

8、内容制作

8.1实施方法:

8.1.1根据《网站栏目更新标准》采集内容。

8.1.2门店保养维修内容制作。

8.1.3门店活动内容报道、跟踪。

8.1.4车友周活动报道。

8.1.5自驾游专题报道。

8.1.6线上活动报道。

8.2管控措施:

8.2.1《网站栏目定位及编辑要求说明》

8.2.2《编辑部内容采编工作标准》

8.2.3《网站内容更新标准》

8.2.4《网站广告-专题制作挂网审核制度》

9、媒体广告:

9.1实施方法:网站功能和产品足够完善和丰富后,根据投放方式合理选择进行广告投放。

主要选择的媒介有:

9.1.1报纸:海口晚报、特区报。

9.1.2电台:交通广播电台。

9.1.3行业网站:太平洋海口站、新浪故居、汽车之家等

9.2管控措施:根据各类广告投放情况进行调整。

10、同行合作

10.1实施方法:

10.1.1进行内容互换合作,达成宣传共识,互相彼此的活动类软文。

10.1.2频道互换合作,把对方网站中部分内容内嵌到彼此网站中。

10.1.3网站广告置换。

10.1.4友情链接互换。

10.2管控措施:

10.2.1合作协议

10.2.2《友情链接合作登记表》

11、部门建设

11.1实施方法:

11.1.1完善部门制度和标准。

11.1.2完善团队人员组建,增加频道负责人、编辑、编辑主任各1名。

11.1.3人员知识培训,制定部门培训计划进行定期培训。

11.1.4团队活动建设。

11.2管控措施:

11.2.1根据《网络部部门文件目录》中制定的内容完善部门流程和制度。

11.2.2《网络编辑部培训计划表》

11.2.3《网络编辑部员工关怀实施记录表》

三、支持需求

(一)网上会员积分制的完善,和线下会员卡成功关联。

(二)网站产品足够丰富,各类套餐和预约服务的完善。

(三)技术部对网站功能和体验的不断完善。

(四)技术部对微信的二次开发。

(五)人员配备:增加1名频道负责人(或新增1名主持人),负责每周活动的组织和车友的维护。增加1名编辑主任。

(六)每月的活动经费支持。

(七)会员服务部对举办车友活动的协助支持。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2师之趣编辑部作为我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学校的文化建设、特色发展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对学校教师进行真实、有力的采访报道,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现学校文化特色,展现我校教师风范,为老师们搭建交流的平台。

,编辑部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打算

1.按期召开例会,每周一次(特殊情况灵活变换)。

成员彼此交流周刊的编辑、排版,营造好的文化氛围;通知部员近期的活动布置,组织安排编辑部的相关事宜。

2.出版《师之趣》周报和季刊。

面向校内外教师约稿和征稿,预计出版周报30期,季刊四期。

3.积极主动地举办的各类活动,将教师的特色与活力展现出来,并进行积极报道。

扩大宣传力度,把学校的新闻、亮点等及时、准确的报道出去,促进我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我部将更好地和其他各部融合在一起,积极和兄弟部分合作组织常识竞赛,从而更好地促进各部之间的协作,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二.具体安排

七月份:编辑出版《师之趣》夏季刊。责任人:卜庆振、乔波

八月份:组织编辑《师之趣》暑假网络版,开展网络读书交流活动两次。责任人:李海燕、樊祥惠

九月份:春蕾文学社开展社长竞选活动。开展暑期读书写作交流活动。举行__ 年第 3 期网上论坛。责任人:尚昌英、卜庆振

十月份:组织秋游采风活动。 编辑出版《春蕾学年度合订本》、《师之趣秋季刊——校本课程专号》。责任人:赵桂芸、王新

十一月份:开展了“师之趣教育征文活动”。举行第4期网上论坛。责任人:焦政、权柯柯

十二月份:评选“师之趣编辑部度人物”,组织年度总结交流活动。责任人:焦成杰、李超

同时,本年度我们将继续开展各项文体、公益活动,让老师们更加愉快地完成各项面工作。我们将会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调动部员积极性,力求编辑部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校刊编辑工作计划范文的文章内容就是这样了,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这里下半年编辑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3为有条不紊地安排下一学期的工作,现在听取辅导员老师关于下学期工作的纲领性指示以及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审度上学期的工作情况,取长补短,制定编辑部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部门招新及人事建设

1、学生会招新工作将于九月份军训期间进行,为了确保能够引进满足编辑部工作要求的新鲜血液,部门内部重点讨论了这一块工作的实施方案。

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招新前:通过新生群、亲身接触以及与超越网的合作宣传等方式,扩大编辑部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生加入,加大新生对编辑部工作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制定好招新时的录取标准和所要提的问题和考核方式。

(2)、招新中:与学生会其它各部门一同进行招新工作。并按计划和具体情况进行筛选。综合考核应聘者的通讯撰写、摄影、心理素质、性格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在参考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三个新成员。

(3)、招新后:召开部门会议,向新成员系统介绍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并通过实际工作和指导迅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时常举行例会,总结上一阶段的问题和不足,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

2、鼓励部门成员参加与工作相关的培训、讲座,通过专业的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团委学生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的协同努力。

而编辑部的工作内容更需要配合其他几乎所有部门。所以必须要求部门成员加强与其他部门成员的交流与联系,通过联谊、工作加深部门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具体工作:

1、通过通讯、摄影等方式报导学院动态、进行对内对外宣传是编辑部的主要职责。

新的一学期中,这块内容将继续作为我部的重中之重。根据辅导员老师和主席团的意见,下学期学生会的活动将精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部的工作负担,但也为我们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看来,九月份的军训是一个挑战。由于军训期间还要进行迎新招新工作,所以工作会相当繁重。我部门将统筹安排人手,努力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十月份,校运会是工作的重点。届时需要借助学生会其它部门同仁的力量,保证通讯稿的质量和数量,争取继续为学院争得荣誉。同时也不能放松对比赛的报道工作。这需要我们深入第一线,抓拍比赛的精彩瞬间,写出高质量的比赛报道。接下来十一十二月的话剧节,我们将全力配合文娱部,对话剧节的筹备、开幕式和各项具体活动进行全程报道,保证这个学院品牌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主要的大型活动,平时学院的各项讲座、会议、活动等,只要有需要,我们都会以一贯的敬业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发扬编辑部的优良传统,认真对待每一次任务。

2、院刊《文轩》的编辑出版。

这是编辑部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从文章收集、文校对到图片整理、版面设计等环节,都需要部门成员付出努力和汗水。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新成员普遍对这块工作比较陌生。因而在充分带动他们参与的基础上,更要详细向他们讲解每一步的实施细节,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文轩》在上一学期进行了改版,我们将继续秉承改版思路,大胆创新,精心选取有特点的优秀文章,展现给全院师生。

3、部门博客和网络化建设。

部门的博客,我们将安排专人精心经营。同时养成习惯,增加浏览量,并对比其他部门的博客,取长补短。这块工作不算复杂,但却需要长期的耐心经营,决不能中途懈怠。

三、上学期的不足和改进

纵观我部门上学期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点不足:

(1)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不够,只一心做好自己部门的工作,却对其他部门的工作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难以形成默契的配合和协作,为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障碍。这一点,[莲山~课 件]可以通过参与帮忙其他部门活动的开展,平时多进行这方面的交流等方式进行改进。

(2)照片质量不高。这主要是成员的专业技能不够和设备老旧等因素造成的。新学期我们将着重注意培养新成员的摄影技巧,并设法更新设备,提高照片的质量。同时也要做好照片资料的存档工作。

编辑部作为团委学生会的一份子,在团委学生会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挑好肩上的担子,与时俱进地做好宣传工作,培养责任意识,是我们永远的课题。今后的日子里,我部将与学生会其他各部门团结一致,共同推动这个优秀的集体走的更高、更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文学院的广大同学。

编辑部工作计划范文41、在新闻方面,不仅仅是注重新闻的数量,做到数量与质量同事抓,增加原创。

把新闻与seo结合起来。

2、在图片设计处理,专题制作,文案策划,视频剪辑等方面要更加努力学习钻研。

3、在加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多与同事沟通

上一篇: 党建观摩总结 下一篇: 植树节活动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