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保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际刊号:0529-1542
  • 国内刊号:11-1982/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3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7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保护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特约稿件

植物线虫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线虫可危害农作物和林木,对它们的准确鉴定是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基础。由于植物线虫很小,而且在形态上种间常有覆盖,而种内有较大的变异,仅依据形态特征很难鉴定。分子鉴定技术给植物线虫的检测和鉴定提供了快速、精确、可靠的方法。文章综述了植物线虫分子的 DNA 提取、分子鉴定靶标序列的选择及分子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以促进对植物线虫分子鉴定更深入的研究。
1-8

雾滴大小和覆盖密度与农药防治效果的关系

摘要:农药的雾滴粒径大小、覆盖密度、药液配制浓度对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的药效均有显著影响。根据农药雾滴粒径大小,可以将雾滴分为极细雾、细雾、中等雾、粗雾等。一定范围内,对于触杀作用的农药,采用细小雾滴喷雾对农作物病虫草害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雾滴粒径与农药药效之间存在生物最佳粒径的关系,农药喷雾技术理论研究认为,防治飞行的害虫适合使用10~50μm 的细小杀虫剂雾滴,防治作物叶面爬行类害虫幼虫则适合采用30~150μm 的杀虫剂雾滴,喷洒杀菌剂防治植物病害时适合采用30~150μm 的雾滴,而喷洒除草剂时,则适合采用100~300μm 的较粗大雾滴。在农药喷雾中,一定的雾滴覆盖密度就可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并不需要采用大容量淋洗式的喷雾方式,这是因为每个农药雾滴类似“炸弹”,都有其“杀伤范围”,称之为雾滴杀伤面积/杀伤半径(biocide area/ biocide radius),且杀伤面积/杀伤半径与雾滴致死中密度(LN50)有关。本文论述了雾滴粒径大小、覆盖密度与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药效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农药雾滴致死中密度以及雾滴杀伤面积/杀伤半径,以期为农业生产、精准化施药提供参考。
9-16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苹果属植物寄主应答病原菌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摘要:苹果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苹果属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在探讨苹果属植物应答病原菌胁迫时,所启动的抗病相关蛋白的差异表达,以及相关抗病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综述了苹果属植物应答火疫病、褐斑病、黑星病等主要病害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分析了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在苹果属植物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探究苹果属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17-21

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及其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植物内生菌是寄生在植物组织中的一大类群特殊微生物,过去长期被忽略。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内生菌是新型抗菌药物的宝贵资源,其代谢产物中存在一系列具有多样性结构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本文对近年来植物内生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及其抗菌效果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植物内生菌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植物内生菌抗菌活性物质在当前实际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
22-32

警惕新入侵昆虫粉虱[Siphoninus phillyreae(Haliday)]在中国大陆扩散

摘要:梣粉虱是新近入侵中国大陆的一种危险性果树和园林植物害虫,2010年9月在上海市闵行区发现其严重为害梨树。本文介绍了梣粉虱的识别特征、危害特性、寄主植物种类、地理分布范围和防治措施,为预防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传播扩散提供科学依据。
33-37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土壤强还原过程产生的有机酸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摘要: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能有效杀灭土传病原菌,并已在日本、荷兰和美国取得一系列的推广应用,但对于 RSD 的杀菌机理不甚明了。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 PCR 等技术研究了以玉米秸秆为有机碳源的 RSD 处理过程中土壤产生的有机酸种类,以及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土壤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有机碳源的 RSD 过程中主要产生了乙酸和丁酸;经50 mmol/L 丁酸溶液处理的土壤中立枯丝核菌、辣椒疫霉、尖孢镰刀菌及茄劳尔氏菌的数量分别为对照的3.5%、38.9%、11.5%和7.9%;10 mmol/L 的丁酸可以完全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5 mmol/L 的丁酸即可完全抑制尖孢镰刀菌的孢子萌发。本研究结合前人报道表明有机酸,尤其是乙酸和丁酸,对于 RSD 的杀菌机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38-43

短梗霉素 A 对灰葡萄孢菌生长的影响

摘要:通过考察短梗霉素 A(AbA)对灰葡萄孢菌野生株 BcAUR1及其 AUR1基因内含子缺失突变株 BcAUR1a 生长的影响,明确 AbA 抑制真菌生长的机理。AbA 敏感性试验表明,低浓度 AbA (8μg/mL)显著抑制野生株BcAUR1菌体的生长,高浓度 AbA(50μg/mL)存在下观察不到 BcAUR1的生长迹象。突变株 BcAUR1a 则不受AbA 的影响,在低浓度和高浓度 AbA 存在下均能正常生长。AbA 抑制 BcAUR1侵染柑橘果实,但 BcAUR1a 在高浓度 AbA 存在下也能够有效感染柑橘果实。这两个试验均证实了突变株 BcAUR1a 具有 AbA 抗性。电镜观察表明,AbA 引起 BcAUR1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形态异常,质膜和液泡膜断裂,细胞内物质泄露。AbA 抑制灰葡萄孢菌生长的机制是由于 IPC 合成酶受到抑制,导致鞘磷脂类物质合成不足,细胞膜结构破坏,胞内物质外漏。
44-48

枯草芽胞杆菌胞外抗菌蛋白的初步分离及性质的研究

摘要:土壤中分离的枯草芽胞杆菌,其发酵液对苹果炭疽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了确定其抑菌物质的主要成分,本试验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获得无菌滤液中的抗菌蛋白粗提物,超滤后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胶带回收进行分离鉴定,得到1种具有抑菌活性的蛋白条带。该蛋白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该蛋白的活性表现在80℃,30 min 仍有抑菌作用,对 pH(4~7)具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另外对紫外照射(0~12 h)、抑制剂、有机溶剂均不敏感。质谱鉴定该条带含有两种蛋白,分别为假定蛋白 BSU35980 gi|16080651,相对分子量11079 Da,等电点4.78,匹配率为68%;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 gi|16080743,相对分子量为45575 Da,等电点为5.56,匹配率为67%。显微观察发现抑菌蛋白可以使菌丝发生断裂、扭曲、畸形、肿大。
49-54

土壤 pH 对芸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 pH 梯度,研究土壤 pH 对根肿菌侵染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酸性时病菌侵染速度快,碱性时慢,而强酸性和碱性土壤条件则抑制孢子萌发;pH 为6.0时最有利于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萌发率最高,为53.96%;碱性条件可使初级原生质团变形凝结成球状,不能正常分裂或延迟形成游动孢子囊,从而不利于根肿菌侵染。白菜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随 pH 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pH 为5.0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pH 7.0~8.0时发病轻。因此,适宜的偏酸性环境条件下,通过作用于病菌休眠孢子萌发和侵染,提高病害危害程度,而中性或碱性条件干扰该过程并降低病害发生。
55-59

南方红豆杉根腐病病原及其拮抗芽胞杆菌的鉴定

摘要:经形态学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 rDNA-ITS 序列分析,首次确定红豆杉根腐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3株对尖孢镰刀菌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芽胞杆菌 YB6、YB15、YB3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DNA 同源性分析,并通过构建16S rDNA 系统发育树,将YB6、YB15和 YB37分别鉴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解淀粉芽胞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和多黏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 polymyxa ),其中多黏类芽胞杆菌拮抗效果最好,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潜力。本研究通过对南方红豆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拮抗芽胞杆菌的筛选,对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60-66

松花菜花球腐烂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摘要:松花菜花球腐烂病是近年来发生在浙江省松花菜种植区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松花菜花球、花梗,引起花球变褐腐烂,花梗发黑枯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对松花菜花球腐烂病典型症状样本的采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观察,16S rDNA 序列分析,脂肪酸分析和 Biolog 鉴定,明确病原菌为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Pammel)Dye。选择8种杀菌剂采用 K-B 灭菌滤纸片法对病菌进行室内抑菌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 PHMB 对该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中生菌素和三氯异氰尿酸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7-71

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摘要:对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核黑色圆球状,表面凸凹形态,直径164~309μm,内部褐色拟薄壁组织;分生孢子淡褐色,1~3个隔膜,大小为(32~76)μm×(5~22)μm;无性世代为 Nakataea sigmoidea ,有性世代为 Magnaporthe salvinii 。病原菌在25<~30℃时生长较好,利用鼠李糖(P <0.05)、硝酸钙(P <0.05)和硫酸锌(P <0.01)能力最强,在利用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方面,与弱酸性和寒冷地水稻秆腐菌核病病原存在差异。
72-78

胡萝卜黑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胡萝卜黑腐病是影响山西省胡萝卜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本文研究了胡萝卜黑腐病病原菌归属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病原菌形态学特征鉴定胡萝卜黑腐病致病菌为 Alternaria radicina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 pH 为6;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尿素;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30℃,水滴中萌发率最高,酸碱度和光照周期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较小。
79-82

绿豆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对绿豆叶斑病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特征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在 V8培养基上菌落近圆形,菌落边缘泛紫色,分生孢子无色;用通用引物18SF 和28SR 扩增6个分离物的 rDNA-ITS 部分序列和测序,并到 GenBank (登录号:KM435076)数据库进行比对,6个分离物与变灰尾孢分离物序列相似性为99%,基于形态和分子特征将绿豆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变灰尾孢。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分离物对绿豆‘中绿一号’叶片均致病且存在致病力差异。不同培养基、温度和 pH 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V8培养基最适宜该病菌生长,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 pH 为6。
83-87

春甘蓝田小菜蛾及主要捕食性天敌时空生态位

摘要:在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春甘蓝田小菜蛾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小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大,说明小菜蛾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小菜蛾的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小菜蛾对甘蓝的为害情况比较复杂。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3种,主要优势种依次为草间钻头蛛、七星瓢虫、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四点高亮腹蛛和三突花蛛。主要捕食性天敌中,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与小菜蛾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点高亮腹蛛和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和草间钻头蛛最小。这表明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对小菜蛾有较好的跟随和潜在控制作用。
88-91

玉米雌穗挥发物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选择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明玉米雌穗挥发物组成及其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利用顶空吸附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离体玉米雌穗的挥发物组分,并通过幼虫取食选择试验测定了11种玉米雌穗挥发物在4个不同浓度下(5×10^-6、5×10^-5、5×10^-4、5×10^-3 g/mL,正己烷为溶剂)对亚洲玉米螟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离体玉米雌穗中共计收集并鉴定出32种挥发物组分,主要包括绿叶气味物质、萜类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玉米雌穗挥发物总释放量的84.40%。在所有测定的浓度范围内,β-石竹烯、十四烷表现为引诱活性,壬醛表现为驱避作用。除浓度为5×10^-3 g/mL 外,癸烷、反-罗勒烯、6-甲基-5-庚烯-2-酮对幼虫取食表现为引诱作用。
92-97

油茶果皮解剖结构与炭疽病抗性的关系

摘要:本文研究了油茶炭疽病抗性与其主要果皮结构的关系,为进一步了解油茶的抗病机制、从果皮结构角度出发选育抗病良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油茶’的不同抗感炭疽病的果实为试材,分别测定其果皮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大小和表皮毛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抗感炭疽病的油茶果皮的总厚度、蜡质层、角质层和薄壁组织的厚度,均以高抗类型(两个高抗类型的均值)为最大,分别为5.33×10^3、35.67、25.85、87.73μm,高感类型为最小,分别为2.77×10^3、19.33、9.67、48.33μm;随着油茶果实抗病性增强,果皮气孔开度、密度和单位气孔面积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高感类型为最大,分别为38.58μm2、22.02个/mm2和670.50μm2,高抗类型最小,分别为12.59μm2、5.05个/mm2和82.21μm2,但气孔大小与其炭疽病抗性没有明显相关性;抗病类型的油茶果皮表皮毛长度、粗度和密度,均明显大于感病类型。油茶果皮解剖结构与炭疽病抗性关系极为密切,可以作为鉴定油茶炭疽病抗性强弱的参考指标。
98-102

烟粉虱取食感染 TYLCV 番茄对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明确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番茄对烟粉虱生理防御的影响,本文采用生化分析法研究了烟粉虱取食感染 TYLCV 的番茄植株后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B 型烟粉虱在带毒番茄上取食72 h 及30 d(长期饲养种群)后,其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 P450酶活性则持续上升,取食30 d 种群是对照种群的1.99倍;三大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则在取食72 h 后,酶活性高于对照,而在感染 TYLCV 番茄上取食30 d 后,保护酶活性则持续高于72 h 及对照处理,分别是对照种群的1.45倍、8.42倍和5.03倍,差异显著;Q 型烟粉虱表现趋势与 B 型烟粉虱相似。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入侵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之间的互作、揭示烟粉虱的适应性机制等补充了资料。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