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5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转基因番茄可食防龋疫苗免疫大鼠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用表达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免疫SD大鼠,检测其免疫原性,探索研制安全、有效的可食用防龋疫苗的可能性。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18只,建立龋齿模型,随机分成3组(n=6),分别为转基因番茄组(实验组)、变异链球菌灭活全菌免疫组(阳性对照组)、非转基因番茄组(阴性对照组),免疫方式为灌胃免疫,每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4周。分别于首次免疫前1d和每次免疫1周后采集血液、唾液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抗体水平;鼠龄70d时处死动物,并取上下颌骨进行龋齿计分。结果免疫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gG、唾液中SIgA抗体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在Dx级外的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具有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降低龋齿的发生。
3169-3171

抗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抗体联合阿霉素治疗小鼠乳腺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以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接种Balb/c小鼠建立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溶剂组、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脾和骨髓的细胞亚型,对肿瘤微环境中凋亡细胞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空白组、溶剂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质量显著低于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小鼠肿瘤体积(P〈0.05)。与空白组、溶剂组相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单用阿霉素组和联合用药组的荷瘤小鼠脾中CD8^+T和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联合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的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联合用药组MVD显著低于其他组,且单用抗CTLA-4抗体组和单用阿霉素组MVD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溶剂组(P〈0.05)。结论联合抗CTLA-4抗体和阿霉素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明显抑制乳腺癌小鼠肿瘤生长,促进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凋亡,减少肿瘤微环境中微血管生成,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3172-3175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基础研究

髓核去细胞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髓核的研究

摘要:目的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髓核去细胞基质支架(NPAMS)复合体(rBMSCs-NPAMS)构建组织工程髓核。方法制备若干NPAMS,接种BMSCs至NPAMS体外培养分为NPAMS组、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正常髓核)。肉眼及显微镜观察复合体形态变化,并行扫描电镜(SEM)、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qRT-PCR)、支架的生物力学等检测。结果肉眼下rBMSCs-NPAMS形态接近正常髓核;SEM显示细胞在支架表面大量黏附、并向深部迁移,表面细胞密度比横截面细胞密度大;HE染色表明随时间延长,rBMSCs-NPAMS内细胞量递增,分布更广泛;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外基质2型胶原(CollagenⅡ)分泌量随时间递增,且实验组CollagenⅡ表达量大于NPAMS组,小于正常对照组;qRT-PCR结果:NPAMS组未提取到mRNA,实验组Collagen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mRNA相对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递增,但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支架与正常髓核在相同位移下的压缩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核体外NPAMS复合rBMSCs可成功构建组织工程髓核。
3176-3179

口腔鳞状细胞癌和颊黏膜癌前病变基因表达和细胞通路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目的筛选出口腔鳞状细胞癌与颊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探讨癌前病变转向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二羟甲基丁酸(DMBA)诱导金黄地鼠来建立颊黏膜癌前病变和鳞癌模型,提取病变组织总RNA,合成单标Cy3荧光标记的cRNA,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两组模型口腔组织中表达差异的基因,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类(GO)和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最后用RT-PCR验证其中部分差异基因。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与颊黏膜癌前病变模型组织相比,有1 981条基因差异表达(120条为未知基因),其中1 037条为上调基因,944条为下调基因。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包括代谢、细胞结构、机体发育等14类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有9条通路发生异常改变,在已知的1 861条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4条基因富集于以上9条改变的通路上。结论颊黏膜癌前病变恶性转变到鳞癌共有1 981条基因产生差异表达和9条通路发生异常改变,其中Casp3和CXCL12等14条基因参与了改变细胞通路,很可能就是癌前病变恶性转变成鳞癌的重要致病基因。
3180-318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IL-1β诱导MIN6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IL-1β组,IL-1β+EGCG1组(低浓度),IL-1β+EGCG2组(高浓度)。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MIN6细胞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Hoche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测定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1β组细胞活性降低,基础和葡糖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同时测得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含量减少,提示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并且ROS活性增加。给予低浓度和高浓度EGCG作用后,与IL-1β组相比,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基础和葡糖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增加,ATP含量增加,同时ROS活性降低。且IL-1β+EGCG2组作用更强。结论 EGCC可减轻IL-1β诱导的MIN6细胞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ATP的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及降低ROS活性有关。
3183-3186

前列腺素E1减轻大鼠肺撞击伤后肺泡细胞凋亡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肺撞击伤后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伤后对照组和伤后PGE1处理组。致伤后24h检测动脉氧分压、肺系数,TUNEL染色检测肺泡细胞凋亡的整体情况。以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及自噬调节蛋白NIX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24h肺组织可见明显结构破坏及肺水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伤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降低(P〈0.05),肺泡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5),同时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及自噬调节蛋白NIX表达增加(P〈0.05)。伤后PGE1处理组动脉氧分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较伤后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肺泡细胞凋亡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显著低于伤后对照组(P〈0.05);肺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LC3Ⅰ及自噬调节蛋白NIX的表达虽然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但显著低于伤后对照组(P〈0.05)。结论PGE1减轻大鼠肺撞击伤后肺泡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IX介导的细胞自噬,以及肺泡细胞自噬性凋亡实现。
3187-3189

BDNF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基因在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卵巢组织中的定量表达。方法将SD大鼠分成两组,模型组20只,对照组20只,每日定时称量大鼠体质量并观察两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应用来曲唑诱导大鼠PCOS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学变化,实时定量荧光PCR法检测BDNF及TrkB、p75基因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增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水平显著增高,雌二醇、孕酮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卵巢体积增大,囊状扩张卵泡明显增多,黄体数量明显减少。模型组卵巢组织中BDNF mRNA和p75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rkB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组织内BDNF/TrkB/p75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PCOS卵泡发育障碍相关。
3190-3194

《重庆医学》杂志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摘要: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194-3194

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促进效果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在其背部皮下植入孔径为200-300、350-450、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4μg骨形态发生蛋白),大小约5mm×5mm×1mm,重约40mg。分别于植入后第1、2、3、4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植入物及周围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分析局部新生血管化情况。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化面积,组内比较:A组第2、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周,仅C组有血管化面积;术后2-4周,B、C组增加的面积高于A组(P〈0.05),C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并形成清晰可见的骨小梁。结论孔径为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能够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
3195-3197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半乳凝素-3和微小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半乳凝素-3(Galectin-3)和微小RNA-21(miRNA-2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0例NSCLC患者作为肺癌组,同一时期来该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alectin-3和miRNA-21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患者的Galectin-3为6.75±2.38,miRNA-21为5.91±1.59;肺癌组患者的Galectin-3为1.12±0.29,miRNA-21为0.97±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3的水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有明显相关性(P〈0.05)。miRNA-21水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和患者的PFS和OS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Galectin-3敏感度为90.20%,特异度为70.69%;miRNA-21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69.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和miRNA-21的表达水平在NSCLC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198-3200

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安全性和促进术后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128例本院收治的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按是否采纳早期进食方案分为早期进食组(EOF组)54例和传统进食组(TOF组)74例。对两组年龄、性别、术前营养状况等基础指标,以及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使用镇痛药例数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OF组患者术后第1次下床天数[(1.2±0.8)d vs.(2.5±1.3)d]、术后住院天数[(3.2±1.4)d vs.(5.3±1.6)d]均较TOF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且不良反应与传统进食方案相近。
3201-3203

组合式血液净化模式对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组合式血液净化模式对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改善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最佳血液净化模式。方法选取MOD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单一血液净化模式)和对照组(组合式血液净化模式),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血糖(BG)、血糖标准差(BGSD)、血糖变异系数(BGCV)、普通胰岛素用量(In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及试验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BG、HbA1c、FINS、CRP、HOMA-IR、Ins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前较治疗后BG、FINS、CRP、HOMA-IR、Ins均有下降(P〈0.05),HbA1c无改善(P〉0.05)。结论组合血液净化模式对MOD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明确,但其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3204-3205

非小细胞肺癌BALF中RAR-β基因甲基化与p53突变检测及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RAR-β基因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85例及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70例的BALF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BALF中的RAR-β基因甲基化,PCR结合DNA测序法检测p53基因突变。结果肺癌组BALF中RAR-β基因甲基化率及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9.4%、36.5%,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Ⅰ+Ⅱ)期RAR-β基因甲基化率(32.5%)高于同期p53基因突变率(12.5%)(P〈0.05);(Ⅲ+Ⅳ)期RAR-β基因甲基化率及p53基因突变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1);发生RAR-β基因甲基化的肺癌患者p53基因突变率更高(P〈0.01);发生p53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RAR-β基因甲基化率更高(P〈0.01)。结论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ALF中RAR-β基因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3206-3209

INS基因遗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及血清IAA-Ab水平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INS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和血清IAA-A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检测技术,对该院497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组)和5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INS的3个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89、rs71464177和rs3842738)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两组间分布情况;检测糖尿病患者IAA-Ab水平。用χ2检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中IAA-Ab阳性组和阴性组的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影响,计算比数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价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和血清IAA-A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rs689AA、TT、AT基因型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8.75%、28.77%和12.47%,在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0.40%、35.60%和14.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5);且相对于AA基因型,TT基因型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减少,风险度OR值为0.35(95%CI:0.18-1.06)。AA、TT、AT各基因型在IAA-Ab阳性患者的分布频率与IAA-Ab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群INS基因rs689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并且可能与IAA-Ab水平相关。
3210-3212

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在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复合硬膜外麻醉在中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因盆底功能障碍拟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盆底重建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行腰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麻醉。研究组硬膜外麻醉建立后,采用靶控输注静脉泵注丙泊酚,调整丙泊酚剂量,维持患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于65-80,改良镇静/警醒评分于3分,持续静脉泵注至术毕封皮。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研究组患者术中镇静程度、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硬膜外麻醉镇静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30min(T3)的HR及MAP低于手术麻醉前(T0)、术后30min(T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的HR及MAP高于T0、T4(P〈0.05),研究组患者围术期T1、T2、T3的HR及T2的MAP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2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研究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4),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BIS维持于(73.3±4.8)-(76.1±3.4),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范围为(1.32±0.29)μg/mL-(1.52±0.26)μg/mL。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镇静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应用于中老年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重建手术。
3213-3215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控制血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48例)和标准降压组(48例),分别予以强化降压及标准降压。两组入院时及入院24h查头颅CT及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对两组头颅CT血肿体积大小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24h强化降压组较标准降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入院后24h复查头部CT发现,强化降压组和标准降压组入院24h血肿体积及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控制血压可降低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3216-3217

慢性复发性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疗效分析与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慢性复发性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方案及其最新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至该院传染病科就诊的慢性复发性丙肝的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25例,甲组采用标准治疗延长疗程方案,乙组采用标准治疗加大剂量方案,通过观察两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来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并观察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甲组获得32%的SVR率,乙组获得23%的SVR率;6个月后甲组的复发率为38%,乙组为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组的标准治疗延长疗程方案的临床SVR率高于乙组。
3218-3220

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与开胸治疗疗效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外科开胸修补和介入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儿童膜周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VSD)患儿384例,行外科开胸修补202例(开胸组),行介入封堵182例(介入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成功率、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术后ICU监护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心包引流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介入组无需输血、ICU监护、心包引流、机械通气等。而开胸组输血量为(372.45±200.88)mL,术后ICU监护时间为(3.21±2.17)d,CPB时间为(71.09±34.92)min,心包引流时间为(3.52±1.22)d,机械通气时间为(67.09±43.83)min。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上,介入组的时间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结论在相同的适应证情况下,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3221-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