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SET7/9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SET7/9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例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患者(DM组)和10例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DV组),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NC组),分别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组蛋白甲基化酶SET7/9和炎症因子kappa B(NF-κB)的表达,并比较各组结果。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和DV组的SET7/9和NF-κB表达均增高(P〈0.05);且DV组较DM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SET7/9表达失调,这种表达失调进而激活NF-κB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表观遗传机制。
1081-1083

痛泻宁颗粒对D-IBS患者外周血清IL-18/IL-10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痛泻宁颗粒试验组38例(A组)和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32例(B组),健康对照组30例(C组),疗程均为3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0的含量。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84%,明显高于B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前IL-18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治疗后IL-18的水平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仍高于C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低于C组,但是在应用药物干预后A组IL-10的水平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仍低于C组。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D-IBS安全有效,下调IL-18、上调IL-10是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1084-1085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6例及3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半髋组患肢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半髋关节置换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内科疾病少,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素质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应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延长患肢负重时间。
1086-1088

HPLC-ELSD法测定中药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

摘要:目的建立中药钩藤中钩藤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甲醇冷浸超声法处理钩藤药材,经0.22μm的滤膜过滤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00mm,5μm),流动相组成,乙腈:0.01mol/L醋酸铵=20∶80,采用梯度洗脱方式,乙腈比例在20min内从20%变为6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30℃,进样量为20μL。ELSD参数:飘移管温度105℃,载气(N2)流速3.0mL/min。结果钩藤碱测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 0),加标回收率大于96.1%,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8.0%,重复性试验RSD为4.7%,稳定性试验钩藤碱高、中、低浓度溶液室温48h内RSD为6.8%、7.2%、9.1%。结论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钩藤碱含量的测定,成为一个全面评价钩藤质量的新方法。
1089-1091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CCL18、IL-6及TNF-α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关系的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肺活化趋化因子(CCL1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1例乳腺癌患者血清CCL18、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并以24例乳腺良性病和18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组间水平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CCL18、IL-6和TNF-α表达水平在健康体检者组,乳腺良性病组和乳腺癌组血清中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水平在乳腺癌组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各期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L18、IL-6和TNF-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1095-1096

MRA、CTA及DSA对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评估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金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明确椎动脉起始部狭窄(VOS)患病率,并探讨对比增强磁磁共振血管造影(CE MRA)和CT血管成像(CTA)对VOS的患病率的评估价值。方法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对本研究收集的339例患者通过DSA进行椎动脉评估,并计算VOS的患病率,类似的方法分别对254例患者通过CE MRA进行研究,259例患者通过CTA进行研究,然后对患病率与年龄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通过DSA评估的VOS发病率为5.8%,且与患者年龄相关,40岁以下患者未见VOS,12.5%的患者年龄超过70岁,通过CE MRA评估的VOS的发病率为21%,CTA评估的VOS的发病率为1.1%,CE MRA和CTA评估的患病率与年龄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的研究,CE MRA显著高估VOS的程度和患病率,CTA显著低估了VOS的程度和患病率,DSA是评估椎动脉起始部患病率的"金标准"。
1097-1099

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双路径联合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疗效。方法收集鼻内镜下经自然窦口联合柯-陆氏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患者24例作为联合组,采用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18例作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观症状评分(VAS)、手术疗效、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16.7%)与传统组(4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49)。术前两组患者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联合组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各组症状均基本消失,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时间、治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联合组较传统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8,P〈0.05)。联合组术后复发率为0.0%,显著低于传统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38)。结论通过扩大的自然窦口进镜联合柯-陆氏手术内镜下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与传统柯-陆氏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症状缓解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势。
1100-1102

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在抑郁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对其进行干预治疗,采用多导睡眠图(PSG)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进行干预后患者睡眠效率提高,浅睡眠百分比降低,深睡眠增加,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白天精神状况也有所改善,干预后觉醒次数、1期睡眠百分比以及3期睡眠百分比均发生明显变化,干预前后PSQI评分中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以及总分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阻抗睡眠调控技术可有效解决患者对睡眠环境依赖以及睡眠信心降低等问题,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1103-1104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检测及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检测结果,探讨OSAHS对患儿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OSAHS患儿104例,年龄3~10岁,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各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OSAHS患儿的T淋巴细胞比例[(63.99±7.56)%]较正常值中位数(69%)减少;其中,CD4+T细胞的百分率[(30.40±6.89)%]较正常值中位数(35.5%)减少,而CD8+T细胞的百分率[(26.97±7.04)%]较正常值中位数(25.5%)升高。B细胞比例[(17.79±5.62)%]较正常值中位数(15.5%)升高。T淋巴细胞百分率与B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相关性(r=0.286)。结论 OSAHS对儿童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影响,T细胞和B细胞的检测结果可用于OSAHS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评估和是否需进行手术干预的依据之一。
1105-1107

IgA肾病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法的临床适用性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对IgA肾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分析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各病理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IgA肾病患者282例,按牛津病理分类方法和Lee分级法分别对肾组织切片进行评分,比较两种病理分级方法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24h尿蛋白定量(24-UPro)的相关性。针对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的4个病理指标分别进行评分,并分为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S0组与S1组,T0组与T1/T2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资料。结果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呈正相关性(P〈0.001),两种方法与eGFR均有负相关关系(P〈0.001),而与24-UPro均无相关性(P〉0.05)。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中M0组与M1组,E0组与E1组,在年龄、血压、24-UPro、血尿酸、血肌酐、eGFR等临床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和T1/T2组的血尿酸、血肌酐水平高于S0组和T0组(P〈0.05),而eGFR则低于S0组和T0组(P〈0.001)。结论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Lee分级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肾组织学病变中,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为活动性病变,经治疗可逆转,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则为慢性化指标,可提示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1108-1110

肺癌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肺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的含量,及其与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远处转移等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样本中的MMP-9、TIMP-1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P-9和TIMP-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 MMP-9和TIMP-1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可作为临床监测病情发展的指标。
1111-1113

肝癌患者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脏多层螺旋CT强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脏多层螺旋CT强化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和CT影像,以有无进行TACE分为两组,患者CT扫描造影剂剂量按体质量计算(0.5gI/mL),动脉期扫描时相采用团注追踪技术决定。结果两组腹主动脉和门静脉各期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实质和病灶的动脉期的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P〈0.05),但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造影剂剂量按体质量给予、造影剂注射时长固定且强化时相采用团注追踪技术确定时,发现TACE治疗后将降低肝脏实质动脉期的强化,但是对肝脏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强化没有影响;TACE术后病灶动脉期强化可以高于术前的强化。
1114-1116

NRS-2002评估473例首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

摘要:目的运用欧洲营养不良风险筛查2002(NRS-2002)方法前瞻性评估首诊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不同类型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NRS-2002方法,对该院首诊收治的食道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473例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分。结果 473例患者中有240例患者营养不良(50.74%)。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肝癌患者(75.31%),其次为食管癌(69.66%)、胃癌(63.81%),肺癌(45%),乳腺癌患者的营养不良率最低(5.08%);营养不良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对宿主造成的代谢改变以及不良反应等因素易致患者营养不良,临床应重视首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筛选、评价和早期营养干预。
1117-1118

低分子肝素对胸部肿瘤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对胸部肿瘤手术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食管癌、肺癌、贲门癌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肿瘤切除治疗,研究组于术后第1天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 000~6 000IU,每天1次,应用5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天,手术后第5天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变化。观察两组术后胸腔积液量及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D-D、Fib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PT明显缩短,D-D、Fib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5天,研究组PT较术前和术后第1天明显延长、D-D、Fib明显降低,研究组上述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仍较正常范围明显缩短,D-D、Fib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研究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术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后易出现血栓性疾病,预防性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可以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率。
1119-1121
重庆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在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早期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梗死机制与Ras/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及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术造成大鼠糖尿病脑缺血模型。将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健康大鼠脑缺血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脑缺血组、PD98059组,每组12只。PD98059组于MCAO术前30min尾静脉注射PD98059(3mL/kg)。MCAO术后2h给各组大鼠做神经学评分,取脑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大鼠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的表达,应用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神经细胞凋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K1/2蛋白在假手术组偶见表达,在健康大鼠脑缺血组、T2DM大鼠脑缺血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且T2DM大鼠脑缺血组升高更加明显(P〈0.01)。PD98059组p-ERK1/2蛋白表达较少。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在局灶性脑缺血早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糖尿病加重脑梗死与Ras/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1122-1124

三七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小鼠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小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NS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入盐酸博莱霉素(BLM),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d随机处死10只,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ax/Bcl-2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的凋亡明显减轻(P〈0.01),Bax蛋白、Bcl-2蛋白、Bax mRNA及Bc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实质细胞凋亡增多,PNS通过调节Bax/Bcl-2的表达来抑制肺组织气道上皮的凋亡可能是其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1125-1127

不同途径给予Neuritin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口服与局部注射Neuritin对SD大鼠骨折模型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口服组(Ⅱ组)、局部注射组(Ⅲ组),每组各30只。各组动物取右侧股骨,切断中段股骨后行髓内逆行克氏针内固定术制作骨折模型。Ⅰ组不予特殊处理,Ⅱ、Ⅲ组分别给予Neuritin口服、局部注射处理,并分别于1、2、3周处死,通过拍摄X线片、测量骨痂体积、做病理切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周各组间变化差异不大,术后2周,Ⅱ、Ⅲ组与同期Ⅰ组比较,骨折愈合骨化速度有显著差异,均明显快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亦有差异,Ⅲ组明显快于Ⅱ组大鼠(P〈0.05)。骨痂体积测量显示:术后2周,Ⅱ、Ⅲ组与Ⅰ组比较,骨痂体积大小有显著差异,均明显大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比较,Ⅲ组明显大于Ⅱ组大鼠(P〈0.05)。HE染色显示:Ⅲ组早期即出现肉芽组织纤维化过程,相同时间点内其软骨细胞、成骨细胞明显多于Ⅰ、Ⅱ组(P〈0.05)。结论口服与局部注射Neuritin后均可使动物骨折模型的骨痂含量增加,骨痂骨化速度增快,但局部注射途径更优于口服治疗。
1128-1131
重庆医学杂志技术与方法

子宫内膜癌中抑癌基因P27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蛋白与癌基因P185蛋白联合标记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6例(癌症组),子宫非典型增生病变患者29例(增生组),并设立子宫内膜正常组织31例为对照组织进行检测。结果癌症组P27表达阳性率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P185的表达与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癌症组及增生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中P185蛋白与P27蛋白表达表达呈负相关,P27蛋白与P185蛋白对肿瘤的发生和调控有重要作用,临床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积极意义。
113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