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RNAi介导的IBP表达抑制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IBP)的表达抑制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微丝、微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人IBPmRNA的RNA干扰(RNAi)序列,构建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FT细胞获得病毒颗粒,以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采用免疫印迹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确定能有效抑制IBP的RNAi序列,筛选出获得稳定感染的细胞株并进行微丝、微管染色。结果成功构建了IBP特异性的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和对照载体,对MDA—MB-231细胞IBP的沉默效率为69.9%;通过微丝、微管染色证实IBP表达下调后,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化,细胞体增大,丝状伪足减少,片状伪足增多,微管排列紊乱。结论IBP蛋白通过影响微管、微丝的排列而改变MDA—MB-231细胞生物聿行为,
1-5

3例无家族史Duchenne肌营养不良患者的基因突变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3例无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家族史DMD患者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17对引物检测dystro—phin基因外显子的缺失,结合45CA、49CA、50CA、3’CA和5’CA这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位点,对3个无DMD家族史而只有l例明确患者的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STR连锁分析显示3例患者的49CA位点dystrophin基因缺失,但其母亲49CA位点均为杂合子。结论3个家系中的3位母亲均不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MD是由于患者自身发生基因突变所致。
6-7

SOX9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诱导其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SOX9慢病毒载体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并诱导其向髓核样细胞的分化。方法构建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MSC,将MSC分为未转导组、空转导组及sOX9转导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SC的感染率及凋亡率,MTT检测MSC的增殖情况,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SC中SOX9、Ⅱ型胶原及Aggrecan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SOX9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MSC,感染率为100%。慢病毒载体感染对3组MSC的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影响;感染2周后,s0X9转导组MSC中SOX9及Ⅱ型胶原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未转导组与空转导组(P〈0.01),AggrecanmRNA及蛋白仅在soX9转导组MSC中表达;SOX9转导组MSC中Ⅱ型胶原及Aggrecan荧光染色呈阳性,而空转导组及未转导组MSC均呈阴性。结论sOX9慢病毒载体感染的MSC可被诱导向髓核细胞分化。
8-12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类宫颈端粒酶RNA组分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人类宫颈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妇科疾病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以及20位健康体检妇女的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应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以及病变组织中的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单纯炎症病变、未明确诊断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0.00%、15.79%、81.82%、95.45%及100.00%;单纯炎症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CINⅡ级、CINⅡ级及宫颈浸润癌患者病变组织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3.45%、52.38%、71.43%及100.00%。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病变组织hTERC基因的表达与CI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hTERC基因扩增可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
13-15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134例同期无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痰结核茵阳性、病灶累及不低于2个肺野、咯血、结核中毒、空洞形成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结核多见于非结核好发部位,且多分布于双侧及中、下肺野;经药物治疗后,控制血糖较好的研究组患者痰茵阴转率、结核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咯血消失率、结核中毒症状消失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控制血糖是肺结核治疗的关键。
16-18

紫草油配合微波热疗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紫草油配合微波热疗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防治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宣教及临床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照射野皮肤上涂抹紫草油,每日3次,直至放疗结束2周后;当超过Ⅱ级皮肤损伤发生时,配合微波热疗,隔日1次,温度设为38~40℃;其常规宣教及临床常规护理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总发生率为85.0%,对照组为100.0%;治疗组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比对照组轻,无Ⅳ级皮肤损伤发生,且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推迟。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明显减轻(P〈0.05);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紫草油配合微波热疗可降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缩短皮肤愈合时间。
19-20

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7)、联合治疗组(n=27)。对照组患者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Gy;联合治疗纽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胺75mg/(m2·d)。两组患者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21/2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44%(1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毒性反应较对照组多见,经对症治疗,可获得缓解。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21-23

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联合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对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联合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1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联合组(接受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联合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治疗的患者,n=21)及离断组(接受切除脾脏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n=30)。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1周,离断组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较联合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4周两组达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联合组患者外周血IgM升高(P〈0.05),而离断组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离断组患者外周血CD4+及CD4+/CD8+降低(P〈0.05),联合组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变化不大(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外周血CD4+、CD41。/CD8+高于离断组(P〈0.05)。结论保留脾脏的选择性断流联合脾肾静脉桥式分流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能缓解患者脾功能亢进,改善免疫功能。
24-26

玉树地震藏族伤员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玉树地震后藏族伤员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玉树地震伤员的各类标本并进行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培养,分离菌以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并用其配套试验板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51例伤员共送检标本97份,检出细菌40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次依次是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和真菌。感染茵包括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杆菌属等12个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茵药物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代和第4代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和G-内酰胺类复方抗菌药物敏感。结论高原地震伤员感染病原茵分布广泛,及时开展创面细菌学培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于伤员的合理抗感染治疗十分重要。
27-30

生存素和PEDF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6例食管癌组织、6例正常组织及6例炎症组织中Survivin和PEDF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和PED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食管癌中Survivin与PEDF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86例食管癌组织中Survivin和PEDF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53,P=0.003)。结论Survivin与PEDF蛋白在肿瘤的生成中具有拮抗作用,二者同时检测对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及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1-32
重庆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KLF6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48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4例正常肝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结果KI.F6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KLF6蛋白表达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正相关(P〈0.05);男性患者肝癌组织KLF6蛋白的表达高于女性患者(P〈0.05);KLF6蛋白的表达与年龄、甲胎蛋白、肿瘤直径、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远处转移和门静脉癌栓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KLF6蛋白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KLF6基因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33-36

葛根素与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长期联合使用葛根素、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5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去卵巢模型组、葛根素组、雌二醇组、葛根素雌二醇组。假手术组大鼠只切除其卵巢旁的一小块脂肪垫;其余4组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1周后,葛根素组大鼠皮下注射葛根素50mg/kg,1次/d;雌二醇组大鼠皮下注射雌二醇200pg/ka,2次/周;葛根素雌二醇组大鼠皮下注射葛根素(25mg/kg,1次/d)的同时还皮下注射雌二醇(100pg/kg,2次/周)。药物干预20周后取各组犬鼠血清和子宫组织,观察血清雌二醇水平和子宫组织的形态学表现。结果雌二醇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管径、子宫内膜面积、肌层面积和子宫腺面积明显高于去卵巢模型组、葛根素组及葛根素一雌二醇组(P〈0.05)。葛根素一雌二醇组与葛根素组比较,前者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管径、子宫内膜面积、肌层面积和子宫腺面积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二醇与葛根素联合或较大剂量葛根素对子宫的促增生作用较弱。
37-39

乳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Notch1 mRNA的表达

摘要: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NSC)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培养体系,探讨NotchlmRNA在NSC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分离新生(24h)SD大鼠海马NSC,体外扩增、纯化,并诱导NSC向神经细胞分化。细胞诱导前、后,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鉴定巢蛋白(Nestin)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表达;用逆转录一PCR检测NSC中NotehlmRNfA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乳鼠海马分离的NSC在体外能克隆增殖,并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细胞NSE阳性表达;NotchlmRNA在NSC诱导分化前、后均有表达。与诱导前相比,NSC诱导分化后各阶段Notchl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NSC分化各阶段Notchl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NSC向神经细胞分化能抑制其NotchlmRNA的表达,低水平的Notch信号可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分化。
40-42

3种不同来源CIK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来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脐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以细胞因子为诱导剂制备CIK;采用直接细胞计数法比较(CIK的增殖速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的细胞表型;MTT法比较三者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3种不同来源单个核细胞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4d诱导后,其cIK的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百分比较诱导前有显著提高(P〈0.05);脐血来源的CIK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来源CIK(P〈0.05);脐血CIK的食管癌细胞杀伤活性最强。结论脐血来源的CIK体外增殖快,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强。
43-45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非典型细菌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以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为基础的细菌鉴定方法,并初步将其应用于临床常规细菌的鉴定。方法选择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能准确鉴定的细菌,以16SrRNA为靶序列,在两端保守区设计引物,PCR反应扩增目的片段,测序后与数据库中已知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序列比对。结果13株菌中,有11株与数据库中的已知16SrRNA序列相似性达99.0%以上,成功鉴定到种的水平。结论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定不典型菌株,可作为细菌常规鉴定的补充方法。
46-48
重庆医学杂志技术与方法

HPLC—UV检测法及其在比格犬血浆非布司他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比格犬血浆非布司他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方法采用冰醋酸和乙腈对500pL比格犬血浆进行蛋白沉淀,离心后取上清液20肛L进样分析。采用反相C18液相色谱柱(250mm×4.6mm,5um)进行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V/y),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14nm。结果非布司他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4.50min,标准曲线在0.27~16.32u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相关系数(r)=0.9995±0.0020。日内和日间的精密度均不超过7.0%;准确度分别为96.7%~104.2%、97.7%~105.4%。结论HPI,C—UV检测法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非布司他药代动力学研究。
49-50
重庆医学杂志调查报告

尘肺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浓度与肺功能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浓度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将调查对象按是否患病分为尘肺组(n=50)及对照组(n=50),收集其年龄、性别、工龄、吸烟及饮酒等一般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尘肺组与对照组调查对象的血清8-OHdG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其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结果尘肺组患者血清8-OHdG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其FVC、FEV1及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尘肺组患者血清8-OHdG浓度与肺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8OHdG检测对尘肺病有一定预测价值。
51-53

高邮市农村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高邮市农村居民健康自评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户,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中年龄不低于15岁的常住人口(2448例)进行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村居民健康自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自评有关的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2周患病、慢性疾病、疼痛不适、心理健康状况和锻炼情况。结论高邮农村居民对自身健康多持有积极的评价,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人们健康行为的改善。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