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1年第14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短篇及病例报道

胆石性肠梗阻延误诊治1例

摘要:胆石性肠梗阻为胆系结石少见并发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临床罕见,早期不易确诊,延误诊治可导致死亡。现将临床所见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剑突下疼痛不适2 d"在院外就诊,腹部B超提示胆囊多发结石、胆囊炎,给予补液、解痉对症治疗7d无缓解,且感疼痛加重、全腹胀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 d,遂到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就诊。
1355-1355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慢性酗酒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酗酒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高浓度灌酒组、中浓度灌酒组及灌水对照组大鼠血清NSE水平,分析各组大鼠血清NSE水平与大鼠脑损伤的关系。结果高、中浓度灌酒组大鼠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灌水对照组(P〈0.01);高浓度灌酒组血清NSE水平高于中浓度灌酒组(P〈0.05);随着灌酒时间延长,高、中浓度灌酒组血清NSE值均明显增加(P〈0.05),灌水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脑组织形态学观察,大鼠血清NSE水平升高程度与脑组织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慢性灌酒可使大鼠血清NSE水平升高,随浓度增高和染毒时间延长增高更明显,血清NSE水平与脑组织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提示NSE表达水平可作为慢性酒精中毒脑损伤的敏感指标。
1356-1357

新基因HA117在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新基因HA117在肠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位置和分布情况,了解其与肠腺癌各临床病例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肠腺癌和10例结肠正常组织中HA117的表达。结果 HA117在肠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0%,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P=0.002)。在Ⅲ~Ⅳ期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比Ⅰ~Ⅱ期高,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阳性率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低分化组的表达阳性率比中高分化组高,但其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117在肠腺癌中有着广泛的分布,从而提示实体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同样受HA117基因的影响。
1358-1360

VGluT1表达增加可能改变缺氧性脑损伤致大鼠痫性发作敏感性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痫性发作敏感性及其囊泡膜谷氨酸转运载体-1(VGluT1)、囊泡膜谷氨酸转运载体-2(VGluT 2)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缺氧组(n=35)。两组各取10只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pentylenetetrazol,PTZ)10 mg/kg,5 min检测致痫性发作阈值;两组再各取15只大鼠腹腔注射PTZ 35 mg/kg,2 d,连续20 d点燃大鼠,检测点燃大鼠数目和痫性发作程度,两组中经PTZ点燃大鼠分别纳入单纯点燃组和缺氧后点燃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观察对照组(n=10)和缺氧组(n=10)与单纯点燃组和缺氧后点燃组大鼠颞叶皮层、海马和中脑VGluT1、VGluT2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损伤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缺氧组颞叶皮层和海马区VGluT1表达高于对照组;而缺氧后点燃组颞叶皮层和海马区VGluT1表达较缺氧组和单纯点燃组明显增加(P〈0.05)。各组海马与中脑VGluT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大鼠缺氧性脑损害后癫痫敏感性增强,其可能与VGluT1表达变化有关。
1361-1363

绿色荧光蛋白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示踪标记物在脑出血脑内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脑出血示踪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利用GFP空载体重组腺病毒感染BMSCs,应用脑立体定位仪将感染的BMSCs移植入脑出血大鼠纹状体内,移植后5、14 d,脑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脑组织内分布的表达。结果感染细胞与未感染细胞体外培养形态无差异,感染细胞及其传代细胞发强绿色荧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出血模型冰冻切片,移植后各时间点在移植部位周围病灶区内有大量发绿色荧光的细胞。结论 GFP感染BMSCs能在脑出血大鼠脑内稳定持久表达,表明GFP是脑出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有效示踪标记物,为进一步研究移植细胞在宿主脑内的可塑性研究奠定基础。
1364-1366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FAK、Paxillin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FAK、Paxillin和MMP-9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9例ESCC组织、27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6例健康食管黏膜组织中FAK、Paxillin及MMP-9蛋白的表达,并分析3种蛋白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FAK、Paxillin及MMP-9蛋白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K和Paxillin蛋白表达与ESCC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MMP-9蛋白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MMP-9与FAK、Paxill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99和0.464,P值分别为0.022和0.000)。结论 FAK、Pax-illin及MMP-9的高表达可能在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1367-1369

脑胶质瘤ADC值及H~1-波谱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H1-波谱(H1-MRS)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进行MRI平扫、增强、DWI和H1-MRS,分别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坏死囊变区、周边区域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白质的ADC值和相对ADC值,同时测量脑胶质瘤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低级胶质瘤(Ⅰ~Ⅱ级)组的肿瘤实质部分的平均ADC值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胶质瘤(Ⅲ~Ⅳ级)组(P〈0.01)。(2)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67和-0.792,均P〈0.01);(3)高级别、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肿瘤组织分别与对侧正常脑组织NAA/Cho、NAA/Cr、Cho/Cr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脑胶质瘤的NAA/Cho、NAA/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负相关,r分别为-0.782和-0.712;Cho/Cr比值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r=0.806。结论 ADC值和H1-MRS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胶质瘤术前评价的依据。
1370-1372

IL-6和PIAS3与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肝再生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IL-6和PIAS3在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后的变化规律与肝脏再生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肝硬化切除组(E组)和正常肝切除组(C组),观察比较术后0、1、2、4、12、24、48、72 h肝再生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肝组织IL-6 mR-NA、PIAS3 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72 h E组肝再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E组PCNA的表达在12 h前均高于C组,呈缓慢上升趋势,于48 h达高峰,但远低于C组;E组IL-6 mRNA水平缓慢升高,峰值延迟,且远低于C组峰值;C组PIAS3 mR-NA的水平于术后4 h开始下降,而E组于术后12 h开始下降,且E组术后0~12 h均高于C组(P〈0.05)。结论硬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障碍机制与IL-6和PIAS3表达失衡有关。
1373-1375

人参皂苷Rg1抗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抗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与对照组和Rg1组比较,Hcy组可见特征性DNA的"梯状"条带。TUNEL染色显示:与对照组和Rg1组比较Hcy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显示:与对照组和Rg1组相比,Hcy组eNOS mRNA水平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cy组相比,Hcy+Rg1组eNOS mRNA水平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和R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与对照组和Rg1组相比,Hcy组eNOS蛋白水平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Hcy组相比,Hcy+Rg1组eNOS蛋白水平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和Rg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抑制Hcy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血管内皮细胞eNOS水平有关。
1376-1378

siRNA抑制人乳腺癌KLK6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siRNA沉默KLK6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乳腺癌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KLK6 mRNA序列设计合成siRNA,构建2个重组质粒PGCsilencerTMH1/GFP/Neo/KLK6和PGCsilen-cerTMH1/GFP/Neo/Non;将重组质粒导入乳腺癌MCF-7细胞株,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实验分为脂质体对照、阴性质粒转染对照及KLK6 siRNA重组质粒转染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LK6 mRNA的表达的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量细胞生长情况。结果测序证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在稳定转染重组质粒PGCsilencerTMH1/GFP/Neo/KLK6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中,KLK6 mRNA抑制率(76%)明显高于阴性质粒对照组(2.7%),MCF-7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结论重组质粒PGCsilencerTMH1/GFP/Neo/KLK6可抑制乳腺癌细胞中KLK6基因的表达,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1379-1381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特征性PRES临床及影像表现患者的相关病因、临床表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电图(EEG)、脑脊液检查结果。结果共发现9例PRES患者(男1例,女8例)。相关病因分别为:原发性高血压、妊娠相关、甲强龙治疗、肝硬化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精神异常或视幻觉。发病期间的最高收缩压平均为161.7mm Hg。其临床症状康复时间多数患者在7 d之内。头颅MRI显示大部分患者有不典型表现,病灶累及额叶、颞叶、小脑、脑干、丘脑及基底节区。未见出血或单侧病灶。EEG显示为慢波。结论头颅MRI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其中不典型影像表现较为多见。若及早诊断、治疗,该病预后较好。
1382-1385
重庆医学杂志消化内科专题

幽门螺杆菌感染、端粒酶活性与胃癌、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端粒酶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66例胃黏膜肠化生、36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黏膜Hp感染情况、hTERT蛋白及hTERT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黏膜肠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Hp感染率、hTERT蛋白及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93例Hp感染阳性组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8.17%,59例Hp感染阴性组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T蛋白表达阳性组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hTERT蛋白表达阴性组(P〈0.01)。结论 Hp、hTERT蛋白及hTERT mRNA与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有关,Hp感染可引起胃癌中hTERT蛋白表达水平的上升,从而激活端粒酶,这可能是Hp感染致胃癌的另一分子机制。
1386-1387

无痛内镜术在160例次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内镜术在食管胃静脉曲张诊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次行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或组织胶注射患者的资料,比较检查前、中、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操作时间、苏醒时间、药物剂量、术中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并与同期8例普通胃镜下行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60例次接受无痛胃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或组织胶注射的患者术中收缩压与术前相比下降16.7%(P〈0.01),舒张压下降26.8%(P〈0.01),术后恢复,术中心率、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组急诊止血率为93.8%,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9%。结论无痛胃镜下行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和组织胶注射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1388-1390

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共70处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用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起源层次,生长特性和性质,再以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行黏膜切除治疗,记录其操作方法、并发症、术后病理类型及随访情况。结果 70处病变经EMR或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完整切除,治愈率98.12%。术中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术后病理提示,良性腺瘤12例,黏膜肌层平滑肌瘤15例,乳头状瘤3例,囊肿5例,脂肪瘤4例,间质瘤8例,异位胰腺4例,类癌1例,增生性和炎性息肉16例,早癌2例,与超声内镜的诊断符合率达88.57%。结论超声内镜检查指导下对起源于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1391-1392

胃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40例食管平滑肌瘤

摘要:目的探讨胃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效果、并发症。方法采用内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40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用针刀,IT刀及L型刀剥离、切除病变,并及时止血。结果结果40例患者食管平滑肌瘤顺利一次性完全切除,无穿孔及大出血,3个月后,40例患者复查胃镜显示创面已愈合,未见平滑肌瘤复发。结论胃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1393-1394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了解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LE)在慢性胃炎诊断中的操作方法、应用价值及前景。方法应用PENTEXIPK-1000型CLE对17例普通电子内镜下疑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检查,对发现病变部位进行共聚焦扫描,并在扫描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结合活检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LE诊断慢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4.1%。结论 CLE对诊断慢性胃炎具有无创实时的特点,并能发现普通胃镜下未能诊断的病变,导向性活检,尤其对肠上皮化生的敏感性较高。
1395-1396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并发症的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将41例行ESD治疗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 d,后序贯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B组21例,给予奥美拉唑静脉注射,2次/日,疗程7 d,序贯口服奥美拉唑40 mg。比较两组腹痛、创面溃疡愈合、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腹痛缓解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在7 d时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更早促进ESD术后创面溃疡的愈合。
1397-1398

联合黏膜下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及结扎术综合治疗胃底平滑肌瘤

摘要:目的探讨胃底平滑肌瘤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8例联合黏膜下切除术(EMR)、黏膜下剥离术(ESD)及结扎术综合治疗胃底平滑肌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超声胃镜等检查明确5例病灶来自胃底固有肌层,13例来源于黏膜肌层,其中13例来源于黏膜肌层的胃底肿瘤均行瘤体表面黏膜切除EMR及ESD手术;3例来自胃底固有肌层的肿瘤行瘤体表面黏膜EMR、ESD、钛夹封闭创面术;另2例来自胃底固有肌层的肿瘤行瘤体表面黏膜EMR、瘤体剥离术、尼龙绳结扎术。术后1例并发胃穿孔外科手术后治愈,其余17例术后1个月后复查胃镜均治愈。结论 EMR及套扎术联合治疗对于单发、瘤体直径小于2 cm的胃底平滑肌瘤治疗可以达到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
139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