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家论坛、经验交流、市场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8-7033
  • 国内刊号:11-2083/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47
  • 创刊时间:195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87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畜牧 2014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遗传育种

不同血统比例杜湖羊杂交羔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间的差异性,以湖羊(♀)与杜泊羊(♂)杂交获得杜×湖杂交一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1),再以杜湖F1(♀)与湖羊(♂)杂交获得子代(下面统称为杜湖F2),分析杜湖F1、杜湖F2和湖羊在2月龄期间体重与体尺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体重累积生长方面,杜湖F1、F2与湖羊在初生、0.5月龄、1月龄均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1.5、2月龄,杜湖F1显著大于湖羊(P〈0.05),2月龄时杜湖F1日增重达到193.2 g/d;2月龄期间在相对生长和绝对生长方面,3种血统比例羔羊体尺变化差异均不显著,但随月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通过对不同血统比例杂交羔羊生长发育测定的数据记录进行分类探讨,研究分析不同血统比例杜湖杂交羔羊出生早期生长发育性状指标之间的关系,并且为培育较高经济性状的商品羊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1-5

征稿启事

摘要: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李德发教授主编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自2010年6月创刊以来,得到各界大力支持,发展迅速。2011年开始与Springer(斯普林格)出版公司合作,以Open Access模式出版。2014年6月被汤姆森路透收录入SCI。现面向国内外畜牧科技与生物技术领域征集英文原创论文,包括遗传育种、动物繁殖、生理生化、生物技术、动物营养、饲料资源与饲料加工、综述。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5-5

Hox基因家族对细毛羊羊毛性状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Hox基因家族的表达及其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Hox家族基因调控羊毛相关性状奠定理论基础。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在肩部(多毛区)和腹部(少毛区)皮肤组织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Hox基因家族在皮肤不同部位表达强度的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肩部Hox基因家族的表达强度,并与羊毛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芯片中Hox基因家族中有Hoxc6、Hoxa4、Hoxa5、Hoxa7和Hoxc13等基因在肩部和腹部均有表达,其中Hoxa5、Hoxa7和Hoxc13表达差异倍数在3倍以上(P〈0.05);且Hoxa5和Hoxa7在肩部的表达最高,而Hoxc13在腹部表达最高;Hoxa7基因m RNA表达强度与羊毛强度相关系数为0.455(P〈0.05);Hoxc13基因与羊毛长度相关系数为0.445(P〈0.05)。综合以上分析,Hoxa5、Hoxa7和Hoxc13基因可能与毛囊的生长发育与分布有关,Hoxa7可能对羊毛细度有一定影响,Hox13可能影响羊毛长度。
6-10

我国主要乌骨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研究

摘要:为了探究乌骨鸡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本研究运用DNA测序技术直接测定了9个乌骨鸡品种(丝毛乌骨鸡、金湖乌鸡、江山乌骨鸡、余赣乌骨鸡、乌蒙乌骨鸡、沐川乌骨鸡、兴文乌骨鸡、德化黑鸡、盐津乌骨鸡)的mt DNA细胞色素b基因520 bp序列,分析了这9个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结果表明:9个乌骨鸡品种的mt DNA细胞色素b基因520 bp序列共存在16个多态位点,其中单一位点8个,简约位点8个;确定了13个单倍型,9个乌骨鸡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0.7857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81-0.00399,其中金湖乌鸡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盐津乌骨鸡遗传多样性最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9个乌骨鸡品种主要的母系起源为3种红色原鸡亚种,可能还含有少量的灰纹原鸡血缘。
10-14
中国畜牧杂志繁殖生理

Zebularine处理绵羊核供体卵丘细胞对其细胞周期和核移植胚胎发育效果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Zebularine处理供体细胞的适合浓度,提高绵羊克隆胚胎的发育水平,为提高核移植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实验分别利用0、2.5、5、10 nmol/L的Zebularine处理绵羊卵丘细胞,首先将不同处理的绵羊卵丘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比较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水平的不同;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处理后卵丘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卵裂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5 nmol/L Zebularine处理组桑椹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囊胚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 nmol/L处理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P〈0.05);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卵丘细胞经过5 nmol/L的Zebularine处理后处于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以5 nmol/L Zebularine处理的绵羊卵丘细胞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可显著提高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18-21

微流路精子分离器优选技术对精子质量的影响

摘要:为了体外受精分离出优质活力精子,筛选出有效的优质精子的分离方法。采集小鼠附睾中精液,稀释后利用微流路精子分离器(MFSS)分离精子,检测及分析分离后的精液质量。结果表明:精液样本通过MFSS分离前后,精子活力由43.12%提高到87.18%(P〈0.05);直线速度由161.20μm/s提高到248.24μm/s(P〈0.05)。与上游法相比,经微流路精子分离器优选精子后,精子质量得到较大的改善。
22-24

MLT对休情期银黑狐卵巢显微结构的影响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褪黑激素(MLT)对银黑狐卵巢显微结构的影响。选取埋植MLT和未埋植MLT的健康8月龄银黑狐卵巢各12枚,制备石蜡切片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每枚卵巢的显微结构及各级卵泡各2-4个,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直径及透明带厚度。结果表明:埋植MLT和未埋植MLT的银黑狐卵巢的被膜、皮质和髓质的显微结构相同,各级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初级卵泡阶段开始出现透明带物质,次级卵泡阶段发育完整,随卵泡发育透明带厚度逐渐增厚,但腔前卵泡卵母细胞透明带厚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有腔卵泡卵母细胞的透明带厚度显著增厚(P〈0.05)。结果提示,MLT对银黑狐卵巢的一般显微结构和腔前卵泡发育无影响,但对有腔卵泡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25-29
中国畜牧杂志营养饲料

高水平DDGS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高水平DDGS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白羽肉鸡7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各重复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饲喂高水平DDGS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复合酶高水平DDGS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4-6周龄甘露聚糖酶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负对照组、木聚糖酶组和复合酶组(P〈0.05);4-6周龄复合酶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负对照组、木聚糖酶组和甘露聚糖酶组(P〈0.05);1-6周龄甘露聚糖酶组饲料增重比(F/G)显著低于其他加酶各组(P〈0.05);加酶组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负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在高水平DDGS饲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复合酶可提高肉鸡干物质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免疫器官指数,提高肉鸡ADG、降低F/G,但饲粮中添加高水平DDGS会影响动物生长性能。
29-33

代谢有机酸对AA肉鸡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代谢有机酸对AA肉鸡生长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75‰、5.00‰和6.25‰代谢有机酸产品。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代谢有机酸可促进肉鸡采食,有效提高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其中5.00‰代谢有机酸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升高,白球比降低,并且6.25‰代谢有机酸组血清中白球比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较对照组提高了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含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代谢有机酸产品可以提高肉鸡饲料转化率,改善其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性能。综合各项指标得出本试验条件下5.00‰代谢有机酸组效果最佳。
34-37

饲粮铜与维生素A及其互作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十二指肠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采用4×2(铜×维生素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8、150、225 mg/kg)和维生素A(1 500、5 000 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0-4周龄和5-7周龄)的生长性能及十二指肠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菌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饲粮铜的添加水平对后期十二指肠黏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 Zn-SOD)活性、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150 mg/kg Cu组Cu Zn-SOD活性最高,225 mg/kg Cu组CAT活性最高;饲粮铜水平也极显著影响了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P〈0.01),前期和后期均以225 mg/kg Cu组脂肪酶活性最高,150 mg/kg Cu组淀粉酶活性最高;饲粮中添加5 000 IU/kg维生素A明显提高了十二指肠Cu Zn-SOD和CAT的活性,但降低了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铜和维生素A交互作用对前后期十二指肠Cu Zn-SOD和CAT的活性、前期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和后期淀粉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
38-43

丁酸钠对母猪生产性能和抗氧化功能及后代仔猪生长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包膜)对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功能及后代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体况及预产期相近的2胎长×大杂交母猪18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和1 000 mg/kg丁酸钠(包膜)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配种开始至泌乳25 d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母猪哺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2.70%和12.10%(P〈0.05),仔猪腹泻率分别降低了60.76%和52.71%(P〈0.05);试验1组仔猪初生窝重、初生均重、断奶均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丁酸钠能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并提高初生仔猪的生长性能,且以500 mg/kg的添加效果较优。
44-47

不同日粮模式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典型模式日粮对奶牛泌乳性能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经产、健康、体重(554 kg)、泌乳期(120 d)和产奶量(24.30 kg/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30头,采用单因素区组设计,分3组,每组10头。配制含苜蓿、羊草和全株玉米青贮的日粮组(MF)、养分水平约同MF组的单一玉米秸秆优化组(CS1)和粗饲料比例等同MF组的单一玉米秸秆组(CS2)。试验期90 d,每阶段30 d,采集TMR饲料样、奶样和血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日粮对奶牛的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DMI)均无影响(P〉0.05);对奶牛的泌乳性能差异显著,MF组〉CS1组〉CS2组(P〈0.05);除CS1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显著高于CS2组和MF组(P〈0.05),对奶牛的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玉米秸秆日粮对奶牛健康无影响,但均明显降低奶牛泌乳性能;优化的秸秆模式日粮可较好地发挥奶牛的泌乳性能。
48-52

拉沙里菌素对肉牛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和甲烷排放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评价拉沙里菌素对西门塔尔牛日粮养分消化代谢和甲烷排放的影响。选取12月龄左右、体况良好、体重近似的西门塔尔牛48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混合精料+玉米秸秆;精粗比45∶55);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300 mg/d拉沙里菌素。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3头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200 mg/d和300 mg/d时,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日粮粗蛋白表观消化率、采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瘤胃内丙酸和尿嘌呤衍生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mg/d组和300 mg/d组饲料转化效率、瘤胃内乙酸含量、氨态氮浓度以及甲烷产量、粪氮和尿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日粮添加拉沙里菌素能改善瘤胃发酵和氮的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性能和减少甲烷排放,其适宜添加量为200 mg/d。
53-58

饲粮锰水平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锰水平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90只120日龄健康雄性乌苏里貉,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6组貉分别饲喂锰添加水平为0(Ⅰ组即对照组)、40(Ⅱ组)、80(Ⅲ组)、120(Ⅳ组)、200(Ⅴ组)、400 mg/kg(Ⅵ组)的试验饲粮。结果表明:各组间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排出量及干物质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蛋白质消化率除Ⅱ组外,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以Ⅲ组最高;试验组脂肪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P〈0.01);各组间食入氮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Ⅲ组的尿氮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建议冬毛期貉饲粮适宜锰添加水平为80 mg/kg(总锰水平为100.12 mg/kg)。
58-61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保健

乳酸菌素对犊牛生长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素对犊牛生长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健康黑白花公犊牛32头,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犊牛5月龄开始饲喂乳酸菌素,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犊牛平均分为4组,每组8头,T1-T4组分别饲喂乳酸菌素0、20、30、40 g/d。结果表明:饲喂不同水平乳酸菌素对犊牛的管围、体高影响较小(P〉0.05),其中T4组体斜长、身高和胸围最大,分别为116.7、117.8、105.3 cm;T3组管围最大为15.2 cm,比对照组高出1.8 cm;各组间犊牛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乳酸菌素对犊牛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总能(GE)、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消化率都有影响,但差异不显著(P〉0.05),T4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他组。结果提示,饲喂乳酸菌素有利于犊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促进犊牛生长,并且在本试验条件下,以40 g添加量最好。
62-65

裂殖壶菌粉对鸡蛋品质与蛋黄n-3PUFA含量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裂殖壶菌粉(以下简称"SL粉")对鸡蛋品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的影响。选用29周龄海兰褐商品蛋鸡288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72只,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0.5%、1.5%和2.5%SL粉。试验期6周,在试验的第0、9、15、28、42天采集鸡蛋样品,测定鸡蛋蛋品质与蛋黄中n-3PUF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饲粮中添加SL粉能加深蛋黄颜色,其中1.5%SL粉组蛋黄颜色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未见显著影响其他蛋品质(P〉0.05);SL粉对蛋黄α-亚麻酸(ALA)含量无影响(P〉0.05);SL粉提高了蛋黄中DHA、EPA含量(P〈0.05),在试验第15天时,各处理组蛋黄DHA含量均达最大,28 d后达到稳定,且1.5%SL粉组蛋黄DHA含量与2.5%SL粉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SL粉可提高蛋黄中n-3 PUFA含量,SL粉在蛋鸡中最适添加剂量为1.5%,饲喂SL粉15 d时鸡蛋中DHA富集量最大,同时为DHA保健鸡蛋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66-70

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50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植1.6‰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1.6‰植物乳杆菌活菌及其发酵培养物、0.1‰金霉素、1‰企业植物乳杆菌发酵产品,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Ⅰ组的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饲料增重比(F/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Ⅰ组ADG、ADF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Ⅲ组ADG、ADFI、F/G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Ⅱ、Ⅳ组均能显著降低肉鸡的F/G(P〈0.05);Ⅰ组能够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水平(P〈0.05),且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其中Ⅰ组与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Ⅱ、Ⅲ组差异显著(P〈0.05);Ⅰ、Ⅱ、Ⅳ组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UREA)水平(P〈0.05),其中Ⅰ组与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肉鸡日粮中添加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同时能够改善肉仔鸡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71-75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生产

内蒙古绒山羊非生绒期埋植和饲喂褪黑激素对产绒性能的影响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绒山羊非生绒期埋植和饲喂褪黑激素对产绒性能的影响,探讨以褪黑激素促进山羊绒生产的施用时间及方式问题。选用年龄在2-3岁,且体重和产绒量(上一年度)基本一致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4月和6月埋植组和4-8月饲喂组。试验从2013年抓绒的时候开始,2014年抓绒的时候结束。结果表明:埋植组产绒量最高、山羊绒最长,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20.3%和15.6%(P〈0.05);而饲喂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在羊绒细度指标上,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埋植比饲喂褪黑激素对于诱导山羊绒生长更有效,整个试验期内没有发现二次生绒和提前脱绒现象。因此,4月和6月份埋植褪黑激素能够有效诱导山羊绒生长,使诱导长出的羊绒与自然生长的羊绒有效地衔接在一起,避免二次生绒,又无提前脱绒,显著提高山羊绒长度和产量,而对羊绒细度无影响,其将是生产上一种有效的促绒技术。
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