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家论坛、经验交流、市场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8-7033
  • 国内刊号:11-2083/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147
  • 创刊时间:195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5
  • 综合影响因子:0.878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畜牧 2013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畜牧杂志遗传育种

湖羊PRLR基因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母性行为的关联分析

摘要:本研究运用PCR—SSCP技术,分析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外显子10序列的多态性,旨在研究PRLR基因与母羊母性行为关联性。结果表明:仅引物3扩增片段具有多态性;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基因型AA、AB和BB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该群体可进行相关性状的选育:不同基因型和母性行为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AA型和AB型个体在舔舐和踩踏行为的观察数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与BB型个体的差异显著(P〈0.05);哺乳行为则在AA、AB和BB3种基因型间依次降低,且差异均显著(P〈0.05);拒绝哺乳行为在各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可推测等住基因A可能为优势基因。
1-5

FSH-β、ESR、BF基因对大白猪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摘要:本研究提取251头大白母猪毛囊基因组,以PCR—RFLP法对繁殖性状候选基因FSH—β(促卵泡素β亚基)、ESR(雌激素受体)和BF(备解素因子)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该猪群3个基因的优势等位基因分别为B、B和A;初产母猪FSH书基因的AB基因型健仔数和初生窝重分别比AA型多1.21头和1.60kg(P〈0.05),经产母猪AB和BB型初生窝重比AA型分别多1.42妇和1.24kg(P〈0.05);BF基因的AA型初产母猪出生窝重高出AB型母猪1.54kg(P〈0.05);FSH书、ESR、BF的优势合并基因型为ABAAAA,含此基因型母猪的全仔数、健仔数、初生窝重比最低的AAABAA型母猪分别高1.44、1.45、2.21奴(P〈0.01);个体育种值估计结果表明,ABAAAABBAAAA等合并基因型母猪的全仔数及健仔数排名该猪群前10名。本试验结果为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参考。
6-11

鹅FSH-α和INH-α基因在不同生殖时期的表达差异分析

摘要:检测不同生殖时期鹅FSH-α、INH-α的变化规律。采用RT-PCR和RT-qPCR技术检测,FSH-α、INH-α在不同生殖时期的鹅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FSH-α、INH-α在心、肝、脾、下丘脑、肾、大肠、小肠、大脑、小脑、输卵管、腺胃、垂体、肺、卵巢和胸肌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生殖相关组织中表达较高;在生殖周期中鹅FSH-α表达量为产蛋期〉开产前期〉抱窝期;在垂体中,开产前期和产蛋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抱窝期(P〈0.05)。在输卵管中.产蛋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开产前期和抱窝期(P〈0.05),在下丘脑和卵巢中,3个时期的FSH-α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生殖周期中鹅INH-α表达量为抱窝期〉开产前期〉产蛋期,在卵巢中,产蛋期表达量显著低于开产前期和抱窝期(P〈0.05),在垂体、下丘脑和输卵管中,3个时期的INH-α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鹅FSH-α和INH-α基因在鹅不同产蛋时期的变化规律,为提高鹅产蛋量提供实验依据。
12-15

山猪与杜洛克猪7个肉质相关基因的比较分析

摘要:采用PCR—RFLP技术对ADRB3、H—FABP、HSL、LEPR、MC4R、MYF5和MYOD1等7个重要的肉质相关基因在山猪和杜洛克猪中的组成及变异进行检测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山猪中,7个基因均检测到SNP多态位点;而在杜洛克猪中,H-FABP和MYF5基因未能检测到SNP多态位点,它们只有单一型等位基因,其余5个基因检测到了SNP多态位点。山猪LEPRc.232A、MC4Rc.1426A及MYOD1c.510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杜洛克猪:山猪ADRB3AA、LEPRAA、HSLAA、MC4RAA、MYODJCC基因型频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洛克猪;除MYF5基因外,其余6个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在2个猪种中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ADRB3、LEPR、MYOD1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显示,中外猪种肉质相关基因的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猪品种的肉质选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15-18
中国畜牧杂志繁殖生理

鸡胚胎干细胞无饲养层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转染体系的优化

摘要:鸡胚胎干细胞(cES)以其全能性,在研究胚胎发育生物学和家禽育种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实验旨在建立cES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和对LipofactiminTM LTX(脂质体)介导转染体系进行优化。采用药匙法从新鲜受精蛋中分离获取cES,接种于层粘连蛋白包被的培养皿.待形成大克隆后.用口吸管剥离法吸取cES克隆进行消化传代,并采用生化和免疫学方法鉴定其干细胞活性。设计质粒量800、900、1000ng3个水平,质粒、脂质体比为1:1.5、1:2、1:2.5体系转染cES。结果表明: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体外培养cES细胞能稳定传代至第6代,鉴定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阳性和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1阳性,指明克隆能保持未分化状态;质粒900ng、质脂比为1:2时,可获得最佳转染效率72%,为cES的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的转染提供参考。
22-26

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效果

摘要:为探讨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效果,于2009年1月-2012年11月选取北京三元绿荷奶牛中心西郊一场2059头次健康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相同胎次、相似体况随机分为对照组(自然发情)和试验组(Ovsynch).比较自然发情和Ovsynch技术处理对奶牛繁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发情奶牛与Ovsynch处理奶牛的产后第1次输精间隔天数分别是66.19d和55.93d,差异显著(P〈0.05);第1情期受胎率分别是35.71%和33.18%(P〉0.05):产后55d配种率分别是12.37%和80.91%,差异显著(P〈0.05);产犊间隔分别是395.98d和386.81d.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Ovsynch技术在集约化奶牛场的推广应用能显著地提前奶牛产后第1次输精间隔天数,提高产后55d配种率.缩短产犊间隔,有效降低奶牛饲养和繁殖管理成本。
26-29

便携式CO2培养箱保存绵羊卵母细胞及胚胎的效果研究

摘要:检验LEC960G型便携式CO2培养箱保存绵羊卵母细胞及胚胎的效果。卵母细胞及胚胎始终在标准CO2培养箱中培养作为对照(Ⅰ组),卵母细胞或胚胎在便携式CO:培养箱中分别保存4h作为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比较各组间卵母细胞的成熟效果及胚胎发育能力。结果表明:Ⅰ组与Ⅱ、Ⅲ组卵母细胞在成熟率(92.75%、92.37%、92.96%)、卵裂率(91.83%、91.33%、89.80%)、囊胚率(28.39%、33.18%、25.01%)、孵化囊胚率(25.22%、18.33%、18.84%)及囊胚细胞数目(124.00、120.33、119.00)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EC960G型便携式CO2培养箱保存绵羊卵母细胞或早期胚胎4h,并不会降低其后续发育能力。
30-32
中国畜牧杂志营养饲料

不同初生重、饲粮能量水平和屠宰日龄对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初生重、饲粮能量水平和屠宰日龄对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头正常初生重(NBW)和20头低初生重(LBW)的“长×大”二元杂交公猪,28日龄断奶后,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对照饲粮和高能饲粮(以10%猪油替代对照饲粮中玉米淀粉配制而成),并分别于154和178日龄屠宰。结果表明:LBW猪的ADG、ADFI显著低于NBW猪(P〈0.05);高能饲粮显著降低ADFI、F/G,但显著提高猪的ADG(P〈0.05)。LBW猪的胴体重、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NBW猪(P〈0.05);高能饲粮显著提高猪的胴体重(P〈0.05);增加屠宰日龄能显著提高NBW猪和LBW猪的胴体重、平均背膘厚,但显著降低NBW猪的屠宰率(P〈0.05)。LBW猪的pH45min、L值显著低于NBW猪,而滴水损失、剪切力显著增加(P〈0.05);增加屠宰日龄能显著降低猪的肌肉pH45min、剪切力、滴水损失、蒸煮损失、L值,而b值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初生重、饲粮能量水平和屠宰日龄对猪的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LBW猪和NBW猪饲喂高能饲粮其生长速度显著增加,胴体性状和肉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且LBW猪较适屠宰日龄为178日龄,NBW猪较适屠宰日龄为154日龄。
33-38

不同粗料来源对体外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以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利用体外培养法研究常用粗料来源(稻草、玉米秸、羊草、苜蓿)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蛋白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组24h产气量和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处理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玉米秸秆组瘤胃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羊草苜蓿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显著高于稻草组(P〈0.05),玉米秸组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苜蓿组48h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高于稻草组和玉米秸组(P〈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苜蓿可促进瘤胃发酵和养分的消化,并促进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39-42

微囊化β-胡萝卜素生产工艺的研究及其对怀孕母猪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β-胡萝卜素微囊制剂的生产工艺和肛-胡萝卜素对怀孕后期母猪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微囊制备试验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并测定产品的稳定性和溶出度;饲养试验选用繁殖性能基本一致的长×大母猪48头,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含β-胡萝卜素40、100、160mg/kg3个水平的微囊制剂。结果表明:当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00℃,固形物浓度25%时β-胡萝卜素微囊产率最高;在光照条件下β-胡萝卜素微囊较未经处理的原粉稳定性显著提高(P〈0.05),在培养箱中持续光照4d,保留率仍有75.39%。β-胡萝卜素微囊在人工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溶出度分别为89.23%和95.69%;在妊娠110d时,160mg/kgβ-胡萝卜素组母猪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5)。综上所述,微囊化能够提高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在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60mg/kgβ-胡萝卜素有利于提高母猪类固醇激素水平。
48-52

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断奶仔猪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断奶仔猪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选择12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屠宰,取脾脏、胸腺、肠道淋巴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肝脏、腓肠肌、皮下脂肪、空肠和回肠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包括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IL-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各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组织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总体看来.主要在免疫组织(脾脏、胸腺、淋巴结)表达量较高,在皮下脂肪和肠道(空肠、回肠)表达量居中,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TLR4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可能与仔猪各组织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53-57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保健

壳寡糖对环磷酰胺应激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添加壳寡糖(COS)对环磷酰胺(CY)所致仔猪免疫抑制是否具有缓解作用。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主效应分别为COS水平(0或30mg/kg),应激处理(注射CY或生理盐水)及二者互作。20头34日龄DLY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试验期18d。第15~17天,应激组仔猪腹腔注射CY50mg/kgBW,其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表明:CY显著降低应激后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P〈0.05),日粮添加COS显著提高仔猪全期日增重,使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注射CY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脾脏指数(P〈0.05),应激3h和48h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白细胞数目(P〈0.05),应激3h后血清IL-1β、IL-10及应激48h后TNF-α、IFN-γ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应激后48h皮质醇的含量(P〈0.05);日粮添加COS显著缓解CY对应激3h后单核细胞数目及应激48h后TNF-α含量的抑制。结果表明,连续3dCY注射导致仔猪出现免疫抑制,饲粮添加COS在-定程度上可以缓解CY引起的免疫抑制。
58-62

原花青素对青脚麻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和免疫器官的影响研究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原花青素对青脚麻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屠宰性能和免疫器官的影响。选择1日龄青脚麻鸡400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饲喂添加0、50、100、150mg/kg原花青素的基础日粮至49日龄。结果表明:处理组肉雏鸡21日龄前的采食量、日增重有显著提高(P〈0.05),原花青素150组的料重比显著好于其他组(P〈0.05);50mg/kg原花青素显著提高(P〈0.05)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的代谢率;胸肌的滴水损失各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原花青素可一定程度改善21日龄青脚麻肉雏鸡生产性能,增大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胸肌的滴水损失和改善免疫器官指数。
63-65

纳豆芽孢杆菌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应激反应的影响,选择24头31d的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对照组犊牛按常规饲喂方法饲养,试验组犊牛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0.1%纳豆芽孢杆菌(DM基础)。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使犊牛60、75d的体重分别提高了4.95%和6.02%(P〈0.01),31~60d、61~75dADG分别提高了12.66%和16.67%(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犊牛血清皮质醇、CRP、HP浓度在断奶当天分别降低33.75%、16.91%和9.23%(P〈0.01),断奶后15d分别降低50_86%、9.87%和12.67%(P〈0.01);试验组犊牛血清代谢物和IL-1β、IL-6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断奶当天试验组犊牛血清IgG比对照组提高15.78%(P〈0.01);饲喂纳豆芽孢杆菌的犊牛腹泻率和腹泻频率分别降低了37.50%和60.58%。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0.1%纳豆芽孢杆菌可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缓解犊牛对断奶的应激反应。
66-69
中国畜牧杂志动物生产

急性热应激期间鹅血清生化指标和相关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急性热应激对鹅血清生化指标、相关激素及酶的影响。选取60只8周龄籽鹅,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A组置于(22±1)℃环境温度中,B、C、D、E、F纽分别施予2、4、6、8h和10h(40±1)℃的急性热应激处理。处理结束后全部屠宰采血,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GPT)、胰岛素(INS)、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下,血清ALB、TG、ALP、INS、T3、T4的水平均随热应激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而Glu、LDH、CK、GPT和COR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TP和CHO的浓度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热应激处理不同时间段,上述指标响应规律存在显著差异。
74-77

斯布牦牛冬春季舍饲肥育与放牧饲养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比较

摘要:利用108头西藏斯布牦牛进行12周肥育饲养试验,比较冬春季放牧饲养与舍饲肥育牦牛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选择36、48、60、72、84、96月龄6个月龄组的公牦牛108头,各月龄组牦牛根据体重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3种饲粮处理中的一种。3种饲粮分别为自由放牧(放牧组)、燕麦干草加当地精料(占干物重50%)饲粮(当地饲料组)、玉米秸加精料(占干物重55%)混合后压块发酵的复合营养饲料(复合营养组)。放牧组牦牛采用完全放牧方式饲养,牧草为唯一饲粮。当地饲料组和复合营养组牦牛采用拴系舍饲方式饲喂。结果表明:当地饲料组和复合营养组牦牛日增重分别为409g和605g,放牧组日增重为3g;60~96月龄各组成年牦牛增重效果普遍好于48月龄以下的幼龄牦牛。经济效益分析发现,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以放牧组牦牛最高(67.20元),当地饲料组次之(26.30元),复合营养组最低(17.15元)。综上,冬春季拴系舍饲肥育牦牛较传统的自由放牧饲养可以显著改善牦牛的增重速度,并明显降低其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其中以复合营养发酵饲料饲喂的效果更佳。
77-81

仿真蛋置换时间和育雏数量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

摘要: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配对鸽48对.其中24对进行仿真蛋置换时间试验:另24对进行不同育雏数量试验,观察其对肉鸽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鸽孵化的第12、14、16天放入雏鸽置换出仿真蛋,雏鸽的成活率分别为50%、75%和93.8%;在第16天放入雏鸽,其终体重显著高于第12天和第14天放入雏鸽的终体重(P〈0.01)。可见,适当提早仿真蛋置换时间可提高亲鸽的繁殖效率。1对亲鸽育雏3、4、5只,雏鸽存活率分别为100%、84.4%和60%;育雏3只的雏鸽体重增重比育雏4只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育雏4只和5只的亲鸽部分出现不育雏现象。
82-84
中国畜牧杂志综述

奶牛生长性状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些年,随着对奶牛生长性状研究的日益深入,其对奶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对奶牛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奶牛生长性状遗传分析研究的重要性、目标性状、遗传参数估计方法、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进行了综述。
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