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农业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 11-1328/S 国内刊号
  • 0578-1752 国际刊号
  • 2.6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农业科学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农业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农业信息技术、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兽医·资源昆虫、研究简报

中国农业科学 200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水稻中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核苷酸结合位点(LRR—NBS)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1-7

摘要:采用HMM(Hidden Markov Model),对源于日本晴的粳稻(国际水稻测序计划,IRGSP)基因组和9311的籼稻基因组(北京华大,BGI)的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分别获得了325和344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和核苷酸结合位点(leucine rich repeat-nucleotide binding site,LRR-NBS)类的抗病基因的蛋白序列,并得到了与这些蛋白相应的cDNA序列.对粳稻蛋白功能结构域的分析表明,多个蛋白具有与植物防卫反应相关的结构域,还发现多个蛋白中存在着与转座/反转座酶或蛋白所具有的结构域.对2套数据同源性分析表明,粳稻中48个基因在籼稻中可以确定存在orthologs基因,且几乎所有的粳稻基因在籼稻中都存在高度同源的对应基因.对这些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了EST库搜索,确定粳稻和籼稻中分别有95和79个蛋白表达.对粳稻和籼稻的所有LRR-NBS类蛋白的NBS结构域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在粳稻中可以确定为263个簇,这些簇大多只含1个基因,是一个冗余度不高的基因家族.且除了个别族外,这些基因表现出不等的亲缘关系.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8-14

摘要:以面包加工品质差异较大的普通小麦DH群体(Pavon × Avocet),其等位变异位点为Glu-A1(N和2*)、Glu-B1(7+8和17+18)、Glu-D1(2+12和5+10)、Glu-A3(a和b)和Glu-B3(b和h),研究了HMW-GS和LMW-GS等位变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W-GS和LMW-GS等位变异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SDS沉降值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对和面时间与耐揉性的影响达1%显著水平.按位点贡献大小排序,Glu-D1>Glu-B1>Glu-B3>Glu-A1>Glu-A3;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A1位点N与2*差异较小,在Glu-B1位点7+8>17+18,在Glu-D1位点5+10>2+12,Glu-A3位点的GluA3a与GluA3b对小麦品质的效应差异不显著,在Glu-B3位点GluB3b>GluB3h.亚基组合为2*、7+8、5+10、GluB3b和N、7+8、5+10、GluB3b的DH系,其加工品质优良;亚基组合为2*、17+18、2+12和GluB3h的DH系,加工品质较差.

黄淮夏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15-22

摘要:利用49对SSR引物和14个农艺性状对96份黄淮夏大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黄淮夏大豆产区的资源多样性状况,为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帮助.结果表明,SS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范围为1.0700~2.7310,Simpson指数分布范围为0.5313~0.9203;14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1912,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为0.6079,可见黄淮夏大豆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96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分子数据聚类结果均呈现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根据农艺性状聚类时,可根据种皮色将材料划分为2大类群.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相同的材料聚在一起,说明在对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进行分类时,将种皮色、生育期、粒大小等作为进一步分组的依据是有效的,能够反映大豆的遗传特点以及区域特性.

抗菌核病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选育及其重要防御酶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23-28

摘要:中双9号是采用复合杂交和小孢子培养技术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具有高抗菌核病、高抗倒伏、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2002年油菜中双9号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00~2002年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单产2 482.2 kg·ha-1,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33%.中双9号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籽硫甙含量22.69μmol·g-1(饼),含油量42%.经大田自然侵染鉴定,中双9号平均菌核病发病率为13.31%,比对照中油821降低28%,病情指数为6.47,降低36%.经离体叶菌丝接种鉴定,中双9号病斑面积仅为4.709 cm2,显著小于中抗品种中油821(5.933 cm2);经牙签接种鉴定,中双9号病斑扩展长度仅为1.275 cm,极显著小于中抗品种中油821(1.943 cm).还研究了不同抗性油菜品种在接种菌核病菌丝后植株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探讨了中双9号抗菌核病的可能机制.

水稻、玉米、棉花的高光谱及其红边特征比较29-35

摘要:测定了水稻、玉米、棉花3种作物共6个品种的冠层和主茎叶片不同生育期高光谱反射率及其对应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了它们的高光谱及其红边特征和红边参数与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鲜叶重及叶片色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种作物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大小与其生育期有关.冠层和叶片光谱反射率最大值比较结果是,冠层光谱:棉花>玉米>水稻;叶片光谱:水稻>棉花>玉米.(2)3种作物冠层光谱的红边都具有"双峰"现象.红边幅值Dλr和红边面积Sr均呈增大、减少的变化规律,但红边位置λr的变化范围和变化规律不同;冠层红边参数λr、Dλr、Sr与其叶面积指数和鲜叶重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但与地上鲜生物量和地上千生物量相关性有差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其光谱红边位置λr之间都呈极显著相关,但与红边参数Dλr、Sr的相关性有差异.

小麦旗叶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PSⅡ特性的研究36-42

摘要:小麦旗叶光合功能自然衰退过程中光合膜特性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光合功能可逆衰退阶段中,类囊体及PSⅡ颗粒电子传递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多肽组分也维持相对稳定.进入光合功能不可逆衰退阶段后,PSⅡ活性呈快速下降趋势,PSⅡ的OEC33kD、OEC17kD、CP43等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解;在接近自然强光(1 00O、1 800μmol E·m-2·s-1)的光照处理下,不可逆阶段PSⅡ活性下降的速度明显比可逆阶段快,人工极强光(2 500、3 000μmol E·m-2·s-1)处理下2个阶段PSⅡ活性均显著下降;在光合功能衰退可逆阶段,与单纯光逆境胁迫相比较,高温强光逆境下SPⅡ颗粒活性下降更加显著,OEC33kD、CP43也出现不同程度降解,在光合功能衰退不可逆阶段,由于PSⅡ颗粒对光温敏感组分已基本降解,抵御光温逆境损伤的能力明显减弱.

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43-50

摘要:在分析和提炼小麦栽培理论与技术最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描述冬小麦生长发育动态与品种类型、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动态生长度日为主线,建立了系统化和广适性的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的知识模型,可为不同环境条件和冬小麦品种栽培过程中的苗情诊断提供定量化的动态生长指标,包括主茎叶龄、叶面积指数、群体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等.利用不同地点的常年每日气象资料以及不同品种类型、不同产量目标和不同播期资料对所建知识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表明知识模型对冬小麦生长适宜动态指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广适性.

闽东南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研究51-56

摘要:闽东南地区具有优越的生物气候条件,但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资源开发模式,限制了其特有农业资源全面与有效地开发.对试验区马坪镇进行条件辨识后,设计构建了马坪镇特色立体生态农业体系模式.运行3年来的研究实践表明,该模式更加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和空间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稻瘟病菌群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广东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的分子指纹和致病型分析57-64

摘要:为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对应关系,构建适于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鉴别菌株.根据以前试验结果,选择27个广东省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进行了基于SRAP标记的第二次分子指纹分析,以及基于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3套鉴别品种的致病型分析.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5时,这些菌株被划分为23个遗传宗谱,说明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遗传发育关系与第一次分子指纹分析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些菌株经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3套鉴别品种测试,划分为11、22和16个致病型或小种,其中与遗传宗谱存在对应关系的致病型数分别为2、10和8个,推断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致病型多样性.从遗传宗谱和致病型的多样性等因素考虑,认为这些菌株是适于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候选鉴别菌株.

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65-71

摘要:利用抗病品种是减少小麦叶锈病造成产量损失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了解和鉴定常用亲本和推广小麦品种的抗性基因是充分利用小麦对叶锈菌的遗传抗性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到目前为止,小麦中已发现有近90个抗叶锈基因,其中56个抗叶锈基因被正式命名,51个被定位,24个抗病基因被标记.由于叶锈菌的毒性变异造成抗病基因抗性不断"丧失",所以持续不断地研究、发现和标记抗叶锈基因是今后育种工作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内容.

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后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72-75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对感染玉米矮花叶病毒山东分离物(MDMV-SD)的不同抗性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无论是在抗病品种鲁玉16还是在感病的自交系鲁原92细胞中,MDMV-SD与玉米植株之间的互作都可以导致寄主发生明显的细胞病理学变化.但是,在抗病和感病植株中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抗病植株细胞中,虽然叶绿体、线粒体等主要细胞器的结构损伤较轻,但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数量明显增多,细胞质中有风轮体、束状体和片层聚集体3种内含体,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病毒粒子相对较少,胞间连丝数量少或几乎观察不到,未观察到细胞膜结构增生现象;在感病植株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损伤严重,叶绿体的类囊体肿胀,外膜破裂,细胞质内病毒粒子相对较多,并含有4种内含体,即风轮体、束状体、片层聚集体和高电子密度体,细胞壁上的胞间连丝数量明显增多,受侵染细胞大量产生多泡体,增生的细胞膜常常聚集并同心排列成髓鞘状结构.

抗稻瘿蚊新基因Gm6在分子标记抗性育种中的应用76-80

摘要:在发现与抗稻瘿蚊的基因Gm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基础上,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marker aided se-lection,MAS)方法,成功地选育出抗稻瘿蚊的品系.首先用RAPD OPM06标记鉴别和确认大秋其及其衍生品系抗蚊青占、抗蚊2号、抗蚊3号、抗蚊5号、多抗早占等10个品系含有Gm6基因;分别用RG476/Alu I和RG476/Sca I标记确定了育种亲本的多态性.1999年用OPM06标记,从丰银占/大秋其F3家系中,鉴定出15个抗稻瘿蚊的株系;2000~2001年用RG476/Alu I标记从抗蚊青占/桂99的F4和F6家系中分别鉴定出21个和7个抗稻瘿蚊株系,并成功地将Gm6基因转入杂交稻的恢复系.2001~2002年用RG214/Hha I和RG214/Sca I分别从抗蚊青占/IR56和矮小占/抗蚊青占F3家系中筛选出11个和5个抗稻瘿蚊株系,抗性品系的抗性表现型与基因型一致.

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81-86

摘要: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根瘤或茎瘤固氮共生体系在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00多年前,在根瘤菌研究的起始阶段,人们提出的"宿主专一性"及"互接种族"2个概念一直流传至今.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根据实验室内豆科植物的交叉结瘤结果否定过"互接种族"的观念,70~80年代又发现某些根瘤菌在实验室条件下有广谱共生现象.但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却很少被涉及过.本文在对大量根瘤菌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宿主植物及其区域地理环境的综合分析,揭示出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关系因其所处的区域地理环境不同而具多样性,并指出豆科植物根瘤菌接种剂的筛选和应用必须考虑菌株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氮组成的影响87-91

摘要: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15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与单施氮磷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但在酸解性氮中,氨基糖氮显著下降,而酸未知氮极显著增加.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氮肥显著提高了氨态氮的含量但降低了氨基糖氮的含量,氨基酸态氮和酸未知氮的含量增加不显著.相反,施用磷肥对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影响较小.

红壤丘陵集水区集约经营的水土资源动态与土地持续生产力研究92-98

摘要:以湖南省桃源县马家峪集水区(14.15 ha)为代表,重点研究了红壤丘陵集水区集约经营的水土资源动态、土壤肥力演变特点和土地生产力变化状况.1993~2002年的定位观测表明,集水区中占土地总面积15%左右的塘堰,不仅可以增蓄集水区陆面10%以上的地表径流、截留78.1%的被侵蚀土壤和65.4%的流失营养元素,而且使集水区年降水的陆面拦截蒸散、塘堰蓄存、排出水量之比稳定在7∶2∶1,既保障了集水区系统内水、土资源与养分的平衡和良性循环,又有利于丘岗区发展渔业生产与抵御季节性干旱.研究还表明,集约经营集水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显著下降,已接近或低于红黄壤地区的土壤允许流失值(500t·km-2),坡地、旱地和稻田的土壤有机质、氮含量等均稳步增加(增幅>10%),坡地和旱地的土壤贮水量在少雨季节可增加20%以上;农作物大幅增产(增幅>20%),林、果、茶、鱼等的产量以及土地生产率成倍增长.

库尔勒香梨的苹果茎痘病毒cDNA探针检测技术研究99-105

摘要: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对2种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行筛选出了适合库尔勒香梨的提取方法;并利用RT-PCR反应体系成功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杂交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探针浓度为400 ng·ml-1,甲酰胺浓度为45%,42℃杂交反应6 h,可获得最高灵敏度.进口硝酸纤维素膜的灵敏度最好,基本无背景.Tween20的封闭效果比牛血清白蛋白好.对不同组织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了杂交检测,结果表明,不论幼叶、老叶、皮层及冷冻叶片均可出现杂交信号,2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也都出现了杂交信号.

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106-111

摘要:应用352个标记位点的大白菜AFLP和RAPD图谱和一套品种间杂交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对大白菜叶球相关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有定位及遗传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14个连锁群上检测到33个QTL,其中控制生育期的有QTL 3个,控制外叶数的QTL有3个,控制球高的QTL有7个,控制球径的QTL有5个,控制球叶数的QTL有4个,控制球重的QTL有4个,控制荒重的QTL有7个.另外,估算了单个QTL的遗传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其加性效应各不相等,各位点的遗传贡献率介于4.72%~21.04%之间.

红枣酒发酵工艺研究112-118

摘要:研究了提高红枣发酵酒的质量的主要工艺和参数.结果表明,用烘干枣、鲜枣发酵的酒质量相近,但红枣过度烘干可抑制正常发酵,枣酒质量下降;红枣汁采用酶解提取法,则还原糖含量比加热提取法的高,但用酶解提取的红枣汁经主发酵后酒中甲醇含量增加,用酶解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红枣汁更适于枣酒的发酵;用红枣真空浓缩汁发酵较在提取汁中直接添加蔗糖和葡萄糖的发酵效果好;葡萄酒酵母菌适于红枣酒的发酵,接种量3%为宜;SO2适宜添加量为40 mg·L-1,过多延长主发酵期,过少使酒中酸度增加,杂菌滋生;主发酵温度21~25℃为宜;陈酿可提高红枣酒质量,用橡木桶盛酒效果最好;红枣酒宜用4.5%的硅藻土澄清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