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7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综述、经营管理、安全监理、教育培训、试验研究、运用修理、农机企业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国际刊号:2095-5553
  • 国内刊号:32-1837/S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16
  • 创刊时间:1957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69
  • 综合影响因子:1.7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农机化学报杂志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研究

2ZS―2型半自动钵苗移栽机的设计

摘要:针对我国移栽机械化领域存在的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本半自动钵苗移栽机。该机通过凸轮驱动,拨杆分出钵苗并喂入分苗盘,结合由双曲柄四杆机构控制的鸭嘴实现打孔、栽植,栽植深度在80~105mm之间,其作业质量符合种植农艺要求。
1-3

多功能施肥播种机的研发

摘要:针对当前播种机具功能单一、适应性差等现状,研制出适合播种多种作物的多功能施肥播种机。该播种机的排种器适应性好,通过简单调节能够播种水稻、小麦、油菜等大、中、小粒种子。本文还对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排种装置、地轮传动系统、开沟部件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试验表明:机具结构合理,性能良好,平均耕深7.5cm,排水沟清洁,截面为上宽下窄梯形,不易塌陷,播油菜种子各行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3%,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2%,能够一次完成旋耕、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
4-6

1ZL―140蔬菜联合精整地机具的研制

摘要:土壤的细碎和垄形的平整是保证蔬菜种子出苗整齐、蔬菜生长一致的先决条件,是后续机械化作业质量的前提保证。本文提出一种集旋耕、碎土、平整、起垄和镇压等功能于一体的蔬菜联合精整地机械,并对其整体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工作部件的进行设计。
7-9

自走式农田镇压机设计与田间试验

摘要:为给农业生产中镇压措施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研制了一种自走式农田专用镇压器,并进行了小麦的田间镇压试验,分析了播后镇压对小麦出苗、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该镇压机的镇压轮直径为500mm、宽度为700mm,重量为84~270kg可调,镇压强度为0.27~0.5kg/cm^2,镇压效率为0.44~0.71hm^2/h。小麦播后镇压可以显著增加成苗数31.8%,增加土壤含水量7.9%,提高土壤容重15.4%,小麦成熟期籽粒增产14.1%。
10-13

4GH―1.2型手扶山地多功能收割机的设计与试验

摘要:针对因青壮劳动力缺乏而引发山地种植的农产品如苜蓿、油菜、胡麻等收获困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山地收获作业多功能收割机。文中介绍了4GH―1.2型手扶式山地多功能收割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几种自主设计的关键部件及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割茬平均高度为71.1mm,铺放角度为84°,割幅为1 173mm,收割损失率为0.867%,作业效率为0.22hm^2/h,满足作物收获的农业要求。
14-17

水稻直播机漏播检测装置设计

摘要:为监测水稻直播机工作过程中的漏播,以AT89C52单片机作为智能控制核心,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开发一套水稻直播机漏播检测装置。设计了新型差角滚动式精密排种器的结构,完成了漏播检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给出了系统硬件电路接线图及C语言程序设计流程图,通过模拟实现了漏播检测的声光报警。该漏播检测装置在实际使用中漏播检测效果好、工作可靠,可推广应用于其它耕播农业生产中。
18-20

1LYF—435型翻转犁作业性能及适用性评价试验研究

摘要:为评价1LYF—435型翻转犁的作业性能及适用性情况,在许昌市张潘镇试验田对其做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LYF—435型翻转犁在试验田区的土垡破碎率平均值为83%;耕深耕宽稳定性分别为91.97%、99.4%;地表植被覆盖率平均值为88.2%,地表8cm以下植被覆盖率为76.4%;入土行程平均值为3.12m。采用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可得出适用性评价指标的单项分值及权重值,进而求得翻转犁在试验田区适用度为73.42。根据适用度的得分值大小来评判翻转犁的地区适用性好坏,该试验研究可为同类农机具的地区适用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21-23

翻抛机清土铲避障装置的仿真设计

摘要:为设计合理的翻抛机清土铲机构,对清土铲的避障装置进行仿真设计。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清土铲的三维装配模型,并利用Motion模块对避障机构进行实际工况运动仿真,最终得到其特定点的角速度和角位移曲线,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为清土铲的设计提供一种合理可行的参考,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清土铲的速度和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24-25

柠条平茬机的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内蒙古地区柠条平茬收获时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收集不方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柠条平茬机械,该设备主要由聚拢装置、切割装置、输送装置、挂接装置、仿形机构等组成,采用双圆盘回转切割方式,配套行走动力为自走式电控履带机,可完成对柠条的采收扶持和整齐摆放,降低人工投入。本文设计的柠条平茬行走速度0.5~1m/s,切割线速度40~60m/s,留茬高度50~100mm,割净率≥90%,各项计算满足实际平茬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6-30

提高整杆式小型甘蔗收割机喂入能力的试验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整杆式甘蔗收割机收获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堵塞严重、含杂率高、切割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等。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机收时甘蔗的重叠量与甘蔗喂入速度、甘蔗种植密度和甘蔗植株高度有直接关系,提高甘蔗的喂入速度可以减小甘蔗的重叠量,减少甘蔗收割机出现堵塞的概率。为提高切断后甘蔗的喂入速度,该文对自制的整杆式甘蔗收割机的切割及喂入系统等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后样机工作时甘蔗宿根破头率由原来的8.7%降低为4.7%,蔗茎头部的完好率由原来的50.0%提高到了61.4%,含杂率由4.1%降低为2.9%,生产效率由原来5.5t/h提高到9.8t/h。
31-36

甘蔗收获机切割器液压系统压力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摘要:由于蔗地垄面和垄沟凹凸不平变化较大,小型甘蔗收获机行走时,切割器的切割位置会随着垄面变化而变化,并且液压系统的压力也随之变化。该文主要是针对自主研发的物理样机进行测试试验,测试不入土有蔗、入土无蔗、入土有蔗的情况下切割器液压系统的压力变化规律,分析工作中影响切割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及规律变化。研究发现:不入土仅切割甘蔗时,系统压力的增长率为4.0%,入土无蔗系统压力增长率为74%,入土有蔗系统压力增长率为78.7%,入土切割对系统压力影响很显著,不入土仅仅切割甘蔗对系统压力影响不显著,同时得到入土切割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曲线。
37-40

2BMFX―4型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甘肃省河武威地区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玉米免耕精量播种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研发了2BMFX―4型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该机符合本地玉米种植农艺要求,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提供了一种配套农机具。
41-43

统收式机采棉品级提升对策

摘要:统收式采棉机适应性强、效率高、价格低的特点尤为符合我国国情,但其采获籽棉含杂率高的特点一直困扰着采棉机制造厂及棉花加工厂,降低其籽棉含杂率具有重要意义。而解决该问题应在采收环节上(机载籽棉预处理机)下功夫,同时兼顾其"上游"(如棉花品种、脱叶、成熟度、含水率等),及"下游"(重视安全存放)。
44-47

便携电动式水果采摘机设计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水果采摘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低的现状,设计了便携电动式水果采摘机。水果采摘机主要由微型高速直流电动机、圆盘切割刀、果篮、钢丝及套、上下支承杆、切割控制手柄等部件构成。采摘时,通过改变上下支撑杆的相对位置调整支撑杆的长度,利用按动切割控制手柄调整切割刀的位置,并联动切割电动机开启切断果柄,完成采摘。该采摘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大部分果园采摘,能顺利高效的采摘果实,极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采摘效率。
48-49

曲柄摇杆机构的参数化图解法优化设计

摘要:为了提高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提出了基于尺寸驱动技术参数化图解法,利用Solid Works软件平台,建立了适用于各种给定参数设计问题的参数化图解法模型,并完成优化设计。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原理简明,建立过程简单,参数调整简便直观,与解析法具有同等精度,并可获得最优设计方案。
50-53

路面复合除冰机的热力射流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快速、经济地清除机场跑道、城市道路、桥面的积冰积雪,是冰雪气候条件下保障交通畅通与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研究分析现有除冰方法所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将热力融冰、水射流切割与机械除冰相结合的复合除冰方法,探讨了热力水射流机械复合除冰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文章重点对热力-水射流融冰装置进行设计,并进行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有效地实施除冰作业,满足设计要求。
54-58

基于ADAMS机械机构的自动化设计和运动特性分析

摘要:介绍ADAMS在机械机构设计和分析方面的应用。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进行了用户化界面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曲柄摇杆机构的自动化设计,减少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还对曲柄摇杆机构进行了运动特性分析,给出了反映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性的具体数值,对定量分析曲柄摇杆机构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9-62

螺旋桨设计和基于FLUENT的水动力特性分析

摘要:应用螺旋桨升力线旋涡模型,将连续的升力线离散为等强度的涡元,结合升力线理论和拉格朗日乘子求最小值的数值计算方法,求解了桨叶最佳环量分布,进而得到了叶片剖面厚度及拱度径向分布,根据所得到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三维建模,并应用FLUENT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进行了预报,螺旋桨满足测量装置推进性能要求。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