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经验、病例报告、信息交流、综述、医师问答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708
  • 国内刊号:31-1965/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686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4.25
  • 综合影响因子:2.9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念珠菌血症8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华山医院2007—2012年住院念珠菌血症患者88例,描述其念珠菌菌种分布、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等,并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念珠菌中白念珠菌40株,占45.5%;热带念珠菌20株,占22.7%;滑念珠菌17株,占19.3%;光滑念珠菌10株,占11.4%;克柔念珠菌1株,占1.1%。常见基础疾病包括实体肿瘤、糖尿病、手术史等。出院时好转60例,占68.2%,死亡或病情恶化28例,其中归因病死率18.2%。预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增高独立相关的因素为留置深静脉导管OR:6.322,95%CI:1.055-37.891,P=0.044),而接受合理抗真菌治疗者病死率较低OR:0.137,95%CI:0.039-0.480,P=0.002)。结论6年问该院念珠菌血症病原菌种构成比变化不大。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177-181

医院感染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CCmec分型及同源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多重耐药的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菌株的SCCmec基因分型,并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纳入26株耐药谱相同的MRSA菌株,采用多重PCR检测SCCmec的分型;应用Rep-PCR法采用DiversiLb系统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6株MRSA的SCmec多数为Ⅲ型,占84.6%,另检出Ⅱ型2株、Ⅳ型1株,1株未能分型;未发现I型SCCmec。DiversiLab分析结果显示MRSA可分为10组,同源性介于40%~100%。其中SCCmee-Ⅱ亚型2株完全相同。SCCmec-Ⅲ亚型subtype 1型相似性在90%以上;subtype 3型4株为同一组、MRSA相似性在95%以上;subtype 2型可分为5组,相似性在90%以上。结论医院感染多重耐药的MRSA多数以SCCmec-Ⅲ型为主,医院内存在一定流行,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感染控制部门重视。
182-185

致血流感染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摘要:目的对襄阳市中心医院分离1株疑似霍乱弧菌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检测其主要毒力基因。方法利用MicroScan WalkAway 40鉴定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玻片凝集法确定其血清型别,应用PCR及测序技术分析其16SrRNA基因;PCR检测其6个毒力基因。结果经鉴定,该株疑似霍乱菌株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经16SrRNA分析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霍乱弧菌相似性达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四环素均敏感,毒力基因检测rtxC和toxR阳性,tcpAET、ctxA、hlyA、tcpACL阴性。结论该株疑似霍乱弧菌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其致病与rtxC、toxR毒力基因有关。
186-18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泊沙康唑新型固体口服制剂:研究健康受试者中单剂和多剂剂量递增给药的药动学特性和安全性的随机临床试验

摘要:目的:泊沙康唑是一种有效治疗和预防真菌感染的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市售的口服混悬液需与食物同服以使药物达到最大吸收。现已研发出一种生物利用度高且不需同时进食的新型固体口服片剂。本研究旨在评价健康受试者中该新制剂单剂和多剂剂量递增给药后的药动学特性、安全性以及耐受性。方法:该试验是单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单次和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试验。筛选18~65岁的健康受试者,共24名,分为2组,每组12名(9名服用试验药物,3名服用安慰剂)。第1组受试者接受200mg每天1次和每天2次给药,第2组受试者接受400mg每天1次和每天2次给药。
189-18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血流感染74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多重耐药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菌种分布特点、临床特征、抗菌治疗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 74例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入选,其中73例为医院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原发性血流感染占51.4%(38/74);继发性血流感染占48.6%(36/74),继发于肺部感染最常见,占23.0%(17/74)。基础疾病以实体肿瘤最多见,占24.3%(18/74),糖皮质激素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手术及侵袭性操作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发生血流感染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前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APACHEⅡ评分升高。74例血流感染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感染65例,洛菲不动杆菌7例,琼氏不动杆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和洛菲不动杆菌混合感染者1例;全因病死率为27.0%(20/74)。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20.0%(15/75),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0.0%~42.7%。患者预后与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相关。对碳青霉烯类和含舒巴坦制剂不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6.9%(15/32)和40.0%(12/30),显著高于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的11.9%(5/42)和18.2%(8/44)。32例对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菌株感染的患者中,20例接受了含舒巴坦制剂的抗菌药物,病死率为20.0%(4/20),明显低于未使用含舒巴坦制剂药物患者的66.7%(8/,12)。结论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绝大多数为医院感染,多发生于术后及重症患者。不动杆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和含舒巴坦制剂不敏感菌株感染患者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应重视医院感染的防控。
190-195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使用结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4 093例患者的血清结核抗体,其中结核病441例,非结核病3 652例。采用结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ESAT-6、CFP10、LAM、38KD和16KD 5种成分,分析其结果。结果 441例结核患者中297例结核抗体阳性,3 652例非结核患者中,647例阳性,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67.35%,特异度为82.28%。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的较有效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对快速诊断结核病起辅助作用。
196-198

真菌性眼内炎27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常见致病真菌菌种及治疗结果,为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27例真菌培养阳性的眼内炎患者(27眼)临床资料、致病因素、标本涂片的显微镜检和培养结果以及治疗过程和疗效。结果 27例眼内炎患者中外源性感染21例(77.8%),其中20例是眼部穿通伤所致,1例白内障术后感染;内源性感染6例(22.2%),3例近期使用大剂量激素,1例流产术后,1例继发于骨盆骨折,1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27例患者进行了玻璃体涂片显微镜查菌丝,阳性率为63.0%(17/27)。27例患者共培养出8个菌属12个菌种,主要病原菌属为曲霉属11例(40.7%)、镰刀属8例(29.6%)和念珠菌属3例(11.1%)。曲霉属主要是黄曲霉6例(22.2%)和烟曲霉5例(18.5%);镰刀属主要为串珠镰刀4例(14.8%)和尖孢镰刀3例(11.1%)。25例患者接受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以及穿透角膜移植等一种或多种治疗措施,22例保留住眼球,3例经上述治疗无效行眼内容剜除术;2例患者因病情严重直接行眼内容剜除术。结论真菌性眼内炎主要是外源性眼内炎。眼穿通伤是外源性眼内炎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曲霉和镰刀霉是主要病原菌。大量使用激素是内源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标本涂片查找菌丝和真菌培养是诊断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199-203

仓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仓鼠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的方法和评价指标。方法以克林霉素皮下注射为诱导(术前1 d),24 h后以临床分离株KH1(106108CFU/mL,核糖体型027)或SH9(1081010CFU/mL,核糖体型001)灌胃。观察不同建模方式下仓鼠的全身情况、腹泻和体重变化。至观察终点(第7天或死亡)行结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克林霉素100 mg/kg皮下注射,24 h后分别以艰难梭菌KH1或SH9活菌混悬液灌胃后,KH1 108CFU/mL剂量组仓鼠全部出现腹泻,至第5天全部死亡;SH9 1010CFU/mL剂量组亦全部发生腹泻,死亡率为66.7%。其他实验组仅1只仓鼠出现腹泻死亡或无腹泻。腹泻仓鼠有稀便及湿尾现象,体重减轻,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结论以100 mg/kg克林霉素皮下注射,24 h后1081010CFU/mL艰难梭菌活菌混悬液灌胃,可建立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模型。
204-20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美国FDA限制食用动物使用头孢菌素

摘要: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于2012年1月4日一项法令,禁止牛、猪、鸡和火鸡使用某些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该法令于2012年4月5日开始实施。FDA曾在2008年一项类似法令,禁止所有食用动物超出规定使用头孢菌素,但最后因公众反对而被撤消。新法令综合考虑了各方意见,并旨在保护头孢菌素在治疗人类疾病中的有效性。该法令禁止在牛、猪、鸡和火鸡中超适应证使用或未经批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未经批准的剂量、使用频率、疗程或给药途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②使用未批准用于牛、猪、鸡和火鸡的头孢菌素(例如,一些只用于人类或宠物的头孢菌素);③预防性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209-20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噁唑烷酮类新药MRX-Ⅰ在人血浆、尿液浓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摘要:目的建立及验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恶唑烷酮类新药MRX-I药物浓度。方法 UPLC-MS/MS液相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8;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v/v)。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内标为利奈唑胺,以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法清除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杂质。方法学验证包括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精密度和准确度及MRX-I在人血浆及尿液样本中放置稳定性。结果 UPLC-MS/MS法检测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中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 00~1.00)mg/L,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5 00 mg/L。MRX-I与内标在血浆和尿液中的保留时间小于1.5 min。本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90.4%±8.2%和82.7%±7.9%;血浆和尿液中MRX-I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12.8%±13.4%和105.6%±13.4%。MRX-I血浆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8.9%~105.0%和96.5%~102.6%;尿液样本的测定方法日内、日间准确度分别为92.7%~98.6%和95.1%~105.7%。MRX-I在人血浆和尿液样本室温放置24 h、预处理后自动进样器放置48 h、-40℃冰箱冻融3次、-40℃冰箱分别放置8个月和6个月仍然保持稳定。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检测人血浆及尿液中MRX-I浓度方法的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其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
210-215

H7N9流感患者15例血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H7N9流感患者的血气分析特点,了解新发疾病的特点及转归,以便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采用雷度(Radiometer)ADL80血气分析仪对15例H7N9流感患者进行血气分析,并比较好转患者与死亡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中,12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死亡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3岁,12例好转患者中9例的氧分压均〈8 kPa,符合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出院时9例患者氧分压均恢复正常(11.033±2.335 kPa,正常值10~14 kPa)。死亡患者入院时外周动脉血pH值的平均值为7.335,极差值为0.15(7.39~7.54),最差的外周动脉血pH值平均值为7.233,极差值为0.003(7.32~7.35),与好转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7N9流感病毒易感染中老年患者,易出现呼吸衰竭,死亡多为高龄患者。但氧分压的高低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无论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指标如何,给予正确积极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若患者出现外周动脉血pH值下降,高度提示预后不良,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案。
216-218

腹水乳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腹水乳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诊断失代偿性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价值。方法以2011年5月—2011年12月住院诊断的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治疗前后腹水,检测腹水中的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和腹水培养。测定腹水中的乳铁蛋白和CRP。结果 66例患者共收集117份腹水标本。26例患者PMN≥250×10^6/L为SBP组,其中11例患者体温波动于37.3~38.0℃,11例患者外周血WBC>10×10^9/L,12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比率大于0.75,仅8例患者腹水培养阳性。另12例为疑似SBP,其余28例符合非SBP诊断。治疗前SBP组和非SBP组乳铁蛋白含量分别为(768.46±611.70)ng/mL和(98.28±56.81)ng/mL。CRP为(9.397±3.737)mg/L和(1.786±0.520)mg/L。经过积极抗感染和支持治疗,SBP组乳铁蛋白和CRF明显下降,分别平均为657.05 ng/mL、8.130 mg/L。乳铁蛋白诊断SBP的临床参考值为233 ng/mL,其诊断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7.5%。CRP的临床参考值为4.39 mg/L,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92.5%。联合乳铁蛋白和CRP诊断SBP,灵敏度为99.70%、特异度为90.18%。结论腹水乳铁蛋白和CRP检测用于诊断SBP特异度和灵敏度高,对SBP的诊断具参考价值。
219-223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延长头孢吡肟输注治疗时间可降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

摘要: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实验研究设计,评价延长头孢吡肟静脉输注时间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和(或)肺炎住院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2008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使用头孢吡肟每8小时2 g静脉输注30min和2010年7月1日—2011年5月31日使用头孢吡肟每8小时2 g输注4 h两组共87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中,54例患者接受头孢吡肟间歇性静脉输注,33例接受延长输注时间。延长头孢吡肟输注组的总病死率明显较间歇性输注组低(各为20%和3%;P=0.03),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为14.5d和11d,P=0.36)。但ICU患者,延长输液时间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间歇输注组短(各为8d和18.5d,P=0.04)。
223-223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gyrA、gyrB和外排系统共同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经VITEK-2(C0mpact细菌鉴定仪检测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MIC值,PCR扩增DNA促旋酶基因gyrA和gyrB以及DNA拓扑异构酶Ⅳ的parC和parE基因,实时-RT-PCR分析细菌外排系统表达情况。结果琼脂稀释法检测结果与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仪检测结果相符。PCR扩增测序发现以DNA促旋酶基因gyrA(在位点941处插入碱基C)和gyrB(3株在位点1588处缺失碱基A,其他菌株在位点1543处插入碱基T)基因缺失或者插入导致移码突变为主,parE基因有3株在位点1895处插入碱基C。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以mexA和mexC表达增加为主。结论检出的耐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铜绿假单胞菌是由于DNA促旋酶基因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和mexAB-OprM和mexCD-OprJ表达增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4-228

肺部暗色丝孢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加强对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诊治率。方法分析200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甄氏外瓶霉所致的肺部暗色丝孢霉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原学资料,结合1995年1月至2013年8月国内报道的23例有完整资料的暗色丝孢霉病病例进行复习。结果 24例暗色丝孢霉病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76岁,平均(40.0±21.8)岁。既往体健者17例,有基础疾病者7例。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18例,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2例,鼻窦和睑结膜感染各1例。单纯临床标本培养阳性的5例中,皮肤脓液1例,肺组织2例,脑脊液2例;单纯病理学阳性1例;组织培养和组织病理同时阳性18例。24株暗色丝孢霉中进行了鉴定分型的有22株,以甄氏外瓶霉为主(7株)。2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单纯药物治疗18例,抗真菌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局部病灶4例,抗真菌治疗联合XD-635AB光动力激光治疗1例。其中单用伊曲康唑10例,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该系列暗色丝孢霉病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史,临床表现以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为主,皮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和胸腹部。最常见者由甄氏外瓶霉引起,其次为疣状瓶霉和棘状外瓶霉。伊曲康唑对大多数病例有效:对于难治性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
229-234

儿童肠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的肠道病原菌分布、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08—2013年门诊和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肠道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5年期间共收集到肠道病原菌545株,其中沙门菌属为67.2%,其次为志贺菌属20.7%,金葡菌4.6%,空肠弯曲菌3.7%,气单胞菌属2.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0.9%。患儿以男性稍多(56.3%),婴幼儿期(2岁以下)患儿占72.7%;夏、秋季为好发季节(72.9%)。志贺菌属对氨苄西林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高于沙门菌属(P〈0.05);福氏志贺菌对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宋内志贺菌(P〈0.001)。68.3%的志贺菌属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明显高于沙门菌的44.7%(P〈0.001)。结论该院儿童腹泻的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多样,以沙门菌属和志贺菌属为主,具有性别、年龄、季节与地区分布的流行特征,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不同菌属、菌种之间差异较大,应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为控制儿童腹泻提供参考。
235-239

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血清IL-17、Dectin-1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非粒细胞缺乏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患者血清中IL-17、Dectin-1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收集23例确诊及临床诊断为IPA的非粒细胞缺乏患者(IPA组)、31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患者(肺炎组)和5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7含量;同时检测IPA组及对照组血清Dectin-1含量,并测定IPA组患者血清G试验、GM试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RP的水平,随访患者预后,分析血清IL-17与其相关性。结果 IPA组患者血清IL-17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A组血清Dectin-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PA组血清IL-17与Dectin-1水平呈正相关(r=0.81,P〈0.05);IPA组血清IL-17、Dectin-1水平与G试验、GM试验、白细胞、CRP及患者的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非粒细胞缺乏宿主曲霉感染时刺激Dectin-1产生,激活Th17细胞免疫反应,且两者间存在相关性。
240-244

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痰标本中金葡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276株金葡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药敏试验结果按CLS1标准判断。结果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检出率为79.0%(218/276);临床分离的金葡菌主要分布为神经内科76株(27.5%)、ICU 70株(25.4%)、神经外科50)株(18.1%)、呼吸内科25株(9.1%)。金葡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均〈0.5%;MRSA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低于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MRSA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MSSA。结论 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