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经验、病例报告、信息交流、综述、医师问答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9-7708
  • 国内刊号:31-1965/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686
  • 创刊时间:200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4.25
  • 综合影响因子:2.9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2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6年1月一2009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资料。结果27例患者纳入分析。患者基础疾病评分(Charlson评分)为4.48±2.10;发生血流感染时均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或升高;9例患者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9例患者住院死亡。患者血流感染来源于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中心静脉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多重耐药(MDR)菌株感染6例。与非MDR组相比较,MDR组患者人院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和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显著升高,入住ICU时间显著延长,人院至血培养阳性前接受2类或2类以上抗菌药物治疗比率显著升高,血培养阳性后的适当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率显著降低;两组Charlson评分、临床表现、抽取血培养时的APACHElI评分与SOFA评分、住院病死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血流感染患者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该菌MDR菌株感染患者人院时病情多重于非MDR感染者,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应积极行病原学检查,尽早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81-85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妊娠期间采用甲硝唑对出生胎儿的影响

摘要:甲硝唑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与阴道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感染。有临床报道服用甲硝唑可能导致早产、新生儿低体质量或先天性畸形。甲硝唑为FDA妊娠期用药B类药物,在动物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但缺乏孕妇中的对照研究。
85-85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2010年中国CHINET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医院葡萄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中国14所综合性医院,按统一方案进行葡萄球菌属细菌的耐药性监测和分析。结果7530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临床分离株中,金葡菌占59.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0.9%(均分离自血液和无菌体液)。后者中有表皮葡萄球菌(21.6%)、人型葡萄球菌(7.3%)和溶血葡萄球菌(4.5%)等。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分别占51.7%(11.5%~77.6%)和74.8%(62.7%~95.5%)。60%以上的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对磷霉素和甲氧苄啶一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中分别有68.7%和87.8%菌株对磷霉素和利福平敏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MRSA和MRCNS检出率最高,尤其在某些医院中的某些科室有相对集中趋势。未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国内临床上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的检出率较高,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医院和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须重视对异质性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hVISA)和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VRSA)的检测。
86-92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伏立康唑的多中心药动学研究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摘要:伏立康唑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现有的有关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研究表明,其临床意义虽重大,但均是单中心的小样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探讨了伏立康唑浓度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关系,并评价了可能影响伏立康唑浓度的临床因素和药物相互作用因素。入选2008年12月2010年5月在澳大利亚的7所医院接受伏立康唑治疗,并至少有1次药物浓度监测的患者。该研究共纳入201例患者,包含783个伏立康唑谷浓度结果。
92-92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对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病死率的影响:荟萃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中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I。)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英文检索关键词为“ESBL”、“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与“bacteremia”、“blood—stream”两组关键词一一组合,中文检索词为“超广谱G内酰胺酶”与“血流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获得比较ESBL及非ESBL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筛选、异质性检验,纳入文献的研究设计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9篇文章符合标准,获得3218例样本,其中病例组994例,对照组222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产ESBI。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病死率较非产ESBL的明显增高(RR1.86,95%CI1.50~2.30,P〈0.001)。结论在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中,产ESBI。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了病死率。
93-99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33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至2010年5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33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致脓毒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培养、超声心动图、胸部影像和诊治经过。结果33例患者平均年龄(27±21)岁,32例(97.0%)有基础心脏病,27例(81.8%)为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94.0%)、咳嗽(60.6%)、胸痛(48.5%)、呼吸困难(42.4%)、咯血(9.1%)。血培养阳性率为31.0%,其中45.5%病原菌为葡萄球菌属细菌。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检查,表现为片状阴影(100%)、结节影(18.2%)、空洞(3.0%)和胸腔积液(63.6%)征像。5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病变类型和分布与x线胸片相似,但检出的病灶数目与类型增多。所有患者均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78.8%接受心脏手术治疗,23例治愈,5例好转,2例病情控制,1例病情未控制者自动出院,2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43.1±33.2)d。结论脓毒性肺栓塞病情隐匿,缺乏特异性,存在肺外感染灶的患者出现发热、胸部影像学改变应警惕本病,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积极控制肺外感染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100-105

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65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8—2011年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65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65例以发热为首发表现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48例体温高于38℃,多数在脑膜刺激征期(51/65);脑脊液检查指标不典型者20例;头颅CT或MR1检查显示有脑积水(53/65),T—SPOT检查阳性率75%(39/52)。结论对发热患者应引起重视,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以及新的检查技术,如T—SPOT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与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106-108

微透析法研究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部的药动学

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静脉注射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组织中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模拟左氧氟沙星人体400mg/d静脉给药,采用微透析技术对肺炎大鼠的血液及肺组织同步取样,测定其中游离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第20分钟,肺组织内达到高峰浓度(Cmax)(28.08±9.88)mg/L,并接近于血液药物浓度,之后两者同步下降。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内的穿透率为1.01±0.21。消除半衰期(岛/。)在血液内为(229.9±55.6)min,肺组织内为(232.8±74.2)min。血液及肺组织的药一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9.46±28.69)mg·h/L和(56.21±18.11)mg·h/L(P〉0.05)。分布系数(AUC*/AUCm№)为1.04±0.85。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在肺炎大鼠的血液及肺组织内的游离药物浓度较高,超过了最低抑菌浓度和防耐药突变浓度,但仍处于突变选择窗相关药动学参数范围内,可能导致耐药突变菌株富集。
109-114

《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出版

摘要:《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手足口病是儿科常见传染病之一,由于常为一般型病例,预后良好、不被人们所重视。然而,手足口病可以引起流行和暴发,也可以出现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甚至造成社会恐慌。为提高和普及手足口病诊断和治疗的相关知识,中华医学会儿科急救学组副组长、湖南省医学会副会长兼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儿童医院院长祝益民教授,根据儿童手足口病救治经验,主编了《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全书10万字,每本定价14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
114-114

1株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基因突变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1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的耐药机制。方法从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1例血液病患者痰标本分离出1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该菌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23SrRNAV区域和23SrRNA4个拷贝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结果耐药菌株23SrRNAV区域第2576位核苷酸发生G—u突变(G2576U),4个拷贝基因片段中,除拷贝1外,其他3个拷贝均发生G2576U突变。结论G2576U点突变是该菌株的耐药机制。
115-118

第九届国际血液净化大会(ISFA)第七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摘要:第九届国际血液净化大会将于2013年5月9~12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届时还将召天第七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日本TohruTani教授和郑树森院士、刘志红院士及邱海波教授为共同主席。会议由国际血液净化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pheresis,ISFA)、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共同主办。ISFA成立于1996年,致力于传播推动最新的血液净化技术和临床应用,此次是ISFA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118-118

2011年临汾地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临汾地区2011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1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自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除米诺环素外,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结论临汾地区2011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临床上应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防控措施,控制其引发的医院感染。
119-120

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漂移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变化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2009年安徽省立医院微生物实验室MRSA的分离率及MRSA万古霉素的MIC值变化,并结合临床资料评价万古霉素MIC漂移对疗效的影响。结果3年中我院MRSA在金葡菌中的比率逐渐增加。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MIC≤0.5mg/L的菌株所占比率逐年下降,而MIC~2.0mg/L的比率逐年上升。MIC≤1mg/L时,治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56.5%、87.0%和78.3%,MIC:≥2mg/L时,分别为44.0%、68.0%和64.0%,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后者明显延长。结论3年中我院MRSA在金葡菌中分离率增加,万古霉素MIC显著增高,但治愈率、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仍无差异。
121-123

新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B24的克隆表达

摘要:目的研究新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qnrB24的耐药特性。方法PCR扩增qnrB24基因全编码区,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将qnrB24与克隆载体PHSG398双酶切连接,转化人E.coil JMl09受体菌中表达。用E试验纸条法对携带qnrB24的临床菌株、受体菌和克隆表达株进行常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qnrB24与qnrB10源性为98.7%,3个碱基位点发生同义突变,分别为139位C→A,257位C→T,670位A→G,导致氨基酸改变为47位亮氨酸-蛋氨酸,86位丙氨酸→缬氨酸,224位异亮氨酸-缬氨酸。qnrB24基因表达株对常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受体菌下降为原来的近1/s,但耐药水平低于临床分离菌株1/321/12s。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qnrB24基因,qnrB24基因可以轻度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124-127

替考拉宁对正常兔眼房水细胞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正常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后对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2.5~3.o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替考拉宁1.0mg)、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于两组兔右眼玻璃体腔分别注射1g/100mL替考拉宁0.1mL和灭菌生理盐水0.1mL。术前和术后1、2、3、7、14和28d抽取房水并采用ELISA法测定房水中TGF-β2、IFN-γ、IL-6和IL-8的含量。结果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房水中TGF-β2含量分别为(403.86±2.93)pg/mL和(403.83±2.30)pg/mL术后两组TGF-β2量均下降(P〈0.05)。术前实验组房水中IFN-γ、IL-6、IL-8含量分别为(340.41±17.36)pg/mL、(46.40±1.87)pg/mL、(44.73±1.37)pg/mL,对照组分别为(340.10±13.78)pg/mL、(46.56±1.86)pg/mL和(44.59±0.52)pg/mL;术后两组房水中IFN-γ、IL-6、IL8均上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1.0mg)对房水中TGF—β2、IFN-7、IL-6和IL-8含量变化无影响。玻璃体腔注射操作可引起房水TGFpz含量下降,IFN-γ、II-6和IL一8含量升高。
128-13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特征及CTX—M型、TEM型、SHV型基因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双纸片法检测ESBLs,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M酶、TEM酶、SHV酶基因型DNA序列分析确认TEM及SHV基因亚型,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3株大肠埃希菌中45株ESBLs表型确证试验阳性,检出率为54.2%,PCR扩增结果显示83株大肠埃希菌中CTX—M型基因扩增阳性44株(53.0%),TEM型阳性32株(38.6%),SHV型阳性1株(1.2%),TEM型和SHV型测序结果分别为TEM-1亚型和SHV-1亚型。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未见耐药外,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分别为13.3%、17.8%和31.1%,产ESBLs大肠埃希菌,除了对头孢菌素、单环8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很高耐药性外,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耐药率均高于60%。结论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132-135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FIAC)第十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IDAC)第三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SICCMAC)第一轮通知

摘要:中华医学会与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四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与亚太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定于2013年8月21—24日在上海浦东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135-135

硝酸镓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检测新型抗菌剂硝酸镓对临床分离的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探索清除细菌生物膜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测定硝酸镓对10株UPEC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生物膜的抑制率,同时观察铁离子(Fe3)对硝酸镓抑菌作用的影响,用以分析硝酸镓的抗菌机制。结果硝酸镓对试验菌株的M1C为10~12mg/L,对早期生物膜的抑制率为88.5%~92.7%,各菌株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O.05),高浓度的Fd’能够降低硝酸镓的抑菌作用。结论硝酸镓通过与Fe3’竞争,限制细菌对铁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抑制细菌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尿路感染的防治有待进一步研究。
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