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1-1253/Q 国内刊号
  • 1001-9332 国际刊号
  • 2.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应用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应用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评述、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森林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化感作用2327-2332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自身种子萌发、胚根和胚轴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挥发物中含量较大的化合物有20种,其中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占较大比例,有5个单萜、12个倍半萜.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物对自身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度指数、胚根和胚轴伸长量、鲜质量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华北落叶松挥发物中存在潜在的化感物质,并可能与挥发物中较高含量的萜类化合物有关.华北落叶松枝叶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影响自身的更新,是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退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桃芽休眠的自然诱导因子及钙在休眠诱导中的作用2333-2338

摘要:以2年生低需冷量设施栽培适宜品种“春捷毛桃”为试材,研究桃植株进入休眠和发展抗冻性的自然诱导因子及Ca^2+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短日照和自然低温单个因子或其共同作用均能诱导桃植株停止生长,然后进入休眠状态和发展抗冻性,但短日照和自然低温的作用机制不同.短日照首先诱导桃植株进入休眠状态,然后诱导抗冻性发展;而自然低温则是首先诱导桃植株抗冻性发展,而后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当短日照和自然低温共同作用即自然条件下时,短日照起主导作用,自然低温起辅助促进作用.短日照处理研究表明,短日照诱导桃植株停止生长、休眠诱导和抗冻性发展离不开Ca2+的作用,在此过程中Ca2+起着传递短日照信号的作用;在人工补光长日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Ca2+逐渐由细胞间隙、细胞壁和液泡流入细胞质和核内,同时植株生长速度变缓并最终完全停止,随后进入休眠状态并发展抗冻性.表明Ca2+作为传递自然低温信号的信使在自然低温诱导桃植株停止生长、抗冻性发展和休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河北木兰围场油松年轮生态学的初步研究2339-2345

摘要: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了河北木兰围场油松的生长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松生长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以早材最为敏感.5、6月气温与油松生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月的降水和相对湿度对油松早材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上年9月到翌年9月的降水对油松生长有更强的促进作用;12月到翌年3月的相对湿度对油松晚材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干旱和全轮显著;油松的生长与大尺度气候波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951—2006年间,围场地区增温明显.随气温的升高,油松生长对温度和降水的敏感性下降,且有向相反方向转变的趋势.百年尺度上5—6月平均气温的重建值与观测值差异较大,说明当地油松的宽度生长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波动较大.

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持水特性2346-2351

摘要: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提法,对秦岭西部地区4种主要针叶林(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粗枝云杉和欧洲云杉)林地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龄相近的4种针叶林林下凋落物储量大小依次为粗枝云杉(29.81t·hm^-2)〉欧洲云杉(26.17t·hm^-2)〉日本落叶松(13.30t·hm^-2)〉华北落叶松(8.46t·hm^-2);不同林型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与浸泡时间皆呈对数关系,其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幂函数关系,而各种持水特性与森林类型和凋落物的分解程度无关;研究区4种针叶林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持水能力均强于分解层,而落叶松林的持水能力较云杉林强.

1962—2007年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秋季物候动态2352-2356

摘要: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络北京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及气候资料,分析了1962—2007年北京地区20种主要木本植物秋季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962—2007年间,北京地区秋季物候开始日期基本保持不变,但结束日期有所推迟,推迟的幅度为3.2d.10a-1,导致该区秋季延长了约14d;研究期间,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秋季叶始变色期均表现为推迟趋势,平均推迟幅度为4.9d.10a-1;平均最低气温是影响北京地区木本植物叶始变色期早晚的主要气候因子.气候增暖可能是导致近40年北京地区木本植物秋季物候期推迟的主要原因.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对温度的敏感性2357-2363

摘要:以武夷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基地,研究了4种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且一致的季节变化,其中夏季土壤呼吸速率最大,为3.10~6.57μmolCO2.m-2.s-1,冬季最小,为0.27~1.15μmolCO2.m-2.s-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不同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和凋落物输入量的关系各不相同;高海拔地区土壤呼吸的Q10值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中亚热带地区,不同海拔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波动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可能释放更多的CO2.

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2364-2368

摘要:以新疆天山南坡的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寒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的地下生物量逐渐增大,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从表层至底层逐渐递减,呈“T”形分布.高寒草原、高寒草原化草甸和高寒草甸0~10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分别占总地下生物量的68.1%、84.1%和86.7%.地下生物量与大气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有机质、速效氮和pH等无显著相关.

叶片损害强度与基质营养水平对苦草补偿性生长的影响2369-2374

摘要:通过室外双因子控制试验,研究了叶片损害强度与基质营养水平对沉水植物苦草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损害与基质类型对苦草的累积生物量、生物量的分配(根叶比)及分株数均有显著影响.与未受损植物相比,强受损使苦草的累积生物量及无性分株数显著降低,根叶比明显升高,而弱受损与未受损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与营养贫瘠的岸泥相比,生长在肥力较高湖泥中的苦草的累积生物量较高,而根叶比与分株数较低;叶片损害与基质类型对苦草的相对生长率也有显著影响,受损使苦草的生长率明显提高,而两受损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别.未受损与强受损时,湖泥中苦草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岸泥,弱受损时则相近.并初步探讨了水生植物受损后的补偿生长机理.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2375-2381

摘要:通过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18年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0~20cm)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影响.施肥处理包括化肥NPK不同组合(NPK、NP、NK、PK)、全部施用有机肥(OM)、一半有机肥+化肥NPK(1/2OMN)及不施肥(CK)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含量,提高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分配比例及颗粒有机质C/N.施肥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1.7%~196.8%和13.0%~152.2%,土壤颗粒有机碳对总有机碳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31.5%~67.3%,土壤颗粒有机氮对全氮储量增加的贡献率为14.3%~100.0%;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2.0%~75.0%和0.0%~69.8%.各处理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储量均以OM处理最高,且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而化肥处理中NPK均衡施用效果最好.说明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NPK配施及化肥NPK均衡施用是增加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及矿质结合有机碳和氮的关键.

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例对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382-2387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明显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减少了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同时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但对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孕穗期追施比例过大导致产量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生态效益,以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2388-2393

摘要: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70%处理〉80%~90%处理〉40%~50%处理,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40%~50%处理〉80%~90%处理〉60%~70%处理,表明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小麦旗叶早衰,影响籽粒灌浆,降低粒重.在花后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施氮肥可以延缓小麦旗叶衰老,但过量施用氮肥则不利于小麦粒重的提高,尤其是在花后土壤缺水的情况下,施用过多氮肥可导致小麦粒重下降.在小麦生产中可以将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相结合,延缓小麦植株衰老,提高粒重.

嫁接对茄子根系分泌物中肉桂酸和香草醛的调节效应2394-2399

摘要:茄子根系分泌物中普遍存在肉桂酸和香草醛等化感物质.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嫁接对这两种物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嫁接降低了茄子根系对这两种物质的分泌,尤其是显著降低了对香草醛的分泌,与自根茄子相比,嫁接使根系分泌的肉桂酸最多降低68.96%,香草醛最多降低100%.在外源肉桂酸和香草醛胁迫下,特别在外源肉桂酸胁迫下,与自根茄子相比,嫁接促进了茄子植株的株高、茎粗,使叶绿素含量增加5.26%~13.12%,降低了根系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根系的SOD活性,明显缓解了肉桂酸的胁迫.

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力特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400-2407

摘要:采用地统计学中交互相关系数方法,对黄土高原六道沟流域农田、荒草地、林地、苜蓿地4种土地类型土壤剖面水力特性及其对水分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与荒草地的土壤特性相似,苜蓿地与林地相似;相同吸力条件下,土壤水分以农田最大、林地最小,而饱和导水率则相反;除土壤水分消耗期的林地和苜蓿地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外,其他时期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剖面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影响程度依土壤水分条件而异:水分补偿期,剖面土壤饱和导水率对滞后其空间距离0~40cm土层内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显著影响,而土壤水分含量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范围为0~50cm;水分稳定期,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互影响范围均在0~60cm;水分补偿期和稳定期,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土壤水分消耗期,农田和荒草地饱和导水率与水分含量呈正相关,饱和导水率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范围在滞后其空间范围0~80cm土层内,而土壤水分含量对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范围在0~60cm内,林地和苜蓿地则呈负相关,相互影响范围均在0~60cm土层内.

黄土高原冬小麦田光谱特征变化及其与二氧化碳日收支的相关分析2408-2413

摘要:根据光谱辐射仪对黄土高原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光谱反射率的连续观测数据及CO2通量观测数据,对冬小麦田光谱特征变化及其与CO2日收支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田不同波长光谱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同一天内,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最大的波段(550nm左右、700~1050nm)表现为峰.不同生育期同一时刻,可见光波段(350~670nm)反射率变化不大,近红外波段(700~1050nm)出现较大差异,在出苗期、分蘖期和越冬期后红边位置向长波方向“红移”;越冬期前出现向短波方向“蓝移”的现象;但成熟期“蓝移”现象不明显,表现为突变;其他生育时期没有观测到波谱位移.NDVI的日变化呈U型,13:00左右最低,16:00后出现较大波动,与抛物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小麦生长旺盛时期,对其地面遥感观测应选择在NDVI变化不大的13:00左右进行;整个冬小麦生长季11:00反射率及NDVI以播种后第140天为中心对称,NDVI的季节变化表现为M型,可用四次多项式拟合;在整个小麦生育期中NDVI与CO2的日收支呈极显著负相关,但正午左右的相关性稍差.

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光能竞争与生产力2414-2419

摘要:农林复合系统是改善渭北黄土区脆弱生态环境,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该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李子与大豆(秦豆8号)/辣椒(陕椒981)农林复合模式为对象,研究了复合系统内大豆、辣椒的光合作用、生长和产量等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辣椒的光合有效辐射、光合速率、生物量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距树行愈近,影响愈大.叶片水势与大豆、辣椒的光合速率、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产量呈不相关或负相关.而10~20cm土壤含水量与大豆的生物量和产量,以及辣椒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呈正相关.大豆、辣椒产量与其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农林复合系统中,光能竞争是导致间作大豆、辣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及溶氧胁迫对其体内酶活力的影响2420-2427

摘要:采用Winkler法测定水中溶氧含量,通过比较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含量之差确定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及窒息点,并在不同程度的溶氧胁迫下测定乌贼体内多种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耗氧率呈明显的“高-低-高-低”昼夜变化;耗氧率与水温(16℃~28℃)和光照(3~500μmol.m-2.s-1)呈正相关,与pH值(6.25~9.25)呈负相关;随着盐度的升高(18.1~29.8),乌贼耗氧率呈“高-低-高”变化,盐度为24.8时耗氧率最低;雌性乌贼耗氧率高于雄性.窒息点随乌贼的体质量增加而降低,平均体质量为(38.70±0.52)g的乌贼窒息点为(0.9427±0.0318)mg.L-1.随着溶氧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均先升后降,脂肪酶活力下降,蛋白酶活力呈“降-升-降”变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呈先升后降趋势,但溶氧胁迫下的酶活力比正常时要高.

青岛近海及其临近海域冬季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分布2428-2434

摘要:微微型浮游植物(0.2~2.0μm)是海水中最小的自养浮游生物,在世界各海域广泛分布,并在海洋有机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对青岛近海及其邻近海域冬季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空间变化和昼夜变化的特征,并分析了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冬季该海域以富含藻红素(Phycoerythrin-rich,PE)的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细胞占优势,微微型真核藻类(Picoeukaryote,Euk)次之,而富含藻蓝素(Phycocyanin-rich,PC)的聚球藻细胞数量很低,未发现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Pro)的存在.Syn的变化范围为8.97×10^3~1.95×10^5cells.ml-1,平均4.67×10^4cells.ml-1;Euk的变化范围为1.95×10^2~1.01×10^4cells.ml-1,平均2.39×10^3cells.ml-1.Syn丰度在胶南以南海域出现高值区域,在即墨海域和崂山东南海域出现低值区域.Euk丰度在日照海域出现高值区域;崂山海域为低值区域;各水层Syn和Euk丰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胶州湾中部连续站4层水体的24h昼夜连续变化进行观测发现,Syn、Euk丰度都有明显昼夜波动.相关性分析表明:Syn与温度、电导率呈正相关,与溶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Euk与盐度和溶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微微型浮游植物对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约为20%.

2006年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群集2435-2442

摘要:根据2006年11月19日—12月24日在东海陆架海域(24.0°—32.0°N,120.0°—127.0°E)进行的综合采样调查,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集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64属145种(包括未定名种),其中硅藻是该调查海区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群,其次为甲藻.主要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圆海链藻、丹麦细柱藻、斯氏几内亚藻、尖刺伪菱形藻和铁氏束毛藻等.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09~5.11cells.ml-1,平均值为4.92cells.ml-1,秋季东海陆架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刻画,其高值出现在调查区的北、东部离岸海域,细胞丰度大于30cells.ml-1.浮游植物及硅藻和甲藻的细胞丰度垂直变化趋势基本上都是随着水深增加,丰度逐渐减小.各个断面细胞丰度密集区主要集中在表层,个别站位的中层和底层也出现浮游植物密集区.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80,其高值位于调查区东北和东南部,物种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1,其高值位于调查区中部,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与细胞丰度的分布一致.从Pearson相关性指数来看,亚硝酸盐、溶解态有机氮(DON)和温度显著影响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