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工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7 14:55:22

应用化工论文

应用化工论文篇(1)

2应用型化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研究生主要是把已发现的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的高端人才。应用型研究生既要有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应用型研究生化学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研究生具有化工学科方面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化工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同时,从产品生产过程是学科集成的结果角度看,应用型研究生要具有较强的知识集成能力,同时,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1]。

3应用型化学工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探索

3.1理论教学改革

(1)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应不断更新完善,以符合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而构建有利于增强研究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广大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2]。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建立富有化学、化工特色的化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实施遵循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整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删掉重复或内容陈旧的课程,合并相近课程。其次,增设跨学科课程和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以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化和人才培养复合化的趋势。第三,增设一些前沿性、前瞻性的教学内容,引领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开阔思路,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针对跨专业入学的研究生,增设最基本、最必要的专业修补课程,以加强跨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以利于后继学习和研究的深入。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略了教与学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减弱了整体效能。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已经具有了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因此,研究生的教学应采用广内容和多方法相融合的课内教学手段。即从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两个方面着手,改变目前静态、呆板的教学方法,采取更为有效的新方法,如互动式教学、探讨式学习、探索性研究,探讨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新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可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探索性内容,努力把课题研究融入理论教学中,鼓励学生查阅各类文献,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营造出自由的学术氛围,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水平[3]。

(3)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建立符合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水平。比如基础理论和基础原理考核可采用试卷形式;专业课程可通过分析文献、提炼思路、归纳总结、撰写学术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评定;实践课程则可通过任务设定、实验操作、实践等进行考核。总之,要立足于以强调实践能力的多样化标准取代单一的学术性标准,通过考核促进研究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4]。

3.2实践教学改革

化学工程作为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对实践教学有很高的要求。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

3.3实验体系的设置

化工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的最直接的实践技能就是实验操作技能。在本专业的实践实验体系设计中,可增加一项实验技能训练,此项训练可以开放选修实验或创新实验的形式开展,内容不同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集中于本专业的热点实验,增强本专业特色实验技能,也可开拓学生的专业接触面和眼界。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应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模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6]。

3.4产学合作与校企合作的开展与建立

利用各种条件(如教师科研合作企业、校友主管的企业等)建设各类实践基地,研究生可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短期实习,目的是使学生熟悉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产和研发流程。此外,要求研究生选定一个或几个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或实习,重点了解与本人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企业技术需求,主要生产或研制流程、工艺等,并要求研究生须撰写调研实习报告,加强认识。

应用化工论文篇(2)

2001年12月21—23日全路信息工程工作会议在济南市召开,铁道部副部长到会并作了重要报告。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主任李中浩、铁道部基础部副主任胡东源和铁通公司总裁彭朋分别就TMIS、DMIS工程和通道建设作了专题报告。济南、柳州、北京铁路局,羊城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研究设计院和南京铁路分局的代表分别汇报了各自单位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情况。铁道部总工程师王麟书作大会总结。参会的300多位代表分组对铁路信息化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济南铁路局电子计算中心。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铁道部党组、傅志寰部长关于加快铁路信息化建设步伐的要求,总结和部署TMIS、DMIS工程和通道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全路通力合作,加快建设步伐,搞好综合应用,完善保障体系,早日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运输信息在铁路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2001年全路信息化工程取得的成绩

1.TMIS建设和应用进一步加快

(1)从3个方面对TMIS总体方案作了调整。第一,按照运输组织的要求,把过去原始信息由站段直接报中央系统,改变为原始信息层层落地,在铁路分局、铁路局、铁道部3级建立原始数据库;第二,在站段、铁路分局、铁路局、铁道部4级对TMIS原纵向的各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综合应用;第三,规范计算机网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网络和应用安全。该调整方案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评审。

(2)进行了3级建库及综合应用开发试验。在有铁路分局的济南局和直管站段的柳州局分别进行了建立货票、确报车号自动识别原始信息库并开展综合应用的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

(3)确报系统工程设计确报站数为886个,截至2001年10月底,累计完成852个。确报系统自投入应用以来,运行基本稳定,各局管内有效报率达到95%以上,大部分局间交换有效报率达到100%。

(4)2001年完成了1700个制票站统一软件的升级。全路设计制票站数为1211个,现在货票系统覆盖了2557个微机制票站。通过软件升级实现了全路制票软件统一,联网站实现货票信息自动上报,进一步提高了货票信息上报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目前,全略微机制票率达到99.5%,报部率达到97%。

(5)货运营销与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稳定。目前,全路1487个货运站、各铁路分局、铁路局和铁道部实现了联网运行,在计算机网上完成了货运计划原提的提报和集中、随时自动审批以及审批信息自动下达。所有原提和审批信息都能收集到铁道部数据库中,为加强铁路货运营销提供了科学依据。技术计划的软件开发基本完成,并在沈阳铁路局进行了试点。

(6)集装箱追踪系统正式投入应用。从2001年3月1日起已将609个集装箱办理站全部与中央系统联网,各站的集装箱装车清单、卸车清单、空箱回送清单及日况表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中央系统,实现了集装箱的简易追踪和费用的清算。

(7)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局间及分局间分界口设备的安装,铁道部和多数铁路局、分局都建立了车号信息库,在传输到部数据库的路局分界口信息中,已记录了近43万辆部属车和7万多辆企业自备车的动态住处。从2001年7月1日起,开始利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信息,结合运输18:00现在车统计报告,对各铁路局货车使用费进行清算。

(8)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统一软件版本,大中型车站基本完成了车站信息系统建设。截至2001年10月底,全路49个编组站全部建成信息系统,95个大型区段站有86个建成信息系统,36个大型货运站有22个建成信息系统,136个中型区段站有132个建成信息系统,267个中型货运站有170个建成信息系统。

(9)分局调度系统开始推广。完成了适应运输调度生产需要的软件版本,通过了铁道部科技鉴定,并在羊城、长沙总公司和石家庄等分局投入使用。(10)2001年基本完成了甜—路局、路局—分局的2Mb/s专线网建设,应用也已切换到高速网络,为铁路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网络平台。

2.DMIS一期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DMIS一期工程建设的标志是:在全路运输最繁忙的沪宁线上,南京铁路分局管内实现了DMIS的全部功能。DMIS采用无线车次号自动校核系统实现了对调度区段内所有列车车次号的自动采集、自动校核和自动跟踪,根据电气集中的进路排列和信号显示以及自动闭塞轨道电路的实际占用状况,准确地反映车站、区间的设备状态和列车位置,实时地采集列车到发点时刻,自动统计列车正晚点时分,自动下达日班计划和调度命令,自动生成车站行车日志、自动生成实际运行图和列车运行调整方案,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调度水平、实现透明指挥提供了有力保证。

目前,全路DMIS一期工程范围内的7个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14个铁路分局调度指挥中心以及京沪线、京广线、京哈线南段、京九线北段的干线基础信息采集网络的硬件设备已全部安装完成,18个局间分界口的DMIS网络设备也已全部安装并开通运用。DMIS一期工程中完成了对落后的干线调度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当前,铁道部调度中心和14个铁路局的200多个调度台、15套多媒体会议系统及多通道数字录音系统已全部开通使用,全网采用数字通道,具有迂回功能,运用情况良好。

3.通信网建设成效显著

(1)组织实施了五大干线高速、宽带光接入网“畅通工程”。加大了运输繁忙干线的投资力度,在京广、京沪、京九、京哈、陇海等繁忙干线上,组织实施了“畅通工程”,实现了站站Nx2Mb/s和Nx64kb/s的综合接入能力,达到特等站每站配置10个以上2Mb/s端口,一、二等站每站配置6个2Mb/s端口,其他车站每站配置3—5个2Mb/s端口。在五大干线上共新增了13598条2Mb/s接入端口,能够满足铁路运输和各类信息系统对接入带宽的需求,并留有适度余量。

(2)组织实施了无线列调改造工程。加大了无线列调改造工程力度,共安排浙赣、焦柳、京原等37条线的技术改造和新建,建设重点集中在400Mb/s改造、加强场强覆盖、克服弱场强区段以及对襄渝线的改制等。

(3)组织实施了京沪线DMIS无线车次号工程。安排了661个车站、3500台机车工程任务,现已完成京沪线230个站、1280台车无线车次号设备的安装和调测。全面实现了始发站车次号自动输入和中间站自动校核,确保了车次号的准确和自动跟踪。

(4)加大了区段数字调度系统和铁路应急通信网络的改造力度。2001年安排京广线北京一柏庄、京山线北京—秦皇岛、京包线北京—大同、襄渝线达渝段共计1550km、177个车站的区段数字调度系统改造和新建。全面启动了铁路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全路静图系统改造,应急系统正在组织方案设计与前期实施,预计2002年全面完成。

(5)解决铁路通信“三年攻坚战”遗留问题。

二、2001年TMIS总体方案的调整

1.方案调整的总体思路

TMIS方案调整的总体思路有以下3点。

(1)原始信息3级建库。原TMIS设计方案要求原始信息由站(段)系统直接报送铁道部系统。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强调原始信息从车站逐级上报、落地和转发,在分局、路局和铁道部分别建立原始信息数据库,方便各级运输组织和各个管理部门对原始信息的共享应用。

(2)4级系统横向整合。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强调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和基层站(段)实施系统间的横向整合,以便满足各级运输组织和各个管理部门更综合和更深层的需求;调整后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路(分)局应用建设和信息共享,以此提高TMIS在各级运输组织和各个管理部门中的应用效果。横向整合方案的设计是全方位的,包括了铁道部、铁路局、分局和站(段)各级系统;横向整合方案的实施是分阶段的,将在系统层、数据层和应用层以渐进的方式展开。(3)网络体系分层优化。调整后的TMIS网络体系结构在多种水平和规模上广泛地采用了层次化网络设计模型。广域网划分为主干网和基层网;机关局域网设计成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和外部服务网。

2.方案调整的基本要点

(1)系统目标

TMIS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全路2000多个信息站,实时收集列车、机车、车辆、集装箱以及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对列车、车辆、集装箱和货物进行节点式追踪,为全路各级运输管理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信息和辅助决策方案,实现紧密运输、均衡运输,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改善客户服务质量。TMIS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客货营销、加强运输管理和深化体制改革。

(2)系统定位

①TMIS与铁路信息化的其它信息系统间有着密切的联系,TMIS系统为财务、统计、机务、电务、工务、车辆、物资等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社会化服务、决策支持等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运输生产信息。

②TMIS工程建立和完善了铁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环境建设、网络通信、系统平台、人力资源和工作流程等,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带动和促进了其它信息系统建设。

(3)系统体系结构

坚持集中与分布相结合,实时处理与批处理相结合的系统建构,纵向业务功能系统与横向综合应用系统相结合的原则。在这些原则指导下,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范式,并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企业信息系统,广泛地采用了基于Web服务器的应用开发技术和以浏览器为主要形式的人机界面。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完善数据组织,减少冗余度,提高共享性,对TMIS数据库设置进行了系统的和科学的分类,规范了各类数据库的内容和建置原则,强调原始数据库是3级建库的基础,动态数据库是3级建库的核心。

(4)网络体系结构

①采用层次模型对TMIS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TMIS广域网结构分成骨干网和基层网,分界点设在分局;TMIS机关局域网分成安全生产网、内部服务网、外部服务网,3网之间通过动态物理隔离、防火墙和VLAN等技术实现相互隔离。

②要求增加局间和分局与路局间的迂回信道,拓宽铁道部—路局的信道,以此增强骨干网络的可靠性;综合运用X.25、数字专线、模拟专线、帧中继信道和信道化E1线路连接分局与站(段),扩大站(段)联网的覆盖面。

③优化骨干网路由结构及路由策略,将铁道部、14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西安、武汉、徐州3个分局的骨干路由器纳入路由结构的核心区(OSPF0域)。

④网络通信协议,规范了IP地址分配方案;制定了统一的域名设计规则。

(5)原始数据采集

①原始信息逐级上报。原始信息在站(段)产生后,沿车站、分局、路局和铁道部方向逐级上报、建库和转发。

②原始信息实时上报。联网报告点通过车站系统实时报告原始信息;配有车号自动识别设备的车站通过AEI自动采集列车到/发信息,经由车站系统实时上报;有条件的分局也可通过DMIS自动采集列车到/发点,经分局调度系统实时上报。

③原始信息集中上报。非联网报告点的原始信息通过车务段系统收集并集中上报;有关行车信息也可通过分局调度系统收集并集中上报。

(6)运行保障体系

TMIS系统运行保障体系包括基础数据维护、运行生产调度、联机用户支持、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维修、远程教育等。调整方案从工作流程、组织结构和技术选择等方面为各子系统确定了总体框架。

(7)标准化和规范化

规范系统软件平台,统一用户操作界面,统一基础数据字典,实现编码信息规范化,系统接口标准化,应用软件产品化。

(8)可靠性和安全性

TMIS调整方案从管理意义上给出了TMIS安全策略和安全事件处理程序的基本框架;从技术层面提出了TMIS安全解决方案,包括物理环境保护、网络安全设计、系统安全设计、应用安全设计、用户安全管理、访问安全控制、攻击防御、病毒防治和安全评估等。三、2002年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要搞好分局调度系统TMIS、DMIS的结合

TMIS和DMIS在分局行调台上存在功能交叉的问题,2个系统目前都将进入应用推广阶段。铁道部决定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以互补、信息共享为目标,对2个信息系统进行结合,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系统结合的原则是,统一用户需求、统一技术条件、统一操作方法、统一显示界面、统一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在结合TMIS和DMIS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尽快形成统一、标准的结合软件。统一的结合软件应具有通用性和适应性,既能满足已实施了DMIS的区段,又能适应尚未实施DMIS的区段,同时也能满足分局、路局、铁道部纵向3级信息共享的要求。

2.要基本完成TMIS工程建设

(1)抓好2级建库和4级综合应用。各铁路局和分局要在适当扩充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抓好原始信息的采集和建库的推广完善,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原始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财务部门要尽快完成财务收入审核统一软件的推广,结合对货票的审核,把好货票信息上报质量关。

(2)铁道部成立了TMIS工程验收委员会和TMIS工程验收办公室,并制定了验收细则和标准。2002年,各铁路局要按照铁道部的统一部署,尽快完成货票和确报工程的验收,并逐步完成已经投入应用的系统验收工作。

(3)车站系统中没有建成信息系统的大型区段站有9个,中型区段站有4个,小型区段站有37个,大型货运站有14个,中型货运站有93个,小型货运站有661个。2002年上半年要完成所有新建车站系统的建设,2002年底前完成所有需改造车站系统的建设任务。

(4)2002年,在京广、京沪、京哈和陇海四大干线建立分局调度系统,尽快发挥系统效益,非四大干线也要完成分局调度系统的试点工作。路局调度系统正在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进行试点,2002年在全路进行推广。

(5)实现大节点式的货车追踪。利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实现对车辆、列车、机车和集装箱的动态追踪,进而实现相关的查询和综合统计应用。

(6)货运营销和生产管理系统已投入运用,2002年一季度要完成版本升级和技术计划的推广使用。

3.要加快DMIS工程建设步伐

2002年全面完成DMIS一期工程建设,包括部调度指挥中心扩容和联调,有关路局和分局DMIS中心建设,加快无线车次号校核系统工程实施,并完成DMIS基层入网改造。确保二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力争2003年建成包括部中心、14个铁路局、33个铁路分局DMIS中心,覆盖27条主要干线和51个局间分界口的全路DMIS网。

DMIS二期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建成包括7个铁路局、17个铁路分局DMIS中心、23条主要干线和33个局间分界口的DMIS网络。目前,DMIS二期工程的设计文件已基本完成,各有关铁路局要按照部统一安排,全面组织实施,力争2003年底前建成投产。

4.要进一步加大信息通道建设力度

(1)继续实施接入网“畅通工程”。除了2001年已经建成的五大干线接入网之外,还要在信息源点密集、需求大的路段优先发展光接入网;在其它地区和路段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具体和可行的措施,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如卫星通信系统)解决信息源点的接入问题。

(2)启动“端口接入工程”。“端口接入工程”是“畅通工程”的延续和完善。解决直接面向运输服务的TMIS、DMIS、PMIS等信息系统的下部线接入问题,制定出完善的端到端的通信网络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彻底改变各种信息系统接人的“瓶颈”问题。

应用化工论文篇(3)

二、成品化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教育中,无论是理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总能够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找到对应其知识体系的物化原型,这为成品化教学模式的确立提供了条件。成品化教学是指将教学目标产品化,或称实体化。它脱胎于项目化教学,是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化。相较于项目化教学,该模式教学目标明确,更加贴近生产实际,适用于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它以“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支撑,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程序。它生发于成品又终结于成品,能够避免理论讲授和实验实训的脱节,实现课堂知识传授和实验实训的无缝对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传授知识、全面培养能力的初衷,能够克服项目化教学脱离生产实际、内容空泛的弊端,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品化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单一课堂的束缚,集中了多媒体教学、仿真教学的优势,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成品化教学模式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实现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转变。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敏锐的行业发展洞察力、突出的职业素养。只有授业教师构建出合理的成品化教学方案,拿出合格的、有实质意义的教学产成品,才能够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成品化教学提出的各项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学生实践技能的获取需要有专门的实训场所和实训模式,同样,理论知识的传授也离不开专业性的教学场所和教学模式。成品化教学模式能够将传统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灵活、高效地完成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等级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将课程知识体系所对应的物化原型或者类似于物化原型的事物作为教师教学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将其作为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的起点,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原则。

三、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品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理论基础课程

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分析技术》为代表的理论基础课程是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活动的起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这三门课程很难套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因为它们中的每一门都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无法用一个项目来代表。若强行套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只能是换汤不换药,仍然是传统的理论教学加实验检验,最多是用“项目”一词将原有的“教学单元”、“章节”直接替换掉,将原先的“实验课程”改为“项目实训”,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品化教学模式可以克服项目化教学的弊端。以有机化学教学为例。我们将Gaussian03量子化学计算软件作为教学工具引入课堂。使用该软件可以逼真地展现各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键长、键角、分子轨道的形状和电子排布的状况,揭示分子最外层电荷分布的规律。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该软件在课堂上完成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成品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用在每一章节、每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如表1所示)。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易于配合。实践证明,成品化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有机化学中,有些章节知识的传授需要实训环节的实时辅助和补充,这就需要引入大型仿真平台[1]。教师将基于仿真平台的实验实训操作融入这些章节知识的传授中,设计好成品化教学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有机化学第五章《醇、酚、醚》的成品化教学方案如表2所示。成品化教学模式在整个理论章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其难点在于如何设计成品任务。这种成品任务应具有如下的特点:1.必须和当时所传授的知识相吻合;2.必须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的工作过程的结果;3.可操作性强,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借助于大型仿真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模拟出所学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结果,并将此结果作为成品化教学的阶段性产品,将此产品目标作为判断学生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借助于大型仿真实训平台实时模拟实验实训的成果,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实训内容更丰富、实训操作更灵活,它立足于实验实训又高于实验实训,克服了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训项目过少、实训项目不能代表所讲授的知识体系甚至以偏概全的弱点。《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分析技术》这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各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化学反应的规律。实践证明,成品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程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工设备》、《化工制图》、《化工设计》、《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等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代表。这类课程以使学生获得某一方面、某一单元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教学目标。其成品化教学模式中“成品”方案的确立仍然需要克服项目化教学模式中“项目”过大、空洞的缺点,要将某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物化,以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紧扣主题、操作性强为原则。以《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为例。该门课程的成品化教学方案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在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引入大型仿真软件操作平台,教师既可以以整个单元操作为成品目标,也可以将一个单元操作细分为不同的部分,将这些部分作为教学成品子目标。总之,要紧跟授课进度,将授课内容物化和实体化。如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的教学活动可以如表3所示那样进行。在该门课程的综合实训中,根据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实训内容成品化。在实训阶段,必须要求学生拿出合格的成品来,并以此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同时,在对实训内容的讲解和辅导中,要基于成品目标,将实训内容归入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去。如“精馏塔分离50%乙醇溶液”的成品化综合实训,可以按照表4所示的那样进行设计。成品化教学模式借鉴了企业培训中“先习后学”的做法,弥补了学校教育“先学后习”这种方式的不足。同时,以小而全的成品化教学方案组织课堂学习,以实际工业产品为成品,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往往能够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应用化工论文篇(4)

十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老而文明的伟大祖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教育学生懂得维护国家荣誉、民族尊严,尊重他人人格、谦虚礼让等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风貌。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学生管理应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心态等细节方面着手,用传统的“诚、信、恒、公、勇”及“恭、俭、礼、善、让”等对学生作指导,规范和训练。这是一个耐心细致、日积月累的教育培养过程,是日常行为习惯的涓涓细流,是汇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大海。研究传统文化在政法类院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结合政法类院校警务化管理的育人作用,找出警务化管理工作的原动力,相信传统文化在政法类院校德育工作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政法类院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说:“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地、君、宗、师”,教师声望崇高。但今日的校园内,师生冲突屡见不鲜,有些学生顶撞老师甚至采取报复手段,无感恩之心,加之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很多学生片面强调所谓的“人人平等”,形成虚荣、攀比、浮躁、自私、任性、骄横等不良品德和恶习。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对于我们加强德性修养,充实自我心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政法类院校具有普通高校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性,是以警务化管理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因而结合自身特点,从中借鉴、吸收、发扬有益的道德教育方法来指导当前的道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进一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进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政法类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1.借鉴传统文化,促进警务化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借鉴传统文化,促进警务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并以此形成无形的、有效的约束力,使学生自制、自立、自强,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政法类院校通行的警务化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命令性、服从性,但很少涉及这样做的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从根源上,教育学生,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为何要这样做。如果能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警务化结合,更能体现严格管理下的人文关怀,更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从而解决学生思想认同、行为自律,创新学生参与警务化管理的途径和形式,培养听指挥、能吃苦、守纪律的符合政法行业工作要求的良好纪律作风与行为习惯,进而深化警务化管理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使警务化管理规定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加强职教师德建设

《大学》中明确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还设计了人生修养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经过多年的德育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一位教育者的德行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体会到师生之间有理解才能有尊重,有平等才能有和谐,有鼓励才能有向上,有沟通才能有爱,而有了爱便拥有了一切。以人为本,以爱育爱,用自己的美丽心灵塑造学生的美丽心灵,涵养自己的气质、风度和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确信其教育指导的正确性、真实性,从而“亲其师、信其言、效其行”,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效果。

3.发挥德育课堂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课有机结合

《弟子规》强调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爱国主义等内容均有所涉及。可以将《弟子规》《孝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与现有课程相结合,把传统文化和我院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党课》等德育课程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大学生教育体系中。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事实、经典故事、人物传记、朝代历史、诗歌散文、古典音乐、传统礼仪等等,都可以成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生动活泼,意蕴深厚的教学资料,将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更有说服力,从而大大拓宽《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视野,增强感染力和实效性。

4.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贯穿于育人理念之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方面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基础和养料,丰富其内容结构,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在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立足点上,以学生为本,弘扬传统与倡导创新并举,扎实推进新时期政法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创建和谐校园。学校可以通过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也可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三、结束语

国学大师文怀沙说:“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强的内凝聚力、外渗透力、融洽力和再生力。它必将根据系统进化功能形成新的结构,并依靠自身活力发展现代化。”日本企业运用《孙子兵法》将产品推向世界,中国海尔的企业管理得益于《老子》,这都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通过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政法类院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探索出一条适合政法类院校学生特点的德育之路,找到警务化管理工作的切入点。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通过经典的熏陶,将历代圣贤的道德智慧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奠定其真善美的人生,是学校高层次的人文管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学生们的幸福明天提供最无私、最纯洁、也是最强大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孙通海译注.庄子[M].中华书局,2007.

[2]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出版社,2008.

[3]丁鼎.礼记解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陈涛译注.论语[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5]刘鹤丹.《老子》思想溯源[M].巴蜀书社,2012.

[6]魏征,虞世南,诸遂良.群书治要[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应用化工论文篇(5)

当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文化新业态、传播新渠道不断涌现,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成为促进文化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3G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初,伴随着3G牌照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的发放,3G时代的手机用户将彻底打开互联网的大门,带来我国的移动网络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同时3G技术也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叩响了手机用户的服务大门。

1 3G概述

3G既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前两代技术不能提供的多种宽带信息服务,例如高速数据、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大幅度提升,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技术可以达到相当于ADSL有线上网用户支持的数据传输速度与数据交换能力,通过3G使用者能够听到更加清晰的声音、看到更加流畅的图像和更加方便、快捷地浏览网页。3G技术有移动通信高速化、多任务、实时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的特点。

3G技术是信息提供者通过运营商的运营承载网络,利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快速蜂窝选择技术以及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和多输人多输出天线技术等高速下行的链路数据传输,来实现信息提供者(数据商)和终端客户的无缝链接,终端用户由于使用了无线移动设备,通过网络覆盖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资源查询、数据下载和意见反馈等系统操作。

3G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理性的技术选择、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使用户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通过手机上网,就能检索到根据用户的特点量身定做的相关信息,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内容都将极为丰富,信息提供的方式和质量都将有明显的提高,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来网络环境下通过有线网络链接所带来的弊端。因为在有线连接情况下,无论文化共享工程提出的口号多么响亮、服务多么到位,读者都必须在某一固定位置实现网络操作和意见反馈,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无缝链接是不可能的。

2 3G业务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应用

目前移动信息化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相当普及,如英国什罗浦郡立公共图书馆和美国纽约安姆赫司特公共图书馆等都推出WAP网站;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使用PDA通过移动通信检索图书馆资源,读者通过移动电话对图书馆的在线目录(OPAL)进行馆藏文献或数据库检索,也可拨号到学校校园主机,通过校园主机连接到Internet进行检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图书馆推出手机WAP服务;在日本的公立图书馆中,己有105个图书馆推出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其中有77个图书馆能够进行书目检索,21个能够进行预约。用手机阅读图书的e - book(电子书)服务,2002年就在韩国成为时尚。现在,在痴迷科技的日本,又兴起了一股新的热潮,那就是用手机阅读图书。智能手机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它将无线通信网络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媒体平台延伸、拓展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在很多环境下,手机的普及率远远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手机图书馆是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

在我国,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已被列人2009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经文化部门审批,获得立项。

2.1我国图书馆领域3G业务服务情况

据《新京报》报道,2009年4月23日起通过3G手机,读者可在线阅览国家图书馆的讲座信息、视频及数字图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读者可到国图体验“3G国图”。国图举办了大型公益活动,包括“3G时代图书馆”体验等。在“3G时代图书馆”活动区,国图将提供3G手机及上网卡等,让读者通过这些媒体看报,阅读。目前国图已开始免费提供3G数字化服务,持3G手机的读者通过注册即可阅览。

由此可见,作为一项新技术国内大多数图书馆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来开展3G业务服务,但作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3G技术的逐渐成熟,3G网络部署的逐渐铺开以及3G业务的逐渐丰富,可以预测,它也必将给即将进人3G时代的数字图书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利用3G技术开展服务的可行性

2.2.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成为各地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形式之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基于这项工程自身特点,它可以为3G用户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可利用自身技术优化针对3G用户的数据库结构。

2.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有国家管理中心及部分省级分中心门户网站。移动接人互联网业务也是核心移动业务之一,它提供固定ISP所能提供的互联网接人业务。功能与固定互联网接人类似,能够提供全面的互联网web浏览,同时具有提供文件传送、电子邮件、流媒体视频和音频的能力。从业务特点来看,很多3G业务的名称和运行方式与2G或2. SG业务都非常相像。只是网络带宽的增加、传输速率的提高、终端能力的增强以及网络计费能力的提高,使3G业务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大不相同。3G技术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信号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连接在网上。同时,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与PDA的不断融合,使得我们可以采用更轻便、更高性能的终端上网。在克服了原本手机网络数据传播速度慢的缺点后,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使现在的用户摆脱空间、时间、设备的限制,无拘束地在网络上冲浪,也可以吸引新型的潜在用户群体,更好地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3 3G技术支持下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

3.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有服务模式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为主要传输渠道,光盘/移动硬盘为辅助传输手段的网络传输体系,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在终端服务上,提供了国家中心网站/省分中心网站、省分中心镜像站、卫星终端服务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硬盘等手段,方便广大群众以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获取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

3.2依托3G技术拓展的新型服务模式

3G新型业务有助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用户越来越注重自身个性化的体现,现在,几种依托于3G的新业务的出现,使得一些新型的服务成为可能。

3.2.1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相关扩展应用

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其实并不算新,这类业务早就已经在有线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但是相对于手机网络这还是一类“新”业务。在3G网络之前,无论是CSD还是GPRS,它们的数据传输速度都不足以满足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的需求。以MMS为例,它的传输能力在CSD方式下可达9. 6Kbps,在GPRS方式下可达164Kbps,在3G下可达2Mbps,由此可见3G为手机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带来了质的提高。在3G技术下,完全可以满足这类业务的需要。

3.2.2可视电话服务

应用化工论文篇(6)

当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文化新业态、传播新渠道不断涌现,科技越来越成为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关键力量,成为促进文化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增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手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3g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初,伴随着3g牌照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通信运营商的发放,3g时代的手机用户将彻底打开互联网的大门,带来我国的移动网络迎来新一波的发展高潮,同时3g技术也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叩响了手机用户的服务大门。

1 3g概述

3g既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前两代技术不能提供的多种宽带信息服务,例如高速数据、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它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大幅度提升,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技术可以达到相当于adsl有线上网用户支持的数据传输速度与数据交换能力,通过3g使用者能够听到更加清晰的声音、看到更加流畅的图像和更加方便、快捷地浏览网页。3g技术有移动通信高速化、多任务、实时化、个性化、多媒体化的特点。

3g技术是信息提供者通过运营商的运营承载网络,利用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快速蜂窝选择技术以及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和多输人多输出天线技术等高速下行的链路数据传输,来实现信息提供者(数据商)和终端客户的无缝链接,终端用户由于使用了无线移动设备,通过网络覆盖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资源查询、数据下载和意见反馈等系统操作。

3g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理性的技术选择、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使用户不论在何时何地,只要通过手机上网,就能检索到根据用户的特点量身定做的相关信息,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内容都将极为丰富,信息提供的方式和质量都将有明显的提高,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原来网络环境下通过有线网络链接所带来的弊端。因为在有线连接情况下,无论文化共享工程提出的口号多么响亮、服务多么到位,读者都必须在某一固定位置实现网络操作和意见反馈,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无缝链接是不可能的。

2 3g业务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应用

目前移动信息化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相当普及,如英国什罗浦郡立公共图书馆和美国纽约安姆赫司特公共图书馆等都推出wap网站;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使用pda通过移动通信检索图书馆资源,读者通过移动电话对图书馆的在线目录(opal)进行馆藏文献或数据库检索,也可拨号到学校校园主机,通过校园主机连接到internet进行检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图书馆推出手机wap服务;在日本的公立图书馆中,己有105个图书馆推出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其中有77个图书馆能够进行书目检索,21个能够进行预约。用手机阅读图书的e - book(电子书)服务,2002年就在韩国成为时尚。现在,在痴迷科技的日本,又兴起了一股新的热潮,那就是用手机阅读图书。智能手机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它将无线通信网络与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媒体平台延伸、拓展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在很多环境下,手机的普及率远远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手机图书馆是图书馆向数字化发展的新方向。

在我国,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已被列人2009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经文化部门审批,获得立项。

2.1我国图书馆领域3g业务服务情况

据《新京报》报道,2009年4月23日起通过3g手机,读者可在线阅览国家图书馆的讲座信息、视频及数字图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读者可到国图体验“3g国图”。国图举办了大型公益活动,包括“3g时代图书馆”体验等。在“3g时代图书馆”活动区,国图将提供3g手机及上网卡等,让读者通过这些媒体看报,阅读。目前国图已开始免费提供3g数字化服务,持3g手机的读者通过注册即可阅览。

由此可见,作为一项新技术国内大多数图书馆还没有充分的准备来开展3g业务服务,但作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3g技术的逐渐成熟,3g网络部署的逐渐铺开以及3g业务的逐渐丰富,可以预测,它也必将给即将进人3g时代的数字图书馆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利用3g技术开展服务的可行性

2.2.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内容,成为各地开展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形式之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基于这项工程自身特点,它可以为3g用户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并可利用自身技术优化针对3g用户的数据库结构。

2.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有国家管理中心及部分省级分中心门户网站。移动接人互联网业务也是核心移动业务之一,它提供固定isp所能提供的互联网接人业务。功能与固定互联网接人类似,能够提供全面的互联网web浏览,同时具有提供文件传送、电子邮件、流媒体视频和音频的能力。从业务特点来看,很多3g业务的名称和运行方式与2g或2. sg业务都非常相像。只是网络带宽的增加、传输速率的提高、终端能力的增强以及网络计费能力的提高,使3g业务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大不相同。3g技术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信号网络覆盖的地方,就可以连接在网上。同时,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与pda的不断融合,使得我们可以采用更轻便、更高性能的终端上网。在克服了原本手机网络数据传播速度慢的缺点后,这两者的结合,可以使现在的用户摆脱空间、时间、设备的限制,无拘束地在网络上冲浪,也可以吸引新型的潜在用户群体,更好地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3 3g技术支持下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

3.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现有服务模式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为主要传输渠道,光盘/移动硬盘为辅助传输手段的网络传输体系,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传递;在终端服务上,提供了国家中心网站/省分中心网站、省分中心镜像站、卫星终端服务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系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光盘、移动硬盘等手段,方便广大群众以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获取和使用文化信息资源。

3.2依托3g技术拓展的新型服务模式

3g新型业务有助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更加丰富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用户越来越注重自身个性化的体现,现在,几种依托于3g的新业务的出现,使得一些新型的服务成为可能。

3.2.1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相关扩展应用

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其实并不算新,这类业务早就已经在有线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但是相对于手机网络这还是一类“新”业务。在3g网络之前,无论是csd还是gprs,它们的数据传输速度都不足以满足宽带视频点播、流媒体业务的需求。以mms为例,它的传输能力在csd方式下可达9. 6kbps,在gprs方式下可达164kbps,在3g下可达2mbps,由此可见3g为手机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带来了质的提高。在3g技术下,完全可以满足这类业务的需要。

3.2.2可视电话服务

应用化工论文篇(7)

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不断更新,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变化对我国电力系统提出了新要求:电力系统的调节形式有所变化。在先前着重强调安全高效、安全保护和自动化调节过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电力系统容量的高要求,即在实现综合化管理工作和加强经济调节稳定性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的容量提出新要求,其单机容量至少要达到20万千瓦。

1.2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大多运用于工业生产控制系统之中,是指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的情形下,利用机器设备的自动化完成加工生产,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完成产品质量检测、自动处理产品信息、对实际情况分析判断等。所有这些程序都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全部采用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完成。由此可知,电气自动化技术即指利用电气设备控制生产顺序、控制时间的技术,是与电气工程和机械设备息息相关的内容。自动化系统的开发、调试、应用、维护与产品研发和电力技术的管理与应用对电气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2电气自动化设计理念

2.1远程监控式理念

远程监控系统是一项高技术、高难度的新技术,是指利用电脑终端对其他各个地方的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运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电缆使用量,节省安装支出和材料使用的成本,还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组态灵活性和可靠性,获取更高效益。但监控式对传输信号强度依赖性较高,电气工程的通讯量通常较大,加之现场通讯速度较低,在信号较差时远程监控式便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远程监控式设计理念更适合于系统控制范围较小的情况,在全自动化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并不适用。

2.2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

所谓集中化即指将所有的系统运行项目控制在一个系统中集中管理、运行,这种设计理念操作简单、对控制站的要求较低、在系统运行与维护方面较为简洁。单一分散的监控不管是在处理器安装方面还是在电缆铺设连接方面,都十分繁琐,而且大量的单一电缆搅合在一起,处理器增多就会影响处理速度,使处理速度大为降低,这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除此以外,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能也会受到影响。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投资成本支出,还可以进行统一管理、方便快捷,促进电气工程的高效有序运行,满足工作新要求,因此,集中监控式设计理念在电气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2.3现场总线监控式设计理念

现场总线监控式技术在当前的电气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究其原因不外乎其高效性的特征。这项技术具有实践性特点,是在大量应用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不同间隔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是这项技术能够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主要的工作方式是现场安装,同时不断优化电缆连接技术,以能够有效降低电气工程中设备的投入成本。在优化电缆连接技术、降低设备成本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设备的隔离和端子柜的使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运行,还可以增加运营效益。

3电气自动化实现方式

3.1计算机自动控制、调节、操作的实现方式

利用计算机进行相关设备的操作,是在遵循调度方案的前提下,对能够使电缆关闭的设备进行调节与控制,电力系统不仅能够自主的、合理的利用现场控制命令,还能够转换和设置相关设备的运行方式,如电网的开和关,限制修改操作命令,各种整定值,报警信号复归等。

3.2人机联系的实现方式

人机联系的实现方式是指电气设备,包括鼠标、键盘、打印机等,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允许以后,为达到实时监控、调节与打印数据的目的而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电气设备来运行画面并对定值不断修改的方式。此外,这种实现方式是开发新的应用程序的绝佳方式,极其方便。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操作人员只能通过操作成控制调节、监控电气设备、设置参数值等简单操作。

4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4.1在电气管理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领域实现电气自动化是高新技术走入各行各业的显著表现,是高科技发展的代表,这一应用过程注重编程调试。在应用时采集相关流量、温度、压力等数据,并对这些数据分析检测,发挥电气自动化的输出控制功能、技术处理功能,使设备的使用量和投资额大大降低,有效实现了设备控制的精度。对于电气工程来说,在施工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遏制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敷衍了事的情况发生。

4.2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对于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来说,其技术主要表现在应用性领域的界定,即指实现电气系统局域网中电厂、变电站终端和下级调度中心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在应用领域中,由网络实现连接中心服务器、电网调度、打印设备、大屏显示器等设备。在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不仅可以实时性评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还可以对以电力负荷为基础的预测采取及时调度策略。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还可以对数据及时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监控,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的营销需求。

4.3在分散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以分层的结构实现,包括太网、工作站、数据通讯网和过程控制单元等四部分组成。工作站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工程师和运行员,是人机接口的主要负责人。过程控制单元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其运行状态主要通过设备的检测实现,并能够有效控制设备,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过程的检测、保护和控制。过程控制单元和工作站输出的所有信息,发出的所有指令,都必须经由工作站运行员接受。工程师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实行必要的诊断与维护工作。

应用化工论文篇(8)

2常见脂肪酸结构及性质

C12-0月桂酸,CH3(CH2)10COOH,IV-0;m.p44℃C16-0软脂酸、棕榈酸,CH3(CH2)14COOH,IV-0;m.p63℃C18-0硬脂酸,碳十八酸,CH3(CH2)16COOH,IV-0;m.p70℃C18-1油酸,c-9十八碳烯酸CH3(CH2)7CH=CH(CH2)7COOHIV-90;m.p16℃C18-2亚油酸,c-9,c-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IV-181;m.p-5℃C18-3亚麻酸,c-9,c-12,c-15十八碳三烯酸,IV-273;m.p-11℃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

3主要生产工艺--水解

脂肪与水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酸或碱或酶的催化下,一定温度)可以生成脂肪酸和甘油,部分水解还可生成单甘酯和二甘酯。脂肪酸生产过程由油预处理,水解,脂肪酸分馏,蒸馏和加氢等部分组成。油压水解过程中常用的是常压催化水解法,催化和非催化中压水解,非催化高压连续逆流水解三种形式。最先进的是酶催化水解,因为有些方面还不完善,例如费时,没有被广泛使用,且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常压水解法具有设备简单,所需的压力,投资少的优点,缺点是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蒸汽消耗大面积,水解率低,回收成本高和废物中甘油低。催化压力或催化水解是常用的脂肪酸的生产技术,优点是生产周期短,蒸汽消耗少,工艺用水少,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可生产浅色脂肪酸等,但设备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大。连续非催化高压回流酸水解是当代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其显着优点是实现了连续化工业生产,生产周期短,热效率高,蒸汽消耗,低生产成本较低,但原料水解适应的经营范围,并且困难包括昂贵的设备的投资。在脂肪酸加氢技术,国外已经引起对环管反应器技术的积极实施,增加了气体,固体和液体相反应的质量,缩短反应时间,提高了产品产量的收益。氢化是指在催化剂(如镍)存在下,高压下,氢气和脂肪酸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加成),氢加到双键上,使饱和度提高。蒸馏是指除去高沸点和低沸点杂质以及有气味的物质。分馏是指一些特殊产品需要99%的纯度特制馏分,得到单离脂肪酸。蒸馏与分馏的方法都是在高真空,较低温度条件下,最短滞留时间内进行。脂肪醇是基础油脂化学的品种的基础上第二大产品,化工行业也推动油脂的主要品种生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已看到脂肪醇对发展合成洗涤剂的重要性,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脂肪醇未充分发挥装置能力。到目前为止,在洗涤产品中使用的仍然主要是天然脂肪醇脂肪醇。天然脂肪醇生产方法有:油脂直接加氢,脂肪醇加氢和脂肪酸甲酯的高压加氢制醇。油脂直接加氢是将经过脱胶,脱酸的油脂,并在310-325℃,24•5兆帕条件下加氢。期间,由于其易于脱水反应,甘油,以及聚集和对困难的缺点过滤现象,使脂肪醇生产企业目前不使用此方法。脂肪酸甲酯高压制天然脂肪醇工艺在德国Henkel公司具有的更先进的技术,它使用26兆帕,260℃-300℃制脂肪醇。宝洁公司在催化剂悬浮床加氢工艺是典型的公司,因为传统工艺仍是脂肪醇生产厂世界的主宰。甲基配合高压(25-30兆帕)和甲醇毒性问题不可避免,所以出现了国外脂肪酸直接高压加氢和低压加氢制备脂肪醇的技术。

4产品用途

4.1硬脂酸

应用化工论文篇(9)

2园林工程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应用于园林工程的信息化技术,首先是是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数据采集部分,利用传感器对园林生态环境内的风力、风向、空气温度、湿度、以及土壤温度、水分等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再通过嵌入式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可以输出显示、存储或上传网络,便于后期利用。在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基础上,将采集的数据发送到互联网云物联平台,通信手段既可以采用有线以太网,也可采用wifi或3G等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物联网平台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如图1所示,这时可以利用联网的终端(如电脑、手机等)通过物联网平台对嵌入式系统发送命令,嵌入式系统通过继电器模块等实现控制智能浇灌等设施,进而影响园林生态环境。

3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传感器是实现应用目的的核心器件,在我公司城市景观树木抗倒伏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中,需在研究区内,架设风速风向和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器与设备,监测与调查雨季极端天气对研究区内树木形成的影响结果;记录灌水施肥、防护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等。基于以上需求,配置了如下传感器:华控HS-FX01型风向传感器,0~5V输出,16个不同电压值对应16方位风向,启动风力≥0.8m/s。华控HS-FS01型风速传感器,0~5V输出,线性对应0~30m/s风速,分辨精度0.2m/s,启动风力≥0.8m/sSHT15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相对湿度测量范围0~100%,精度±2%RH;温度测量范围-40℃~123.8℃,分辨率0.1℃,输出经过校准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的串行数据。DS18B20(不锈钢防水型封装)土壤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55℃~125℃,最高精度0.06℃,支持多点组网功能,数字量串行输出。搜博SM2801M型土壤水分传感器,可长期埋设于土壤内,对表层和深层土壤进行墒情的定点监测和在线测量,4~20MA输出,线性对应0~100%的量程,测量精度3%。上述传感器有3路模拟量输入、3路数字量输入,可采用开源软硬件的嵌入式单片机arduino。其ATmega328型具有14路数字输入/输出口,6路模拟输入,32KB闪速存储器。如果需多路采集,可采用其升级版MEGA2560,闪速存储器扩展至256KB,具有54路数字输入/输出口,16路模拟输入。此外,Arduino单片机增加通讯模块(如W5100等),即可通过有线以太网联入互联网。在室外环境中,传统以GPRS模块为主导方案,但随着电子消费品的普及,使用3G路由+3G网卡的组合是一种更经济、编程量更少的方案。通过通讯模块,可将传感器数据上传到一些开放的物联网平台(如Yeelink、乐为物联等),在网站上实现以曲线显现一个阶段内的传感器数据,或者对几组相关数据对比分析在物联网平台上,还可设置传感器数据的报警值,当达到报警值时,网站会以短信等方式提醒用户处理,如风速过大时应去现场查看树木的倒伏情况,光照过强是否应遮阴处理,土壤水分不足是否应补水作业等。物联网平台还可以对嵌入式系统进行反向控制,通过网站或手机客户端发送命令,嵌入式系统通过继电器模块(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单片机接输入回路,以毫安级电流,控制额定功率数千瓦输出回路的开关)控制灌溉等设备的开关,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影响园林生态系统。

应用化工论文篇(10)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促进党的先进性的有效策略,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促进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联系

现代化建设中,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作用

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有效的指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从而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主动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二)导向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职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石油企业可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的学习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提高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先进事迹的鼓励,增强自信心,提升工作热情,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认真和努力,推动石油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规范作用

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中,都有很多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因此,对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督促企业员工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提高综合素质修养,以促进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文化作为石油企业经营发展的经验总结,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具有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注重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的建设,以保障企业文化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在企业中开展先进模范的奖励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工作积极性强等的员工实行定期奖励和表扬,以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促进石油企业团结奋进工作氛围的有效建设。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员工的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物质文化建设,给企业员工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物质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深入企业员工的生活,真正为员工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环境的有效共建。例如: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在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通过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与员工生活方面的交流,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三)完善管理制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企业想要有效开展政治文化工作,就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日常行为,以促进石油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石油企业的正常运营。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合理的规范标准,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维护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开展企业活动

企业文化中,各种企业活动是宣传企业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效应,促进企业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促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开展企业活动对于促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不断创新。

结束语:总之,在石油企业今后的发展中,以企业文化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石油企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石油企业环境和谐健康发展。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有利于提升石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石油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和长远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侯亚军.企业文化视角下的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探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

上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下一篇: 教师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