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21-1253/Q 国内刊号
  • 1001-9332 国际刊号
  • 2.6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应用生态学报是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应用生态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合评述、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研究简报、森林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综合评述
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经济重建模式的尺度概念和方法1051-1055

摘要:对黄土高原地区11个水土保持和生态重建科研攻关试验区近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试区设置的区划尺度过粗和小流域治理典型尺度过小,缺乏中尺度研究和不同尺度间模式及内容转换的方法,是典型模式推广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小流域治理在尺度上的局限性,提出相似度尺度推绎和多尺度互补研究等设想,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生态模型的灵敏度分析1056-1062

摘要:灵敏度分析用于定性或定量地评价模型参数误差对模型结果产生的影响,是模型参数化过程和模型校正过程中的有用工具,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灵敏度分析包括局部灵敏度分析和全局灵敏度分析.局部灵敏度分析只检验单个参数的变化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程度;全局灵敏度分析则检验多个参数的变化对模型运行结果总的影响,并分析每一个参数及其参数之间相互作用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目前,在对生态模型的灵敏度分析中,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全局灵敏度分析的方法.但国内仍多采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方法,很少采用全局灵敏度分析方法.文中详细论述了局部灵敏分析和全局灵敏度分析的主要方法(一次变换法、多元回归法、Morris法、Sobol'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法和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扩展法),希望能为国内生态模型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完善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库.结合国内外的灵敏度分析发展现状,指出联合灵敏度研究、灵敏度共性研究及空间直观景观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将为生态模型灵敏度分析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与植物根系的觅食反应1063-1068

摘要: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壤资源,对养分的空间异质性产生各种可塑性反应,包括形态可塑性、生理可塑性、菌根可塑性等.许多植物种的根系在养分丰富的斑块中大量增生,增生程度种间差异较大,并受斑块属性(斑块大小、养分浓度)、营养元素种类和养分总体供应状况的影响.植物还通过调整富养斑块中细根的直径、分枝角、节间距以及空间构型来实现斑块养分的高效利用.根系的生理可塑性及菌根可塑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形态可塑性.生理可塑性表现为处于不同养分斑块上的根系迅速调整其养分吸收速率,从而增加单位根系的养分吸收,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化频繁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养分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根系增生反应的不足.菌根可塑性目前研究较少,一些植物种的菌根代替细根实现在富养斑块中的增生.菌根增生的碳投入养分吸收效率较高.根系增生对增加养分吸收的作用较复杂,取决于养分离子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能以及是否存在竞争植物;对植物生长(竞争能力)的作用因种而异,一些敏感种由此获得生长效益,而其它一些植物种受影响较小.植物个体对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反应能力和生长差异,影响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和命运,最终影响群落组成及其结构.

植物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营养与生态环境效应1069-1073

摘要:论述了根表铁膜的形成条件、形态和矿物学组成及在根表的沉积位置,讨论了根表铁膜作为铁库改善植物Fe营养、影响P、Zn等营养状况的植物营养效应以及铁膜通过吸附或共沉淀的外在抗性机制和竞争代谢敏感位点的内在抗性机制,在提高植物抵抗Cu、Ni、Cd、As等重金属毒害和强酸、低碳的逆境环境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

应用热技术研究树干液流进展1074-1078

摘要:综述了热技术方法测定树干液流的基本原理和不同适用范围.通过各种热技术方法可以确定树干水分运输格局及其数量;与树木生理指标和环境因素联合测定,可深入分析整树水分导度、气孔导度、边界层导度、水势及树干储水与树木蒸腾之间的关系,探讨树干液流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程度及其响应,揭示树木蒸腾内在的调节机制和外在影响因素;热技术可用于长期连续测定地带性森林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征,为正确评价森林的水文效应提供技术支持.

更正1078-1078

玉米化感物质异羟肟酸的研究进展1079-1082

摘要:介绍了异羟肟酸在玉米植株中的分布和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异羟肟酸的分析方法.丁布(DIMBOA)是玉米植株中含量最大的异羟肟酸.不同玉米品种之间异羟肟酸含量的差异很大.种子不含异羟肟酸;但萌发后其含量迅速增加,在萌芽几天后的幼苗植株其含量达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在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幼嫩叶片内异羟肟酸含量始终较高;地上部分异羟肟酸的浓度高于根系.植株异羟肟酸的浓度受生长环境条件影响显著,在紫外辐射、黑暗条件或水分胁迫下其含量明显增加.在各种禾谷类作物中,玉米根系分泌物内含异羟肟酸较高;铁的存在能显著增加玉米根系分泌物中异羟肟酸的含量.

土壤中水溶性有机质及其对重金属化学与生物行为的影响1083-1087

摘要:土壤水溶性有机质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很活跃的化学组分,已成为环境科学、土壤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土壤DOM对重金属化学与生物行为有重要影响,但其机理尚不清楚.文中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人为因素等方面阐述了土壤DOM产生及影响因素,总结评述了DOM对重金属化学行为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将DOM对重金属的影响机制归纳为络合机制、竞争吸附机制、酸碱缓冲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DOM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展望.

我国红壤区土壤钼、硼、硒元素特征及其对牧草生长影响研究进展1088-1094

摘要:实行肥料科学配施与红壤培肥管理是山区草业发展的重要技术环节.我国南方红壤区土壤普遍存在着硼、钼、硒元素缺乏现象,合理施用钼、硼、硒微量元素肥料对豆科与禾本科牧草的植株生长以及提高产草量和种子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文中概述了我国红壤区土壤中钼、硼、硒元素的存在形态、化学特征、内在变化、可给性及含量状况,探讨了施用3种微量元素肥料对牧草生长过程有效养分吸收与累积的影响及其相应生理功能,综述了牧草植物缺乏钼、硼、硒元素的特征症状、诊断方法及其矫治措施.

根源信号参与调控气孔行为的机制及其农业节水意义1095-1099

摘要:在土壤干旱情况下,根源信号一方面向植物地上部分的长距离传输,为地上部分提供了土壤水分获取能力的测度,另一方面调控气孔开度,抑制蒸腾作用并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文中综述了根源信号参与调控植物水分利用的生理机制和理论模型,指出该模型与根系吸水模型、气孔导度模型耦合,能够更好地反映植物叶片对土壤干旱以及大气干旱的响应.评述了在根源信号参与调控植物水分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的调亏灌溉(RDI)、部分根系干旱(PRD)和控制性交替灌溉(CAI)等有效灌溉手段,有助于合理配置根系层供水量,通过根土相互作用和信号物质的传输,降低蒸腾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另外,根源信号在调控根系生长发育、延缓地上部分生长以调节根冠比例,优化资源分配以利于生殖生长等方面均有所为,为全面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供节水生理基础.

生防细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1100-1104

摘要:利用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主要内容.生防细菌防治植物病害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产生拮抗物质.生防细菌的拮抗物质种类多,作用范围广谱.同一种拮抗物质可以由多种细菌菌株产生,而同一细菌也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结构的拮抗物质.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可以加快对产生拮抗物质生防细菌的研究,了解生防细菌在寄主植物根围和叶围的定植效果,明确拮抗物质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拮抗物质的产生除与细菌基因型有关外,一些外在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病原菌存在与否、温度、pH和C、N营养等也影响拮抗物质产生.文中论述了生防细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混合菌剂的研制对防止病原菌抗性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应是今后生防菌剂研制中的重点.

应用生态学报杂志研究简报
红池坝炼山后生态恢复过程中群落特征研究1105-1108

摘要:1引言 美中自然资源委员会把生态恢复定义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较接近其受干扰的过程.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种群生命表及谱分析1109-1112

摘要:1引言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特征种,常与其它阔叶树、竹类以及针叶树混生,分布于海拔800~ 1 600 m[1].南方红豆杉为红豆杉属植物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南岭山脉山区及河南、陕西(秦岭)、甘肃、台湾等省的山地或溪谷.

《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度文献计量指标1112-1112

首届中国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分会筹备大会会议纪要-F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