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颈动脉易损斑块在脑卒中的危害性分析521-524

儿童颞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与神经母细胞瘤转移影像鉴别价值研究525-527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颞骨LCH与NB骨转移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儿童LCH及NB骨转移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病变中心位置评估病变部位(中耳、鳞部、岩部),在CT及MR图像上评估病变影像学表现。结果 共纳入21例(28耳)LCH患儿,乳突是最常见的累及部位(23例,82.1%),其次为鳞部和岩部。颞骨HRCT表现为较为完全的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晰锐利,无骨膜反应,无钙化。除1例有T1W高信号外,其余MR均表现为T1W等低信号,T2W等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共纳入NB骨转移10例,8例位于颞骨眶突移行处,2例位于颞骨鳞部。CT表现为边界欠清楚的骨质破坏伴放射状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表现为密度较均匀的略高密度,颅板骨质破坏不彻底,颅板变薄,但骨质仍连续。结论 儿童LCH多累及颞骨乳中耳,NB骨转移多位于颞骨眶突移行处及鳞部。二者骨质破坏方式亦有不同,发病部位及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二者有重要价值。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参数在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研究528-531

成人非中线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532-536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非中线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 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非中线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位于小脑灰质区,2例位于桥小脑角区;非中线髓母细胞瘤在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信号多不均匀,所有病例均可见囊变区,呈裂隙状、条状及大小不等片状囊变区,增强后8例肿瘤实质呈明显强化,4例呈中度强化,有4例呈渐进性强化。6例瘤周可见轻度水肿,9例幕上脑室有不同程度积液、扩张。结论 成人非中线髓母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发病部位及仔细分析征象,可提示该诊断的可能。

血管瘤型脑膜瘤MRI诊断价值537-540

应用MBIR优化低剂量儿童鼻窦CT图像质量的可行性541-544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基于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MBIR)技术降低儿童鼻窦CT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保护眼球健康。方法 选取18例(年龄4~11岁,中位年龄8岁)经低剂量扫描(电压80kV,电流80mA,转速0.8s,Pitch1.375)肿瘤患儿的鼻窦CT检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为0.625mm的MBIR图像,作为观察组;该组患儿1~3月前使用常规扫描方法(120kV,ATCM自动设置管电流,NI=14,转速0.8s,Pitch1.375)得到的鼻窦ASIR30%重建CT图像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图像的主观、客观图像质量。图像主观质量由两位医师应用4分制(3分满足诊断,4分最好)评价,内容包括主观噪声,鼻窦复合体的显示能力,鼻窦骨壁的显示能力,软组织的清晰程度;客观噪声测量左侧眼球玻璃体,蝶骨体部以及同层面左侧咬肌的CT值及标准差,计算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并记录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最后计算有效放射剂量。结果 主观评分结果两组图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观察组骨组织的CT值、SNR、CN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24.70%、78.57%、123.61%,噪声值较对照组降低23.52%。放射剂量观察组CTDIvol较对照组降低64.95%,DLP降低68.78%,ED降低65.03%。结论 利用MBIR算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儿童鼻窦CT的放射剂量,达到保护眼球的目的。

二维及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动脉反流及病因学分析545-547

比较左右侧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对颈部CTA两侧颈动脉不同节段图像质量的影响548-552

超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553-556

甲状腺结节内部动脉阻力指数差异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557-560

摘要:目的 评估结节内部动脉阻力指数与甲状腺上动脉阻力指数的差异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29个结节,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脉冲波多普勒测量甲状腺结节内部动脉及结节同侧甲状腺上动脉阻力指数(RIN、RISTA),计算|RIN-RISTA|及ΔRI(ΔRI=|RIN-RISTA|/RISTA)。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将结节分为良性结节组(n=76)和恶性结节组(n=53),对|RIN-RISTA|、ΔRI及RIN行组间对比;并绘制|RIN-RISTA|、ΔRI及RIN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 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间,|RIN-RISTA|及ΔRI差异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RIN-RISTA|、ΔRI在恶性结节组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以|RIN-RISTA|=0.0950为诊断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0%、63.2%;以ΔRI=0.1794为诊断截断值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68.4%。结论 |RIN-RISTA|及ΔRI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良好指标。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561-564

采用256iCT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形态学的探讨565-569

冠状动脉能谱CT扫描的冠脉斑块性质与血清MMP-9水平的关联性探讨570-574

摘要:目的 探讨心前区不适患者冠状动脉能谱CT扫描的冠脉斑块性质及与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心前区不适患者134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4例设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分别接受能谱CT扫描及血清MMP-9水平检测。结果 1)本组134例心前区不适患者,混合斑块59例,钙化斑块21例,脂质斑块29例,纤维斑块25例;2)研究组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心前区不适不同斑块性质患者血清MMP-9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混合斑块及纤维斑块患者血清MMP-9水平高于钙化斑块患者,脂质斑块患者血清MMP-9水平高于纤维斑块及混合斑块患者;4)不同斑块性质心前区不适患者HAP、FAT、EAN、SAC斜率、CT值间存在显著差异;5)经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MMP-9水平与FAT(r=0.798)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T值(r=-0.806)、SAC斜率(r=-0.703)、EAN(r=-0.732)及HAP(r=-0.781)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 冠状动脉能谱CT扫描可有效分析心前区不适患者冠脉斑块性质,且患者血清MMP-9水平异常增高,两者存在密切相关性,联合能谱CT及血清MMP-9检测可准确评估斑块特征。

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特征及误诊分析575-578

摘要:目的 探讨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及引起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证实的囊腔类肺癌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特征。结果 19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除1例为鳞癌外,其余均为腺癌。大泡型肺癌2例,囊腔型肺癌16例,含囊腔型肺癌1例。囊腔直径0.6~9.7cm,平均(2.3±1.7)cm,壁厚0.1~0.8cm,平均(0.3±0.1)cm,4例囊壁出现结节或肿块,7例囊内有分隔,3例围绕支气管血管束生长,5例出现毛刺和胸膜凹陷。10例患者经过1年后复查,均显示囊腔增大,囊壁不均匀增厚,5例囊壁周围出现磨玻璃影。初诊时4例患者不能确定为肺癌,6例被误诊为良性病变。结论 囊腔类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早期肿瘤征象不明显,易被误诊,观察其动态演变有助于诊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乳腺癌的应用价值579-583

18F-FDGPET/CT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584-588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18F-FDGPET/CT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术前18F-FDGPET/CT图像特点,分析其病变SUVmax、密度、皮肤厚度、钙化有/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13例乳腺癌中,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左侧乳腺癌2例,右侧乳腺癌8例,中央区乳腺癌3例。合并沙粒样钙化3例(23.1%),皮肤增厚7例(53.8%),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8例(61.5%),手术病理证实为转移瘤,密度增高9例(69.2%),发生肝脏多发转移瘤及胸11椎体转移瘤1例,腰4、5椎体转移瘤1例,右侧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全身多发骨骼转移瘤1例,左锁骨上、纵隔淋巴结及全身多发骨骼转移瘤1例。所有病变SUVmax最大值10.7,SUVmax最小值1.8,平均SUVmax3.68±2.4,经统计学分析,健侧乳腺与患侧乳腺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乳腺密度局限或弥漫性增高伴局部皮肤增厚,同机PET上呈现轻~中度取增高,要考虑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可能。此外,18F-FDGPET显像在乳腺癌分期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价值。

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589-592

肝脏炎性假瘤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593-597

摘要: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IPT)的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对照。方法 对18例经病理证实的IPT的影像及组织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PT的MRI表现:1)MR平扫:T 1WI低信号为14例(14/18,77.78%),T 2WI高信号为17例(17/18,94.44%),其中2例呈病变周边高信号。DWI(b值=800s/mm 2)表现弥散受限的高信号15例(15/18,83.33%);2)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可见3种表现:①环状强化12例(12/18, 66.67 %):动脉期病变边缘出现模糊的轻度环状强化,其中1例病变内部可见结节状强化。12例中有9例在静脉期及平衡期表现持续的环状强化,3例表现向心性强化;②病变呈不均匀的整体强化4例(4/18, 22.22 %);动脉期病变表现整体强化,2例在平衡期出现病变周围持续的环状强化,2例表现持续的整体强化;③延迟强化2例(2/18,11.11%):动脉期2例均无强化。1例在平衡期出现延迟的环状强化,1例在平衡期表现延迟的病变中央强化;3)本组中9例进行了肝胆期扫描,其中6例的环状强化在肝胆期表现等或稍高信号,其病变范围与动态增强阶段图像对比出现向心性缩小。结论 肝脏炎性假瘤的典型MRI表现为动态增强的延续强化和病变范围在肝胆期的向心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