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医学影像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 37-1426/R 国内刊号
  • 1006-9011 国际刊号
  • 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医学影像学是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0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Pж(AJ) 文摘杂志(俄)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医学影像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短篇报告、综述、短篇论著

医学影像学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医学影像学杂志论著
延髓梗死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随访研究1-5

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随访延髓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扩散特征的变化,及其损伤程度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例延髓梗死患者,在梗死后1个月或6个月内进行3-5次DTI检查,测量各个时期梗死灶及同侧中脑大脑脚、内囊后肢部分各向异性分数的相对值(rFA),同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并应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r)技术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分析rFA值的变化以及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结果2例患者运动功能受累较轻,恢复良好,梗死区及同侧中脑大脑脚、内囊后肢rFA值轻度降低,皮质脊髓束无受压、中断表现;1例患者运动功能受损严重且恢复缓慢,梗死区及同侧中脑大脑脚、内囊后肢rFA值明显降低,皮质脊髓束大部分中断、纤维束数量减少。结论延髓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以及继发逆行性变性均与患者运动功能受累和恢复有关,可为预后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第四脑室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6-11

摘要:目的应用扩散峰度磁共振(MR)成像技术探定第四脑室肿瘤内部成分及细胞增殖状态,分析其各成像参数与Ki-67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扩散峰度成像各参数在鉴别四脑室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1例四脑室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扩散峰度成像(DKI)序列扫描。术后对标本进行S—P染色法检测Ki-67的表达,应用扩散峰度评估软件(DKE)测定肿瘤实质区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峰度(Kr)、轴向峰度(Ka)及平均扩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系数(FA)值。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DKI各参数值与Ki-67的相关性,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DKI参数值的差异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MK值、FA值和MD值在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不同类型四脑室区肿瘤中髓母细胞瘤平均Ki-67值最高,MK值与Ki-67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K、Kr、Ka及MD值在鉴别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中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FA值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室管膜瘤和髓母细胞瘤时MK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9%和87.5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22;MD值敏感性为77.78%,特异性87.50%,AUC为0.9028;FA值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小,分别为66.67%和62.50%,AUC为0.6111。结论通过扩散峰值成像(DKI)可以更好的探定第四脑室肿瘤增殖状态,尤其MK值较其他参数值可以更好的反映肿瘤Ki-67的表达水平,且在鉴别诊断不同类型四脑室区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脑肿瘤应用磁共振弥散联合波谱分析技术临床诊断价值12-15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波谱分析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脑肿瘤的价值。方法对140例患者临床诊治及影像学资料,比较不同脑肿瘤及其对侧正常脑组织的ADC值,记录不同肿瘤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脑膜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3.22±3.02)×10^-4mm^2/s,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18±1.87)×10^-4mm^2/s,t=7.96,P=0.00;脑转移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2.11±2.86)×10^-4mm^2/s,明显高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28±1.81)×10^-4mm^2/s,t=4.94,P=0.00;星形细胞瘤患者平均ADC值为(13.81±3.10)×10^-4mm^2/s,明显高于其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9.46±1.79)×10^-4mm^2/s,t=9.09,P=0.00。脑转移瘤、脑膜瘤及星形细胞瘤患者NAA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NAA水平,P〈0.05;星形细胞瘤患者NAA/Cho和NAA/Cr值明显高于脑转移瘤、脑膜瘤,P〈0.05;脑转移瘤、脑膜瘤及星形细胞瘤患者Cr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脑组织Cr水平,P〈0.05。脑转移瘤患者中,7例Lac峰、18例Lip峰;脑膜瘤患者中,3例Lip峰、9例Lac峰、3例Ala峰;星形细胞瘤患者中,12例Lac峰、3例Lip峰。结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波谱分析技术可将脑肿瘤患者脑细胞结构变化描述的更加细致,更好的发现及辨别疾病,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超微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对比研究16-19

摘要:目的探讨对比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的价值。方法选取6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SMI检查,其中35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位置、厚度、回声强度、表面形态、有无溃疡、钙化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等,利用SMI和CEUS分别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记录新生血管的部位、形态、数量并评分,评价SMI和CEUS结果的一致性。结果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8例,1分26例,2分25例;CEUS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7例,1分13例,2分15例;SMI和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89,P〈0.05)。结论SMI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CEUS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MI技术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颈椎管狭窄临床应用分析20-23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技术(DTI)在颈椎管狭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对115例颈椎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狭窄程度Ⅰ度43例、Ⅱ度38例、Ⅲ度34例;将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为0度。两组患者均行MRI常规T2wI扫描、DTI序列,分析各组颈髓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FA)。结果ADC值、FA值在对照组颈髓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A-5、C5-6、C6-7ADC值高于C2—3、C3-4,而其FA值低于C2—3、C3-4(P〈0.05);颈椎管狭窄Ⅰ度、Ⅱ度、Ⅲ度患者ADC值高于0度者,并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颈椎管狭窄Ⅰ度、Ⅱ度、Ⅲ度患者FA值低于0度者,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颈椎管狭窄脊髓受压者ADC值高于脊髓未受压者,而其FA值低于脊髓未受压者(P〈0.05)。结论DTI可早期显示颈椎管狭窄患者脊髓损伤,并可对脊髓损伤进行定量分析,诊断效果优于MRI常规T2WI,值得临床选择。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24-29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影像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PT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胛L患者的影像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全身^18F-FDGPET/CT检查。结果6例患者均以发现颈部肿物就诊,病理证实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3例合并有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侵及甲状腺一侧叶4例,侵及甲状腺双侧叶及峡部1例,侵及甲状腺单侧叶及峡部l例。CT表现为单发结节型2例,多发结节型1例,弥漫肿大型3例。CT平扫6例病灶均呈稍低密度,5例密度大致均匀,1例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5例病灶呈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MRI病灶T2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PET/CT病灶表现为高代谢。6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结论PTL容易误诊,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其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超声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诊断价值30-3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难治性SHPT患者,记录超声检出甲状旁腺的位置、数目与大小,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甲状旁腺的误诊率、检出率、漏诊率。结果大部分难治性SHPT患者甲状旁腺异常回声区的超声特点为低回声(99.3%)、丰富血流(92.3%)、最大直径〉10mm(86.3%)。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95.2%(300/315)、误诊率为4.8%(15/315)、检出率为81.1%(300/370)、漏诊率为18.9%(70/370)。甲状腺中部背侧的检出率65.7%(65/99)与上下部背侧的检出率87.3%(234/268)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971,P=0.000)。结论超声检查对难治性SHPT患者甲状旁腺的检出率高,定位准确,可以作为术前定位的检查方式,为临床医生手术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于食管癌淋巴结术前评估的意义34-38

摘要: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于食管癌淋巴结术前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术前MSCT增强扫描图像,由两组同年资医师分别应用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e reformation,MPR)及常规轴位图像,对37例食管癌No.105组、No.106组(No.106rec、No.106tb、No.106pre)、No.107组、No.108组、No.110组、No.111组、No.2组、No.7组淋巴结进行评估。转移淋巴结标准为:淋巴结短径大于7ram或淋巴结有不均质强化或淋巴结之间相互融合。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MPR重建图像与常规轴位图像,对于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评估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Younden指数。淋巴结分组参考日本食管癌协会第十版指南。结果37例患者术中共清理肿大淋巴结366枚,其中转移淋巴结72枚。MPR重建图像标记转移淋巴结80枚,正确诊断60枚;常规轴位图像标记转移淋巴结76枚,正确诊断42枚。MPR重建图像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3.1%、75%、95.8%,约登指数为0.765;常规轴位图像评估食管癌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3%、88.4%、55.2%、89.6%;约登指数为0.467。结论CT多平面重组技术的运用对检出食管癌转移淋巴结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食管癌术前影像评估及术中淋巴结清扫有重要临床意义。

MSCT与^99m锝-甲氧异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联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39-42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99m锝-甲氧异丁基异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常规X线发现肺部性质不明确结节病灶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再与最终的病理确诊结果作对比,分别计算出以上2种方法独立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肺部结节病灶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通过统计学方法将联合应用后的结果分别与单一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和^99mTc—MIBI亲肿瘤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多层螺旋CT联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比单独多层螺旋CT或单独^99mTc—MIBI亲肿瘤显像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大大提高了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其联合应用对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43-46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影像认识及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1例中主要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胸闷、气促、胸痛和咯血。11例均为低级别分型。肿瘤发生于气管2例,主支气管2例,叶支气管6例,段支气管1例。直径约1—3cm。肿瘤呈无腔外浸润的宽基底类圆形结节5例,腔内外类圆形肿块状5例,腔内外条柱状1例。11例均进行了CT平扫及CT增强扫描,平扫肿瘤均接近或等于肌肉组织密度,6例肿瘤内有钙化;11例增强扫描肿瘤均呈明显强化,其中9例显示支气管动脉供血。11例中10例存在气管阻塞性肺改变。结论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多为低度恶性,好发于叶支气管,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气管腔内软组织密度占位,部分肿瘤可有钙化,强化明显,大部分可显示支气管动脉供血。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对照(附11例分析)47-50

摘要:目的分析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PSP患者资料,回顾分析了PSP的CT表现和临床病理特点,术前均经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1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硬化性血管瘤,均为单侧、单发。CT表现为:7例血管贴边征、3例空气新月征、3例晕征、2例尾征、1例显著肺动脉征。5例PSP延迟强化。结论PSP好发于女性,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缺乏特异性征象,常为孤立性结节,边界清楚,常为类圆形,可有浅分叶状,钙化少见,强化后呈延迟强化,综合分析可提高术前诊断,确诊尚依靠病理学检查。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诊断价值51-53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证实的15例IMT的CT影像资料及其临床表现,其中6例平扫,6例直接增强扫描,3例行平扫加增强检查。评价其病灶大小、形态、发生的部位、密度、强化特点等。结果15例患者,5例有胸痛,4例发热,3例咳嗽咳痰,3例体检时发现。13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2处病灶(分别位于左右两肺)。位于肺门中央型1例,表现为肺门部软组织肿块,边界不规则,其内支气管截断,远端阻塞性肺不张。其余14例(16个病灶)均为肺外周分布,呈圆形或类圆形的8例(9个病灶);不规则形的6例(7个病灶)。1个病灶见脐凹征,呈“心形”,3个病灶见“桃尖征”,2个病灶周围见“晕征”。9例增强后病灶均为轻中度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MIP重建4个病灶内见血管穿行,血管形态及走行正常,所有病灶内未见钙化。结论IMT是肺部少见肿瘤性病变,临床及CT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要考虑到此种病变的可能,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MS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54-56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肺隔离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检查采用GE公司的64排螺旋CT扫描机,先行CT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MIP、SSD及VR重建。结果9例肺隔离症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其中7例位于左下肺,2例位于右下肺。异常供血动脉8例来自于胸主动脉,1例来自于腹腔干。CT平扫主要表现为肺内囊肿、结节或肿块,局部可伴肺气肿征。增强扫描病变区血管影增多、增粗,呈条状或结节状血管强化影。CT血管成像显示病变由异常体动脉供血。采用MPR和MIP可显示供血动脉整体形态及肺实质的病灶。SSD及VR能显示供血动脉的起源与行程及引流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及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病变及异常供血和引流血管情况,是诊断肺隔离症最理想非创性检查方法。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CT诊断(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57-59

摘要: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MSCT表现特征,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和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分析讨论。结果CT表现为两肺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薄壁含气透亮影,其中两肺中下野分布的病灶明显较上肺野多,病灶大小从1.0mm-3.0cm不等,囊壁厚度〈2mm,并可见血管影走行在囊壁内。其中1例合并有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是诊断该疾病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断价值60-62

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对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2月经临床确诊为EFE的38例患儿的TTE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38例健康儿童的TTE资料为对照组,分析TTE图像特点,重点观察患儿的房室内径、心内膜厚度、瓣膜反流及心功能各项指标等情况,将两组TTE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中,左心系统呈不同程度增大,其中左室增大22例,左房左室同时增大16例,室壁运动幅度弥漫性减低;左室心内膜呈不同程度增厚,厚度〉3.5mm,回声增强;二尖瓣A峰峰值流速升高,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指数(SI)及心脏指数(CI)、E峰及E/A比值均较对照组减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伴有不同程度反流,其中轻度21例,中度8例,重度9例。结论左心扩大、左室心内膜增厚增强是EFE特征性TTE表现,通过对EFE患儿各项指标的评估,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和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冠脉CTA“双低”扫描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评价63-65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A“双低”扫描对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采用冠脉CTA“双低”扫描模式发现的25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RP)以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方法,分析各型冠脉异常起源的形态学特征。结果冠脉CTA“双低”扫描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2.24±1.16)mSv,碘对比剂平均用量为(41.8±5.2)ml。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有4种类型:多个开口4例,异常开口于主动脉窦外7例,异常开口于不适宜的冠状窦13例,单一冠状动脉1例。结论采用冠脉CTA“双低”扫描不仅可以准确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解剖细节,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风险。

MRI检查对乳腺X线摄影中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的诊断价值66-68

摘要: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检查对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发现的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乳腺疾病手术患者9l例,均行双侧乳腺X线摄影检查,诊断为乳腺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结合BI-RADS分型标准将病变归为BI-RADS4类,并在两周内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由两名医师分析乳腺病变的图像特征性表现,做出相应的影像学诊断。结果X线摄影显示48例非对称性致密影,7例结构扭曲,36例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MRI诊断示33例乳腺癌,21例纤维腺瘤,7例乳腺炎症,18例乳腺腺病,6例囊肿,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诊断的准确性为90.1%(82/91),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4.3%(33/35)。结论乳腺X线摄影表现为腺体非对称性致密和/或结构扭曲者,MRI动态增强检查能明显提高乳腺病变的定性诊断率。

常规超声检查联合VTI技术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探析69-72

摘要:目的探析常规超声检查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280例(共计280个乳腺病灶)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术前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VTI检查,在VTI检查下对乳腺病变分级,观察乳腺病灶的清晰程度,同时分别通过常规超声、常规超声联合VTI技术对乳腺病变展开BI.BADS分级。分析病理结果,比较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恶性病变的VH分级、病灶边界清晰程度,同时对比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联合Ⅷ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度。结果手术病理学显示280个乳腺病灶中良性的202个(占72.1%),恶性的78个(占27.9%);乳腺良性病变的VTI分级主要为Ⅱ-Ⅲ级,占77.2%,乳腺恶性病变的VTI分级主要为Ⅳ-Ⅴ级,占80.8%;乳腺良性病变中23.8%在VTI模式下病灶边界清晰,乳腺恶性病变中75.6%在VTI模式下病灶边界清晰;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度为55.3%、96.2%和67.7%,常规超声联合VTI技术诊断乳腺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度为85.5%、98.3%和89.5%,两者检查的特异性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检查联合VTI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高的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