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艺术与设计杂志 部级期刊

Art and Design

艺术与设计是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经济日报社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艺术与设计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设计理论·设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艺术、数字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

艺术与设计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艺术与设计杂志环球·创意
事件10-10

摘要:气球“入侵” |法国摄影师charles petillon打破了传统观念,把大量白色的充气气球放在了房子、社区和自然景观里并拍摄了一组名为“入侵”的作品。并把每张照片都想象成一段时光、一段情感经历或普遍的城市进化过程,它们的目的在于改变我们的某些日常观点,把我们的思维从实际感知转移到视觉认知上。

地图18-19

摘要:美国|“罪恶之域” 摄影师vincent laforet的“罪恶之城”系列作品把人们带到8799英尺高的高空,用相机记录下了灯火通明的拉斯维加斯,从来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来观测这座城市。数不清的广告牌、旗帜、汽车和,它们的灯光颜色各异、形状各不相同,组成了一幅超现实主义奇景,看上去会让人联想到电脑主板或内存芯片。这个巨大的现代都市像被可触的LED电流击穿了一样,电流穿梭蜿蜒在每座建筑之间,在笔直的大街上相互关联,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现代和基本布局。

艺术与设计杂志外刊速览
ICON 2015德国设计报告20-23

摘要:今年一月的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上同时展出塞巴斯蒂海尔克(Sebastlan Herkner)为普尔波(Pulpo)设计的卡拉塞尔(Karussell)系列置物架和隶属于丹麦家居品牌欧仕(Gubi)旗下的科勒(Collar)吊灯;紧接着,他为瓷器制造商罗森塔尔(Rosenthal)设计的最新产品在二月的德国法兰克福安比恩特(Ambiente)消费品博览会上。

艺术与设计杂志特别策划
旧梦新影 2015春夏巴黎高定时装周24-37

摘要:“高定未亡,却唯能苟延喘息(The couture had not die, but was breathing very hard)。”这是1974年,时代杂志所下的论注。 四十一年后的冬日,高定时装周仍在如期上演。一个地点,五天日程,总计二十五个品牌。在四大成衣时装周的声势浩大下,高级定制显得那么的式微。诚然,这不是一个关乎奢华与纵容的时代,高达数百工时的制作、艺术品级的售价与繁复的购置过程,它甚至不属于那处于顶尖的百分之一的消费者,至今,购买高定的女性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千余人——这不是一个高定的年代。

对话设计师心中的设计38-53

摘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晗姆雷特。对设计的看法,也是如此。 作为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和设计的资深策展人,保拉·安东尼莱认为:“设计师对社会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就像蚯蚓一样:从泥土中获取食物、汲取营养、然后再反哺大地,让土地更加肥沃。”而且“设计师是伟大的合成者,对所有不同的观点都很好奇。最优秀的设计师把设计当成了一种表达生活和发现世界的方式,乐享其中。”安东尼莱还指出,设计师最后将“领悟到的东西又回馈给了这个星球”。

艺术与设计杂志平面·平面
瑞恩·麦吉尼斯:信息时代的沃霍尔54-61

摘要:在弗吉尼亚现代美术馆(Virginia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展厅里,瑞恩·麦吉尼斯(Ryan McGinness)的作品静静的陈列着。对于那些看惯了美术馆的艺术作品,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争论平面设计与视觉艺术之间界限的人而言,瑞恩麦吉尼斯是他们最好的案例分析对象。

艺术与设计杂志插画·装帧
超现实主义中的日本悲情62-65

摘要:超现实主义者在《超现实主义第一次宣言》中宣称:“生与死,现实与想象,过去与未来,可言传的与不可言传的,高与低,都不被看作矛盾的。超现实主义只希望确定这个观点,并将其固定起来。”

艺术与设计杂志产品·物语
光的设计66-69

摘要:打开灯光设计公司Isometrix的官网,首先亮起的是建筑师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一句话:将那些绝妙的组合带入光,那,就是建筑(Architectureis the correct and masterly play of masses brought together in light)。这句话菲常诗意的总结了灯光设计师Arnold Chan对灯光设计和建筑的理解,它们互相成就,不能分割。

艺术与设计杂志时尚·影像
报道摄影还是时尚摄影?“跨界”摄影大师弗兰克·霍瓦特70-75

摘要:提起弗兰克·霍瓦特(Frank Horvat),中国的摄影爱好者甚至研究摄影史的专业人士对他的名字都感到十分陌生,这位出生于20年代赶上报道和时尚摄影黄金年代的摄影大师游走于不同的摄影领域,并且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开拓。最近在法国尼斯的图像中心进行了一次回顾展,展出了其各个方面的两百多幅照片。

艺术与设计杂志设计·后场
苏珊妮·比索夫斯基:抛弃时尚的人76-83

摘要:苏珊妮·比索夫斯基(Susanne Bisovsky)在设计圈是一个尚不可归类的存在,看她的高级定制,令人嗅不到时尚的更替,也无法连接到关于那些正流行在风口浪尖的视觉惯性;她甚至不肯像大多数业内设计师那样,每年约定俗成地赶制4—8个系列。可是如果反过头来看,把“传统艺术传承者”这样的字眼用在她的作品面前又显得单薄轻浮了。对中国读者来说,苏珊妮比索夫斯基的名字并不熟悉,唯一一次接触是世博会上奥地利馆的制服设计。但这位服装设计师早已在奥地利享有盛誉。2015年2月,在著名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舞会上,苏珊妮·比索夫斯基设计的服装再次大出风头。

艺术与设计杂志建筑·城市
盒子建筑:方寸之间的游戏84-89

摘要:曾几何时,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大量涌现出千篇一律的盒子建筑,尽可能多地解决了当时大量人口的住宅需要,这些被称为“火柴盒”的建筑至今可以在中国和东欧一些前苏联国家看到。统一的样式,方正的空间,冰冷的外观,今天看来似乎无法令人对于居住其中产生任何美好的向往,但是这样的盒子建筑确实在建筑成本与空间产量之间达到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因而曾作为社会主义的代表建筑形式而广泛推广。同样,二十世纪中叶风靡全球的现代主义建筑也是方方正正的盒子建筑的鼻祖,它的诞生也可以看作是欧洲二战后对于重建住宅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迫切需要的产物。

67公寓一个建筑师的起飞平台90-95

摘要:不论是在老港边漫步的市民,还是坐在码头长椅上休息的游客,都会被蒙特利尔市圣劳伦斯河对岸的一座孤零零的奇异建筑所吸引。它是那样与众不同,就像一堆漫不经心地堆砌在那里的大积木,看上去既杂乱无章,又类似艺术作品。所有人在第一眼看到它时都忍不住会问:“那是什么?”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蒙特利尔67公寓(Habitat 67)——这座美丽的城市的地标之一。

艺术与设计杂志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96-96

摘要:裁森Fluffy无绳真空吸尘器新品 近日戴森公司在北京举行了Fluffy DC74无绳真空吸尘器新品会,介绍了这款将于本月上市的产品如何让尘垢和微观粒子无所遁形。戴森Fluffy DC74采用柔软的尼龙材料和碳纤维丝打造而成的“软绒碳纤维滚筒吸头”。柔软的尼龙会将大颗粒包裹在内并卷入吸头,碳纤维丝则能安全、高效地捕捉和吸走微尘,让家中的每个角落一尘不染。

艺术与设计杂志艺术中国
心不是隐喻 罗伯特·戈伯大型回顾展102-107

摘要:近日,60岁美国雕塑家罗伯特戈伯(Robert Gober)大型回顾展“心不是隐喻”(The Heart Is Not a Metaphor)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闭幕。戈伯早年在米德尔伯里学院(Middlebury College)学习文学与美术,毕业后曾做过木匠和手工艺人,后来他为女艺术家伊丽莎白·穆雷(Etizabeth Murray)做了五年助理,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样的机会让他大开眼界,也由此碰到了后来的画廊主。

丹尼尔·布伦:与建筑最亲密的艺术家108-113

摘要:作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曾在1986年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获金狮奖,2007年又获得被誉为“艺术界诺贝尔奖”的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Praemiumlmperiate)丹尼尔·布伦(Daniel Buren)可谓是当代艺术领域的常青树,而他最重要的贡献可能就是他对于“在场”(On—site)概念的独特解读——在他的艺术里,作品不是以物的形式得以保存,而是作为空间的一部分。丹尼尔布伦的新展将在位于巴黎玛黑区的卡梅尔默努尔画廊(Galerie Kamel Mennour)持续到2015年的3月15日。

马克·布拉德福德:我一直向外看114-119

摘要:乍一看,马克·布拉德福德(Mark Bradford)的最新展览《树的眼泪》中展出的几幅高三米宽十二米的大型画作似乎是充满条纹和网格的抽象绘画,只有近距离观赏,才能看出它特殊的材质和工艺:纸质拼贴、切割和抛光后的仍然不平滑的纹路。侧面则显示了油画布包裹之外的十几层纸张的横断面。全部的创作过程基本没有用一笔油彩。

李杰:不安常在120-125

摘要:“不安常在,日常让不安隐晦”——李杰 ‘Cause we were never being boring, We had too much time to find for oursel.ves’(因为我们从不无聊,我们有太多时间)。这是一篇写李杰的文章,是否也可以用Pet Shop Boys的《Being Boring》开篇?比起细数他的展览和奖项,都不如听这酋歌对他的了解来得熨贴。

谈西方,不色变 顺便也说说该读哪几本西方的艺术史126-126

摘要:朱青生,北京大掌教授 学者甘阳对中国当代艺术界提出了批评。他说,“我之所以认为你们美术界挺落后的,尤其以朱青生为代表,你们越认为你们玩儿得先进,越认为你们玩儿得接近西方,你们就越落后。天底下已经没什么新东西了。西方的思想界、学术界包括艺术界,已完全空空荡荡,你们还认为要和它接轨。现在哲学界、思想界连做西学的人都在回归中国、反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