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艺术与设计杂志 部级期刊

Art and Design

艺术与设计是经济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经济日报社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艺术与设计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设计理论·设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艺术、数字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

艺术与设计 201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艺术与设计杂志环球·创意
事件10-10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正是电子游戏业萌芽的时期,由日本设计天才宫本茂创作的一对滑稽的意大利水管工,成为了第一对活跃在电视屏幕上的游戏英雄。但是,这两位人人都爱的电子游戏偶像——任天堂的马里奥和路易吉,在当时仍然是二维的。不过,由于游戏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游戏创作者的想法也在不断演变,屏幕上的角色开始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

地图18-19

摘要:美国 梦幻般的住所 美国艺术家KatO’Sullivan把一栋位于纽约北部的十八世纪四十年代的破旧房屋打造成了一座梦幻般的度假屋。整栋房屋从平面上看就像是一张五颜六色的“印花布”。黑色的边框使房屋看起来充满了卡通风格,就像刚从一本漫画杂志上撕下来一样。在中间部分屋顶的下方有一幅壁画,画的是一张微笑形状的嘴巴,在嘴巴上方还有两个并排的方形窗户,看上去像是一对眼睛。

艺术与设计杂志外刊速览
手工与技术20-23

摘要:我们可以看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作品使用先进的编程、互动、生成等数字技术。在城市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广告、网站、展览和音乐表演等创新项目中,我们看到和实际运用数字化艺术和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随着人们在创作中越来越多开始采用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表达自我想法变得越来越容易。很快技术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表达新领域。

艺术与设计杂志特别策划
APEC秀中国24-33

摘要:本土设计师的力量 “2013年底收到组委会邀请,2014年1月份开始启动设计项目,2014年春节加班加点设计投稿方案,3月通过组委会评审后开始制作样衣,4月样衣制作完成,提交样衣,6月中下旬经过组委会几轮评选后被通知做样衣深化,然后再进入到最后的样衣评审。”这差不多是每个参与到APEC服装最终设计团队的设计师的工作日记记录。

赵卉洲鱼跃出海向长空34-41

摘要:2013年底,赵卉洲受邀参与2014APEC会议第一夫人们的服饰设计及样衣制作。她从2014年1月份开始启动整个设计项目工程,包括服饰面料的开发、服装款式的确定、图案元素及配饰的开发等。 “在面料的选用上,考虑到APEC开会期间的气候,服装需要既轻薄又保暖,所以研发了羊毛和真丝混纺面料;在颜色的选用上,主要以素雅色系为主,如传统的藏青、牡丹红以及浅杏色:在廓形设计上,选用目前最流行的极简大廓形设计,不仅简约大气,且对不同体型的包容性较好;在元素使用上,大量使用苏绣等传统工艺来进行细节装饰;在工艺上,采用手工缝制内线等无缝处理手法。在研发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都在尽可能体现简洁、优雅、大气和灵动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语言。”赵卉洲说。

张志峰华服之美42-45

摘要:也许是因为乳名叫“小老虎”、出生在东北黑龙江的缘故,张志峰,TigerZhang,在1982年开始创业时将服装品牌注册为NE-TIGER(东北虎),其公司名也为“东北虎”。 从早期以皮草的设计和生产为主,到之后以高级定制晚礼服系列开创中国晚装元年,以突破性的高级婚纱系列宣告中国婚纱革命,以创造性的“中国式婚礼服”实现中国婚礼服的复兴与新兴,以标志性的“高级定制华服”造就当代国服地位,到参与第22届北京APEC会议领导人与夫人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张志峰,作为NETIGER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服饰文明的复兴与新兴。

看见·戏石屏风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造物智慧46-51

摘要:对苏绣高级工艺美术师声梅红来说,十月的好消息来得应接不暇。 10月24日,在江苏南通,世界手工艺理事会(the World Crafts Council)宣布了这一年世界手工艺大会的最终奖项。在所有800多件参展作品里,“看见·戏石屏风”被评为2014年唯一特等奖,也是此次大会的最高奖。

艺术与设计杂志平面·平面
山口信博:折一艘开往古代的漫船52-57

摘要:第一次看到山口信博和他的折形研究作品,脑袋里—下联想到很多很多描绘江户时代的电影:武士的佩刀、优美的花道……总之,柔软的和纸和多彩的绳结中传递的,是来自那个古早时代的朴素温情。 2014年11月底,山口信博夫妇在北京进行了超过一周的交流活动。他前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讲座、指导同学们进行纸袋的再设计。在敬人纸语的“设计的变容”展览中,山口信博的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折形”研究再设计,与其他与纸相关的方方面面齐聚在一个小小空间之内。

艺术与设计杂志插图·装帧
德国新漫画先锋58-65

摘要:无论是梅赛德斯奔驰,还是宝马、西门子,这些精美的工业制品仿佛就是一张德国的名片,很容易就把人的思维引向一个工业化强权的存在。但笔者想提醒的是,在欧洲经济逐渐衰落的时候,德国始终一支独秀的成为欧罗巴经济最活跃的国家,依靠的却是淡出世界强国角逐的意识形态,吸引全世界的文化与艺术人才,让德意志精神重新在自由、包容的正能量中开花结果。在德国艺术文化全面复兴的过程中,“德国新漫画”成为了一张德国人通行世界的新名片。

艺术与设计杂志产品·物语
做你不懂的东西66-71

摘要:在有悠久橱窗文化的欧洲,各类品牌和商场橱窗都是产品展示的最佳窗口,也是设计师发挥创意的秀场。今年苏黎世和日内瓦街头的爱马仕橱窗里展示的手工木头材质的动物形象,结合高端品牌的杯盘灯盏,俏皮、简洁、天马行空的设计让人产生好奇,这系列作品来自两个89年设计师创立的本无工作室(Benwu Studio)。

乔纳森接受《名利场》杂志采访谈苹果设计72-73

摘要:本刊转载《名利场》(Vanity Fair)杂志在New EstabLishment Summit峰会上对苹果设计主管乔纳森伊夫的采访,主要的谈话内容就是苹果目前的消费级产品线:iPhone6和AppteWatch。当然了,主持人自然不会就这么放过轻易地放过这名让千万人疯狂的设计师,乔纳森还谈到了当年他进入苹果以及和乔布斯相关的一些回忆。

海尔30年:设计引领心生活75-75

摘要:《论语为政》日“三十而立”。2014年,海尔30岁。这是一个企业从诞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式的分界点。从1984年第一台冰箱的问世,到如今整体家电套系打造居家理念,海尔经过30年的历练和成长,成为全球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 海尔电器屡获全球各大奖项,2014年2月10日,全球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海尔被国际知名商业媒体《快公司》(Fast Company)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快公司》认为海尔让每个员工自主经营的举措是具有颠覆性的创新。同年5月17日,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尔荣获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是目前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家电企业。

创意人的未来生活畅想为海尔30岁庆生76-77

摘要:在2015年“海尔全球创客(HGEC)暨海尔创业三十庆典”活动前夕,海尔邀请了30位意见领袖和业界精英,他们来自设计、文化、科技、创意……游走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领域,他们是未来生活的实践者,是未来文化的缔造者。他们以畅想自己心中的家的方式,为海尔30岁庆生,同时,这些畅想也不仅仅是他们脑中的想像,这些画面,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自己、未来的家。让我们听听这些创客践行者们对于未来家的发想吧。

艺术与设计杂志时尚·影像
金融与设计:一个梦想的距离78-81

摘要:2015春夏四大时装周纷纷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是下一季的新潮流。潮流总是会不断变化,甚至轮回。不可否认,时尚引领审美;但是同时,时尚也满足需求。 在每年两次的时尚轰炸中,历史最悠久的纽约时装周可谓是四大时装周里最商业化、最接地气的。每年都有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在这里完成首秀,登上世界舞台。今年,华裔设计师胡媛媛便带着自己的品牌VivienneHu(薇薇安胡),在纽约2015春夏时装周上大放异彩,引起媒体关注,受到买手们欢迎,更成为“纽约时装周期间最值得关注的八位设计师”。

捕捉爱的摄影师82-89

摘要:“我用不残忍的方式使用照相机,这是我同很多摄影师的不同之处。残忍的使用摄影很容易。我从爱、审美和愿望出发拍摄,不能从苛刻的角度拍摄,如果是后者这样的照片,就扔掉它。”——南·戈尔丁 如果用当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私密摄影鼻祖南戈尔丁的作品,似乎并不能发现任何特别之处。戈尔丁在她的例如《性依存叙事曲》、《另一边》、《双重生活》、《全部的我》、《魔鬼的游乐场》等摄影集当中拍摄记录了自己和其亲密的人们爱情、友情、疾病、欲望、死亡的整个过程。与强调人性关怀、揭示不被关注族群的布勒松、萨尔加等大师不同,南戈尔丁用非专业化的拍摄手法记录着她的回忆、与她的爱人、朋友、亲人对话,倾诉着她全部的生活和感情。正如她本人所说:“我的艺术就是我生活的日记。”虽然这样的表现手法在如今已经被众多摄影师和文艺青年们纷纷熟悉并采用,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却着着实实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艺术与设计杂志设计·后场
比尔·维奥拉:献给物质世界的是非题90-95

摘要: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之一,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的首次北京个展“嬗变”(Transformation)于2014年11月15日-2015年1月16日在林冠艺术基金会展出,并且带来了他2014年的最新作品《逆生》(Inverted Birth)的首次展映。这位学识渊博、充满理性思考与东方智慧的影像艺术先驱,在40余年的创作中,从技术和历史的角度不断构建和延展着人们对于影像艺术的认知。比尔.维奥拉在中国的展览历史并不短暂,并且每一次展览都成功地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禅宗、神秘主义、生与死、潜意识与人类情感,比尔维奥拉利用当代影像科技在视觉呈现上所提供的新可能,展现着亘古不变的人类最本质的命题,并向那个看不见的非物质世界不断提问、逼近。

艺术与设计杂志建筑·城市
大卫·奇普菲尔德:一种介入96-103

摘要:2014年10月2日-12月31日,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里,柏林新国家美术馆(Neue Nationatgaterie)被144根树干所占领了。著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td)的新展览《木棍与石头,一种介入》(Sticks and Stones.an Intervention),在美术馆的落地玻璃大厅里植入了144根高大笔挺的树干,如纪念柱一般整齐地排列,他们和整个展厅在一起提示出建筑最原始和基本的元素——木、石还有空间,也让人联想起古希腊神殿的柱廊与支撑当代建筑的钢筋水泥立柱的微妙关联——纪念碑式的立柱广泛应用于显然是大卫·奇普菲尔德的建筑作品中,这也是解读其作品的一个关键元素。

地底下的红太阳104-111

摘要:莫斯科地铁,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输系统。它以富丽堂皇光彩夺目闻名于世,让四方游客蜂蛹而至。然而这片地下的宫殿,记录的是放大镜下那一段被浓缩的岁月的变迁。在上世纪地铁设计之初,苏维埃政权下的俄罗斯直截了当地昭告天下:地铁所建设的,是一个“光明的社会主义未来”,就好比一轮人造的红太阳,光辉无处不在,哪怕是近百米深的地下,也不再容忍任何黑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