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战线杂志 部级期刊

The Press

新闻战线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人民日报社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战线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权威、传媒观察、媒介经济、实践天地、研究走廊、业务广角等

新闻战线 201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战线杂志本刊特稿
推动供给端改革 实施全媒体改版——南方日报新世纪第十三次改版6-8

摘要:党中央吹响媒体融合发展号角以来,南方报业积极投身于融合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推动南方日报与南方网融合发展、建设"南方+"APP和"并读"APP、推进南方舆情数据服务、创建289艺术园区、组建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等,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调研,今年10月南方日报启动新世纪以来的第十三次改版。将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路嫁接和迁移到新闻改革领域,是非常必要的。

强势打造财经媒体融合发展新标杆9-12

摘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是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同发起组建的,整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新闻客户端等产品,将构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财经全媒体事业群。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益成熟的Web3.0时代,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需要顺应潮流、为我所用,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研发、资本运作积极投身全媒体时代愈演愈烈的传媒革命中,进行跨媒体、跨领域、跨行业的大融合。

新闻战线杂志前沿关注
好文风不是“写”出来的14-15

摘要:好文风不只是技法上的学习,更要在文章之外下功夫。少一些结论和概念,多一些事实和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真情实感;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这些要求,都不是仅靠"写"就能达到的。11月8日,记者节,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消息——勉励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消息的右边,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同样引人瞩目:《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

尊重新闻规律 不断改进文风——从工人日报几组系列报道看改进文风若干问题16-18

摘要:媒体改文风,不仅要解决新闻报道的语言、篇章、版式、栏目等表面问题,还应着力解决关乎内容建设的新闻生产制度、流程、评价标准等问题。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从媒体融合谈改进文风19-23

摘要:文风事关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大使命",不可等闲视之。建立健全融合背景下改文风的长效体制机制,确保生产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制度要"辞旧迎新",标准要"软硬兼施",督查要"瞻前顾后"。改进文风与媒体融合看似没有联系,其实息息相关。眼下,传统媒体从党报到都市报,从报纸到广电,言必称“融合”。谈及融合,大家说得更多的是融合的路径、方法等宏观层面的问题,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尽快跟上互联网的节奏、植入互联网的基因,而对于“文风”这样的“老”话题,却有意无意地遗忘了。

新闻好文风来自脚力眼力脑力笔力24-27

摘要:文风,是衡量新闻报道品质的重要标尺。党报文风折射作风、反映党风,体现党媒"为了谁、依靠谁"的政治立场。改进文风,是党报政治意识的具体体现,是新闻工作者践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业务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一)文风,是一种语言风格的偏向,是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以新闻报道而论,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事件、同一种观点,可以用不同风格、“气质”的文字来表述。不同的文风,带给受众的阅读体验,是不大一样的。

成风化人须有时——苏州日报改文风的实践与思考28-30

摘要:顺应时代需求,变"我写你看"为"你说我写、我写你评",增强互动;顺应用户需求,注重从新媒体的语言特点、传播方式中汲取"养分",让党报的表达语境、话语体系鲜活丰满起来。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殷切希望。

如何生产爆款正能量新闻产品31-33

摘要:都市快报讲究"悦读性"和"必读性",不断开拓、丰富新闻产品的制作手段和呈现形态,并在实践中形成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民众化切入""经济报道功能实用化演绎"等创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传播力和感染力。新闻媒体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今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的方向与动力。都市快报以改文风为抓手,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新闻战线杂志媒体人访谈录
媒体的未来:共享与智能——胡正荣访谈录34-37

摘要:2016年9月,胡正荣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终结近11个月的校长职位空缺。翻阅胡正荣的履历,好像打开一部令人惊叹的励志书:28岁,任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副主任;40岁,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50岁,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他还曾以34岁的年龄成为中国传播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在学界,他是新中国第二代传播学者的杰出代表;在学生们心中,他是"暖萌"校长。作为国字号传媒院校的"掌门人",他如何看待当下的传媒业变革?如何评价这三年的媒体融合发展?对未来媒体发展有怎样的判断?对传媒教育又有怎样的思考?在重要关口接任,压力很大记者:胡校长您好,感谢您接受采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一职空缺了11个月之久。此时接任,您压力很大吧?

新闻战线杂志传媒观察
原子与比特38-39

摘要:"数字化生存"意味着娱乐世界与信息世界充分融合并且开始具备互动性;意味着计算机在生活当中从不离场,而你时刻利用这种在场并以之为生活方式和态度。它构成一种平等主义现象;它令组织扁平化;它使网络真正的价值与信息无关,而和社区相关。

新闻战线杂志一线报告
电视问政:构建城市公共治理平台——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问政》实践中的思考40-42

摘要:《电视问政》内含政府、媒体、公众之间平等对话的三角关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张力,推动解决"谁在问""问什么""怎么问"三个维度问题,进而实现最优化模式:构建城市公共治理平台。以冲突的调动建构问政宽度,以循环的对话建构问政深度,武汉《电视问政》变得更有章法、更加严谨。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问政》自2011年11月推出以来,引发国内权威媒体持续关注。它不仅创新了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的方式,也为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可操作的电视手段。全国200多个城市借鉴“武汉模式”,《电视问政》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现象和品牌。

浓墨添彩国家战略的实践举措——湄洲日报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全景报道出彩出色43-44

摘要: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是莆田市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效应最强的国际会议。湄洲日报将论坛作为重中之重的大事,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全景报道,出精出彩出色。在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活动报道中,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多屏联动,及时在下属的莆田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智能屏等推送新闻报道。

新闻战线杂志会议综述
融合·创新·力量——第23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综述45-47

摘要:11月13日至15日,第23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100多名与会嘉宾围绕"融合·创新·力量"这一主题,就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创新探索展开研讨交流,共话未来。14年前,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承办了第10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年会。14年后的今天,党报总编辑年会再度来到上海,承办方却变成了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后的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新闻战线杂志个案评析
拼的就是权威性——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五问中国经济》采写体会48-51

摘要:在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们采写的《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获得深度报道一等奖。这篇发表于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的独家重磅访谈,持续引爆舆论场,在境内境外、网上网下、官方民间反响巨大,成为一篇"现象级报道",全社会热议"权威人士"。对《五问中国经济》给予充分肯定。刘奇葆同志两次在重要会议上点名表扬。国务院领导称赞该文"一锤定音"。

好评论在家国情怀里诞生52-53

摘要:评论写作的意义是什么?评论发表的责任在哪里?评论释放的效果将怎样?在我看来,对于一篇评论而言,这应该是它的三个目标,也是必须要瞄准的方位。意义不知道,责任不明确,效果不清楚,要想出品一篇好评论,犹如盲人骑瞎马,跑在蜀道上。因此,在构思每一篇评论时,这三个目标和方位是我必须要思量的。(一)目标和方位的校正标准在哪里?应该说,这个标准决定评论的高度和影响力。

新闻战线杂志权威
中国记协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张研农当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54-54

摘要:11月7日~9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颁奖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记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选举了主席、副主席,推举了名誉主席,任命了书记处书记。张研农当选新一届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田聪明被推举为名誉主席。胡孝汉、田进、周树春、张小国、牛一兵、孙继炼、傅华、陈颂清、张育新、莫高义、马合木提·买合苏提、刘成安等12位同志当选为中国记协副主席。常务理事会任命胡孝汉、王冬梅、潘岗、张百新、季星星为书记处书记。

新闻战线杂志学术界面
众媒时代、信息实在和智媒传播——关于我们处在一个何种传播时代的漫思55-58

摘要:我们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传播时代?有一个出现不久的词,叫众媒时代。媒体变局已生,且残酷甚甚。如此千帆竞发的互联网媒体持久涌动,已经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传媒格局,特别是震撼和颠覆了报刊、电台、电视台这些总是能够大一统的"主流媒体"。这个总是由主流媒体引导走向的传播格局,曾是人类文明在大众传播时代的基本框架之一,但从使用量和影响力看,在体制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以移动互联为主要媒介终端的社交媒体、自媒体,已经实际成为当下媒体市场中的主流媒体。

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泛标签化”59-62

摘要:法制新闻报道中的"泛标签化"是"拟态环境"中的一部分,其背后更是现实社会的映射。过多地使用负面标签所造成的"污名"效应,可能引发现实种种危机。媒体是标签新闻的制作者,新闻报道的"去标签化"行动应从媒体的自查自纠开始。同时,社会和公众要予以大力监督,以共同营造和谐的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