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News Research

  • 61-1022/G2 国内刊号
  • 1003-3629 国际刊号
  • 0.3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知识是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新闻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专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媒体、视听研究、研究生之页、业务研究

新闻知识 200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知识杂志本刊特稿
世界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5

摘要:第61届世界报业大会和第15届编辑论坛今年6月在瑞典举行,世界上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名发行人、编辑和高级报业管理人员出席了此次大会。大会的报告《世界报业发展趋势》显示:2007年世界付费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2.57%,过去五年里共增加了9.39%;全球付费报纸的广告收入已经连续五年增长,2007年增长了0.86%,过去五年共增长了12.84%。

《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6-8

摘要:《南方都市报》(下称《南都》)十年创业,从当初一张16个版、发行两三万份的小报,成长为今天覆盖珠江三角洲、日均超120版、广告额近20个亿、发行量160万份的市场主流型大报。《南都》的成功秘诀何在?这报业神话是如何创造的?考察《南部》成长过程,发现其间经历了六大转变:

党报改革必须闯过思想解放这一关9-10

摘要: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一切成就首先归功于全党、全民的思想大解放。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改革和开放的顺利推进,也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繁荣。思想解放的动力作用毋庸置疑,思想解放的艰难也不可否认。回顾报社近五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无一不是在思想解放的大旗下奋勇前行的结果。

全国省级党报扩版提价意向调查情况10-10

摘要:由全国省级党报发行协作会进行的全国省级党报扩版提价意向调查显示:全国30家省级党报中,12家有明确的提价意向,全年订阅价上涨金额从27元-100元不等,涨幅在12.8%-47.29%之间。其中,《北京日报》计划由216元提高到288元;《辽宁日报》计划由248元提高到288元;新华日报计划由288元提高到360元之间;

新闻知识杂志改革开放30年与新闻事业发展征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探析11-13

摘要:谈及改革开放后调查性报道在我国的发展,必然会追溯到1980年《工人日报》等媒体对于“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调查披露。1979年,由于海洋石油局领导的错误指挥,“渤海二号”翻沉,对于这起严重责任事故,某些领导部门封锁消息,逃避责任,《工人日报》等媒体记者逐一找到死难者家属和职工调查真相,集中发表了多篇调查报道,并点名批评石油部部长宋振明。

新闻知识杂志专题 奥运报道
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开发及其遗产13-16

摘要:1936年柏林奥运会,组委会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让市民在市中心的一些商店看到了比赛的转播,从那之后,电视转播就和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萨马兰奇所说:“是电视让奥运会生存下来,并繁荣发展下去。”

略论奥运报道与国家形象建构17-19

摘要:国家形象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更是通过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来体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了解世界变化的拟态环境时代,对国家形象的认识不是来自亲临其境的体会更多的是来自于媒体的宣传报道。北京奥运是中国形象展示的一次契机,从申奥成功的那一天起,就进入传媒和全世界人民关注的视线。如果说这仅仅是奥运光环将北京推向了万众瞩目的舞台对世界产生了吸引力的话,

新闻知识杂志专题 抗震救灾报道
危机事件中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汶川地震报道的分析与解读19-21

摘要:今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数以万计的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和家园。地震发生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各大门户网站等国内媒体在第一时间内行动起来搞策划、开专题,报道地震灾情,关注救援情况。

浅论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中的功能与作用——以5·12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22-24

摘要:罗伯特·希斯(Robert Heath)在所著《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新闻媒体对危机事件、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及危机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的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及全方位的报道,对引导舆论、维系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媒体在防范、化解公共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承担着重大的责任。

从汶川地震新闻报道实践探析中国的新闻自由25-26

摘要:5.12大地震中的新闻报道特色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类媒体迅速反应,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以及手机短信等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了震情。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信息报道的及时、公开和透明,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的传播效果,这在我国的新闻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略论汶川地震报道中记者职业道德和素养的缺失27-28

摘要:国内媒体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从总体上说令人赞赏,但其中也存在着部分记者职业道德和素养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及时到达现场报道,采访过程中阻碍救援、伤害被采访对象,索善逼捐等不当做法上。这些缺位、错位、越位的行为表明,记者人文关怀思想、专业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汶川地震中看我国媒体报道的不足29-30

摘要: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全球皆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圈内各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情现场,全力以赴展开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这是新中国建国近59年来的第一遭,公开、透明、快速的信息反馈也是史无前例的,甚至不少学者提出应该将“5·12”作为信息迅速公开的纪念日。但是,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我国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灾难信息的超载重复与短缺并存;

在地震灾区采访的日日夜夜31-32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毗邻的陕西汉中市,该市辖区的11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246.68万人,财产损失达108.36亿元。尤以宁强、略阳两县最重。

地震灾难中的信息传播路径及策略分析33-34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展开。伴随着紧张高效的救援工作的开展,与之相关的信息体系也相应建立。其实不难发现,在2003年成功应对“非典”疫情之后,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策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本次地震灾害的信息扩散呈现何种路径,媒体的传播策略有何特点,传播效果怎样,本文将从传播学角度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自然灾害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35-36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自然灾害多发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其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的广度、深度是非常强烈的,关注程度高、操作难度高、报道要求高,媒体提供的舆论导向牵动抗灾救灾全局,不恰当的报道将会扰乱政府的救灾部署,给人民带来不安情绪,容易引起舆论失控甚至是社会动乱,这使得新闻媒体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尤为重大。

浅谈新闻媒体地震报道的全新理念37-38

摘要: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国新闻界打了一场漂亮仗。它不但显现了全新的新闻理念,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华章。

从一档电视访谈节目引发的思考和启示39-40

摘要:5月21日晚11时,西安电视台一档直播访谈节目,以其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教育启示意义大、疏导公众情绪好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在地震传言中倍受煎熬的广大市民,随着节目的访谈深入,得到些许心态调适的观众随即对节目的制作和及时播出给予了较高评价。

新闻知识杂志探索与争鸣
广告经营中的“道德风险”解读41-42

摘要: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可以说,只要市场经济存在,道德风险就不可避免。道德风险最初是在保险业中使用的。现在,“道德风险”一词具有了更一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