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记者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Review

  • 31-1171/G2 国内刊号
  • 1006-3277 国际刊号
  • 1.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记者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一月报评、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记者 2009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新中国60年”专稿
60年风雨中耕耘60年阳光下收获——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4-8

摘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编发这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60年来的新闻事业做了回顾,既有历程的勾勒,也有经验的总结,又有教训的反思。我们希望以这组文章作为对新中国华诞的小小贺礼,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研讨,为未来中国新闻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一点历史镜鉴和思想资源。

报刊的追求和社会的接纳——从报刊复刊词看共和国报刊发展的历程9-14

摘要: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再次赏读几份报刊30年前——、“”覆灭后再生发表的复刊词,以及当时新创刊报刊的发刊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大致以1979年为界,这些报刊前后30年遭遇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命运。由这些复刊词(发刊词)可以体悟到新中国报刊发展的曲折历程,令我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媒介生存环境。

以迂回的宣传策略冲破“三不”禁令——马达回忆1978年《文汇报》真理标准问题讨论15-17

摘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粉碎“”后冲破“两个凡是”枷锁,重新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次注定失败的新闻改革——对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夭折的探讨18-22

摘要:“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伟大尝试。它在新中国重要的转折时期继承经“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奠定的“党报模式”,并尝试通过“回归新闻本位”来发展它;又成为1978年第三次新闻改革的“起点”。因此,它中途天折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人们的话题和研究的课题。

“中国人民忙于重建自己的国家,他们没有时间放松和娱乐”——《密勒氏评论报》报道成立伊始的新中国23-28

摘要: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印象与态度是具体时间与环境的产物,随着双方交流的变化,中国图景也随之变更,而在这一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外国记者对中国国情的实录、对民风民情的细腻描绘,就成为西方人了解这块土地的一个重要途径。曾谆谆告诫那些与外国记者打交道的同志:“要培养与外国记者的友好情谊,与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交朋友。”

新中国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发展历程初探29-32

摘要:上海,是中国近代新闻业和期刊出版业主要策源地之一,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也滥觞于此。从《小孩月报》于1875年在沪出版算起,上海少年儿童报刊已经历了一百三十多年的历程。“”后,上海少儿报刊迅速崛起,至抗战前,曾因数量激增而出现高潮,但大多“昙花一现”,寿命短促。

“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以《青年报》“五四”报道为样本33-37

摘要:1949年6月10日,新中国第一份青年报在上海诞生(见图)。60年过去,《青年报》经历了风风雨雨,而《青年报》上所报道的“青年”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通过对《青年报》每年5月4日前后的“五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详见附表),考察其具体报道对象中的“青年”所指,并结合社会变革和报纸自身的发展过程,审视60年来主流“青年”形象的历史变迁。

从平均主义到绩效考核:传媒人薪酬制度60年38-41

摘要:作为传媒企事业单位按劳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工资是传媒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传媒从业人员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其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的重要杠杆。建国后,我国传媒从业人员的工资制度经历了从最初的平均主义军事供给制,到工资制、等级工资制、职务结构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的变化历程。

八十感怀二首(七古)41-41

摘要:前言:1929年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它是我出生之年,又是我就学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今为新闻学院)建立之年,还是我工作50余年的新民晚报创刊的年份。三者同庚,今年均为八十大庆。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观察家
从几个侧面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六十年之变迁42-44

摘要: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周年,六十年一个甲子,鉴往知今,回顾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变迁轨迹,对于我们从业人员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清醒地认识新闻工作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2009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45-45

新闻记者杂志“甲子杯”纪念新中国广播60年征文选
广播深层改革路径探微46-50

摘要:为推动广播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丰富广播学术理论库藏、保存珍贵史料文档,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会领导同意并支持下,今年2月以来,由上海市广播电视学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上海(华东)学术研究基地主办,《新闻记者》杂志社协办,上海市广电学会学术委员会承办的“甲子杯”纪念新中国广播60年优秀学术论文征文评奖活动,陆续收到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吉林等地58篇应征论文。

试论新中国广播事业60年的历史经验51-54

摘要:新中国广播事业60年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建国前期的近30年与改革开放阶段的后30余年两大部分。本文试对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60年的变革做简要回顾,尤其是上海东广新闻台的改革范例与创新意义,对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基本成就与改革经验等作一个简要论述。

广播产业发展的思考54-56

摘要:传媒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广播产业在传媒产业中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其产业属性是信息时代广播的显著特征。广播是电子技术的产物,是依靠无线电波传播新闻、信息、教育、娱乐等内容的电子媒体;文化产业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指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行业。

音乐+新闻+谈话:音乐节目的创新与发展57-59

摘要:1920年,康拉德,一位美国年轻的工程师用自己的实验电台播放音乐,结果听众反应热烈,于是第一家全美商业性广播电台——KDKA电台诞生,因为它每天播出音乐、谈话、新闻三类节目而大受欢迎。其后的88年间,音乐、新闻加谈话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广播电台节目中最重要的“三剑客”。

广播需要播客59-61

摘要:被誉为网络新贵的播客,借助数字广播新技术的推动,越来越走红。这场技术革新,带给传统广播的是一场革命,越来越多的传统广播敞开胸怀,迎娶播客,播客成了传统广播的助推器。因为从技术上说,播客是广播进化过程中的高一级阶段;从传播上说,播客是广播传播过程中的进一步优化。广播需要播客。

新闻记者杂志视听界面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全新闻频道的理念与策略——兼议央视新闻频道改版62-65

摘要:在法国学者巴尔比耶和拉维尼尔看来,国家社会的恒久延续与其成员分享支撑公共生活的各种表达方式密切相关,大众传播媒介因此担负起“将思维诉诸表达、构建从属于公共生活的空间并使社会关系恒久锻造与改变的职责。”

央视改革:“新闻立台”再起步66-70

摘要:在当下中国,“央视”只有一个。它集万般期待和争议于一身,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作为中国国家电视台,在中国媒体共同体中,央视的权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在应外部环境之变的同时,央视自身也在顺势而变。不论是从1952年至今的长时段,或是从1978年至今的中时段,还是从1993年至今的近时段来看,央视的变化都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