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全球大师访谈
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法则依然有效——民主化媒介的理念与实践4-10

摘要: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著名传播政治经济学学者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的学术思想进行深入考察和阐释。麦克切斯尼主张以公共补贴制度制衡商营媒介体制对民主的侵蚀,强调知识分子在民主化媒介体系变革中应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并反对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庸俗化的理解。这些观点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观念价值。

新闻界杂志新闻学
敌意媒体效应的溯源、沿革和本土化11-17

摘要:敌意媒体效应,指描述具有强烈预设立场的受众,倾向于从中立客观的新闻报道中感知敌意和偏见的现象。本研究通过回溯敌意媒体效应的理论基础,对其定义进行了还原;从调节变量、解释机制、影响等方面梳理了敌意媒体效应研究发展脉络。指出在“后真相”舆论生态中,受众对主流媒体的敌意不可忽视,有必要将敌意媒体效应放到国内的语境中进行本土化的阐释和发展。

新闻界杂志传播学
“身体在场”:沉浸传播时代的技术与感官之思18-24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可穿戴设备、VR、AR、移动互联、全息影像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入一个高度智能化、网络化与泛媒介化的沉浸传播时代。这一新生语境再次激起“技术与身体”的哲学思考。本文认为,“身体在场”是理解当下人与媒介关系的关键,身体应当被指认为现象学意义上的“知觉身体”,而技术则应是先在于人的存在的“座架”,它形成了特定的空间场域。人机交互的具体过程则呈现出双向“驯化”的特征,我们应警惕技术的无限扩张,维护人的主体性原则。

传媒·仪式·社会:西方学术语境中的媒介事件理论25-32

摘要:戴扬和卡茨的经典媒介事件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功能主义传播学受到社会人类学启发的产物。90年代初,文化研究和社会学者从“传媒与仪式”的角度对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之后,媒介事件被整合进仪式传播理论、媒介仪式理论和“媒介化的仪式”理论,成为媒介社会学和媒介人类学的重要概念。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手拉手而非心连心——社交媒体环景下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困境与启示33-37

摘要:互联网社交媒体具有的个人民主化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化、场景化、智能化等技术特性,使其具有了与传统媒体不同的个人化、立场化、情感化表达特点,这些特点正好与强调底层平民化、情感诉求为主的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相契合且互为表里,是“后真相”时代的传播特点的互联网媒体技术成因,不同群体以固有的意见和情感为立场,进入了一种传播困境。而传播学者彼得斯关于传播不可能性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免于传播和交流的自由,提出了一种手拉手而非心连心的新型传播启示。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空间实践38-44

摘要:在新媒介技术的强力渗透下,新闻生产从组织化向社会化的转变过程统摄着空间的语义范畴。本文试图打破新闻生产的内容取向与功能主义的研究传统,在新媒体这一当代社会语境下,以新闻生产的物理空间与技术空间为着力点对其揭示的社会关系之变化进行意义解读,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新闻生产的新媒介表达,而且能够在空间理论的观照下深入挖掘新闻生产进行关系重构的基本动因与现实意义。

新闻界杂志传播与社会
新传播格局中的社会化传播规范与程序管理45-51

摘要: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催生了媒介的社会化和传播的新格局。在促使社会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以及传播方式多样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同时在社会传播主体转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事件公众”,也推动了社会关系复杂化。面对新格局,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化传播参与各方价值与利益,又能够对社会化传播实施有效地引导与管控,既是政府管理层面宏观上的需求,也是新闻传播业界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需要。本文以数字技术提供的大数据监控条件为基础,提出了传播程序管理的框架,以期对社会化传播整体规范提供一种方法。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叠加-聚焦-扩散”效应研究52-58

摘要:媒体的叠加报道引发社会的关注聚焦,舆情的不断扩散形成舆论风暴,构成社会压力。本研究尝试将物理学概念中的叠加、聚焦和扩散效应运用到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叠加-聚焦-扩散效应,并总结了该效应基于事件的时间链条模式、联想话题模式和公共政策模式三种运作机制,并尝试对效应发生作用背后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相应的舆论引导策略。

泸沽湖摩梭人“主位”纪录片创作的文化自觉意识研究59-63

摘要:“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对全球化、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少数民族普遍面临的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自1997年正式提出便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它已不单是一个文化理念,而已成为一种文化理论。用文化自觉理论来分析泸沽湖摩梭人的纪录片创作,我们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泸沽湖摩梭人主位纪录片创作发展过程就是其文化自觉的过程。

新闻界杂志实务探索
数字媒体传播中人机交互终端功能设计的简化趋势64-68

摘要:人机交互作为研究人和机器交流沟通方式的科学,在数字媒体的研究中尤为重要。人机交互不断在寻求人与机器交流的最优解。随着数字化的普及,机器面向的用户不再局限于少部分受过计算机教育和培训的人群。初入数字化的用户包括了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甚至不同语言环境的人群。这些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数字世界大门的同时却可能给缺少数字普识教育的人群设下障碍。对这些用户来说,功能简化对他们理解这些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功能简化已成为人机交互设计的显著趋势。

短视频:移动视觉场景下的新媒介形态——技术、社交、内容与反思69-75

摘要:本文基于技术、社交、内容、思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短视频兴起的外部环境、内部逻辑与创新发展的挑战,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行为的社交化变迁助推了短视频的发展,短视频呈现技术环境改变、创作主体多元、消费场景细分等特点,社交化的视听场景消费、碎片化、分众化的情感消费和定制化的精准消费构成了短视频发展的内部逻辑,在现实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内容质量优化、版权意识明确和强化行业监管等问题,认为应该辩证的审视移动短视频发展的“热”和对用户主体意识的影响。

新闻界杂志宣传工作
场域变迁视角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76-81

摘要:当前,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经历了从传统场域向新兴场域变迁。本文从场域变迁视角出发,审视了官办和非官办新媒体在场域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困局,并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对策探析。从问题困局来看,总体上存在“曲高和寡”的特征即关注度低、理解度低、认同度低;同时,分析了官办和非官办新媒体传播的共性问题和官办新媒体传播存在的个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官办和非官办媒体产生问题困局的内因,即存在“因循守旧”和“趋利而生”、“浮躁而生”的传播驱动。从对策研究上,认为宏观思路上要把握好三方面要求,即把握好“公益优先”和“专业主义”两个标尺,运用好“免疫疗法”和“分类指导”两个方法,构建起“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具体路径上要建立“全面系统、立体高效”的策略体系,即创立“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探索“润物无声”的传播手法,推进“融合媒体”的发展进程。

“两个舆论场”的融合路径探析82-86

摘要:当前“两个舆论场”的差异和冲突更加复杂,社会共识的达成更加困难。党和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对两个舆论场的融合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考察。“两个舆论场”融合的具体路径包括:推进传统舆论场言论生产机制转型;积极发展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吸纳和鼓励民间化的话语方式;扩大传统主流媒体声音在社会大众中的辐射效应。

新闻界杂志出版与编辑
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22家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87-92

摘要:基于对我国22家沪深A股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探究传媒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发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营运能力对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存在较大贡献度,其中,营运能力对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偿债能力则有显著负向影响,盈利能力与企业规模虽能正向影响其融资结构但并不显著。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策略,应注重强化内源融资能力,适当增加债权融资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同时应注重提升自身的营运能力与偿债能力以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

新闻界杂志学术动态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术研究——“红色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闻传播学”研讨会综述93-96

摘要:中国新闻传播学术近百年来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辛勤探索,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构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红色文化基因与传统。

新时代媒体社会责任与评价体系——基于多重视角的分析与探寻97-100

摘要:“社会责任论”于1947年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报告中首次被提出,至今已经有70多年,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我国媒体的喉舌性质,更是要求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的巨变使得媒体社会责任的价值内涵、指标体系、履行路径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2018年5月19日,来自管理界、学界、业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围绕新时代媒体社会责任与评价体系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