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1-6

摘要:对于新型主流媒体而言,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一个综合评价标准,“流量”本身并非是决定性的评判要素。当前,主流媒体应该主要面向不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以此重新思考其基本特征和主要目标。本文提出,新型主流媒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由党委直接领导,面向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主流人群,传递主流价值观,主要报道时政新闻,并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新型主流媒体要以“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全覆盖”为主要目标,以“不失真、不失语、不失品、不失位”为最低要求。锻造中国新型主流媒体需要党和国家在政策和经营上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扶持,给予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充分的信任,同时要坚持媒体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并处理好行政管理与市场竞争、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两组重要关系。

制度多元性视角下的传媒创新7-13

摘要:创新是传媒体系变革的重要关键词,本研究将当下以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为目标的创新实践看作传媒在融合环境下面向不同制度逻辑、兼顾多重目标的组织行为。面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权威、资金和文化,传媒组织发展出更为复杂、精细的创新策略以回应不同的制度逻辑。通过梳理中国传媒场域多元制度逻辑的演化历史和当下主流传媒体系的重塑进程,本研究分析了传媒创新的现状和机制。

新宣传:新传播形态下的宣传调适与新时代治理术14-19

摘要:现代宣传是关于大众说服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因时制宜的社会治理术。当下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给宣传工作提供了问题意识和任务导向,社群化传播这一新传播形态的出现又改变了宣传的传播语境。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宣传就是对宣传理念和宣传方式的创新和价值重塑,目的是“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层面上,实现意识形态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衔接。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城市风格与报刊姿态:五四时期北京《晨报副刊》与上海《觉悟》副刊妇女解放运动呈现比较(1919—1920)20-27

摘要:五四时期,女性解放思潮与妇女解放运动渐盛,“四大副刊”之中的北京《晨报副刊》与上海《觉悟》都积极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这两份地处不同城市的报纸,在妇女解放运动的表达与呈现中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姿态:关注重心有一个此消彼长由北向南的空间转移;呈现主题有集中与多元之别;文章风格有学术性、严谨性和通俗性、互动性的不同。不难发现,《晨报副刊》身居古都北京,汇聚罗家伦、徐彦之等各界文化精英,而《觉悟》身处十里洋场的上海,汇集青年读者和学生,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公共论坛。

“改造”的悖论:上海最后一份小报《亦报》的短暂繁荣与消失(1949—1952)28-35

摘要:1949年上海解放后,两份新型小报《大报》《亦报》相继创刊。在经历短暂的繁荣后,两报于1952年先后以合并、停刊方式告终。新闻史一般认为,“上海解放后过渡性的小型报已完成它的历史任务”。然而,“过渡性”仅仅是一个已知结果的事后判断。事实上,直至1952年3月,主管者仍有“今后就让《亦报》一直出下去”的打算。笔者从报纸与社会交往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在解放初社会“改造”的氛围下,《亦报》的编者、作者与读者之间基于人情、趣味的合作共生关系何以演变成一种基于阶级想象的此消彼长的紧张关系,从而给报纸自身造成生存的悖论。

新闻大学杂志传播学
中国传播学40年:学科特性与发展历程36-44

摘要:传播学在中国经历了40年发展,到达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其内因是,传播学自身的学科特性;即科学性、时代性和交叉性;人文社会学科的结构与人类社会的结构对应,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纵向型(侧重生产和分配的)学科、横向型(侧重沟通与整合的)学科、综合型(试图包容纵向型与横向型的)学科;传播学作为横向型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而新闻学作为纵向型学科,属于人文科学,但两者在高度依赖媒介方面一致。其外因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需求,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层面的有力驱动;传播学为推动中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如能进一步加强学习、加强规范、加强合作,则前景十分宽广。

自拍:一种纠结的“自我技术”45-55

摘要:自拍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进行自我表达与自我创造的“自我技术”,但自拍行为也会折射各种社会环境与社交互动的压力与影响。对于个体来说,自拍可以通过彰显“在场感”来进行自我呈现与表达,但沉浸于自拍又可能使得在场成为缺席,另一方面,“在场”方式也往往是从他人的角度构建的。自拍作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建构方式,体现着“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这三重自我的冲突与调和过程,建构与解构、个性与去个性的矛盾也会体现在自拍的自我建构中。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表明,尽管自拍是一种不同于“权力技术”的“自我技术”,但在社交互动变得广泛而频繁的今天,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规训力量,通过自拍进行自我表现、从他者角度进行自我审查一自我调整的过程将变得越来越常态。

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基于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Twitter传播数据的分析56-65

摘要:本文使用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数据挖掘及数据可视化技术,以推特(Twitter)上关于“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传播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Twitter平台上围绕“一带一路”高峰论坛(BRF)形成的相关议题及其话题子群,从而勾勒出“一带一路”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网络结构。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评估了中国媒体在该话题中的传播效果。同时,本文也探索验证了子群结构与传播效果的相关性。我们认为,传播网络作为控制各类社会网络间信息流的基本结构,与传播效果正相关。因此,中国媒体要想提升“一带一路”话题中的国际影响力,其关键不仅在于要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主动与“一带一路”传播场域中的关键节点和子群进行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话语权。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协商、中立、对抗:当代媒体环境中“跑线记者”的话语策略66-76

摘要:当代媒介环境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社交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共生。在这种环境中,"跑线记者"这种传统生态保留了旧的机制,也出现了新的现象。长期以来,"跑线记者"是媒体与政府机构之间形成常态性关联的纽带,纽带性关系或明或暗地影响到他们的报道立场,当然,这种立场也是通过一定的话语策略来实现的。从协商性策略、中立性策略、对抗性策略三个层面,我们可以观照"跑线记者"如何在报道中维系自身与对口单位的关系。同时,通过观察"跑线记者"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发现并没有人利用社交媒体的"个性"来对抗传统报道的制度化特征,在多数情况下,"跑线记者"的社交媒体使用是在维护"媒体-对口单位"关系。看似自由开放的社交媒体表达机制并没有解放"跑线记者"的话语方式,更没有更改他们的身份立场。

新闻大学杂志新媒体研究
自媒体科学传播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转基因传播为例77-83

摘要:本文以转基因科学传播这一风险性议题为例,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考察自媒体科学传播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对自媒体科学传播的关注度,对其科学知识累积并无影响,对其风险感知和利益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其接受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社区再造:微信群与乡村秩序建构--基于公共传播分析框架84-93

摘要:本文采用公共传播分析框架,通过线上民族志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一个西部农村的微信群实践。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的微信群成为了社区公共空间,村民借助微信群实现了群体虚拟在场,使得村民从“私领域”走向“公领域”。微信群对于基层秩序的作用在于“改变社区黏合纽带”。村民借助社交媒体形成了“互联网自组织”,成为乡村社会重要“中间组织”。这一能动性较强的开放组织进一步将分散在不同空间的村民纳入到“媒介化合作网络”。基于微信群的线上交往、话语交流、公共行动将多元主体融入到了一个“共同场域”。村民由“原子化”状态转变为媒介“共在”、通过舆论形成“共识”,经由媒介形成共同行动。从关系、意识、行动三个层面强化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从而建构了乡村秩序,再造了“跨越边界的社区”。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经营管理
路径依赖中的惯性与突破:对传媒创新的思考与探索94-101

摘要: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与媒介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传媒组织需要在既有的路径与惯性中不断突破,提出创新的思路与方法。经济学理论提出组织发展存在路径依赖的惯性,而管理学理论则指出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源动力。如何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中寻找突破与创新成为需要融合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来进行探讨的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结合上述理论框架,应用实证方法,分析传媒文化产业中路径依赖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并籍此提出对传媒创新研究与实践的思考。

媒介规制与媒介生产:一种把关的制衡--基于2006-2016年广播影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分析102-108

摘要:传媒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媒介市场主体性的逐渐增强,以法律法规为代表的法律规制和以监管部门政策为代表的行政规制的权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本文以2006—2016年制定或修订的广播电影电视法律法规和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图厘清媒介规制与媒介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媒介规制过程中兼顾管理和服务功能、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媒介规制效果评价体系,才能达成媒介规制与媒介生产的契合与共存。

新闻大学杂志广告学
新《广告法》的规制效果与规制模式转型研究--基于45起典型违法广告的分析109-116

摘要:本文以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官方机构公布的45起违反新《广告法》的典型案例为素材,分析了新《广告法》实施后对违法广告的规制效果,概括出违法广告在违法平台、违法领域以及违法类型等三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新《广告法》延续了原《广告法》“政府主导型”的规制模式,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规制受到了互联网广告实践的强烈冲击,规制模式面临着从“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迭代的迫切需求。

自媒体广告的规制失灵与多主体规制体系建构——一项基于自媒体人深度访谈的探索性研究117-123

摘要:广告规制是广告学研究的一项焦点议题,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书写了广告实践的新业态,还给广告规制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此同时,自媒体广告规制研究中“客位视角”比较缺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十位自媒体人的深度访谈的研究发现,来自平台运营者、用户在线投诉与举报的广告规制以及自媒体人的自我规制具有实际的约束力。然而,这一约束力在此起彼伏的种种广告失范现象面前形成了规制失灵,其背后是商业逐利行为的投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自媒体运营商与行政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划区域实施广告监测与处理”的联动机制等多主体规制体系的建构。

新闻大学杂志公共关系
中美两国公众心中目的日本国家形象--基于2016年中美两国的全国性民意调查124-134

摘要:中美日三国在世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三边关系的研究对于各国的战略制定和国际外交具有深远意义,而民众对他国国家形象的感知是国家间关系的缩影。研究发现,中美两国民众对于日本国家形象的认知和看法具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中国民众对日本以负面评价为主,且评价持续走低,而美国则给予了日本较高的评价。本文借助“认知透镜模型”,建构了中美两国民众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认知过程,发现两国媒体所设框架以及是否亲自去过日本都会影响民众对于日本国家形象信息的摄取,再加上从价值观、文化取向、地缘政治以及与日本国家实力消长等诸多方面的判断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形成了两国民众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认知异同。

中国精英民营企业家的国家形象承载力实证研究——基于2017微信自媒体10w+文本的智能数据挖掘135-144

摘要:本文立足于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以及理论驱动与数据驱动的相融互动,在国家形象承载力理念体系的视域下,聚焦研究中国精英民营企业家国家形象承载力维度和相关评价导向;选取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新媒体语境,通过基于人工智能(非监督式机器学习)的语义数据挖掘,运用定量实证的研究方法,对名列前茅的精英民营企业家的国家形象承载力进行相关智能判别,并就其全面性和差异性对比分析。

新闻大学杂志卷首语
把握超重的中国媒介现实-I0001

摘要:在当下世界,恐怕没有哪种媒介生态有中国这么复杂,没有哪种媒介现实会比中国的媒介现实这般超重,因此,把握和认知如此超值的媒介现实,就变得难乎其难。媒介技术进化刺激了知识的激增和信息的非理性繁荣,由技术撬动的媒介系统变革,引发关联变量剧增和关系网络扩容,远非我们认知能力可及。要把这个超限厚的媒介世界,打量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着实很难。本来,我们理论提炼和认知能力就显得不济,又突然间面对如此繁复、超重的媒介现实,自然会有不堪重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