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大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大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ism Bimonthly

  • 31-1157/G2 国内刊号
  • 1006-1460 国际刊号
  • 1.0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大学是复旦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大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新闻理论、新闻史 、传播学、新闻业务、广播电视、媒介经营管理 、媒介与文化研究

新闻大学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大学杂志本刊特稿
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望道讲堂”的讲课1-6

摘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来到复旦新闻学院的"望道讲堂"同大家作交流。尤其是看到在座的很多同学,看到大家风华正茂、青春年少,让我想起自己在南开求学的岁月。同时,也让我想起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时候所见到过的,有些是自己指导、培养过的一批又一批到报社实习、锻炼并立志投身于新闻工作的同学们。大家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是我们国家新闻事业的希望所在。

社会责任意识下的“学”与“行”——在首届“好学力行”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上的讲话7-10

摘要: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高兴看到首届"好学力行"新闻传播学本科生学术论坛在各方支持,在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筹备下,从一个美好的设想变成精彩的现实;非常高兴作为受邀嘉宾参加今天的论坛活动,与各位同学、老师一起,就论坛主题分享我对新闻传播实践和新闻传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当了解到复旦新闻学院本科生们提出建议,设想搭建一个本科生自己举办、面向全国的开放互动型学术交流平台,并将其命名为"好学力行"论坛的时候,我深为赞赏,也深表认同。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理论
论中国共产党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与认知11-20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以专题研究方式考察的,是其中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与认知。既涉及建国前作为革命党时期的探索与认知,也涉及建国后在执政过程中的探索与认知。既进行横向考察,探讨命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又进行纵向考察,探讨其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三十年新闻改革的路径描述和动力机制分析21-26

摘要:对三十多年来中国新闻改革所走过的路径进行描述并探讨其发展的动力机制,一直是新闻理论界所持续关注的宏大的理论命题,本土学者和海外学者都做出了极大的阐释努力并形成了三种解释范型:观念引导说;政经博弈说和边缘突破说。当下新闻实践中的大众化——主流化发展路径也正呼唤着新的解释范型的建构。

媒体与宣传管理部门的权力关系——以“命题作文”为例27-32

摘要:在具体新闻生产中,我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表现为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即与执政党的关系。"党管媒体"是我国现行新闻体制的一条重要原则,但这里的"管"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领导与被领导或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权力关系。事实上,在整个"权力"的具体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宣传管理部门与媒体之间绝非只是简单的主动与被动或"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史
亦析美国新闻界“揭黑运动”——与《理念·制度·传统》作者吴廷俊教授探讨33-36

摘要:《理念·制度·传统——论美国"揭黑运动"的历史经验》(刊于《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一文,从报刊传统、媒体制度、知识阶层性格特征和社会改革运动等方面对美国新闻媒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展的"揭黑运动"进行了多侧面的梳理与解析,透过现象揭示出较为宏阔的社会背景,相对深化了同类话题的研究。但笔者仍觉《理》文就该现象的深层次原因解读言犹未尽:从更根本层面考察,

松本君平《新闻学》新探37-43

摘要:有关松本君平《新闻学》的研究目前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本文在槙美贵江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有所推进。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松本君平的生平与著述。我们通过研读东京博文馆藏版《新闻学》,发现中译本正文大约存在750处的翻译问题,并作了简要的举例说明。《新闻学》以新闻事业为论述重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新闻事业本身也不乏批判精神。《新闻学》出版后,在日中两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认为松本君平的政治新闻学定位,是评价其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报人成舍我的成功之道44-50

摘要:成舍我是旧中国著名的报业资本家,他的成功是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的结果:宏观层面有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办报宗旨,中观层面坚持走"大众化"办报之路,微观层面有与众不同的报业经营管理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舍我体系"。

新闻大学杂志传播学
从“传者—受者”到“对话者”——Web2.0时代组织外部传播的传受关系分析51-56

摘要:在"全民织网"的Web2.0时代,无数普通人成为信息的主动生产者、者、传递者和组织者,并以新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这种全新的传播生态中,组织与外部环境(尤其是普通社会公众)是依据怎样的关系进行信息交互和传播活动的呢?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传者-受者"关系相比,组织与普通社会公众的传播关系是否出现了新变化?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在Web2.0时代,由于普通社会公众在传播过程中地位和力量的上升,在组织面对社会公众进行外部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正逐渐演变为更为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充满人情味的"对话者"关系。

论美国“网络中立”及其立法价值57-64

摘要:"网络中立"是近年来美国立法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互联网自由和互联网规制政策的争议焦点。本文从立法价值的角度对美国"网络中立"进行分析,结合大量法案文献和资料,探讨"网络中立"的立法背景、立法尝试、价值内涵、价值争议、价值缺陷和立法路径选择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传播学界进一步研究美国"网络中立"提供有益参考。

透视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以日本媒体3·11大地震·核辐射报道为例65-73

摘要:本文以日本媒体对3.11大地震·核辐射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选择日本三大主流综合性报纸、经济类报纸、财经类杂志的报道,运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解读日本媒体在大地震·核电事故重大灾难和危机处理中的表现,进而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媒体在处理社会危机中的价值和作用。

新闻大学杂志广告学
论广告创意的神话74-78

摘要:广告创意常常被认为是广告运作的中心环节,广告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无论是在其内容还是其艺术表现形式方面都谈不上是一种创意。从历史的发展看,创意也不天生就是广告人的核心价值观,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广告仅仅是"广而告之"的信息告白,直白地把产品的消息传递给消费者。创意也不是广告的天然属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创意才成为广告的代名词。事实上,广告创意的理念是在广告行业专业化的进程中渐渐确立起来的。为保障自身的利益,广告从业者必须为自己划定专业主义的边界,建立专业的核心理念,相比之下创意是最合适的。一旦当广告创意成为了广告行业的专业意识形态,它就偏离了其词源的意义而变成了弘扬消费主义的促销活动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信息邂逅”与“搜索满足”——广告传播模式的嬗变与实践自觉79-83

摘要:新媒体演进引发了广告传播模式的嬗变。嬗变中反思传统广告模式的本质,乃为"信息邂逅",即广告信息对于毫无准备的消费者是不期而遇的;而新广告模式的核心则为"搜索满足",即消费者为了消费需求主动进行广告信息搜索并获得满足。两种广告模式特点鲜明,虽正在此消彼长、却将长期并存,这就需要广告人进行两方面的实践自觉:在"信息满足"广告模式中寻求创新、在媒体融合中寻求广告模式整合。

《经济学人》的广告经营与广告营销84-88

摘要:本文以英国时政类期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描述了这份杂志基于其高端读者群体的广告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分析了它如何利用多样的广告形式来进行杂志的自我推广,从而获得发行量的快速提升。

新闻大学杂志媒介经营管理
从多元主体到参与式网络:媒介生产的空间扩散89-93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和新媒体时代,媒体生产在日益集聚的同时,也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开始扩散,媒介生产主体变得更加多元化,媒体生产面对的受众也开始碎片化。在此进程中,核心变化在于媒介生产与媒介消费的界限变得模糊。碎片化的受众成为离散形态的媒介生产节点,他们之间的互动联系以及他们与专业化的媒介生产体系的交叉渗透构成了一个充满流动性的参与式媒介生产网络。

新闻大学杂志新闻业务
我国网络财经报道的不足及改进路径103-107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财经媒体得以纷纷设立,网络财经报道已成为我国财经报道中一股新生的力量。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网络财经报道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网络财经报道的改进路径作了展望。

小报《新复旦》和《复旦战报》出版情况和话语方式初探108-112

摘要:话语是考察当代中国文化经验的不可回避的资源。本文通过考察复旦大学期间小报《新复旦》和《复旦战报》发现,这两种小报的话语策略由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组成,其一为民粹主义小报话语,其二为主宾不对位、行为主体匿名化抽象化的特殊话语。两种殊分的话语体制的并置,体现了特殊年代低层次的粗口和超现实的理想情怀的难以置信的结合。

新闻大学杂志广播电视
建国初期中国大陆电影审查考略113-121

摘要:建国初期,中国大陆存在国营和私营两种电影制片机构,相应地也有两种制片和审查体制。对于国营制片机构,电影管理部门建立并执行了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于私营制片机构新摄制的影片,则几乎完全放弃了事前审查。1951年5月,党的最高领导人发起了"《武训传》批判运动",确立了"运动性审查"[1]这样一种电影审查方式,并成为惯例,在今后的政治运动中经常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