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自我管理与人的生命存在——对自我管理存在合理性的哲学追问1-4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化和人的自我意识的充分觉醒,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人的权利、尊严、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我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人的现实和现实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自我管理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方式,彰显人的生命伦理精神,提升人的自我价值,创造人的社会价值,由此实现人的生命价值。

羞何以能成为人之德性生存方式?——孟子之“羞”的“情—性”架构考察5-9

摘要:孟子用"义"来架构人之"羞本心",一方面使羞具备了客观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强化了羞的道德情感,从而使羞不仅成为人之生存方式的确证,还是人之德性生存方式和主体自由能力的确证。相对于西方罪感文化,孟子之羞是身体之羞与精神之羞的统一,羞之体与羞之用的内外统一,羞成为迎接整个世界的自我展现方式和处世方式。

道德为“生命的和谐”——论梁漱溟的道德思想10-13

摘要:梁漱溟从生命与道德之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道德问题,把道德界定为"生命的和谐,人生的艺术"。梁氏不但诠释了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还论证了道德的群体性──道德义务的问题。他区分了"道德之俗"与"道德之真"的不同道德境界:一时一地的道德只是世俗的道德,而以人性为根据、体现生命本性的方为"道德之真"。为中国伦理学说提供了鲜活的思想。

嵇康“越名任心”的儒家情14-16

摘要:"竹林名士"嵇康生活在名教沦丧、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在反抗名教追求自由人格的道路上,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战斗口号,把老庄哲学作为批判虚伪名教社会的武器,但以传统儒家道德为灵魂维持的和谐社会仍然是嵇康精神的最终寄托。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服务经济思想的人本意蕴——基于马克思思想体系的考察17-20

摘要:马克思思想博大精深,涉及领域众多,但其思想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综观其整个体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价值。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性传统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对于马克思著作的深度犁耕和爬梳,蕴藏其中的服务经济思想清晰可见。服务经济与物质生产性传统经济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人类经济活动走向人本化的深度,奠定了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

保障农民利益是成功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阿莉阿德尼之线21-25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对利益的追求是其一切活动的根源,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本质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民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把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突破口,根据当时农民的实际情况及农民的迫切需要,领导中国共产党制订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利益的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了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保障农民利益的思想和实践,不仅为当时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本土化与时代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双轮26-29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时代化的双轮齐驱。本土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离开时代化的本土化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僵化,离开本土化的时代化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的抽象化和空洞化。只有自觉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时代化,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动态统一,社会主义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论我国实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依据、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0-36

摘要:我国实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党和国家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之举,具有法律依据和可行性基础;但在实施中存在着有思想障碍、制度存在缺陷、相关设施和制度不配套等问题;必须采取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立法、扩大财产申报的主体、明确需申报的财产范围、增加财产申报的种类、科学规定申报时间、明确申报的受理机构、完善财产申报公示办法、建立监督核查制度和查询系统、加重对拒报行为的处罚等对策。

论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可能性路径37-41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幅改善,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问题日渐突出,人们的幸福感不升反降。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公平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得到较为有效、合理的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现状突出表现为: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住房问题集中凸显。鉴于此,重建社会公平之可能性思路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兼顾公平问题的三个维度;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资源适当倾斜、把握好均衡点;加大住房政策的实施力度。这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

改善民生的政治视角42-44

摘要:民生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共始终的问题。改善民生,不仅仅是千百年来世代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希冀,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其政治价值在于:关乎人心向背,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力,是实现其经济、文化权利的政治基础,也是民生改善的政治基础;在当今中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也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证。

实用主义与奥巴马政府外交45-50

摘要:实用主义根源于美国早期的边疆拓荒史和新教伦理,得到美国大众和精英集团的广泛认可,是美国的大众文化,又是国家主导政治文化,自然发展成为美国外交的指导理念。奥巴马政府在"一场危机、两场战争"和国际形象受损的危急情况下执政,选择了"现实的理想主义"外交理念和"巧实力"外交战略,正是对小布什"单边主义"战略反思的结果,是实用主义的必然回归。

“立三路线”批判及其不良影响分析51-55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即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的革命问题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纠正"立三路线"过程中,这一状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对"立三路线"的持续斗争和批判的其他因素干扰,在终结"立三路线"的同时也破坏了党内的政治生态,反而推动了教条主义在党内的恶性发展。而教条主义在党内盛行,则妨碍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探索,并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党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党的这一段历史,对我们当代党的建设显然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关于执政党合法性问题的思考56-61

摘要:政党政治算得上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领域中的一大交集,这与政党在一国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无关系的。那么,当政党与国家权力完全相互重合的时候,便自然会生出这样一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二者能够合而为一呢?这种结合是一劳永逸的吗?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62-65

摘要: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注重实践养成,形成制度保障,营造社会氛围,努力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同。

民族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当务之急66-71

摘要: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必须统筹、协调和加快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经济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切实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依法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和提升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以民族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于当前干群关系的若干思考72-75

摘要: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当前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干群关系面临许多新问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文章认为,在社会转型期改善干群关系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坚决摒弃把人当符号、见事不见人的思维;彻底清除封建专制思想的残余影响;逐步强化民意在选用干部机制中的权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正确处理做大"蛋糕"后的利益分配问题。

中日应急管理体制要素比较研究76-82

摘要: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中日两国都是灾害频发的国家,尽管实行的都是全政府模式下的危机管理体制,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文章选就管理体制中影响制度创新的基本要素: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协调机制三方面作为两国比较的内容,援用系统权变理论分析比较三要素为实现应急目标所作的贡献以及三者在应急管理体制中的结构功能定位。希望通过分析日本经验对完善我国危机管理体制提供些许借鉴。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地区安全——以东南亚地区为例83-87

摘要:随着区域化的不断发展,对于地区安全的关注也日益集中。近年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安全研究、地区安全问题的既定看法遭到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与改造。文章以东南亚地区安全研究为例,分析女性主义如何从关注女性人类安全出发,提倡联系、合作、责任与共赢,通过在地区安全研究上添加女性社会性别经验,不断加强认同建构和公民参与,以全面保障人的安全,从而实现国际安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