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论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Forum

  • 45-1002/C 国内刊号
  • 1004-4434 国际刊号
  • 0.6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论坛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8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研究、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艺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行政学研究

学术论坛 200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论坛杂志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我国产权改革1-4

摘要: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马克思完整、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产权的本质、产权的权能结构及产权权利的统一与分离等内容。坚持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基本观点,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成果,发展马克思的产权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改革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态向度及其现代启示5-8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本文“重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究其中蕴涵的生态向度: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技术向度)、经济发展的生态转向(发展向度)、政治制度的生态转向(制度向度)、人类文明的生态回归(文明向度),这些都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更正声明8-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科学贡献9-12

摘要: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进行的自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同视角对自我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的探索,实现了人类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探索史上的革命,为把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探索推置到科学的形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我们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深入探索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论创新思想13-16

摘要: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具有战略性、实践性、系统性等鲜明的科学理论特征。创新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规律性的总结,为我们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推进创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崇高的理想和奉献精神,团结奋斗,合力进取。

论的社会科学观17-20

摘要:的社会科学观,包括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有关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的社会科学既深刻揭示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学术论坛杂志哲学研究
知识经济概念的哲学辨析21-25

摘要:在对知识经济概念的界定中,知识经济与知识、高科技产业与经济形态存在较为复杂的内在关系,同时在把知识简单纳入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问题。知识经济是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相联系的,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论地位;知识经济并不能简单化为高科技产业,更不与传统产业相对立;从社会的历史维度看,知识经济是一种在本质上有别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人类社会的新形态和新的发展阶段;在把知识纳入经济分析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真正的动态分析,并非简单地在静态范式内引入动态变量。

儒家荣辱观的伦理精神26-29

摘要:在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中,儒家道德哲学以人的完善作为生命的内在追求,并强调个体的完善寓于社会的完善之中;“内在超越”与“社会超越”是个体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个体的人获得人生意义或价值的有效途径。以这一思想为基础,儒家荣辱观中,“知耻”是人之为人、人之异于禽兽的最基本的要求,“知耻”以“为人”、“心安”为基本价值目标;“求荣”则以实现生时的“为人之尊”和生后的“精神不朽”为价值追求、终极目标。儒家荣辱观这一伦理精神,对于扭转当前公众耻感意识淡化和底线伦理下滑、救治当代人精神家园缺失的“现代病”、帮助人们养成珍视现世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实现人生境界的自觉具有积极的意义。

道德标准于当今史学之意义30-33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有些学者主张道德标准,但是道德标准在历史人物评价中的地位是无法与以生产力发展、民族统一与团结和社会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历史作用标准相提并论的。《春秋》史观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不仅仅在于善恶褒贬,而且蕴涵一种中国特有的历史意识、一种著史理念、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信念,乃至一种信仰,并已泛化为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民族精神。正因于此,中国史学的道德标准具有了特殊功能,如对权势人物具有震慑作用;具有追罚和补偿功能;维护社会与历史公正等。

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微34-37

摘要: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与学生生活脱节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根本原因。要使学校德育有所成就.就必须构建生活德育模式,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文章从生活德育的理论依据、优势分析、实践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丰富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为生活德育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时代意义的理性审视38-40

摘要: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克服知识性德育的学术性、思维性和人际封闭性.主张在人际关系背景里通过人际互动与交往实现道德教育的现实性、人际性、多向性。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反映时代与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自身的特性亦为其回归生活世界提供了可能。

知耻:大学德育底线伦理探析41-44

摘要:知耻是大学德育的最低层次底线伦理,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大学德育必须以耻感教育作为基准和出发点。文章从当前大学德育中知耻教育的缺失原因剖析,通过追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探讨知耻底线伦理意蕴,指明知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高尚人格、优秀品质及激发其精神动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知耻教育的具体措施。

学术论坛杂志政治学研究
一种将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45-50

摘要:自马克斯·韦伯以来,以“市场能力”为核心分析元素的阶层分析理论取代马克思以“所有权关系”为分析重心的阶级分析方法成为现代西方观察社会结构的主流范式。但是,当代西方一些学者不满意于流于社会表层结构分析的阶层分析模式,试图将阶级分析方法和阶层分析方法结合起来,重释阶级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成果,对于观察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51-54

摘要: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当今许多国家实行的议会、内阁、政党、文官等制度皆起源于英国。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而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其独特之处:它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的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英国君主制、司法制、议会制、内阁制、文官制和地方政府制度等内容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之基础上的。此外,独特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

马六甲海峡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马六甲海峡安全与沿岸国家的外交选择系列研究之一55-59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马六甲海峡在国家安全和国际经济贸易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涉及沿岸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利益。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加强军备竞赛以及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不断,对马六甲海峡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海盗、海上恐怖主义、航道安全问题对马六甲海峡安全构成了直接的威胁,这些影响马六甲海峡安全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造成了保证海峡安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对沿岸国家的外交选择产生影响。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国家利益60-63

摘要:国家利益一词历来是理解政府目标和政策的关键,每个政府在面对他国的情况下都要为维护和增强本国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积极参与第二次朝鲜核危机的国际管理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次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因为对2002年10月以来爆发的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中国突破常规,采取了积极介入姿态,发起并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为朝鲜半岛无核化作出了积极的外交努力。文章试图就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进行简要分析。

从系统论看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64-66

摘要:文章从系统论的角度诠释了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和谐三角”、“价值三角”、“和谐区间”、“和谐价值链”等关键理念和概念范畴。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针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和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预想。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论67-71

摘要:民族关系是中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层面,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建立联动、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民族自治与民族共治的有机结合;建立倾向于结果平等的竞争互惠交往原则,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多样化发展,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影响,是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