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本刊特稿
试论中华文化的传播5-12

摘要:文化传播具有"必然性"和"双向性",由此导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互相交流。文化交流有三方面的好处,决定文化成功传播也有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传播有四种途径,对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传播,要持一种正常的、正确的心态。汉语教学必然要承担起"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但要摆正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关系--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育是伴随性的,而且得采取"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文化的精髓更具体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上,因为"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学术交流杂志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问题(上)13-33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家们在评价马克思主义时存在着不同观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反对派,他们从自身所处的社会秩序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评价和阐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通过表达自己与改革的共产主义的政治活动的不同,与列宁主义的差异以及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前提的批判性反思,确立了自己的独特性。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始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危机,苏联马克思主义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进行了教条化理解,由此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中产生的,他们提出了不同于苏联马克思主义的替代性方案,尽管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内部也存在着差异,但由于都是出于改良现实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类学的解释而具有了内在的一致性。其中,以科拉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波兰新马克思主义要建立一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最后其马克思主义的成分消失了;南斯拉夫实践派提出了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社会政治化的衰退。

学术交流杂志哲学研究
现代性视域中的自否定实现道路探索34-41

摘要:面对19世纪资本主义的价值危机,马克思将哲学作为宗教政治经济异化来批判,尼采则对宗教展开道德文明批判,从黑格尔的哲学与世界的和解到其体系瓦解命运以及马克思与尼采各执一端的必须改变世界的实践使命与道路,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现代性批判的不可超越性以及马克思与尼采之间从对峙到互补以及生成新哲学问题域的必要可能,《启蒙辩证法》中的"自否定"道路就是最好的证明。生硬地将马克思与尼采的批判道路对立开来并不利于21世纪复杂而发达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建构,辩证地研究马克思与尼采面对资本主义价值危机时各自的自我批判式应对路线,并探索两者开拓未来文明的道路之于现代性的意义可以开拓人类生活的价值境界,为未来文化的发展和新文明的创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性评估:十九世纪的马克思及其革命理念仍然在场42-50

摘要:马克思1848年于《共产党宣言》中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其所描绘的资本主义积累体制、革命理念、政治图绘、历史演进规律在乔纳森·斯珀伯为代表的学者看来,只是由19世纪特殊的经济语境、政治语境、历史语境构成的,马克思作为19世纪的思想家,其思想效应和理论方法并不能逾越他的时代。而大卫·哈维通过挖掘资本积累运动过程中构成的不平衡的空间地理关系,重新激活了《共产党宣言》内部当下运作着的历史能量和政治能量。他认为,《共产党宣言》当中描述的价值积累运动,作为"社会与政治的调节方式"体现了卓越的当代感。虽然马克思关于革命的主体、革命形成的动力方式、革命的未来图景存在一定的历史边界性,但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构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构想、革命战略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跨越的历史地平。

学术交流杂志政治学研究
意识形态领导权内涵及其构成要素51-63

摘要:意识形态领导权这个概念是由意识形态和领导权两个概念叠加组成的,如果说意识形态主要体现的是思想关系,领导权主要体现的则是物质关系,那么,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思想关系附属到物质关系上的附属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形态领导权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组织、阶级、社会赋予人们或组织服务于自己意识形态建设的"物质的附属物"。这些附属物由一系列要素构成,具体包括:意识形态领导权力、意识形态领导权能、意识形态领导权责、意识形态领导权利、意识形态领导权威、意识形态领导权变。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终结论”64-70

摘要:"意识形态终结论",作为冷战时期西方学者的观念表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一个理论思潮。它宣称意识形态之争已经平息,激进远景已然失去意义,由此进一步否定了革命的意义,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进而断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终结。"意识形态终结论"虽然宣称所秉持的是一种严格科学的或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实质上却仍然是一种意识形态理论,它不过是冷战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诉求的观念表达,对于"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这一理论实质,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给予彻底批判。

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路径论析71-78

摘要:生态危机的全球性爆发引发全世界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担忧,人们开始审视自身行为的失范,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保护生态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想观念问题,既需要外在约束,更需要内在自觉。资本主义所奉行的资本逻辑在全球化影响下也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不利于我们生态文明社会目标的实现。虽然从理论上承认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难事,但是不能将理性的认识加以践行,人类必将失去自己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因此,必须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培养生态价值观,使之成为当前应对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思想武器。

自省、自觉与自信:生态民生建设的前提79-86

摘要:民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点,是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目标。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民生日益成为基本、直接、现实的民生方面和民生建设的重点领域。生态民生从生态层面解决人民生计问题,努力改善民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满足民众对美好环境的需求和向往,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民生须审视现实、重视诉求、正视问题,确立对生态民生建设成果的自省;发掘中华优秀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扬弃资本逻辑的发展潜质,实现对生态民生理论的自觉;立足当前,发挥政党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潜力优势,树立对我国生态民生建设之路的自信。

对生态位及生态位伦理的几点思考87-95

摘要:生态位概念出现在一个世纪之前,虽然经历了空间生态位、功能生态位、基本生态位等的不断发展,但生态位伦理或生态位道德近些年才引起人们的较多关注。生态位伦理是生态学与伦理学的结合,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已逐步成为生态伦理研究的重要学术领域。生态位及生态位伦理具有互利性、自由性、适应性、位能势能性等特性,在生态农业、企业管理、城市发展以及旅游业、就业、生态景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如生态位重叠、错位、盲目等,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解决。

学术交流杂志法学研究
乡村治理视角下村规民约的变与常--以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为考察对象96-107

摘要: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积极作用。考察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魁胆村1992年到2014年的村规民约,可以发现其在数量、名称、结构、目的、规范、后果、责任、处理、数额等方面发生变化,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同时,村规民约在议定程序、基本立场、主要内容、传承传统、体现地方特点、执行组织、收费调解等方面总体如常。就整体而言,村规民约维系自治、维持乡村治理,没有离开办理公共事务、建设公益设施、维护社会治安、解决民间纠纷、保障村民权益之中心目标。村规民约变化的内容为表面性的部分,而实质性内容没有发生变化,作为村民自治、乡村治理的保障工具没有变化。

学术交流杂志经济学管理学研究
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108-114

摘要:国有企业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体制革新的重点。经过40年的改革推进,江苏省作为国企大省,在党的政策指导下稳步实现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虽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国企改革的阶段性转型,但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难题。通过对江苏省国企发展现状及其改革体制顶层设计思路的分析发现:目前,江苏省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依然存在产权界定模糊、资本结构不健全、顶层设计落地性不足、现代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并就相关历史遗留难题进行反思与剖析,从分类改革、加强国资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及引入市场化评价考核机制等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江苏省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不断创新改革方式方法提供新动力,促使江苏省国企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顺利完成国企创新改革的艰巨任务。

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重构与模式选择研究115-126

摘要:企业组织总是在特定环境中运行,企业战略选择和竞争优势提升除了受到企业内部资源与自身能力等因素影响以外,还与外部竞争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动态多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企业必须结合自身资源与能力,通过战略重构,采取积极的姿态快速降解环境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各种冲击,重塑自身竞争优势。根据变化频率和复杂程度,竞争环境可以分为简单稳定型、复杂稳定型、简单动态型、复杂动态型四种状态。针对不同的竞争态势,不同行业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对竞争环境的感知程度,通过构建基于环境决定的防御型、基于环境追随的反应型、基于环境适应的分析型、基于环境创造的探索型战略发展模式来提升竞争能力,从而化解不确定性环境所带来的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实证研究127-136

摘要:国资国企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经济从布局到结构,从宏观监管到微观治理,都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需要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在流动中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动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是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的有效方式。实证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对于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对其经营绩效的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在行业监管层面,建议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规范证券发行,改善交易管理,简化税务设计,使资产证券化真正成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有效工具。在国资改革层面,建议明确功能定位,建立操作指引,加强业务协调,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在国企经营层面,根据功能分类,合理选择证券化路径;针对关键问题,创新个性化解决方案;精心组织协调,积极防控三大类风险。

学术交流杂志社会学研究
伯恩斯坦“语码”理论对阶层固化问题的分析与解决137-144

摘要:语言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受到布迪厄的符号暴力论、萨丕尔语言实在论与福柯的权力话语观的影响,提出"语码"概念,并将语码分化作为社会阶层固化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伯恩斯坦探究了语码分化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结构:一方面强调社会权力关系结构对语码形成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则指出语码对维护社会权力关系结构的反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伯恩斯坦主张应在家庭教育中保持两种语码的均衡,在学校教育中去除刻板印象的影响,应关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情境要素,通过这三个途径实现教育场域的话语建构,以重新整合分化的社会阶层,打破语码分化对社会流动的限制。

学术交流杂志文学语言学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汉语代词研究145-158

摘要:20世纪90年代是汉语代词研究的繁荣鼎盛期,研究成果呈现井喷式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少成果积极引进西方的语言学理论,不断丰富汉语代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二、在特定类别代词的研究方面不断拓宽,涉及不少此前尚未论及的代词类别。三、单个代词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四、方言代词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近指代词的发展演变159-168

摘要:先秦时期汉语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此”“是”“斯”“伊”“然”“若”“尔”“否”等。魏晋南北朝时,“兹”“伊”“若”等失去了近指代词的属性,出现了一些新的近指代词,如“阿堵”“箇(个)”“乃”“能”等。体词性近指代词中,“此”仍然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新出现了“此”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是”新出现了指代事物的情况,只表单数语义,已逐渐由指示代词转向系词,不再有指代功能。“斯”仍以作定语和宾语为主。“阿堵”是魏晋南北朝新出现的近指代词,多作定语。新兴近指代词“箇(个)”常作定语和宾语。“许”也是新出现的体词性近指代词,但较为少见。谓词性近指代词中,“然”在这一时期均作谓语。“尔”作为指示代词大量出现,且发展出很多与“尔”相关的双音指示代词,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最主要的谓词性近指代词。“乃”仍然表示近指,多在句中作状语。“能”作谓词性近指代词的情况不常见,多用于形容词前作状语,谓词性属性较明显。

汉语造词法研究趋势探析169-177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构词法与造词法两个概念的区分有了清晰的认识,对汉语造词法体系的研究也更为系统,同时研究角度及方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未来的研究,应对汉语造词法相关概念的界定更为明确,在历时对比、国外语言比较研究和方言等语料的选择方面拓宽汉语造词法研究内容,并且对汉语造词法分类研究的视角、方法,对汉语的特殊造词现象予以关注。全面、系统而又细致地研究汉语造词法不仅能阐明词生成的本质问题,而且,有助于规范汉语新造词,以更好地加强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

《庄子》与德里达解构思想比较178-187

摘要:《庄子》与德里达解构思想的理论基点分别是"道"与"解构思想",二者在思想上都表现出一种反传统、反家规的立场,并且二者都对各自所出的传统作了大力批判。《庄子》与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基本策略分别是"齐物论"与"解构二元对立",并且二者都通过对语言的批判以达到彻底消解占主导地位的理性专制。但当二者摧毁一切时,区别亦显现出来,二者对真理的不同态度可以简单概括为:探寻与颠覆。《庄子》力图去建设"道"的主导地位,而德里达则是纯粹的颠覆,没有重建任何东西,因为一切作为本体论的东西都会被"解构"而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