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学术交流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Academic Exchange

  • 23-1048/C 国内刊号
  • 1000-8284 国际刊号
  • 0.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学术交流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学术交流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法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西部大开发研究、企业改革探索、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调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学术交流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学术交流杂志本刊特稿
鲁迅小说论5-11

摘要:鲁迅的小说耸立为五四新文学最高的丰碑,究其所由,一在于其作品所具有的画出国民灵魂的意向,二在于鲁迅的艺术追求,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兼顾:深刻与纤细,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鲁迅小说落墨的视点甚高.《狂人日记》清楚地表现出鲁迅许多小说所具有的这样一个特点:笔力很雄放,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又相当凝炼.《孔乙己》《药》《风波》《故乡》诸篇刻画愚昧的国民群体的灵魂,着力发掘平凡生活中的麻木、残忍、无聊、可悲.《阿Q正传》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于精神胜利法的刻画,具有巨大的艺术概括性.《彷徨》承续了《呐喊》的基本思路,但更着意于针砭人性的虚伪,抒写人的颓唐、失路,对人的命运有更为深入的展开,人的软弱与社会的空虚获得了更充分的表现.从整体上说,虽在艺术概括的高度上不及《呐喊》,但在描写的细致上则有过之.《祝福》在鲁迅这两本小说集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着力于写失路之人的颓唐与心理痛苦这一差异出发,《彷徨》有了《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这样一个作品系列,这一系列作品乃是《彷徨》特色之所在.同这一组失路者的形象相对的,便是人生不幸、社会丑恶之制造者的形象,从而《彷徨》中又有另一系列的作品.《示众》一文是对于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的人的解剖.《肥皂》《高老夫子》揭露假道学,这也是《彷徨》比之《呐喊》有所不同的地方,《弟兄》一文也应属于这一系列.《长明灯》与《离婚》两篇则将以上两个系列的内容结合在了一起,是鲁迅取材于现实的小说所描写的向着旧文化、旧礼教进击的最高点.因此这两篇小说乃是《呐喊》与《彷徨》归宿之所在.

学术交流杂志中东欧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理论中的批判思想12-19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在价值中立和自由的掩盖下为既定的实际利益和无形的传统意识形态价值服务,其根本问题在于没有足够的批判性。批判意味着发现局限性和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是所有描述、因果分析和科学解释内在的与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批判的概念、批判与解释和理解之间的关系、批判的主要目标、哲学基础、基本价值立场等,提出一种更为普遍和具体的批判思想。

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反差——从实践派理论家的观点谈起20-25

摘要:自治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创举。实践派从对国家社会主义批判开始,阐释了自治的意义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实践派理论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参照自治实践进程总结了自治实践与理论的反差,即政治上国家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持存,经济上自治关系的不彻底,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各类具体危机。为解决上述实践困境,实践派坚持应继续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自治,削弱国家社会主义关系,推动自治进一步扎根于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之中。实践派的理论探索虽然未能挽救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的失败,但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与时代经验。

从国家社会主义到自治社会主义——弗兰尼茨基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研究26-30

摘要:国家社会主义是南斯拉夫实践派代表人物弗兰尼茨基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一书中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阐释苏联时期国家社会主义产生的特殊形势,弗兰尼茨基分析了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两种发展方向,最终明确了自治是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学术交流杂志中国哲学研究
天人之思与五经系统的建立——兼论先秦及两汉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31-36

摘要:在“五经”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天人之思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诗》《书》《礼》《易》《春秋》等文本被选择,内容被扩充,彼此发生有机联系,在本质上均是围绕着对天道、人道关系的讨论而逐渐形成的。从“五经”文本由“经”入“典”的原因解析中,可见儒学极力整合天地之架构的空间感以勾勒出一个儒家式的“宇宙”。如此,作为系统的“五经”不断被神圣化、信仰化,并在日后反复的诠释中最终成为尊崇王权的教条、教义集合,亦是帝王权势恒常的理论根据。毫无疑问,“五经”系统的出现推动了先秦及两汉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它带来了新的哲学命题,推动了儒家宗教哲学的发展,缔造出教化讽谏意蕴深长的政治哲学,奠基了中国早期的语言哲学思想等,影响深刻而悠远。

对康有为与儒学关系的几点思考37-41

摘要:康有为与儒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是成功的吗?他可以称为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吗?他是“启蒙自我循环”的一个代表吗?戊戌维新时期的康有为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持批判态度,其特点是打着“孔教复原”的旗帜,制造出儒学变质史,进而展开对后儒的批判,自然也涉及儒学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康有为对儒学的改造有其历史价值,但总体上是不成功的。关于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多数学者认为是梁漱溟,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康有为。从方克立先生对现代新儒家的界定来看,康有为与现代新儒家既有相互区别的一面,也有相互关联的一面。就新的儒学理论建构而言,作为现代新儒家开山的梁漱溟较为突出,一方面建构了“新心学”,另一方面建构了“新孔学”。康有为早年以批判后儒为主,晚年以保皇为业,对儒学的现代建构相对偏弱。将康有为看作现代新儒家的开山,理由不甚充分;但可以把他看作现代新儒家的先驱之一,因为他是面对西方的冲击最初对儒家和西方现代化的挑战作出回应的。要说康有为“启蒙自我循环”,理由也不甚充分。从前期到后期,康有为的思想虽有变化,但基本的东西没变,只是历史的情境发生了变化。同一种思想,在一种历史情境中可能是合理的、进步的,但在另一种历史情境中可能就变成了非合理的、落后的。探讨康有为与儒学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论谭嗣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和转化42-48

摘要:谭嗣同是近代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批判较为激烈的人物,他在孔教之辩的基础上集中批判了荀学和理学等。在批判的基础上,谭嗣同结合西学、佛学,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尝试性的转化,主要包括“仁”、“心”、庄学、墨学等。谭嗣同的“仁”已经不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仁者爱人”的“仁”或有等级、有差别的“爱”,而已经转化为包含慈悲、灵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为核心要素的“仁”。谭嗣同的“心力”说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吸收了西方脑科学和力学方面的部分知识,也与佛学的慈悲大有关联。谭嗣同认为,庄学作为孔学的分支和嫡传,有宣称民主、自由之意,值得肯定。谭嗣同虽然不认同墨学的尚俭非乐观念,但总体上还是肯定墨学的,并结合西学等对墨学的一些思想进行了发挥和转化,主要是把墨学的观点与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学概念和理念结合起来。谭嗣同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不仅有深刻之处,而且影响广远。但是也存在严重问题,他把孔教范围扩大化有违常识和逻辑,他对荀学的指责是极端情绪化的。谭嗣同主要是借他在的思想资源转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和生存感受对传统思想资源进行了升华,对我们今天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两创”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传统文化观49-53

摘要:同志在报告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文化身份,让我们重新找到了文化的民族之根。因此,探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传统文化观,能为我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重要启示。在中国现代的思想文化领域,始终存在着三大思潮,即自由主义西化派思潮、以早期现代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潮,三者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三大思潮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批判,其中自由主义西化派是激烈的,文化保守主义是温和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的。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和批判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为深刻,因为他们用历史唯物论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存在、发展、变动的经济根源。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方面主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取舍的标准更注重民主性和人民性,凸显了历史唯物论的底色。他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正确的,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坚持的。我们要按照同志的指示,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懈努力。

学术交流杂志政治学研究
为气候正义的平等主义原则辩护——兼评波斯纳的国际帕累托理论54-60

摘要:气候正义问题是近年来颇为引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公平确定各国的碳排放量是气候正义的核心问题。功利主义的错误是,将其目标定位于如何大幅度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忽略了全球各国间的公平减排问题。矫正正义的错误,则是缩小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责任的范围,只涉及历史上对此负有责任的国家和受害的国家。而平等主义原则,特别是机会平等原则,才是气候正义的根本性原则。国际帕累托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可行性”而非“公平”,波斯纳不仅混淆了历史正当性与正义性之间的区分,而且偏离了气候正义的核心问题,并不适合于气候正义问题。

寻找发展的伦理视角61-66

摘要: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既有理论层面的意义,也有现实层面的意义。现代“发展”的概念与“进步”“增长”密切相关,致使人们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大多关注发展的理性主义方面,具体表现为将发展视为“政治理性”和“经济理性”的展开,在理性主义的发展进路中偏向于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掩盖了人的主体价值以及发展的伦理意蕴,因而导致社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探寻发展的伦理意蕴。伦理既是发展的条件,又是发展的目的和价值诉求。发展不只是人类社会某一方面的变化,而是人之生存方式整体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人永远处于核心地位,人的生存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伦理选择,伦理是发展所不可缺少或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伦理的审视,发展路径的偏差需要伦理的纠正,发展路径的持续需要伦理的引导。从管理的视角考察发展目标的伦理价值,可对政治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解释和考量。管理的重要本质是全面协调,即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促使发展过程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协调,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学术交流杂志法学研究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交通法治新发展67-73

摘要: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指引,也是引领城市交通法治发展的旗帜和风向标,必将引领城市交通法治新发展。在城市交通法治发展中,创新的理念要求适时立法,并在法治视野下注重执法方式的探索和创新;协调的理念则从系统论视角强调,作为整体的城市交通法治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内部的权利与权力要素,立法、执法、法治监督要素等的协调,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城市交通法治作为整体而与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保持协调;绿色理念讲求城市交通法治发展成本的降低以及对城市交通绿色环境的法治保障;开放的理念则明示,城市交通法治发展要注重开放政府的建设,推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共享的理念则追求城市交通发展中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以法律制度方式实现城市交通公共资源的分配正义。只有从以上诸点发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城市交通法治的新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域外电子送达制度比较74-83

摘要:在国际民商事诉讼中,域外送达至关重要。英美等国从20世纪末开始允许域外电子送达,然后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多元演进三阶段,立法上包括成文法直接规定和法院依“兜底条款”自由裁量两种形式,司法上通过一系列判决完善该制度,使得规则更加细化,途径愈加多元。我国仍需从适用条件、送达途径、送达证明等方面细化规则,并同《海牙送达公约》的适用相协调。同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针对域外电子送达的国际合作,这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并为把我国建成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奠定制度基础。

论期待权对保留买受人地位的强化保护84-90

摘要:随着《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颁布施行,有关所有权保留的适用规则在我国正式确立。但是我国民事法律规范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调整局限于依据出卖人享有标的物所有权的单一角度,仅设计了对保留出卖人利益保护的相关规则,却忽视了对实际占有标的物的保留买受人法律地位的保护。保留买受人先行占有标的物并不断支付价款,其法律地位的财产价值不断提高。在德国民法中,保留买受人的这种法律地位被称为期待权,受到法律较为完备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生移转和继承。利用期待权的独立权利功能,赋予法律规范调整,能平衡所有权保留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利益,以适应我国客观存在的融资需求。

诉讼时效的自治进路及规范配置——基于利益衡量91-98

摘要:通过对诉讼时效的价值流变和当代时效改革发展趋势的分析,发现意思自治理念自始内含于诉讼时效制度之中,具有任意法的性格。诉讼时效的价值基础源于债务人信赖利益的私益保护,根本价值在于对不特定交易第三人信赖利益的保障,以及社会整体债权信用体系和交易秩序的公益维护。平衡债权人与义务人间的私益关系,应为时效制度配置任意性规范,允许意思自治;平衡私益与公益间的价值均衡,应为时效利益处分设置强制边界。

社会冲突消解的行刑责任分配99-103

摘要: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走向,使得行刑关系必然要经受风险社会的拷问。在犯罪预防的驱使下,刑罚处罚的范围扩大化以及前置化,致使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的边界日渐模糊。风险共同体对安全的需要与法治国追求自由的价值目标相冲突,刑事制裁作为替代性措施取代了部分行政处罚,刑法的谦抑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文明社会消解冲突的基本方式绝不仅是依靠刑罚来实现自治,应该在合理审视行刑关系的基础上,采借功能责任论的社会自治理论,合理地分配行刑责任,旨在实现社会治理的多元模式。

论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解决104-110

摘要: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协调,关系到舆论监督、独立公正司法等重要价值的维护,实质上是一种权利与权力的冲突,是传媒、司法恪守其职业准则基础之上的关于传媒报道范围的冲突。传媒与司法冲突的根源,在于道义正义与司法正义的双重标准、主观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层次差异,以及传媒舆论监督与独立公正司法之间存在的内在张力。我国缺乏“媒介审判”所赖以依存的制度基础———陪审团制度。当前误读的诸多“媒介审判”现象,实际上是媒介失范。司法机关要养成良好的媒介意识,不应把司法工作或者司法裁判存在的不足或者瑕疵所引起的媒体批评归结为“媒介审判”,更不应一味把报道失实的责任完全归咎于传媒。传媒对司法的报道遵循相应的规则是构建传媒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基础。妥善处理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应注重价值平衡,将事实与评论分开,并确立重大过错规则。

学术交流杂志经济学研究
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困境:思考与破解111-116

摘要:研究发现,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外流严重,就业人员教育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增速减缓。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与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通过研究人力资本个体就业与流动分析框架和人力资本个体效用函数,提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改善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人才培养着手留住人才、改善和落实人才待遇、采取子女养育扶持、改善人文社会环境、改善政府效能和形象等解决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困境问题的七条即时性和前瞻性对策。

新一轮振兴背景下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潜力117-122

摘要:一直以来东北地区都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能源密集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使得东北地区能源消费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增长。“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的前两年,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直到“十二五”时期的后三年,东北地区的能源消费才开始有所下降。以吉林省为例,应用算术平均迪式指数法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解释了能源消费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而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地抑制能源消费增长。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提出的“调结构、去产能”策略的实施为东北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能源消费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方式得以控制,且相对于中国发达省份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空间巨大,从而指出东北地区低碳经济转型发展具有较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