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探新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心理学探新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 36-1228/B 国内刊号
  • 1003-5184 国际刊号
  • 0.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心理学探新是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心理学探新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探新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学探新杂志理论心理学
心理学本土化的后现代反思99-103

摘要:心理学本土化目前在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困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主义倾向明显,导致很多研究者在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根本问题上存在严重的认识偏颇。要解决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的困惑,需要重新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本土心理学研究者以思考,帮助其重拾学术自信,促进研究者在未来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工作,进而产生更多的学术创新。

进化心理学视角中的腐败行为及心理机制104-109

摘要:腐败作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领域学者针对腐败行为产生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普遍认为制度、权力、文化等因素是腐败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个别研究涉及到腐败主体的内在心理。进化心理学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对人类行为发生及心理内在特征具有终极解释度。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进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从个体生命史历程(如童年创伤、贫穷经历等)去揭示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研究110-116

摘要:客体化理论提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被他人凝视、在人际交往中被强调外表的重要,以及媒体信息对女性性吸引力的突出等信息,这些直接或者间接的因素导致了部分女性接受以"第三者"的观察视角来看待自己,看重自身的生理功能而忽视了个人能力。当这种性客体化内化之后,其结果就是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会造成如抑郁、焦虑、身体羞耻感等情绪问题;进食障碍以及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障碍。最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在研究对象上,从女性群体扩展到男性群体,从异性恋群体扩展到同性恋群体;在研究范围上,从性客体化扩展到去人性的工具客体化。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文化差异、性别趋同和配对研究三个方向进一步探讨亲密关系中的客体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心理学探新杂志认知心理学
情绪刺激对前瞻记忆的影响117-122

摘要:使用情绪图片作为背景任务刺激,通过两个实验来考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时间性和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背景任务的反应时,在时间性前瞻记忆和事件性前瞻记忆中,情绪的主效应都显著。而对于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在两种前瞻记忆中,情绪的主效应都不显著。将两个实验的数据合并分析发现,对于前瞻任务的正确率,任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即时间性前瞻记忆的成绩显著高于事件性前瞻记忆;而情绪的主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背景任务中不同的情绪刺激会对个体完成背景任务的速度产生影响,而对前瞻记忆任务的执行不会产生影响。

高难度材料的元记忆监测更受记忆广度的制约123-129

摘要:以不同难度(有、无意义联系)的两种中文词对为记忆材料,随机选取在校大学生200名,采用经典的回忆-判断-再认(recall-judgement-recognition,RJR)范式,考察短时记忆广度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在不同难度材料上元记忆监测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无意义联系的材料,个体在有意义联系的材料上,JOL、FOK和JOC判断等级更高,线索回忆测验成绩更好。但是,个体在不同材料上的JOL判断和线索回忆受短时记忆广度的调节。不同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在有意义联系材料上的JOL判断等级和线索回忆测验成绩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无意义联系材料上,高短时记忆广度个体的JOL判断等级和线索回忆测验成绩均显著高于低短时记忆广度个体。同时,相关分析结果也发现,相比于低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高短时记忆广度的个体,其线索回忆测验成绩和再认测验成绩与JOL、FOK和JOC判断等级之间更加相关。实验结果表明,作为一种人格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元记忆监测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而短时记忆广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记忆能力,是个体元记忆监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对难度较大的材料。

时间的计划方式对任务完成时间预测的影响130-135

摘要:采用情境测验方式,考察时间的计划方式对任务完成时间预测的影响。结果发现:(1)倒计时计划方式相比正计时计划方式能预测较迟的任务完成时间;(2)计划过程测量显示,倒计时计划方式促使被试采用新的角度对目标任务的计划安排过程进行思考,进而做出更符合实际的时间预测;(3)目标任务的类型影响个体对任务完成时间的预测。结论:时间的计划方式影响个体对任务完成时间的预测,倒计时计划方式对任务完成时间的预测更符合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

世界大学排名比较中的再认启发式和线索推断136-141

摘要:针对三种世界大学排名比较任务(综合实力、商业与管理专业、农业与林业专业),用问卷调查了208名大学生并考察其利用再认启发式和额外线索作推断的情况。结果发现:(1)被试在前两种任务中的正确率均超过60%,选择可再认学校的比率及其正确率也较高;(2)比较类别对再认的选择率及其正确率均有显著影响,效应量很大;(3)再认效度较低或无法利用再认时,被试的选择在不同程度上符合外国线索或专长线索的预测;(4)多出一条不利线索时,再认选择率比只有再认线索时有所降低但不低于50%,多出一条有利线索时,再认选择率的变化因线索而异,不一定显著地增加。

内隐多效性选择的ERP证据142-147

摘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内隐多效性选择及其神经机制。被试的任务是认真观看配对的纯色图片刺激,并进行分类按键反应。实验结果发现,在P2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大的P2波幅;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大的P2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在N2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小的N2波幅;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小的N2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在P3上,积极启动刺激比对照刺激激发了更大的P3波幅;对比对照刺激,积极启动刺激在左脑、大脑中部和后脑诱发了更大的P3波幅,其中右脑的效应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当外显目标与内隐目标同时被呈现时,被试趋向于做多效性选择,这可能表明无意识信息加工具有相当大的权重。且右后部脑区可能是加工多效性刺激的核心和关键区域,P3成分可能反应了内隐多效性选择的精细加工过程,能够作为内隐多效性选择的有效的ERPs指标。

心理学探新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利他行为的内隐启动研究148-153

摘要:通过视觉与组词任务启动范式的两个实验考察了利他人物形象与利他词语对利他行为的内隐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完成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启动(实验1)与完成利他组词任务启动(实验2)的实验组被试,在独裁者分配任务中分配给他人的钱数显著多于控制组被试。研究结果表明:利他人物形象视觉和利他语义组词都可以使个体的利他行为被显著直接无意识启动,即内隐启动。研究对设计能更好地启动人们的利他行为的一般情境有重要的启示。

羞怯与受欺负:社交回避与被他人容纳的多重中介效应154-158

摘要: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被他人容纳量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欺负问卷测量了369名大学生,探讨社交回避和被他人容纳在羞怯与受欺负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羞怯、社交回避和受欺负三个变量彼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三个变量与被他人容纳均呈显著负相关;(2)羞怯不仅直接影响受欺负,也通过社交回避-被他人容纳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受欺负。

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社会退缩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159-163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社会退缩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班级戏剧量表对25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活跃退缩与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安静退缩与社会支持相关不显著,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活跃退缩;(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流动儿童活跃退缩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164-170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社会支持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并基于希望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借此构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探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希望与社会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社会支持和希望及其各维度,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幸福感;社会支持通过希望影响大学生社会幸福感水平。研究结果证实了希望在社会支持影响社会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的心理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建议。

政治信任:心理学视角下的前因后果171-177

摘要:政治信任(Political Trust)是近年来政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变量。研究主要从政治信任的概念、基础理论、特征、测量、相关前因及结果变量的比较及实证研究方面,对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析。针对现有研究情况,提出未来研究应注意从测量客观性、实验室操纵、相关因素关系、多学科综合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道德判断的整合和分离效应:ERP的证据178-184

摘要:该研究采用双选择oddball范式,探索不同类型的道德违反事件的时程加工特点。结果发现,不同类型道德违反事件在P2成分上未出现明显差异。在N2成分上,所有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差异显著,且涉及性的道德违反的波幅大于涉及身体伤害和诚信的道德违反事件。在P300和晚期正成分上,只有涉及性的道德违反事件和中性事件出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领域的道德违反事件在早期阶段可能存有共同的加工机制,而在后期的加工阶段中开始出现分离趋势。

自我效能感影响航线飞行安全绩效的多重中介模型185-190

摘要: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38名民航飞行员,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飞行安全绩效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的作用。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对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和安全绩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组织信任在自我效能感对组织承诺、工作投入、安全绩效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承诺与工作投入在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安全绩效有直接效应,并可通过组织信任、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对安全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心理学探新杂志其他
《具身认知——原理与应用》书评191-192

摘要: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取向,许多心理学家们都在这一领域中不停地探索、研究,试图通过各种的实证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来找到这一领域的真实面貌,试图探究"具身认知"这一观点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但是具身认知的研究一直都处于一个较为凌乱而散漫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