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探新杂志社
分享到:

心理学探新杂志

《心理学探新》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
  • 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3-5184
  • 国内刊号:36-1228/B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108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7
  • 综合影响因子:0.34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心理学探新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心理学探新杂志理论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对心理素质结构研究的整合与重构——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为例

摘要:传统的心理素质结构研究模式不经济,研究结果出现纵向断裂横向分裂的趋势。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心理素质结构的最终功能均指向个体的适应性,其形成是与周围环境不断排斥和融合的过程。建构的心理素质结构融合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研究模式的弊端,并建议今后的研究应以分析人为主导转而分析人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并重,进而引导人的心理素质结构的不断发展。
99-103

布朗芬布伦纳从襁褓走向成熟的人类发展观

摘要:布朗芬布伦纳的思想在人类发展理论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一直处于演进之中的理论实现了人类发展观从静到动的转变,开创性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理论框架。文章沿着历史的轨迹,完整记述了布朗芬布伦纳思想的起源与演进,重点关注了生态学视角中全新的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人的概念和环境的概念,以及生物生态学模型中过程、人、环境、时间概念和相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04-109

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证据、质疑和展望

摘要:自我控制的能量模型是解释自我控制的一个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所有的自我控制行为依赖一种共同且有限的能量,执行自我控制会消耗这种能量,导致自我损耗效应的产生,但能量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得以恢复和提升。该模型得到大量行为和生理层面研究的支持,但也有研究者从疲劳、情绪、动机、血糖指标、时间知觉等方面提出质疑。未来研究可从自我能量的性质、总量等角度进一步完善能量模型,同时结合我国文化探讨理想、信念、价值观对提升我国国民意志力的作用。
110-115

感官兴趣视角下的暴力犯罪行为

摘要:感官兴趣(sensational interests)是指个体对极端话题和材料的偏爱,例如对暴力、变态、残杀、极端犯罪、超自然现象等话题的兴趣。这种兴趣广泛存在于暴力罪犯的心理和行为之中。感官兴趣测量结果表明其包含两个主要维度,军事(militarism)和暴力神秘(violent-occult-ism)。研究表明感官兴趣可能存在特定的神经生理基础并且和人格特质、求偶努力以及幻想风格等变量相关,这种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预测暴力犯罪行为。今后的研究应当采用更加系统的研究方法,在更为深入的社会背景中对这种关联的内部机制进行解释。
116-121
心理学探新杂志认知与学校心理学

1秒以上时距判断的ERP研究

摘要: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中的功能。结果发现:1秒、1.42秒以及2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探测时距结束点,2.84秒、4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大约2秒处(标准时距);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在1秒、1.42秒、2秒条件下随探测时距的增长而延后,而在2.84秒、4秒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左、右侧额叶处诱发的CNV波幅峰潜时在2.84秒、4秒探测时距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且均在2秒附近。这说明在1秒以上视时距判断中CNV波幅峰反映了基于记忆中标准时距的时距判断的决策过程;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与时距判断的决策阶段存在共变关系,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相当于负荷解脱过程中的一个由负翻正的转折点;左、右侧额叶均参与了时距脉冲累加过程。
122-128

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摘要:该研究采用自然实验和问卷调查法,对268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画图表征策略训练,在此基础上根据策略学习情况筛选出掌握了该策略的218名学生,以这些学生为被试,探讨元认知在画图表征策略和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策略学习后,小学生的画图表征策略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成绩均显著高于策略学习前。(2)画图表征策略通过元认知这一中介变量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29-133

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初探

摘要:采用"预警提示-目标探测"范式,对视觉刺激探测的警觉性注意特征进行初步探索。实验一表明,随着预备到目标刺激的时间间隔(interstimulus interval,ISI)变化,固定位置上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也随之变化,并且对大概率刺激的探测更快,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稳定性和选择性特征。实验二进一步考察了目标刺激在不同ISI和不同空间位置的情况,除发现与实验一相似的结果以外,被试探测目标刺激的速度随注意视角增大而下降,表现出了警觉性注意的集中性特征。
134-138

个体对效价预期和风险评估的时程加工机制:来自ERP的证据

摘要: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通过简单任务,操纵结果预期的效价(输或赢)与风险(高风险与低风险),考察了个体对结果预期阶段的效价和风险评估的脑内时程动态加工过程。脑电结果发现:(1)在N2成分上,结果预期的效价主效应显著,预期输比预期赢能够引起更大的N2波幅;结果预期的风险主效应不显著。(2)在N500成分上,效价与风险之间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预期输的条件下,肯定会输的N500波幅显著大于可能会输;而在预期赢的条件下,肯定会赢与可能会赢之间的N500波幅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在不确定决策过程中的结果预期阶段,个体可能先对结果预期的效价进行加工,然后再对风险进行评估。
139-145

当代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者以全国30所高校5000多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性别、奖学金获得次数、学生干部经历、出生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主客观条件中的性别、学校性质、创业兴趣、创意能力改善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创业教育和创业环境认知的引入对于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有增量效度,能够在个体的主客观条件以外解释个体创业意向的变异。在大学生认知中,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主要由客观背景资源、主观能力经验和外部宏观环境3个因子组成,其中主观能力经验的作用排在首位。
146-152

学习环境、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物理学科的研究

摘要:以73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物理环境目标结构、成就目标定向、物理学业情绪及物理学业成就的关系建构模型。结果发现:(1)物理环境掌握目标结构对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皆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而物理环境表现目标结构则只对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物理学业情绪有显著积极预测作用;(2)通过成就目标定向中介对物理学业情绪的影响效果,物理学业情绪在成就目标和物理学业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影响模式不同;(3)研究结果支持学业情绪控制-价值扩展模型。
153-159

两种训练方法对幼儿在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摘要:该研究为了减少幼儿在园欺负行为,采用情境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对36名中班幼儿和39名大班幼儿的欺负行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结果发现:角色扮演法和情境讨论法对减少幼儿的在园欺负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角色扮演法对幼儿在园欺负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而情境讨论法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这两种训练方法的影响效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对中班和大班幼儿的欺负行为都起到了一定的矫正作用,中班幼儿的在园欺负行为下降水平略高于大班幼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训练对减少中班男生和大班女生的在园欺负行为更有效果。
160-165
心理学探新杂志应用心理学

性别二态线索对男性面孔吸引力影响的方法差异之争

摘要:性别二态线索(男性化-女性化线索)对男性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一直存在不一致的结果,研究者主要从方法差异对此不一致性进行解释。本文首先对操作男性化面孔刺激的不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性别二态技术、感知男性化技术和青春期发展技术,并进一步梳理了以往采用不同技术进行比较的相关研究,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166-170

痛苦共情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述评

摘要:对他人痛苦的共情是指自动模拟受痛者的情感和运动状态,以及在自我-他人区分的基础上替代性地分享和理解他人由于受痛所引发的情绪状态。痛苦共情的fMRI研究常用图片诱导范式和线索诱导范式。痛苦共情的神经机制,包括(1)疼痛矩阵(该区域在个体自身受痛时也会激活)和(2)观点采择的相关脑区。痛苦共情的水平会受到实验范式和任务,以及共情者对于受痛者态度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加强应用研究和推出新型范式是痛苦共情研究的当务之急。
171-176

高校教师工作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倦怠与孤独的作用

摘要:该研究通过对7所高校385名教师所做的层级回归分析表明:工作成瘾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倦怠和孤独感在此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和调节作用。工作成瘾会诱发高校教师产生工作倦怠,继而损害其心理健康状况;而相对于低孤独感的个体,高孤独感的高校教师更倾向于从工作成瘾走向工作倦怠。
177-182

父母养育方式、性格优势对心理和谐的影响

摘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中介模型,探究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和谐的关系,以及性格优势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心理和谐问卷和性格优势问卷对38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积极养育方式、性格优势两者对心理和谐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性格优势的预测贡献率约为积极养育方式的1.9倍;(2)性格优势在积极养育方式与心理和谐之间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075%。
183-187

组织氛围对员工行为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摘要: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估法探讨员工行为有效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组织氛围对员工行为有效性有积极的影响。(2)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在组织氛围与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组织氛围与组织承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组织氛围与满意度之间没有中介效应。(3)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在组织氛围与员工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4)组织氛围对员工绩效的影响存在双重中介效应。结论:组织氛围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机制非常复杂,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多种中介效应来影响。
18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