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研究方法、专论与综述、学术讨论与建议、书刊评介、动态与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 主办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673-4831
  • 国内刊号:32-1766/X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11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07
  • 综合影响因子:1.80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不同植被覆盖与施肥管理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摘要: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植被覆盖与施肥管理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库形成及碳库管理指数ICM的影响。采用33、167、333mmol·L^-1 3种浓度KMnO4氧化法测定土壤高活性有机碳、中等活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时段、相同母质和地形气候条件下,不同植被覆盖与施肥管理措施对黑土的活性有机碳库形成及ICM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草地处理,22a间0—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比耕地施用化肥处理增加13.2%,活性有机碳增加39.9%,ICM增加51.4;农田生态系统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14a间0—20cm表层土壤有机碳比耕地施用化肥处理增加25.48%,活性有机碳增加30.71%,ICM增加33.0。ICM与各活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为活性有机碳(0.982)〉高活性有机碳(0.955)〉中等活性有机碳(0.652)。总有机碳、总有机氮与3种活性有机碳在α=0.01或α=0.05水平上相关显著。
1-5

欢迎订阅2009年《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5-5

黄土丘陵沟壑区蒸散的遥感反演——以静宁县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为例

摘要:蒸散量是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分量。利用TM遥感影像和地表热量平衡模型估算静宁县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区的蒸散量,并结合地面实测资料进行检验,分析蒸散的分布规律,研究蒸散量与土地利用、地表参数、地形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日蒸散量介于0.70-9.05mm之间,平均5.31mm,分布上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不同下垫面的蒸散能力有一定差别,其中水域和林地的日蒸散量最大;日蒸散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地表温度呈线性负相关。
6-9

开发建设中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研究

摘要:在论述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原则,分析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内容以及我国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发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在结构上包括适用于2个或2个以上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大类的通用标准和只适用于某一大类生态破坏型开发建设活动的专用标准2个层次,体系表中共有标准35项,其中现有标准15项,新设标准20项。
10-16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梯度变化及其成因

摘要:以E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分别从东西、南北、西北至东南3个方向进行空间梯度分析。结果表明,沿东西方向,景观多样性呈现“升—降—升”的波动变化趋势,破碎化程度与复杂度降低;沿北南方向,景观多样性、复杂度以及连接度逐渐下降,但破碎度增加,形状趋于复杂;沿西北至东南方向,景观多样性与复杂度均表现出“降—升—降—升”的波动变化趋势;在西北部至中部斑块邻近度相对较高,变化较为明显;而东南部相对较低,变化幅度小。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所处的自然条件是其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先决条件,植物群落的空间格局明显受水文地貌特征的控制。
17-22

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预测

摘要:对拟建小南海水利工程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72.5km江段的水文情势发生改变,部分江段的结构和功能将遭受严重破坏,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等珍稀特有鱼类的产卵场和主要栖息地将直接减少。为最大限度减缓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23-26

墒沟埋草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摘要:2006年采用静态箱法观测对照(麦秆不还田)以及均匀混施和墒沟埋草2种麦秆还田方式下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探讨墒沟埋草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墒沟埋草处理中,墒沟区域的CH4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均匀混施处理(P〈0.05),而N2O平均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均匀混施处理(P〈0.05)。墒沟埋草处理的CH4季节排放总量是对照的4.07倍,而与均匀混施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墒沟埋草处理的N2O季节排放总量是对照的70%,是均匀混施处理的3.14倍。
27-31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添加麦秸条件下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利用中国扬州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ACE)系统稻麦轮作试验平台,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小麦秸秆降解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平台设置FACE[(580±60)μmol·mol^-1]和对照[(380±40)μmol·mol^-1]2个CO2浓度,在低氮(150kg·hm^-2)和高氮(250kg·hm^-2)2种氮水平下添加小麦秸秆,分别在不同生长时期采样并分析土壤脱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氮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强土壤脱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土壤磷酸酶活性;无论是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还是对照条件下,低氮处理土壤脱氢酶与脲酶活性均高于高氮处理,而高氮处理土壤磷酸酶活性均高于低氮处理,氮水平对蔗糖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
32-36

安徽六安市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及尺度变异分析

摘要:利用第2次全国土壤普查所获得的8236个实测样本资料,分析了安徽六安市不同空间尺度水平表土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异。结果表明,供试市域表土有机碳含量在不同空间尺度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范围4.58-60·38g·kg^-1,其变化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空间变异性表现为县级尺度最大,而乡镇尺度、市域尺度相对较小,说明空间尺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估算有重要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土有机碳含量均为非耕地土壤[(13.99±2.19)g·kg^-1]〉水田土壤[(10.39±1.58)g·kg^-1]〉旱地土壤[(8.44±0.92)g·kg^-1],其中非耕地土壤的空间变异性最大,变异系数达45.15%,水田土壤变异系数最小,为17.19%。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上表土有机碳平均含量表现为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变异系数表现为丘陵〉山地〉平原〉岗地,显示出人类扰动对表土有机碳含量的明显影响。
37-41

滨岸缓冲带植物群落优化配置试验研究

摘要:选择上海地区常见土著植被,设置草、灌、乔不同配置模式,构建了上海市青浦区东风港滨岸缓冲带试验基地,以开展不同植物群落配置方式下滨岸缓冲带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草皮缓冲带截留径流污染物能力最强,12m长的百慕大试验带对固体悬浮物(SS)的截留率达到70%左右,对径流水中TN、TP净化效果也基本达到20%以上;草皮和乔木组合栽种能显著提高缓冲带对径流水中SS、N、P等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并能有效防止裸露地表因受径流冲刷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草皮根系有助于提高浅层土壤抗侵蚀能力,在0—20cm土层,百慕大样地土壤平均抗剪切强度最高,为98.28kPa;灌木和乔木则对提高较深层土壤抗侵蚀能力效果较好,在20—55cm土层,杞柳和女贞样地土壤平均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03.10和122.08kPa,而百慕大样地则仅为77.88kPa;草、灌、乔的合理配置能有效提高滨岸缓冲带的面源污染防治和土壤抗侵蚀能力。
42-45

光照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幼苗生长及部分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将伊乐藻幼苗种植于不同光照强度水体中,定期测定伊乐藻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并用水下饱和脉冲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光合荧光参数,研究高于光饱和点的光强、介于光饱和点与补偿点之间的光强、低于光补偿点的光强对伊乐藻幼苗生长以及光系统Ⅱ(PSⅡ)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光照强度对伊乐藻幼苗株高、叶片数、鲜重有显著影响,100%、5%、1%自然光照组伊乐藻幼苗株高、叶片数、鲜重随时间变化均呈现增加趋势,但试验后期100%自然光照组幼苗增长率有所下降,1%自然光照组增长率变缓;0.5%、0.1%、0.05%自然光照组幼苗株高、叶片数、鲜重随时间变化均呈现下降趋势,试验结束时,0.1%、0.05%自然光照组幼苗株高比初始降低了20%、60%;(2)不同光照强度对伊乐藻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Chla、Chlb含量随光强减弱均呈现升高趋势,而Chla/Chlb则呈现降低趋势,表明随着光强的逐渐降低,植物通过调节色素含量来增加对光能的捕获,从而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以适应外界的逆境生长环境;(3)伊乐藻幼苗光适应能力随光照强度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其中5%自然光照组幼苗光适应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试验结束时,6组幼苗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5%、100%、1%、0.5%、0.1%、0.05%自然光照组。
46-52

地下水位对芦苇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

摘要:选择形态和节数一致的芦苇根状茎栽种到装有江沙的试验桶内,调节并控制试验桶水位,模拟研究江滩湿地地下水位变化对芦苇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cm地下水位条件下,芦苇叶片生长情况良好,但随着地下水位降低,芦苇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减小,叶绿素含量降低,最大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最小饱和光照强度降低。试验时间延长,各试验组叶片进一步生长,但试验组间差异减小,地下水位制约作用减弱。各试验组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快速光响应曲线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芦苇生长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相一致。地下水位-60cm试验组芦苇植株在试验初期存活,进入快速生长期后叶片发黄枯萎,光响应能力减弱,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导致芦苇植株相继死亡,说明-60cm地下水位对芦苇生长形成抑制。
53-56

不同pH条件下太湖入湖河道沉积物磷的释放

摘要:对不同pH条件下太湖西部主要入湖河道沉积物中溶解性活性磷(SRP)和总溶解性磷(TDP)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中部入湖河道SRP与TDP的释放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北部和南部入湖河道SRP和TDP的释放基本一致,只是在强碱性条件下,某些河流2种磷的释放变化不一致。营养程度高的河道,沉积物磷在碱性条件下容易释放;营养程度低的河道,沉积物磷在酸性条件下容易释放。因此,应当考虑碱化(或酸化)引起的磷释放风险。Fe-P和Ca-P含量及2者比值与河道的营养状况有关,也与沉积物磷的释放量有关,表明沉积物磷的形态组成对磷的释放影响明显。湖泊因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和对营养元素的富集,营养程度高于河道,湖泊沉积物磷的释放量也较大。
57-62

可变电荷土壤对水体中磷酸根的吸附去除作用

摘要:采用一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4种可变电荷土壤对磷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可变电荷土壤对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4种土壤对磷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昆明砖红壤〉柳州红壤≈徐闻砖红壤〉鹰潭红壤,与土壤游离铁、铝氧化物的含量大小顺序一致,说明土壤铁、铝氧化物对磷酸根吸附有重要贡献。被土壤吸附的磷酸根在NO3-体系中的解吸量很小,一般不超过吸附量的10%,但在柠檬酸体系中磷酸根的解吸量显著增加,说明磷酸根主要通过非静电吸附机制被可变电荷土壤吸附。根据淋溶试验结果,昆明砖红壤、柳州红壤、徐闻砖红壤和江西红壤对磷的吸附量分别可达1792、1536、1408和1280mg·kg^-1,说明富铁可变电荷土壤可以用作水体中磷的有效吸附剂。从土柱淋溶试验获得的吸附量大于一次平衡试验所得值,说明由于磷吸附慢反应的贡献,磷的吸附量随平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63-67

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抑制机理

摘要:在光照条件下赖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为了探讨其抑制机理,研究了不同含量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的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赖氨酸对不同品系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为无毒藻株〉低毒藻株〉高毒藻株,抑制率为95.52%~49.69%。在抑制前期,赖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细胞抗氧化系统(SOD、MDA)和细胞膜完整性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色素(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以及细胞酯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抑制后期,铜绿微囊藻细胞破碎死亡,各种指标都发生显著性变化。铜绿微囊藻对赖氨酸的响应并不产生细胞脂质过氧化等一般的毒理效应,它可能是一种有序变化的死亡过程。
68-72

因子分析法在化学物质生态危害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运用因子分析法对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等7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3个或4个主因子,3因子分别定义为生物毒性、分配性和降解性因子,4因子分别定义为生物毒性、蓄积性、吸附性和降解因子;选取3因子模型对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和12种新化学物质进行生态危害评价,以主因子对总信息量的贡献率为权重求得各化学物质生态危害的分值,依据综合得分得到新化学物质相对于该61种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生态危害综合排序,以评价新化学物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73-76

恶臭假单胞菌DLL-E4对硝基苯酚降解途径关键基因pnpC的突变分析

摘要:通过同源重组成功地敲除了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DLL-E4菌株的偏三苯酚1,2-双加氧酶基因(pnpC)。pnpC插入失活菌株DLL-ΔpnpC1失去了降解对硝基苯酚(PNP)和对苯二酚(HQ)的能力,而pnpC敲除菌株DLL-ΔpnpC恢复了利用PNP和HQ的能力,但是降解速率降低。在不同硫酸铵分级梯度下PNP和邻苯二酚分别诱导的DLL-E4和DLL-ΔpnpC粗酶液对邻苯二酚的降解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表明恶臭假单胞菌DLL-E4中除pnpC参与PNP降解代谢过程外,还存在另一个双加氧酶替代了敲除的pnpC的功能,使得DLL-ΔpnpC代谢PNP的过程得以继续。
77-82

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土壤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性质、水分含量、通气条件、外加营养元素比例与外源微生物等条件下,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蒽(DBA)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当土壤中BaP和DBA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5mg·kg^-1时,至125d时,BaP在pH较低的江西红壤中降解最快,降解率达87.3%;而DBA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太湖水稻土中降解较快,降解率为52·0%。土著微生物对BaP和DBA在土壤中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合适的土壤C/N比值能明显加快降解速率;好气条件有利于BaP和DBA的降解。
83-86